擠壓綜合征癥狀診療常規(guī)_第1頁
擠壓綜合征癥狀診療常規(guī)_第2頁
擠壓綜合征癥狀診療常規(guī)_第3頁
擠壓綜合征癥狀診療常規(guī)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擠壓綜合征癥狀診療常規(guī)【臨床表現(xiàn)】1局部表現(xiàn) 砸壓傷肢腫脹、皮膚張力增加、有水泡形成、 皮膚瘀血斑、肌力下降,局部疼痛或感覺障礙肢體遠端動 脈搏動減弱。2全身表現(xiàn)(1) 休克:由于組織損傷、出血,大量血漿外滲,使血容量 丟失而出現(xiàn)輕度至中度休克,也有來自創(chuàng)傷后的劇痛和強烈 的精神刺激使休克加重。(2) 肌紅蛋白尿:一經(jīng)查出,擠壓綜合癥的診斷即可成立,傷后 24 小時的尿色如呈紅褐色,一般即考慮肌紅蛋白尿。 在受砸傷的肌肉組織恢復血運后 12 小時肌紅蛋白尿濃度 最高,以后逐漸減少,23天后可自行好轉(zhuǎn)。(3) 酸中毒:肌肉壞死后釋放出大量的酸性物質(zhì),使體液pH值降低,損傷組織的分解使大量中間代謝

2、產(chǎn)物在體內(nèi)聚積, 成為代謝性酸中毒,使二氧化碳結合率下降,非蛋白氮和尿 素氮迅速升高, 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害。 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深長、 神志模糊、煩躁、口渴、惡心等酸中毒及尿毒癥的一系列表 現(xiàn)。(4) 高血鉀癥:壞死肌肉內(nèi)的鉀離子大量進人血循環(huán),由于 腎功能衰竭,尿少,排鉀更加受阻,使體內(nèi)的鉀濃度明顯上 升。在少尿期高血鉀癥可引起死亡。早期臨床表現(xiàn)為反應遲鈍、全身軟弱無力、四肢麻木、神志不清、心跳緩慢,嚴重者甚至心臟停跳導致死亡。高血鉀癥同時伴有高血磷、高 血鎂及低血鈣、低血鈉及低血氯癥?!驹呵疤幚怼?迅速解除重壓。 2傷肢予以制動,有骨折者,妥善固定骨折后再搬運。 3出血者,應及時止血、包扎。4

3、冷敷,但在冬季應注意預防凍傷。5及時補充血容量。6立即給予堿性藥物。 7記錄受壓及解除壓力時問?!炯痹\檢查】1.監(jiān)測:EKG、HR、RR、Sp(毛、BP、T、尿量。2檢查:血、尿常規(guī) (含尿比重 )出、凝血時間。肝、腎功 能。3 X 線:受傷肢體的正、側位片?!驹\斷要點】1 擠壓受傷史。 2受壓肢體顯著性腫脹,皮膚瘀血斑,有水泡形成。3肌紅蛋白尿。 4腎功能障礙,常伴有高鉀血癥、酸中毒及氮質(zhì)血癥或休 克等一系列全身表現(xiàn)?!捐b別滲斷】1單純擠壓傷。2骨筋膜室綜合征。3急性腎功能衰竭?!炯痹\治療】1一般治療。(1) 減輕擠壓損害:及早解除傷處擠壓,有效制動,并將其 暴露或降溫。(2) 維護腎功能:

4、服用堿性飲料或靜脈給予碳酸氫鈉溶液, 酌情給予甘露醇,必要時也可應用解除腎血管痙攣的藥物, 如多巴胺、山莨菪堿等。(3) 維持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有效補充血容量。(4) 防治并發(fā)癥:應用抗生素等。(5) 開放性損傷應肌注破傷風抗毒素。2腎功能衰竭和高血鉀的治療見急性腎功能衰竭一章。3 局部治療若經(jīng)對癥處理后, 受壓肢體腫脹、 張力不斷增加, 并出現(xiàn)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表現(xiàn),則應及時切開減壓。若中毒 癥狀嚴重,且肢體壞死不能保存時,應盡早截肢。【留觀指征】 凡疑診或確診擠壓綜合征者均應留觀。【住院指征】1經(jīng)急診處理癥狀不緩解,肢體腫脹、張力不斷增加,需要切開減壓。2出現(xiàn)骨筋膜室綜合征。3肢體壞死,需要截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