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制作及使用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7/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1.gif)
![《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制作及使用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7/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2.gif)
![《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制作及使用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7/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3.gif)
![《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制作及使用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7/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4.gif)
![《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制作及使用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7/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6f5d69af-38ff-460f-8a88-22e43faef93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 科 畢 業(yè) 論 文 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 的 制作和使用 學學 院院 化學化工學院 專專 業(yè)業(yè) 化學 年年 級級 2005 級 學學 號號 姓姓 名名 指指 導導 教教 師師 成成 績績 2009 年 5 月 10 日 目錄目錄 摘要摘要 .1 1 關鍵詞關鍵詞 .1 1 ABSTRACTABSTRACT .1 1 KEYKEY WORDSWORDS .1 1 1.1.前言前言 .2 2 1.1 研究的背景.2 1.1.1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 .2 1.1.2 創(chuàng)造性實施新課標的強烈要求 .2 1.2 國內外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研究的現(xiàn)狀.2 1.2.1 我國課程資源包開
2、發(fā)的現(xiàn)狀 .3 1.2.2 國外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現(xiàn)狀 .3 1.3 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意義.3 1.3.1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 1.3.2 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4 1.3.3.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5 2 2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理論基礎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理論基礎 .5 5 2.1 課程資源.5 2.1.1 課程資源的界定 .5 2.1.2 課程資源的分類 .6 2.2 化學課程資源.7 2.2.1 化學課程資源的界定 .7 2.2.2 化學課程資源的分類 .7 2.3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8 2.3.1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含義 .8 2.3.2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特
3、點 .8 3 3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 .9 9 3.1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原則.9 3.1.1 開放性原則 .9 3.1.2 經(jīng)濟性原則 .9 3.1.3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 .9 3.1.4 針對性原則 .10 3.2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步驟(以第八章內容為例研究).10 3.2.1 課程標準分析 .12 3.2.2 教材分析 .13 3.2.3 教學設計 .14 3.2.4 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17 3.2.5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 .19 4.4.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使用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使用 .2020 5.5.問題及思考問題及思考 .2
4、222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2424 附附 錄錄 .2525 致致 謝謝 .3939 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 制作及使用 XXX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重慶 摘要摘要:本文對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和利用進行了理論和實踐研究。文章在對國內外課程資源 研究的概況綜述的基礎上,采用文獻研究、理論思辨方法對化學課程資源進行了界定、分類并且提 出了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概念和特點。在此理論基礎上,筆者以金屬和金屬材料一章為例, 首先進行每個課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然后將有使用價值的課程資源進行了篩選整合后,利用 AutoPlay Media Studio 6.0 軟件打包成容量大、內容豐富的電子
5、課程資源包,以給廣大初中化學 老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關鍵詞:課程資源;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利用;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Electronic Curriculum Resources Bundle of the Chapter“Metals and Metallic Materials” He Liming 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 China Abstract: The re
6、search about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lectronic curriculum resources bundle was done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fter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gave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s and the classifications of the curriculum res
7、ource and the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nic curriculum resources bundle. Based on the forming theory, the author, taking the contents of the chapter-metals and metal materials as an example, packaged them into the electronic bundle using the software- AutoPlay Media Studio 6.0 af
8、ter the selec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valuable curriculum resources, so as to provide a guidance and reference to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Key words: Curriculum resource;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bundle;Exploration;Utilization; 1.1.前言前言 1.1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 1.1.11.1.1 我國新
9、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 2001 年 6 月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同時,教育部制訂 了義務教育設置實驗方案以及義務階段 24 個科目的課程標準 。2001 年 9 月, 教育部在全國分布了 38 個實驗區(qū),這標志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啟動。 首先,課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傮w上講,在這次改革之前,教 學大綱和教材是唯一的,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同學獲得知識,教材就可達到這個目的。 而課程改革后,教學大綱變成課程標準,教材變成了課標下的“一標多本” ,成了課程 資源的一個部分。例如,根據(jù)教育部 2001 年頒布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
10、標準(實驗稿) ,我國現(xiàn)在有三個版本的教材,分別是人教版,蘇教版和魯教版。新的課程標準除了 知識和技能外,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也成了課程目標的重要追求。 這樣的目標,光靠教材的概念很難涵蓋,僅有新教材的做法很難達到。 課程資源概念的及時提出是突破傳統(tǒng)教材概念局限的有利支持和保障。課程資源 的開發(fā)要求教學不能只盯一本教材,而是要看課程目標本身需要選用哪些適合于學生 的課程資源,反映了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的新的理解和認識,以及課程目標的新的要 求。 1.1.21.1.2 創(chuàng)造性實施新課標的強烈要求創(chuàng)造性實施新課標的強烈要求 現(xiàn)在新課標的實施中出現(xiàn)了一些困惑,明顯與缺乏課程資源的意識和
11、技術有關1。 比如,有的地方和學校把地方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資源建設僅僅理解成編寫教材,甚 至熱衷于編寫和出版所謂的“校本教材” ,缺少基本的課程資源的意識和思路,偏離了 課程政策的方向。又如有的老師說,課本編的內容太少,我二十分鐘就講完了,怎么 辦?這也是缺乏課程資源的表現(xiàn),不知道教師不僅可以在內容上加以豐富和補充,而 且還應該在教學方式上進行豐富和補充;還有老師說課本內容這么多,課時不夠,這 也是課程資源意識不明確的表現(xiàn)。實際上,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 的實際,有選擇地安排教學內容,可以去選擇、去整合。當然,這個判斷的前提是課 程標準和教材對于教學的基本要求應該作出具體而明確的
12、界定,泛泛地要求老師去 “用教材教” ,操作性不強,對于大多數(shù)老師來講恐怕是過于苛刻的要求。所以,無論 是課程管理、教材編制、課程評價還是教學方式的變革,都應該融入到課程資源的意 識、觀念和策略,更好地為促進學生的健康和健全發(fā)展服務。 1.21.2 國內外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研究的現(xiàn)狀國內外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研究的現(xiàn)狀 1.2.11.2.1 我國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現(xiàn)狀我國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現(xiàn)狀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起步階段,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受到重視。2001 年 6 月,我國 教育部頒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首次明確提出要“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 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2001 年 7 月“課程資源的利用與
13、開發(fā)建議”寫進全日制義 務教育課程標準。我國現(xiàn)代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的工作有一定的進展,但由于研究 起步較晚、人力有限,再加上貧困地區(qū)財力不足,目前我國課程資源整體上還很薄弱。 表現(xiàn)為課程資源結構單一,在開發(fā)主體、內容設置、基地、條件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筆者通過收集和查閱相關教育類資料,發(fā)現(xiàn)我國目前對于化學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 這方面的著作較少,開展研究也不多。以下這些例子中作者只是從某一方面對化學課 程資源進行了論述:王莉梅、翁之望、尹曉莉探討了初中化學新課程資料源的開發(fā)與 建立;陳紅提出化學實驗室是寶貴的化學課程資源;東北師大李秋媛的學位論文高 中化學實驗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實驗課程資源的研
14、究更為全面;杜惠蓉論述了 農村中學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策略;黎良枝提出要重視挖掘與利用新聞中的化學課程 資源;戴志群主張構建化學教師個人課程資源;楊紹兵、姜維萍探討了自主探究式學 習方式下化學課程資源的建設。全面論述化學課程資源的專著僅有:山東師大田兆清 的學位論文高中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以及仇忠海主編的化學課程資源的 開發(fā)與利用。目前國內關于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理論研究幾乎沒有。 1.2.21.2.2 國外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現(xiàn)狀國外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現(xiàn)狀 目前國外特別是像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基礎教育,一直比較重視多種資源如學校的時 間、空間、環(huán)境、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以及社區(qū)、地方和家的人力、物
15、力、觀念、政 策等的完善、開發(fā)和有效利用,對于課程資源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有比較早的 認識和研究。如美國課程專家泰勒,早在 20 世紀 40 年代就在其代表性著作課程與教 學的基本原理中多處論及課程資源,并從現(xiàn)代學校教育視角出發(fā)確定了課程計劃的三 種來源:對學習者本身的研究、對校外當代生活的研究和學科專家的建議2。但國外對 于課程資源的專門研究并不多見,而主要是將課程資源作為課程的有機組成而融合在課 程各個部分中加以研究。一般按照編制課程和教學計劃的要素將課程資源研究分為四 個領域,即課程目標資源、學習經(jīng)驗(課程內容)資源、組織學習經(jīng)驗(教學方法)的資源 和制定評價計劃的資源3。 1.3
16、1.3 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意義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意義 1.3.11.3.1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是智能的個體,都有 發(fā)展空間,或語言智能、或音樂智能、或動作智能、或交往認識智能,或擁有多項智 能,科學的學習也是如此。所以,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對學生具有獨特的價值, 大量豐富的、具有開放性的課程資源對學生各項智能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資源包里的 課程資源具有生動、活潑和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的特點,這樣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 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課程資源包的利用過程,也即促進學生走出課本、課堂和學校的過程,從主觀世 界走向客觀世界的
17、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與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物質世界與社會, 認識到更加全面的課程知識,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探究知識,培養(yǎng)學生 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廣博的課程資源利用,促進學生進一步認識 到獲取知識渠道的廣闊性,呈現(xiàn)知識的多樣性,同時通過課程資源包的利用不斷培養(yǎng) 學生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篩選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人 文素養(yǎng)和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課程資源包的建設在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和全 面發(fā)展方面甚至比輔助于課程實施和課堂教學價值更大,意義更加深遠。 1.3.21.3.2 提升教師的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專業(yè)素質 一方面,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對教師的素質
18、狀況和傳統(tǒng)權威提出了挑戰(zhàn)。各種課程 資源的開發(fā)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原本被稱為“活字典”的老師的“師道尊嚴” 面臨挑戰(zhàn),同時,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也不斷縮小,以往的老師對學生的控制對立關系 演變?yōu)槠降葘υ挼呐笥殃P系。另一方面,實際運用課程資源包是教師主題選擇、開發(fā) 和利用的結果,當教師缺乏這種開發(fā)意識,這些課程資源就會處于一種被忽視、被閑 置的境地。所以對那些長期以來教學參考書進行教學的老師,如何開發(fā)課程資源以及 將其打包為具有教學參考價值的資源包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也是一個自我更新的過程。 所以,開發(fā)課程資源包能夠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主要包括 把握課程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根據(jù)
19、課程目標要求和課程內容要求進行教學設計的 能力,利用廣泛的渠道向學生傳授知識與技能、方法與策略的能力,利用課堂空間和 教學時間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率的能力,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能力。 還包括課程教材的個性化加工、處理和使用、二次開發(fā)的能力,整合各種環(huán)境因素、 課程要素服務于教學的能力,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探究欲的能 力等。課程資源包的有效開發(fā)與利用過程,既是整合各種資源與要素輔助教學的過程, 又是完善課程體系、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的過程,還是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服務于 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因此,通過課程資源包的研究和實踐,可以促使教師掌握先進 的課程理論,增強課程資
20、源包開發(fā)意識,成為編制、組織、實施、評價課程資源包的 主人。 1.3.3.1.3.3.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是圍繞著“三中心”進行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就可以成 功地完成一堂課?;瘜W課堂上老師講實驗,在黑板上畫實驗.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之 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是極其有限的,主要集中在課程教材的呈現(xiàn)和教師的課堂 傳授。課程資源及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和利用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豐富多彩,不僅來自教 材,也來自于老師和同學的交往,各種媒體及日常生活,即凡是能讓學生獲得知識信 息,經(jīng)驗、感受、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分享對學生學習的意義非常大。與過去那種
21、只關心知識點、難點、重點的學習過程相比,學習的經(jīng)驗、感受、見解、智慧、問題、 困惑等都成了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的問題和困惑受到重視,教學由教師控制課堂的 預設過程變成了師生共同建設、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后來的先行模式變成了一個動態(tài)生 成的過程,課堂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 而且,課程資源包中的資源所體現(xiàn)的潛在性和多樣性能把學生學習的時空范圍擴 展, 從課堂內到課堂外, 從校內到校外, 這些課程資源都有效地改變了以往師生單向 的知識傳遞方式, 形成了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學習渠道。在課程資源包視野下以往訓 練灌輸、機械接受的狀況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成為可能。這樣, 學科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
22、溝通與銜接使學生的知識學習具有了充滿了自主建構、意 義建構的氣息,并對“什么知識最有價值”這一經(jīng)典問題給予了重新解讀, 實現(xiàn)了從 “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到“誰的知識最有價值”和“怎樣獲得的知識最有價值”的跨 越和拓展。 2 2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理論基礎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的理論基礎 2.12.1 課程資源課程資源 2.1.12.1.1 課程資源的界定課程資源的界定 課程資源,英文原文是curriculum resource,國際課程百科全書作為專門字條進行 收錄。課程資源作為教育資源的一部分,目前在國內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不同的人, 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解釋,具有代表性的闡釋有如下四種(見
23、表): 序號學者闡釋角度定義 1 吳剛平課程的形成課程資源指形成課程因素來源與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 2 徐繼存課程編制過程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 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 3 范蔚教育價值富有教育價值、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或服務學校課程的各 種條件的總稱。 4 范兆雄課程活動課程資源是指可能進入課程活動,直接成為課程活動內容 或支持課程活動進行的物質和非物質的一切。 表1 課程資源的定義 Tabl.1 the representative definitions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各
24、專家學者對課程資源的定義不盡相同,闡釋的角度也 有所區(qū)別,但他們所指向的內容是一致的,即課程資源是一切“素材”和“條件”的 總和。其中,吳剛平教授對課程資源的定義,得到了多數(shù)教育工作者的認可,被廣泛 引用。而且,上述對課程資源的界定,可以看出課程資源都具有以下特質:一是課程 資源具有教育性;二是課程資源并無特定的存在形式(即可能以任何形式存在) ;三是 課程資源的作用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2.1.22.1.2 課程資源的分類課程資源的分類 課程資源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劃分標準的不同,課程資源可以分成以下不 同的種類: 按課程資源的功能劃分,可分為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兩者
25、都作用 于課程,前者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后者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課程的實施范圍 和水平。 按課程資源的存在形式劃分,可分為有形資源(顯性資源)和無形資源(隱性資 源) 。有形資源包括教材、教具、學具、計算機網(wǎng)絡等以物化形式存在的資源。無形資 源則指校園文化、教師和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等一些非物化存在的,但能夠對教育學生起 到潛移默化作用的資源。 按課程資源的空間分布劃分,可分為校內資源和校外資源。校內資源包括學校的 基礎設施、人文資源以及校內組織的各種活動等等。校外資源則指在校園以外的一切 課程資源,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科研院所等 廣泛的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26、。 按課程資源的呈現(xiàn)方式劃分,可分為文字資源、實物資源、活動資源和信息資源。 文字資源指以紙張為載體的教學資源,如教科書、教輔資料等等。實物資源指那些直 觀、具體形象的以實物形式存在的教學資源,如教學模型、儀器、標本等?;顒淤Y源 指以各種活動形式存在的教學資源,如師生之間的交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文體活 動等等。信息資源則是指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載體的各種教學資源。 2.22.2 化學課程資源化學課程資源 2.2.12.2.1 化學課程資源的界定化學課程資源的界定 對于“化學課程資源”這個概念,當前學術界討論地并不多,也沒有一個公認的 定義,只是套用課程資源的概念來表達。 山東師范大學的田兆清套用吳剛平
27、博士對課程資源的界定來理解化學課程資源, 將化學課程資源視為“化學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教學過程中可資利用的一切 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校、家庭和社 區(qū)中所有有利于實現(xiàn)化學課程目標,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和學生有個性的全面發(fā)展的各 種資源。 ” 東北師范大學的李秋媛從課程資源的一種定義和分類出發(fā),結合化學教學的實際 情況,提出“化學課程資源是指: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包括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評 價等),為實現(xiàn)化學課程目標而可資利用的要素來源以及必要而直接的人力、物力以及 自然資源的總和。 ” 仇忠海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化學課程資源:“廣義的化學課程資源
28、是指 與形成化學課程有關的直接和間接因素來源及實施化學課程必要而直接的條件。狹義 的化學課程資源僅僅是指形成化學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如化學知識與相關技能、探 究化學的方法、科學態(tài)度及價值觀等)以及實施化學課程的直接必要條件(如學生、 化學教師、教室、化學實驗室、有關化學的書籍等) 。 ” 比較這三種定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三者都提到了化學課程目標。所有化學課程資源 的共同點之一應該是有利于實現(xiàn)化學課程目標,為化學教學服務。筆者結合吳剛平教 授對課程資源的闡釋,將化學課程資源簡潔明了地定義為在化學課程活動過程中,為 實現(xiàn)化學課程目標而可資利用的一切因素來源以及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 2.2.22.2.
29、2 化學課程資源的分類化學課程資源的分類 結合前文課程資源的分類和本文的研究需要,筆者按呈現(xiàn)方式對化學課程資源進 行分類。具體來說可分為:文字類化學課程資源、實物類化學課程資源、活動類化學 課程資源和信息類化學課程資源。 文字類化學課程資源指那些以紙為介質來向學生提供化學課程學習所需的信息, 如化學教科書、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用書、科技圖書、各種報刊等。 實物類化學課程資源指的是能用于為化學課程教學服務的各種自然資源、實驗室 資源以及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如各種藥品、建筑材料、合成材料等)。 活動類化學課程資源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的各種化學課程活動。如課 前老師發(fā)動同學所做的活
30、動準備、化學課堂上老師組織的一系列學習探究活動、有關 化學的社會調查和實踐以及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等。 信息類化學課程資源指的是伴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而發(fā)展起來的各種有 利于化學學習的課程資源4,它除了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 的信息素養(yǎng),如各種教學錄像帶、視聽光盤、計算機教程資源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 計研究學軟件、電子書籍、電子期刊、數(shù)據(jù)庫、數(shù)字圖書館、教育網(wǎng)站和電子論壇等 網(wǎng)上化學教育信息資源以及廣播和電視等。 2.32.3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 2.3.12.3.1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含義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含義 完成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搜集
31、,就要將其及時地整理加工,建立相應的電子課程資 源包?;瘜W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建立就是要先把搜集來的大量化學課程資源比如文字、 圖片、動畫、聲音、影像等進行加工處理,某些圖片要進行修改處理,某些聲音、視 頻需要重新剪接、編輯等。然后,把加工后的課程資源根據(jù)課題分類,把與某一課題 有關的各種素材內容編輯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以各單元的課題命名的化學電子課程 資源包。所以,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定義就是將收集到的相關化學課程資源,經(jīng)過 資源處理、單元課題分類后,使用軟件AutoPlay Media Studio 6.0打包形成的以課題命名 的資源包;5使用者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隨時調用,也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
32、,從相應 的資源包中選擇使用的課程資源。例如在初三化學教學中,利用“資源包”中自制的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改進實驗裝置,能夠更好的演示實驗過程,成功率高,實驗效 果好,達到初步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的教學目的。 2.3.22.3.2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特點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特點 (1)形式新穎,界面美觀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突破了以往“資源文件夾”的概 念束縛,大膽地將課程資源進行包裝,直觀將課程資源展現(xiàn)出來,為教師和學生提供 教學和學習的便利。而且電子課程資源包界面清新、簡美,使用者點擊不同的按鈕可 以直接到達另一個頁面,展現(xiàn)不同類型的資源包。制作者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在
33、電子資源包的界面上增添有特色的元素,例如,視頻,圖片,文字說明等等。 (2)一個文件,便于資源共享 電子課程資源包只是一個 exe 格式的執(zhí)行文件,所 以,方便在網(wǎng)絡及其各學校流傳,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3)分類明確,應用范圍廣 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首頁上分有四個板塊,點擊每個版 塊就會到達這個板塊的資源列表,點擊每項資源,就會打開相應的文檔或視頻等。而 且同一課程資源在不同課程中會有不同的用途和價值,因而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具有 應用范圍廣的特點。 3 3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 3.13.1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原則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原則 基于化學電子課程資源
34、包的基本特點,在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開發(fā)與利用時應遵 循以下一些原則: 3.1.13.1.1 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 化學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與利用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盡 可能開發(fā)與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切可能的課程資源?;瘜W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 用的開放性包括類型的開放性、空間的開放性和途徑的開放性。類型的開放性,是指 不論以什么類型、形式存在的課程資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都應 是開發(fā)與利用的對象;空間的開放性,指不論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的,城市的還是農村的, 中國的還是國外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都應加以開發(fā)和利用;途徑的開放 性,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35、不應局限于某一種途徑或方式,而應探索多種途徑或 方式,并且能夠盡可能地協(xié)調配合使用。 3.1.23.1.2 經(jīng)濟性原則經(jīng)濟性原則 化學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與利用要盡可能用最少的 開支和精力,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具體包括開支的經(jīng) 濟性、時間的經(jīng)濟性、空間的經(jīng)濟性和學習的經(jīng)濟性。 開支的經(jīng)濟性,是指用最節(jié)省的經(jīng)費開支取得最佳效 果。時間的經(jīng)濟性,是指盡可能開發(fā)與利用那些對當 前教育教學有現(xiàn)實意義的課程資源??臻g的經(jīng)濟性,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要盡 可能做到就地取材,不應舍近求遠。學習的經(jīng)濟性,是指盡可能地開發(fā)與利用能激發(fā) 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資源。 3.1.33.1.3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因地制宜
36、、就地取材的原則 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程度因教育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而差別很大。各地經(jīng)濟發(fā)展不同 步,地區(qū)間水平差異很大,因此化學課程資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不同地區(qū)用于開發(fā)新 的課程資源的經(jīng)濟投入不同,這就更造成了課程資源分配的失衡。因此,化學課程資 源的開發(fā)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據(jù)各地區(qū)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 3.1.43.1.4 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 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為了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針對課程目標開發(fā)與利 用與之相應的課程資源。一般說來,每一種課程資源對于特定的課程目標具有不同的 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課程目標需要開發(fā)與利用不同的課程資源。但是,由于課程資源 本身的多質性,同一的課程資源又可以
37、服務于不同的課程目標,所以,化學課程資源 的開發(fā)與利用就必須在明確課程目標的前提下,認真分析與課程目標相關的各種各類 的課程資源,認識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質和特點,這樣才能保證開發(fā)與利用的針對性及 其有效性。 3.23.2 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步驟(以第八章內容為例研究)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的開發(fā)步驟(以第八章內容為例研究)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是一項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充分發(fā)揮課程資源開發(fā) 的智慧,運用有效策略,才能使這項活動更高效,才能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圖 1 是的 具體的開發(fā)步驟框圖。 解讀課標分析課題教學目標分析探究活動,找到方案解讀課標分析課題教學目標分析探究活動,找到方案 分析教
38、材 教學建議 分析教材 教學建議 教學設計 教 學 內 容 設計 教 學 措施 設計 根據(jù)學生現(xiàn)實發(fā)展水 平確定教學起點設計 教學設計 教 學 內 容 設計 教 學 措施 設計 根據(jù)學生現(xiàn)實發(fā)展水 平確定教學起點設計 開發(fā)資源開發(fā)資源 整合資源包 信息類化學課程資源 活動類化學課程資源 實物類化學課程資源 文字類化學課程資源 信息類化學課程資源 活動類化學課程資源 實物類化學課程資源 文字類化學課程資源 圖 1 開發(fā)步驟 Fig.1 the steps of the exploration 一級 標題 二級 標題 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可供選擇的學 習情景材料 表 2 第八章有關的內容標準 Tab
39、l.2 the standards of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the chapter 8 3.2.13.2.1 課程標準分析課程標準分析 課程標準是對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習后結果的描述,是反映了國家對學生學習結 身身 邊邊 的的 化化 學學 物物 質質 金金 屬屬 和和 金金 屬屬 礦礦 物物 1了解金屬的物理特 征,能區(qū)分常見的金屬和非 金屬;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 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 用。 2知道常見的金屬與 氧氣的反應;了解防止金屬 銹蝕的簡單方法。 3知道一些常見金屬 (鐵、鋁等)礦物;了解從 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 法。 4了解常見金屬的特 性及其應用
40、,認識加入其他 元素可以改良金屬特性的重 要性;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 的合金。 5知道廢棄金屬對環(huán) 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 重要性。 交流有關日常生活中 使用金屬材料的信息,或利 用互聯(lián)網(wǎng)或其他途徑收集有 關新型合金的成分、特性和 用途的資料。 實驗探究金屬的物理 性質。 調查當?shù)亟饘俚V物的 開采和金屬利用情況,提出 有關的建議。 參觀煉鐵廠或觀看工 業(yè)煉鐵的錄像。 用實驗方法將氧化鐵 中的鐵還原出來。 收集有關鋼鐵銹蝕造 成經(jīng)濟損失的資料,設計實 驗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 討論防止銹蝕的方法。 調查家庭金屬垃圾的 種類,分析回收的價值和可 能性。 a.中國古 代金屬冶煉的 成就和當代金 屬材
41、料的開發(fā) 利用 b.制造潛 艇、宇宙飛船 的合金材料 c.我國 重要的金屬礦 物及其分布 d.豐富 多彩的金屬礦 物標本和圖片 d.金屬 的切割與焊接 f.制造自 來水管材料的 變遷 物物 質質 的的 化化 學學 變變 化化 認認 識識 幾幾 種種 化化 學學 反反 應應 1初步認識置換反應, 能用于解釋與日常生活相關 的一些現(xiàn)象。 2能用金屬活動性順 序表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 簡單的判斷,并能解釋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通過實驗探究酸溶液、 鹽溶液分別跟金屬發(fā)生置換 反應的規(guī)律。 中國古代 的“濕法煉銅” 果統(tǒng)一的要求,它非常清晰地闡述了學生在學校期間應該掌握的特定知識、技能和態(tài) 度。本文
42、以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 的第八章的部分 內容為例進行研究,且該書是根據(jù)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 驗稿) (以下簡稱標準 )所編寫,下文將對標準中有關第八章的研究內容進行 分析。 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四個部分,其中內容標準是 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5 個一級標題,每個一級主題由若干個二級主題(單 元)構成。第八章的內容是根據(jù)一級標題“身邊的化學物質”中的“金屬與金屬礦物” 和“物質的化學變化”中的“認識幾種化學反應”6改編而成的,具體如表 2 所示。 案例:課題 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課程標準分析 根據(jù)上表,這個課題有關的內容
43、標準包括四條:1.知道一些常見金屬(鐵、鋁等) 礦物;2.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3. 了解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4. 知道廢棄金屬對環(huán)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重要性。下文對每條標準進行分析。 “知道一些常見金屬(鐵、鋁等)礦物”這是標準提出的最基本的知識與技 能要求,學生在學習本課題之前需要對常見的金屬礦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達到這個 教學目標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老師在課前組織學生采集礦石,并在課堂上進行展 覽;教師(或學生)在網(wǎng)上搜集有關金屬礦物的圖片和資料。這個標準相應的“活動 與探究建議”是“調查當?shù)亟饘俚V物的開采和金屬利用情況,提出有關的建議” ,教師 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
44、外,走進社會,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校外的資源,進行一個調查活動。 “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是基于學生已經(jīng)對金屬礦石,尤其是最 熟悉的鐵礦石的認識提出的目標。根據(jù)相應的“活動與探究建議”,教師可以通過課 堂演示實驗“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讓學生了解煉鐵的原理,使學生認識化學原理 對實際生產的指導作用?;顒印皡⒂^煉鐵廠或觀看工業(yè)煉鐵的錄像”讓學生了解我國 的煉鐵技術,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達到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的。 要達到“了解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的教學目的,學生必須知道“金屬銹蝕 的條件” ,在“建議”里已經(jīng)給出有效的教學方法:設計實驗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 然后在這個實驗討
45、論的基礎上再探討防止金屬銹蝕的方法。 “知道廢棄金屬對環(huán)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重要性” 說明為了更好地利用金 屬資源,我們不僅采取保護措施,更要對廢棄金屬回收利用。這一點達到了標準 中“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 價值觀的教學目的。 3.2.23.2.2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在課程標準分析的基礎上,有必要對教材的內容和結構進行分析與研究。這項實 踐活動有助于把握、領會教材的精髓,找到具體的教學方法,從而開發(fā)所需要的化學 資課程資源包。 案例:課題 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教材分析 本課題在學生熟悉了金屬和金屬材料的用途以及金屬的化學性質的基礎上,介紹
46、了地球上和我國的金屬資源情況、鐵的冶煉、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 金屬的腐蝕和防護,以及金屬資源的保護等,既有知識、技能方面的內容,又有環(huán)境 意識和資源意識等情感領域的內容。除了“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 其它內容在課程標準中都有所體現(xiàn)。 教材由常見的金屬礦物照片以及資料引入,簡單介紹了地球上及我國的金屬資源 情況。而全世界使用最多,應用最廣的就是鐵,因此,教材很自然的轉入到對鐵的冶 煉的討論中。 “鐵的冶煉”是本課題的重點。教材主要介紹了我國煉鐵的實際情況結合例題介 紹化學方程式中有關雜質問題的計算。把化學原理、計算和生產實際緊密地結合在一 起,使學習活動成為有機的
47、整體?;瘜W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是一類在實際生 產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計算,應使學生了解它的價值,主動參與學習。討論這一類計算 題的解法時,關鍵是歸納出解題思路:即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都是純物質的計算, 要把含雜質物質的質量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梢砸暻闆r進行課堂練習,當堂討論和 評析一些錯誤的解法以及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金屬資源的保護”重點是有關鐵的銹蝕以及防護的“活動與探究”內容。精心 策劃和組織好有關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的“活動與探究”內容。教材中的圖 8-23 提示了 鐵釘銹蝕條件探究實驗的設計思路,在一個星期前就應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來探討 該實驗的設計方案,并鼓勵學生開
48、動腦筋設計出多種方案,允許多種方案同時試驗, 以小組或個人等多種方式活動,同時要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在實驗的基礎上,可以由 各小組或個人展示他們的實驗情況,并匯報探究的結果。討論是在各組或個人已有初 步結論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對這些結論的辨析、歸納是很重要的。從反應物的角度 分析,鐵釘銹蝕的條件需有水蒸氣和氧氣等。教材中給了思考金屬腐蝕條件的思路: 要有能夠發(fā)生反應的物質,反應物要能互相接觸,生成物不會對反應起阻礙作用,等 等。同時給出了防止金屬腐蝕的思路:如果破壞金屬腐蝕的條件,使它們不再具備腐 蝕的基礎,就能防止金屬腐蝕。利用這些思路組織好討論,由學生自己提出鐵制品的 防銹建議,并將它應用于
49、自行車構件防銹措施等實例上接著教材中以圖示的方法給出 了一些礦物可供開采的年限,形象地說明了金屬礦物資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屬資源保 護的重要性。教材中簡要地介紹了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合理開采礦物等保護金屬資 源的措施。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是每個學生都隨手可做的事情,可結合本課題末的 “調查與研究”,使學生了解廢舊金屬回收的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去做。 3.2.33.2.3 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要求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完成、教材所承載教學內容的有效傳授,如何 轉化為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都需要在課堂教學前編制教學設計或教學方案。這個過 程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學案進
50、行課程資 源的開發(f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工作。筆者只在正文部分列出課題 3 第一課時的教學 設計,其它課題的教學設計見資源包部分。 案例:課題 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常見的金屬如鐵、鋁、銅等礦物;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 2、會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對含有某些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進行有關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常見金屬礦物的照片以及資料“金屬資源在地殼中的含量”引入,介紹 地球上及我國金屬資源情況。 2、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煉鐵的原理,使學生認識化學原理對實際生產的指導作 用。 3、通過對某些含有雜質的物質的計算,使學生把化學原理、
51、計算和生產實際緊密 地結合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我國古代煉鐵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悠久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 情。 2、把化學原理、計算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活動成為有機整體,提高學生 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鐵的冶煉 難點:化學方程式中有關雜質問題的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相關材料、資料、課件制作 學生準備:課前分小組查找金屬資源的有關資料:金屬礦石圖片、我國金屬資源 的分布、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金屬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教學過程 教學流 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課程引 入 展示絢爛多彩的礦石的實物圖: 包括常
52、見鐵礦石和銅礦石;罕 見的鐵礦石和銅礦石;其他礦 石 學生認真觀看,領略礦石 給我們帶來的不一樣的感 受 聯(lián)系生活,激 發(fā)學生的好奇 心與求知欲, 激勵探究激情。 學生活 動 引導學生上講臺分享自己收集 到的資料 展示資料 學生甲:展示收集到的金 屬礦石的圖片。 學生乙:展示收集到的我 國金屬資源的分布情況。 學生丙:展示收集到的金 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 學生?。赫故臼占降慕?屬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讓學生通過多 種途徑收集資 料,培養(yǎng)學生 的資料收集、 整理和互相交 流的能力。 講解 問答 交流 引出下 一課題 講述我國及重慶地區(qū)的金屬資 源情況;并引導出最具有代表 性的金屬鐵,引出鐵的
53、冶煉 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并作筆 記 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利用多方面的 材料,激發(fā)學 生的愛國熱情。 培養(yǎng)學生的民 族自豪感。 問題鏈 接 放映課件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閱讀課本,解讀插圖,討 論煉鐵時鐵礦石選取的方 案,使學生弄清楚為什么 選取這種礦石的原因。理 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 互關系。 培養(yǎng)了學生熱 愛祖國的思想, 關注與化學有 關的社會問題。 啟發(fā) 向學生提問:比較 Fe2O3與 Fe 的組成差異,設想用什么方法 或試劑去完成鐵的冶煉。 討論:Fe2O3與 Fe 在組成 上只相差一種元素,即氧 元素。要使 Fe2O3變?yōu)殍F 關鍵是使 Fe2O3失去“O” 。 并提出可能的方案有: 1加熱
54、使 Fe2O3發(fā)生分解 反應。 2找尋一種物質使其主動 奪去 Fe2O3中的“O” 。 啟發(fā) 引導 評價并繼續(xù)引導:分析方案 1 的弊端,得出方案 2 比較切實 可行。 提問:但選用什么樣的物質才 能使 Fe2O3失去“O”呢? 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講解:事實 上,這些物質都可把 Fe2O3中 的“O”奪走。但考慮到經(jīng)濟 效益等原因,我們一般選用 C 或 CO。 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Mg、H2、C、CO 等都符合 條件。 進一步學習科 學探究的基本 方法,發(fā)展學 生嚴謹?shù)目茖W 態(tài)度和作風, 為規(guī)律的建構 向更深層次發(fā) 展 介紹工業(yè)上鐵的冶煉方法并切 觀看影像 積極思考此過程的原料, 原理,設備,
55、條件等問題 媒 體 實 驗 相 結 合 、 原 理 實 際 相 聯(lián) 系 指導導同學思考教材里 CO 還 原氧化鐵裝置突出的弊端 根據(jù)分析結果組織同學們分組 改進裝置 組織同學觀看多媒體 Flash 動 畫:實驗室 CO 還原氧化鐵 思考、交流與討論,完善 實驗方案,得出探究結論。 觀看動畫,思考其他的改 進方式 開拓學生思維 發(fā)展學生嚴謹 的實驗科學態(tài) 度,學習科學 探究的基本思 路 例題剖 析 過渡:在實際生產中,所用的 原料或產物一般都是含有雜質 的。因此,在實際生產中必然 會涉及到雜質的計算問題。 例題:多媒體展示例題的斷句、 數(shù)據(jù)的含義,已知和未知量的 關系;計算的過程分解;各步 驟之
56、間的關系;不純物質如何 轉化為純物質等。 引導學生做類似的練習題 思考并完成整個解題過程。 學生練習、鞏固 通過例題的方 式,把化學原 理、計算和生 產實際緊密地 結合在一起, 使學生活動成 為有機的整體, 有利于學生主 動參與學習。 在解題過程中 培養(yǎng)學生嚴瑾 的思路和良好 的學習習慣 3.2.43.2.4 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化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完成以上準備工作,筆者按照化學課程資源的呈現(xiàn)方式對第八章的全部內容進行 資源的開發(fā)。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搜集課程資源之前,需要建立第八章課程資源包 的子文件夾(比如“課題 1”),再在子文件夾中建立二代子文件夾(比如“圖片”、 “視頻”等),以便在開
57、發(fā)資源的過程中能夠對號入座。收集的課程資源要體現(xiàn)新穎 性,時代性,資料的真實性以及與化學學科的相關性。 (1)文字類化學課程資源 首先,文化學電子課程資源包含化學教科書、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用書、科技圖書、 各種報刊等?;瘜W學科的圖書種類多,在介紹學科知識、學科方法和學科前沿中,化 學學科的科普讀物在課程實施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進入課程 或課堂教學。化學類期刊也很多,它所給出的往往都是最新的化學信息資源,它具有 新穎、同步、方便、直接、實用、更新快、集名家之智慧的特點。與中學化學教學相 關的各種期刊,包括雜志或報紙都是可以直接進入課程的文字資源。在資源開發(fā)過程 中我們要恰當使用
58、教材,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充分吸收不同版本教材的優(yōu)點,根據(jù) 當?shù)氐恼n程資源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創(chuàng)造性運用教師去“教”,而不是簡單地“教” 教材。 本次課程資源開發(fā)最基礎的文字類資源是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 稿)、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教師用書。 (2)實物類化學課程資源 實物類化學課程資源指的是能用于為化學課程教學服務的各種自然資源、實驗室 資源以及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如各種藥品、建筑材料、合成材料等)。 化學的研究對象是具體的,直觀的,而在課堂上展示實物會給學生帶來這樣的感受, 對物質的認識會更加深刻。同時讓學
59、生從生活走進化學,突出化學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 課題 1 可以發(fā)動學生收集金屬制品,如:銅錢、硬幣、紀念章等。在課堂上展示 和交流,對生活中的金屬制品有進一步了解,以化學的科學思維進行分析。 課題 3 中教師和學生可以課前收集礦石樣品,例如重晶石、赤鐵礦石等,可以達 到實物參觀,資源共享的目的。 (3)活動類化學課程資源 活動資源內容相當廣泛,包括教師的言語活動、體態(tài)語言、班集體和學生社團活 動、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等,是課堂教學的最重要補 充?;瘜W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活動類化學課程資源最典型的體現(xiàn)就是實驗。例 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有關化學的各種課程活動。如課
60、前預習老師發(fā)動同學所 做的準備、活動化學課堂上老師組織的一系列活動探究活動、有關于化學的社會調查 和實踐以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等。 案例一: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 在學習課題 3 的“金屬的腐蝕”內容時采用課前準備的活動與探究方式教學。教 師課前一周組織有關金屬的腐蝕和防護“活動與探究”內容,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探究 方法,并且讓學生記錄實驗情況以及探究結果,并從中引導學生如何由實驗來分析鐵 生銹的條件、防銹的方法。采用活動形式不僅僅是可以獲得鐵銹蝕的條件,更重要的 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了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 案例二:金屬的物理性質 在學習課題 1 中“金屬的物理性質”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轉介紹合同范本
- 公司過戶合同范本
- 北京家政服務合同范本
- 代墊付工資合同范本
- 鄉(xiāng)鎮(zhèn)防汛物資購銷合同范本
- 2023-2028年中國等離子手術刀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工程質量監(jiān)控服務合同
- 加工合同范本版
- 2025年中國船舶裝載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社會政策概論課件
- 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編制服務采購實施方案(技術標)
- 全國住戶收支調查業(yè)務知識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復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匯總
- 2023年上海市秋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整理版)
- 2023年心理咨詢師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考試題庫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一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最全題庫及答案(新)
- 直線加速器專項施工方案
- 聯(lián)苯二氯芐生產工藝及產排污分析
- 儲能設備項目采購供應質量管理方案
- 美國房地產市場特征、框架與周期演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