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_第1頁
初二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_第2頁
初二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_第3頁
初二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_第4頁
初二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二文言文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 與朱元思書課堂實錄 師:請一位同學(xué)把課題寫在黑板上。 ( 生紛紛舉手 ) 師:我找一位沒有舉手的。 ( 指一位同學(xué) ) 就是你吧。你 為什么沒有舉手 ?生:我字寫得不好。 師:沒關(guān)系。沒有誰不練習(xí)就把字寫好的。 練習(xí)練習(xí)吧。( 生上臺板書 )師:字寫得蠻可以嘛, 雖然不能說漂亮, 但是筆順都對, 間架結(jié)構(gòu)都合理。要努力,大膽些,敢于表現(xiàn),才有成功。 ( 生欲回去 )師:先不要走。當(dāng)老師沒有當(dāng)完呢,給大家解釋一下課 題呀。生:和 朱元思寫信。師:“與”有“和”的意思,但這里應(yīng)解釋為“給” ; “書”解釋得很好, 在這時是名詞, “信”的意思。 生:給朱元思的信。師:

2、非常棒 ! 你再看看書,會知道,這篇文章還有一個 名字。生:與宋元思書 。師:到底是“朱元思”還是“宋元思”, 已經(jīng)無從查考, 大概過去刻板印刷的時候,刻寫不清楚,讓讀者“朱”“宋”難辨認。師:這是一篇駢體文。 師:再請一位同學(xué)當(dāng)一當(dāng)小老師, 給大家范讀一遍課文。( 生紛紛舉手。 指定一生來讀, 由同學(xué)來糾錯 ) 這封信美不美 ! 下面我們齊聲把全文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通過大家的讀,我也似乎看到了吳均書信中描繪的 那既秀麗、又壯美的景色。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一 篇好文章如果按十分計算的話,那么,朗讀帶給人的美的享 受應(yīng)該占到七分。剛才大家的朗讀就是如此。師:聽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

3、“風(fēng)煙俱凈 天下獨 絕?!遍_頭兩句,應(yīng)當(dāng)顯得特別大氣,眼界非常宏觀; 中間兩句,要顯得特別自在 ; 而“自富陽到桐廬,一百許里,奇 山異水,天下獨絕”應(yīng)當(dāng)帶著欣賞的態(tài)度,非常陶醉。來跟 老師一齊讀。師:看看,老師是沒有看書,背誦的,哪位同學(xué)也來試 試?( 一分鐘后有同學(xué)舉的和。老師示意他背誦)師:全體齊背。 ( 生瑯瑯而背。而后同學(xué)翻譯,師訂正 ) 師:我們再來誦讀。在我們的大腦中,要想像,天空中 萬里無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顏色。我吳均坐在船上,跟隨 流水飄蕩,隨著水流任憑它把我?guī)驏|帶向西。從富陽到桐 廬這一百來里呀,全是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我吳均真是看不夠。 ( 情不自禁唱起來 )

4、 船兒喲,你慢些走呀,慢 些走。讓我把這美麗的富春江看個夠 ( 課堂里響起熱烈的掌聲,還有笑聲。 )( 教師示范背誦,學(xué)生背誦 )師:這是總寫,還是分寫 ?生:是總寫。師:總寫富春江的什么特色 ?課文中有四個字可以具體 概括。注意具體概括。生:是“奇山異水”。師:或者叫“山奇水異”。 那么,接下來應(yīng)該分別來寫, 山之奇,水之異。往下看,從哪里到哪里,分別寫的什么。生:從“水皆縹碧”到“猛浪若奔”寫的是“異水”。 從“夾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寫的是“奇山”。師:我們再一同來背誦,先背誦“異水“部分。( 師生齊背)師:寫了哪幾方面 ? 生:先寫水色和水深,然后寫水清,再寫水急。 師:很好,總結(jié)還非

5、常簡練,都是用”水怎么樣“來概 括,很精彩 ! 只是有個問題,文章有沒有直接寫水深 ?“千丈 見底”是不是寫水深 ?生 1 :是 !生 2 :不是 ! 是寫水清 ! “千丈”是寫水深,可是“千丈見底”就是寫水清了。師: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夠見到底。對嗎?總起來,是寫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再背誦,背出情感來。“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 石,直視無礙”,帶著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賞的態(tài)度, 來誦讀,要有點悠然, 讀得稍細。 “爭湍甚箭, 猛浪若奔”, 要繪聲繪色,讀得粗重、渾厚。 ( 生齊讀背 )師:“甚箭”,“若奔”,分別是什么意思 ? 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還快速?!叭舯肌?,像 奔馬

6、一樣。師:“于”字在這里省了??纯从昧耸裁葱揶o手法 ? 生:夸張和比喻。師:大家看看以上寫異水的三個句子,前兩句和最后一 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兩句是直接描寫,最后一句是間接描寫。 師:還有嗎 ?比方:“動態(tài)”與 生:前兩句是靜態(tài)描寫,最后一句是動態(tài)描寫。 師:動靜兩兩結(jié)合,直接間接描寫兩兩結(jié)合,所以,才 如此美妙。再誦讀。 ( 課堂又響起瑯瑯的書聲 )師:再讀奇山。 ( 生讀 ) 師:還是先把它背誦下來。這是寫山的,要背誦出氣勢來。師:大家知道, 山是靜態(tài)的, 生長時也是默默的, 可是, 這里 24 個字,就寫出了夾岸高山昂揚的生命力。 這種寫法, 叫什么 ?生 1 :以動寫靜。生

7、 2 :化靜為動。 師:很好。再考慮,這一段是從視覺,還是從聽覺來寫 的?生:是從視覺上寫的。師 :我們接下來再往下讀,看看通過什么來寫山。 生:是通過泉水來寫山的。師:是嗎 ?我們一起來讀背。從“泉水激石”到“猿則 百叫無絕”。( 師生一同朗讀、背誦 ) 師:這里寫 了哪幾種景物 ? 生:泉水、鳥、蟬、猿,四種。 師:通過四種事物的什么來寫 。 生:通過響聲。師:也就是通過聽覺來寫的。 也就是說, 有的泠泠作響, 有的嚶嚶成韻,有的千轉(zhuǎn)不窮,有的百叫無絕。這樣就形成 了一種非常喧鬧、非常嘈雜的景象。是吧 ?生:是呀。 師:大家再仔細品一品。這是一種嘈雜的氣氛嗎 ?生:嘈雜的聲音讓人討厭,而這

8、里明顯是讓人喜歡 師:對。你看,猿,本來是一種叫聲凄厲的動物,俗話 說:“猿鳴三聲淚沾裳”,可是在這里,我們卻覺得是一種 美妙的聲音。這里表面上喧鬧、嘈雜,實際上,卻都是自然界的非常 和諧的聲音, 沒有社會上、 官場里、 商場里,那種人聲鼎沸。 這種嘈雜,是一種天籟之聲,是上天構(gòu)造大自然,讓所有這 些動物發(fā)出的真實的聲響,是非常潔凈的聲音,它們發(fā)出聲 音,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馬之聲,也 不是爭權(quán)奪利之聲,更不是風(fēng)嘯嘯、馬悲鳴,刀槍劍戟沖撞 的廝殺之聲 !這里的聲音,都是安靜的,“潔凈”的。所以這是以鬧 來寫靜,或者是,以表面的繁雜來寫單純。這里,作者是懷著一種對大自然的向往之

9、情、贊美之情 來寫的。這樣,寫到這里,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兩句。師、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 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 忘反。”師:鳶,一種兇猛的鳥。戾,到達的意思。飛得非常高 的鳶,比喻為了功名利祿而極力攀高的人,他們看到這山峰 后,也平息自己那熱衷功名利祿的心。經(jīng)綸,就是籌劃,治 理?;I劃世俗事物的人, 看到這幽美的山谷, 也會流連忘返。 這是作者的感慨。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學(xué)家, 博學(xué)多才, 對史學(xué)有研究。 他也曾經(jīng)做過閑散的朝官。他曾經(jīng)撰寫齊春秋 ,得罪了 梁武帝,遭遇了焚書免官的懲處。正因為有這樣的遭遇和經(jīng) 歷,面對這樣的美景,作者自然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留戀、向往 之情??墒牵@里“望峰息

10、心”、“窺谷忘反”說的不是作者 自已,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業(yè)的人,那些在官司場乃至商 場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們?nèi)绻姷竭@樣的美景,一 定會放棄自我的事業(yè),迷途知返,陶醉在這富春江的美妙之 中。大家考慮考慮,這是寫人呢,還是寫山水呀 ? 生:是寫山水之美。師:這是一種什么寫法。生:反襯。 師:對,這是一種反襯的寫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 奇異、獨絕。我們再接著往下背。師、生:“橫河上蔽, 在晝猶昏 ; 疏條交映, 有時見日。 ” 師:請一位同學(xué)解釋一下。生: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在白天也如同是黃昏一 樣; 稀疏的樹枝交錯著,時而能夠見到太陽。 ( 一生舉手,有 問題要問。老師示意他發(fā)言

11、)生:我覺得,文章寫到前面兩句,應(yīng)該結(jié)尾了,可是后 面為什么還要接著寫景 ?接著下去,我覺得有點不倫不類。 ( 學(xué)生中有笑聲 )師:大家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嗎 ?生:我覺得有道理。師:你說說。生:文章到“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 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 谷忘反”,就是文末點題了,而再寫下去,好像又是一個開 頭,那樣結(jié)尾不如就“窺谷忘反”那里結(jié)束好。師:大家都是文章專家。我跟大家的感覺也是一樣的。 實際上,也有不少大人,讀了這篇文章后,覺得最后兩句刪 掉才好。理由跟你們的差不多。大家再仔細品讀一下全文,帶著感覺去讀,考慮考慮作 者留下這兩句的原因是什么 ?想想,作者乘著船,在剛剛發(fā)出那番感慨后,船繼續(xù)前 進

12、,江面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景觀:兩岸高大繁茂的樹木,把整 個江面遮蔽了,好像一個大帳篷,船就在這種籠罩中慢慢前 進、慢慢游弋,一會又到了江面稍寬的地段,“橫柯”變成 了“疏條”。生:哦,船一直是在前進的。師:用陸游的話來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可 以由此再進一步想像,再接下去,還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讓 人愈想愈覺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下面,我們 一起把全文再背誦一遍。師:宋朝的蘇軾曾經(jīng)評價唐朝的王維,說他的詩“詩中 有畫”。咱們今天讀吳均的駢文書信,有什么感覺 ?生:也是“詩中有畫”。 師:這就有名的“吳均體”,短小精悍, 師:請一位同學(xué)把課題寫在黑板上。 ( 生紛紛舉手 ) 師:我找

13、一位沒有舉手的。 ( 指一位同學(xué) ) 就是你吧。你 為什么沒有舉手 ?生:我字寫得不好。 師:沒關(guān)系。沒有誰不練習(xí)就把字寫好的。 練習(xí)練習(xí)吧。( 生上臺板書 )師:字寫得蠻可以嘛, 雖然不能說漂亮, 但是筆順都對, 間架結(jié)構(gòu)都合理。 要努力, 大膽些, 敢于表現(xiàn), 才有成功。 ( 生欲回去 )師:先不要走。當(dāng)老師沒有當(dāng)完呢,給大家解釋一下課 題呀。生:和 朱元思寫信。師:“與”有“和”的意思,但這里應(yīng)解釋為“給” ; “書”解釋得很好, 在這時是名詞, “信”的意思。 生:給朱元思的信。師:非常棒 ! 你再看看書,會知道,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名字。生:與宋元思書 。師:到底是“朱元思”還是“宋元思

14、”, 已經(jīng)無從查考, 大概過去刻板印刷的時候,刻寫不清楚,讓讀者“朱”“宋” 難辨認。師:這是一篇駢體文。 師:再請一位同學(xué)當(dāng)一當(dāng)小老師, 給大家范讀一遍課文。( 生紛紛舉手。 指定一生來讀, 由同學(xué)來糾錯 ) 這封信美不美 ! 下面我們齊聲把全文朗讀一遍。 (生齊讀 )師:通過大家的讀,我也似乎看到了吳均書信中描繪的 那既秀麗、又壯美的景色。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一 篇好文章如果按十分計算的話,那么,朗讀帶給人的美的享 受應(yīng)該占到七分。剛才大家的朗讀就是如此。師:聽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風(fēng)煙俱凈 天下獨絕。”開頭兩句,應(yīng)當(dāng)顯得特別大氣,眼界非常宏觀; 中間兩句,要顯得特別自在 ; 而“自

15、富陽到桐廬,一百許里,奇 山異水,天下獨絕”應(yīng)當(dāng)帶著欣賞的態(tài)度,非常陶醉。來跟 老師一齊讀。師:看看,老師是沒有看書,背誦的,哪位同學(xué)也來試 試?( 一分鐘后有同學(xué)舉的和。老師示意他背誦 ) 師:全體齊背。 ( 生瑯瑯而背。而后同學(xué)翻譯,師訂正)師:我們再來誦讀。在我們的大腦中,要想像,天空中 萬里無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顏色。我吳均坐在船上,跟隨 流水飄蕩,隨著水流任憑它把我?guī)驏|帶向西。從富陽到桐 廬這一百來里呀,全是奇山異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我吳 均真是看不夠。 ( 情不自禁唱起來 ) 船兒喲,你慢些走呀,慢 些走。讓我把這美麗的富春江看個夠 ( 課堂里響起熱烈的掌聲,還有笑聲。 )( 教師示范背誦,學(xué)生背誦 )師:這是總寫,還是分寫 ?生:是總寫。師:總寫富春江的什么特色 ?課文中有四個字可以具體 概括。注意具體概括。生:是“奇山異水”。師:或者叫“山奇水異”。 那么,接下來應(yīng)該分別來寫, 山之奇,水之異。往下看,從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