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jīng)濟學4 -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及貿易條件_第1頁
國際經(jīng)濟學4 -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及貿易條件_第2頁
國際經(jīng)濟學4 -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及貿易條件_第3頁
國際經(jīng)濟學4 -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及貿易條件_第4頁
國際經(jīng)濟學4 -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及貿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際經(jīng)濟學 多米尼克第10版楊勣第4章 供給、需求、提供曲線與貿易條件 學習目的:v指出均衡價格是如何由需求和供給決定的v指出均衡價格是如何由提供曲線決定的v解釋貿易條件的含義以及對于美國和其他國家來說貿易條件在長期內是如何變化的4.1 引言v兩國孤立均衡的相對商品價格的差異是兩國各自比較優(yōu)勢的體現(xiàn),也兩國孤立均衡的相對商品價格的差異是兩國各自比較優(yōu)勢的體現(xiàn),也是兩國進行互利貿易的基礎是兩國進行互利貿易的基礎。v本章將給出確定貿易均衡相對價格的更精確的理論方法。先討論局部均衡,再通過提供曲線討論一般均衡。v國際市場上某種商品的均衡價格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v約翰穆勒(1806-1873)是19

2、世紀中葉英國最有影響的經(jīng)濟學家,其在代表作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1848)中闡述了國際貿易價格決定的相互需求理論相互需求理論4.2 貿易均衡相對商品價格的局部均衡分析v穆勒認為,兩國間商品交換比例的上下限是由兩國國內的商品交換比例決定的。毛呢(碼)麻布(碼)國內交換比率)英國 101510:15德國 102010:2010單位X產(chǎn)品交換15單位Y產(chǎn)品16單位Y17單位Y18單位Y19單位Y20單位Y 15Y 10X20Yv穆勒認為,均衡的交換比例是使兩國各自對對方商品的需求強度相等時的比例。成為“相互需求方程式”或者“國際價值法則”。 均衡的交換比例=(這一價格下德國對英國毛呢需求量)/(這一價格下

3、英國對德國麻布的需求量X(毛呢)Y(麻布)德國國內比例,上限英國國內比例,下限兩國交換區(qū)域英國不交換區(qū)域德國不交換區(qū)域4.2 貿易均衡相對商品價格的局部均衡分析FIGURE 4-1 The 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with Trade with 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貿易均衡時,應滿足以下條件:v(1)一國某產(chǎn)品出口量等于另一國該產(chǎn)品進口量;)一國某產(chǎn)品出口量等于另一國該產(chǎn)品進口量;v(2)一國出口收入其進口支出;)一國出口收入其進口支出;v(3)均衡相對價格應介于兩國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之間)均衡相對價格

4、應介于兩國封閉條件下的相對價格之間。v案例案例4.1 石油的需求、供給與國際價格石油的需求、供給與國際價格 P77案例案例4.2 美國出口對進口相對價格指數(shù)(貿易條件美國出口對進口相對價格指數(shù)(貿易條件) P78 FIGURE 4-2 Index of Relative U.S. Export Prices (1995 = 100).4.3 提供曲線 4.3A 提供曲線的起源與定義v馬歇爾是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新古典經(jīng)濟學派的代表人物。在對外貿易的純理論一書中,他提出了提供曲線的定義。另外,埃奇沃思也提出了同樣的曲線。v提供提供曲線曲線(offer curve)有時也稱相互需求曲線相互需求

5、曲線(reciprocal demand curve),反映的是一國為了進口其需要的某一數(shù)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數(shù)量,也就是在不同的相對價格水平下,一國愿意出口與進口商品量的組合。v一國的提供曲線提供曲線可以從它的生產(chǎn)可能性曲線生產(chǎn)可能性曲線,無差異曲線圖無差異曲線圖以及可以發(fā)生貿易的假設的相對商品價格相對商品價格中輕易地推導出。馬歇爾( ALFRED MARSHALL )v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1924)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新古典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v1842年,馬歇爾出生于英國倫敦區(qū)一個樸實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從小接受他那極為嚴厲的、期望他兒子能成為一個牧師的

6、父親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親的意愿,去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學習數(shù)學并獲得學士學位,并被選為圣約翰學院教學研究員。隨后,他先后擔任布里斯托爾大學校長,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講師和教授。 v他參加過英政府組織的政策咨詢活動,還曾是1890-1894年皇家勞工委員會頗有影響的成員。1880年,他擔任英國協(xié)會第六小組的主席,正式領導了創(chuàng)建英國(后改為皇家)經(jīng)濟學會的運動。18851908年任劍橋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教授,也是英國正統(tǒng)經(jīng)濟學界無可爭辯的領袖。劍橋大學在他的影響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經(jīng)濟學系。在馬歇爾的努力下,經(jīng)濟學從僅僅是人文科學和歷史學科的一門必修課發(fā)展稱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具有與物理學相似的科學性。

7、v1890年 - 第一版經(jīng)濟學原理以兩卷的形式出版。v1919年 - 另一主著工業(yè)與貿易(Industry and Trade)出版,其較理論化的經(jīng)濟學原理更注重實證。v1923年 - 出版最后一本著作貨幣、信用與商業(yè)(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大膽地將他一生的理論集結于該書中。4.3B 國家1提供曲線的推導與形狀FIGURE 4-3 Derivation of the Offer Curve of Nation 1.問題: 1) 從國家1的提供曲線的形狀是否可以看出國家1的比較優(yōu)勢?2) 為什么國家1的提供曲線凸向X軸?v提供曲線開始向上傾斜的原因(以國家1為

8、例) X相對價格上升帶來的(1)替代效應,本國需求相對下降(2)生產(chǎn)效應,本國供給相對上升v提供曲線凸向橫軸的原因: ( 1 )供給方面,一國生產(chǎn)更多用于出口的X時,會面臨遞增的機會成本。 ( 2 )需求方面,一國消費的Y越多,X越少,Y的邊際效用就會越低于X的邊際效用。 在供給與需求兩方面作用下,國家1每增加一單位X商品的出口,必須有更多的Y商品和其交換才會愿意,即提供曲線表現(xiàn)為凸形。4.3C 國家2提供曲線的推導與形狀FIGURE 4-4 Derivation of the Offer Curve of Nation 2. B國提供曲線呈凸形的原因 (1)供給方面,隨著分工的開展,由于要素

9、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Y商品的成本是遞增的。 (2)需求方面,一國消費的X越多,Y越少,X的邊際效用就會越低于Y的邊際效用。 在供給與需求兩方面作用下,國家2每增加一單位Y商品的出口,必須有更多的X商品和其交換才會愿意,即提供曲線表現(xiàn)為凸形。提供曲線的嚴格推導 貿易無差異曲線(trade 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的是一國保持與初始封閉條件下福利水平相等時的進口與出口的不同組合。vA國封閉時期的平衡x0yTAEAA國的貿易無差異曲線ABABTICXXYYDCDimportGGA國的一系列貿易無差異曲線ABITIABXXYYJEIIJETIIA國提供曲線的嚴格推導OCXXYY提

10、供曲線的特征 過了一臨界點會向回彎曲成弓狀 原因:1) 出口生產(chǎn)隨規(guī)模擴大而成本遞增2) 進口商品隨進口增加效用下降4.4 均衡相對商品價格與貿易的一般均衡分析FIGURE 4-5 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with Trade.(一)兩國提供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兩國開展貿易的均衡相對價格和均衡貿易量(相互需求相等)。(如何理解?)(二)貿易均衡價格必定界于兩國貿易前各自國內價格之間問:1) PB = PB=1對貿易平衡有何意義?2) 如果PF1/2, 對X的供給和需求有何影響?(A國和B國),貿易該如何實現(xiàn)均衡?v相互需求法則(law of rec

11、iprocal demand) 由英國經(jīng)濟學家穆勒提出,認為兩國貿易的相對價格由兩國對對方產(chǎn)品需求的相對強度和需求彈性決定。 對另一國商品需求較弱的國家有一條曲率更大的提供曲線,而且在貿易中所得更多。v提供曲線的移動 消費偏好的改變會使提供曲線移動。當一國對進口品偏好提高時,提供曲線會向外移動(A國在此情況下向右移動,B 國同樣情況下則會向左移動)。 同樣,一國生產(chǎn)能力和收入的變化也會使提供曲線移動。一國收入增加,提供曲線會向外移動。4.5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的關系FIGURE 4-6 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with Partial Eq

12、uilibrium Analysis.4.6 貿易條件 4.6A 貿易條件的定義與度量 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是反映一國或某一行業(yè)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實力或競爭地位的指標,被定義為出口價格與進口價格之比。 貿易條件的經(jīng)濟學含義是每單位出口商品能夠換回的進口商品的數(shù)量,如果在一定時期出口一單位商品所能換回的進口商品比基期有所增加,則該國貿易條件改善,反之則惡化。因此,貿易條件也是衡量一國一定時期內出口盈利能力(相對于進口)的重要指標。 在兩國世界里,一國的出口也就是其貿易伙伴的進口,因此后者的貿易條件即是前者貿易條件的倒數(shù)。一國貿易條件改善必然會帶來其貿易伙伴貿易條件的惡化。mx

13、PPT 4.6B 對貿易條件的說明 在一個具有多種貿易商品的世界中,貿易條件定義為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shù)與該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shù)的比值,即貿易條件指數(shù)。這個比值通常要乘以100。 貿易條件指數(shù)貿易條件指數(shù) =(出口價格指數(shù)(出口價格指數(shù)/進口價格指數(shù))進口價格指數(shù))100v大于100,說明該國出口商品價格上升幅度超過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幅度小于進口商品價格下降幅度貿易條件改善,進口能力提高v小于100,說明該國出口商品價格上升幅度低于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幅度大于進口商品價格下降幅度貿易條件惡化,進口能力削弱 注意:不要與trade term或price te

14、rm(貿易術語,價格術語)相混 案例4.3、4.4 P84 例:某國以1997年為基準年,其進出口價格指數(shù)均為100,若2001年出口價格上漲了6,進口價格下降了2,其貿易條件如何變化? 以1997年為基期,其貿易條件指數(shù)(出口價格指數(shù)進口價格指數(shù))100 出口價格指數(shù)100(1+6)106 進口價格指數(shù)100(1-2)98 則TOT(10698)100108.2 因為TOT108.2100,所以說明貿易條件有所改善,即:1997年1個商品出口換回1個外國商品,而2001年由于出口價格上升,進口價格下降,出口1個商品就可換回1.082個外國商品,說明比較1997年貿易條件有所好轉。中國貿易條件

15、惡化 根據(jù)世界銀行專家的分析,最近幾年,中國的貿易條件處在大幅波動狀態(tài),而且總的趨勢是趨于惡化的。造成中國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不外是: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幅度要大于出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或者是在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出口商品的價格卻不能相應上調。 中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之所以會出現(xiàn)持續(xù)上漲的趨勢,關鍵不在于供求關系,而是在于中國進口商品的市場結構。無論是作為投入品的石油、鐵礦石,還是作為來料加工的中間品,它們的市場結構都具有賣方壟斷的屬性。賣方壟斷市場的基本特征是供應商可以把價格定在高于其邊際成本的水平之上,當然,壟斷價格究竟定在什么水平上,還得看買方對于價格變動的彈性有多大。 中國通過加工貿

16、易模式而實現(xiàn)的出口大都是技術含量較低、勞動要素密集的工業(yè)制造品。這樣的出口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較高的替代性,除了中國之外,越來越多的低收入發(fā)展中國家與新興市場經(jīng)濟國家?guī)缀醵寄苌a(chǎn)這樣的產(chǎn)品,因此國際競爭異常激烈; 2.正因為國際競爭異常激烈,所以其價格具有外生性,這意味著這類商品的生產(chǎn)國幾乎沒有什么議價能力; 3.技術含量低,主要依靠成本競爭。以上三個特征表明,中國現(xiàn)有貿易模式下的出口品價格不僅不具備上漲的能力,反而面臨著強大的下降壓力。 中國是世界上石油、銅、鐵、大豆等許多大宗原材料的“大買家”,卻沒有大宗原材料的國際定價話語權,要隨時無奈承擔國際市場投機漲價的風險。中國對世界大宗原材料

17、貿易形成強大的需求拉動,卻沒有掌握大宗原材料市場競爭的“主場權”,對國際大宗原材料市場影響大、但“影響力”薄弱。中國成為全球的加工、生產(chǎn)中心,主導了生產(chǎn),但主導不了貿易,中國企業(yè)處于產(chǎn)業(yè)低中端加工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成為遭受境外企業(yè)、國際炒家兩頭夾擊的“三明治”:一頭是境外對中國外貿企業(yè)所需能源、資源、原材料的價格戰(zhàn),一頭是境外對國際市場和營銷渠道的掌控。 稀土金屬:稀土金屬:占世界占世界95%的產(chǎn)量。儲量、產(chǎn)量、銷售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的產(chǎn)量。儲量、產(chǎn)量、銷售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2004年,年,我國稀土產(chǎn)品出口我國稀土產(chǎn)品出口5.49萬噸,是萬噸,是1990年的年的9倍,而平均價格的降幅則達倍,而平均價格的降幅則達46。 鐵礦石:鐵礦石:我國進口約占全世界進口量我國進口約占全世界進口量50% 石油:石油: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制鞋業(yè):制鞋業(yè):中國生產(chǎn)全世界中國生產(chǎn)全世界70%的鞋的鞋 4.6C 模型的用途 這是一個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可以用來研究一國供給和/或需求狀況的改變是如何影響貿易條件、貿易量和貿易所得在各國之間的分配的。 有兩個方面需要補充:1) 什么確定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