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108頁)_第1頁
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108頁)_第2頁
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108頁)_第3頁
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108頁)_第4頁
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10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第一課時:認識平面圖形教學目標: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3能辨認各種圖形,并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教學難點: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教學準備: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教學過程: 一、復習,探究新知: 1.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 (長方體 正方體 球 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學生小組討論并且小組小結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點:共同

2、點: 長方形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不斷開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 三角形 有三條邊 三個角 二、鞏固發(fā)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第1題 請小朋友涂一涂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匯報哪些涂成黃色,哪些涂成藍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

3、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結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個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想問的?課后小記:第二課時:拼一拼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fā)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4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

4、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教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么?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3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長方

5、形的邊。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折、測量等,并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fā)現?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fā)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哪些圖形?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fā)現了這么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三、動手實踐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6、四、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fā)現。課后小記:第三課時:練習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征。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兩種物體。教學重難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教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 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說正方形的特點。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

7、正的。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1、第7頁練習一第6題。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2、第7頁練習一第7題。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各個面分別是什么圖形?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3、第6頁練習一第4題。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玩拼一拼的游戲。動手。匯報。三、鞏固新知第7頁練習一第8題。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課后小記: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十幾減9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方法與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學過程: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8、。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具: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 1口算。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9十()169十()17二、新授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學生以四人為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1)9加6得15,15減9

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提問:(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5”。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

10、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四、課堂練習l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作業(yè)反思:十幾減9的練習課教學目標: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方法與過程:

11、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學過程: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具: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1)9+()15(2)9+()1815-9()18-9()(3)9+()14(4)9+()1714-9()17-9()二、課堂練習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1) 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

12、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三、課堂練習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5題。2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 作業(yè)

13、反思:教學反饋:十幾減9的練習課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歷十幾減9的計 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知識與技能: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

14、卡、小棒 教學過程:(一)熱身賽8+9= 15-9= 17-9= 6+7= 13-9=7+9= 18-9= 9+5= 14-9= 11-9=(1)集體訂正(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九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九的練習課。(板書課題:十幾減九的練習課)(二)導入: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生:喜歡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洋洋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生:你們好師:今天一大早懶羊羊村長把大家

15、召集了起來,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原來灰太狼趁大家沒注意,把羊村的寶藏偷走了,現在任務就是要小羊們找回寶藏。當然這一路上困難重重,大家有信心幫他們奪回寶藏嗎?生:有!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活動。1、速度大作戰(zhàn)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12-9 = 16-9 = 14-9 = 18-9 = 17-9 = 11-9 = 16-9 = 13-9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 189= ( )2.看圖寫算式師: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學們,我們來到了草莓地。3、力氣大作戰(zhàn)師:同學們吃飽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4+3 17-9 15-9

16、 5+9 7+8 9+6 4-9 15-5 16-9 13-9 12-9 9+44、地雷大作戰(zhàn)(想加算減)師:同學們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 )=12 9+( )=18 9+( )=15 9+( )=1112-9 = ( ) 18-9 = ( ) 15-9 = ( ) 11-9 = ( )5.看圖講故事師:我們安全的走過了雷區(qū),現在休息一下來講故事吧 (三)活動師:同學們,在你們聰明才智的幫助下,喜羊羊他們順利的奪回了寶藏,看,他們來向我們表示感謝了呢!為了慶祝一下,他們邀請我們一起跳舞,大家準備好了嗎?(音樂:找朋友)(四)師:喜羊羊他們完成了任務,要回羊村去復命了,他們想買一些禮

17、品帶給大家,現在請大家一起去自選商場幫他們挑選禮物吧! (1)媽媽給了你16元錢,你最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2)如果可以買兩樣,你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五)學習了十幾減九的幾種計算方法,你能不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說說15-8和13-7怎樣計算?(六)談收獲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師:大家這節(jié)課學會了講故事,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等很多東西,還利用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計算十幾減八和十幾減七這些我們下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內容。(七)師:你喜歡灰太狼嗎?生:不喜歡,他老做壞事師:對,灰太狼總喜歡搞破壞,但是老師覺得灰太狼有一個優(yōu)點,他雖然每次都失敗,但是卻從未放棄,這一點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那這節(jié)課靠

18、我們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們一次次戰(zhàn)勝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敗,我們勝利了,我們就是喜羊羊!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十幾減8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知識與技能: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8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8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

19、減8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8+3=9+5=7+6=8+5=7+4=9+2=9+8=8+7=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9十()168十()139十()158十()17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二、新授1出示例2。(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284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

20、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一共有13個圓片。)(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三、鞏固練習1完成P13頁的“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完成P1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系?3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十幾減9、8練習課教學目

21、標1、通過復習十幾減9、十幾減8,找出計算規(guī)律,提高計算速度,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2、初步學會解答用圖畫形式出現的求另一個加數的應用題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理解數量關系,為學習文字應用題做準備。 知識與技能: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8、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8、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8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8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學會求另一個加數的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22、。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十幾減9和十幾減8,在復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規(guī)律1、教師在黑板上豎著依次書寫:11,12,13,18,出示可以移動的 練習卡片,依次從上到下移動,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9的得數,并寫出來師:觀察被減數和差,說出十幾減9在計算上有什么規(guī)律?(十幾減9的差都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因為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先用10減9剩1,1再加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所以十幾減9的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師: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怎樣想比較快?(給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加1)教師出示十幾減9的式題卡片(打亂順序),讓學生口算2、教師在黑板上

23、豎著依次書寫:11,12,13,17,出示可以移動的 練習卡片,依次從上到下移動,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8的得數,并寫出來師:觀察被減數和差,說出十幾減8在計算上有什么規(guī)律?(十幾減8的差都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因為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先用10減8剩2,2再加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所以十幾減8的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 教師出示十幾減8的式題卡片(打亂順序),讓學生口算二、進行加法和減法的混合練習1、寫好以下三組題:指定三名學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用線連起來,看誰做得又快又對2、出示口算卡片,請兩名同學起立進行搶答,誰先答對給誰加1分,最后看哪位同學累計分高831

24、1910896 148158 85 189971791498892 98128169三、教學補充題。1、教師出示圖文應用題1。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蘋果和筐外面的蘋果一共有10個,筐外面有3個蘋果,筐里面有幾個蘋果)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生答略)師:要求筐里有多少個蘋果,該怎樣想?(想:幾加3是10,7加3是10從10個里去掉3個,也就是筐里有幾個蘋果)師: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03=72、教師出示圖文應用題2。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幾支)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25、(生答略)師: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該怎樣想?(想:幾加4是14,10加4是14從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幾支)師: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4=104、猜一猜師:今天老師帶來了10張口算卡片,現在我們做幾道:168106 119158誰知道我手里還剩幾張口算卡片?(老師手里還剩6張口算卡片)師:你是怎樣想的?(想:幾加4是10,6加4是10,從10張里去掉4張,就是老師手里還剩幾張卡片)四、課終評價、小結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十幾減7、6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教學過程知識

26、與技能: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7、6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7、6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7、6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學會求另一個加數的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6十()128十()135十(

27、)117十()149十()166十()13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l367三、鞏固練習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

28、題。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做一做第2題。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4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十幾減8、7、6練習課教學目標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8、7、6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知識與技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8、7、6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8、7、6”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

29、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8、7、6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8、7、6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學會求另一個加數的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教科書Pl5第4題二課堂練習1完成P16頁的第7題。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教師在巡視過程要加以提示,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提醒學生不要漏寫。2完成P16頁的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3完成P16頁的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三、數學游戲教科書P16頁的第6題。教師準備好兩套不同顏色的卡片,一套寫上14

30、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寫上5、6、7、8等數字卡片。開始“找朋友”游戲。游戲開始時,教師先指定一名手拿數字卡片的學生到講臺上來,比如:5。這名學生手舉卡片問全班學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學生接著說:“5的朋友在這里?!边呎f,邊跑上講臺,站在拿5卡片的學生的兩旁,再齊問臺下的學生:“我們算得對嗎?”全班學生齊答:“對、對、對。”緊接著熱烈鼓掌。其余各題也按上法進行。四、小結: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 十幾減5、4、3、2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5、4、3、22、

31、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教學過程知識與技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5、4、3、2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5、4、3、2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5、4、3、2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學會求另一個加數的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1-814-613-815-611-717-912-716-82看卡片,說出()

32、里應填多少。3十()125十()132十()115十()144十()124十()1331266,說一說想的過程。二、新授1出示例4。(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3)小結。三、鞏固練習1完成P17頁的“做一做”7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2做一做思考題。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四、小結、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十幾減幾練習課(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知識與技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33、十幾減5、4、3、2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與過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5、4、3、2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5、4、3、2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教學難點:學會求另一個加數的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教科書Pl8第3題二課堂練習1完成P18頁的第4題。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2完成P18頁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3

34、完成P19頁的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三、小結、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 作業(yè)反思:教學反饋: 十幾減幾練習課(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正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2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教學過程一、復習二課堂練習1完成P19頁的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完成P19頁的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出思考過程。3完成P19頁的第9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三、布置作業(yè)課后小記:解決問題(一)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圖意,編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2初步學會分析解答

35、簡單求總數的加法應用題和求剩余的減法應用題。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287+9178l6715511+22 和一共有多少個? 3、還剩多少個?二、新授1出示教科書P20頁的圖。(讓學生觀察畫面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講講畫面的內容。讓學生自由結合,互述畫面內容。)2板書: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了4個。教師:同學們看到這些話,想一想問題是什么?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教師:這道題的己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該怎樣列式? 什么這樣列式?教師提醒學生凡是應用題,得數后面都應該寫上它的單位名稱,并加上括號。有一個信息“

36、我們隊踢進了4個?!边@個條件有用嗎?介紹多余條件。怎樣檢驗答案是否正確。小結:今天我們學的是圖文應用題,今后我們在做應用題的時候看清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如:第(1)題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總數用加法。(2)、(3)兩題是知道兩個數的總數和其一個部分數,求另一個數是多少用減法。(可讓學生自行討論教師再進行總結)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科書P20的“做一做”。提問:這里有幾個條件?有沒有多余條件?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布置作業(yè)課后小記: 解決問題(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2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

37、推理能力。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下面各題。16-7 13-9 17-812-5 6+13 12+42比多少。 比 比 教師: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想。二、新授 教學例6。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知道小雪、小華各套中多少個? 2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可以怎么解決? 3讓學生自己擺學具,比多少。出示:小雪套中8個,小華套中12個。教師:請大家用擺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擺小雪的個數,第二行擺小華的個數。學生動手擺小棒,并向學生說明小雪和小華的個數要一個對一個地擺,這樣便于觀察。提問:哪一行擺得多?并指出小華比小雪多的個數,說出小華比小雪多了幾個。教師邊提問邊檢查學生擺得是否正確,再指定一、二個學生擺給大家看一

38、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啟發(fā)學生思考,小華比小雪多得的個數,就是小華比小雪多擺了幾個。 4教師:剛才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知道小華比小雪多擺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了4個。那么大家想一想,這一道應用題告訴我們的條件是什么,要我們求的問題又是什么?教師:要求小華比小雪多套幾個,應該怎樣想呢?(就是要求小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師:用什么方法計算?5請學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華比小雪多套中4個。三、鞏固練習1完成P21頁的“做一做”。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圓白菜。圓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的應用題里,告訴我們兩個數,要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首先要分

39、清哪個數比較多,再想比較多的數是哪兩部分組成的,從它里面去掉和另一個數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個數多的,用減法計算。課后小記:解決問題練習課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學會解答簡單的減法應用題。教學過程一、完成教科書P22第2題二、完成教科書P22第4題讓學生觀察畫面,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全班訂正。三、完成教科書P22第1題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進行編題。(小紅和小麗每人要寫15個大字,小紅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小麗還要寫6個字,她已經寫了幾個字?)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對。四、完成教科書P21第3題全班同時開始,在指定的時間內檢查學生的

40、計算質量,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五、完成教科書P23第6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教師任意指一兩題,請學生說出思考過程。六、完成教科書P23第8題七、課堂練習1完成教科書P23第5、7題。2布置作業(yè)。課后小記:整理和復習(一)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教學過程一、復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并提問:1、想一想20以內退位減法一共有幾

41、道題?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么規(guī)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36道題?二、探索規(guī)律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結果。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2)、每一豎行的被減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引導學生得出: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2)每一橫行的減數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三、掌握算法想一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四、歸納整理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fā)現什么有規(guī)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guī)律的排列一下嗎?五、口算練習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

42、口算出答案。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所有試題。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5、完成練習六第1題6、完成練習六第2題六、布置作業(yè) 課后小記:整理和復習(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的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的進行解題。教學過程一、口算檢測二、復習應用題 1出示教科書P25的第四題。(1)讓學生口頭編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計算?(3)列式計算。2獨立練習教科書P25的第5題。3出示教科書P26的第

43、8題。引導學生學會看懂統(tǒng)計表,并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同時把表格填補完整。4獨立練習教科書P26的第7題。(提醒學生注意運算的順序)三、課堂練習教科書P26的6題。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小記:第三單元 分類與整理第一課時 單一標準 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出示例1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fā)展 體驗分類按形狀來分一分,

44、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討論匯報。板演分法。還可以怎么分?二、鞏固提升 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2、開放練習 拓寬思路(分正方體) 師: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 學生小組活動(4分鐘) 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課后小記:第二課時 不同標準教學目標:1學會分同一類物品,并按照多種標準分類,感知分類的意義。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3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能應用于生活中。教學重點: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復習: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了按一個標準進行

45、分類,誰能說說什么是“分類”?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分類”。(板書課題:分類)二、小組活動,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觀察這些人有什么不同?請你們根據觀察到的不同把這些人進行分類。2小組交流。要求: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再聽聽別人是怎么分的。3指導看書。a說說書上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分的。b小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三、鞏固練習,體驗根據不同標準分類1分圖形(第30頁第4題)要求:想一想,你會怎么分?你為什么這樣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組結果。2分圖片。(第31頁的第5題。)啟發(fā):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這組動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們找到了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據每一個不同點都找到一

46、種分法呢?3小結分類方法。師:通過活動,我們發(fā)現,每找到一種不同,就能相應地得到一種分法。這就是按不同標準分類。接著就請大家用今天學到的本領來做些練習。4混合練習。(第31頁的第6題)四、應用練習1給公園中的人分類。(第32頁第7題)引導: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現在就讓我們用學到的本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這是公園中的一個場景,請大家把他們分分類。同桌互相說一種分法,然后交流。2給自己小組中的小朋友分類。引導:剛才大家想到了許多分類的方法,通過交流我們也聽到了別的同學的想法?,F在就請大家用學到的方法來給小組里的同學分類,你能有幾種分法?a小組活動。(放背景音樂)b集體反饋交流。c優(yōu)勝組介紹所有

47、的分法。五、總結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用一種方法分類,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了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時的關鍵是找到不同的地方。課后小記:第四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第一課時 數數,數的組成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知識與技能: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方法與過程: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教學過程: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

48、教學過程和思維能力。教具準備: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回答問題:1個十和2個一組成( ) 20是( )個十組成的5個一和1個十組成( ) ( )個十和( )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數、數的組成。二、新授。 1教學例1。(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 (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xù)數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如果再接著數出9根,現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滿10根又要捆一捆,現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教師拿出一排木塊,全班同學數一數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在一共是幾塊?(35塊)(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