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強夯地基處理施工工藝詳解_第1頁
精編-強夯地基處理施工工藝詳解_第2頁
精編-強夯地基處理施工工藝詳解_第3頁
精編-強夯地基處理施工工藝詳解_第4頁
精編-強夯地基處理施工工藝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CHENG1施工機械設備及人員1.1主要施工機械表1序 號設備名稱型號產(chǎn)地夯錘直徑mm夯錘重量t主機功率kw進提鉆速度m/mi n工作重量t最大提升咼度m最大夯擊t.m1強夯機SQH60二一集團350-80033018/367.57602強夯機SQH350二一集團17.5 /401790-1203426350-8003強夯機SQH401二一集團202510-40204004強夯機XGH400徐工集團20/4023520/123820400/8005宇通強夯機YTQH600河南鄭州302640-6070266006宇通強夯機YTQH400河南鄭州20160936128.74007宇通強夯機YTQ

2、H2000河南鄭州33820008杭重強夯機QH550A浙江杭州250024194.287306009杭重強夯機QH3000浙江杭州151600-806226.9230010液壓履帶式QUY50B遼寧撫順2012480/40502030011液壓履帶式QUY3000A遼寧撫順202030012杭重強夯機W200C1浙江杭州2500組合錘62275201200131.2輔助設備表2序號設備名稱型號產(chǎn)地主機功率kw工作重量t外形尺寸m1推土機SD1602挖掘機Pc2003裝載機ZL50徐工4電焊機BX-300225全站儀PTX-m 056高精度水準儀DS27經(jīng)緯儀J289101112CHENG1.

3、3部分設備示意圖夯擊能lOOOt.m強夯機宇通重工YTQH2000強夯機(鄭州)QUY3000A 強夯機(撫順)宇通YTQH600型強夯機(鄭州)強夯機錘頭組合式錘頭50t重組合式錘頭CHENG2. 施工工藝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2.1施工規(guī)范建筑地基處理技術(shù)規(guī)范(JGJ792012)(2) 建筑地基基礎(chǔ)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3) 強夯地基處理技術(shù)規(guī)程(CECS 279: 2010)(4) 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5) 建筑地基基礎(chǔ)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2.2施工流程強夯地基處理工藝流程圖2.3主要施工方法(1) 場地排水、降水

4、措施降水措施采用明排水(積水較少)和輕型井點降水(積水嚴重)(2) 平整并壓實場地為保證強夯點夯質(zhì)量,便于夯機移動,強夯施工前,須平整并壓實場地,以便施工機具 的移動和就位。(3) 開挖隔震溝措施避免強夯施工產(chǎn)生的震動可能帶來不利的影響,可以在臨近道路、建筑(構(gòu)筑)物一側(cè)進行強夯施工時需在施工紅線以外開挖隔震溝。實驗研究證明,隔振溝的寬度對隔振效果影響不大, 因此,隔振溝寬度的確定一般滿足 便于施工和經(jīng)濟即可,為便于施工,建議隔振溝開挖寬度為2m。防振溝內(nèi)最好不填充物體而保持空氣層,效果最佳。依據(jù)經(jīng)驗,當隔振溝深度達到基礎(chǔ)底部3-4倍瑞利波波長時,能得到較好的隔震效果, 即隔振溝深度為:H=h

5、+3X入 式中,h為基礎(chǔ)埋深,m;入為瑞利波波長 0.85m。對于隔振溝與被保護設施之間的距離,強夯技術(shù)規(guī)程規(guī)定,當夯擊能為1000N.M時,與建筑物的安全距離應大于 15m,當夯擊能大于 1000KN.M時,應通過試夯檢測結(jié)果進場調(diào) 整修訂。特殊建筑物需挖以上兩條溝,一般建筑物一條溝基本可以。以上減振溝施工方案,在建筑物附近夯擊時, 應加強現(xiàn)場檢測管理,及時反饋信息,對隔效果進行評價。分別將一次 夯擊,二次夯擊,滿夯的動信息反饋, 進行評估。不足之處,修改參數(shù),處理后再進行夯擊。隔振溝可以將由振源傳來的振波減少75%以上,有效的降低對建筑物的損壞,在有隔振溝強夯施工的過程中,振動是有的,但損

6、壞是極小的。如夯擊面與建筑物正對的邊線大于建筑物時,應挖被動隔振溝,夯擊面必須在其建筑物到減震溝兩邊延線的扇形范圍內(nèi);如大于扇形范圍,應將隔振溝繼續(xù)挖長,到滿足要求為止。如夯擊面與建筑物正對的邊線小于建筑物時,應挖主動隔振溝,建筑物必須在其夯擊面到減震溝兩邊延線的扇形范圍內(nèi);如大于扇形范圍,應將減震溝繼續(xù)挖長,到滿足要求為止。如需挖兩條減震溝時,兩條減震溝間要有一定的距離具體做法可參考相關(guān)行業(yè)標準并結(jié)合現(xiàn)場測試結(jié)果確定。強夯地基處理隔震溝(4 )測量放線先由測量人員將場地邊線及各區(qū)分界線以木樁、白灰等標出,再由各機組施工技術(shù)人員按每區(qū)不同的夯點間距以白灰標出待夯點。確定各夯點施工次序和吊車移位

7、路線,將吊車就位,校正夯錘落距。(5)強夯主機和夯錘就位后,要對夯錘的落距進行測量,并采取措施,使其在夯擊過 程中保證每擊均達到設計夯擊能,同時測量錘頂面標高。(6)進行第一遍點夯施工將夯錘起吊至預定高度后脫鉤。夯擊地面,測量錘頂面標高,計算單擊夯沉量,如此反復,當夯坑深度大于 2米時,應及時填料,并繼續(xù)夯擊,達到設計要求的夯擊數(shù)后,將主機 擊夯錘移至下一個夯點,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完成所有第一遍主夯點施工。強夯錘夯點中心位移偏差應小于d/5 ( d為夯錘直徑),當夯坑底傾斜大于 20時,應將坑底填平后再進行夯擊,最后兩擊的最終沉降量不大于5cm。夯擊能與收錘沉降量對照表表3單擊夯擊能E (KN

8、.M)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mm)EV 4000504000W EW 60001006000W EW 80001508000 EW 12000200(7)第一遍強夯結(jié)束后用推土機平整場地,測量夯后標高,布置第二遍主夯點,然后 進行第二遍點夯施工,施工方法與第一遍點夯施工方法相同。(8)第二遍點夯施工結(jié)束后用推土機平整場地, 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開始普夯施工; 自檢不合格則返回補夯施工, 自檢合格后開始滿夯施工。 滿夯時不再進行夯點布置和夯沉量 測量,僅控制錘擊數(shù)和夯錘的落距及滿夯的范圍,夯印搭接 1/3。(9)最后整平碾壓施工,配合檢測單位檢測后進行工程驗收。一遍、二遍點夯完成后平整場地下沉量測

9、量10000kn.m夯擊能分層強夯強夯滿夯后的場地3. 施工質(zhì)量檢查及驗收標準表3項目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shù)值主控 項目1地基強度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2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按規(guī)定方法一般 項目1夯錘落距mm 300鋼索設標志2錘重kg 100稱重3夯擊遍數(shù)及順序設計要求計數(shù)法4夯點間距mm 500用鋼尺量5夯擊范圍(超出基礎(chǔ)范圍距離)設計要求用鋼尺量6前后兩遍間歇時間設計要求3.1主控項目地基強度。按設計指定方法檢測,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地基承載力。由設計提出要求,在施工結(jié)束后,一定時間后進行地基的承載力檢驗。其檢驗方法也因各地設計單位的習慣、經(jīng)驗等不同,選用標貫、靜力觸探及十字

10、板剪切強度等方法。按設計指定方法檢驗。其結(jié)果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每個單位工程不少于 3點,1000m2以上,每100m2抽查1點;3000m2以上,每300m2 抽查1點;獨立柱每柱1點,基槽每20延長米1點。3.2 一般項目夯錘落距:土 300mm根據(jù)設計及試夯確定落距,控制落距標志設在鋼索上。開夯前 尺量檢查,施工中檢查標志符合控制要求300mm錘重:土 100kg。根據(jù)設計及試夯確定錘重。稱量與設計錘重比較,符合土100kg。夯擊遍數(shù)及順序。符合設計要求。夯點間距:土 500mm尺量檢查與設計比較。夯擊范圍超出基礎(chǔ)范圍距離:用尺量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前后兩遍間歇時間,符合設計要求。施

11、工前檢查夯錘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設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質(zhì)。施工中檢查落距、夯擊遍數(shù)、夯點位置、夯擊范圍。施工結(jié)束后檢查地基的強度、承載力。(11) 檢查后形成施工記錄或檢驗報告。(12) 檢查施工記錄和檢驗報告。4. 強夯施工質(zhì)量控制:4.1測量放線時,要設半永久性控制樁,保證各遍放線的誤差不超過允許值。4.2夯錘的排氣孔要保持暢通,如被堵塞,應立即疏通,以防產(chǎn)生氣墊效應,影響強夯施工質(zhì)量。4.3在施工過程中,遇到淤泥包要進行強夯置換,采用邊夯邊填料,直到最后兩擊平均下 沉量滿足設計要求。4.4夯錘的重量,必須滿足設計要求。4.5滿夯時要按設計要求進行搭接。4.6強夯要始終貫穿信息化管理

12、原則,用上道工序或工號經(jīng)驗指導下道工序或工號的施工。4.7各工序要執(zhí)行質(zhì)量自檢、互檢和專檢三級檢測。5、強夯施工操作關(guān)鍵點及技術(shù)措施5.1強夯施工場地應平整并能承受夯擊機械荷載,施工前必須清除所有障礙物及地下管 線。5.2強夯機械必須符合夯錘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設置安全裝置,防止夯擊時起重 機臂桿在突然卸重時發(fā)生后傾和減少臂桿的震動。安全裝置一般采用在臂桿的頂部用兩根鋼絲繩錨系到起重機前方的推土機。不進行強夯施工時,推土機可作平整場地用。5.3強夯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試驗確定的技術(shù)參數(shù)進行控制。夯擊深度應用水準儀測量控 制。每夯擊一遍后,應測量場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將夯坑填平,方可進行下

13、一遍夯實,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5.4強夯時,首先應檢驗夯錘是否處于中心,若有偏心時,應采取在錘邊焊鋼板或增減混 混凝土等辦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傾斜。5.5夯擊時,落錘應保持平穩(wěn),夯位正確。若錯位或坑底傾斜度過大,應及時用砂土將夯 坑整平,予以補夯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5.6施工前在施工圖上對夯點進行編號,施工對號進行,防止漏夯。5.7夯錘落距在施工前由各機組測量員、機長共同施測,并做標識,質(zhì)檢員復測確認,施 工過程中由測量員控制。5.8夯擊數(shù)由測量員控制,并具體負責簽寫強夯施工記錄,強夯施工記錄應如實填寫錘重、落距、夯擊數(shù),每擊的夯沉量及總夯沉量等,質(zhì)檢員檢查并簽字認可后,方可作為 核算完成工程量的依據(jù)。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