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同步練習題集_第1頁
初二物理同步練習題集_第2頁
初二物理同步練習題集_第3頁
初二物理同步練習題集_第4頁
初二物理同步練習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二物理同步練習題集初二物理聲現象學習口訣 1.聲音的傳播物體發(fā)聲要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停。聲音傳播靠介質,真空不能夠傳聲。通常聲速340m/s,聲速固中比液快。2.聲音的特性聲音特性三種,音調、響度、音色。物體振動快慢,對應音調高低。每秒振動(次數)頻率,頻率單位赫茲(hz)。人耳聽見范圍,20到20000hz.物體振幅大小,聲音強弱響度。不同聲音區(qū)分,聲波不同音色。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妨礙人們休息,學習工作聲音,干擾聽音聲音,都是常見噪聲。聲音等級分貝(db),剛聽弱聲為0.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超90(db)。保證工作學習,聲音不超70(db)。保證休息睡眠,聲音不超50(db)。減弱噪聲三

2、階段,聲源、傳播和人耳。聲的利用有兩類,傳遞信息和能量。初二物理聲現象同步練習題(一)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48分)1發(fā)聲體都是在 著,發(fā)聲停止的物體不再 。2聲音在15 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而且也能在 、 中傳播。4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無給電交談,這是因為 。5魚能被它們喜歡的聲音吸引,這表明 也能傳聲,“土電話”利用的是 能傳聲的性質。6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 秒以上,人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7、聲音靠傳播。聲音在鋼鐵中比水中傳播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大約是米/ 秒。8、人耳要將回聲與原聲區(qū)分開,必須滿足:傳入人耳的原聲與回聲時間相差

3、秒以上,人距障礙物不得小于米。9、人說話、唱歌時的發(fā)聲,靠的是的振動,婉轉的鳥鳴聲,靠的是 的振動,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的是 發(fā)出的振動。10、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靠 交談, 說明: 。11、利用回聲測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 ,需要測出 ,然后利用 公式計算。12、某同學對著一山崖高喊一聲,2 秒后聽到回聲,該同學距山崖有 米。13、人們彼此交談的語聲,是靠 傳播的。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2分)1下列關于聲音傳播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真空里傳播的慢b學生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c真空不能傳聲d打鑼時,要使鑼停止發(fā)聲,只須用手按住鑼面就可以了2不能傳播聲音

4、的是( )a真空 b. 木頭 c. 空氣 d. 水3比較聲音在海水、鐵管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海水、鐵管、空氣 b. 鐵管、海水、空氣c空氣、鐵管、海水 d. 空氣、海水、鐵管4百米賽跑時,終點的計時裁判員正確的計時方法是( )a聽到發(fā)令員的槍聲開始計時 b. 看到發(fā)令員的發(fā)令槍冒煙開始計時c聽到發(fā)令員的最后一聲口令開始計時 d. 看到最先起跑的運動員開始計時5關于聲音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切振動的物體都會發(fā)出聲音b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叫做振幅c物體振動的次數叫頻率d正常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每秒20次2萬次6有一跟長100米的空氣鋼管,甲同

5、學在一端敲打鋼管一下,乙同學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幾次響聲( )a一次響聲 b. 兩次響聲 c. 三鎰響聲 d. 四次響聲7、下列關于聲音現象的說法中, 正確的是()a 、有物體振動,人就一定能聽到聲音;b 、有聲音產生,就一定有物體在振動;c 、振動停止以后,聲音要慢慢消失; d 、只要我們對著高墻喊話,就一定能聽到回聲。8、用兩個金屬盒或塑料瓶蓋,中間串上一根塑料繩,做成一個土電話,這是利用了()a 、回聲;b 、空氣傳聲;c 、固體傳聲快;d 、氣體傳聲快。9、聲音在空氣、水、枯木、鋼中傳播,速度最快的是()a 、枯木; b 、水; c 、枯木; d 、鋼。10、自來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長的

6、已供水的自來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貼近管壁,可聽到()a 、一次敲擊聲;b 、兩次敲擊聲;c 、三次敲擊聲;d 、無數次敲擊聲。11.狗、貓能聽到人不能聽到的聲音,原因是:( )a狗貓的耳朵比人更靈b狗貓的聽覺范圍比人的聽覺范圍小c狗貓的聽覺范圍與人的聽覺范圍不同d貓狗的聽覺有問題三、計算題(每題6分,共30分)1觀察者在看到閃電后5.5秒鐘聽到雷聲,問打雷處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是多少?2拍手后0.5秒聽到對面墻壁反射回來的回聲,問人與墻壁間距離是多少?3把恰好設在海面下的鐘敲響,鐘聲傳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經過2.0秒,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問海水的深度?

7、4某一運動會上100 米賽跑時,記時裁判員聽到發(fā)令槍響后才按表記時,問裁判員給運動員少記了多少秒鐘?5一汽車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開進,途中鳴了一聲笛,2 秒鐘后聽到山崖傳來回聲, 當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離山崖還有多遠?試卷答案一、填空題1振動,振動 2. 340米/秒 ;3液體,固體 4月球上沒有空氣 ;5水,固體 ;60.1 7介質;大于;340;80.1;17;9聲帶;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鳴膜;左右翅摩擦;10無線電;真空不能傳聲;11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時間;v=s/t;12340;13空氣。二、選擇題1.a 2.a 3.b 4.b 5.a、b、d 6.d 7

8、.b 8.c 9.d 10.c 11.c三、計算題11870米 285米 31500米 40.29秒 5320米初二物理聲現象同步練習題(二)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1分)1、下列關于聲音傳播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慢;b、學生聽到老師的講課聲是靠空氣傳播的;c、“土電話”是靠固體傳聲的;d、真空是不能傳聲的。2、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悅耳動聽的歌聲是由歌唱家的聲帶振動發(fā)生的;b、聲音傳播不需要介質,真空也能傳聲;c、聲音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d、聲音中水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在水、鐵和空氣這三種介

9、質中,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鐵、水、空氣;b、水、空氣、鐵;c、空氣、鐵、水;d、水、鐵、空氣。4、我們能辨別二胡和笛子的聲音,這是由于這兩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c、音品不同; d、上述三項都不同。5、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飛行,卻很難聽到蝙蝠發(fā)出的聲音,其原因是()a、蝙蝠不會發(fā)聲; b、蝙蝠發(fā)聲響太小;c、發(fā)聲的頻率太高;d、發(fā)聲的頻率太低。 6放在鐘罩內的鬧鐘,鐘錘不斷地敲打鈴蓋,但卻聽不到鈴聲。這是因為( ) a鬧鐘停了 b沒有發(fā)聲物體 c鐘罩內沒有空氣 d聲音讓鐘罩擋住了7下列關于回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被山崖、高墻反射回來的聲音才

10、叫回聲 b回聲比原聲晚0.1秒以上 c在較小的房屋內說話沒有回聲 d只要有障礙物存在就有回聲8人無法聽到飛翔的蝙蝠發(fā)出聲音的原因是( ) a蝙蝠沒有發(fā)出聲音 b蝙蝠發(fā)出聲音的頻率太高 c蝙蝠發(fā)出聲音的頻率太低 d蝙蝠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太小9用提琴和胡琴同時演奏一支曲譜,一聽聲音就能區(qū)分出提琴與胡琴聲,這是因為它們發(fā)出聲音的( )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調響度都不同10人們聽到的聲音的響度( ) a只是由聲源的振幅決定的 b只是由聲源的頻率決定的 c只是由聲源到人耳的距離決定的 d是由聲源的振幅、聲源到人耳的距離等因素決定的11帶花蜜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300次,不帶花蜜蜂,

11、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440次,養(yǎng)人分辨蜜蜂是飛出去采蜜,還是采密歸來,根據是:( ) a音調高低 b響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動的多少二、填空: (每空2分,共62分)1、將要上鉤的魚,會被岸上人的說話聲嚇跑,表明_。2、聲音的傳播靠_,在_和_中聲音傳播速度比在氣體中傳播快。3、聲音的音調由發(fā)聲體振動的_決定的。聲音的響度跟發(fā)聲體的_有關,響度還跟距離_的遠近有關。4、一位男低音歌手還在放聲歌唱,為他輕聲伴唱的是位女高音。兩位歌手中_歌手的音調高,_歌手的響度大。5、停在山崖前的汽車,司機鳴笛后0.4秒內聽到兩次笛聲,汽車到山崖的距離是_米。6、在月球上,宇航員面對面也要靠無線電交談,

12、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_。7、夏季雷雨天氣里,一人看到閃電后4秒鐘才聽到雷聲,則打雷處距離人_米。8、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方法。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加消聲器,這是在_處減弱噪聲;戴上耳塞,減弱傳入人耳的噪聲,這是在_處減弱噪聲;在住宅區(qū)植樹,這是在_減少噪聲。9物體的_發(fā)出聲音,物體_時,發(fā)聲停止。10聲音不能在_傳播。傳播聲音必須有_,在月球上的宇航員只能靠無線電話交談,這是因為在月球上_。11上課時,學生聽老師講課的主要過程是:老師的聲帶_,使空氣中產生_,再使學生的耳膜_。12甲在一根長的自來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聽到三次敲擊聲。第一次聽到的敲擊聲由_傳播來的,第二次聽到的敲擊聲

13、由_傳播的,第三次聽到的敲擊聲是由_傳播的。13樂音的三個要素是_、_和_。14在屋子里講話比在空曠的地方聽起來響亮,是由于回聲與原聲的時間間隔不到_秒,使原聲得以_的緣故。三、計算題(第13,每題5分,45題,每題6分,共27分)1、如果火車鋼軌每根長25米,若在45秒內聽到車輪和鋼軌接頭處撞擊聲30次,火車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時?(注:第一次聽到撞擊聲時開始計時)2、遠處開來一列火車,通過鋼軌傳到人耳的聲音比空氣中傳來的聲音早2秒,求火車離此人多遠?(此時氣溫15,聲音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是5200米/秒) 3某人面對遠處的山崖喊話,經過2.8秒聽到回聲。設空氣中的聲速為340米/秒,求山崖與

14、人之間的距離。4、一輛汽車朝山崖勻速行駛,在離山崖700米處鳴笛,汽車沿直線向前行駛40米后,司機剛好聽到剛才鳴笛的回聲。已知氣溫是15,求汽車的行駛速度?5、列車運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機鳴笛后1.2秒聽到來自峭壁的回聲,如果列車前進速度為72千米/時,則司機鳴笛時離峭壁多遠?試卷答案:一、112 a a a c d c d b c d a 二、1水能傳聲; 2介質;固體;液體; 3頻率;振幅;發(fā)聲體;4女高音;男低音;568米; 6空氣; 71360; 8聲源;人耳;傳播過程中; 9振動;振動停止; 10.真空;介質;沒有空氣; 11振動;聲波;振動; 12.水管;水;空氣;13.音調;響

15、度;音色; 14. 0.1;加強三、1. 58。 2. 727米。3. 476米4. t聲t車s聲/v聲s車/v車(700米700米40米)/340米/秒40米/v車5. v車72千米/時20米/秒s車v車t20米/秒1.2秒24米 t聲t車s聲/v聲s車/v車(ss24米)/340米/秒24米/20米/秒s216米。初中物理聲現象階梯訓練(每題10分,共100分;完成時間30分鐘)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1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速度是340m/s,合 km/h。*2在聲現象中,音調高是指聲音的 高,響度大是指聲音的 大。*3不同的發(fā)聲體即使發(fā)出音調和響度都相同的聲音,人們的聽覺依然可以根據 的不同將

16、它們區(qū)分開來。*4常有這種情況,人還毫無察覺的時候;狗、貓卻已經豎起耳朵警覺地諦聽,這是因為( )。a狗、貓比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廣 b人比狗、貓的聽覺頻率范圍廣c狗、貓比人的發(fā)聲頻率范圍廣 d人比狗、貓的發(fā)聲頻率范圍廣知識的應用*5在地球上做這樣的實驗:一人在一根較長的空心鋼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另一人在鋼管的另一端耳朵貼近管口會聽到兩次聲音。兩次響聲的時間間隔一定大于 s以上;后一次聽到的響聲是經 傳來的,其理由是 。若在月球上做同樣的實驗,另一端的人會聽到 次聲音。原因是 。*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員交談時要使用無線電設備b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一定不是噪聲c 聲音在空氣中

17、的速度與溫度有關d人對著高墻喊一聲,人不一定就能聽到回聲*7站在百米跑道終點計時臺上的甲、乙兩名計時員,為同一跑道的運動員計時,甲看到起跑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乙則聽到發(fā)令槍聲才開始計時,則:(1)甲、乙兩名計時員誰計時準確?(2)若甲、乙兩名計時員的反應速度相同,他們計時相差大約是多少?知識的拓展*8戰(zhàn)爭年代軍隊里流傳這樣的話:“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老兵有經驗,如果他能夠聽到遠處炮擊時的炮聲,他就知道炮彈不會在他附近爆炸,他不會死。試用物理知識說明。*9有一根長為l的鋼管,當在一端打擊一下時,某人在它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時間間隔為t。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v氣,在鋼中的速度為v鋼。

18、寫出求鋼管長度l的表達式。*10某同學乘坐著向高崖行駛的汽車,他對一座高崖大喊一聲,汽車以36km/h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經過5s聽到回聲,求他喊時離高崖多遠?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1一切發(fā)生的物體都在振動。人說話時的發(fā)音靠 的振動;鳥叫的發(fā)聲靠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的 振動;蟋蟀的叫聲并不是來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翅 產生的振動。發(fā)聲的物體常常簡稱為發(fā)聲體。1.0*2發(fā)聲體的振動能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物質向周圍傳播,這些物質是傳播聲音的媒介物,簡稱為 。發(fā)聲體振動時會在它周圍的 中激起 ,聲音就是以 的形式向遠處傳播的。相反,如果發(fā)聲體周圍沒有 ,也就不能激起 ,從而也就不能傳播

19、聲音。因此,聲音在真空中 。1.5*3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還與介質的 有關。查表可知: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速度是 ,而在25的空氣中的速度是 ;聲音在金屬中比在液體中傳播得 ,在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 。1.5*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會發(fā)生 ,形成 。人講話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總是要遇到障礙物的,即總是要產生回聲的。不同的情況,人對回聲的聽覺不一樣。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 s以上,則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如果短于這個時間,回聲與原聲就混在一起,使原聲 。1.5知識的應用*圖2-1 圖2-25如圖2-1,敲擊鼓面會聽到鼓聲,若向鼓面上撒些紙屑或泡沫

20、塑料的顆粒,還會看到它們在鼓面上跳動;如圖22,敲擊音叉會聽到聲音,若將發(fā)聲的音叉靠近一只懸掛的小球,小球會擺動。這些現象說明 。其實不光是這些現象,大量的實驗觀察表明:一切 物體都在振動。0.5圖2-3*6如圖2-3,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學們能聽到由音叉 而發(fā)出的聲音。在人和音叉之間傳播聲音的介質是 。聲音傳到人耳的詳細情況是:音叉振動在空氣中激起 ,傳到人耳時引起耳內 振動,從而產生聽覺。1.5*7在月球上的兩個宇航員,他們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自由交談,而是要靠無線電話交談,這個現象可以說明月球上是 ,空間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0.5*8如圖2-4,用一根棉線連接兩個紙筒,就做成了“土電話”

21、。在土電話中,傳播聲音的介質是 ,而這種介質是固體,這一現象說明 也能傳聲。0.5圖2-4*9要利用回聲來測定海水的深度,必須要知道 ( )。1.0a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b海水的溫度和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c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聲音在海水中豎直往返的時間*10試解釋古代的士兵晚上睡覺時為何常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枕戈待旦)? 1.5*11你做一做下面的實驗:用牙輕輕咬住鉛筆(或圓珠筆、鋼筆等)的一端,用手指輕敲鉛筆的另一端,注意聽這個敲擊聲;然后張開嘴使牙不接觸鉛筆,而保持鉛筆位置不變,手指用與前面相同的力輕敲鉛筆另一端,比較這兩次聽到的敲擊聲有什么不同?這個實驗能說明什么問題?

22、 (注:本題解法請參考舉一反三解題經典初中物理第12頁) 1.5知識的拓展*12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離墻壁51m遠的地方拍手,從拍手到聲音經墻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經歷 s的時間。1.0*13有甲、乙兩個人做了這樣的實驗:有一根很長的金屬管,甲在一端敲擊,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輕輕地貼在金屬管上聽,甲只敲擊了一下,而乙在另一端卻先后聽到了兩次響聲。兩人討論后認為:這兩次響聲中,一次是由空氣傳來的,一次是由金屬傳來的,之所以能分開,是因為聲音在空氣中和在金屬中傳播的速度 ,并且,第一次聽到的響聲是由 傳來的,因為 。如果用一根充滿水的長金屬管來做這個實驗,人能聽到 次響聲,因

23、為 。1.5如果這個實驗是在月球上做的,那么在一端敲擊一次,另一端的人( )。0.5a人也能聽到兩次響聲b肯定能聽到一次響聲c肯定聽不到響聲d可能聽不到響聲*14在一次海洋探測中,從海面發(fā)射超聲波,經2.5s海面接收系統(tǒng)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設海水中的平均聲速是1500m/s,求此處海水的深度。1.5*15第一次測定鑄鐵里的聲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進行的,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鑄鐵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管長931m,兩次響聲相隔2.5s。如果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求鑄鐵中的聲速。(注:本題解法請參考舉一反三解題經典初中物理第12

24、頁) 2.5*16國慶53周年,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祝這一喜慶節(jié)日,在10月1日晚,許多城市在大廣場燃放了禮花,禮花在幾十米高空爆炸,發(fā)出絢麗奪目的光彩,照亮了整個城市,人們在各自家門口就可以欣賞這一美景。(1) 若你在離廣場5km遠處看,對禮花爆炸時的聲音和色彩能夠同時感覺到嗎?說明原因。(2) 兩者時間相差多少? (注:本題解法請參考舉一反三解題經典初中物理第12頁) 2.5聲音的三要素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1在物理學中,把人們由聽覺所感受到的聲音的高低稱為 ,聽覺所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稱為 ;即使是高低、大小都相同的聲音聽起來也不一定完全一樣,可見聲音除了高低、大小這些特征外,還有第三個特征,

25、這第三個特征就是 。習慣上稱聲音的這三個特征為聲音的三要素。1.5*2聲音的高低,即音調的高低跟發(fā)聲體振動的 有關,其 越大,音調越 ;聲音的大小,即聲音的響度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發(fā)聲體 的大小,二是聽者距離發(fā)聲體的 。1.5*3在通常情況下可以近似地認為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當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 時,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一個人要想從聽覺上把自己的拍手聲和高墻反射回來的回聲區(qū)分開,人至少要離高墻 m遠。1.0*4我們閉上眼睛,僅憑耳朵的聽覺就能分辨出交響樂中不同樂器的聲音,因為( )。0.5a人不同樂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樂器的響度不同c不同樂器的音調不同 d不同樂

26、器的音色不同*5從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 。但是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 、 和 的聲音,以及對人們 的聲音,都屬于噪聲。2.5*6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條:一是 減弱;二是 減弱;三是 減弱。1.5知識的應用*7一切發(fā)聲體都在 ,每秒鐘振動的次數叫 ,每秒鐘振動的次數越多則聲音的 越高,振動的幅度越大則 越大。1.0*8男同學一般比女同學的聲音沉悶、渾厚,這是因為男同學發(fā)聲時 ( )。1.0a頻率高,振幅大 b頻率低,振幅小c頻率低,振幅大 d頻率高,振幅小*9聲音響度的大小( )。0.5a只由振動的頻率決定 b只由距離聲源的遠近決定c只由振動的幅度決定 d由振動的幅度與距離聲源的遠近決

27、定*10人們可以憑聽覺識別出不同人的聲音,這是根據聲音的( )。0.5a頻率 b音色 c振幅 d聲速*11下列關于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0.5a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b人潛入水中,仍能聽到岸上人的講話聲c在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小于光傳播的速度d城市里可用噪聲監(jiān)測設備來消除噪聲污染 (2002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題)*12現在城市的汽車、摩托車越來越多,甚至有些本該在農田里耕地的拖拉機也堂而皇之地奔跑在街道上。它們對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主要是 和 。0.5知識的拓展*13判斷下列說法的正確與錯誤:1.0(1)優(yōu)美的樂曲肯定不是噪聲。( )(2)城市綠化對減弱城市的噪聲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28、 )(3)聲音是沒有細菌的,因而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4)廣場上的高音喇叭能使遠處的聽眾聽清楚,但對附近的居民是噪聲。( )*14正以重8km/h的速度沿直線勻速駛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車,駕駛員鳴笛后經4s聽到從崖壁反射回來的聲音。求鳴笛時汽車與崖壁的距離。(空氣中聲速為340m/s)。2.5*15汽車開進一個兩側山坡平行的峽谷,鳴笛后經0.5s聽到左邊山坡的回聲,再經0.5s聽到右邊山坡的回聲。求這個峽谷的寬度。(空氣中聲速為340m/s)。2.5參考答案檢測題11224 2頻率,振幅 3音色 4a50.1,空氣,空氣中的聲速小于鋼鐵中的聲速,1,真空不能傳聲6b 7(1)甲 (2)0.3s

29、8炮彈飛行的速度大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當人聽到炮聲時,炮彈早已遠離人而去了。9由題意得:t=-, l=102s=s車+s聲=v車t+v聲t=10m/s5s+340m/s5s s=875m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1聲帶,鳴膜,摩擦 2介質,介質,聲波,聲波,介質,聲波,不能傳播3340m/s,346m/s,快,快 4發(fā)射,回聲,0.1s,加強5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發(fā)聲 6振動,空氣,聲波,耳膜7真空 8棉線,固體 9c10簡述:睡覺時枕著牛皮箭筒睡在地上,可以及早聽到遠處敵人偷襲的馬蹄聲,原因是聲音在固體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11簡述:用牙咬住鉛筆聽到的敲擊聲比不用牙咬時聽到的響得多。這個實驗說明

30、骨骼、肌肉也能傳聲而且傳聲性能不空氣好。120.313不同,金屬管,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快,3,液體也可以傳播聲音,b14s=vt=1500m/s1.25s=1875m15設聲音在鑄鐵中的傳播時間為t,由于聲音在空氣和鑄鐵中傳播的距離相等,由此可得: 解得16(1)不能同時感覺到。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光速小得多,而色彩(光)是以光速在空氣中傳播的 (2)t=14.4s聲音的三要素1音調,響度,音色 2頻率,頻率,高,振幅,距離30.1s,17 4d5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正常休息,學習,工作,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6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7振動,頻

31、率,音調,響度 8c 9d 10b11d 12廢氣,噪聲 13(1) (2) (3) (4) 14s=690m 15s=340m初中物理總復習第二講:光現象一、 知識網絡二、復習要點1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 ,月亮不是光源,理由: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影子、日食、月食、激光準直等均可用 來解釋。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kms。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4人們把 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把 叫做顏料的三原色。把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 光,顏料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 色。5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內容是: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 ;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存法線的 ; 反射角

32、 入射角。6在光的反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7通常把反射分為 反射和 反射。我們能夠看見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表面發(fā)生 的光線進入了我們眼睛的緣故。8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 立 大的 像,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 ,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 。9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 法線;光從水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光線 法線(選填“偏向”或“偏離” )。這個結論叫光的折射規(guī)律。10光譜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在可見光的紅光之外是 ,紫光之外是 。這兩種不可見光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很多應用,例如電視機遙控器通常利用 來控制電視;驗鈔器利用 能夠使熒火物發(fā)光來檢驗鈔票。三、考點分析考查的

33、重點、熱點:(1)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規(guī)律、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理解與應朋;(2)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應用;(3)紅外線、紫外線的特征及其應用;(4)與光現象相關的實際問題。四、經典題解【例1】畫 由圖21中光源a點發(fā)出的被平面鏡 l反射后經過b點的反射光線。解析:如圖22所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根據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用對稱法畫出a點的像點a,連接ab(提示:鏡前是反射光線,用帶箭頭的實線表示;鏡后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用虛線表示),ab與l的交點就是入射點o,ob就是所求的反射光線連接oa,為反射光線 ob的入射光線。啟迪:(1)平面鏡成像時,由光源上一點發(fā)出的光線經鏡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是發(fā)散光線。

34、沿光的傳播方向沒有交點,故不能成實像。但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存鏡后有交點,是虛像點。(2)如果物體的某一點經過反射成像,則反射光線(或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必定經過像點,利用這個性質能給我們作光路圖帶來很大方便。(3)本例中,雖然題中只要求畫出反射光線,但最后一定要把入射光線ao畫出,否則,畫成圖23的形式,光路圖就不完整了?!纠?】一盞探照燈裝在看臺上,燈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沒有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將水池逐漸灌滿水的過程中,池底的光斑將( )。a向東移動 b向西移動c先向西移動,后向東移動 d靜止不動解析: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當光射到透明介質上時發(fā)生折射現象。本題中,光首先沿

35、直線射向沒有水的池底。池中加入水后,光在水面發(fā)生折射。且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根據入射光線不變、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也不變的道理,就可以解答本題。如圖24所示,一束燈光從東斜向下射向池底,在沒有水時光線應沿直線傳播,射向a 點;注入少量的水時,光線在水面發(fā)生折射,射向b點;水面上升后,光線在水面折射,射向c 點。圖24中入射光線是相同的,所以兩條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也是相等的,但入射點向東移。這些折射光線都是平行的,并且逐漸向東偏移。正確選項為a。啟迪:(1)本題把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折射現象有機聯系在一起考查,解題時應注意物理現象的變化及其特點(如加水前后)。(2)比較折射角大小去解題會簡捷些。

36、【例3】(大連市)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某同學利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如圖25所示是這位同學做完實驗后在自紙上留下的記錄。其中m n是他實驗時畫出的玻璃板的位置, a 、b是兩次實驗中點燃的蠟燭所在的位置,a、b分別是他找到的蠟燭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而鏡的目的是 。(2)根據該同學在白紙上留下的實驗記錄,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論?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側,該同學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點燃的蠟燭在玻璃面上可以成像;又因為玻璃具有透光性,在玻璃的另一側不僅可看到像,還可以看到另一支蠟燭,這樣便于移動蠟燭,使它

37、與點燃的蠟燭的像重合,來確定蠟燭像的位置。本次實驗中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等,不能總結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論。出現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有一定厚度,玻璃的兩個表面都能成像。本題的答案為:(1)容易確定像的位置;(2)不能,因為兩次實驗記錄的像和物到玻璃的距離,一次相等一次不相等,沒有共同特點;(3)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玻璃的兩個表面都能反射光線,并分別能成像。啟迪:本題是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求我們在探究過程中善于觀察并從中發(fā)現問題、認真思考,不放過實驗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纠?】(鎮(zhèn)江市)如圖26(a)所示,直線ab是光滑木板與棉布的分界線

38、(木板與棉布處在同一水平面上),然行使一個小線軸(如縫紉機上的線軸)沿著與直線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勻速滾動,可以看到,線軸在棉布上滾動的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如圖26(b)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傳播方向也發(fā)生了改變。(1)由圖(a)可知當線軸的甲輪剛接觸到棉布時,其速度的大小將變 , 此時乙輪速度的大小將變 。(2)從圖(a)、(b)兩種類似現象可知,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而發(fā)生折射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3)在你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是否運用過本題的研究方法?請列舉一例說明。答: 。解析:本題中線軸的甲輪從光滑木板運動到與棉布接觸時,由于受到了棉線上阻力的作用,使甲輪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甲

39、輪速度大小將變小;而甲輪與棉布接觸時,乙輪仍在光滑木塊上運動,不受阻力作用, 故乙輪速度大小不變;通過(a)(b)兩圖的類比可知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發(fā)生折射的原因可能是光的傳播速度發(fā)生了變化;初中物理中關于運用類比法的例子是比較多的。本題的答案依次為:(1)變小,不變;(2)光的傳播速度發(fā)生了變化;(3)水流類比電流等。啟迪:(1)本題是集物理知識與物理方法為一體的新題型,新課程要求我們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2)通過類比,可直觀感性知道“光由空氣斜射入玻璃時發(fā)生折射現象”的原因。五 能力訓練【基礎訓練】1如圖27所示是曉明拍攝到的西湖大酒店的風景,西湖大酒店在水中

40、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 像(選填“實”或“虛”)。2如圖28所示,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為確定橡皮泥在a中所成像的位置,圖中a應選用 (選填“平面鏡”或 “薄玻璃板”) 橡皮泥經a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3圖29所示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4下列敘述中的“影”,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立竿見“影” b畢業(yè)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離 5小明的寫字臺上有一盞臺燈。晚上在燈前學習的時候,鋪在臺面上的玻璃“發(fā)出”刺眼的亮光,影響閱讀。在下面的解決方法中,最簡單、效果最好的是( )。a把臺燈換為吊燈 b把臺燈放到正前方c把臺燈移到左臂外側 d把臺

41、燈移到右臂外側6(常州市)天地萬物,五光十色關于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 b光是一種電磁波c可通過三棱鏡使太陽光發(fā)生色散 d白光是單色光【提高訓練】 7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方飛過,當小鳥距水面3 m時,小鳥在湖面的“倒影”是 (選填“實”或“虛”)像,該“倒影”距小鳥 m。8“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水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b水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折射現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9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平面鏡。鏡面與桌面成450角,一小

42、球沿桌面向鏡滾去,如圖2 11所示,則鏡中的小球的像將如何運動?答: 。10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一條射向水中的光線,在水面發(fā)生折射后,經過p點。請你在圖212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線及其相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11如圖213所示,一束光線沿與鏡面成450角的方向人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的o點上。如果在不改變入射光傳播方向的情況下,要使反射光與入射光成6o0的夾角,可采用的方法是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的水平軸沿 方向轉過 角?!驹鞈杂柧殹?2(石家莊市)春節(jié)晚會上,一群聾啞青年用精美絕倫的舞蹈“千手觀音”給人以美的享受。(1)如圖214所示,觀眾看不見領舞者邰麗華身后站著的其他舞蹈者,這是因為光是 傳播的

43、。(2) 觀音演出的過程中,我們雖然沒有看到樂隊卻能分辨出是何種樂器發(fā)聲,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樂器所發(fā)聲音的 是不同的。(3)電視觀眾看到蓮花座上的干手觀音身披絢麗霞光,這些光是由 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13(萊蕪市)光污染已成為21世紀人們關注的問題。據測定,室內沽白、平滑的墻壁能將照射在墻壁上的太陽光的8o 反射,長時間在這樣刺眼的環(huán)境中看書學習會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將墻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墻壁上的太陽光變成散射光,達到保護視力的目的,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線傳播 b漫反射 c鏡面反射 d折射14(南通市)下列成語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識解釋的是( )。a鑿

44、壁偷光 b一葉障目 c 鏡花水月 d形影相隨六、課本拓展題1(濟寧市)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了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 ,這是為了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填“a”或“b”)這一側觀察。小明無論怎樣調節(jié)后面的蠟燭,都不能與蠟燭的像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3)張紅用跳棋代替點燃的蠟燭進行實驗,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請你幫她想個辦法看清跳棋的像: 。說明:本題是課本探究光反射的規(guī)律實驗提高性重現,注重實驗知識和能力的考查。2自行車的尾燈設計的非常巧妙。當后面的光線從任何方向照射

45、尾燈時,它都能把光線“反向射回”。由此可知自行車尾燈結構是,由 小平面鏡組合而成的。說明:本題是課本一道習題的變形,從另一個角度考查光的反射知識。參考答案與提示能力訓練 1反射,虛 2薄玻璃板,虛 3b 4 .c 5c 6d 7虛,6 8a 9.小球的像將豎直向下運動 10略 11逆時針,150 12.(1)沿直線;(2)音色;(3)紅、綠、藍 13.b 14.c課本拓展題1(1)二者等大,比較像與物體的大?。?2)a,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3)用燈光照亮跳棋 2互相垂直的光現象測試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進一步加深理解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2、能力目標(1) 培養(yǎng)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自主學習

46、,探索研究的能力。(2) 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標(1) 增強學生團體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教學重點:理論聯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光現象。課堂訓練:1.光從一種介質 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 ,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2.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螢火蟲、月亮、燭焰、眼睛和鉆石等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 。3.光在真空中傳播最快,傳播速度是 m/s,即km/s。光在其它介質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4.白光通過棱鏡后,能夠分解成、和七種色光,白光就是由這七種色光而成的。5.立竿見影,這是因為 的緣故,可用來比喻立即見到功效,功效明顯。6.色光的三原色是 、 、 ,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就是由 、 和 混合而成的,三原色色光混合后為 。7.平行光射到物體表面,能發(fā)生反射現象。由于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們通常把反射分為 反射和 反射。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發(fā)生 的緣故。8.當你從平面鏡里看見別人的眼睛時,別人也可以從平面鏡里看見你的眼睛,這是因為 。9.除了平面鏡外,生活中也常見到凹面鏡和凸面鏡,它們統(tǒng)稱為球面鏡。凹面鏡對光線有 作用,凸面鏡對光線有 作用。10.一束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