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代交換技術課程教學標準 目 錄一、課程名稱二、適用專業(yè)三、必備基礎知識四、課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學內容描述六、重點和難點七、內容及要求模塊一:交換技術基礎模塊二:信令方式模塊三:呼叫處理的基本原理模塊四:數字交換原理和數字交換網絡模塊五: 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模塊六:程控用戶交換機的工程設計與管理維護模塊七:ATM異步傳送方式八、說明1、建議使用教材和參考資料2、模塊學時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項一、課程名稱:現代交換技術二、適用專業(yè):通信技術、通信網絡與技術三、必備基礎知識:通信原理、操作系統(tǒng)原理四、課程的地位和作用1、課程的地位:通信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方向課程2、課程的作用
2、: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高職高專應用性專門人才。使學生掌握程控交換系統(tǒng)原理和技術的同時,了解各類交換技術的特點和工作原理,為從事程控交換等現代通信系統(tǒng)和計算機通信系統(tǒng)與電話網接口的開發(fā)、使用和維護打下必要的基礎。五、主要教學內容描述本課程學習以應用為目的,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尺度,突出基本概念,掌握關鍵技術。主要教學要求為:1、理解各類交換技術的特點2、理解話務量基本概念和話音信號數字化基本原理3、掌握7號信令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功能,理解7號信令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4、理解程控操作系統(tǒng)及呼叫處理程序的基本原理5、掌握程控交換系統(tǒng)的硬件結構及數字交換的基本原理6、了解程控交換系統(tǒng)的軟件結構及軟件
3、技術7、了解分組交換、ISDN和 ATM技術的應用 六、重點和難點1、重點:掌握交換與通信網原理;掌握7號信令系統(tǒng)的功能、信令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掌握復用器、分路器的作用以及數字交換網絡的組成;掌握ATM在B-ISDN、計算機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局域網互聯(lián)和虛擬局域網中的應用。2、難點:SU的三種格式及其功能;程控交換軟件中的呼叫處理程序、程序的執(zhí)行管理、故障處理、呼叫處理過程;統(tǒng)計時分復用、邏輯信道、虛電路和數據報等概念以及幀中繼的基本原理及技術特點;ATM網絡的業(yè)務量管理包括:網絡資源管理、呼叫接納控制、使用參數控制、信元丟失和優(yōu)先級控制以及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等;分層交換的概念;TCP/
4、IP的分層模型、路由及路由協(xié)議、IP交換;業(yè)務、呼叫控制和承載分離、軟交換技術的網絡體系結構。七、內容及要求模塊一: 交換技術基礎1、教學內容(1)本章講述話務基礎知識;(2)電話網的基本結構;(3)語音信號的數字化以及多路復用的概念。2、教學要求(1)掌握:語音信號的PCM編碼及其幀結構;(2)了解:話務量和愛爾蘭的概念;(3)理解:我國電話通信網的結構。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4、實訓項目及要求 (1)項目1:交換系統(tǒng)組成與結構內容:工作狀態(tài)設置;通話實驗。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熟悉實驗系統(tǒng)各模塊
5、的功能。目的:認識交換機系統(tǒng)總體結構;實驗系統(tǒng)各模塊的功能;初步建立交換的概念和交換的實現。(2)項目2:用戶接口模塊(主被叫)實驗內容:熟悉PBL38710用戶接口電路,明確TP301、TP302、TP03位置;用示波器分別觀測TP301、TP302、TP03在摘機時的波形。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用示波器觀測摘掛機信號。目的:1、了解用戶接口電路功能。2、摘機信號識別。模塊二:信令方式1、教學內容(1)本章主要介紹信令和信令系統(tǒng)的分類;(2)7號信令系統(tǒng)的功能、信令的產生和形成過程。2、教學要求(1)掌握:7號信令系統(tǒng)的功能;信令的產生和形成過程;(2)了解:信令的概念、功能及分類;(3)
6、理解:隨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的概念。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4、實訓項目及要求(1)項目1:信令信號的產生與觀測 內容:分別在TP05 TP06 TP10 TP11用示波器觀測波形;在呼叫過程的不同階段,用示波器觀測用戶端的波形。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用示波器觀測在呼叫過程的不同階段用戶端的波形。目的:了解常用的幾種信令信號的波形;了解常用的幾種信令信號的產生和發(fā)送過程。(2)項目2:話路PCM CODEC的編譯碼內容:測量TP304 TP305/TP307 TP308各點波形;分析PCM編譯碼波形。
7、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掌握PCM編譯碼波形。目的:熟悉編譯碼器在程控交換機中的作用;熟悉TP3057的使用方法。模塊三: 呼叫處理的基本原理1、教學內容(1)介紹呼叫處理的狀態(tài)遷移過程及其SDL描述;(2)重點講述輸入處理的摘掛機識別、撥號識別和位間隔識別;(3)內部處理的去話分析、號碼分析、來話分析和狀態(tài)分析。2、教學要求(1)掌握:摘掛機識別、撥號識別和位間隔識別的邏輯判別;(2)了解:狀態(tài)遷移概念; (3)理解:內部處理的去話分析、號碼分析、來話分析和狀態(tài)分析過程。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4、實
8、訓項目及要求(1)項目1:呼叫處理與線路信號的傳輸過程內容:根據一次正常呼叫的信號流程測量各點波形;分析信號交換過程的傳輸特性。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熟悉一次正常呼叫的信號流程。目的:了解信號交換流程及傳輸特性;熟悉一次正常呼叫的信號流程。模塊四: 數字交換原理和數字交換網絡1、教學內容(1)本章介紹數字交換的基本概念; (2)時分接線器和空分接線器的工作原理;(3)復用器、分路器的作用以及數字交換網絡的組成。2、教學要求(1)掌握:時隙交換原理;時分接線器和空分接線器的工作原理;TST接線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串/并變換、并/串變換和復用器與分路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交換網絡內部阻
9、塞的概念。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4、實訓項目及要求(1)項目1:時分交換網絡基本原理內容:了解MT8980工作原理;觀測MT8980交換功能。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掌握程控交換的基本原理;理解時分交換網絡的工作過程。目的:掌握程控交換的基本原理;理解時分交換網絡的工作過程。(2)項目2:局內數字交換實驗內容:呼叫接續(xù)實驗;測量PCM編碼輸出(TP307) (TP308), PCM譯碼輸入(TP508) (TP508).比較交換前后波形的不同。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掌握時分復用、時隙搬移、時分交換的
10、理解。目的:加深對時分復用、時隙搬移、時分交換的理解;加深對局內交換處理過程中的硬件電路的理解;體驗局內交換處理過程中的軟件流程。(3)項目3: 數字時分接線器編程方法內容:時分交換實驗,觀測TP607、TP608的波形;時分中繼實驗,觀測TP202、TP203的波形。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掌握數字時分接線器的工作原理目的:了解數字時分接線器編程方法;掌握數字時分接線器的工作原理。模塊五: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1、教學內容(1)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系統(tǒng)性能及特點;(2)介紹該機的硬件系統(tǒng)的模塊結構及其各部分功能;(3)介紹管理和通信模塊的結構和組成;(4)SM的主控單元結構及功能原理
11、,同時介紹SM的接口單元結構。2、教學要求(1)掌握: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系統(tǒng)性能及特點;(2)了解: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硬件系統(tǒng)的模塊結構及其各部分功能;(3)理解:管理和通信模塊的結構和組成;SM的主控單元結構及功能原理。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4、實訓項目及要求(1)項目1: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的測試內容:利用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對話機進行測試,并記錄工作過程。要求:熟悉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的基本操作。目的:測試用戶話機的性能,熟悉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的結構與數據配置。
12、模塊六:程控用戶交換機的工程設計與管理維護1、教學內容(1)程控交換機的選型原則;(2)程控交換機的管理維護;(3)程控交換機的調試、驗收和開通。2、教學要求(1)掌握:程控交換機管理的幾個方面及維護的幾種措施; (2)了解:程控交換機的選型原則;(3)理解:程控交換機的管理維護。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4、實訓項目及要求(1)項目1:管理控制模塊EPM7128 CPLD可編程器件內容:熟悉EPM 7128模塊的結構、特性;觀察EPM 7128模塊的各種輸出信號的波形。要求:嚴格按照實驗要求,熟悉EPM
13、 7128模塊的輸出波形。目的:了解EPM 7128管理控制模塊的特性;熟悉EPM 7128模塊的輸出波形。模塊七: ATM異步傳送方式1、教學內容(1)本章講述了ATM的基本概念;(2)ATM交換系統(tǒng);(3)ATM在B-ISDN、計算機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局域網互聯(lián)和虛擬局域網中的應用。2、教學要求(1)掌握:ATM交換機的功能;ATM網與現有網絡的互連; (2)了解:ATM應用;(3)理解:ATM技術特點。3、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中除理論教學外,可以多使用實驗室、多媒體、演示、討論、室外教學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八、說明1、建議使用教材和參考資料(1)建議使用教材:勞文薇.程控
14、交換技術與設備(第2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2)參考資料:尤克.現代交換技術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陳顯治.現代通信技術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1陳錫生.現代電信交換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9朱世華.程控數字交換原理與應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桂海源.現代交換原理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樂正友.程控數字交換機硬件軟件及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葉 敏.程控數字交換與交換網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3張文冬.程控數字交換技術原理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1995秦瑞新.現代通信概論北京: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92、模塊學時分配序號
15、模 塊 名 稱理論教學學時實踐教學學時小計1交換技術基礎64102信令方式84123呼叫處理的基本原理82104數字交換原理和數字交換網絡104145C&C08程控數字交換機82106程控用戶交換機的工程設計與管理維護82107ATM異步傳送方式66合 計5418723、考核方法及手段以期末考核成績?yōu)橹鳎綍r考核成績?yōu)檩o。期末考核成績占70%。平時考核成績占30%。期末考核方法為閉卷筆試,平時考核由平時測驗、課堂作業(yè)、實驗報告等綜合評定。4、注意事項本課程教學采用課堂理論授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在相關重點章節(jié)布置習題幫助學生掌握與鞏固課堂知識。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與理論教學和現代交換技術密切相關的內容,以增強學生對現代交換技術理論的認識和交換設備的操作能力。(1)教案編寫本課程標準對教案的定義是指在本課程完成整體教學設計,確定課程學習項目及各項目組成模塊明確的基礎上,對每一模塊的教學內容按每一教學單元(原則上以2學時為宜)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包括本模塊學習目標、工作任務、能力要求及學習內容等分解到本教學單元中的具體授課內容、課堂活動教學的組織方式與教學要求、課時建議等。特別是要通過設計清楚闡述針對本模塊的工作任務,如何將典型實踐性環(huán)節(jié)所需實踐知識融入理論知識學習中,并根據能力要求,如何將技能實踐融入學習過程中。 (2)教學資源的配合本課程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廣州合同范本模板
- 租賃合同糾紛律師函范本
- 移動廁所租賃協(xié)議
- 藝人簽約合同模板
- 大豆油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廣告設計制作安裝合同》
- 貸款利息減免協(xié)議書
- 廣東省汕頭市下蓬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四次周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妒覂仍O計2-居室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茖W?!渡虡I(yè)與技術雙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八下英語外研版】專題08 完形填空(15空)20篇
- 2024年貴陽市貴安新區(qū)招聘中小學雇員教師筆試真題
- 計算機一級選擇題真題(含答案)
- 土地用途管制政策考核試卷
- (DB45T 2228.1-2020)《公路養(yǎng)護預算編制辦法及定額 第1部分:公路養(yǎng)護工程預算編制辦法及定額》
- 材料的性能與規(guī)劃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技術蘇教版(2019)必修《技術與設計1》
- 國家安全教育高教-第六章堅持以經濟安全為基礎
- 韋萊韜悅-東方明珠新媒體集團一體化職位職級體系方案-2018
- 施工圖設計文件常見問題分析
- 常見職業(yè)病危害和預防基礎知識
- DB64-T 1973-2024 鋼渣瀝青路面應用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