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章之條文要旨與例示(法學)_第1頁
《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章之條文要旨與例示(法學)_第2頁
《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章之條文要旨與例示(法學)_第3頁
《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章之條文要旨與例示(法學)_第4頁
《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章之條文要旨與例示(法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章之條文要旨與例示 寫作說明:為深入注釋作為民法基本法之民法通則“訴訟時效”一章之七個條文,全面反映、檢討我國民法在訴訟時效問題上之主流觀點及成就,特作本文。全文凡要旨36個、例示131個(其中含推論26個、例外3個、另一方案6個、立法建議1個)。要旨者,系指出各條文包含之基本觀點;其中,既有從條文之表面文義上加以闡釋,亦有從條文之體系意義上加以拓展。推論者,系從要旨引申出之衍生觀點。例示者,系以要旨(或推論)為依托,列出在現(xiàn)行法范圍內(nèi)之適用情形。其中,有相應的其他法律條文或者司法解釋的,均作條目之括注;有相關的其他法律條文或者司法解釋、司法意見的,則作條文之全引,或資于印

2、證,或批而判之。另一方案者,系反對有關要旨、例示觀點之有力說。寫作目的有二:一為在知識論上,通過對我國民法實踐在訴訟時效問題上主流觀點之全景展示,構筑實踐界和學術界關于此一問題之共同知識平臺,以為釋惑糾偏,正本清源也。二為在方法論上,自覺運用法律解釋方法,對具體條文作詳細的解釋說明,改變以往“通俗講話”式的注釋方法,以為恢復大陸法系之民法研習傳統(tǒng)也。我國民法尚處幼年。何也?蓋因在立法方面,精神欠缺一貫,體系欠缺整齊,范疇欠缺統(tǒng)一,技術欠缺周全,抽象有余而具體不足也。在司法方面,因礙于立法之疏漏百出,不得不采取積極司法之態(tài)度,然于此間之予奪,莫衷一是者,所在多有也。本文之作,乃倡導檢視我國民法現(xiàn)

3、狀之沉著態(tài)度,整理家當,備以遠圖。全文共46700字。第一百三十五條 (一般訴訟時效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要旨1:訴訟時效的趣旨,在于請求權因其繼續(xù)的可行使而不行使,法律因而限制其行使也。時效者,因時間之經(jīng)過而發(fā)生一定之法律效果也。訴訟時效,又稱為消滅時效。謂為“訴訟”,蓋因請求權之實現(xiàn)以訴訟為其終極支持,此為實現(xiàn)權利的角度;謂為“消滅”,蓋因減損權利之效力(請求力),并得進而消滅請求權,此為影響權利的角度;此二角度,各具意義。就制度價值言,訴訟時效制度因限定權利人保存其請求權之強制執(zhí)行力之期間,而有扼殺權利之嫌,是為消極面。然在積極面,一在

4、于維護公益。訴訟時效之設,乃系懸繩于權利人之頸脖之上,以防其眠于權利之上而不自覺;促其從速行使權利,以阻斷權利擱置狀態(tài)之繼續(xù);加速社會經(jīng)濟流轉(zhuǎn),穩(wěn)定社會經(jīng)濟秩序。二在于保護義務人。因表征訴訟時效僅以時間之經(jīng)過即可,乃成為證據(jù)之代用,避免因時日久遠,舉證困難,致義務人遭受不利益。訴訟時效的性質(zhì),既以時間之經(jīng)過為表征,似為自然事實中的狀態(tài);唯其法律效果之發(fā)生,究以某一時點之到來為要件,故應為自然事實中的事件。司法部、鐵道部聯(lián)合指示經(jīng)由鐵路運送貨物的賠償案件貨主提起訴訟的時效及司法管轄權的決定(1954年9月10日)“一、訴訟時效”規(guī)定:“凡依鐵路貨物運送規(guī)章應向鐵路提出的賠償要求(包括貨物損害賠償

5、、貨物運到逾期罰款、多收運送費要求退還以及應償付貨主的一切費用),如鐵路拒絕賠償或在鐵路規(guī)定答復的期間屆滿未予答復時,賠償要求人得向法院提起訴訟,此項訴訟時效應自收到鐵路答復拒絕賠償之日起或自規(guī)定的答復期限屆滿之次日起,在2個月內(nèi)提起訴訟,如過期即認為棄權?!卑福涸擁椝痉ㄒ庖?,為我國民事司法政策上關于“訴訟時效”的較早規(guī)定。其中之“棄權”,似應解為權利人放棄其權利,即權利消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1984年8月30日)第66條第1款規(guī)定:“建國前公民之間的債務,由于年代已久,情況復雜,債權人起訴要求償還的,原則上不予受理。”案:該款司法解釋,是我國民事司法政策上

6、關于否定“眠于權利之上”之狀態(tài)的較早表述,在司法態(tài)度上肯定了訴訟時效制度的合理性;其中“原則上不予受理”的規(guī)定,已為民訴法意見第153條“駁回其訴訟請求”的規(guī)定所代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經(jīng)濟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84年9月17日)“三、關于訴訟時效問題”規(guī)定:“目前我國法律尚未對訴訟時效作出規(guī)定。在實踐中可以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第81條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特別是有無事實根據(jù)這一條件,并結合合同本身有無索賠期限的規(guī)定來考慮是否受理。如果合同糾紛發(fā)生的時間較長,或者無人證物證,事實顯已無法查清的,可以不予受理。對于合同規(guī)定有索賠期限而逾期起訴的,應不予受理?!卑福涸擁椝痉ń忉專ìF(xiàn)已廢止),肯

7、定了當時我國法律中無關于訴訟時效的一般規(guī)定。其中強調(diào)因時日久遠而造成舉證上之困難,實中訴訟時效制度之鵠的也。在本法施行前,食品衛(wèi)生法(試行)(1982)第40條第2款為關于因食品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該法已被食品衛(wèi)生法(1995)所取代,該條規(guī)定亦不再存在),專利法(1984)第61條為關于因侵害專利權而生之債權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藥品管理法(1984)第56條第2款為關于因藥品中毒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該條于2001年修改該法時被刪除),繼承法(1985)第8條為關于繼承回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要旨2:訴訟時效的客體,即本條中之“

8、民事權利”,是指實體意義上的請求權,有本法第139條中之“行使請求權”,以及海商法(1992)第13章“時效”之內(nèi)容為證。請求權,是指特定人得向特定人請求一定行為的權利。請求權,依其基礎關系之性質(zhì),分為債權請求權、物權關系上的請求權、身份關系上的請求權和人格權上的請求權;依其各自之特性,確定是否適用訴訟時效。例示1:債權請求權,無論其發(fā)生原因及請求權內(nèi)容為何,原則上均得為訴訟時效的客體。就特定之債權請求權,限于其特別之性質(zhì),不適用訴訟時效。如債權人代位權(合73),因次債務人得向債權人徑為清償(合同法解釋(一)第20條),故在性質(zhì)上為附屬于債權之從債權,該項從債權不得單獨適用訴訟時效;此外,該

9、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債權人不得提起代位權訴訟。例示2:所有權人、占有人之物上請求權,除已登記之不動產(chǎn)所有人回復請求權外,得依其中之侵權行為,而為訴訟時效的客體。例示3:因相鄰關系而生之請求權(民83),基于有關狀態(tài)持續(xù)地于每一時刻重新發(fā)生,不適用訴訟時效。例示4:共有物分割請求權(民78第3款前段)屬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例示5:繼承回復請求權和受遺贈權,得為訴訟時效的客體。其他繼承法上的權利,多屬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例如,被繼承人在生前指示某繼承人不得為繼承的權利;被繼承人在生前寬恕被繼承人而確認其繼承權的權利(繼承法意見第13條);請求取消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接受遺產(chǎn)權利的權利

10、(繼21);請求確認喪失繼承權的權利(繼承法意見第9條);特留份扣減請求權(繼14、19,繼承法意見第28、32、37條);繼承人放棄繼承(放棄繼承權,繼25第1款)的權利;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繼25第2款)和受遺贈權的權利;等等。繼承法(1985)第8條規(guī)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案:該規(guī)定中之“繼承權”,僅指繼承回復請求權。后段中之“不得再提起訴訟”,因與本法之“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民137中段)的規(guī)定不相一致,應以本法規(guī)定為準,該條后段及繼承法意見第18條規(guī)定不再適用。此外,

11、受遺贈權適用本條規(guī)定之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民通意見第177條規(guī)定:“繼承的訴訟時效按繼承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但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chǎn)未分割的,即為共同共有。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延長,均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guī)定。”案:該條司法解釋中段中之“遺產(chǎn)未分割”,應解為遺產(chǎn)處理前(參繼25第1款);依其后段,繼承法意見第15、16條因與本法第139、140條不相一致,故不再適用。例示6:身份關系上的請求權,基于非純粹的身份關系而生者,如夫妻之間的財產(chǎn)性請求權、夫妻之間因離婚而生之財產(chǎn)性請求權(婚42、47第1款后段)、被監(jiān)護人與監(jiān)護人之間的財產(chǎn)性請求權等,得為訴訟時效的客

12、體;基于純粹的身份關系而生者,如夫妻同居請求權(婚4)、父母對第三人請求交還未成年子女的請求權、親屬間之扶養(yǎng)請求權(婚21、2530)、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婚46)等,則不適用訴訟時效。例示7:人格權上的請求權,非為維護人格利益所必要者,如因人格權被侵害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如民119、120)等,得依其中之侵權行為,而為訴訟時效的客體;為維護人格利益所必要者,如侵害除去(如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民120第1款)請求權,則不適用訴訟時效。例示8:請求權競合(如合122),原則上各項請求權分別適用訴訟時效。各項請求權之基礎關系,如各為典型合同的,其訴訟時效依各該典型合同確定;如為混合合同(非典型合

13、同),其訴訟時效原則上依其義務之典型法律行為確定。其中,一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不影響其他請求權的行使;權利人原則上縱因一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之完成而遭駁回,仍可依其他請求權起訴。例示9:合同變更撤銷權(民59,合54)、債權人撤銷權(合74)、債權人提存物領取權(合104)均屬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合同法解釋(一)第8條規(guī)定:“合同法第55條規(guī)定的一年、第75條和第104條第2款規(guī)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guī)定?!崩?0:合同解除權(合93第2款、94)、債務法定抵銷權(合99)、債務免除權(合105)、買受人、定作人價款或者報酬減少請求權(合111、1

14、55、262)均屬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例示11:婚姻撤銷權(婚11)、離婚請求權(民103,婚3、3134)、離婚財產(chǎn)分割協(xié)議變更撤銷權(婚姻法解釋(二)第9條)、收養(yǎng)關系解除權(收26、27)均屬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橐龇ń忉專ㄒ唬┑?2條規(guī)定:“婚姻法第11條規(guī)定的一年,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guī)定?!?要旨3:本條規(guī)定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一般者,謂法律就特定情形無特別規(guī)定的,均予適用也。本條規(guī)定之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較典型立法例為短。 要旨4:本條中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狹義,含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解釋)(立

15、7、47),不包括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guī)章等。特別法上就特定情形的訴訟時效期間的長度有特別規(guī)定的,謂為特別訴訟時效期間;依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應優(yōu)先適用。例如,本法規(guī)定的一年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民136);關于給據(jù)郵件和匯款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為一年(郵政法(1986)第32條第1、2款);拍賣成交的買賣合同項下拍賣標的瑕疵損害賠償請求權為一年(拍賣法(1996)第61條第3款);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海上拖航合同項下的債權請求權、共同海損分攤請求權為一年(海257第1款前段、260、263);海上貨物運輸責任人的追償權為九十日(海257第1款后段);船舶

16、油污損害賠償請求權為三年(海265);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請求權為三年(環(huán)境保護法(1989)第42條);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項下的債權請求權為四年(合129);人壽保險合同項下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為五年(保險法(1995,2002)第27條第2款);票據(jù)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票4第4款)時效期間中的六個月(票17第1款第2、3項)、三個月(票17第1款第4項);等等。但是,本條規(guī)定不包括特別法就特定情形的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的長度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形。民通意見第176條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對索賠時間和對產(chǎn)品質(zhì)量等提出異議的時間有特殊規(guī)定的,按特殊規(guī)定辦理?!卑福涸摋l司法解釋,規(guī)定于“訴訟

17、時效”項下,顯系認為所謂“索賠時間”和“質(zhì)量異議時間”均屬訴訟時效。但是,質(zhì)量異議時間(即檢驗期間、質(zhì)量保證期,合157、158)不屬訴訟時效。此外,其中之“法規(guī)”,既為“法律”以外,即不得為關于訴訟時效期間長度的特別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水路貨物運輸中索賠期問題的復函(1988)法交函字第11號,1988年12月8日)指出:“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41條及我院法(辦)發(fā)19886號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6條,水路貨物運輸中的索賠期,應按國務院頒布的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及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辦理。即托運人或收貨人向承運人提出索賠應在收到貨運記錄的次日起180日內(nèi)提出。

18、”案:該項司法解釋的重要參考是,交通部關于水路運輸貨物索賠期限的函(1988)交函辦字494號,1988年10月18日)指出:“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第67條規(guī)定:托運人或收貨人向承運人要求貨運事故賠償時,應在收到貨運記錄的次日起180天內(nèi)提出貨運事故索賠書。超過時效再提出的索賠要求,不再受理。這里關于索賠期限的規(guī)定,是根據(jù)國務院批準的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作出的。該細則第31條規(guī)定:承運人與托運人或收貨人彼此之間要求賠償?shù)臅r效,從貨運記錄交給托運人或收貨人的次日起算不超過180日。據(jù)查,國務院批準的公路、鐵路和航空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對索賠期限作了相同規(guī)定。”“我部認為,國務院對各種形式的貨物

19、運輸,規(guī)定索賠期限為180天,是根據(jù)交通運輸?shù)奶攸c作出的,如果權利人在此期限內(nèi)既未向?qū)Ψ教岢鲞^索賠要求,又沒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則以后盡管依照民法通則的時效規(guī)定向法院起訴,其權利也不應得到保護。鑒此,規(guī)則第67條規(guī)定的索賠期限應理解為法律對訴訟時效的一種特別規(guī)定。”但是,將國務院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該行政法規(guī)迄未廢止)和交通部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該規(guī)章已被交通部國內(nèi)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2000年10月4日)代替)中規(guī)定之“索賠期限”解為訴訟時效,并不妥當,而應解為檢驗期間(合157、158),不屬訴訟時效。 要旨5:法律關于訴訟時效之規(guī)定,原則上均為強制規(guī)定。推論1:就訴訟時效期間的適用,

20、法律無特別規(guī)定的,原則上均應適用本條規(guī)定之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但在特定情形,仍得為類推適用。海商法(1992)第257條第1款規(guī)定:“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時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在時效期間內(nèi)或者時效期間屆滿后,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償請求的,時效期間為九十日,自追償請求人解決原賠償請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對其本人提起訴訟的法院的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弊罡呷嗣穹ㄔ宏P于承運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鄷r效期間的批復(法釋19973號)規(guī)定:“承運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要求賠償?shù)?/p>

21、請求權,在有關法律未予以規(guī)定前,比照適用海商法第257條第1款的規(guī)定,時效期間為一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弊罡呷嗣穹ㄔ宏P于如何確定沿海、內(nèi)河貨物運輸賠償請求權時效期間問題的批復(法釋200118號)規(guī)定:“根據(jù)海商法第257條第1款規(guī)定的精神,結合審判實踐,托運人、收貨人就沿海、內(nèi)河貨物運輸合同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或者承運人就沿海、內(nèi)河貨物運輸向托運人、收貨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啵瑫r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推論2:當事人不得以法律行為加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也不得預先放棄訴訟時效之利益。 要旨6:訴訟時效的效力,在于訴訟時效期間完

22、成后,義務人得以此拒絕履行義務,謂為時效抗辯權。時效抗辯權屬永久性的抗辯權(又稱為滅卻的抗辯權),義務人一旦提出,即生永久阻止權利人行使權利之效力。義務人就其時效抗辯權,得依其意思決定行使或不行使,或者行使后加以撤銷;撤銷行使或者通知權利人不行使的,均生放棄其訴訟時效期間完成利益之效力。該項放棄,為永久性的放棄;權利人之權利,因義務人之該項放棄而恢復至完滿狀態(tài),其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義務人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亦生相同效果,義務人不得以其不知道原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為由,要求權利人返還之(民138)。權利因義務人行使時效抗辯權而欠缺強制執(zhí)行力,乃成為不完全權利,又稱為自然債權。例外1:票據(jù)權利因票

23、據(jù)權利時效期間完成而徹底、絕對、確定地消滅(票17第1款),在票據(jù)當事人之間不構成自然債,但權利人仍得行使其利益返還請求權(票18)。票據(jù)債務人就票據(jù)權利時效期間完成的票據(jù)履行票據(jù)債務的,對票據(jù)債權人構成不當?shù)美?,票?jù)債務人得請求返還之(民92)。推論3:在訴訟中,對有關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之完成,只能由義務人進行主張(抗辯),即行使時效抗辯權。義務人之時效抗辯,得于第一審程序或第二審程序之辯論中以攻擊防御方法提出之。義務人就其時效抗辯,雖曾在程序外提出,卻未在程序內(nèi)提出的,以其在程序內(nèi)的意思為準,即視為不行使時效抗辯權。票據(jù)規(guī)定第16條規(guī)定:“票據(jù)債務人依照票據(jù)法第9條、第17條、第18條、第

24、22條和第31條的規(guī)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二)超過票據(jù)權利時效的;?!睋7ń忉尩?5條規(guī)定:“保證人對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弊罡呷嗣穹ㄔ喝嗣穹ㄔ好袷略V訟風險提示書(法發(fā)200325號)“四、超過訴訟時效”規(guī)定:“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間一般為二年(特殊的為一年)。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后,被告提出原告的起訴已超過法律保護期間的,如果原告沒有對超過法律保護期間的事實提供證據(jù)證明,其訴訟請求不會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卑福涸擁椧?guī)定,明確了對有關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之完成須由當事人進行主張

25、(抗辯)。唯其謬有三:一為特殊訴訟時效期間除一年外,還有三年、四年、五年等情形(要旨4);二為原告超過法律保護期間的,不是“起訴”,而是“權利”;三為原告敗訴的條件應為:“不能對其權利沒有超過法律保護期間的事實提供證據(jù)證明”。推論4:在訴訟中,義務人不提出時效抗辯的,法院原則上不作主動審查。法院雖得依釋明權向當事人說明有關訴訟時效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后果的(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第3條第1款),但不得向當事人指出有關請求權的訴訟時效的狀態(tài)。在特定之情形,如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合73),因代位權之構成以該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未完成為要件,故法院須就該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之是否完成作主動審查。繼承法(1985)第

26、8條后段規(guī)定:“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案:該段規(guī)定已被本法第137條中段所取代,前者中之“不得再提起訴訟”,亦不再適用。推論5:在訴訟中,被告(義務人)提出時效抗辯的,法院負有予以審查之義務;該時效抗辯為適法的,法院應駁回原告(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民訴法意見第153條規(guī)定:“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案:該條司法解釋中之“查明”,并不含有主動審查之意義,宜解為確認。推論6:在訴訟中,義務人因不行使時效抗辯權而遭敗訴判決的,同時喪失其原有之時效抗辯權,權利人之權利的強制執(zhí)行力亦得以恢復

27、。因受判決既判力的拘束,義務人不得以其原有之時效抗辯權為由申請再審(民訴179第2款),亦不得在其敗訴判決的執(zhí)行程序中主張其原有之時效抗辯權。例示12:連帶之債(民87,合90),訴訟時效期間于某當事人完成的,就該當事人所承受之利益或不利益,生絕對之效力。詳言之,連帶債權(民87前段),一債權人之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債務人得就該債權人應分享之部分債權行使時效抗辯權。連帶債務(民87后段),該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對于一債務人完成的,其他債務人得就該債務人之債務份額行使時效抗辯權;即使該債務人放棄其時效抗辯權的(民138),其效力仍不及于其他債務人;其他債務人因不知道上述情形而向該債權人履行債

28、務,其中含有該部分債務份額的,得以不當?shù)美麨橛上騻鶛嗳苏埱蠓颠€之(民92)。例示13:債權轉(zhuǎn)讓(合80),原則上不影響該債權的訴訟時效,但債權轉(zhuǎn)讓通知中含有明確的向債務人要求履行債務的內(nèi)容的除外。債權轉(zhuǎn)讓前,其訴訟時效期間完成且債務人未放棄其時效抗辯權(民138)的,債務人得向受讓人主張其對讓與人的時效抗辯權(合82);債權轉(zhuǎn)讓后,其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債務人得向受讓人主張其時效抗辯權。例示14:債務轉(zhuǎn)移(合84),原則上不影響該債權的訴訟時效,但債務人向債權人請求同意的通知中含有明確的債務承認的內(nèi)容,或者債權人的同意中含有明確的向債務人要求履行債務的內(nèi)容的除外。債務轉(zhuǎn)移前,該債權的訴訟時效期

29、間完成且債務人未放棄其時效抗辯權(民138)的,新債務人得向債權人主張原債務人的時效抗辯權(合85);債務轉(zhuǎn)移后,該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新債務人得向債權人主張其時效抗辯權。例示15: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一方行使法定抵銷權,抵銷自抵銷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合99)。包括三種情形:一為主動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受動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未完成的,原則上不得抵銷。蓋因抵銷為依一方之意思表示,通過處分對方之債權而滿足自己之債權,性質(zhì)上屬自助,故抵銷權亦稱為強制的利用權;主動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既完成,因?qū)Ψ叫惺箷r效抗辯權而欠缺強制執(zhí)行力,故原則上不得抵銷;如對方放棄其時效抗辯權的(民138),可以抵銷

30、。此外,民法上為公平起見,在該訴訟時效期間完成前已抵銷適狀的,例外地許為抵銷。二為主動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未完成,受動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構成主動債權的債權人(即受動債權的債務人)對其時效抗辯權之放棄(民138),可以抵銷。三為主動債權和受動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均完成的,原則上不得抵銷,但雙方均放棄其時效抗辯權的(民138)除外。例示16: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債權,不屬于破產(chǎn)債權(破產(chǎn)規(guī)定第61條第1款第7項);在破產(chǎn)程序中,申報的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清算組審查后得予否認(參破產(chǎn)規(guī)定第63條前段)。 要旨7:主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其效力及于從權利。反之,從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

31、其效力不及于主權利。例示17:附有保證之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保證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同時完成。保證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不影響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擔保法(1995)第20條第1款規(guī)定:“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債務人放棄對債務的抗辯權的,保證人仍有權抗辯?!崩?8:最高額保證合同,保證人的保證范圍是在最高債權額限度內(nèi),一定期間內(nèi)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在決算期屆至時的余額整體(擔14,擔保法解釋第23條),而不是多筆債權的簡單累加;某筆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不影響保證債權的訴訟時效。例外2:作為主權利的對人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其效力不及于物上擔保。茲舉四例

32、:一為附有擔保物權之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債權人仍得行使其擔保物權而獲得清償。有關的利息債權,為基本權之利息債權的,仍屬于清償范圍;為分支權之利息債權的,因已與主債權分離而獨立,債務人得就此單獨行使時效抗辯權,故不屬于清償范圍。其他從債權,如違約金請求權、損害賠償金請求權(擔46),債務人亦得就此單獨行使時效抗辯權,故不屬于清償范圍。蓋因此等債權,本可從速請求履行,不應使之經(jīng)久而不確定也。二為買賣合同項下所有權保留的(合134),準用之。詳言之,出賣人之價款支付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出賣人仍得要求買受人返還標的物,買受人于此得要求出賣人返還其已支付的價款,出賣人得扣除買受人對標的物

33、的使用費(參合167第2款)。三為融資租賃合同項下租賃物于租賃期間屆滿時轉(zhuǎn)移于承租人的(合250前段),對出租人之租金(合243)支付請求權,準用之。四為附有擔保性債權轉(zhuǎn)讓、擔保性所有權轉(zhuǎn)移的債權,準用之。擔保法解釋第12條第2款規(guī)定:“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訴訟時效結束后,擔保權人在訴訟時效結束后的二年內(nèi)行使擔保物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保硪环桨福焊接袚N餀嘀鱾鶛嗟脑V訟時效期間完成的,債權人仍得行使其擔保物權而獲得清償;清償范圍應當包括全部的擔保范圍,即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xiàn)抵押權的費用,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從約定(擔46)。) 要旨8:狹義的訴訟時效制度,為實

34、體法上的制度。程序法上對當事人為一定程序行為所設之期限,有為時效的,屬廣義上的訴訟時效,如申請再審期限(民訴182)、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法院作出除權判決前申報權利的起訴期限(民訴198)、申請執(zhí)行時效(民訴219)、行政訴訟時效(行訴39)和仲裁時效(仲裁法(1994)第74條,勞82)等。屬時效的期限,得因正當事由而中止(民訴76,行訴40)。仲裁法(1994)第74條規(guī)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guī)定的,適用該規(guī)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推論7:程序法上的時效,對于其是否完成,有關機關應作主動審查,而不須待當事人主張(抗辯)。對于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而在期限經(jīng)過后才

35、作出有關程序行為的,有關機關應裁定(或者裁決)駁回其申請。民事訴訟法(1991)第76條規(guī)定:“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nèi),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保ㄏ嗨埔?guī)定,另見行訴40)案:該規(guī)定適用于民事訴訟法上所有關于權利人為一定訴訟行為的期限規(guī)定;針對屬時效的期限,與本法關于訴訟時效的中止的規(guī)定(民139)是相一致的。例示19:債權人在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民訴219)內(nèi)發(fā)生與其無關的障礙(正當事由),結束時間也在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之內(nèi)的,原則上不得申請延期;結束時間在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之后的,得于該障礙不影響其申請執(zhí)行時起十日內(nèi)申請延期(民

36、訴76)。債權人申請延期,經(jīng)法院裁定準許的,其債權的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從該裁定生效時起繼續(xù)計算剩余的時間和被耽誤的時間。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民事訴訟風險提示書(法發(fā)200325號)“十五、超過期限申請強制執(zhí)行”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期限自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義務期限屆滿之日起算。超過上述期限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保ㄏ嗨埔?guī)定,另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8號)第84條第3款)案:該項司法意見,未規(guī)定法院應告知債權人如有與其無關的障礙(正當事由)而未按期申請執(zhí)行,得于該障礙不

37、影響其申請執(zhí)行時起十日內(nèi)申請延期(民訴76)的程序權利,似有不妥。例示20: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其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的起訴期限屆滿時計算(勞83后段)。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無論其起訴期限是否屆滿,法院均應予以受理,仲裁裁決從起訴完成時起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參勞動解釋第17條),故該起訴對原仲裁裁決構成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的中止。當事人因其起訴超過起訴期限而被法院裁定駁回的,原仲裁裁決從起訴期限屆滿時起恢復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對經(jīng)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準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后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生效的解釋(法釋200018號)第2條),其申請執(zhí)行時效期間從法院送達該裁定時起繼續(xù)計算剩余的時

38、間和被耽誤的時間。推論8:程序法上對當事人為一定程序行為所設之期限,有不為時效的,主要是以確立程序間某項程序效力為目的的期限規(guī)定,如上訴期限(民訴147、刑訴183、行訴58)、督促程序中債務人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的期限(民訴191第2款)、公示催告程序中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的期限(民訴194)、破產(chǎn)程序中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期限(民訴202第2款,破9第2款)、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起訴期限(勞83前段、84第2款)等,為不變期間,原則上不得中止;但當事人因有正當事由而在期限經(jīng)過后才作出有關程序行為的,得予認可。如在破產(chǎn)程序中,債權人因有正當事由而未在法定期間內(nèi)申報債權的,在破產(chǎn)財產(chǎn)分配開始

39、前仍可申報債權(破產(chǎn)規(guī)定第24條);在破產(chǎn)財產(chǎn)分配開始后申報的債權,不屬于破產(chǎn)債權(破產(chǎn)規(guī)定第61條第1款第6項)。 要旨9:對于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我國法律和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就特定情形的訴訟時效期間沒有規(guī)定的,得適用國際慣例。民法通則第142條第3款規(guī)定:“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依照本章的規(guī)定確定?!薄爸腥A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guī)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薄爸腥A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弊罡呷嗣穹ㄔ宏P于“樂平嶺”輪貨損索賠訴訟時效的復函(1992

40、)交民他字第2號,1992年11月20日)指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鄷r效,為特殊的時效,對此,在我國海商法中作出了特殊的規(guī)定。但在該法尚未施行的情況下,可依據(jù)民法通則第142條第3款的規(guī)定,適用國際慣例。”“目前,國際上的通常做法和海牙規(guī)則、海牙維斯比規(guī)則都規(guī)定為一年的時效,我國海運部門在提單條款中規(guī)定的時效與國際上的通常做法一致。故同意你院關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適用一年訴訟時效的意見?!?第一百三十六條 (短期訴訟時效期間)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二)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41、要旨1:本條第1項,規(guī)定的是因侵害自然人的物質(zhì)性具體人格權(民98)而生之債權請求權(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吧眢w受到傷害”,應解為人身損害,包括侵害生命權致受害人死亡、侵害身體權致受害人身體組織不完滿、侵害健康權致受害人生理機能不健全三種情形。“身體受到傷害”,如從文義上,同一法律使用同一概念時,原則上應作同一解釋;本法第119條將“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與“造成死亡”兩種情形相為區(qū)別,故本項中之“身體受到傷害”自應排除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形,而后者則應適用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民135)。唯若作如是解,乃系人為地區(qū)分致傷與致死兩種情形的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效力。在現(xiàn)實中,致傷

42、與致死常相連接,于此間區(qū)分兩個不同的訴訟時效期間,并無實益。同時,本法第119條僅系對此兩種情形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內(nèi)容作出的一般性區(qū)分,并不具有其他的類型意義?!耙筚r償”,包括要求財產(chǎn)上損害賠償和非財產(chǎn)上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兩個方面(人身損害解釋第1條第1款)。賠償權利人,包括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人身損害解釋第1條第2款)。此外,本項規(guī)定不適用于海上旅客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海258第1、2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法發(fā)199425號)“十五、索賠時效”規(guī)定:“對旅客傷亡,向鐵路企業(yè)要求賠償?shù)?/p>

43、請求權,時效期間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年的規(guī)定。自到達旅行目的地的次日或旅行中止的次日起計算。”“對路外傷亡,向鐵路運輸企業(yè)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時效期間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第1項年的規(guī)定,自受害人受到傷害的次日起計算?!?要旨2:本條第2項,規(guī)定的是因產(chǎn)品質(zhì)量不合格的侵權行為(民122前段)而生之債權請求權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但是,權利人如依買賣合同主張質(zhì)量瑕疵補救請求權(合111、155)的,則不適用本項規(guī)定,而應適用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民135)。后來的產(chǎn)品質(zhì)量法(1993,2000),區(qū)分銷售者因標的物質(zhì)量瑕疵而生之違約責任(產(chǎn)40第1款)和生產(chǎn)者、銷售者因產(chǎn)品缺陷而生之侵權責

44、任(產(chǎn)4146),并就后者之債權請求權規(guī)定了特定的訴訟時效期間(產(chǎn)45);由于該法的上述規(guī)定在效力上代替本項規(guī)定,故本項規(guī)定不再適用。產(chǎn)品質(zhì)量法(1993,2000)第45條規(guī)定:“因產(chǎn)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脑V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薄耙虍a(chǎn)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chǎn)品交付最初用戶、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經(jīng)濟審判庭關于訴訟時效期間問題的復函(1991)法經(jīng)字第160號,1991年11月19日)指出:“因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而未聲明引起的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侵權訴訟和因產(chǎn)品質(zhì)量

45、不合格造成他人人身、財產(chǎn)損害引起的追究產(chǎn)品責任的侵權訴訟,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guī)定的一年的訴訟時效期間;至于購銷、加工承攬等經(jīng)濟合同因質(zhì)量糾紛引起的追究違約責任的合同訴訟,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規(guī)定的二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弊罡呷嗣穹ㄔ宏P于購銷合同標的物摻雜使假引起的訴訟如何確定訴訟時效的復函(法函199210號)指出:“因購銷合同的標的物摻雜使假引起的糾紛,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規(guī)定,即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與此不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無法定和約定期限的工礦產(chǎn)品內(nèi)在質(zhì)量提出異議應如何確定期限問題的復函(法經(jīng)1993195號)指出:“在工礦產(chǎn)品購銷合同中,當

46、事人對產(chǎn)品的內(nèi)在質(zhì)量(有異議,引者加)訴訟時效應按照民法通則第136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案:該項司法解釋,后因與合同法相抵觸而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廢止的1999年底以前發(fā)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目錄(第三批),法釋200010號)。但是,該項司法解釋認買賣合同項下的質(zhì)量瑕疵補救請求權適用本項規(guī)定,實與本項規(guī)定相抵觸也。(另一方案:本條第2項,規(guī)定的是買賣合同項下,因出賣人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而生之質(zhì)量瑕疵補救請求權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本項之構成要件,不同于產(chǎn)品質(zhì)量不合格的侵權行為(民122前段)?!俺鍪邸保聪薅ū卷椫m用范圍為買賣合同,義務人為出賣人(即銷售者,民122)。出賣人聲明其出售的商品

47、為不合格的,對買受人不生質(zhì)量瑕疵補救請求權。) 要旨3:本條第3項,規(guī)定的是租賃合同項下出租人之租金支付請求權(合226、227)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推論1:出租人之租賃物損害賠償請求權(合219、222、224第1款)、租賃物返還請求權(合235),得類推適用本項規(guī)定之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推論2:依對等原則,承租人之維修費用支付請求權(合221中段)、改善費用(合223第1款)支付請求權、增設物(合223第1款)返還請求權,得類推適用本項規(guī)定之短期訴訟時效期間。(另一方案:本條第3項,規(guī)定的是租賃合同項下,因承租人延付或者拒付租金而生之租金支付請求權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把痈丁保侵钢Ц镀谙蓿?/p>

48、合226)屆滿后,承租人不支付租金,出租人提出合理期限要求支付(合227)而不予支付;該項短期訴訟時效期間從該合理期限屆滿時起計算?!熬芨丁?,是指在支付期限屆滿后,承租人向出租人明確表示不支付租金;該項短期訴訟時效期間從承租人拒付時起計算。適用短期訴訟時效期間的舉證責任,由承租人負擔。承租人不支付到期租金,出租人也未提出合理期限內(nèi)要求其支付的,或者承租人未明確表示不支付的,出租人之租金支付請求權不適用本項規(guī)定,而應適用二年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民135)。) 要旨4:本條第4項,規(guī)定的是保管合同、倉儲合同項下,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倉儲物毀損、滅失,寄存人、存貨人或者倉單持有人之損害賠償

49、請求權(合374、394第1款)適用的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推論3:保管人對入庫倉儲物驗收后,發(fā)生倉儲物的品種、數(shù)量、質(zhì)量不符合約定的,存貨人或者倉單持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合384后段),得類推適用本項規(guī)定之短期訴訟時效期間。推論4:依對等原則,保管人之保管費、倉儲費以及其他費用支付請求權(合366第1款、379第1款、380、383第2款、392后段、395)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合370),得類推適用本項規(guī)定之短期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最長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

50、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要旨1: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以權利可行使時為準。本條前段規(guī)定為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即判斷權利是否處于可行使之狀態(tài),以權利人“知道”其權利被侵害為標準。判斷權利人“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應采主客觀相結合之標準:一方面,得依權利人主觀上之認識,即“知道”而定;另一方面,權利人主觀上雖未認識到,但系因重大過失而不知道,為“應當知道”而不知道,視為“知道”也。權利是否處于可行使之狀態(tài),與義務人實際上能否為其給付,并無關系。保險法(1995,2002)第27條規(guī)定:“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賠償

51、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滅?!薄叭藟郾kU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滅?!卑福涸撘?guī)定就保險賠償請求權、保險金給付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雖表述上僅為權利人“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但解釋上仍應與本條規(guī)定相一致,即采“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標準。其中之“消滅”,應解為發(fā)生訴訟時效期間完成之法律效果(民訴法意見第153條)。例示1:履行期限確定的債權,其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履行期限的確定以將來某一法律事實之發(fā)生為條件的,無論債權人是否知道該履行期限屆滿之事實,其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該履

52、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例示2:履行期限不確定的債權,以一方當事人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為條件,確定履行期限(民88第2款第2項,合62第4項)。唯于此間,對債權人和債務人應作不同角度之利益衡量。詳言之,債務人向債權人提出履行并提出履行時間,但該履行時間因過短而對債權人為不合理的,以延長至必要的準備時間為履行期限;債務人在其提出之履行時間向債權人為履行的,構成提前履行,債權人得以損害其利益為由拒絕之(合71第1款)。債權人向債務人要求履行債務并提出履行時間,但該履行時間因過短而對債務人為不合理的,債務人得提出異議,并向債權人確定其必要的準備時間,債權人原則上不得拒絕之,以該準備時間為履行期限;債務人

53、未提出異議或者雖提出異議但無確定必要的準備時間的,以債權人提出的履行時間為履行期限。該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例示3:分期履行的債權,各期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分別從各次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如定期金債權,每期給付的利息(合205)、租金(合226)、工資(勞50)、紅利等,其訴訟時效期間分別從各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民事訴訟法(1991)第219條第2款后段規(guī)定: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法律文書規(guī)定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例示4:買賣合同項下,當事人約定分期付款,買受人不支付到期價款,其未支付的金額未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的(參合167第1款),各期價款支

54、付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分別計算。唯于以下情形,出賣人之全部剩余價款支付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該次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一是當事人約定如一期不付款即得要求支付全部剩余價款;二為買受人未支付的金額達到全部價款的五分之一(合167第1款)。例示5:融資租賃合同項下,承租人不支付到期租金的,出租人之全部剩余租金的支付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出租人催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理期限屆滿時起計算(合248后段)。例示6:以不行為為目的的請求權,其訴訟時效期間從違反行為發(fā)生時起計算。例示7:就債之履行有利害關系之第三人代為履行債務(屬債務清償,合91第1項),其對該債務人的追償權的訴訟時效仍依原債權的訴訟時效。如按

55、份債務(民86后段),各項(債權)債務雖彼此獨立,但一債務人履行超出其債務份額的,債權人得為適法受領,該債務人對其他債務人因此而生之追償權的訴訟時效,仍依原各項(債權)債務的訴訟時效。例示8:連帶債務,一債務人因向債權人履行債務而生之對其他債務人的追償權(民87后段),其訴訟時效期間從該債務人向債權人為財產(chǎn)上之給付超過其債務份額時起計算;其他債務人為多人的,分別行使追償權。但是,因一債務人發(fā)生債務免除或者訴訟時效期間完成,對其他債務人發(fā)生絕對效力的,其他債務人不得向該債務人行使追償權。海商法(1992)第261條后段規(guī)定:“本法第169條第3款規(guī)定的追償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當事人連帶支付

56、損害賠償之日起計算。”案:該規(guī)定中的追償請求權,是船舶向第三人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后,對其他因有過失而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船舶的追償權(海169第3款)。其中之“連帶”,似屬贅語。例示9:因法律規(guī)定而生之債權請求權,如對無權代理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民66)、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民92)、因締約過失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合42)等,其訴訟時效期間從其可行使時起計算。例示10:因合同無效(合52)而生之債權請求權(民61,合58),其訴訟時效期間從確認合同無效的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時起計算。例示11: 因行使合同撤銷權(合54)而生之債權請求權(民61,合58),其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

57、道撤銷事由時起計算(參合55第1項)。例示12:因行使合同解除權(合93第2款、94)而生之債權請求權(合97),其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時起計算(參合55第1項)。例示13:保證債權,以保證期間的起算為其進入可行使狀態(tài)的標志,故其訴訟時效期間與保證期間同時起算。保證期間,為對債權人保全其保證債權的限制,與訴訟時效期間實為兩個不同角度之期限規(guī)定。一般保證合同項下,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對其保證債權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參擔25第2款后段);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債權消滅(擔25第2款前段)。連帶責任保證合同項下,

58、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的,對其保證債權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nèi)未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債權消滅(擔26第2款)。法院在保證期間內(nèi)受理債務人破產(chǎn)案件,保證人因債權人未申報債權而以預先行使追償權為由申報債權的(擔32,擔保法解釋第44條第1款),不影響保證債權的訴訟時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債務人破產(chǎn),既未申報債權也未通知保證人,致使保證人不能預先行使追償權的,保證債權在該債權在破產(chǎn)程序中可能受償?shù)姆秶鷥?nèi)的部分消滅(擔保法解釋第45條)。擔保法解釋第34條第1款規(guī)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薄斑B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卑福涸摋l司法解釋第1款,以一般保證合同項下保證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