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_第1頁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_第2頁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_第3頁
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校讀(首發(fā))復(fù)旦大學(xué)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君人者何必安哉有甲乙兩個本子,各有簡九支,保存情況十分完好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50-73頁。濮茅左先生進行了辛苦的前期整理工作,給出了十分正確的編聯(lián)意見,並釋讀出了一些疑難字詞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189-218頁。我們利用讀書會的機會在濮先生整理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梳理簡文,得出一個經(jīng)過初步校讀的文本。濮先生提出的正確考釋意見均已吸收入我們的初步校讀本,文中不再一一出注。甲本(范)戊 “范戊”與對話中的“

2、范乘”當(dāng)爲(wèi)一人,“戊”與“乘”可能是一名一字。(讀書會中有學(xué)者指出,“戊”可通“茂”,“乘”可用作“勝”,“勝”亦有“盛”義,“茂”、“盛”同義,古書常常連用。戊、乘之爲(wèi)名與字或即因此。)其人究竟是誰有待考證。曰:“君王又(有)白玉三回 原整理者已經(jīng)指出是白玉的量詞。我們認爲(wèi)此玉之量詞當(dāng)與後文“一回(違)”、“二回(違)”、“三回(違)”之“回(違)”有諧音雙關(guān)之意。詳參後注。而不戔 戔,疑讀爲(wèi)“殘”或者“踐”。我們覺得讀爲(wèi)“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命爲(wèi)君王戔之,(敢)告於見 該字甲乙本分別作 ,當(dāng)爲(wèi)“見”無疑。楚簡中有“見”、“”相混的情況,如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中多有“”用爲(wèi)“見”。日。”王

3、乃出而【甲1】見之。王曰:“(范)乘,(吾)倝(焉) 原文讀爲(wèi)“罕”。我們認爲(wèi)當(dāng)讀爲(wèi)“焉”,疑問代詞。又(有)白玉三回而不戔才(哉)?” 本篇全文是講范戊向楚王進諫。爲(wèi)了找一個進諫的理由,范戊用楚王的口吻對值日的官員說,楚王“有白玉三回而不踐”,命令爲(wèi)楚王“踐之”?!鞍子袢亍蓖耆欠段炀幵斓?,是爲(wèi)了用來在進諫時作爲(wèi)話題,並不是楚王真有“白玉三回”。所以楚王十分疑惑,就出來問范戊:“我怎么會有白玉三回而不踐呢?”於是就引出了下文“不聽鼓鐘之聲”、“侯子三人,一人杜門而不出”、“隆其祭而不爲(wèi)其樂”這“白玉三回”。(范)乘曰:“楚邦之(中)又(有)(飤)【甲2】田五貞(正) 國語晉語四:“公食貢,

4、大夫食邑,士食田”,簡文“食田”當(dāng)指士?!柏憽碑?dāng)讀爲(wèi)“正”。國語齊語:“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表f注:“正,五正也。聽大夫之治也。”食田五正,當(dāng)指代地位很低的官員。簡文是說地位很低的官員尚且“芋管衡於前”,以此反襯楚王“不聽鼓鐘之聲”。,竽(管)(衡) (甲本)(乙本),原整理者隸定爲(wèi)從角從矢,讀爲(wèi)“掬”。此字實爲(wèi)“衡”字。說文“衡”字古文作。曾侯乙簡多見從衡從止之字,作 等形。其“彳”、“亍”之間字形與此相同。天星觀簡亦有類似形體(其摹本見於滕壬生先生楚系簡帛文字編)。上博六景公瘧有從艸的,用爲(wèi)“衡牧”之“衡”?!昂忪肚啊豹q“橫於前”。於歬(前)。君王又(有)

5、楚,不聖(聽)鼓鐘之聖(聲),此丌(其)一回(違) 原整理者已經(jīng)指出此處及下文之“回”讀爲(wèi)“違”。但是整理者理解爲(wèi)“違先祖之道”,似乎不妥。此處的“違”可能只是“差異”、“不一致”的意思。越絕書篇敘外傳記:“子胥死,范蠡去,二人行違,皆稱賢何?”文選陸機贈馮文羆遷斥丘令詩:“否泰茍殊,窮達有違?!崩钌谱⒁Z逵國語注:“違,異也?!狈段斓倪M諫明言“白玉三回”,實則在說“三違”,是用了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也。珪=(珪玉)之君,百【甲3】眚(姓)之宔(主),宮妾(以)十百數(shù)。君王又(有)楚,(矦/侯)子三人,(一人)土(杜)門而不出,此丌(其)二回(違)也。州徒 “州徒”疑讀爲(wèi)“優(yōu)徒”,指俳優(yōu)之輩。韓非

6、子詭使:“賞賜之所以爲(wèi)重也,而戰(zhàn)鬭有功之士貧賤,而便辟優(yōu)徒超級?!钡恰爸荨?、“優(yōu)”聲母差異較大,此意見並不能肯定。【甲4】之樂,而天下莫不語(御) “語”當(dāng)讀爲(wèi)“御”。它們均是疑母魚部字,可相通假。郭店簡五行“直而遂之,肆也;肆而不畏強語,果也?!逼渲小罢Z”讀爲(wèi)“禦”。今本禮記緇衣“謹惡以御民淫”,上博本“御”作從虍從魚。從虍之字多與“吾”通。“御”當(dāng)訓(xùn)爲(wèi)“用”。,之 此處甲本作“之”,乙本作“先”。甲本“之”是乙本“先”之誤。王(之所)(以)爲(wèi)目觀也。君王龍(?。┴ⅲㄆ洌┘蓝粻?wèi)丌(其)樂,【甲5】此丌(其)三回(違)也。先王爲(wèi)此,人胃(謂)之(安)邦,胃(謂)之利民。含(今)君王(盡)去

7、耳【甲6】目之欲,人(以)君王為(-所?)(以)(傲?) 又見於尊德義簡24,形作。劉樂賢、陳斯鵬二位先生已經(jīng)指出該字爲(wèi)“所”之異體。(劉樂賢:讀楚簡札記二則,簡帛研究網(wǎng)站 /admin3/list.asp?id=1207,2004年5月29日;陳斯鵬:郭店楚簡解讀四則,古文字研究第24輯,第409-412頁,中華書局,2002年。)從簡文看,此句前後文意都很清楚,但“人以君王爲(wèi)所以(傲?)”不成句,頗疑兩個本子均有脫漏或増衍,致使簡文難以釋讀。(有學(xué)者認爲(wèi)可以對讀的兩本不可能同時脫漏,但我們覺得這種情況還是可能發(fā)生的。因爲(wèi)甲乙兩本很可能有共同的底本,或

8、者其中一個本子是另一個的底本。如果底本有誤,複本定然會錯。)。民又(有)不能也,(鬼)亡(無)不能也,民乍而囟【甲】之,君王唯(雖)不長年,可也。戊行年=(七十)矣,言(然) “言”當(dāng)讀爲(wèi)“然”。今本大戴禮記的武王踐祚篇“毋曰何殘,禍將然”,上博本“然”作“言”。不(敢)睪(懌) 我們認爲(wèi)“睪”當(dāng)讀爲(wèi)“懌”。“懌”當(dāng)與下句“安”對應(yīng),是“悅懌”之義。身,君人者可(何)必(安)才(哉)!傑(桀)、【甲】受(紂)、幽、萬(厲),(戮)死於人手,先君霝(靈)王(乾)(溪) 甲乙本分別作。兩本簡2均有“倝”,作形。“”當(dāng)爲(wèi)此二字之訛誤?!皞壪碑?dāng)即“乾溪”。楚靈王建乾溪之臺而速禍之事,文獻多有記載。如

9、韓非子十過:“靈王南游,群臣從而劫之,靈王餓而死乾溪之上。”淮南子泰族訓(xùn):“靈王作章華之臺,發(fā)乾溪之役,外內(nèi)搔動,百姓罷敝,棄疾乘民之怨而立公子比,百姓放臂而去之,餓於乾溪,食莽飲水,枕塊而死?!毙抡Z懷慮:“楚靈王居千里之地,享百邑之國,不先仁義而尚道德,懷奇伎,陰陽,合物怪,作乾溪之臺,立百仞之高,欲登浮雲(yún),窺天文,然身死于棄疾之手?!标套哟呵铩肮珷?wèi)鄒之長涂晏子諫”章:“昔者楚靈王作頃宮,三年未息也;又爲(wèi)章華之臺,五年又不息也;乾溪之役,八年,百姓之力不足而自息也。靈王死于乾溪,而民不與君歸。”云薾(爾) 原整理者將“云”與“薾”斷開。我們認爲(wèi)“云薾”當(dāng)讀爲(wèi)“云爾”。君人者可(何)必(安)才

10、(哉)!【甲9】乙本(范)戊曰:“君王又(有)白玉三回而不戔,命爲(wèi)君王戔之,(敢)告於見日?!蓖跄顺龆姟疽?】之。王曰:“(范)乘,(吾)倝(焉)又(有)白玉三回而不戔才(哉)?”(范)乘曰:“楚邦之(中)又(有)(飤)田五【乙2】貞(正),竽(管)(衡)於歬(前)。君王又(有)楚,不聖(聽)鼓鐘之聖(聲),此丌(其)一回(違)也。珪=(珪玉)之君,百眚(姓)之宔(主),【乙3】宮妾(以)十百數(shù)。君王又(有)楚,(矦/侯)子三人,一人土(杜)門而不出,此丌(其)二回(違)也。州徒之樂,而【乙4】天下莫不語(御),先王(之所)(以)爲(wèi)目觀也。君王龍(隆)丌(其)祭而不爲(wèi)丌(其)樂,此丌(其)三【乙5】回(違)也。先王爲(wèi)此,人胃(謂)之(安)邦,胃(謂)之利民。含(今)君王(盡)去耳目之欲,人(以)君王為【乙6】(以)(傲)。民又(有)不能也,(鬼)亡(無)不能也,民乍而囟之。君王唯(雖)不長年,可【乙】也。戊行年=(七十)矣,言(然)不(敢)睪(懌)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