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 RCD鉗位電路4.1基本原理分析由于變壓器漏感的存在,反激變換器在開關管關斷瞬間會產(chǎn)生很大的尖峰電 壓,使得開關管承受較高的電壓應力,甚至可能導致開關管損壞。因此,為確保 反激變換器安全可靠工作,必須引入鉗位電路吸收漏感能量。鉗位電路可分為有 源和無源鉗位電路兩類,其中無源鉗位電路因不需控制和驅(qū)動電路而被廣泛應 用。在無源鉗位電路中,RCD鉗位電路因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而倍受青睞。RCD鉗位電路在吸收漏感能量的時候,同時也會吸收變壓器中的一部分儲能, 所以RC鉗位電路參數(shù)的選擇,以及能耗到底為多少,想要確定這些情況會變得 比較復雜。對其做詳細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關系到開關管上的尖
2、峰電壓, 從而影響到開關管的選擇,進而會影響到 EMI,并且,RCDI路設計不當,會對效 率造成影響,而過多的能量損耗又會帶來溫升問題,所以說 RC鉗位電路可以說 是很重要的部分。Di圖9Ao氏t/c% o陽3t圖10(b) E(id個Ri豐G+(dR十-O 班(e)(d) ti-t4圖11反激變換器RCD鉗位電路的能量轉移過程可分成5階段,詳細分析如下:1) tO-t1階段。開關管T1導通,二極管D1、D2因反偏而截止,鉗位電容 C1通過電阻R1釋放能量,電容兩端電壓U(下降;同時,輸入電壓Ui加在變壓器原邊 電感LP兩端,原邊電感電流ip線性上升,其儲能隨著增加,直到t1時刻,開關管 T1
3、關斷,ip增加到最大值。此階段變換器一次側的能量轉移等效電路如圖2(a)所示。2) t1-t2階段。從t1時刻開始,開關管進入關斷過程,流過開關管的電流id 開始減小并快速下降到零;同時,此階段二極管D2仍未導通,而流過變壓器原邊 的電流IP首先給漏源寄生電容Cds恒流充電(因LP大),UD快速上升(寄生電容 Cds較小),變壓器原邊電感儲存能量的很小一部份轉移到 Cds;直到t2時刻,UDS 上升到 Ui+Uf(Uf 為變壓器副邊向原邊的反饋電壓 ) 。此階段變換器一次側的能量 轉移等效電路如圖2(b)所示,鉗位電容C1繼續(xù)通過電阻R1釋放能量。3) t2-t3階段。t2時刻,UDSt升到U
4、i+Uf后,D2開始導通,變壓器原邊的能 量耦合到副邊, 并開始向負載傳輸能量。 由于變換器為穩(wěn)壓輸出, 則由變壓器副 邊反饋到原邊的電壓Uf=n(Uo+UD)(Uc為輸出電壓,UD為二極管D2導通壓降,n為 變壓器的變比 )可等效為一個電壓源。但由于變壓器不可避免存在漏感,因此,變壓器原邊可等效為一電壓源Uf和漏感Llk串聯(lián),繼續(xù)向Cds充電。直到t3時刻, UDSt升到Ui+UCV(UC的意義如圖1(b)所示),此階段結束。此階段變換器一次側 的能量轉移等效電路如圖2(c)所示,鉗位電容C1依然通過電阻R1釋放能量。由于 t1-t3階段持續(xù)時間很短,可以認為該階段變壓器原邊峰值電流IP對電
5、容Cds恒流 充電。4) t3-t4階段。t3時刻,UDS上升到Ui+UCV D1開始導通,等效的反饋電壓 源Uf與變壓器漏感串聯(lián)開始向鉗位電容 C1充電,因此漏源電壓繼續(xù)緩慢上升(由 于C1的容量通常比Cds大很多),流過回路的電流開始下降,一直到t4時刻,變壓 器原邊漏感電流ip下降到0, 二極管D1關斷,開關管漏源電壓上升到最大值 Ui+UCP(UC的意義如圖1(b)所示)。此階段變換器一次側的能量轉移等效電路如圖 2(d) 所示。5) t4-t5階段。t4時刻,二極管D1已關斷,但由于開關管漏源寄生電容 Cds的電壓UDS=Ui+UCPUi將有一反向電壓加在變壓器原邊兩端,因此,Cds
6、與變壓器原邊勵磁電感Ls及其漏感Llk開始諧振,其能量轉移等效電路如圖2(e)所示。 諧振期間,開關管的漏源電壓UD逐漸下降,儲存于Cds中的能量的一部份將轉移 到副邊,另一部分能量返回輸入電源,直到 t5時刻諧振結束時,漏源電壓UD穩(wěn) 定在Ui+Uf。由于此階段二極管D1關斷,鉗位電容C1通過電阻R倣電,其電壓UC 將下降。 結合圖 1和圖2進行分析可知: 如果反饋電壓大于鉗位電容電壓, 則在整 個開關關斷期間,回饋電壓一直在向RC鉗位電路提供能量,而該能量最終將被 電阻R1消耗,因而將產(chǎn)生巨大的損耗。以上的分析是西安科技大學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劉樹林教授于2010年發(fā)表在點擊工程學報上的一篇
7、關于RC鉗位電路的論文。他的分析很詳細,也很直觀,也都是對的。是我在網(wǎng)絡上能找到的最好的關 于RC鉗位電路的分析。我也參考了 PI與仙童公司給出的設計參考,以及網(wǎng)絡上 網(wǎng)友歸納的一些觀點與計算公式。但是我必須說,這些參考文獻給出的計算方法, 沒有一個是可以直接應用的,至少在這個使用ssl4101t的電源方案中,計算值與 實際值出入非常大。4.2元件參數(shù)設計計算下面我說下,我參考了各種資料以及自己分析出的一種計算方法。流入鉗位電路的能量在傳遞到RC鉗位電路后,所有的文獻都說,漏感能量 損耗在了電阻R上,可以這么說,但是如果以這個為依據(jù)對鉗位電阻的阻值進行 計算設計,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這樣
8、計算出來的電阻值不能保證,鉗位 電路上的電壓波動在預想的范圍內(nèi),范圍波動的變化會影響到計算時所預計的箝 位電壓值,導致整個設計完全失敗。所以電阻值的計算只有一個依仗,就是RC一階電路的理論,在前面已經(jīng)介紹了。這個電阻值的設計在于一個周期所期望的 壓降,這個壓降由RC緩沖電路的放電速度限定。而當電阻的阻值并非由功率設定 時,那么電阻上的功率只由電阻的上的壓降以及其阻值決定。由上面的分析,設鉗位電壓最高值為Vh,最低值為Vl,注意這里的最高值和 最低值都是電容兩端的壓降值??傻靡韵氯齻€公式:-T/tVl =Vhe( 4-1)t =RC( 4-2)Vl +Vh 2Pr = ( )2/R( 4-3)2
9、可以肯定的是,電容會將流入鉗位電路的能量充分吸收,所以電容值C通過能量來確定。則下面有:1 2 2Wloss = C(Vh +382)2 - (Vl +382)2( 4-4)2從能量上考慮,RC鉗位電路必然要吸收漏感的能量,但是,這個漏感能量 在傳遞到RC鉗位電路之前,是有損耗的,損耗在于MO管的輸出電容上,也就是 Coss,因為,漏感能量要先給它充能,使得它兩端的電壓能達到鉗位電路的鉗位 電壓,達到了鉗位電壓后,二極管才會導通,接著才是漏感能量向鉗位電路傳遞 能量,但是在M0管輸出電容上損耗的能量是非常小的,大概在漏感能量的3%左右,所以可以忽略不計。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漏感電流在流入鉗位電路
10、的過程中,反射電壓會對其做功,在上面的等效圖上,看上去反射點呀是不會對漏感電流做 功的,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初級漏感并非是在初級電感之后的小尾巴, 它存在于 初級電感的每一處,所以反射電壓是確確實實的加在了漏感身上,那么當漏感激 發(fā)出電流時,反射電壓就會對其做功。在開關電源 A到Z中,是這么描述這一 情況的,并且還給出了相應的公式。1W10SS = 2 創(chuàng) Lk一次繞組與漏感串聯(lián),故較短時間內(nèi),漏感一直都在試圖復位。變壓器一次 繞組被迫跟著變化并且連續(xù)提供此串聯(lián)電流, 通過齊納管續(xù)流。雖然可以肯定一 次繞組總是試圖通過二次側續(xù)流,但一部分能量還是被轉入齊納管鉗位電路, 直 到漏感完全復位。換句話
11、說,一次電感中有些能量被串聯(lián)的漏感“迅速拿走”, 并連同漏感本身所具有的的能量,一起通過齊納管電路續(xù)流。(P94)(4-5)其中Vor為反射電壓,Vz為鉗位電壓從最大到最小的平均值。到這里,所需要的公式已經(jīng)全部出現(xiàn)了,但是我還是要推導一下,4-5式是如何來的。漏感電流從最大值到最小值所需要經(jīng)過的時間設為to ,漏感電流的函數(shù)為lp(t),則有:lp(t)= IpVz - Vor tLk(4-6)所以也就可以知道漏感電流降為0的時間:(4-7)那么反射電壓對漏感電流做功為:(4-8)Wf =M(Ip- Vz - Vor t)dt0Lk則:w - :V (IVz-Vort)dt=V t (IVz
12、- Vor t )(4-9)Wf -浄or(Ip-. t)dt _Vort0(I p -t0)0Lk2Lk將4-7式帶入4-9式有:Wf = 創(chuàng)1Vz - Vor 2(4-10)再加上漏感本身能量,就有:clampFla Vartical rimcbass Tnggor 口 ispiay Ctrsars MEasLrn Malh Analysis iJHiliss Hnlp圖表12(4-11)從4-11式可以看出,選定的鉗位電壓值越小,越接近反射電壓,那么損耗的功率也就越大,而當選擇的鉗位電壓值越大,損耗的功率也就越小,但是這時候MOS管兩端的電壓尖峰也就越高,因為若要二極管關斷截止, 那么M
13、OS管D極的電壓值必須要等于鉗位電容上 的鉗位電壓最大值。而在實際使用這個公式去計算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計算的能量值與實際流入RCD鉗位電路的能量值相比,計算值明顯大了不少,也就是說,并非所有的損耗能 量都進入了鉗位電路,很大一部分消耗在別的元件器件上以及寄生參數(shù)上,還有一部分回 饋給了電網(wǎng)。在PI公司給的鉗位電路設計參考中,對這一點有所提及。具體情況如下:1.5 W PffUl 50W50 W PouL 90LV90Vl/1504VP5Tr(C1:1L0B1O2OkHzF3H1(C1)1668VP2:ffMn(C1? 1B4VfTirnebaiEQ 卩斗rTriaoer KIIG
14、M20D p詢“10OiS 5.0 M&eSlAp92.0 VEw FtKfrve3201 3i:O501 PM15F面再給出,當負載為空載時,鉗位電容上的波形:C1何M2O.DVr* -SJOOVpW 113.2V121.2V醬11QVLeCrov圖16如上各圖所示,對于2.2納法,100千歐的R(組合,測試的結果是從173v到145v,那么就可以計算其中所蘊含的能量,大概為理論計算的0.7倍,經(jīng)過多次試驗,不同的RCS合驗證,這個理論與實際之間的系數(shù)大概在 0.6到0.7.F面根據(jù)系數(shù)0.7,設計一個從155V下降到135V勺RCa合,利用前面給出的公式,先根據(jù)下降的幅度,計算出所需RCS
15、,再通過4-11計算出理論能量值,并 計算出大概的實際值,再由公式4-4計算出所需的電容值,再由之前計算的 R(值 求出電阻值。得出結果為4.6納法和24千歐。下面給出使用4.7納法,30千歐的R(組合得出的波形圖,電阻適當增加,是對在二級管導通瞬間,瞬間流出鉗位電路能量的一種適當補償C120OWdk-144.20 V15S.DV1350V-201Vi ii 11 : IDXiITTID.Oudh Stop 馬 1叫憎寶豈EM驢L&Croyfif1312013 4 40:52 PM圖17再給出對應的MO管兩端電壓:File Vertcal Timebage Tngger Displr Curs
16、drs Measure atn MmlyE的 iminiBS HelpLhjcPJmlrXCI)P3:maC1)I -P4 pkpk(C:1)P5freqtC1)PE:value426.1 V-23 V70 0IBB kHzslabjsC1(SHZ1 k Q Tftggftr 仙(OlOOVMIvI1 D 0 usfdk 宙叩266 V-26BD VDf53liOOkS 100M6/5 EdgePasiive541V-20Y371VLsCmv&J13i913 4 al4-3: PM圖184.3注意事項4.3.1二極管的選擇在這個電源案例里,使用的二極管為GROMA反向恢復時間為500ns。二極
17、管 在反向恢復完成前,它的正反向都是相當于導通狀態(tài)的,這在RC鉗位電路里,會造成一種情況,就是充入鉗位電路里的能量會迅速的在反向恢復完成前流出來(這時候,可以認為漏感與鉗位電容產(chǎn)生了震蕩, 而且頻率非常高,可以計算出 來),逸散在電路的寄生參數(shù)與其他元件上,也有一部分會返還給電網(wǎng),提升了 效率。同時,反向恢復時間短的二極管比反向恢復時間長的二極管的等效電阻與 寄生電容小,所以,使用相對慢一些的二極管會對漏感能量起到一種消耗作用, 這減小了漏感尖峰。但是,慢一些的二極管,會讓本來預計好的鉗位電壓值下滑, 箝位電壓值下滑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經(jīng)說明, 這會讓漏感電流從變壓器中抽取更多 的能量。而著意使用較慢的二極管這種設計方法由來已久, 在網(wǎng)上對其效果的討論表 明很多電源很多工程師都是采用這種方法的。 但是在PI給出的設計參考中,特別 提到了這種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設擔保協(xié)議3篇
- 運動隊訓練中的科技裝備與智能化管理
- 2025版商業(yè)綜合體物業(yè)商鋪裝修管理及維護服務協(xié)議書3篇
- 網(wǎng)絡信息搜索與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設計
- 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科學實驗教學探討
- 2025年粵教新版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xié)議中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分割及子女撫養(yǎng)協(xié)議范本6篇
- 2025年蘇人新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版無息醫(yī)療健康貸款合同書示例3篇
- 2025年浙教版選擇性必修三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選擇性必修共7冊詞匯表匯總(帶音標)
- 新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全冊短語匯總
- 基于自適應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糊推理系統(tǒng)的游客規(guī)模預測研究
- 河道保潔服務投標方案(完整技術標)
- 品管圈(QCC)案例-縮短接臺手術送手術時間
- 精神科病程記錄
- 閱讀理解特訓卷-英語四年級上冊譯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華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詳解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口算題(全冊完整20份 )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試卷(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