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星:學習民法學的基本方法[教學相關]_第1頁
梁慧星:學習民法學的基本方法[教學相關]_第2頁
梁慧星:學習民法學的基本方法[教學相關]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民法學的基本方法梁慧星學習民法學的方法大致有兩種:其一,是從抽象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的學習方法。及基本上按照民法典的結構順序進行學習。其二,是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方法。即從具體的事例(實有的或者假設的案例)入手學習民法。第一種方法,可以使我們對民法獲得一個整體的把握,即掌握民法的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為進一步學習、研究民法或者從事民法實物奠定扎實的民法知識基礎。但這種學習方法,對初學者來說,要理解、記憶許多專業(yè)概念術語有相當?shù)碾y度。第二種學習方法,從具體案例入手,可以喚起對民法理論的興趣,但僅靠這種學習方法不大可能準確理解和掌握整個民法的基本結構和概念、原則、制度、理論

2、體系。因此,現(xiàn)在提倡交替采用上述兩種學習方法。即為了掌握民法的基本結構和整個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體系,須采用第一種學習方法,精度一、二種較好的民法教材或者體系書。在此基礎上再采用第二種方法,閱讀一些民法實例演習著作,使我們結合實例對民法各項概念、原則、制度獲得正確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再閱讀一些具有較高學術水準的專題研究著作相關專題論文,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民法理論素養(yǎng)。并且,在具有比較扎實的民法知識的基礎上,應閱讀民法方法論著作和民法判例研究論文,以掌握解時適用民法的方法、規(guī)則和理論,提高運用民法和研究民法的能力。在采用第一種方法學習時,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先學好民法總論部

3、分的內(nèi)容,再順序學習物權、債權、親屬、繼承。民法總論部分,不僅使整個民法的基礎,而且是整個現(xiàn)代法制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nèi)容,再學習其他部分就比較容易。當學習其他部分時,也應當遵循同樣的規(guī)律,先著重學好該部分的基礎知識,例如學習債權部分,應先著重掌握債權總論部分,然后再學習各種合同。二是遵循“閱讀、記憶、理解、運用”的規(guī)律。民法是一套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其基礎是一套有嚴密邏輯關系的概念,掌握了這套概念,就掌握了民法的思維框架。經(jīng)驗表明,法官在裁判中、律師在處理案件中、學者在分析案例中如果出現(xiàn)失誤,往往源于沒有掌握好這套概念或者發(fā)生概念混淆。因此,學習民法首先強調(diào)記憶。但民法概念有專門含義

4、,相互間有其邏輯關系,因此不能但憑死記硬背,在記憶的同時應強調(diào)對概念的理解。特別是初學者,一定延著重記憶和理解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邊閱讀、邊記憶、邊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增強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加深理解。再就是在初步掌握了民法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和方法的基礎上,要強調(diào)聯(lián)系實際,即運用所掌握的民法知識和方法分析實有的或者假設的案例,針對具體的案例解釋、適用民法規(guī)則,然后得出對案例的處理(判決)意見。在這樣的運用中,不僅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而且可以使所學民法知識逐漸轉化成自己的民法素養(yǎng)和民法實務能力。作為一名法科生,在法律學習方法方面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知道學習目標,也就是說作為一名法學專業(yè)的學生,你要

5、獲得什么,你究竟要獲得什么,這一點是我們的目標。如果不了解這一點的話,一進入法學院,還把過去學自然科學像高中學物理、化學那樣的方法搬過來是不成功的。所以,首先要有個學習目標。歸納起來說,學習目標大概大致有三個方面內(nèi)容:第一個是法學基礎知識;第二個是法學能力;第三個是學習方法。下面稍做解釋:第一,有關學習基礎問題。我們常說某一個同學基礎很扎實,那么什么叫基礎扎實呢?這個問題,我們得費一番腦筋,所以我特別指出,法學學習形成的基礎實際上可以歸結為一個法律概念體系,就每一個法學學科,比如說民法、刑法、刑訴、行政法、憲法,不管是哪一個部門法,都是由一套法律概念體系所構成的。這個概念體系統(tǒng)統(tǒng)都在我們的教科

6、書上。學習法學,我們就是要掌握一套法學的、法律的概念體系。關于這個問題,我在網(wǎng)上有一個講座,這個講座中就講到了我們學習法律,要注意法律的概念性。這個法律的概念性,來源于法律的規(guī)范性。我們說法律是行為規(guī)范,每一個制度、每一個規(guī)則都是由規(guī)范構成,而每一個規(guī)范又是由構成要件、適用范圍、法律效果三部分組成,這就是法律的規(guī)范性。我們所學的法理教科書上講,每一個法律規(guī)范都由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所組成。我們刑法學教材上講,每一個刑法規(guī)范都由假定和制裁所構成。這個假定就是我們說的構成要件,制裁就是我們說的法律效果,同時這個構成要件又決定這個規(guī)則的適用范圍。所以我們總說,每一個法律規(guī)范都是由構成要件、適用范圍和法

7、律效果三部分組成的,這就是法律的規(guī)范性。因此說學習法律要從規(guī)范性入手,掌握每一個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適用范圍、法律效果。但每一個法律規(guī)范都是由法律概念表述的。例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第1款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蔽覀兺ǔ7Q之為四倍賠償條款。根據(jù)這個條款規(guī)定,經(jīng)營者實施欺詐行為的,可以判四倍賠償。這個條款就是一個規(guī)范,它的構成要件是欺詐行為,它的適用范圍是消費者合同,它的法律效果是四倍賠償。欺詐行為由欺詐

8、和行為兩個概念構成,欺詐行為本身又是一個概念,消費者合同是消費者、經(jīng)營者、合同這些概念構成,四倍賠償?shù)馁r償也是一個概念,叫損害賠償。損害賠償,有實際損害賠償,還有精神損害賠償,還有懲罰性損害賠償。我們掌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這個規(guī)范,就要先弄清楚它所涉及的這些法律概念。由此可見,每一個法律部門都有一套法律概念。我們看民法,打開民法總論看看,其中有好多好多概念,什么主體、客體、行為、法律行為、意思表示、代理、時效、侵權、侵權行為,等等。因此,既然每一個部門法、每一個法律學科都是一套概念體系,這就提示我們:學習任何的部門法、任何的法學學科,基本目標就是要掌握這一套概念體系,如果掌握了這套概念體

9、系,掌握得準確、完善,你就能具有扎實的民法基礎,具有扎實的法律基礎。完整、準確地掌握了這套概念體系,就叫基礎扎實;反之,沒有掌握這套概念體系,或者概念體系不完整、不準確,就叫基礎不扎實。第二,有關學習方法的問題。學習方法上是否有什么竅門可找呢?有,學習方法上的竅門就是你學習哪一個學科,應先挑一本最好的教材,然后反復精讀,掌握該教材中的那一套概念體系。雖然不要求能夠倒背如流,但是,一說到某一個概念,我們馬上能夠反應,知道它的含義、它在這個體系當中的位置,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大致的表述出來。如果光靠記憶,這就是我們過去說的死記硬背。由于法律概念都有它的特殊含義,你不理解它,你的記憶也不會牢固。

10、國外有的著名學者講到學習方法的時候提出是:記憶理解,理解記憶,這樣的循環(huán)。我認為,在此基礎之上還應加上一個運用。因為法律是實用科學,某一個概念需要記憶了、理解,理解以后又會加深記憶。但是這個時候你還可以運用,同學們在討論問題、案件、新聞媒體上的熱點問題時,就可以結合到法律的某個概念,試著分析問題。所以說,基本的學習方法就是:記憶理解運用,這樣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循環(huán)。話說回來,學習竅門在于:在每一個學科入門時首先精讀一本好的教材。概念體系完整、準確,就是好教材,概念體系不完整、不準確就不是好的教材。如果通過精讀把這套好教材的概念體系掌握了,其它的教材就不一定精讀,隨便翻翻即可。如果某一個新教材上面有我讀

11、的那本教材中所沒有的概念,它有新的概念或者有新的資料,就翻看新的概念、新的資料部分,把過去沒有了解的新的概念補充到自己大腦當中已有的那個概念體系當中去。一些同學反復讀一本教材、兩本教材、三本教材,我認為這完全沒必要。精讀一本即可,其他教材隨便翻一下,看看有沒有新的概念,如果有,那將新概念補充進來,這就是掌握基礎的竅門。這樣的讀書,就是精讀,精讀什么,精讀好的教材,目的是掌握概念體系,打下扎實的基礎。當然,我們不能停留在這里,還要讀別的書,包括專題研究著作、專題研究論文。我們學民法的同學可能知道:王澤鑒先生有八本學術研究論文集,我自己也有四本,像這樣的書我們究竟怎么讀呢?我不主張從頭到尾地精讀,

12、即使像王澤鑒先生的八本論文集,我也不贊成全部一本本地讀下去。我的主張是:應當選其中的一部分來讀,從這些書中挑出幾本,挑出兩三本,然后每本書中挑出幾篇文章來讀。這樣讀的目的在于摸索研究方法、寫作方法,看著者怎樣寫、怎樣論述、怎么選題?他為什么要寫這個論文?他的論文分成哪些部分、是怎樣分的?每個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各個部分是并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邏輯關系?還有,他是怎么運用論據(jù)、怎么運用的材料?怎么反駁別人?這就是讀別人的著作,主要是摸索學習方法。讀書會讀不會讀差別非常大。日常生活中,可以說一般人都讀書看報、看小說,讀金庸的武俠小說的人非常普遍,但是,金庸的小說全部都讀得滾瓜爛熟的,可能連寫一封信

13、都寫不清楚,這樣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啊!這就說明讀書有區(qū)別。另外有一些人比如說魯迅、郭沫若,他們一生沒上過大學中文系,沒學過什么小說寫作方法,他們卻成為了大作家、大詩人,得到很高的聲譽,他們寫小說的那套方法是從哪里來的?他們是讀小說學來的??芍x小說有兩種:一種是讀故事情節(jié),這個故事很生動,讀到高興的時候就哈哈大笑,讀到傷心的時候便淚流滿面,受到感動,這是讀小說的一種方法。魯迅和郭沫若讀小說不是這樣,他們是讀寫作方法。魯迅的第一本小說狂人日記,就是模仿俄國果戈理的狂人日記,連文章的題目都是照抄的,這難道沒有告訴我們讀書有兩種方法嗎?在讀法學著作、法學論文上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讀別人的論文的時候要看

14、有沒有新觀點、新材料(剛才已經(jīng)講到有沒有新的概念需要掌握),這是一般的讀,就是新觀點、新材料把它摘要下來。我過去上研究生的時候沒有電腦,就抄卡片,抄卡片就抄新的概念、新的觀點、新的資料,這是一般讀書方法,另一種是通過所讀內(nèi)容來學習寫作方法和研究方法。我們平時讀法學著作、法學論文,要有意識地學習寫作方法和研究方法。我們一進圖書館會發(fā)現(xiàn)許多“大部頭”的書,我們把它叫做體系書。學民法的同學知道,史尚寬先生的民法總論大概有80萬字,他的債法總論大概有90萬字,他的物權法總論大概有50萬字,我發(fā)現(xiàn)一些本科生、一些研究生,一進法學院就下定決心要苦讀,他怎么讀呢?他專挑權威學者的、“部頭大”書,比如史尚寬先

15、生的著作。史尚寬1929年參加了中華民國民法典起草,是起草委員之一,他的地位非常高,著的書很厚,內(nèi)容非常多,資料很豐富。一個本科生、一個研究生,抱著這樣的一個民法總論,一個債法總論從頭讀到尾。我說,你讀到中間,前面的就忘掉了;讀到最后,中間的就忘掉了;全都讀完,整部書就全部忘掉了。這樣的讀書就是不得要領,會事倍功半。第一種讀書方法叫精讀,就是從頭讀到尾,邊閱讀、邊記憶、邊理解,而且反覆閱讀。我們只精讀一本教材,當然不是一般的教材,而是好的教材。我剛才講到了好的教材是概念體系完整、準確,此外還有一個條件:簡明、扼要。有些學者不贊成簡明、扼要,他們?yōu)閷W生寫的教材50萬字、60萬字,學生要精讀要記憶

16、,那么厚的怎么讀啊。他們沒有考慮到教材是供同學們精讀的,是供同學們掌握這個概念體系的。所以說,一本好的教材一定要簡明、扼要,大概一個部門法的教材就20萬字,這是最好的,不要超過30萬字,才能夠精讀,才能夠記憶。那像史尚寬先生這樣“大部頭”的書,我們什么時候讀它呢?當我們要討論一個問題、要寫一個學年論文、討論某一個案件,討論某一個法律規(guī)范的運用,這時候我們要查閱一些權威學者的著作,像臺灣史尚寬、王澤鑒、鄭玉波,大陸的王利明、張新寶、尹田等人的著作,凡是他們的著作上涉及到我們所研究的、討論的那個問題的,就讀那一部分,也可能是你所要讀的那本書上的某一章、某一節(jié),甚至可能某一自然段。因為我是研究某一個

17、問題,史尚寬、王澤鑒、鄭玉波的哪一本書講這個問題,我都要去查閱,就閱讀作者討論這個問題的那一章、那一節(jié)、那一個自然段。這樣的讀書,一下可能讀了很多本,但是每一本只讀了某一小部分。這樣讀書的目的是培養(yǎng)自己的研究能力,我把這種讀書方法叫做研讀,就是結合研究問題來讀。歸納起來,大體上分為三種讀書方法:第一種叫“精讀”,讀好的教材,目的是掌握概念體系,即打下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第二種叫“泛讀”,沒有限制,教材、專著、論文都讀,但不是通讀,不是精讀,只選讀其中的新概念、新觀點、新資料,目的是補充、完善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概念體系,加深自己的專業(yè)基礎,擴大知識面;第三種叫“研讀”,結合研究課題讀書,目的是學習、訓練

18、研究方法,培養(yǎng)研究能力。以上我大而化之地把讀書方法介紹給大家,簡單介紹了一下讀書的三種方法?;剡^頭來,就是說本科學習是基礎,本科是培養(yǎng)法學的基礎型人才。法律本科的畢業(yè)生,他將來可以做法官、律師、教授,他可以考研、考博,分配到企業(yè)當法律顧問,可以到政界當官員,因此,他們的知識是基礎知識。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通過大學的本科學習掌握法律的概念體系。主要是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的概念體系,這都是為我們打基礎。第三,有關本科生的能力問題。本科生不光要打基礎,還要培養(yǎng)能力。我認為,能力包括中文能力和外文能力。中文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的概念體系是用中文來表述的,每一個概念都是中國字,還有一個因素是我

19、們在討論法律問題時、法官承辦案件當中都是用中文進行思考。我們的一些大學生,中文能力不夠,寫文章不通順。有些人提倡增加大學的語文課,我過去讀大學,本科時就有兩門語文課,一個是現(xiàn)代漢語,一個是古代漢語。有人問我大學都學了些什么,我回答說大學什么也沒學,只是大學語文對我有用,它提高了我的中文能力。中文能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寫文章需要漢語表達流暢,漢字簡潔流暢,我們的起訴狀、判決書、代理詞都要達到這樣的標準。這對于我們來說要求不是特別高,是要簡潔、準確、流暢地表達你的思想。二是外語能力。這里不需論證,我只想舉個例子:在北京,英語好的本科生能進三資企業(yè)工作,月工資可在7000-8000元;如果一個本科生英語不行,其它很好(比如概念基礎扎實),可能進國有企業(yè)工作,月工資在2000-3000元,這還得是比較好的企業(yè)。我們想想,這差額至少在5000元,這種差別不是專業(yè)基礎、中文能力的差別,是外文能力的差別!因此,我到每個法學院都提倡每個本科生、研究生一定要高度重視外文,這個外文簡直是戰(zhàn)略性的!剛才講方法,主要指研究方法,這里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講了。在這里歸納一下,我們進入法學院學什么,第一個要基礎扎實,概念系統(tǒng)完整;第二就是培養(yǎng)能力,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