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送風距離計算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1.gif)
![(精編)送風距離計算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2.gif)
![(精編)送風距離計算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3.gif)
![(精編)送風距離計算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4.gif)
![(精編)送風距離計算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5/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fbf8256e-ba1b-489d-a355-5d3cc4b1c66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word文檔可編輯可修改 第 10 章室內氣流分布10.1對室內氣流分布 的要求與評價10.1.1 概述空氣分布又稱為氣流組織。室內氣流組織設計 的任務就是合理 的組織室內空氣 的流動與分布,使室內工作區(qū)空氣 的溫度、濕度、速度和潔凈度能更好 的滿足工藝要求及人們舒適感 的要求??照{房間內 的氣流分布與送風口 的型式、數(shù)量和位置,回風口 的位置,送風參數(shù),風口尺寸,空間 的幾何尺寸及污染源 的位置和性質有關。下面介紹對氣流分布 的主要要求和常用評價指標。10.1.2 對溫度梯度 的要求在空調或通風房間內,送入與房間溫度不同 的空氣,以及房間內有熱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溫度差異,即存在溫度梯
2、度。在舒適 的范圍內,按照 ISO7730標準,在工作區(qū)內 的地面上方 1.1m和 0.1m之間 的溫差不應大于 3(這實質上考慮了坐著工作情況 );美國 ASHRAE55-92標準建議 18m和 01m之間 的溫差不大于 3(這是考慮人站立工作情況 )。10.1.3 工作區(qū) 的風速工作區(qū) 的風速也是影響熱舒適 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溫度較高 的場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風速來改善熱舒適環(huán)境。但大風速通常令人厭煩。試驗表明,風速 1。E不僅與氣流分布有著密切關系,而且還與污染物分布有關。污染源位于排V風口處, Ev增大。以轉移熱量為目 的 的通風和空調系統(tǒng),通風效率中濃度可以用溫度來取代,T并稱之為溫度效
3、率 E,或稱為能量利用系數(shù),表達式為te tsET(10-2)t t se s式中 t、t、t -分別為排風、工作區(qū)和送風 的溫度,。10.1.6 空氣齡空氣質點 的空氣齡:簡稱空氣齡 (Age of air),是指空氣質點自進入房間至到達室內某點所經歷 的時間。局部平均空氣齡:某一微小區(qū)域中各空氣質點 的空氣齡 的平均值。空氣齡 的概念比較抽象,實際測量很困難,目前都是用測量示蹤氣體 的濃度變化來確定局部平均空氣齡。由于測量方法不同,空氣齡用示蹤氣體 的濃度表達式也不同。如用下降法 (衰減法 )測量,在房間內充以示蹤氣體,在 A點起始時 的濃度為c(0),然后對房間進行送風 (示蹤氣體 的濃
4、度為零 ),每隔一段時間,測量 A點 的示蹤氣體濃度,由此獲得 A點 的示蹤氣體濃度 的變化規(guī)律 c(r),于是 A點 的平均空氣齡 (單位為 s)為c( )dr0(10-3)Ac(0)全室平均空氣齡:全室各點 的局部平均空氣齡 的平均值1(10-4)dVVV式中 V為房間 的容積。如用示蹤氣體衰減法測量,根據(jù)排風口示蹤氣體濃度 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全室平均空氣齡,即c ( )dre0(10-5)Ac ( )dre0 式中 c ()即為排風 的示蹤氣體濃度隨時間 的變化規(guī)律。e局部平均滯留時間 (Residence time):房間內某微小區(qū)域內氣體離開房間前在室內 的滯留時間,用表示,單位為 s。
5、r空氣流出室外 的時間微小區(qū)域 的空氣流出室外 的時間:某一微小區(qū)域平均滯留時間減去空氣齡。全室平均滯留時間:全室各點 的局部平均滯留時間 的平均值,用于表示。r全室平均滯留時間等于全室平均空氣齡 的 2倍,即2(10-6)(10-7)r理論上空氣在室內 的最短 的滯留時間為VV1nN33式中 V為房間體積, m;V為送入房間 的空氣量, m/s;N為以秒計 的換氣次數(shù),1/s;又稱為名義時間常數(shù) (Nominal time constant)n??諝鈴乃惋L口進入室內后 的流動過程中,不斷摻混污染物,空氣 的清潔程度和新鮮程度將不斷下降。空氣齡短,預示著到達該處 的空氣可能摻混 的污染物少,排
6、除污染物 的能力愈強。顯然,空氣齡可用來評價空氣流動狀態(tài) 的合理性。10.1.7 換氣效率換氣效率( Air exchange effciency)是評價換氣效果優(yōu)劣 的一個指標,a它是氣流分布 的特性參數(shù),與污染物無關。其定義為:空氣最短 的滯留時間n與實際全室平均滯留時間于之,即rnn(10-8)a2r式中-實際全室平均空氣齡, s。n/2-最理想 的平均空氣齡。從式(10-8)可以看到:換氣效率也可定義為最理想 的平均空氣齡 /2與全n室平均空氣齡之比。a是基于空氣齡 的指標,它反映了空氣流動狀態(tài)合理性。最理想 的氣流分布1,一般 的氣流分布l。aa 1O.2送風口和回風口1送風口 的型
7、式按安裝位置分為側送風口、頂送風口 (向下送 )、地面風口 (向上送 )。按送出氣流 的流動狀況分為擴散型風口、軸向型風口和孔板送風口。擴散型風口:具有較大 的誘導室內空氣 的作用,送風溫度衰減快,但射程較短;軸向型風口:誘導室內氣流 的作用小,空氣溫度、速度 的衰減慢,射程遠;孔板送風口:在孔板上滿布小孔 的送風口,速度分布均勻,衰減快。按形狀分為格柵、活動百葉窗、噴口、散流器、旋流式噴口和置換送風口。格柵送風口葉片或空花圖案 的格柵,用于一般空調工程?;顒影偃~窗如圖 10-1所示。通常裝于側墻上用作側送風口。雙層百葉風口:有兩層可調節(jié)角度 的活動百葉,短葉片用于調節(jié)送風氣流 的擴散角,也可
8、用于改變氣流 的方向;調節(jié)長葉片可以使送風氣流貼附頂棚或下傾一定角度 (當送熱風時 )。單層百葉風口:只有一層可調節(jié)角度 的活動百葉。這兩種風口也常用作回風口。噴口如圖 10-2所示,有固定式噴口和可調角度噴口。用于遠程送風,屬于軸向型風口。射程 (末端速度 0.5m/s處)一般可達到 10-30m,甚至更遠。通常在大空間 (如體育館、候機大廳 )中用作側送風口;送熱風時可用作頂送風口。如風口既送冷風又送熱風,應選用可調角噴口。調角噴口 的噴嘴鑲嵌在球形殼中,該球形殼 (與噴嘴 )在風口 的外殼中可轉動,最大轉動角度 30o。可人工調節(jié),也可電動或氣動調節(jié)。在送冷風時,風口水平或上傾;送熱風時
9、,風口下傾。圖 10-1活動百葉風口(a)雙層百葉風口 (b)單層百葉風口 圖 10-2噴口(a)固定式噴口 (b)可調角度噴口散流器圖 10-3為三種比較典型 的散流器。直接裝于頂棚上,是頂送風口。平送流型 的方形散流器如圖(a)所示,有多層同心 的平行導向葉片,使空氣流出后貼附于頂棚流動??梢宰龀煞叫?,也可做成矩形;可四面出風、三面出風、兩面出風或一面出風。平送流型 的圓形散流器與方形散流器相類似。平送流型散流器適宜用于送冷風。下送流型 的圓形散流器圖(b)所示,又稱為流線型散流器。葉片間 的豎向間距是可調 的。增大葉片間 的豎向間距,可以使氣流邊界與中心線 的夾角減小。送風氣流夾角一般為
10、 20o-30o,在散流器下方形成向下 的氣流。圓盤型散流器如圖(c)所示,射流以 45o夾角噴出,流型介于平送與下送之間。適宜于送冷、熱風。各類散流器 的規(guī)格都按頸部尺寸 AB或直徑 D來標定。圖 10-3方形和圓形散流器(a)平送流型方形散流器 (b)向下送流型 的圓形散流器(c)圓盤型散流器可調式條形散流器如圖 10-4所示。條縫寬 19mm,長度 500-3000mm,據(jù)需要選用。調節(jié)葉片 的位置,可改變出風方向或關閉;可多組組合 (2、3、4組)在一起使用,如圖所示。條形散流器用作頂送風口,也可用于側送口。 圖 10-4可調式條形散流器(a)左出風 (b)下送風 (c)關閉 (d)多
11、組左右出風 (e)多組右出風固定葉片條形散流器如圖 10-5所示,頸寬 50-150mm,長度 500-3000mm。根據(jù)葉片形狀可有三種流型:直流式、單側流和雙側流??梢杂糜陧斔?、側送和地板送風。圖 10-5固定葉片條形散流器(a)直流式 (b)單側流 (c)雙側流旋流式風口如圖 10-6所示,有頂送式風口和地板送風 的旋流式風口。頂送式風口如圖(a),風口中有起旋器,空氣通過風口后成為旋轉氣流,并貼附于頂棚流動。特點:誘導室內空氣能力大、溫度和風速衰減快。適宜在送風溫差大、層高低 的空間中應用。旋流式風口 的起旋器位置可以上下調節(jié),當起旋器下移時,可使氣流變?yōu)榇党鲂?。地板送風 的旋流式風口
12、如圖(b),工作原理與頂送形式相同。圖 10-6旋流式風口1-起旋器 2-旋流葉片 3-集塵箱 4-出風格柵置換送風口如圖 10-7所示。風口靠墻置于地上,風口 的周邊開有條縫,空氣以很低 的速度送出,誘導室內空氣 的能力很低,從而形成置換送風 的流型。送風口角度:靠墻上放置時,在 180o范圍內送風;置于墻角處,在 90o范圍內送風;置于廳中央,在 360o范圍內送風。圖 10-7所示為 180o范圍送風口。 圖 10-7置換送風口圖 10-8回風口(a)格柵式回風口 (b)為可開式百葉回風口1-鉸鏈 2-過濾器掛鉤2回風口由于回風口 的匯流流場對房間氣流組織影響比較小,因此風口 的形式比較
13、簡單。上述活動百葉風口、固定葉片風口等都可以做回風口。也可用鋁網(wǎng)或鋼網(wǎng)做成回風口。圖 l0-8中示出了兩種專用于回風 的風口。圖(a)是格柵式風口,風口內用薄板隔成小方格,流通面積大,外形美觀。圖(b)為可開式百葉回風口。百葉風口可繞鉸鏈轉動,便于在風口內裝卸過濾器。適宜用作頂棚回風 的風口,以減少灰塵進入回風頂棚。還有一種固定百葉回風口,外形與可開式百葉風口相近,只是不能開啟。10.3典型 的氣流分布模式1影響氣流分布 的流動模式 的因素氣流分布 的流動模式取決于送風口和回風口位置、送風口形式等因素。其中送風口 (位置、形式、規(guī)格、出口風速等 )是氣流分布 的主要影響因素。2房間內空氣流動模
14、式 的類型(1)單向流:空氣流動方向始終保持不變;(2)非單向流:空氣流動 的方向和速度都在變化;(3)兩種流態(tài)混合存在 的情況。下面介紹幾種常見風口布置方式 的氣流分布模式。10.3.1側送風 的氣流分布圖 l0-9給出了 7種側送風 的氣流分布模式。1.上側送,同側下部回風氣流分布如圖(a),送風氣流貼附于頂棚,工作區(qū)處于回流區(qū)中。特點送風與室內空氣混合充分,工作區(qū)風速較低,溫濕度比較均勻。適用于恒溫恒濕 的空調房間。 排出空氣 的污染物濃度或溫度基本上等于工作區(qū) 的濃度和溫度,因此通風效率 E和溫度效率 E接近于 1。但換氣效率a較低,大約小于 0.5。VT2上側送風,對側下部回風氣流分
15、布如圖(b),工作區(qū)在回流和渦流區(qū)中。特點:回風 的污染物濃度低于工作區(qū) 的濃度, E v1。3上側送風,同側上部回風氣流分布如圖(c),氣流分布形式與圖 (a)相類似。特點: E比圖(a)要稍低一些,a=0.2-0.55。V4雙側送,雙側下回如圖(d),相當于圖 (a)中氣流分布 的并列模式。5上部兩側送,上回如圖(e),相當于圖 (c)中氣流分布 的并列模式。圖(d)、(e)適用于房間寬度大,單側送風射流達不到對側墻時 的場合。6中部側送風、下部回風、上部排風對于高大廠房可采用此種氣流分布,如圖(f)所示。當送冷風時,射流向下彎曲。這種送風方式在工作區(qū) 的氣流分布模式基本上與(d)相類似。
16、上部區(qū)域溫濕度不需控制,可進行部分排風;尤其是熱車間,上部排風可以有效排除室內 的余熱。7水平單向流如圖(g),兩側都應設靜壓箱,使氣流在房間 的斷面上均勻分布?;仫L口附近 E1;在氣流 的上游側 E1;在靠近送風口處 E=。VVV換氣效率 Val。這種氣流分布模式多用于潔凈空調。圖 10-9側送風 的室內氣流分布(a)上側送,同側下回 (b)上側送,對側下回 (c)上側送,上回 (d)雙側送,雙側下回 (e)上部兩側送,上回 (f)中側送,下回,上排(g)水平單向流10.3.2頂送風 的氣流分布圖 10-10給出了四種典型 的頂送風氣流分布模式。圖 l0-10頂送風 的室內氣流分布(a)散流
17、器平送,頂棚回風 (b)散流器向下送風,下側回風(c)垂直單向流 (d)頂棚孔板送風,下側回風1散流器平送,頂棚回風氣流分布如圖(a)所示。散流器底面與頂棚在同一平面上,送出 的氣流為貼附于頂棚 的射流。射流 的下側卷吸室內空氣,射流在近墻下降。頂棚上 的回風口應遠離散流器。工作區(qū)基本上處于混合空氣中。特點:通風效率 E低于側送氣流。換氣效率約為 0.3-0.6。V a2向下送風,下側回風氣流分布如圖(b)所示。散流器為向下送風口。射流在起始段不斷卷吸周圍空氣,斷面逐漸擴大,當相鄰射流搭接后,氣流呈向下流動模式。工作區(qū)位于向下流動 的氣流中,在工作區(qū)上部是射流 的混合區(qū)。 特點: E和都比圖
18、(a) 的高。V3垂直單向流氣流分布a如圖(c)所示。送風與回風都設靜壓箱。送風頂棚是孔板,下部是格柵地板,在橫斷面上氣流速度均勻,方向一致。特點: E1,l。V a4頂棚孔板送風,下側部回風氣流分布如圖(d)所示,取消了格柵地板,改為一側回風。不完全是單向流,氣流在下部偏向回風口。特點: E1, l,但比圖 (a)、(b)散流器送風 的高。Vaa10.3.3 下部送風 的氣流分布圖 10-11為兩種典型 的下部送風 的氣流分布圖。1地板送風氣流分布如圖(a)所示。送出 的氣流可以是水平貼附射流或垂直射流。射流卷吸下部 的部分空氣,在工作區(qū)形成許多小 的混合氣流。工作區(qū)內 的人體和熱物體周圍
19、的空氣變熱而形成“熱射流”,卷吸周圍 的空氣上升,污染熱氣流經上部回風口排出房間。當“熱射流”卷吸所需 的空氣量 下部 的送風量時,該區(qū)域內 的氣流向上流動;當?shù)竭_一定高度,卷吸所需 的空氣量下部送風量時,將卷吸頂棚返回 的氣流,上部形成回流 的混合區(qū)(如圖中虛線以上區(qū)域)。當混合區(qū)在 1.8m以上時,可保持工作區(qū)有較高空氣品質。這種氣流分布模式稱之為置換通風 (Dispiacement ventilation)。特點:工作區(qū)內氣流近似于單向流;通風效率EVT和溫度效率 E都很高,換氣效率a0.5-0.6;節(jié)省冷量,有較高 的室內空氣品質。不適用于送熱風 的場合。圖 10-11下部送風 的室內
20、氣流分布(a)地板送風 (b)下部低速側送風2.下部低速側送氣流分布如圖 10-11圖(b)所示。送風口速度很低,一般約為 0.3m/s。 低溫度送風氣流沿地面擴散開來,在下部形成一層溫度較低 的送風氣流,室內 的人體和熱物體使其周圍 的空氣受熱上升,污染熱氣流從上部 的回風口排出室外。送風氣流不斷補充、置換上升 的熱氣流,形成接近單向 的向上氣流。這種氣流分布模式是置換通風 的最基本形式。特點:通風效率和溫度效率都很高,換氣效率約為 0.5-0.67。a下部送風還有座椅送風方式,即在座椅下或椅背處送風。通常用于影劇院、體育館 的觀眾廳。注意:下部送風垂直溫度梯度都較大,設計時應進行校核。送風
21、溫度不應太低,避免足部有冷風感。下部送風適用于計算機房、辦公室、會議室、觀眾廳等場合。 10.4室內氣流分布 的設計計算氣流分布設計(氣流組織設計) 的任務:選擇氣流分布形式,確定送、回風口 的形式、數(shù)量、尺寸及布置,計算送風射流參數(shù)。10.4.1側送風 的計算1受限氣流 的基本概念除高大空間中 的側送風氣流可看作自由射流外,大部分房間 的側送風氣流(如圖 10-9),都是受限射流。射流 的邊界受到房間頂棚、墻等限制影響。氣流分布前蘇聯(lián)學者研究表明:氣流從風口噴出后 的開始階段仍按自由射流 的特性擴散,射流斷面與流量逐漸增大,邊界為一直線;當射流斷面擴展到房屋斷面 的 20-25 時,射流斷面
22、擴展 的速度比自由射流要緩慢;當射流斷面擴展到房屋斷面 的40-42時,射流斷面和流量都達到最大(圖 10-12中斷面 -),之后斷面和流量逐漸減小,直到消失。圖 10-12受限射流斷面圖射流受限 的程度2來表示,其中 A為房間 的斷面積, m,當有多股射流時,d 0用射流自由度AA為射流服務區(qū)域 的斷面積; d為風口 的直徑, m,當為矩形風口時按面積折算0成圓 的直徑?;亓髯畲笃骄俣然亓鲄^(qū)中風速最大斷面應在射流擴展到最大斷面積 的斷面處(圖 10-12中(m/s)與I-I斷面),因這里是回流斷面最小 的地方。試驗結果表明,回流最大平均速度 (即工作區(qū) 的最大平均速度 )v風口出口風速 v
23、 (m/s)有如下關系:r,max0vr ,manA(10-9)0.69v0 d0如果工作區(qū)允許最大風速為 0.2-0.3m/s,則允許最大 的出口風速為Av0,man (0.29 0.43)(10-10)d 0另外,出口風速還應考慮噪聲 的要求,一般宜在制要求高 的場合,風速應取小值。溫度衰減 的變化規(guī)律2-5m/s內選?。粚υ肼暱?在空調房間內,射流在流動過程中,不斷摻混室內空氣,其溫度逐漸接近室內溫度。射流溫度衰減與射流自由度、紊流系數(shù)、射程有關;對于室內溫度波動允許大于 1 的空調房間,可認為只與射程有關。溫度衰減 的變化規(guī)律 ,見表 10-1。溫度衰減 的變化規(guī)律表 10-140x/
24、d024681015202530t /t s0.540.380.310.270.240.180.140.120.090.04x射流 的貼附長度當送冷風時,射流將較早地脫離頂棚而下落。射流 的貼附長度與射流 的阿基米得數(shù) Ar有關,即gd t soAr(10-11)與送風溫度 t之差,;Tr273+t,r2v Tr0式中tK;s-送風溫差,即室內工作區(qū)溫度 trs2重力加速度, m/s。g-Ar數(shù)愈小,射流貼附長度愈長; Ar愈大,貼附射程愈短。射流貼附長度表 10-2Ar(10 3)0.2801.0512.0403.0354.0325.0306.0287.0269.02311211319x/d
25、0房間高度在布置風口時,風口應盡量靠近頂棚,使射流貼附頂棚。另外,為了不使射流直接到達工作區(qū),側送風 的房間高度 H HHh 0.07x s 0.3(10-12)式中 h-工作區(qū)高度, 1.8-2.0m;x和 s見圖 9-12所示; 0.3m為安全裕度。2氣流組織設計要求氣流組織設計時,要求射流貼附長度達到對面墻0.5m處;要求該處 的射流溫度與工作區(qū)溫度之差為 1左右;如果是恒溫恒濕空調房間,應根據(jù)允許溫度波動值來確定。3氣流組織設計計算方法及計算步驟(1) 按允許 的射流溫度衰減值,求出射流最小相對射程 x/d。對于舒適性空o調,射流末端溫差t可取 1左右。(2) 根據(jù)射流 的實際長度和最
26、小相對射程,計算風口允許 的最大直徑xd 。0,max從風口樣本中預選風口 的規(guī)格尺寸。對于非圓形 的風口,按面積折算風口直徑,即d 1.128 A00(10-13)(3) 設定風口數(shù)量 n,計算風口 的出風速度,即Vv0(10-14)A n0式中為風口有效斷面系數(shù),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確定,或從風口樣本上查找,對于雙層百葉風口約為 0.72-0.82。出口風速一般不宜大于 5m/s。(4) 根據(jù)房間 的寬度 B和風口數(shù)計算出射流服務區(qū)斷面為 A=BH/n(10-15)由此可以計算射流自由度A/d, v0,max。如 v0, ma x v,認為合適;如00v0,max v0,則表明回流區(qū)平均風速
27、超過了規(guī)定值。超過太多時,應重新設置風口數(shù)和風口尺寸。(5) 計算 Ar,由表 10-2確定射流貼附 的射程 x,如 x x,認為設計合理,否則重新假設風口數(shù)和風口尺寸。重復上述計算。以上 的計算步驟與實例適用于對溫度波動范圍 的控制要求并不嚴格 的空調房間。對于恒溫恒濕空調房間 的氣流分布設計參閱文獻 7、8。10.4.2散流器送風 的計算1多層平行葉片和盤式散流器送風多層平行葉片散流器 的氣流分布模式如圖 10-10(a)所示,送出 的氣流貼附于頂棚。盤式散流器送出 的氣流擴散角大,接近平送流型。圖 10-13散流器平面布置圖(a)對稱布置 (b)梅花形布置1-柱 2-方形散流器 3-三面
28、送風散流器散流器 的布置原則要考慮建筑結構 的特點,散流器平送方向不得有障礙物(如柱)。一般按對稱布置或梅花形布置 (如圖 10-13所示)。每個圓形或方形散流器所服務 的區(qū)域最好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流器服務區(qū) 的長寬比大于 1.25時,宜選用矩形散流器。如果采用頂棚回風,則回風口應布置在距散流器最遠處。散流器射流 的速度衰減方程如果散根據(jù) P.J杰克曼 (P.J.Jackman)對圓形多層錐面和盤式散流器 的實驗結果,散流器射流 的速度衰減方程為KA1 / 2x x0v xv0(10-16)式中 x-以散流器中心為起點 的射流水平距離, m;vx-在 x處 的最大風速, m/s;0-散流器
29、出口風速, m/s;vx0-平送射流原點與散流器中心 的距離,多層錐面散流器取0.07m;2散流器 的有效流通面積, m;A- K-系數(shù),多層錐面散流為 1.4,盤式散流氣為 1.1。室內平均風速 v (m/s)與房間大小、射流 的射程有關,即m0.381rLvm(10-17)22 1/ 2(L / 4 H )式中 L-散流器服務區(qū)邊長, m;H-r-房間凈高, m;射流射程與邊長 L之比。rL-射程,即為散流器中心到風速為 0.5m/s處 的距離,通常把射程控制在到房間 (區(qū)域)邊緣之 75。式(10-17)是等溫射流 的計算公式。當送冷風時,應增加 20,送熱風時減少 20。氣流分布設計步
30、驟布置散流器;預選散流器;校核射流 的射程和室內平均風速。2.流線型散流器送風流線型散流器送風 的空氣分布見圖 10-10(b)?;旌蠈?的高度 h為了使工作區(qū)位于向下 的流動氣流中,在布置散流器密度時,要使混合層 的高度 hmm不得延伸到工作區(qū),即H-h工作區(qū)高度m(10-18)1(10-19)hm(L 2d 0)2tg式中 H-房間 的凈高, m;工作區(qū)高度按工藝要求確定,一般為 1.8-2m;L-散流器 的中心距, m;d -散流器頸部直徑, m;-散流器射流邊緣與中心線 的夾0角,取決于散流器葉片 的豎向間距,查風口樣本或手冊。射流軸心速度衰減 的規(guī)律vz0.6v Z / d0(Z 4
31、d時)(10-20)式中 v-散流器頸部 的風速, m/s;Z-從散流器出口算起 的射程, m;v -距風z口 Z處 的軸心速度, m/s。射流 的溫度衰減規(guī)律t zt s Z / d0式中t為送風溫差,;t -射程 Z處 的射流溫度與工作區(qū)溫度之差; C-C z(10-21)szz實驗系數(shù)。1043條形散流器送風圖 lO-14為雙條縫散流器平送風 的氣流分布模式。散流器可采用圖 10-4(d) 的可調式散流器或固定葉片散流器。 1.風口速度衰減方程根據(jù) PJ杰克曼 的實驗結果,條形風口速度衰減方程為1/ 2vxv0bx(10-22)K式中 x-從條縫中心為起點 的射流水平距離, m,由于條縫很小,射流原點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總經理蔡仲斌在集團公司管理提升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 2025年碳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冷凍魚苗售賣合同范本
- 做飯保姆合同范本
- 債務轉移說明合同范例
- 保潔工人安全合同范本
- 出售照明工廠合同范本
- 公寓房裝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金融產品廣告投放代理合同
- 代理股合同范本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小講課
- 福建省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費用參考指標
- 2024-2030年中國化妝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課件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過敏原成分檢測 第11部分:實時熒光PCR方法檢測麩質成分
- 員工安全健康手冊
- 華為客服制度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 醫(yī)美面部抗衰老注射項目培訓課件
- 2024-2029年中國限幅器芯片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新產品研發(fā)工作總結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