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征PBP的評估與護理參考PPT_第1頁
生命體征PBP的評估與護理參考PPT_第2頁
生命體征PBP的評估與護理參考PPT_第3頁
生命體征PBP的評估與護理參考PPT_第4頁
生命體征PBP的評估與護理參考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6.01.2021,1,第三節(jié) 血壓的觀察與護理,26.01.2021,2,血壓,是血管內(nèi)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所施的側(cè)壓力,一般是指體循環(huán)的動脈血壓。 計量單位 mmHg或kpa 兩者換算公式 1mmHg*0.13=1kpa 1kpa *7.5=1mmHg,26.01.2021,3,在心室收縮時,動脈血 壓上升達到的最高值,在心室舒張末期,動脈 血壓下降達到的最低值,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壓,在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平均值 平均動脈壓舒張壓+13脈壓 或13收縮壓+23舒張壓,概念,26.01.2021,4,前提條件,血壓的形成,兩個重要因素,大動脈彈性回縮,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nèi)血液充盈,心臟有射

2、血功(動) 外周阻力 (阻,26.01.2021,5,影響血壓的因素,每搏輸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循環(huán)血量、血管容積 動脈管壁的彈性 血壓由這五個因素相互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中樞是位于腦干的血管運動中樞,收縮壓,舒張壓,脈壓 舒張壓,脈壓差,26.01.2021,6,外周阻力的影響因素,阻力血管(小動脈和微動脈)口徑 血液粘稠度,反比,正比,26.01.2021,7,正常血壓及其生理變化,正常血壓的范圍: 正常成人在安靜狀態(tài)時 90mmHg收縮壓139mmHg 60mmHg舒張壓89mmHg 脈壓為30-40mmHg,26.01.2021,8,2008-7-19,血壓的生理性變化,26.01.2021,

3、9,血壓的生理性變化,血壓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新生兒血壓最低,小兒血壓比成人低 兒童血壓的計算公式:收縮壓=80+年齡x2 舒張壓=收縮壓X2/3,更年期前女性血壓略低于 男性,更年期后差別較小,26.01.2021,10,血壓的生理性變化,血壓在清晨最低, 白天逐漸增高, 午后或黃昏最高; 過度勞累或睡眠 不佳時,血壓稍 增高,在寒冷環(huán)境中血 壓可升高,高溫 環(huán)境中血壓可略 下降,26.01.2021,11,血壓的生理性變化,立位高于坐位,坐位 高于臥位,重力引起的代償機制有關,右上肢高于左上肢510mmHg; 大多數(shù)人下肢血壓比上肢高20-40mmHg,因股動脈的管徑大于肱動脈,血流量較多

4、,26.01.2021,12,2008-7-19,血壓的生理性變化,緊張、恐懼、興奮及 疼痛均可導致血壓升 高,舒張壓一般無變 化。勞動、飲食、膀 胱高度充盈、吸煙和 飲酒也可影響血壓值,26.01.2021,13,2008-7-19,各年齡的血壓平均值,26.01.2021,14,異常血壓的觀察及護理,高血壓 (hypertension,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但很難在正常血壓和高血壓之間劃一條明確的分界線。目前基本采用1999年WHO和國際高血壓聯(lián)盟(ISH)對高血壓的定義:成人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 90 mmHg,26.01.2021,15,重點,26.01.2021

5、,16,收縮壓 90mmHg 舒張壓 60mmHg 50mmHg 常見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表現(xiàn)脈細速、心悸、頭暈,26.01.2021,17,2008-7-19,1)脈壓減小 脈壓 30mmHg 常見于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環(huán)衰竭 (2)脈壓增大 脈壓 40mmHg 常見于主動脈硬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動靜脈瘺、甲狀腺功亢進,26.01.2021,18,異常血壓的護理,1、四定:時間、部位、體位、血壓計 2、觀察病情 3、休息與活動:充足睡眠、生活規(guī)律 4、環(huán)境:安靜、舒適、溫濕度適宜 5、情緒:穩(wěn)定 6、飲食:易消化、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飲食,

6、 7、健康教育: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規(guī)律生活,重點,26.01.2021,19,血壓的測量,血壓測量的方法: 直接法 創(chuàng)傷性操作 間接法 根據(jù)血液通過狹窄的血管形成渦流時發(fā)出響聲而設計的,測量血壓的意義: 血壓值能反映心臟泵血的效能、血容量、動脈管壁的彈性、末梢血管的阻力及血液的粘稠度等。血壓的變化對診斷、治療、護理都能提供依據(jù),26.01.2021,20,血壓的測量,血壓計的種類和構(gòu)造,常用的血壓計有: 汞柱式血壓計 表式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26.01.2021,21,26.01.2021,22,測量血壓的方法,用物準備 血壓計 聽診器 記錄本、筆,26.01.2021,23,26.01.

7、2021,24,26.01.2021,25,26.01.2021,26,26.01.2021,27,26.01.2021,28,注意事項,1、四定:定時間、部位、體位、 血壓計 2、偏癱者,應在健側(cè)測量。 3、排除影響血壓值的外界影響因素 袖帶過寬BP;袖帶過窄BP 袖帶過松BP;袖帶過緊BP 手臂低于心臟水平BP;手臂高于心臟水平BP 放氣太慢BP; 放氣太快,值難以聽準、看清,26.01.2021,29,注意事項,4、如發(fā)現(xiàn)血壓不清或異常時,應重測,先驅(qū)盡袖帶內(nèi)空氣,使汞柱降至“0”,稍等片刻 再測 5、防止血壓計本身造成的誤差 6、保護血壓計,打氣不可過猛過高 7、測血壓前,病人如有運動

8、、吸煙、進食等活動,應安靜休息時間2030min再測 8、測血壓前應檢查血壓計及聽診器是否符合要求,26.01.2021,30,第四節(jié) 呼 吸,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地從外界攝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機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26.01.2021,31,正常呼吸及其生理變化,呼吸過程,外呼吸 氣體運輸 內(nèi)呼吸,26.01.2021,32,2006-1-7,由3部分組成: 外呼吸、氣體的運輸、內(nèi)呼吸,組織細胞,血液 循環(huán),O2,肺,O2,CO2,CO2,O2,O2,CO2,CO2,26.01.2021,33,呼吸調(diào)節(jié),呼吸中樞 呼吸的反射性調(diào)節(jié) 化學性調(diào)節(jié),26.01.2021,34,1、

9、呼吸中樞 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產(chǎn)生和調(diào)節(jié)呼吸運動的神經(jīng)細胞群。 2、呼吸的反射性調(diào)節(jié) 肺牽張反射 由肺的擴張和縮小所引起的吸氣抑制和興奮的反射 。 呼吸肌本體感受性反射 指呼吸肌本體感受器傳入沖動引起的反射性呼吸變化。 防御性呼吸反射 包括咳嗽反射和噴嚏反射。 3、呼吸的化學性調(diào)節(jié) 指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氫離子濃度H+的改 變對呼吸運動的影響,26.01.2021,35,正常呼吸及其生理變化,正常呼吸頻率、節(jié)律均勻平穩(wěn),呼吸運動可受意識的控制。 成人呼吸頻率為16-20次/min,節(jié)律規(guī)則,呼吸運動均勻無聲且不費力。呼吸與脈搏的比例為1:4。 女性以胸式呼吸為主,

10、只有肋間外肌與其它胸肌的收縮。 嬰兒、兒童、男性、運動員或聲樂家常采用腹式呼吸,26.01.2021,36,生理變化,年齡:年齡越小,呼吸頻率越快。如新生兒呼吸約為44次分 。 性別:同年齡的女性呼吸比男性稍快。 活動:劇烈運動可使呼吸加深加快;休息和睡眠呼吸減慢 。 情緒:強烈的情緒變化,如緊張、恐懼、悲傷等刺激呼吸中樞,導致屏氣或呼吸加快。 其它:環(huán)境溫度升高或海拔增加,可使呼吸加深加快,26.01.2021,37,異常呼吸的觀察與護理,頻率異常 節(jié)律異常 深淺度異常 聲音異常 形態(tài)異常 呼吸困難,26.01.2021,38,頻率異常,呼吸過速 成人呼吸頻率超過24次/min,稱為呼吸過速

11、。多見于發(fā)熱、甲亢或缺氧的患者等。體溫每升高1,呼吸頻率增加3-4 次/min,26.01.2021,39,頻率異常,呼吸過緩 成人呼吸頻率低于10次/min,稱為呼吸過緩。見于呼吸中樞受抑制,如顱腦疾病、安眠藥中毒等,26.01.2021,40,節(jié)律異常,潮式呼吸:又稱陳-施呼吸 表現(xiàn) 是一種周期性呼吸異常,周期約30s-2min。 特點 由呼吸淺慢逐漸加快加深,達高潮后,又逐漸變淺變慢,暫停數(shù)秒(5-30s)之后,又出現(xiàn)上述狀態(tài)的呼吸,其形態(tài)如潮水起伏。 多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腦炎、腦膜炎、顱內(nèi)壓增高、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等,26.01.2021,41,潮式呼吸發(fā)生機制: 由于呼吸中樞的興奮

12、性降低或嚴重缺氧時,血液正常濃度的C02不能通過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樞興奮,使呼吸逐漸減弱以至暫停。 當呼吸暫停時,血液中C02積聚,增高到一定程度后,通過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樞,再次引起呼吸。 隨著呼吸的進行, C02的排出,呼吸中樞又失去有效的興奮,呼吸又再次變慢以致暫停,從而形成周期性呼吸異常,26.01.2021,42,節(jié)律異常,間斷呼吸:又稱畢奧(Biots)呼吸 表現(xiàn) 為呼吸與呼吸暫停現(xiàn)象交替出現(xiàn) 。 特點 有規(guī)律地呼吸幾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間隔一個短時間后又開始呼吸,二者交替出現(xiàn)。 產(chǎn)生機制 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為嚴重,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現(xiàn)。常見于

13、顱內(nèi)病變或呼吸中樞衰竭的患者,26.01.2021,43,深度異常,深度呼吸:又稱庫斯莫呼吸(Kussmauls) 表現(xiàn):是一種深長而規(guī)則的大呼吸 發(fā)生機制:機體內(nèi)產(chǎn)酸過多,排出少,C02潴留,使肺換氣加深加快,以便排出體內(nèi)較多的C02, 調(diào)節(jié)血中的酸堿平衡。多見于尿毒癥、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26.01.2021,44,深淺度異常,淺快呼吸: 是一種淺表而不規(guī)則的呼吸,有時呈嘆息樣 。 多見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與胸膜疾病,也可見于瀕死的病人,26.01.2021,45,聲音異常,蟬鳴樣呼吸 表現(xiàn)為吸氣時產(chǎn)生一種極高的似蟬鳴樣音響,由于聲帶附近阻塞,使空氣吸入發(fā)生困難。多見于喉頭水腫、喉

14、頭異物等。 鼾聲呼吸 表現(xiàn)為呼吸時發(fā)出一種粗大的鼾聲,由于氣管或支氣管內(nèi)有較多的分泌物積蓄所致。多見于昏迷患者,26.01.2021,46,形態(tài)異常,胸式呼吸減弱,腹式呼吸增強 由于肺、胸膜或胸壁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肋骨骨折、肋間神經(jīng)痛等產(chǎn)生劇烈的疼痛,均可使胸式呼吸減弱,腹式呼吸增強。 腹式呼吸減弱,胸式呼吸增強 由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極度腫大,腹腔內(nèi)巨大腫瘤等,使膈肌下降受限,造成腹式呼吸減弱,胸式呼吸增強,26.01.2021,47,呼吸困難,主觀感覺空氣不足,表現(xiàn)呼吸費力,造成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淺度的異常 主要由于氣體交換不足,機體缺氧所致。 表現(xiàn) 患者自感到氧氣不足,胸悶、呼

15、吸費力,不能平臥;可表現(xiàn)煩躁,張口聳肩,口唇、指(趾)甲發(fā)紺、端坐呼吸、鼻翼煽動等,26.01.2021,48,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吸氣性呼吸困難 特點:吸氣顯著固難,有明顯“三凹征” 常見于:喉頭水腫、氣管異物等上呼吸道部分梗阻 呼氣性呼吸困難 特點:呼氣費力,呼氣時間延長 常見于:支氣管哮喘、阻塞性肺氣腫等下呼吸道部分梗阻 混合性呼吸困難 特點:吸氣、呼氣均感費力,呼吸頻率增加 常見于:重癥肺炎、廣泛性肺纖維化、大量胸腔積液、大片肺不張等肺部廣泛病變,26.01.2021,49,異常呼吸的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保持呼吸道通暢 休息與活動 飲食 環(huán)境 吸氧 心理護理 健康教育,重點,26.

16、01.2021,50,呼吸的測量,目的 判斷呼吸有無異常,可動態(tài)監(jiān)測呼吸變化,了解病人呼吸功能情況,為協(xié)助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依據(jù)。 評估: 病人年齡、病情、意識、治療等情況。 有無影響呼吸測量的因素。 病人心理狀態(tài)、合作程度,26.01.2021,51,計劃: 用物準備:表(有秒針)、記錄本、筆、必要時備棉花。 病人準備:體位舒適,情緒穩(wěn)定。保持自然呼吸狀態(tài)。 環(huán)境準備:整潔、 安靜、安全,26.01.2021,52,操作步驟及要點,觀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測30秒X2,為每分 呼吸頻率。 呼吸不規(guī)則或嬰幼兒應測1分鐘。 呼吸微弱不易觀察時,可用少許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觀察棉花纖維被吹動的

17、次數(shù),計數(shù)1分鐘。 同時應觀察呼吸的節(jié)律、 深淺度、聲音有無異常 及呼吸困難的癥狀。 記錄呼吸值:次/分,26.01.2021,53,注意事項,測呼吸時,使患者 處于自然呼吸的狀 態(tài),以保證測量的 正確性,26.01.2021,54,維持呼吸功能的護理技術,1、有效咳嗽 2、叩擊 3、體位引流 4、吸痰法,26.01.2021,55,1、有效咳嗽 取坐位或半坐臥位; 曲膝(雙手抱膝)身前傾; 深吸氣后屏氣 3秒鐘; 腹肌用力,兩 手抓緊支持物 做爆破性咳嗽,26.01.2021,56,2、叩擊 用手叩打胸背部,借助振動,使分泌物松脫。 取坐位或側(cè)臥位; 操作者手以背隆 掌空狀;腕力 自下而上,

18、由外 向內(nèi)叩擊胸背部,26.01.2021,57,3、體位引流 置病人于特殊體位將肺與支氣管所存積的分泌物借助重力作用使其流入大氣管并咳出體外 體位 患肺處于高位,引流的支氣管開口向下 間歇深呼吸,叩背、咳痰 痰液粘稠不易引流可霧化吸入 時間與次數(shù):空腹時 2-4次/日、15-30分鐘/次 監(jiān)測:病人的反應; 引流液的色、質(zhì)、量 禁忌:高血壓、心衰、 高齡、極度衰弱的患者,26.01.2021,58,4、吸痰法,用吸痰裝置經(jīng)口腔、鼻腔、人工氣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并發(fā)癥的一種方法,臨床上主要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

19、嗽的患者,26.01.2021,59,吸痰裝置,中心吸引裝置 大號注射器吸痰法 電動吸引器,多在各大醫(yī)院使用,吸引管道連接到病室床單位,使用時接上吸痰導管,開啟開關,即可吸痰,在沒有中心吸引裝置、電動吸痰器時使用。一般用50或100ml注射器連接導管抽吸。小嬰兒多采用注射器吸痰,是最常用的方法 吸引器接通電源后通過馬達工作產(chǎn)生的負壓將痰液吸出,26.01.2021,60,電動吸痰器,26.01.2021,61,用物準備,電動吸引器、電插板 治療盤內(nèi)放治療碗、彎盤、吸痰導管、玻璃接頭、鑷子、止血鉗、紗布、生理鹽水、必要時備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等,26.01.2021,62,吸痰盤,26.01.2

20、021,63,操作步驟及要點,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解釋 接通電源,打開開關,連接導管,檢查吸引器性能,試吸,保證導管通暢,導管不斷左右旋轉(zhuǎn) 從深部向上提拉,吸凈痰液 動作要輕柔 導管不可固定在 一處不停地吸引,以免損傷粘膜 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導管退出后,應吸少量鹽水沖洗 導管,防止分泌物阻塞管腔,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時,26.01.2021,64,操作步驟及要點,吸痰畢,擦凈面部分泌物,將導管放治療碗中備用 吸痰治療盤內(nèi)用物有效期為1224h 氣管切開患者的治療盤4h,吸痰導管每次用后要更換,注意觀察痰液的性質(zhì)、顏色、量;患者面色、呼吸頻率的改變等 及時傾倒儲液瓶、安全瓶內(nèi)液體,以保

21、護機器,26.01.2021,65,吸氧法,氧氣吸入法常用搶救技術之一 給患者吸入氧氣 以解除人體暫時缺氧的方法,通過給氧 提高動脈血氧含量 及血氧飽和度 糾正各種原因造成的缺氧狀態(tài) 促進代謝,26.01.2021,66,2006-1-7,缺氧的分類特征,26.01.2021,67,氧療的適應癥,低張性缺氧效果最好 血液性缺氧 循環(huán)性缺氧 增加血漿中氧的溶解 組織性缺氧,26.01.2021,68,缺氧程度,26.01.2021,69,氧氣吸入療法的種類,根據(jù)吸氧流量分,低流量氧療,高流量氧療,根據(jù)吸氧壓力分,常壓給氧,高壓給氧,根據(jù)吸氧濃度分,低濃度吸氧,中等濃度吸氧,高濃度吸氧,26.01

22、.2021,70,給氧裝置,氧氣筒及 氧氣表裝置,26.01.2021,71,中心供氧裝置,給氧裝置,26.01.2021,72,給氧裝置,26.01.2021,73,給氧裝置,高壓氧艙,26.01.2021,74,2006-1-7,氧療的方法,鼻導管法 : 單側(cè)鼻導管法 雙側(cè)鼻導管法 鼻塞法 面罩法 氧氣頭罩法 氧氣帳法 高壓氧療法,26.01.2021,75,2006-1-7,雙側(cè)鼻導管法,26.01.2021,76,鼻導管給氧用物準備,氧氣筒、氧氣表、扳手、 氧氣記錄單 治療盤內(nèi)放:彎盤、鼻導管、治療碗、紗布、棉簽、膠布、玻璃接管、安全別針等,26.01.2021,77,給氧方法,核對病

23、人及解釋評估鼻腔濕棉簽清潔鼻腔,26.01.2021,78,鼻導管給氧的方法,插管深度為鼻尖至耳垂長度的2/3 雙側(cè)鼻導管,插管深度為1cm,26.01.2021,79,鼻塞法,用塑料制成的球狀鼻塞代替鼻導管插入鼻前庭,供給患者氧氣。 鼻塞規(guī)格有大、中、小號,以能塞住鼻孔為宜。 優(yōu)點 刺激性小,感覺舒適 使用方便 缺點 吸入氧濃度不高、不穩(wěn)定 對張口呼吸、鼻腔堵塞者效果差,26.01.2021,80,2006-1-7,鼻塞法,26.01.2021,81,面罩法,將面罩置于患者口鼻處,用繃帶固定面罩 適用于:病情較重,氧分壓明顯下降者 優(yōu)點:給氧濃度高;氣道粘膜無刺激;便于固定;能利用呼吸道濕化作用 缺點:不便于飲食、吐痰、患者常有憋氣、喘氣費力等不適,26.01.2021,82,2006-1-7,面罩吸氧,26.01.2021,83,氧氣枕法,用氧氣枕代替氧氣筒供氧。 一般用在氧氣筒準備不及的危重患者搶救、轉(zhuǎn)移患者途中或家庭病房等。 使用時讓患者的頭部枕在氧氣枕上,借助頭部重力使氧氣流出,26.01.2021,84,頭罩式給氧法,將透明的頭罩放在新生兒、嬰兒的頭部,根據(jù)病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