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檢查與診斷技術-第四篇胸部二_第1頁
X線檢查與診斷技術-第四篇胸部二_第2頁
X線檢查與診斷技術-第四篇胸部二_第3頁
X線檢查與診斷技術-第四篇胸部二_第4頁
X線檢查與診斷技術-第四篇胸部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線檢查與診斷技術,第四篇胸部(二)循環(huán)系統(tǒng)正常X線表現(xiàn),主講:蘭天明,班級:2013級影像1、2班,01,02,肺野的定義、劃分、分帶,左右肺門的組成及結構,03,正常胸部檢查報告,回顧上節(jié)課重點內(nèi)容,肺野(lungfield),定義:充滿氣體的肺組織在X線胸片上表現(xiàn)為縱膈兩旁密度均勻一致的透亮區(qū)域,1.第2,4肋骨前端下緣劃水平線,將肺野分為上、中、下野。2.用兩條平行于胸廓的弧線將每側肺野縱行分為內(nèi)、中、外帶。,肺門(hilumoflung),構成,肺動脈肺靜脈支氣管淋巴組織,02,胸廓,正常胸部檢查報告,片序胸部站立后前位胸廓對稱,照片條件適中,氣管居中;雙側肺野清晰,未見明顯實質性病變;雙側肺門大小、位置、形態(tài)正常;縱膈未見增寬、移位及變形;雙側膈面圓滑,肋膈角銳利,心影大小、形態(tài)正常;雙側膈上肋骨未見明顯骨質病變。意見:雙肺及心膈未見明顯病變。,一,教學目標,掌握平片心臟大血管的X線表現(xiàn),了解影響心臟大血管的生理因素,02,01,03,熟悉乳腺正常X線表現(xiàn),熟悉心臟大血管造影表現(xiàn),.,-心臟大血管正常X線表現(xiàn),循環(huán)系統(tǒng),正常心臟大血管的投影,在平片上,心臟的四個心腔和大血管在X線上的投影彼此重疊,僅能顯示各房室和大血管的部分輪廓,不能顯示心內(nèi)結構和分界。正常情況下心包缺乏對比,不顯示。,正常X線表現(xiàn)-后前位,正常心影2/3位于胸骨中線左側,1/3位于右側,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形成斜的縱軸,心臟大血管有左右兩邊緣。,心右緣:分兩段(其間有一明顯奇跡)上段-升主動脈和/或上腔靜脈投影;下段-右心房。心左緣:分三段上段-主動脈結(弓);中段-肺動脈段(心腰);下段-左心室段,其下方形成心尖。,正常X線表現(xiàn)-后前位,在肺動脈段與左心室段移行部長約1cm段為左心耳段;有時右心隔角處可見下腔靜脈投影;左心隔角處可見心包脂肪墊顯影。,正常X線表現(xiàn)-后前位,左心室與肺動脈段的搏動方向相反,兩者的交點稱為相反搏動點(“蹺蹺板”樣),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個重要標志。(透視下觀察),正常X線表現(xiàn)-后前位,正常X線表現(xiàn)-后前位,正常X線表現(xiàn)-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心前緣-自上而下由升主動脈、肺動脈干、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端(心尖部)構成。心后緣-上段為升主動脈后緣、弓部、氣管及上腔靜脈的重疊組成;下段由心房構成,上部較長段為左心房略呈弧形,隔上的小部分分為右心房,有時于后心隔角處可見向下后斜行的下腔靜脈。,正常X線表現(xiàn)-右前斜位,心前間隙:心前緣與胸壁之間的三角形透亮區(qū)。心后間隙:心后緣與脊柱之間透亮區(qū)(降主動脈與食管位于心后間隙)。,正常X線表現(xiàn)-右前斜位,在右前斜位作食道吞鋇時,有時可在其前緣自上而下依次見到主動脈弓、左主支氣管和左心房三個生理性壓跡。因此,在右前斜位,主要要觀察心后緣左房段與食管之間的關系。,右前斜位,自后前位向左轉450-600,正常X線表現(xiàn)-右前斜位,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室間隔與中心X線接近平行,心室大致分為左右兩半,右前方為右心室,左后方為左心室。心前緣:上段為升主動脈、右心房(耳部);下段為右心室。心后緣:上段為左心房;下段為左心室。,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前斜位,左前斜位,自后前位向右轉600,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前斜位,主動脈弓下方的透光區(qū)稱主動脈窗,氣管、支氣管、肺動脈投影其內(nèi),尤其注意左主支氣管與左心房的關系。,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前斜位,心前間隙:心前緣與胸壁之間自上而下的斜行長方形透亮區(qū)。心后間隙:心臟后緣與脊柱前緣之間透亮區(qū)(降主動脈自弓部向下垂行于心后間隙內(nèi)或與脊柱相重疊)。,體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心影梨型(類三角型)茄型主動脈弓顯示不清可見主動脈全貌胃泡影居前居后(與脊柱重疊)心前間隙三角形長方形,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側位,心影自后上向前下傾斜構成:心前緣:自上而下依次為升主動脈、右心室漏斗部和肺動脈主干、右心室前壁。心后緣:中上段為左心房,下段為左心室。胸骨后區(qū)、心后食管前間隙,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側位,心前間隙:心前緣與胸骨之間的倒三角形透亮區(qū)。心后食管前間隙:心后下緣、食管與隔之間的三角形間隙。,正常X線表現(xiàn)-左側位,心臟大小,測量心胸比率是確定心臟有無增大最簡單的方法。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橫徑與胸廓最大橫徑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體型肥胖者,心胸比率可超過0.5,但一般不應超過0.52。,心臟大小,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橫徑與胸廓最大橫徑之比。心影最大橫徑:心影左右緣最突點到胸廓中線垂直距離之和。胸廓最大橫徑:右膈頂平面兩側胸骨肋骨內(nèi)緣之間的距離。正常:0.5輕度增大:0.51-0.55中度增大:0.56-0.60重度增大:0.60,心臟大血管正常形態(tài)的影響因素,體型:年齡:隨年齡增長,球形斜位橫位呼吸:吸氣:垂位心、心影如常呼氣:橫位心、心影縮小體位:臥位:心影增大立位:心影伸長右側臥位:心影右偏、右房弧度加深左側臥位:心影左偏、右房弧度變淺、顯示下腔靜脈,心臟大血管正常形態(tài)的影響因素-體型,橫位心斜位心垂位心,心臟大血管正常形態(tài)的影響因素-體型,橫位心:見于短胖體型,胸廓變短,膈位置高,心膈接觸面大,心胸比率略大于0.50,主動脈結明顯,心腰部凹陷;斜位心:見于適中體型,胸廓介于另兩型之間,心膈接觸面適中,心胸比率0.50,心腰平直;垂位心:見于瘦長體型,胸廓狹窄,膈位置低,心膈接觸面小,心胸比率小于0.50。,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上、下腔靜脈和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動脈肺靜脈和左心房左心室和主動脈,胸部平片的X線表現(xiàn)后前位,胸部平片的X線表現(xiàn)右前斜位,胸部平片的X線表現(xiàn)左前斜位,胸部平片的X線表現(xiàn)左側位,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右心室和肺動脈,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心血管造影表現(xiàn),.,正常乳腺的鉬靶X線表現(xiàn),學習要點:,本節(jié)應了解、熟悉、掌握的知識要點:1.掌握乳腺正常X線表現(xiàn)。2.正常乳腺的分型。,正常乳腺影像學表現(xiàn)包括正常乳頭、皮膚、皮下脂肪與乳腺組織的影像表現(xiàn)。乳腺組織的正常影像表現(xiàn)變化很大。因為,乳腺組織影由乳腺腺體、導管及它們之間的結締組織共同形成,影像表現(xiàn)取決于腺體、導管和結締組織的含量與比例。三者又受年齡、營養(yǎng)狀態(tài)及月經(jīng)、妊娠、哺乳等生理時期的影響。因此,正確識別乳腺的正常影像表現(xiàn)對發(fā)現(xiàn)病變、診斷乳腺疾病都非常重要。,正常乳腺的鉬靶x線表現(xiàn),乳腺鉬靶x線片的觀察應從淺向深逐層進行。乳房呈圓錐形,頂端為乳頭,基底緊貼胸壁,表面為乳房皮膚,向下依次為皮下脂肪、乳腺組織、乳后脂肪、胸大肌及腋前淋巴結。,1.乳頭及乳暈,乳頭位于乳房頂端乳暈中心,呈突起狀,密度均勻,頂端因有乳腺導管開口而不光滑,可有小切跡。少數(shù)因發(fā)育狀況不同乳頭可扁平或內(nèi)陷。一般雙側乳頭中等大小、對稱,青春期與未生育者乳頭較小,也有乳頭發(fā)育巨大或特小的,偶見乳頭大小不對稱。,乳暈是乳房皮膚較為特殊的區(qū)域,位于乳頭基底周圍,較其他部分皮膚厚,厚度約15mm。,2.皮膚,乳房皮膚呈一弧線狀中等密度影。厚度均勻約0.52mm。乳房后下方臨近胸壁皮膚反褶處較厚。乳房皮膚局限性增厚或變薄均為病理性。要確定局部皮膚有無病理性增厚,應與對側同部位的乳房皮膚進行比較。,皮膚增厚:,皮膚增厚、乳頭內(nèi)陷:,3.皮下脂肪層,此層介于皮膚與淺筋膜淺層之間,呈低密度透亮影。皮下脂肪層的厚度因人而異。青春期與未婚未育者較薄,肥胖者較厚。約10mm左右。絕經(jīng)期乳腺組織萎縮,皮下脂肪與乳腺組織間脂肪影混為一體不能分辨。,皮下脂肪的比較:,4.懸吊韌帶(Cooper韌帶):,因人而異。發(fā)育差者,X線片上見不到Cooper韌帶陰影,或在皮下脂肪層內(nèi)見到纖細陰影,前端指向乳頭方向。發(fā)育好者,Cooper韌帶表現(xiàn)為狹長的三角形陰影,基底位于淺層上,尖端指向乳頭方向。炎癥、腫瘤侵犯時Coopers韌帶影增厚,皮下脂肪結構不清。,.,5.乳導管正常乳腺有1520支乳導管,開口于乳頭,以放射狀,向乳腺深部走行,止于腺泡。在X線片上多能見到大導管。6.血管X線片上在乳腺上部的皮下脂肪層多能見到靜脈陰影。一般左右兩側大致等粗。,動脈不易顯示,尤其在致密型乳腺中;而在絕經(jīng)期乳腺易見,尤其動脈壁鈣化時,清楚可見動脈影的形態(tài)、走行。如雙乳血管影不對稱,尤其是一側明顯增粗,預示血運豐富,往往提示急性炎癥或惡性病變存在。雙側靜脈影均增粗、迂曲,多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迂曲增粗的異常血管:,7.乳腺組織,乳腺組織位于淺筋膜淺層與深層之間。鉬靶X線片上,乳腺組織影實際上是乳腺小葉(腺體)、乳腺導管及其間結締組織共同形成的影像。多呈片狀、結節(jié)狀或團狀中等密度,其間夾雜數(shù)量不等的低密度脂肪影。片狀、結節(jié)狀或團狀乳腺組織影邊緣模糊,一般于外上象限分布較多。雙側乳腺組織的量、分布基本對稱,少數(shù)正常人雙側乳腺組織數(shù)量不等、分布不對稱。單側乳腺病變是導致乳腺組織不對稱的重要原因。,影像因素:,女性乳腺組織的形態(tài)與含量隨不同的年齡階段、營養(yǎng)狀態(tài)及月經(jīng)、妊娠、哺乳等生理時期,有很大的變化。根據(jù)乳腺組織組成比例,對正常乳腺分型。,8.乳后脂肪,位于乳腺組織與胸大肌之間。呈低密度透亮影,寬度因人而異,延至腋部。乳腺癌侵犯胸壁時,乳后脂肪的透亮影可見密度增高或消失,胸大肌前緣毛糙不清。,乳后脂肪:,腫瘤侵犯胸壁,乳后脂肪結構紊亂:,9.腋前淋巴結,乳腺斜位片上可見腋前淋巴結影。正常乳腺絕大多數(shù)見不到腋前淋巴結,極少數(shù)可見12枚淋巴結影,腎形、長橢圓形或小圓形,短徑或直徑小于1cm。腋前淋巴結增大多見于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等。腋前區(qū)偶可見片狀或結節(jié)狀乳腺組織影,為副乳。,乳腺癌腋下淋巴結受侵:,惡性淋巴瘤(NHL):,二、正常乳腺組織影像表現(xiàn)分型,乳腺正常分型:脂肪型(腺體成分25%)少量腺體型(25%75%),此分型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