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二輪復習-古文化與化學知識-專題卷(全國通用)_第1頁
2018屆二輪復習-古文化與化學知識-專題卷(全國通用)_第2頁
2018屆二輪復習-古文化與化學知識-專題卷(全國通用)_第3頁
2018屆二輪復習-古文化與化學知識-專題卷(全國通用)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古文化與化學知識 測試題1我國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記敘無機藥物335種,其中“強水”條目下寫道:“性最烈,能蝕五金其水甚強,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边@里的“強水”是指( )A氨水 B 硝酸 C醋 D鹵水答案:B2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發(fā)明史,下列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A用膽礬煉銅 B用鐵礦石煉鐵 C燒結(jié)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針答案:D3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jié)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餾 B升華 C干餾D萃取答案:B4古絲綢之路貿(mào)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的是A瓷器 B絲綢 C茶葉 D中草藥答案:A5明代著名哲學家、科學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識卷七金石類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其中的“硇水”指()A醋酸 B鹽酸 C硝酸 D硫酸答案:C6東漢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對汞的描述:“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將欲制之,黃芽為根?!边@里的“黃芽”是指()A金 B硫 C銅 D鐵答案:B7中國絲綢有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種“堿劑”來精煉絲綢,該“堿劑”的主要成分是一種鹽,能促進蠶絲表層的絲膠蛋白雜質(zhì)水解而除去,使絲綢顏色潔白、質(zhì)感柔軟、色澤光亮。這種“堿劑”可能是( )A膽礬 B火堿 C食鹽D草木灰答案:D8春秋末期齊國的工藝官書考工記中載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貝殼灰)混合加水所得液體來洗滌絲帛。這種液體能洗滌絲帛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A氧化鈣 B碳酸鈉 C氫氧化鉀 D次氯酸鈉答案:C9據(jù)易經(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指湖泊池沼?!皾芍杏谢稹保侵浮癕氣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xiàn)象的描述。這里“M氣體”是指()A甲烷 B一氧化碳 C乙烯 D氫氣答案:A10我國宋代開寶本草中記載了中藥材鐵華粉的制作方法:“取鋼煅作葉如笏或團,平面磨錯令光凈,以鹽水灑之,于醋甕中陰處埋之一百日,鐵上衣生,鐵華成矣?!敝兴幉蔫F華粉是指()A鐵粉 B醋酸亞鐵 C冰醋酸 D食鹽答案:B11本草綱目中的“石堿”條目下寫道:“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則凝淀如石,浣衣發(fā)面,甚獲利也”。這里的“石堿”是指()AKOH BKAl(SO4)2 CKHCO3 DK2CO3答案:D12古代藥學著作本草經(jīng)集注共七卷,其中對“消石”的注解如下:“如握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這里的“消石”是指()A氫氧化鈣 B硝酸鉀 C高錳酸鉀 D硝酸鈉答案:B13新修本草是我國古代中藥學著作之一,記載藥物844種,其中有關“青礬”的描述為:“絳礬,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瑠璃燒之赤色”據(jù)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答案:B14物理小識中有如下敘述:“青礬廠氣熏人,衣服當之易爛,栽木不茂”。“青礬廠氣”指的是()ACO和CO2 BSO2和SO3 CNH3和NO DNO2和H2S答案:B15本草衍義中有如下敘述:“嘉州峨眉山有燕薩石,形六棱而銳首,色瑩白明澈。”這里“燕薩石”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SiO2 BCaO CNaCl DC(石墨)答案:A16古代造紙工藝中使用的某種物質(zhì)存在副作用,它易導致紙張發(fā)生酸性腐蝕,使紙張變脆易破損,該物質(zhì)是()A明礬 B芒硝 C草木灰 D漂白粉答案:A17后漢書郡國志中記載:“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酉陽雜俎一書:“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上如漆,采以膏車及燃燈極明?!边@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A油脂 B油漆 C石油 D煤焦油答案:C18我國晉朝傅玄的傅鶉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寫道:“夫金木無常,方園應行,亦有隱括,習與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里的“朱”指的是() AFe2O3 BCu2O CHgS DCu答案:C191640年,我國早期科技叢書物理小識金石類記有“青礬廠氣熏人,衣服當之易爛,載木不盛”?!扒嗟\”強熱,得赤色固體,“氣”凝即得“礬油”。其中“礬油”是指()A硝酸 B氨水 C硫酸 D鹽酸答案:C20戰(zhàn)國所著周禮中記載沿海古人“煤餅燒礪房成灰”(“礪房”即牡蝸殼),并把這種灰稱為“蜃”。蔡倫改進的造紙術,第一步漚浸樹皮脫膠的堿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膀住钡闹饕煞质牵ǎ〢SiO2BCaO CNa2CO3DCaCO3答案:B21宋代著名法醫(y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有用銀針驗毒的記載,銀針變黑即為中毒,但現(xiàn)代化學表明銀針只能檢驗出砒霜的毒性,下列物質(zhì)也能使銀針變黑的是()ANa2S BNaI CNaBr DNaCl答案:A22天工開物中記載:人賤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體,其質(zhì)造物之所具也。屬草木者,為枲、麻、苘、葛,屬禽獸與昆蟲者為裘褐、絲綿。各載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絲綿”分別屬于()A纖維素、油脂B糖類、油脂 C纖維素、蛋白質(zhì)D糖類、蛋白質(zhì)答案:C23“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這段中國古代煉丹家對“伏火方”的記載被認為是黑火藥配方的雛形。下列對后來成熟的黑火藥配方中主要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A硫酸、硝石、木炭粉 B硫磺、芒硝、馬兜鈴粉C硫磺、硝石、木炭粉 D硫磺、硝酸、馬兜鈴粉答案:C24我國明代本草綱目中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燒酒”條目下寫道:“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边@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 B蒸餾 C滲析 D干餾答案:B25本草圖經(jīng)中關于綠礬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綠礬形似樸消(Na2SO410H2O)而綠色,取此物置于鐵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熾,其礬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對此段話的說明中肯定錯誤的是()A綠礬的化學式為FeSO47H2O B綠礬分解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電子的轉(zhuǎn)移C“色赤”物質(zhì)可能是Fe2O3 D流出的液體中可能含有硫酸答案:B26東漢著名的煉丹理論家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提出:“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已知胡粉主要成分是2PbCO3Pb(O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胡粉中的Pb顯+4價 B這里的“火”中含有炭C此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了化合反應 D在元素周期表中鉛與碳都位于第A族答案:B 27下列古詩中對應的化學物質(zhì)及相關說法均正確的是()選項詩句相關物質(zhì)相關說法A春蠶到死絲方盡纖維素高分子化合物B蠟炬成灰淚始干脂肪烴不飽和烴C滄海月明珠有淚碳酸鈣強電解質(zhì)D藍田日暖玉生煙二氧化硅兩性氧化物答案:C28中國詩詞大會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還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下列詩詞分析不正確的是()A李白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紫煙”指“香爐”中碘升華的現(xiàn)象B劉禹錫詩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金性質(zhì)穩(wěn)定,可通過物理方法得到C王安石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曹植詩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這里的能量變化主要是化學能轉(zhuǎn)化為熱能答案:A29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水銀镕化(加熱)還復為丹”。 黃帝九鼎神丹經(jīng)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熱Hg制得的。 這里的“丹”是指( )A合金 B氧化物 C氯化物 D硫化物答案:B30本草綱目拾遺中在藥物名“鼻沖水”條目下寫道:貯以玻璃瓶,緊塞其口,勿使泄氣,則藥力不減,氣甚辛烈,觸入腦,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創(chuàng)水”條目下寫道:治金創(chuàng),以此水涂傷口,即斂合如故。這里所說的“鼻沖水”、“刀創(chuàng)水”分別指的是( )A氫氟酸、食鹽水 B氨水、碘酒 C石灰水、硝酸 D稀硫酸、食鹽答案:B31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我國古代的人民在那時候就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了相關的化學知識,古化文獻中充分記載了古代化學研究成果。下列關于古代化學的應用和記載,對其說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綱目中記載“(火藥)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銃機諸藥者”,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李白有詩云“日照香爐生紫煙”,這是描寫“碘的升華”C本草經(jīng)集注中記載了區(qū)分硝石(KNO3)和樸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這是利用了“焰色反應”。D我國古代人民常用明礬水除去銅器上的銅銹Cu2(OH)2CO3答案:B32我國明代本草綱目記載了燒酒的制造工藝:“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以燒酒復燒二次價值數(shù)倍也”。這里用到的實驗方法可用于分離A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 C食鹽水和泥沙 D硝酸鉀和硫酸鈉答案:B33茶疏中對泡茶過程有如下記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溶解 B萃取 C過濾D蒸餾 答案:D34本草綱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