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文言文題庫目錄陳涉世家-2-3 頁唐雎不辱使命-3-6 頁出師表-6-10 頁隆中對-10-14 頁公輸- 14-17頁孟子二章- 17-20頁魚我所欲也-21-27頁莊子故事兩則-27-31頁曹劌論戰(zhàn)-31-35頁鄒忌諷齊王納諫-35-39頁愚公移山-40-45頁詩經(jīng)兩首-45-47頁一、閱讀陳涉世家選段,完成1-4題。(9分)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籍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标惿婺肆橥?,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節(jié)選自陳涉世家)1.用“/”給文中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只劃三處)。(3分)乃 令 符 離 人 葛 嬰 將 兵 徇 蘄 以 東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1)吳廣素愛人 素: (2)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身: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陳勝、吳廣起義提出了“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從而掌握了民心動向,請概括這一策略的效果是從哪兩個方面得到證明的。(2分) 答案:(一)(9分)1.(3分)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2.(2分)(1)向來,一向 (2)親自,親身3.(2分)可是戍守邊塞的人本來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譯出大意1分,關鍵詞“固”“十六七”1分)4.(2分)起義隊伍迅速發(fā)展并建立張楚政權;各郡縣紛紛舉事響應陳涉。(答出一點給1分)二、唐雎不辱使命(一)閱讀唐雎不辱使命選段,完成14題(9分)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安陵君其許寡人/ 其岸勢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D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2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譯文: 3填空。(3分) 秦國企圖用_的政治騙局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一事。“_”寫出了這場外交斗爭的結局。4結合內容,簡析作者主要通過什么手法來刻畫人物,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2分)_答案:(一)1C中的兩個“冠”都是“帽子”的意思。(2分)2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真的發(fā)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2分,意思對即可1分,關鍵詞“縞素”“ 是”1分)3易地 、出使秦國 、長跪而謝之(大意答對即可,各1分,共3分)4語言(或“對話”)描寫。(1分)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1分)(二)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5題(12分)【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玻鞘恐?。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薄疽摇筷套訉⑹钩?。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音也?”對曰:“齊人也,坐盜?!蓖跻曣套釉唬骸褒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下面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人恒過然后能改 B或異二者之為 何為者也C. 吾欲辱之,何以也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D.要離之刺慶忌也 甚矣,汝之不惠 2翻譯下面句子。(4分)(1)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_ (2)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_ 3【甲】文中秦王對唐雎的態(tài)度、情感有一個變化過程,請根據(jù)文段內容簡要概括。(3分)憤怒4【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問話時,“避席對曰”,“避席”寫出了晏子 的態(tài)度,也隱含了他的不滿。(2分)5唐雎與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唐雎主要是靠 取勝,晏子主要是靠 取勝。(2分)答案(二)1D(2分)學科王2(1)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2分,意思對即可1分,關鍵詞“撓”“ 長跪”“謝”1分) (2)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同。(2分,意思對即可1分,關鍵詞“徒”“ 其實” 1分) 3威脅 害怕 色撓(評分:3分。每空1分,大意對即可)。 4鄭重(2分) 5、勇敢 智慧(評分:2分。每空1分)三、出師表(一) 請閱讀出師表完成下列各題(8分)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資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不以臣卑鄙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2第段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3下面的一副對聯(lián)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給出的六項中任意選兩項,寫出具體所指。(2分)上聯(lián):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下聯(lián):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顧:三顧茅廬:六出:_ 東和:_ 收二川:_七擒:_ 北拒:_ 排人陣:_答案:1.感動、激動奔走效勞身份低微,目光短淺探望2. 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3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益獲東和:東和孫吳北拒:北拒曹魏收二川:收取東川、西川(6)排八陣:擺設八陣圖(任意答出其中兩個,意思對即可)(二)依據(jù)語段完成下列習題(8分)1.與“咨臣以當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傷先帝之明 C悉以咨之 D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2.用一個成語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1分)劃線語句的內容:_。3.“此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答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候。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答案: 1.D2.三顧茅廬3.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拔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4只求在亂世之中保全性命,不奢求在各諸侯之間揚名發(fā)達(注意語序和“于” 翻譯準確)。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奉命出使。(注意語序和“奉命”的翻譯)(三)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回答14題(9分)【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乙】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損抑。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選自晏子春秋 內篇雜上)注釋:御:馬夫。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 去:離開,這里指離婚。 相:擔任國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東西。自下:謙虛。自損抑:克制自己,保持謙卑。對:回答。1解釋下列短語。(2分。)(1)簡拔: (2)裨補闕漏: (3)優(yōu)劣得所: (4)意氣揚揚: 2翻譯句子(2分)(1)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2)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選出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2分)(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實論證的寫法,思路嚴密;直截了當,讓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簡短精練,含義深刻,含蓄地表明觀點、說明道理,說服力強。C甲文乃出師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達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D乙文非常細膩地敘述了一個故事,雖鮮明生動,但讀者難以把握作者的真實意圖。用這樣的手法推薦國家大臣,似乎也不夠慎重。4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結合選段,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選用人才的標準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1.(1)選拔;(2)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氣揚,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1)將軍向寵,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軍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門,雖然志向遠大,深謀遠慮,卻總是顯出自己很謙虛的樣子。(共4分,每句1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3D(2分)4諸葛亮推薦文武大臣的原則:忠誠、細心、能干、公正,久經(jīng)鍛煉和考驗。晏子的標準則是:有了缺點能虛心接受意見,并及時加以改正。四、閱讀隆中對完成下列各題隆 中 對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子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一)(9分)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1)自董卓已來 (2)名微而眾寡 (3)挾天子而令諸侯 (4)利盡南海 2翻譯下面文言語句(2分)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3問題探究:諸葛亮認為“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應該采取哪些策略?(3分)(1) (2) (3) 4.簡答:(2分)(1)諸葛亮在對前景的分析中,反復強調“人謀”的重要性,請從文中任舉一例說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1分) (2)聯(lián)系實際,談談“人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1分) 答案:1(1)通“以”(2)而且(并且)(3)挾持(控制)(4)物資 2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筐(竹籃、竹筒)盛著食物、用壺裝著水(酒水)來迎接將軍你呢?(2分,如關鍵詞簞、壺漏譯或錯譯,酌情扣分)3(1)奪取荊、益二州,作為“霸業(yè)”的根基(2)外結孫權,內修政理,與西南少數(shù)民族和睦相處(3)聯(lián)吳抗曹,并從荊、益二州出兵(3分,每小題1分,答題順序可顛倒,意同即可)4.(1)曹操“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孫權“賢能為之用”劉備“總攬英雄”(1分,可選其中一例回答)(2)當今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1分,意同即可)(二)(10分) 1用“/”給下面語句標出正確的停頓(1分)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2下列“以”字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項的是( )(2分)A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B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C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D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3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分別是什么?(2分)(用原文回答)曹操: 諸戎、夷越: 4下面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賢能為之用 不足為外人道也B而其主不能守 舍生而取義者也 C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D今操已擁百萬之眾 輟耕之壟上 5句子翻譯(3分)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答案:1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2A 3此誠不可與爭鋒西和諸戎,南撫夷越4B 5這大概是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這個意思嗎?(本題要注意“殆”、“資”及反問語氣,翻譯意思對即可)(三)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回答14題(9分)【甲】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疽摇肯鹊壑贾斏鳎逝R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1.聯(lián)系兩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將軍”也就是乙段中的(1分)2.甲段中加點的兩個字,“胄”的讀音是;“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點詞語“不毛”的意思是 (3分)3.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標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話概括均可)(1分) 4.“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體現(xiàn)了前句中 “ ”乙段中最能體現(xiàn)“老臣心”的一句話是 (2分) 5.在公眾眼里,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歷來被人們所稱頌,除以上杜甫的詩句外,有關他的典故、成語、名言警句以及俗語等還有很多,請列舉2個(句、對)(2分)(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寫出兩個即可) 答案:1.先帝2.Zhu; 親自 不長莊稼(的地方),意思是荒涼的地方3.恢復漢室一統(tǒng)霸業(yè)(或:“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 興復漢室”“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等)4“天下計”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5、有關典故如:初出茅廬:火燒新野:借東風;空城計;失街亭;氣周瑜等等 有關成語如:三顧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關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等 有關俗語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等 (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寫出三個即可)五、公輸(一)閱讀公輸回答1-5題。(10分)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千金?!惫敱P曰:“吾義固不殺人?!弊幽悠穑侔菰唬骸罢堈f之。吾從北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弊幽釉唬骸昂灰娢矣谕?”公輸盤曰:“諾?!弊幽右娡?,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有竊疾矣?!弊幽釉唬骸扒G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蓖踉唬骸吧圃?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庇谑且姽敱P,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圍有余。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背鯁柶涔省W幽釉唬骸肮斪又?,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背踉唬骸吧圃?吾請無攻宋矣。”1、公輸選自_。墨子相傳為_時期人,是_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張是“_”,在本文中就有明顯體現(xiàn)。(2分)2、解釋加粗的字。(2分)(1)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 (2) 待楚寇矣_3、指出下列句中“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2分)A子墨子曰:“請獻十金?!?B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C. 臣是以無請也。 D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4、翻譯下列句子。(2分)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譯文: 5、本段主要記述墨子與公輸盤的假想的攻守戰(zhàn),哪些語句表明戰(zhàn)斗之激烈?結果怎樣?(用原文回答)(2分)答: (二)閱讀五十步笑百步,回答6-8題。(6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2分)A則移其民于河東(那里的,指河內的)B河東兇亦然(這樣,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C. 或百步而后止(有的)D王知如此(這個道理,指“五十步而后止”與“百步而后止”性質相同)7翻譯下面句子。(2分)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譯文: 8孟子說:“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边@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2分) 答案:1.墨子非攻 戰(zhàn)國 墨家 非攻 2.(1)通“御”抵擋 (2)入侵 3.C 4.我知道你怎么抵御我,我不說。5.“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薄肮敱P詘?!?. B 7.只不過他們逃跑不到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8.告誡梁惠王放棄稱霸的野心,施行仁政,真正關心人民的疾苦。六、孟子二章(一)閱讀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回答1-4題(8分)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1解釋加點詞:(2分) (1)苦: (2)喻 2翻譯句子:(2分)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作者在上文第一段列舉的事例意在說明( )(2分)古代任人唯賢,并不重出身、地位;卑賤的人最多智慧 ;經(jīng)受磨難的人,才能接大任。4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觀點?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分)答: 答案:(一).使.受苦了解.通過這樣的途徑來使他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原來沒有的能力。.不論就一點談還是兩點結合起來談,不論持什么觀點,只要所言有積極意義,符合情理即可。(二)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1-4題(8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1解釋加點的詞(分)委而去之 攻親戚之所畔 2翻譯句子(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之”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分)委而去之親戚畔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夫環(huán)而攻之4孟子在談到戰(zhàn)爭勝利的條件時認為最主要條件是“人和”,而曹劌卻認為“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zhàn)”的重要條件。他們的觀點有沒有矛盾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2分) 答案:(二).放棄通“叛”背叛.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4.示例:我認為二者不矛盾。孟子的“人和”,主要是指戰(zhàn)爭中要想取勝,就要做到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曹劌的“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說政治上取信于民,就能做到百姓擁護,上下齊心,這與孟子的觀點是一致的,所以不矛盾。(三)閱讀下段文言文,回答1-3題。(6分)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泵献釉唬骸笆茄傻脼榇笳煞蚝??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選自孟子滕文公下)注景春:人名,縱橫家的信徒。公孫衍:人名,即魏國人犀首,著名的說客。與張儀先后為秦國宰相。張儀:魏國人,與蘇秦同為縱橫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連橫”,與蘇秦的“合縱”相對。熄:指戰(zhàn)火熄滅,天下太平。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歲叫做成年,行加冠禮,父親開導他。廣居、正位、大道:朱熹有“廣居,仁也;正位,禮也;大道,義也”之說。以天下為家園,以天下事業(yè)為崗位,為天下人謀福利。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含義。(2分)(1)往之女家()(2)無違夫子()2.孟子舉母親告誡女兒“往女兒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2分) 3.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呢?(2分) 答案:(三)1.(1)“女”通“汝”,你。(2)違背。2.批評張儀之流靠曲意順從諸侯的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奉行的不過是“妾婦之道”,根本談不上大丈夫,而是小人。3.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七、魚我所欲也(一)閱讀魚我所欲也,完成下列問題。(8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下列加點字解釋相同的兩組是(2分)( )( )A.弗敢加也 萬鐘于我何加焉 B.故不為茍得也為宮室之美為之C.得之則生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便扶向路E.宮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2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jīng)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對此,你是怎樣看待的?(2分) 4.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列舉了“不食嗟來之食”的事例,請你給本文補充個論據(jù)(2分) 答案:1.BD 2. (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寧愿)犧牲生命來選取道義。3.我們每一個個體,由于身體的、技能的原因,有著不同的特長與能力,只要為社會的正義事業(yè)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個好市民我們不能完全贊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這種“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則,對自己,可能是身體的損害;對家人,是失去親人的悲傷:對國家,則是社會資源的無謂浪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們倡導的見義勇為,應該是“巧為”、“智為”4.朱自清寧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二)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下列問題。(8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節(jié)選自故事兩則)1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表現(xiàn)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魚我所欲也中“_”的思想也體現(xiàn)了這種追求。(2分)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魚我所欲也中孟子的形象與故事兩則(惠子相梁)中莊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孟子與莊子形象的不同點。(4分) 答案:1.舍生取義 2.魚,是我喜愛(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愛(想要)的。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愿意舍棄魚而得到熊掌。(得分要點:整句翻譯準確流暢得滿分,其中“所欲”、“得兼”的準確翻譯各占0.5分;“也”、“者也”表判斷,翻譯時加“是”占1分)3.孟子積極入世;莊子消極避世。答到“積極”、“消極”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滿分;答到孟子“重義輕生”,莊子“不貪圖富貴,幽默風趣”等也可給滿分。(三)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回答問題。(12分)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乙天祥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yún)兩剑篂闀袕埵澜?。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殂怀鎏?,曰:“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注】弘范:元軍元帥。捍(hn):保衛(wèi)。泫(xun)然:水滴下的樣子。捄:同“救”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天祥泫然出涕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2)弘范遂以客禮見之。 3請從乙文中分別找出最能體現(xiàn)文天祥“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2分)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為印證了甲文中的哪句話?(2分) 5請結合文體特點,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何不同?(2分)_ 答案:1.(1)通“避”,躲避。(2)眼淚 2(1)因此人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是故”0.5分,調整語序1分) (2)弘范于是用接待賓客的禮節(jié)來會見文天祥。(“以”、“見”各0.5分)3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0年中考英語必考語法知識總結
- 買賣淘寶商鋪合同范例
-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版)》課件第十二章第二節(jié)
- 交通建材購銷合同范例
- 2025年家庭關系與社會支持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殊教育學習評估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網(wǎng)絡信息安全與加密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如何用Flash制作動畫
- 企業(yè)退貨合同范例
- 公司商鋪出租合同范例
- 2025年湖南省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一)(原卷版+解析版)
- 出版行業(yè)書籍的包裝與運輸實施方案
- 光纜線路工程驗收標準
- 電力施工管理制度
- 2025南通輔警考試題庫
- 課題開題報告:機理-數(shù)據(jù)混合驅動下高速公路新型混合交通流狀態(tài)估計與協(xié)同控制策略研究
- 2023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浙江省《保安員資格證考試必刷500題》考試題庫必背含答案
- 眼科學考試試題題庫
-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剖析、實踐困境與完善路徑
- 城鄉(xiāng)農(nóng)產(chǎn)品批發(fā)市場四股橋智慧農(nóng)貿(mào)市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申批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