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5課件 魯教版_第1頁
三年級語文下冊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5課件 魯教版_第2頁
三年級語文下冊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5課件 魯教版_第3頁
三年級語文下冊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5課件 魯教版_第4頁
三年級語文下冊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5課件 魯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魯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 今天帶給同學(xué)們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發(fā)生在杭州的故事 因為真實 因為就在我們身邊 所以格外讓人感動 你們一定很迫切地想讀讀這個故事 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動著我們 臺灣海峽是中國臺灣島與福建海岸之間的海峽 屬東海海區(qū) 南通南海 南界為臺灣島南端貓鼻頭與福建 廣東兩省海岸交界處 一說為鵝鑾鼻與南澳島南端 連線 北界為臺灣島北端富貴角與海壇島北端癢角 一說為黃岐半島北茭咀 連線 呈北東 南西走向 長約370千米 北窄南寬 北口寬約200千米 南口寬約410千米 最窄處在臺灣島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島之間 約130千米 總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 臺灣海峽 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 讀通課文 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反復(fù)多讀幾遍 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幸運臺灣襲擊空曠暫停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骨肉同胞血脈親情談何容易 我最棒 默讀課文 感知 課文寫了幾個場景 講了一件什么事 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 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 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 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yī)院的病床上 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 他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yī)院 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 做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所有的這一切 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 兩岸同胞相距雖遠 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課堂練習(xí) 故事發(fā)生地時間是 地點是 和 主要講 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 的骨髓 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 1999年9月22日 杭州 臺灣花蓮慈濟醫(yī)院 李博士 臺灣青年 小錢 朗讀感悟 什么讓你感動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 患了嚴重的白血病 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唯有骨髓移植 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凋零 指草木凋謝零落 這句話把年輕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 不曾開放就將凋零 讓我們痛心地看到 正值如花年華的年輕人 如果不進行骨髓移植 就將結(jié)束短暫的生命 這也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骨髓移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白血病俗稱 血癌 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 近年來 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的發(fā)展 可以用化療 放療等方法遏制病變的白細胞 延長病人的生命 但是這種方法的副作用大 復(fù)發(fā)率高 不但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而且對家庭 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國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將骨髓移植運用于白血病的治療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世紀80年代起 干細胞移植術(shù)在臨床應(yīng)用中獲得了成功 骨髓是還沒有分化成紅 白細胞的母細胞 就像還沒有分杈的樹干 把它植進白血病患者體內(nèi) 就可以繼續(xù)分化 造血 骨髓捐獻者捐出的干細胞 只占身體的約5 這5 即使不捐 兩星期后也會在自身的新陳代謝中死亡 所以捐獻骨髓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 我國大陸的骨髓庫起步較晚 人們對捐獻骨髓的知識欠缺 意識淡薄 目前各地捐獻志愿者的庫存資料加起來還不到三萬份 這就為尋找配型相符的骨髓帶來了很大困難 什么是白血病和骨髓移植 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 此時此刻 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 但是 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 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朗讀 比較 你感受到了什么 臺灣青年卻并非因為缺乏生氣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 他在持續(xù)不斷的余震中 不顧自己的安危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是因為他知道大陸18歲的小錢正期待著他的骨髓 這里的 靜靜地 是他內(nèi)心堅定沉著的反映 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 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身患重病的小錢是因為缺乏生命力 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 無私奉獻 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也許 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 這并不重要 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那血脈親情 如同生命的火種 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寶島臺灣與大陸雖然被臺灣海峽所隔 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 這種血脈親情就是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一定會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 這種血脈親情是生命的火種 必將愈燃愈烈 經(jīng)久不熄 世代相傳 你想到了什么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 也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 最后 生命在人們的無私的給予中復(fù)活了 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 小錢得救了 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fù) 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 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了感激 你想他會感激誰呢 醫(yī)生臺灣青年 小錢感謝那位青年 僅僅是因為他志愿捐獻骨髓嗎 再仔細地讀讀課文 看看還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 在抽取骨髓的過程中 發(fā)生了余震 經(jīng)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 臺灣青年的骨髓 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臺灣青年冒著生命的危險挽救了小錢的生命 拓展 我們來想象一下 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臺灣青年相遇了 會是怎樣的場景 慈濟醫(yī)院位于臺灣花蓮市 1986年正式啟用 1993年 成立了臺灣地區(qū)首座骨髓捐贈中心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 后發(fā)展成為慈濟骨髓干細胞醫(yī)學(xué)中心 現(xiàn)登記在冊的志愿供髓人數(shù)已達20余萬 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骨髓捐贈中心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 截至目前 慈濟醫(yī)院已向大陸供髓約180例 每一例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文中提到的 李博士 是李政道教授 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專家 1935年出生于臺灣 1972年在美國獲博士學(xué)位 李博士在美國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時 發(fā)現(xiàn)大量患白血病的華人由于沒有合適的骨髓配型 無法得到醫(yī)治而死亡 便于1992年回到臺灣 開始致力于建立華人骨髓資料庫 托起他人生命的希望 科技創(chuàng)造奇跡 一個臺灣青年 把自己的骨髓捐贈給了海峽對岸的杭州青年 兩岸骨肉同胞 用愛心 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如果可以讓自己的一部分器官在別人的體內(nèi)得到延續(xù) 以至延續(xù)了受捐助者的生命 這種生命的延續(xù)是雙倍的 它傳遞的不僅是生命的律動 更是人類美好善良的情感 光明這樣飛起來 全球有盲人4600萬 其中中國700萬 如果有足夠的角膜 3000萬人可以走出黑暗 而角膜可說是取之不盡的 因為即使八九十歲老人捐的角膜 還可以供另一個人用上幾十年 可惜這個 如果 目前還成不了事實 角膜嚴重缺乏 饋贈生命 那個男孩感動世界 美國男孩尼古拉斯在意大利旅游時遭劫匪襲擊 后因延誤搶救時機而導(dǎo)致腦死亡 雖然愛子在意大利死于非命 悲慟欲絕的父母仍然決定以德報怨 將尼古拉斯的器官捐獻給7個意大利人 這個史無前例的器官捐獻救助了7個陷入人生危境的人和他們的家庭 整個意大利 甚至整個世界都被這無私的捐助感動了 為紀念小尼古拉斯 7個絕境逢生的人和尼古拉斯父母共同發(fā)起了 尼古拉斯基金 專門幫助那些受病痛折磨的人 譜寫了一曲以德報怨 恩恩相報的愛心傳奇 公元2001年6月13日 這是一個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魂牽夢繞的日子 也是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萬雙眼睛共同聚焦一個大陸同胞年輕的生命 千萬顆心為中國 幸子 的命運而跳動 早晨六時四十分 黎明的曙光綻開五彩絢麗的朝霞 在寶島臺灣花蓮 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無菌室內(nèi) 等候著他的骨髓從他的軀體里抽出來 流進海峽彼岸姑蘇城內(nèi)此刻同樣躺在無菌室內(nèi)的一位年輕姑娘的血管 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 八時 經(jīng)過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贈者 在經(jīng)歷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手術(shù)之后 他的骨髓 飽含著同胞之情 從他的身軀內(nèi)躍出 九時三十分 臺灣青年的骨髓 裝進了盛滿液氮的骨髓箱 由三名慈濟會的志愿者護送 從臺灣花蓮起飛 十時二十分到達臺北桃園機場 十三時二十五分 骨髓運輸小組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赴香港 在飛機上 志愿者們小心地呵護著骨髓箱 每隔一小時要上下左右晃動 以防止骨髓的凝結(jié) 影響細胞的活性 他們深知 手里捧著的 不僅僅是活性細胞 而且是陳霞姑娘的生命 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 十五時零四分 骨髓提前六分鐘運到香港特區(qū) 這意味著離陳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時五十五分 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wěn)地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降落 由于香港的天氣原因 飛機延遲了二十分鐘起飛 雖然抵達上海的時間比預(yù)期晚了十五分鐘 但總的來說還是相當順利的 二十時剛過 蘇州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將骨髓接到 迅速裝上救護車 由警車開道 接骨髓的救護車從虹橋機場直奔蘇州 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 二十一時二十五分 接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