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大學的經(jīng)歷.doc_第1頁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jīng)歷.doc_第2頁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jīng)歷.doc_第3頁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jīng)歷.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jīng)歷 蔡元培北京大學的名稱,是從民國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為京師大學堂,包有師范館、仕學館等,而譯學館亦為其一部。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譯學館教員,講授國文及西洋史,是為我在北大服務(wù)之第一次。民國元年,我長教育部,對于大學有特別注意的幾點:一、大學設(shè)法、商等科的,必設(shè)文科;設(shè)醫(yī)、農(nóng)、工等科的,必設(shè)理科。二、大學應(yīng)設(shè)大學院(即今研究院),為教授、留校的畢業(yè)生與高級學生研究的機關(guān)。三、暫定國立大學五所,于北京大學外,再籌辦大學各一所于南京、漢口、四川、廣州等處。(爾時想不到后來各省均有辦大學的能力。)四、因各省的高等學堂,本仿日本制,為大學預備科,但程度不齊,于入大學時發(fā)生困難,乃廢止高等學堂,于大學中設(shè)預科。(此點后來為胡適之先生等所非難,因各省既不設(shè)高等學堂,就沒有一個薈萃較高學者的機關(guān),文化不免落后;但自各省競設(shè)大學后,就不必顧慮了。)是年,政府任嚴幼陵君為北京大學校長。兩年后,嚴君辭職,改任馬相伯君。不久,馬君又辭,改任何錫侯君,不久又辭,乃以工科學長胡次珊君代理。民國五年冬,我在法國,接教育部電,促回國,任北大校長。我回來,初到上海,友人中勸不必就職的頗多,說北大太腐敗,進去了,若不能整頓,反于自己的聲名有礙。這當然是出于愛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數(shù)的說,既然知道他腐敗,更應(yīng)進去整頓,就是失敗,也算盡了心。這也是愛人以德的說法。我到底服從后說,進北京。我到京后,先訪醫(yī)專校長湯爾和君,問北大情形。他說:“文科預科的情形,可問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問夏浮筠君?!睖终f:“文科學長如未定,可請陳仲甫君。陳君現(xiàn)改名獨秀,主編新青年雜志,確可為青年的指導者?!币蛉⌒虑嗄晔啾臼疚?。我對于陳君,本來有一種不忘的印象,就是我與劉申叔君同在警鐘日報服務(wù)時,劉君語我:“有一種在蕪湖發(fā)行之白話報,發(fā)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險而散去了,陳仲甫一個人又支持了好幾個月?!爆F(xiàn)在聽湯君的話,又翻閱了新青年,決意聘他。從湯君處探知陳君寓在前門外一旅館,我即往訪,與之訂定。于是陳君來北大任文科學長,而夏君原任理科學長,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舊貫;乃相與商定整頓北大的辦法,次第執(zhí)行。我們第一要改革的,是學生的觀念。我在譯學館的時候,就知道北京學生的習慣。他們平日對于學問上并沒有什么興會,只要年限滿后,可以得到一張畢業(yè)文憑。教員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講義,照樣印出來,按期分散給學生,在講壇上讀一遍,學生覺得沒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雜書,下課時,把講義帶回去,堆在書架上。等到學期、學年或畢業(yè)的考試,教員認真的,學生就拼命的連夜閱讀講義,只要把考試對付過去,就永遠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員通融一點,學生就先期要求教員告知他要出的題目,至少要求表示一個出題目的范圍;教員為避免學生的懷恨與顧全自身的體面起見,往往把題目或范圍告知他們了。于是他們不用功的習慣,得了一種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學的學生,是從京師大學堂老爺式學生嬗繼下來(初辦時所收學生,都是京官,所以學生都被稱為老爺,而監(jiān)督及教員都被稱為中堂或大人)。他們的目的,不但在畢業(yè),而尤注重在畢業(yè)以后的出路。所以專門研究學術(shù)的教員,他們不見得歡迎。要是點名時認真一點,考試時嚴格一點,他們就借個話頭反對他,雖罷課也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來兼課,雖時時請假,他們還是歡迎得很,因為畢業(yè)后可以有闊老師做靠山。這種科舉時代遺留下來劣根性,是于求學上很有妨礙的。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說,就說明:“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shù)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fā)財之階梯?!比欢蚱七@些習慣,只有從聘請積學而熱心的教員著手。那時候因新青年上文學革命的鼓吹,而我們認識留美的胡適之君,他回國后,即請到北大任教授。胡君真是“舊學邃密”而且“新知深沈”的一個人,所以一方面與沈尹默、兼士兄弟,錢玄同、馬幼漁、劉半農(nóng)諸君以新方法整理國故,一方面整理英文系。因胡君之介紹而請到的好教員,頗不少。我素信學術(shù)上的派別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每一種學科的教員,即使主張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讓他們并存,令學生有自由選擇的余地。最明白的是胡適之君與錢玄同君等絕對的提倡白話文學,而劉申叔、黃季剛諸君仍極端維護文言的文學;那時候就讓他們并存。我信為應(yīng)用起見,白話文必要盛行,我也常常作白話文,也替白話文鼓吹;然而我也聲明:作美術(shù)文,用白話也好,用文言也好。例如我們寫字,為應(yīng)用起見,自然要寫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隸寫藥方,當然不可;若是為人寫斗方或屏聯(lián),作裝飾品,即寫篆隸章草,有何不可?那時候各科都有幾個外國教員,都是托中國駐外使館或外國駐華使館介紹的,學問未必都好,而來校既久,看了中國教員的闌珊,也跟了闌珊起來。我們斟酌了一番,辭退幾人,都按著合同上的條件辦的。有一法國教員要控告我;有一英國教習竟要求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來同我談判,我不答應(yīng)。朱爾典出去后,說:“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長的了。”我也一笑置之。我從前在教育部時,為了各省高等學堂程度不齊,故改為各大學直接的預科。不意北大的預科,因歷年校長的放任與預科學長的誤會,竟演成獨立的狀態(tài)。那時候預科中受了教會學校的影響,完全偏重英語及體育兩方面;其他學科比較的落后,畢業(yè)后若直升本科,發(fā)生困難。預科中竟自設(shè)了一個預科大學的名義,信箋上亦寫此等字樣。于是不能不加以改革,使預科直接受本科學長的管理,不再設(shè)預科學長。預科中主要的教課,均由本科教員兼任。我沒有本校與他校的界限,常為之通盤打算,求其合理化。是時北大設(shè)文、理、工、法、商五科,而北洋大學亦有工、法兩科。北京又有一工業(yè)專門學校,都是國立的。我以為無此重復的必要,主張以北大的工科并入北洋,而北洋之法科,刻期停辦。得北洋大學校長同意及教育部核準,把土木工與礦冶工并到北洋去了。把工科省下來的經(jīng)費,用在理科上。我本來想把法科與法專并成一科,專授法律,但是沒有成功。我覺得那時候的商科,毫無設(shè)備,僅有一種普通商業(yè)學教課,于是并入法科,使已有的學生畢業(yè)后停止。我那時候有一個理想,以為文、理兩科,是農(nóng)、工、醫(yī)、藥、法、商等應(yīng)用科學的基礎(chǔ),而這些應(yīng)用科學的研究時期,仍然要歸到文、理兩科來。所以文、理兩科,必須設(shè)各種的研究所;而此兩科的教員與畢業(yè)生必有若干人是終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員,而不愿往別種機關(guān)去的。所以完全的大學,當然各科并設(shè),有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便利。若無此能力,則不妨有一大學專辦文、理兩科,名為本科;而其他應(yīng)用各科,可辦??频母叩葘W校,如德、法等國的成例。以表示學與術(shù)的區(qū)別。因為北大的校舍與經(jīng)費,決沒有兼辦各種應(yīng)用科學的可能,所以想把法律分出去,而編為本科大學;然沒有達到目的。那時候我又有一個理想,以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學,必植基于自然科學;而理科學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牽涉哲學。從前心理學附入哲學,而現(xiàn)在用實驗法,應(yīng)列入理科;教育學與美學,也漸用實驗法,有同一趨勢。地理學的人文方面,應(yīng)屬文科,而地質(zhì)地文等方面屬理科。歷史學自有史以來,屬文科,而推原于地質(zhì)學的冰期與宇宙生成論,則屬于理科。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為十四系,廢學長,設(shè)系主任。我素來不贊成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孔氏的主張。清代教育宗旨有“尊孔”一款,已于民元在教育部宣布教育方針時說他不合用了。到北大后,凡是主張文學革命的人,沒有不同時主張思想自由的;因而為外間守舊者所反對。適有趙體孟君以編印明遺老劉應(yīng)秋先生遺集,貽我一函,屬約梁任公、章太炎、林琴南諸君品題。我為分別發(fā)函后,林君復函,列舉彼對于北大懷疑諸點;我復一函,與他辯。這兩函頗可窺見那時候兩種不同的見解,所以抄在下面(致公言報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此處略。)。這兩函雖僅為文化一方面之攻擊與辯護,然北大已成為眾矢之的,是無可疑了。越四十余日,而有五四運動。我對于學生運動,素有一種成見,以為學生在學校里面,應(yīng)以求學為最大目的,不應(yīng)有何等政治的組織。其有年在二十歲以上,對于政治有特殊興趣者,可以個人資格參加政治團體,不必牽涉學校。所以民國七年夏間,北京各校學生,曾為外交問題,結(jié)隊游行,向總統(tǒng)府請愿;當北大學生出發(fā)時,我曾力阻他們,他們一定要參與;我因此引咎辭職。經(jīng)慰留而罷。到八年五月四日,學生又有不簽字于巴黎和約與罷免親日派曹、陸、章的主張,仍以結(jié)隊游行為表示,我也就不去阻止他們了。他們因憤激的緣故,遂有焚曹汝霖住宅及攢毆章宗祥的事,學生被警廳逮捕者數(shù)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學生居多數(shù);我與各專門學校的校長向警廳力保,始釋放。但被拘的雖已保釋,而學生尚抱再接再厲的決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態(tài)度。都中喧傳政府將明令免我職而以馬其昶君任北大校長,我恐若因此增加學生對于政府的糾紛,我個人且將有運動學生保持地位的嫌疑,不可以不速去。乃一面呈政府,引咎辭職,一面秘密出京,時為五月九日。那時候?qū)W生仍每日分隊出去演講,政府逐隊逮捕,因人數(shù)太多,就把學生都監(jiān)禁在北大第三院。北京學生受了這樣大的壓迫,于是引起全國學生的罷課,而且引起各大都會工商界的同情與公憤,將以罷工、罷市為同樣之要求。政府知勢不可侮,乃釋放被逮諸生,決定不簽和約,罷免曹、陸、章,于是五四運動之目的完全達到了。五四運動之目的既達,北京各校的秩序均恢復,獨北大因校長辭職問題,又起了多少糾紛。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繼任,而為學生所反對,不能到校;各方面都要我復職。我離校時本預定決不回去,不但為校務(wù)的困難,實因校務(wù)以外,常常有許多不相干的纏繞,度一種勞而無功的生活,所以啟事上有“殺君馬者道旁兒;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語。但是隔了幾個月,校中的糾紛,仍在非我回校,不能解決的狀態(tài)中,我不得已,乃允回校?;匦R郧?,先發(fā)表一文,告北京大學學生及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告以學生救國,重在專研學術(shù),不可常為救國運動而犧牲。到校后,在全體學生歡迎會演說,說明德國大學學長、校長均每年一換,由教授會公舉;校長且由神學、醫(yī)學、法學、哲學四科之教授輪值;從未生過糾紛,完全是教授治校的成績。北大此后亦當組成健全的教授會,使學校決不因校長一人的去留而起恐慌。那時候蔣夢麟君已允來北大共事,請他通盤計劃,設(shè)立教務(wù)、總務(wù)兩處;及聘任、財務(wù)等委員會,均以教授為委員。請蔣君任總務(wù)長,而顧孟余君任教務(wù)長。北大關(guān)于文學、哲學等學系,本來有若干基本教員,自從胡適之君到校后,聲應(yīng)氣求,又引進了多數(shù)的同志,所以興會較高一點。預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國學四種研究所,止有國學研究所先辦起來了。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比較的困難一點。自民國九年起,自然科學諸系,請到了丁巽甫、顏任光、李潤章諸君主持物理系,李仲揆君主持地質(zhì)系。在化學系本有王撫五、陳聘丞、丁庶為諸君,而這時候又增聘程寰西、石蘅青諸君。在生物學系本已有錘憲鬯君在東南西南各省搜羅動植物標本,有李石曾君講授學理,而這時候又增聘譚仲逵君。于是整理各系的實驗室與圖書室,使學生在教員指導之下,切實用功;改造第二院禮堂與庭園,使合于講演之用。在社會科學方面,請到王雪艇、周鯁生、皮皓白諸君;一面誠意指導提起學生好學的精神,一面廣購圖書雜志,給學生以自由考索的工具。丁巽甫君以物理學教授兼預科主任,提高預科程度。于是北大始達到各系平均發(fā)展的境界。我是素來主張男女平等的。九年,有女學生要求進校,以考期已過,姑錄為旁聽生。及暑假招考,就正式招收女生。有人問我:“兼收女生是新法,為什么不先請教育部核準?”我說:“教育部的大學令,并沒有專收男生的規(guī)定;從前女生不來要求,所以沒有女生;現(xiàn)在女生來要求,而程度又夠得上,大學就沒有拒絕的理?!边@是男女同校的開始,后來各大學都兼收女生了。我是佩服章實齋先生的,那時候國史館附設(shè)在北大,我定了一個計劃,分征集、纂輯兩股;纂輯股又分通史、民國史兩類;均從長編入手,并編歷史辭典,聘屠敬山、張蔚西、薛閬仙、童亦韓、徐貽孫諸君分任征集編撰等務(wù)。后來政府忽又有國史館獨立一案,別行組織。于是張君所編的民國史,薛、童、徐諸君所編的辭典,均因篇帙無多,視同廢紙;止有屠君在館中仍編他的蒙兀兒史,躬自保存,沒有散失。我本來很注意于美育的,北大有美學及美術(shù)史教課,除中國美術(shù)史由葉浩吾君講授外,沒有人肯講美學。十年,我講了十余次,因足疾進醫(yī)院停止。至于美育的設(shè)備,曾設(shè)書法研究會,請沈尹默、馬叔平諸君主持。設(shè)畫法研究會,請賀履之、湯定之諸君教授國畫;比國楷次君教授油畫。設(shè)音樂研究會,請蕭友梅君主持。均聽學生自由選習。我在愛國學社時,曾斷發(fā)而習兵操,對于北大學生之愿受軍事訓練的,常特別助成;曾集這些學生,編成學生軍,聘白雄遠君任教練之責,亦請蔣百里、黃膺白諸君到場演講。白君勤懇而有恒,歷十年如一日,實為難得的軍人。我在九年的冬季,曾往歐美考察高等教育狀況,歷一年回來。這期間的校長任務(wù),是由總務(wù)長蔣君代理的?;貒院?,看北京政府的情形,日壞一日,我處在與政府常有接觸的地位,日想脫離。十一年冬,財政總長羅鈞任君忽以金佛郎問題被逮,釋放后,又因教育總長彭允彝君提議,重復收禁。我對于彭君此舉,在會議上,認為是蹂躪人權(quán)獻媚軍閥的勾當;在私情上,羅君是我在北大的同事,而且于考察教育時為最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