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doc_第1頁
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doc_第2頁
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doc_第3頁
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doc_第4頁
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李商隱賈生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詩中的“可憐”的意思是什么?與“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買炭翁)”和“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孔雀東南飛)”中“可憐”意思是否一樣?請作簡要分析。 詩人對賈生(賈誼)的評價是什么?體現了詩人什么感情? 這首詩用了先揚后抑的寫作手法,試作分析。 這首詩的“可憐”是“可惜”的意思;賣炭翁中的“可憐”是“值得憐憫”的意思;孔雀東南飛中是“可愛”的意思。 賈誼有才華,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詩的前兩句寫朝廷重賢,宣室召見,重新任用才華橫溢的賈生,是贊美,是揚;后兩句寫討論的是服藥求仙等虛無的事情,而不去探討天下百姓的問題,是諷刺,是抑。詩人用欲抑先揚的手法譏諷朝廷的昏庸和對賢臣的不重用。 賞析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登進士第。陷入牛李黨爭,仕途坎坷。擅駢文,尤工詩,為晚唐大家。詩與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又與溫庭筠并稱“溫李”。 編輯本段李商隱賈生 賈誼貶長沙,久已成為詩人們抒寫不遇之感的熟濫題材。作者獨辟蹊徑,特意選取賈誼自長沙召回,宣室夜對的情節(jié)作為詩材。史記屈賈列傳載: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剛舉行過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詩人卻獨具只眼,抓住不為人們所注意的“問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發(fā)人深省的詩的議論。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鼻胺儚恼嬷P,絲毫不露貶意。首句特標“求”、“訪”(咨詢),仿佛熱烈頌揚文帝賢意愿之切、之殷,待賢態(tài)度之誠、之謙,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扒筚t”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網羅賢才已達到“野無遺賢”的程度。次句隱括文帝對賈誼的推服贊嘆之詞?!安耪{”,兼包才能風調,與“更無倫”的贊嘆配合,令人宛見賈生少年才俊、議論風發(fā)、華采照人的精神風貌,詩的形象感和詠嘆的情調也就自然地顯示出來。這兩句,由“求”而“訪”而贊,層層遞進,表現了文帝對賈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幾乎會誤認為這是一篇圣主求賢頌。其實,這正是作者故弄狡獪之處。 第三句承、轉交錯,是全詩樞紐。承,即所謂“夜半前席”,把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惟妙惟肖,使歷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這種善于選取典型細節(jié),善于“從小物寄慨”的藝術手段,正是李商隱詠史詩的絕招。通過這個生動的細節(jié)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訪”而贊的那架“重賢”的云梯升到了最高處;而“轉”,也就在這戲劇高潮中同時開始。不過,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轉逆折,而是用詠嘆之筆輕輕撥轉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上可憐兩字。可憐,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強烈的“可悲”、“可嘆”一類詞語,只說“可憐”,一方面是為末句一篇之警策預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這里貌似輕描淡寫的“可憐”,比劍拔弩張的“可悲”、“可嘆”更為含蘊,更耐人尋味。仿佛給文帝留有余地,其實卻隱含著冷雋的嘲諷,可謂似輕而實重?!疤摗闭?,空自、徒然之謂。雖只輕輕一點,卻使讀者對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賢姿態(tài)從根本上產生了懷疑,可謂舉重而若輕。如此推重賢者,何以竟然成“虛”?詩人引而不發(fā),給讀者留下了懸念,詩也就顯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瀉無余。這一句承轉交錯的藝術處理,精煉,自然,和諧,渾然無跡。 末句方引滿而發(fā),緊承“可憐”與“虛”,射出直中鵠的的一箭不問蒼生問鬼神。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為了詢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究竟是什么樣的求賢,對賢者又究竟意味著什么?。≡娙巳灾稽c破而不說盡通過“問”與“不問”的對照,讓讀者自己對此得出應有的結論。辭鋒極犀利,諷刺極辛辣,感概極深沉,卻又極抑揚吞吐之妙。由于前幾句圍繞“重賢”逐步升級,節(jié)節(jié)上揚,第三句又盤馬彎弓,引而不發(fā),末句由強烈對照而形成的貶抑便顯得特別有力。這正是通常所謂“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詩在正反、揚抑、輕重、隱顯、承轉等方面的藝術處理上,都蘊含著藝術的辯證法,而其新警含蘊、唱嘆有情的藝術風格也就通過這一系列成功的藝術處理,逐步顯示出來。 點破而不說盡,有論而無斷,并非由于內容貧弱而故弄玄虛,而是由于含蘊豐富,片言不足以盡意。詩有諷有慨,寓慨于諷,旨意并不單純。從諷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許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顯然是當時現實中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封建統(tǒng)治者。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