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視光學角膜接觸鏡簡答題總結LNHS期末.doc_第1頁
眼視光學角膜接觸鏡簡答題總結LNHS期末.doc_第2頁
眼視光學角膜接觸鏡簡答題總結LNHS期末.doc_第3頁
眼視光學角膜接觸鏡簡答題總結LNHS期末.doc_第4頁
眼視光學角膜接觸鏡簡答題總結LNHS期末.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淚液膜的功能有哪些? (1)使角膜表面光滑; (2)濕潤角膜; (3)沖刷異物、細胞碎屑及細菌; (4)構成角膜氣體交換的媒介; (5)營養(yǎng)角膜上皮; (6)淚液中的溶菌酶使角膜表面相對無菌; (7)黏液層填補角膜上皮之間的縫隙,減少散光,提高角膜的光學性能。2、 角膜是如何進行氧代謝的? 角膜所需要的氧氣80%來自于外界空氣,15%來自于角膜緣毛細血管網(wǎng),5%來自于前房水??諝庵械难醪荒苤苯舆M入角膜參與角膜的代謝,氧溶于淚液中依靠淚液循環(huán)到達角膜上皮層,當淚液不足或淚液循環(huán)不好時會影響角膜的正常代謝。在閉眼時氧由瞼結膜和角膜緣毛細血管彌散而來,其氧分壓約為55mmHg。角膜基質深層和內皮所需的氧來自前房水。 二氧化碳( C02)的排泄主要通過角膜前表面向大氣中直接擴散。與上皮相比房水中含有較高C02濃度,在非離子狀態(tài)下它是脂溶性的,很容易由內向外擴散。在閉眼時C02通過房水排出。角膜每消耗5rnl/( CII12“)的氧氣需要排出215ml/( cm2h)的c02。 3、 .影響鏡片透氧性能的因素是什么? (1)材料特性和鏡片厚度: 相D材料的新鏡片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中,影響其透氧能力的主要因素為厚度,鏡片的厚度與其Dk/t值呈負相關。 對于水凝膠鏡片(軟鏡),Dk是含水量的函數(shù),通常是線性的,鏡片的含水量與其Dk值呈正相關,Dk值隨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2)鏡片的設計、配適狀態(tài)、老化程度和環(huán)境: 鏡片材料的彈性、鏡片以及鏡片邊緣形態(tài)的設計等會影響到淚液泵的功能,鏡片的配適狀態(tài)也會對鏡下淚液的量及交換速度產(chǎn)生影響。 鏡片材料老化、鏡片變形、鏡片上的沉淀物以及環(huán)境的溫度、濕度和海拔等的變化也都會改變鏡片的透氧能力。4、 簡述裂隙燈檢查在接觸鏡驗配中的意義。 裂隙燈檢查是CL驗配的必要項目,在配戴者初選評估、配戴配適評估、隨訪復查中都是主要的項目,需要檢查者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豐富的臨床驗配經(jīng)驗。在驗配前的檢查中,主要是為了確定眼部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并且評估眼球的整體情況和能否配戴CL的相關特征;在驗配過程中,主要是對SCL配戴者的處方進行配適評估,以及對RGPCL、Ortho-KCLii-戴進行配適評估;在隨訪復查中,作為主要的項目之一,檢查者需著重觀察CL的中心定位、活動度,有無破損、污染、蛋白質沉積和劃痕。5、 簡要說明接觸鏡與框架眼鏡相比的優(yōu)勢。 角膜接觸鏡 框架眼鏡視野 不受限制無遮擋 狹小視網(wǎng)膜成像的大小 幾乎無變化 隨屈光度增大物像被擴大或縮小外觀 自然 帶來影響視物的穩(wěn)定性 隨眼球運動,視物穩(wěn)定 在快速運動中無法保持穩(wěn)定的視力適合運動 更適合(軟鏡) 安全隱患、不便起霧 不受天氣影響 下雨天雨水遮擋視線舒適度 柔軟舒適 壓迫鼻梁摩擦耳部不規(guī)則散光 可矯正(硬鏡) 不可矯正 6、 簡述更換型鏡片的特點 指更換周期為2周、1個月的鏡片,不配戴過夜,需要日常護理。 典型的更換周期是2周和1個月。該類鏡片采用日戴方式,在短時間內即更換以減少鏡片上累積的沉淀物和病原微生物,可保證配戴者視物清晰、眼睛健康和戴鏡舒適。短期更換型鏡片多采用高含水材料制成,因此鏡片具有了更好的透氧性能和舒適度。7、 簡述軟鏡試戴評估的內容。 (1)中心定位:觀察配戴者在第一眼位時,鏡片中心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位置。 配適良好:眼球靜止時,鏡片中心與瞳孔中心重合,瞬目時鏡片移動,返回中心位。 (2)角膜覆蓋:觀察配戴者在任何眼位時,鏡片周邊和角膜緣的距離。 配適良好:在任何眼位時,鏡片都覆蓋角膜。 (3)移動度:指鏡片在角膜上自然滑動的程度,自然瞬目時鏡片被牽引向角膜上方, 然后勻速垂直下落,穩(wěn)定在角膜中央。眼球左、右轉時,可見一瞬間遲滯現(xiàn)象。 配適良好:在第一眼位時,自然瞬目后鏡片移動0.20.5mm;在旁側眼位時,滯后量在 1.5mm之內。 (4)上推試驗:可以用下瞼上推試驗檢查鏡片與角膜配合的松緊程度。即:讓配戴者 向上看,檢查者用手指向上輕推下瞼,用下瞼向上推動鏡片下緣,鏡片可略微向上移動;放 開后,鏡片應能平滑地恢復到靜止位置。 配適良好:下瞼上推試驗中鏡片應能平滑地恢復到靜止位置。8、 4簡述軟性接觸鏡的驗配流程。9、 簡述取下軟鏡鏡片的方法。 (1)配戴者向下看,用取鏡手的中指將下眼瞼緣向下拉,并固定。保證睫毛壓在手指后方。 (2)配戴者向上看,用非取鏡手的示指或中指將上眼瞼緣往上拉,固定在上眉處。保證睫毛壓在手指后方。 (3)取鏡手的示指接觸鏡片下緣,用連續(xù)的動作將鏡片拖到下方鞏膜。 (4)取鏡手的拇指和示指輕輕夾出鏡片。10、 角膜曲率計的作用是什么?1 通過測量已知大小的物像經(jīng)角膜前表面反射所形成的第一反射像的大小來計算角膜前表面的角膜曲率半徑,角膜曲率半徑與像的放大率成正比。2 可定量地反映角膜一定范圍的形態(tài)特征。3 用于測量角膜前表面中心區(qū)域的兩個相互垂直子午線軸向上的弧度,但大約只有直徑為3mm范圍;不能確定角膜后表面的形狀;4 幫助了解角膜散光,但對過平或過陡的角膜精確度差。11、 RGP鏡片配適評估中熒光素染色的作用是什么? 少量的熒光素鈉滴人淚液中,通過鈷藍光濾光片能觀察到亮的黃綠色反光,使我們有可能觀察到角膜和鏡片之間的淚液。這樣能真實地評估鏡片配適,亮的熒光隨淚液層的厚度而增加,這個常常用來推斷鏡片和角膜之間的距隙,鏡片沒有熒光素的區(qū)域,表現(xiàn)出的是黑或暗的顏色,鏡片和角膜之間的距離和接觸都可以顯現(xiàn)出來。12、 RGP鏡片配戴的適應證都有哪些? (1)高度近視、遠視,近視控制; (2)角膜散光較高者(3.OOD以內),少量內部散光; (3)因鏡片蛋白質沉淀或角膜缺氧等眼部反應而不能再戴SCL者; (4)因屈光性角膜手術(如RK、PRK、LASIK)、角膜外傷、角膜移植術后的不規(guī)則角膜散光者; (5)無晶體眼(白內障術后、外傷后): (6)圓錐角膜。13、 RGP相比SCL的優(yōu)勢 (1)透氧性高,戴鏡不易引起角膜缺氧反應; (2)完全矯正2.50D以內的角膜散光; (3)視力效果佳; (4)不易形成頑固沉淀物,保養(yǎng)容易,使用壽命長約1.5年; (5)較少引起結膜過敏反應,長時間配戴較舒適; (6)可進行拋磨修正;(7) -定程度控制兒童近視發(fā)展。14、 RGP非適應癥 (1) -般接觸鏡禁忌證; (2)長期處于多風沙、高污染者; (3)經(jīng)常從事劇烈運動者; (4)警察、消防員等特殊職業(yè)者; (5)眼睛高度敏感者。15、 RGP驗配程序 (1)問診咨詢,眼部參數(shù)測量,常規(guī)眼部檢查和驗光,RGP種類選擇(材料、透氧性、設計); (2) RGP直徑和基弧的選擇,選用RGP試戴鏡,適應30分鐘左右; (3)熒光素染色,配適狀態(tài)評估,反復調整基弧和直徑,反復評估; (4)良好配適狀態(tài),初步可以接受; (5)確定RGP度數(shù)(追加矯正); (6) RGP處方(基弧、直徑、屈光度、品牌、型號); (7)配戴指導,培訓患者正式戴鏡,指定復查日期。RGP理想的偏松偏緊配套特征 (1)理想的配適:動態(tài):定位中心,穩(wěn)定,在第一眼位時上瞼覆蓋住鏡片上部,鏡片在垂直方向平均有12mm的平滑運動。靜態(tài):中心區(qū)及旁中心區(qū)染色均勻呈淡綠色,無明顯暗區(qū),邊緣染色帶約為0.4mm。淚液距隙約6070肛m。如果有了理想的靜態(tài)配適特征,那么鏡片動態(tài)配適特征常常表現(xiàn)為鏡片中央定位好和穩(wěn)定。 (2)過松的配適:動態(tài):鏡片偏位,過大,可在角膜上高跨或側向偏位,并且鏡片不穩(wěn)定,鏡片常常會出現(xiàn)極不正常的鏡片運動特征,速度通常較慢。靜態(tài):中心區(qū)出現(xiàn)明顯的黑色暗區(qū),旁中心區(qū)與邊緣區(qū)無界限,形成極寬的綠色染色帶,淚液距隙極細,小501xm。 (3)過緊的配適:動態(tài):中央定位好,穩(wěn)定,第一眼位時上瞼覆蓋住鏡片上部,鏡片的運動度較少,通常少于l.Omm,但速度較快,當角膜散光增加時,鏡片趨向于在最平坦子午線上作搖擺運動。靜態(tài):中心區(qū)出現(xiàn)綠色染色積液,旁中心有寬大明顯的黑色暗區(qū),邊緣染色帶極細,淚液距隙較寬,大于90 ym。16、 現(xiàn)代設計的角膜塑形鏡的弧分布及作用?1 角膜塑形鏡的第一弧為基弧( base curve,BC),是角膜塑形鏡的光學區(qū)內曲面的曲率半徑。2 角膜塑形鏡的緊鄰基弧的第二弧為反轉弧( reverse curve,RC),反轉弧半徑比基弧彎,用于補償基弧與角膜中心曲率的差異所帶來的矢深改變。3 第三弧為配適弧( alignment curve,fitting curve,AC),在角膜塑形鏡中緊鄰反轉弧,比反轉弧平,但比基弧彎,是配戴鏡片時與角膜適配定位的弧面。4 第四弧為周邊弧( peripheral curve,PC),曲率比通常的RGP鏡片略陡,邊緣翹起與角膜之間的間隙0.060.07mm,弧寬約0.5mm。17、 角膜塑形鏡佩戴人群及眼部參數(shù)的選擇? (1)8歲以上年齡,少年兒童進行性近視。 (2)球鏡度- 0.75- 6.OOD,球鏡的度數(shù)越高,塑形效果的預測性越差。高于- 6.OOD的中高度近視能否接受角膜塑形術,需由醫(yī)師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和配戴者個體條件及需求決定。 ( 3)1.75D順規(guī)角膜散光,或散光度少于1/3球鏡度,1.50D逆規(guī)散光。 (4)角膜曲率為40.0046.OOD。 (5)角膜形態(tài)周邊部更平坦,e值較大。 (6)正常范圍的瞳孔直徑。 (7)正常范圍的眼壓。 (8)患者無角結膜疾病,其他眼疾或配戴RGP的禁忌證。 (9)常參加娛樂和體育活動,或某些特殊職業(yè),既需要良好的裸眼視力,日間又不希望任何矯正眼鏡的近視患者。 ( 10)有經(jīng)濟能力承擔治療期間所有的費用。18、 角膜塑形鏡片的熒光素染色評估圖形。1 角膜塑形鏡的熒光素圖形中包含有基弧、反轉弧、定位弧、周弧。2 在角膜塑形鏡理想的配適圖形中,基弧區(qū)壓平附著,呈黑色圓形暗區(qū),應有足夠的寬度(4mm),并盡可能中心定位。3 反轉弧區(qū)為圍繞平坦基弧區(qū)的寬而深的熒光素圖形。反轉弧區(qū)游離,呈鮮綠色環(huán)形亮區(qū)。4 配適弧區(qū)平行附著,可穩(wěn)定鏡片的位置,呈均勻環(huán)形淡綠色暗區(qū),寬度由試戴片的直徑?jīng)Q定。5 周邊弧區(qū)游離,呈鮮綠色環(huán)形亮區(qū),寬度0.5mm左右。19、 角膜塑形鏡的驗配前檢查項目。 (1)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包括遠、近視力); (2)屈光檢測,包括主觀和客觀檢影驗光,兒童需睫麻驗光; (3)角膜中心曲率檢測; (4)角膜地形圖檢測; (5)角膜直徑檢測; (6)角膜厚度檢測; (7)角膜內皮檢查; (8)眼軸長檢測 (9)眼壓檢測; (10)淚液膜分析; (11)外眼部常規(guī)檢查; (12)眼底檢查; (13)根據(jù)條件酌情施行對比敏感度眩光對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等檢查。 20、 角膜塑形鏡的摘、戴鏡片操作方法。 戴鏡: 將鏡片用護理液適當沖洗,內曲面向上托在右手示指指端上。在鏡片內曲面注滿潤眼液或人工淚液,防止戴鏡后發(fā)生片下氣泡。囑配戴者面向下俯,注視桌面上的平面鏡,驗配師用左手示指或中指按住配戴者右眼上瞼瞼緣,將眼瞼向上充分撐開。用右手中指按住配戴眼下瞼瞼緣下充分撐開。將右手示指指端上的鏡片快速輕柔地放置在配戴眼暴露的角膜上,囑配戴眼輕眨數(shù)次。按上述方法先右后左依次配戴。 摘鏡: 吸棒法:配戴眼滴數(shù)滴潤眼液,輕輕眨眼數(shù)次,撐開上下眼瞼,將吸棒的盤端擠壓在鏡片表面,輕輕取下鏡片。 用手操作法: (1)雙手操作法:摘鏡片時也可利用雙手進行操作,用左手示指拉開上瞼后再輕輕下壓,使上瞼緣頂住鏡片上緣,用右手的示指拉開下瞼,并利用下瞼緣使鏡片下緣脫離角膜。 (2)單手操作法:瞼裂大的配戴者可試用單手進行操作。囑配戴者睜大眼睛,充分暴露鏡片的邊緣,面部朝向正前方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