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物理假期作業(yè)(2)1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中描述正確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速度變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變化越大,則加速度就越大 D加速度方向不變,則速度方向也不變2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 B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增加C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可能減小D加速度方向一定與物體的初速度方向相同3下列描述的運動情境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A物體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在減小 B物體的速度為零,而加速度卻不為零C物體的加速度不變,速度也始終不變 D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卻在增大4足球以 8m/s 的速度飛來,運動員把它以 12 m/s 的速度反向踢回,腳與球接觸的時間為0.2s設球飛來的方向為正方向,則踢球的這段時間內的加速度是( )A20m/s2 B20m/s2 C100m/s2 B100m/s25一個物體以一定的速度沿光滑斜面上向做勻減速運動,初速度為12m/s,經(jīng)過4s,物體回頭的速度大小為8m/s,求物體在4s內的加速度的大小(沒初速度方向為正) ( )A3m/s2 B2m/s2 C5m/s2 B1m/s26.關于速度,速度改變量,加速度,正確的說法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為零C.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為零D.加速度很大時,運動物體的速度一定很大7.下列速度中屬于瞬時速度的是 ( )A.5s內的速度 B.第5s內的速度C.5s末的速度 D.最高點的速度8根據(jù)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可以從紙帶上直接測量得到的物理量是()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9.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為50Hz的交流電,在某次實驗中打出下面的紙帶,根據(jù)列紙帶計算在打B、F兩點時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分別為 ( )A1.81m/s 3.40m/s B2.00m/s 3.61m/s C2.18m/s 3.81m/s D2.20m/s 3.80m/s11使用打點計時器來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的實驗中,有如下基本步驟: a把打點計時器 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紙帶; c松開紙帶讓物體帶著紙帶運動; d接通低壓交流電源; e取下紙帶; f斷開開關。則正確的步驟應該是( )Aabdcfe Bbacdef Cabcdef Dbadfec12.下列情形中的物體可以看做質點的是 ()A郭晶晶在跳水比賽中B一枚硬幣用力上拋,猜測它落地時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C邢慧娜在萬米長跑中測量她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D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比賽中13.關于時刻和時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時刻B.第3秒內是指一個時刻C.中國飛人劉翔在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男子110米欄的比賽中,以12秒88打破了 世界記錄,這里12秒88是指時間D.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8.0級強烈地震,這里的下午2時28分指時間14.下列關于矢量和標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矢量和標量沒有嚴格的區(qū)別,同一個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標量B矢量都是有方向的C時間、時刻、路程都是標量D初中學過的電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電流是矢量15.漢語成語中有一個“形影不離”的成語,意思是人的身體和影子分不開,形容關系密切, 經(jīng)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某同學在操場上跑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考系,影子是靜止的 B以地面為參考系,影子是運動的C以人為參考系,影子是靜止的 D以人為參考系,影子是運動的16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總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B物體作直線運動,路程和位移大小一定相等C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徑D運動物體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17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則(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B汽車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D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18氫氣球升到離地面80m的高空時從上面掉落下一物體,物體又上升了10m后開始下落,若取向上為正,則物體從掉落開始至地面時位移和經(jīng)過的路程分別為(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19某中學正在舉行班級對抗賽,張明明同學是短跑運動員,在百米競賽中,測得他在5 s末的速度為10.4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則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20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則有 (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B 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C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D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21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8m/s,經(jīng)過2s時間,速度大小變?yōu)?m/s,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的大小可能大于8m/s B速度變化的大小可能小于8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3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3m/s222甲乙兩車同時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駛,甲車加速度為2m/s2,乙車加速度為4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車的加速度比乙車的加速度大 B甲車一定加速運動,乙車一定減速運動C甲車和乙車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甲車的速度一定比乙車的速度大23關于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增加”的意思 B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的意思C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意思 D加速度是表示速度不可能為零的意思24如圖所示為甲、乙兩汽車相對于同一參考系的x-t 圖象,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的出發(fā)點相距X0B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車比乙車早出發(fā)的時間為t1D在x0/2處甲、乙兩車追尾25A、B、C三個物體同時同地出發(fā)做直線運動,它們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則在0t的時間內三個物體的A位移大小關系為xAxB xC B路程大小的關系為sAsB sCC平均速度大小關系為vA=vB =vC D平均速率大小關系為26.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的運動圖象如圖所示,以甲的出發(fā)點為原點,出發(fā)時刻為計時起點,則從圖象可以看出A甲、乙同時出發(fā)( )B乙比甲先出發(fā)C甲開始運動時,乙在甲前面X0處D甲在中途停了一會兒,但最后還是追上了乙27.如圖為一質點在東西方向直線運動的圖象,規(guī)定向東為正, 則由圖象可知( )A04s內位移為8m B48s內位移為-16mC04s內的速度為2m/s D48s內的速度為4m/s28一枚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fā)射,其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A0t1時間內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時間內火箭的加速度B在0t2時間內火箭上升,t2t3時間內火箭下落Ct2時刻火箭離地面最遠Dt3時刻火箭回到地面29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經(jīng)濟市場調研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經(jīng)濟法適用范圍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試實踐項目導向與試題及答案
- 長期規(guī)劃與市政政策試題及答案
- 績效管理的目標設定與實現(xiàn)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場館建設項目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前沿報告
- 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邊緣計算硬件架構邊緣計算設備智能化研究報告
- 農(nóng)村電商服務站多元化發(fā)展路徑與挑戰(zhàn)應對策略報告
- 2025年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品牌塑造與產(chǎn)業(yè)集聚的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
- 工程經(jīng)濟學應試技巧試題及答案
- 立法學完整版教學課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級下冊科學說課課件 -1.2 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科版 (共28張PPT)
- 入學、幼兒園等健康衛(wèi)生教育洗手知識教育ppt課件
- 流動注射分析儀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 《出口報關單模板》word版
- 邊坡護坡檢驗批表格模板
- 工會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全)
- 《青年友誼圓舞曲》教案
- 馬清河灌區(qū)灌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課程設計
- 《Monsters 怪獸》中英對照歌詞
- 單開、菱形及復式交分道岔的檢查方法帶圖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