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一第1章__第一節(jié)_練習題.doc_第1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1章__第一節(jié)_練習題.doc_第2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1章__第一節(jié)_練習題.doc_第3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1章__第一節(jié)_練習題.doc_第4頁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1章__第一節(jié)_練習題.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 練習題1按照如圖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氣體的性質,這種方法屬于 ()A實驗法 B觀察法C分類法 D比較法2(2010濰坊模擬)取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燃燒匙里加熱,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金屬先熔化在空氣中燃燒,放出黃色火花燃燒后得白色固體燃燒時火焰為黃色燃燒后生成淺黃色固體物質A B C D3將一小塊鈉投入盛有5 mL飽和澄清石灰水的試管里,不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A鈉熔成小球浮在液面上四處游動B有氣體生成C溶液底部有銀白色物質生成D溶液變渾濁4將鈉投入下列溶液中,反應的劇烈程度由強到弱的是 ()水NaOH溶液0.1 molL1鹽酸0.1 molL1 FeCl3溶液A BC D5(2010金華質檢)跟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種物質都能發(fā)生反應的是 ()AH2O BCO2 CH2SO4 DCa(OH)2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Na2O與Na2O2都能與水反應生成堿,所以它們都是堿性氧化物BNa2O可以繼續(xù)被氧化成Na2O2,所以Na2O2比Na2O穩(wěn)定CNa2O與Na2O2均具有強氧化性DNa2O與Na2O2都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鹽和氧氣7下列反應中,過氧化鈉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B2Na2O22CO2=2Na2CO3O2CNa2O2H2SO4(稀)=Na2SO4H2O2DFe2O33Na2O2(熔融)=2Na2FeO4Na2O8取a g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將其產物跟足量的過氧化鈉固體完全反應,反應后固體的質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質中不能滿足上述結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9 有BaCl2和NaCl混合溶液a L,將它均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應中消耗x mol稀硫酸,y mol AgNO3.據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為 ()A(y2x)/a B(yx)/aC(2y2x)/a D(2y4x)/a10近兩年,全國發(fā)生了多起氯氣泄漏及爆炸事故,噴出的氯氣造成多人傷亡作為消防干警在現(xiàn)場的下列處理方法和過程較合理的是 ()及時轉移疏散人群被轉移人群應戴上用濃NaOH溶液處理過的口罩用高壓水槍向空中噴灑含堿性物質的水溶液被轉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打濕的口罩將人群轉移到地勢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遠及時清理現(xiàn)場,檢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常溫下氯氣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氣中噴灑水就可以解毒A BC D11(2010廈門質檢)下列物質能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退色的是 ()氯氣液氯新制氯水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鹽酸用鹽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 B C D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屬和氯氣直接制取,又能由金屬和鹽酸直接制得的是()AFeCl2 BAlCl3 CFeCl3 DCuCl213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將等物質的量的這兩種氣體同時作用于潮濕的有色物質,可觀察到有色物質 ()A立即退色 B慢慢退色C先退色,后復色 D顏色不退14實驗室用下列兩種方法制取氯氣:用含HCl 146 g的濃鹽酸與足量的 MnO2 反應;用87 g MnO2與足量的濃鹽酸反應,則所得Cl2 ()A比多 B比多C一樣多 D無法比較15(2010壽光質檢)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Ca(ClO)2溶液中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B將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CMnO2與濃鹽酸共熱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D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16某化學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氯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裝置圖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B該實驗中收集氯氣的方法不正確C為了防止氯氣污染空氣,必須進行尾氣處理D在集氣瓶的導管口處放一片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可以證明是否有氯氣逸出17(2009濟南模擬)某同學用下列裝置制備并檢驗Cl2的性質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如果MnO2過量,濃鹽酸就可全部消耗B圖中:量筒中發(fā)生了加成反應C圖中:生成藍色的煙D圖中:濕潤的有色布條能退色,將硫酸溶液滴入燒杯中,至溶液顯酸性,結果有Cl2生成18(2009泰安質檢)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1 mol任何物質都含有6.021023個分子0.012 kg 12C約含有6.021023個碳原子1 mol水中含有2 mol氫和1 mol氧1 mol Ne中含有6.021024個電子A B C D19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約為6.021023 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 L 1 molL1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數(shù)為6.021023B當有7.1 g Cl2和水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6.021023C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體結構,31 g白磷中含有PP鍵個數(shù)為66.021023D20 g重水(2HO)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86.02102320標準狀況下有0.112 L水;3.011023個氯化氫分子;13.6 g H2S氣體;0.2 mol氨氣,下列對這四種物質的關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 ()A體積: B密度:C質量: D氫原子數(shù):21(2009臨沂質檢)設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標準狀況下某種O2和N2的混合氣體m g含有b個分子,則n g該混合氣體在相同狀況下所占的體積(V)應是 ()A22.4nb/mNA L B22.4mb/nNA LC22.4nNA/mb L DnbNA/22.4m L22某物質A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分解,產物都是氣體:2AB2C2D.測得生成的混合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d,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7d B5d C2.5d D2d23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他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24在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滿O2、O3氣體,當這兩個容器內溫度和氣體密度相等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氣體的壓強相等BO2比O3的質量小C兩種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相等D兩種氣體的氧原子數(shù)目相等25對相同狀況下的12C18O和14N2兩種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質量相等,則質子數(shù)相等B若原子數(shù)相等,則中子數(shù)相等C若分子數(shù)相等,則體積相等D若體積相等,則密度相等2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將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得到1 molL1的NaOH溶液B將11.2 L HCl氣體通入水配成0.5 L的溶液,濃度為1 molL1C將1 L 10 molL1的鹽酸與9 L水混合,混合液濃度為1 molL1D10 g 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其濃度為1 molL12720時,飽和KCl溶液的密度為1.174 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 4.0 molL1,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25時,飽和KCl溶液的濃度大于4.0 molL1B此溶液中KCl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C20時,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飽和溶液D將此溶液蒸發(fā)部分水,再恢復到20時,溶液的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28(2010日照質檢)V L濃度為0.5 molL1的鹽酸,欲使其濃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通入標準狀況下的HCl氣體11.2V LB加入10 molL1的鹽酸0.1V L,再稀釋至1.5V LC將溶液加熱濃縮到0.5V LD加入V L 1.5 molL1的鹽酸混合均勻29配制250 mL 0.10 molL1 的 NaOH 溶液時,下列實驗操作會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大的是 ()A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仰視刻度線C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俯視刻度線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轉搖勻,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再補充幾滴水至刻度30由(NH4)2SO4和MgSO4組成的混合物共m g,溶于水中配制10 L溶液,測得此時溶液中c(SO)0.15 molL1,c(Mg2)0.10 molL1,則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