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電信詐騙知識教育教案三年1班.doc_第1頁
防電信詐騙知識教育教案三年1班.doc_第2頁
防電信詐騙知識教育教案三年1班.doc_第3頁
防電信詐騙知識教育教案三年1班.doc_第4頁
防電信詐騙知識教育教案三年1班.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范新型電信詐騙”主題班會翔安進修附小三年(1)教育目標:通過全方位、全覆蓋防范宣傳,大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宣傳輿論氛圍,有效減少防控工作的死角漏洞,主動防范和阻止電信詐騙案件的發(fā)生,進一步提升全體師生防范電信詐騙犯罪案件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近年來,伴隨金融、通信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借助于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和現(xiàn)代網銀技術實施的電信詐騙犯罪迅速蔓延。電信詐騙作為一種“不接觸犯罪”的新型犯罪來勢較猛,涉案金額大,侵害對象廣,動輒騙取受害人積攢數(shù)年的“辛苦錢”、“養(yǎng)命錢”、“看病錢”、“防老錢”,給群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二、講授新課(一)、電信詐騙特點1、作案過程不接觸化。詐騙案件與其他刑事犯罪相比,無現(xiàn)場、無痕跡物證,難以發(fā)現(xiàn)、固定和提取犯罪證據。在偵辦傳統(tǒng)詐騙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對嫌疑人體貌特征確定犯罪嫌疑人。而電信詐騙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僅通過電話與受害人聯(lián)系,與受害人不見面,受害人對犯罪嫌疑人了解僅限于電話號碼、銀行賬號,不掌握犯罪嫌疑人體貌特征,難以確定犯罪嫌疑人。加之,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通常采用網銀系統(tǒng)轉存及分解資金、自動柜員機提現(xiàn)等手段,與銀行工作人員不接觸,加大了確定犯罪嫌疑人、固定證據方面的困難2、作案方式信息化。犯罪嫌疑人借助網絡、電信“互聯(lián)互通”科技便利,通過互聯(lián)網服務器,使用任意顯號軟件、VOIP網絡電話等技術手段,批量群發(fā)群撥短信、電話,落地接入本地電信、移動電話,實施詐騙行為,誘導受害人向指定賬戶轉匯資金,隨后通過網銀系統(tǒng)短時間內轉存、分解,利用自動柜員機多處分散提現(xiàn),為案件調查、贓款控制、追繳帶來相當難度。如在實際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過技術手段顯示公安機關電話號碼,騙取受害人信任,成功實施詐騙。3、作案手段智能化。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缺乏相關法律常識的特點,冒充電信局、公安局、檢察院等單位人員,往往以受害人電話欠費、被他人盜用身份證號碼涉嫌經濟犯罪為名,以沒收資金為威脅,以核對存款為理由,通過語言對話進行心理暗示,電話遙控受害人轉匯資金存款,環(huán)環(huán)相扣,令受害人短時間內難以察覺。實際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以查辦經濟案件、涉毒案件為由進行詐騙。4、作案地域跳躍化。為防止受害人因報警及時造成帳戶資金凍結,犯罪嫌疑人往往選擇異地作案,即甲地撥打乙地電話實施詐騙,遙控受害人向異地指定銀行卡轉匯資金,隨后網上分解資金,丙地提取現(xiàn)金,給公安機關凍結資金流向、調查固定證據帶來相當難度。如在一起電信詐騙案中,嫌疑人在山東乳山辦卡,在湖北武漢詐騙,在江蘇南通取款,地域橫跨三省。上述案例中,提款人為防止被抓獲,在廣東珠海、東莞、深圳、廣州市等多地活動,在每一座城市落腳不超過2天,甚至深入內地湖北武漢市、湖南長沙市、江西九江市取款,為案件偵辦造成困難。5、受害人群不特定化。犯罪嫌疑人在某一段時間內集中向某一個號段或者某一個地區(qū)撥打電話、發(fā)送短信,侵害對象除地域集中外,無其他特定條件,受害者包括社會各個階層,既有個體業(yè)主、公司職員、大學生,也有企業(yè)職工、普通民眾。特別是大學生、中老年人由于信息相對封閉,對防范宣傳不敏感,對騙子使用現(xiàn)代手段作案不了解,極易上當受騙,將絕大部分存款轉匯,造成財產損失。6、犯罪組織職業(yè)化。電信詐騙犯罪往往由多人共同實施,相互間有明確分工,既有策劃整個詐騙活動的“指揮組”,也有具體實施對話詐騙的“導演組”,同時還有專門負責網上轉存、資金分解的“轉匯組”及組織實施取款提現(xiàn)的“取款組”,各環(huán)節(jié)互不接觸,這也給公安機關的打擊帶來很大困難。7、犯罪活動國際化。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既有國內公民,也有境外人員,同時還有境內外相互勾結作案,隱蔽性很強,打擊難度也很大。如實際案例中,詐騙集團在臺灣運作詐騙過程,專門雇傭大陸居民在境內提款轉存,造成了案件辦理上的難題8、贓款流動快速化。從銀行轉賬匯款到對方賬戶資金到賬,往往只需要15分鐘的銀行信息中心數(shù)據整理時間。電信詐騙實施成功后,犯罪嫌疑人會在銀行資金到賬的第一時間通過網絡銀行實行贓款的轉移,按照ATM機提款上限分解到眾多銀行賬號中,迅速組織人員提現(xiàn)。若受害人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受騙,很難通過銀行在被騙存款轉存、分解、提現(xiàn)前采取控制措施。如一起電信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在收到匯款后,立即通過網上銀行轉入多個二級賬戶銀行卡,隨后繼續(xù)分解,基本以2萬元為單位,轉入200多個賬戶,然后組織人員通過銀行自動柜員機上提現(xiàn),致使被騙款項流失。(二)、電信詐騙作案的主要手法1、電話類詐騙(1)、冒充公檢法詐騙騙子分別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銀行、社保、醫(yī)保、有線電視或郵政公司”工作人員,虛擬上述機關、單位電話號碼,以“惡意透支、社保、醫(yī)保賬戶異常、電視欠費、郵包藏毒或涉嫌洗錢、販毒、經濟犯罪等”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將個人資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2)、冒充“領導”、熟人電話詐騙騙子冒充單位領導、同事、同學、親屬、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誰”的方式,以“臨時周轉、發(fā)生車禍、嫖娼被抓、急需手術費用、孩子突發(fā)疾病”等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賬戶轉入資金。(3)、破財消災詐騙騙子冒充“黑社會”,以“子女在外遭綁架”或事主“得罪人將被報復,花錢能夠幫其擺平”等為由,要求事主交贖金或向賬戶打款。(4)、補貼退稅類詐騙騙子冒充“財政、稅務、衛(wèi)生、殘聯(lián)”等部門,謊稱事主享受“購房退稅、購車退稅、新生兒補貼、殘疾補貼”,向事主提供所謂的相關部門咨詢電話,通過電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進行轉賬操作。(5)、機票詐騙騙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員,以“航班取消、退票退款、改簽服務”為名,通過電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進行轉賬操作。(6)、冒充軍人、武警訂購物資詐騙騙子冒充軍人、武警,請事主代為訂購軍用物資,并提供供貨商(另一騙子)電話,讓事主誤認為能賺取差價,誘使事主支付“貨款”。2、短信類詐騙(1)、中獎短信詐騙騙子冒充“非常六加一、我要上春晚、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組,向事主發(fā)送詐騙信息,要求事主登陸網站領獎或回撥電話,進而以繳納“手續(xù)費、保證金、公證費、稅費”為名要求事主轉款。(2)、低息貸款詐騙騙子以“低息貸款、無擔保貸款”為誘餌,向事主發(fā)送短信,事主與之聯(lián)系后,則要求預先支付“保證金、利息、安全費”等費用。(3)、引誘匯款詐騙騙子直接發(fā)送短信要求事主向賬戶匯款,或冒充房東發(fā)送短信,要求事主向指定賬戶匯款支付房租,部分事主信以為真,對外匯款。(4)、發(fā)送攜帶木馬鏈接的內容短信詐騙騙子使用偽基站冒充10086、95588等移動公司或銀行客服電話發(fā)送包含釣魚網站鏈接的短信,以積分兌獎、網銀升級為由,誘使事主填寫銀行賬號、密碼,安裝木馬程序,進而將賬戶資金消費或轉走。3、網絡類詐騙(1)、利用QQ、微信冒充熟人詐騙騙子新注冊一個QQ或微信賬號,將QQ、微信的頭像、昵稱及其他資料改為與事主所在企業(yè)的老板、財務總監(jiān)或事主的親戚朋友相同,添加事主為好友,要求事主向指定賬戶轉賬匯款。(2)、網絡兼職刷信譽詐騙騙子在網上發(fā)布“兼職刷信譽,給予高額報酬”的虛假廣告,誘使事主預付保證金、服務費,或以允諾售后回購、賺取提成的方式要求事主購買“點卡”,從而實施詐騙。(3)、購買基金詐騙騙子盜取事主的銀行卡信息后,使用事主賬戶資金申購基金,事主此時會收到賬戶資金轉出的短信,造成存款被轉走的假象。然后騙子再冒充銀行、基金公司客服人員撥打事主電話,以幫助事主贖回基金為名,指令事主完成轉賬操作,將資金騙走。(4)、“網購”詐騙騙子先行在淘寶、京東等網上購物平臺非法獲取被害人及訂單信息,再冒充客服以各種理由獲取被害人銀行卡及支付寶等信息,或騙取被害人登錄釣魚網站實施詐騙,最終將錢款轉走。較常用的理由有網銀升級、網站維護、淘寶賬號、支付寶賬號出現(xiàn)異常、訂單有問題、虛假網站等。除上述常見電信詐騙手段外,還有復制手機卡詐騙、二維碼詐騙、虛假婚戀網站詐騙、高薪招聘、低價購物、網絡購物等其他詐騙手段。遇有上述情況,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靜處置,堅持不輕信不明訊息、不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