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聽課.ppt_第1頁
文化常識聽課.ppt_第2頁
文化常識聽課.ppt_第3頁
文化常識聽課.ppt_第4頁
文化常識聽課.ppt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3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化常識 命題說明 文化常識是近四年必考內(nèi)容 以選擇題方式出現(xiàn) 分值為3分 考查的內(nèi)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稱謂 官職的變遷 宮殿的名稱 年號 謚號 廟號 一些文書的名稱 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 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 典章制度 行政區(qū)劃 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 2018全國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三墳 五典 傳為我國古代典籍 后又以 墳籍 墳典 為古代典籍通稱 B 闕 原指皇宮前面兩側(cè)的樓臺 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稱 赴闕也指入朝覲見皇帝 C 踐阼 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 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 登上國君寶座 D 遜位 也稱為讓位 退位 多指君王放棄職務和地位 這是指魯芝的謙讓行為 答案 C 解析 1 走上阼階主位 古代廟寢堂前兩階 主階在東 稱阼階 阼階上為主位 2 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 不正確 2018全國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豪右 指舊時的富豪家族 世家大戶 漢代以右為尊 所以習慣上稱為 豪右 B 頓首 即以頭叩地而拜 是古代交際禮儀 又常常用于書信 表奏中作為敬辭 C 茂才 即秀才 東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 改稱茂才 后世有時也沿用此名 D 京師是古代京城的通稱 現(xiàn)代則稱為首都 京 師 單用 舊時均可指國都 2018全國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陵寢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 陵幕建成后 還需設置守陵奉祀的官員以及禁衛(wèi) B 株 本義樹根 根與根間緊密相連 因而 株連 又指一人有罪而牽連他人 C 前尹在文中指開封府前任府尹 尹 為官名 如令尹 京兆尹 是知府的簡稱 D 御名指皇帝名諱 古代與皇帝有關(guān)的事物前常加 御 字 如御璽指皇帝印信 學習目標 區(qū)別文化常識的易混點 識記并掌握文化常識 1 古人的名 字 號 名 幼年時由父母命名 供長輩呼喚 字 是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取字 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 供平輩或晚輩稱呼 號 又叫 別號 一般用于自稱 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 有時 人們?yōu)榱吮硎緦e人的尊重 也可稱號 2 謚號 廟號 年號 謚號是古代皇帝 諸侯 大臣 杰出官員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謚號帶有評判性 算是蓋棺定論 分為三類 美謚 如 莊 武 文 宣 襄 明 睿 康 景 懿 平謚 如 懷 悼 哀 閔 思 殤 有同情的意味 惡謚 如 厲 靈 煬 含有批評的意思 廟號 是封建皇帝死后 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 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 后繼者稱宗 年號 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 由漢武帝首創(chuàng)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 少則一個 多則十幾個 明代以后規(guī)定一個皇帝一個年號 3 陛下 殿下 麾下 足下 閣下 陛下 陛 指帝王宮殿的臺階 陛下 原指站在宮殿臺階下的侍者 因群臣進言時不可直呼帝王 于是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 殿下 對王侯或皇太子的尊稱 唐以后只稱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為殿下 王侯不稱 麾下 麾 是將帥用以指揮的旗幟 麾下 是對將帥的敬稱 足下 下稱謂上 或同輩相稱所用的敬辭 閣下 舊時對人的尊稱 也常用于書信中 4 先考 先妣 先 是對死去的人的尊稱 先考 對已故父親的敬稱 又稱 先君子 先妣 對已故母親的敬稱 又稱 先慈 如喪考妣 指好像死了父母那樣悲痛 形容非常傷心和著急 多為貶義 5 對年齡的稱謂 襁褓 指嬰兒時期 孩提 指兩三歲的兒童 始齔 兒童換牙時 七八歲 垂髫 三四歲至八九歲之間的兒童 總角 八九歲至十三四歲之間的兒童 豆蔻 十三四歲的少女 束發(fā) 男子十五歲 及笄 女子十五歲 而立之年 三十歲 不惑之年 四十歲 知天命 五十歲 耳順 花甲之年 六十歲 古稀之年 七十歲 耄耋 八九十歲 期頤 百歲 花甲重開 古稀雙慶 6 三省六部制 中書省 主管決策門下省 主管審議尚書省 主管執(zhí)行吏部 掌管官吏的任免 考課 升降 調(diào)動等戶部 掌管全國疆土 田地 戶籍 賦稅 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 禮部 主管禮儀 科舉 學校和祭祀等 兵部 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 軍械 軍令等 刑部 主管司法刑獄 工部 掌管各項工程 工匠 屯田 水利 六部最高長官為 尚書 副官 侍郎 7 表調(diào)動官職 遷 平調(diào) 高調(diào)或降級 去 解除職務 有辭職 調(diào)離和免職三種情況 徙 正常的調(diào)動官職 有時也含貶謫意 調(diào) 選調(diào) 調(diào)遣 轉(zhuǎn) 轉(zhuǎn)移 調(diào)動 補 補任空缺的官職 改 改任官職 出 京官外調(diào) 8 表兼職 代理官職 兼 同時掌管 兼任 領(lǐng) 兼任 代理 行 代理官職 署 代理 暫任 權(quán) 暫代官職 攝 代理 判 高位兼低職 假 臨時的 代理的 9 鄉(xiāng)試 會試 殿試 鄉(xiāng)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 舉行 在秋八月舉行 又稱秋闈 考中的叫舉人 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 在春季舉行 又稱春闈 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 錄取300名為貢士 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皇帝在殿廷上對貢士親自策問 以定甲第 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 并不親自策問 錄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 賜 進士及第 稱號 第一名狀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二甲若干名 賜 進士出身 稱號 三甲若干名 賜 同進士出身 稱號 一 二 三甲統(tǒng)稱進士 10 城市古稱 北京 大都 薊 幽州 涿郡 幽都 永安 宛平 燕山府 圣都 中都 大興 汗八里 北平 順天府 京師開封 大梁 汴梁 汴州 東京 汴京西安 長安 大興城 京兆 奉元 西京南京 金陵 建業(yè) 建康 江寧 白下 石頭城杭州 臨安 錢塘 武林蘇州 姑蘇 吳郡 平江鎮(zhèn)江 京口 潤州揚州 淮上 江都 廣陵 淮揚 11 二十四節(jié)氣 古人根據(jù)太陽一年內(nèi)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 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 正月 立春 雨水二月 驚蟄 春分三月 清明 谷雨四月 立夏 小滿五月 芒種 夏至六月 小暑 大暑七月 立秋 處暑八月 白露 秋分九月 寒露 霜降十月 立冬 小雪十一月 大雪 冬至十二月 小寒 大寒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2 干支紀年法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六十甲子 依次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13 紀時法 天色紀時法 古人根據(jù)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 它們的名稱是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紀時法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天色 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現(xiàn)代 23 11 33 55 77 99 1111 1313 1515 1717 1919 2121 23 更 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 用鼓打更報時 所以叫作五更 五鼓 或稱五夜 夜間時辰五更五鼓五夜現(xiàn)代時間黃昏一更一鼓甲夜19 21點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 23點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 1點雞鳴四更四鼓丁夜1 3點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 5點 14 四書 五經(jīng) 經(jīng)史子集 四書 論語 孟子 大學 中庸 五經(jīng) 詩 書 禮 易 春秋 經(jīng)部 指儒家經(jīng)典 史部 指記載歷史興衰治亂和各種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歷史書 子部 指記錄先秦諸子百家及其學說的書籍 包括哲學 法學 醫(yī)學 算學 兵學 天文學 農(nóng)學等書籍 集部 泛指詩詞文賦專集等著作 15 二十四史 從 史記 到 明史 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 被稱為 正史 前四史是 史記 漢書 后漢書 三國志 作者分別是司馬遷 班固 范曄 陳壽 16 史書體例 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 左傳 紀傳體 以人物活動為線索 史記 國別體 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 戰(zhàn)國策 通史 不間斷地記敘自古至今的歷史 資治通鑒 司馬光 編年體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 漢書 17 其它易混概念 孝悌 孝指對父母孝順 悌指友愛兄弟姐妹 朝覲 古代各國諸侯 需在規(guī)定時間覲見天子 春天見天子叫 朝 秋天見曰 覲 社稷 社為土神 稷為谷神 犧牲 色純?yōu)闋?體全為牲 陽文陰文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凸起的叫陽文 凹下的叫陰文 太牢 少牢 課堂練習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太學 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B 上林苑 古代帝王打獵的地方 C 床 古代的坐具 D 肅宗 皇帝的謚號 肅 恭敬 肅穆之意 D皇帝的廟號 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日中 表時間 中午12點 又名日正 中午 是一天的太陽正中時 B 表是古代測日影的器具 漏是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 C 節(jié)是符節(jié) 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 如蘇武 持節(jié)送匈奴使 D 左駿指古代駕車三馬中左邊的馬 后用四馬 亦指四馬中左邊的馬 A 不是中午12點 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 每個時辰相等於現(xiàn)在的兩小時 日中是十二時之一 又名日正 中午等 上午11時正至下午1時 3 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 不正確 A 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得60組 古代既可用來紀年 也可用來紀日 B 六部 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 考核 升降及科舉取士 C 國子監(jiān)的掌管人員為祭酒 司業(yè) 進國子監(jiān)讀書的統(tǒng)稱為監(jiān)生 D 九品中正制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 B吏部 文職官員的任免 考選 升降 調(diào)動等 兵部 軍事 入軍隊編制 武官選授以及駐防 訓練 檢閱等 禮部 典禮事務與學校 科舉等 4 下面的說法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古時以 泰山 喻岳父 以 泰水 喻岳母 以 伉儷 喻夫婦 古代 朔 指農(nóng)歷初一 望 指農(nóng)歷十五 晦 指農(nóng)歷三十 禮記 曰 幼名 冠字 名是嬰兒出生幾個月由父親取的 字是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的 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而字 古代以山之南為陽 水之南為陰 反之 山之北為陰 水之北為陽 如華陽在華山之南 江陰在長江之南 杜工部集 杜甫 以官爵命名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以謚號命名 賈長沙集 賈誼 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古代 辰時 相當于現(xiàn)在的早上6點前后 午時 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午12點前后 A B C D 5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向是 A 陛 是宮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上 就告訴在陛下的人 請他們轉(zhuǎn)達 所以用陛下代稱皇上 殿下 也是對皇上的尊稱 B 項羽滅秦后將秦國本土關(guān)中地區(qū)分封給秦軍三位降將 封章邯為雍王 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qū) 封司馬欣為塞王 轄咸陽以東 封董翳為翟王 轄陜北 合稱 三秦 咸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 C 戰(zhàn)國 秦 漢時代 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 山東 有時也泛指戰(zhàn)國時秦國以外的六國領(lǐng)土 今天的山東省指的是太行山以東 D 秦朝建都咸陽 漢朝建都長安 因這個地區(qū)位于函谷關(guān)以西 大散關(guān)以東 武關(guān)以北 蕭關(guān)以南 處四關(guān)之中 故稱關(guān)中 A 陛 是宮殿的臺階 殿下 是對太子的稱呼 7 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熊概 字元節(jié) 古人幼時命名 成年 男20歲 女15歲 取字 字和名使用有別 名供長輩呼喚 字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 B 署 表示授予官職 兼 領(lǐng) 均表示兼任官職 行 守 均表示代理官職 權(quán) 則表示暫代官職 C 海鹽民 民 是對百姓的稱謂 常見的百姓稱謂還有 布衣 黔首 黎民 生民 庶民 黎庶 蒼生 黎元 氓等 D 蠻 由于受時代的限制 古代學者對四方異族的了解十分有限 對他們的異同也沒有深入調(diào)查 認真識別 往往用蠻 夷 戎 狄 胡 越等來泛指四方異族 史記 吳太伯世家 索引說 蠻者 閩也 南夷之名 蠻亦稱越 中原地區(qū)古人對南方各族通稱 百越 或 越族 B 署 表示代理 暫任官職 8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五經(jīng) 指的是 詩 書 論語 孟子 春秋 五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 B 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 是皇帝當政的時代標志 如河清 天和等 C 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手板 有事可以記在上面?zhèn)渫?D 致仕 古代將官員退休稱作 致仕 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 有疾患則提前 A 五經(jīng) 詩經(jīng)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的合稱 9 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兼 領(lǐng) 均表示兼任官職 行 守 均表示代理官職 署 權(quán) 則表示暫代官職 B 表 即 奏表 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 常含表志陳情 訴說心曲之意 如 出師表 陳情表 C 視事 指官吏到職辦公 下車 指官吏初到任 乞骸骨 指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 致政 致仕 則指辭官或退休 D 左傳 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 與 春秋公羊傳 春秋谷梁傳 合稱為 春秋三傳 同時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D二十四史之首為 史記 10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 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古代男子18歲時舉行加冠禮 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但體猶未壯 還比較年少 故稱 弱冠 20歲才為成年 B 進士及第 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 科舉殿試時的一甲三名 賜 進士及第 的稱號 即狀元 榜眼 探花 C 郊祭猶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 南郊祭天 北郊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