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X-XX軍訓實施方案.docx_第1頁
中學XX-XX軍訓實施方案.docx_第2頁
中學XX-XX軍訓實施方案.docx_第3頁
中學XX-XX軍訓實施方案.docx_第4頁
中學XX-XX軍訓實施方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學XX-XX軍訓實施方案軍訓,就是指開展軍事訓練,是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組織紀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軍隊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一、隊列:1、隊列紀律堅決執(zhí)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姿態(tài)端正,軍容嚴整,精神振作,嚴肅認真;按照規(guī)定的位置列隊,集中精力聽指揮,動作迅速、準確、協(xié)調一致;保持隊列整齊,出、入列應當報告并經(jīng)允許2、隊列指揮位置指揮位置應當便于指揮和通視全體。通常是:停止間,在隊列中央前;行進間,縱隊時在左側中央前,必要時在中央前,橫隊、并列縱隊時在左側前或者左側,必要時在右側前(右側)或者左(右)側后。3、隊列隊形基本隊形隊列的基本隊形為橫隊、縱隊、并列縱隊。列隊的間距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兩肘之間)通常約10厘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后一名腳尖)約75厘米。需要時,可以調整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和距離。4、隊列動作立正:立正是軍人的基本姿勢,是隊列動作的基礎。軍人在宣誓、接受命令、進見首長和向首長報告、回答首長問話、升降國旗和軍旗、奏國歌和軍歌等嚴肅莊重的時機和場合,均應當自行立正??诹睿毫⒄?。要領:兩腳跟靠攏并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后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于食指第二節(jié),中指貼于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稍息口令:稍息。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腳。稍息過久,可以自行換腳。停止間轉法向右(左)轉口令:向右(左)轉。半面向右(左)轉。要領: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協(xié)調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半面向右(左)轉,按照向右(左)轉的要領轉45度。向后轉口令:向后轉。要領:按照向右轉的要領向后轉180度。行進行進的基本步法分為齊步、正步和跑步,輔助步法分為便步、踏步和移步。齊步齊步是軍人行進的常用步法??诹睿糊R步走。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后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于食指第二節(jié);兩臂前后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并與最下方衣扣同高(著夏季作訓服時,與第四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與第五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與腰帶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后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6122步。正步: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禮節(jié)性場合。口令:正步走。要領: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腿要繃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于食指第二節(jié);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厘米),離身體約10厘米;向后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跑步: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進??诹睿号懿阶?。要領: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于食指第一關節(jié)和中指第二節(jié)),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后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于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后擺臂時,拳貼于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鐘170180步。便步:便步用于行軍、操練后恢復體力及其它場合??诹睿罕悴阶?。要領:用適當?shù)牟剿?、步幅行進,兩臂自然擺動,上體保持良好姿態(tài)。踏步:踏步用于調整步伐和整齊。停止間口令:踏步走。行進間口令:踏步。要領: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照齊步或者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移步(5步以內):移步用于調整隊列位置。a右(左)跨步口令:右(左)跨步走。要領:上體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腳一次,其步幅約與肩同寬,跨到指定步數(shù)停止。b向前或后退口令:前向步走。后退步走。要領:向前移步時,應當按照單數(shù)步要領進行(雙數(shù)步變?yōu)閱螖?shù)步)。向前1步時,用正步,不擺臂;向前3、5步時,按照齊步走的要領進行。向后退時,從左腳開始,每退1步靠腳一次,不擺臂,退到指定步數(shù)停止。立定口令:立定。要領:齊步和正步時,聽到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腳尖向外約30度),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于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踏步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口令,繼續(xù)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領進行)。步法變換步法變換,均從左腳開始。齊步、正步互換,聽到口令,右腳繼續(xù)走1步,即換正步或者齊步行進。齊步換跑步,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兩臂前后自然擺動;聽到命令,即換跑步行進。齊步換踏步,聽到口令,即換踏步。跑步換齊步,聽到口令,繼123456下一頁 續(xù)跑2步,然后,換齊步行進。跑步換踏步,聽到口令,繼續(xù)跑2步,然后換踏步。踏步換齊步或者跑步,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xù)踏2步,再換齊步或者跑步行進。行進間轉法齊步、跑步向右(左)轉口令:向右(左)轉走。要領:左(右)腳向前半步(跑步時,繼續(xù)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左)約45度,身體向右(左)轉90度時,左(右)腳不轉動,同時出右(左)腳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半面向右(左)轉走,按照向右(左)轉走的要領轉45度。齊步、跑步向后轉口令:向后轉走。要領:左腳向右腳前邁出約半步(跑步時,繼續(xù)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約45度,以兩腳的前腳掌為軸,向后轉180度,出左腳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轉動時,保持行進時的節(jié)奏,兩臂自然擺動,不得外張;兩腿自然挺直,上體保持正直。坐下、蹲下、起立坐下口令:坐下。要領: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時,聽到口令,左腳向左分開約一腳之長),手指自然并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口令:蹲下。要領:右腳后退半步,前腳掌著地,臀部坐在右腳跟上(膝蓋不著地),兩腿分開約60度,手指自然并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過久,可以自行換腳。起立口令:起立。要領:全身協(xié)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勢。排集合口令:成排橫隊集合。要領:基準班在指揮員前方適當位置,成班橫隊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橫隊,以基準班為準,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對正、看齊??诹睿撼膳趴v隊集合。要領:基準班在指揮員右前方適當位置,成班縱隊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縱隊,以基準班為準,依次向右排列,自行對正、看齊。解散口令:解散。要領:隊列人員迅速離開原列隊位置。(11)整齊、報數(shù)整齊:整齊,是使列隊人員按照規(guī)定的間隔、距離,保持行、列齊整的一種隊列動作。整齊分為向右(左)看齊和向中看齊。口令:向右(左)看齊。向前看。要領:基準兵不動,其他士兵向右(左)轉頭,眼睛看右(左)鄰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視基準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視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為度。后列人員,先向前對正,后向右(左)看齊。聽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口令:以為準,向中看齊。向前看。要領:當指揮員指定“以為準(或者以第名為準)”時,基準兵答“到”,同時左手握拳高舉,大臂前伸與肩略平,小臂垂直舉起,拳心向右。聽到“向中看齊”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左(右)看齊的要領實施。聽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準兵迅速將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一路縱隊看齊時,可以下達“向前對正”的口令。報數(shù)口令:報數(shù)。要領:橫隊從右至左(縱隊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聲音轉頭(縱隊向左轉頭)報數(shù),最后一名不轉頭。數(shù)列橫隊時,后列最后一名報“滿伍”或者“缺名”。連集合時,由指揮員下達“各排報數(shù)”的口令,各排長在隊列內向指揮員報告人數(shù),如“第排到齊”或“第排實到名”。必要時,連也可以統(tǒng)一報數(shù)。要領:連實施統(tǒng)一報數(shù)時,各排不留間隔,要補齊,成臨時編組的橫隊隊形(見第44圖)。報數(shù)前,連指揮員先發(fā)出“看齊時,以一排長為準,全連補齊”的預告,爾后下達“向右看齊”口令,待全連看齊后,再下達“向前看”和“報數(shù)”的口令,報數(shù)從一排長開始,后列最后一名報“滿伍”或者“缺名”。(12)出列、入列單個軍人和分隊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內用齊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揮員指定的步法執(zhí)行;然后,進到指揮員右前側適當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成立正姿勢。單個軍人出列、入列a出列口令:(或者第名),出列。要領:出列軍人聽到呼點自己姓名或者序號后應當答“到”,聽到“出列”的口令后,應當答“是”。1)位于第一列(左路)的軍人,按照本條上述規(guī)定,取捷徑出列。2)位于中列(路)的軍人,向后(左)轉,待后列(左路)同序號的軍人向右后退1步(左后退1步)讓出缺口后,按照本條的上述規(guī)定從隊尾(縱隊時從左側)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軍人,待出列軍人出列后,即復原位。3)位于最后一列(右路)的軍人出列,先退1步(右跨1步),然后,按照本條有關規(guī)定從隊尾出列。b入列口令:入列。要領:聽到“入列”口令后,應當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班、排出列、入列a出列口令:第班(排),出列。要領:聽到“第班(排)”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揮員答“到”,聽到“出列”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揮員答 “是”,并用口令指揮本班(排),按照本條的有關規(guī)定,以縱隊形式從隊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徑)出列。b入列口令:入列。要領:聽到“入列”的口令后,由入列班(排)指揮員答“是”,并用口令指揮本班(排),以縱隊形式從隊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徑)入列。(13))敬禮舉手禮口令:敬禮。要領:上體正直,右手取捷徑迅速抬起,五指并攏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約2厘米處(戴無檐帽或者不戴軍帽時微接太陽穴,與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張(約20度),手腕不得彎曲,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同時注視受禮者。注目禮要領: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同時注視受禮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禮畢口令:禮畢。要領:行舉手禮者,將手放下;行注目禮者,將頭轉正。二、國防知識國防知識,即國防建設所必須的國防、軍事知識。學習現(xiàn)代國防知識,了解我國國防建設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對于增強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自覺履行國防義務,投身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我國的國土及國土防衛(wèi)我們偉大祖國位于地球的北半球、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陸兼?zhèn)洹⑧弴姸嗟膰摇?、我國的陸地國土與邊防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的國家。全國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占地球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占亞洲面積的四分之一,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國疆土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匯合處,西端在帕米爾高原上,東西相距約5200公里。南起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處,南北長達5500公里。我國和周邊鄰國有漫長的邊界線,陸地邊界線全長2萬多公里,與我國接壤的國家有15個。2、我國的海洋國土與海防我國的大陸海岸線綿亙南北,北起遼寧省鴨綠江口,南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北倉河,長達 萬多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國毗鄰的海域由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以東太平洋海域組成,有眾多的主權屬于中國的島嶼分布在這個區(qū)域之中,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島嶼有5000多個。我國的領海主權。我國政府1958年9月4日宣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領海的聲明和1992年2月25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毗鄰區(qū)法對我國領海制度作了以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陸地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臺灣及其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彭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對領海的主權包括領海的水域、上空、底床及底土。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航船,未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許可,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和領海上空;一切外國非軍用航船,享有依法無害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和領海上空。任何外國船舶在中國領海航行,必須遵守中國有關法令,對違法者,中國政府有權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增強海洋意識,樹立海防觀念。主要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一是堅決維護海洋國土和海洋權益。二是捍衛(wèi)所屬島嶼。島嶼不僅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地處海防最前哨,軍事價值極其重要。三是珍惜領海資源。海洋是重要的資源基地,涉及國家的漁業(yè)和能源利益。我國近海漁業(yè)資源、海水養(yǎng)殖產(chǎn)量、大陸架石油儲量、天然氣儲量都十分豐富,這些資源對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四是大力發(fā)展海洋運輸業(yè)。海洋是交通運輸通道,涉及國家的航海和貿(mào)易,解決國內南北運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五是保衛(wèi)祖國神圣領海不受侵犯。3、我國的領空我國的領空主權。領空是指一國的陸地、領海上空。任何主權國家都有權制定使用飛機和其他航空器的規(guī)定,有權禁止或根據(jù)條約原則允許外國航空器在本國飛行,有權防御和采取保衛(wèi)國家領空的各種措施。我國領空是我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受我國主權管轄,除條約規(guī)定者外,外國不得侵犯。我國一向堅決維護國際法公認的規(guī)定行使領空主權,反對外國飛機非法越境。樹立新的國防觀念。防空是指對來自空中或外層空間的飛行器進行斗爭的措施和行動,包括建立各種防空體系,進行反空中偵察、反空襲作戰(zhàn),實施對空隱蔽、偽裝、防護和消除空襲后果等。未來空襲作戰(zhàn)趨勢和反空襲作戰(zhàn)面臨的威脅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空襲兵器種類多、性能好、突擊手段多樣化、綜合化。二是航空兵器威力大、精度高,增大了殺傷破壞性。三是紅外線、激光夜視設備運用于戰(zhàn)場,使空襲兵器具有全天候作戰(zhàn)能力,一般不受氣象條件限制。四是航空兵器廣泛彩用隱身技術,使空中威脅隱蔽性和突然性增強。五是空襲兵器速度快,受空襲威脅的范圍擴大。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我國制定了高科技規(guī)劃,形成國土防空、要地防空、野戰(zhàn)防空、地域防空相結合,“高、中、低”和“遠、近”程相結合的全方位、大縱深、多層次的防空火力網(wǎng),以保衛(wèi)祖國領空,保衛(wèi)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不受外來侵略。加強人民防空工作。人民防空又稱國民防空、地方防空等,簡稱人防和民防。它的任務是根據(jù)現(xiàn)代戰(zhàn)爭特點,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采取防護措施,與敵人的空中襲擊作斗爭,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減少國民經(jīng)濟損失,保存潛力。為加強對人防工作的領導,各級都設立了人民防空委員會。人民防空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和監(jiān)督執(zhí)行國家關于人民防空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擬定人防建設規(guī)劃和有關規(guī)定;組織實施人防工程、通信、警報的建設與管理;組織制定城市防空襲預案;組織、訓練防空專監(jiān)隊伍;訓練人防干部和技術人員,組織人防科學研究。對公民進行防空教育;管理人防經(jīng)費物資;戰(zhàn)時組織指揮人民群眾進行防空襲斗爭,消除空襲后果和配合城市防空、要地防空作戰(zhàn),并協(xié)助有關部門恢復生產(chǎn)和生活秩序。(二)我國國防建設的指導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政府根據(jù)國際形勢變化發(fā)展趨勢,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通觀全局,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國防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zhàn)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把長期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zhàn)爭”的指導思想,轉變到和平時期國防建設的軌道上來。1、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zhàn)略性轉變,適應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時代需要捍衛(wèi)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來侵略和顛覆,使國家有一個和平安定的外部環(huán)境,是國防建設的首要任務。世界戰(zhàn)略格局、戰(zhàn)爭與和平的發(fā)展太勢,以及對我國的影響程度,是確定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最重要依據(jù)。依據(jù)“戰(zhàn)爭是可以避免的”指導思想,黨中央、中央軍委果斷作出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zhàn)略性轉變,順應了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當今時代的要求。2、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zhàn)略性轉變,是深代改革、擴大開放和加速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中國要集中精力搞建設,經(jīng)濟建設是我們的大局,一切建設都要服從這個大局。國防建設自然也不例外,這是因為:(1)服從大局是堅持我軍宗旨的需要。(2)服從大局是增強國防實力的需要。3、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的戰(zhàn)略性轉變,是我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經(jīng)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礎,國防建設的發(fā)展最終取決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戰(zhàn)爭一時打不起來的相對和平的環(huán)境下,國防建設指導思想立足于和平時期建設現(xiàn)代化國防,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又可以使我們著眼打贏現(xiàn)代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的需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搞好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從根本上解決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客觀要求與我國國防現(xiàn)代化水平比較低的矛盾,盡快縮短我國武裝力量同先進國家的差距,努力把我軍建設成為強大的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革命軍隊,提高我國國防建設水平。(三)我國的國防領導體制國防領導體制是黨和國家領導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的組織體系,包括黨和國家最高軍事決策和領導機構、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和武裝力量指揮機構等。我國現(xiàn)行的國防領導體制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家元首、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履行的,它對國防問題的法規(guī)、政策、指示、命令,社會所有組織及全體成員都必須服從,具有最高的權威性。1、我國國防領導的最高權力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比弦豁?23456下一頁 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jù)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有權決定戰(zhàn)爭和和平的問題。2、我國國防領導的最高行政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眹鴦赵贺撠燁I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yè)。通常國務院對國防建設事業(yè)的領導和管理,是通過國防部實現(xiàn)的。國防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軍事部門,負責掌管國防事務。3、我國國防領導的最高軍事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敝醒胲娛挛瘑T會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簡稱中央軍委。中央軍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員組成,實行主席負責制。在中央軍委的組成上,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和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完全一致,即相同的人員,不同的兩個機構、兩塊牌子。中央軍委從黨內來說,是黨中央的一個部門,從國家政權角度看,是國家機構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央軍委的辦事機構是: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和總裝備部。4、我國的國防后備力量領導體制我國國防后備力量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實施地方黨委、人民政府和軍事系統(tǒng)的雙重領導體制。這一雙重領導制度是加強我國國防后備建設的根本保證。黨和政府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民兵和預備役人員既是民,又是兵,其平時的組織管理、軍政訓練、戰(zhàn)備執(zhí)勤,戰(zhàn)時的動員、參戰(zhàn)支前等,都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進行。加強地方黨委、政府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是在堅持黨和國家對武裝力量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的原則下,通過以下制度實現(xiàn)的:設立人民武裝部。為了加強地方黨委、政府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在縣以上政府設立人民武裝部(或軍事部)??h(市、區(qū))人民武裝部為本地區(qū)的軍事領導指揮機關,是同級地方黨委的軍事部,兼同級人民政府的兵役機關。鄉(xiāng)(鎮(zhèn))人民武裝部既是同級地方黨委的軍事部,又是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兵役機構。這樣就從體制上保證了地方黨委、政府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建立人民武裝委員會和國防動員委員會。為了使人民武裝擔負起維護地方秩序及兵役動員的任務,加強黨對人民武裝建設的領導,并取得各級人民政府、人民團體對人民武裝工作的有力協(xié)助,在各級黨委建立人民武裝委員會。各級地方人民武裝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根據(jù)中央軍事委員會對人民武裝工作建設的方針、指示,結合當?shù)厍闆r,擬定實施落實計劃,并組織協(xié)調和領導各方面,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解決民兵預備役建設中的實際問題,促進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各個時期人民武裝建設任務的完成。為了加強對國家國防動員工作的領導,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設立了“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是主管全國國防動員工作的議事協(xié)調機構。實行領導干部兼任制度。領導干部兼任制度是指地方黨委書記兼任同級軍事機構領導職務。省軍區(qū)、軍分區(qū)和各級人民武裝部門主要領導參加地方黨委的制度。建立“議軍”制度?!白h軍”制度是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本地區(qū)民兵預備役工作的制度,一般通過召開專門會議實施。在通常情況下,省、地、縣(市、區(qū))黨委和政府,每年召開一兩次,著重研究解決有關軍事工作和民兵預備役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并做出決議。軍事系統(tǒng)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軍事系統(tǒng)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體現(xiàn)在領導體制和實際工作兩個方面。為加強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在中央軍委領導下,建立和完善了由人民解放軍四總部、軍區(qū)、省軍區(qū)、軍分區(qū)、基層武裝部所構成的垂直領導系統(tǒng),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軍事領導體制。軍事系統(tǒng)加強對民兵預備役工作的領導,主要履行以下三方面的職能:履行好同級地方黨委軍事部的職能;履行好同級人民武裝委員會辦事機構的職能;履行好當?shù)胤杰娛轮笓]機關的職能。民兵、預備役部隊自覺尊重和服從雙重領導。雙重領導制度是保證黨對人民武裝實施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的根本措施,它對民兵、預備部隊接受地方黨委、政府和軍事系統(tǒng)領導,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使槍桿子切實掌握在黨和人民手里。各級人民武裝部門要自覺接受、堅決服從和維護雙重領導制度,既要積極為地方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又要在服從經(jīng)濟建設大局的前提下,認真貫徹執(zhí)行上級軍事部門的指示,抓好軍事工作的落實。(四)我國的國防武裝力量武裝力量是國家各種武裝組織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組成。”我國的武裝力量不僅有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組成的強大的人民解放軍,而且有武裝警察部隊和廣大民兵、預備役部隊。這些武裝力量都屬于人民,其任務是鞏固國防,抵御侵略,保衛(wèi)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yè),努力為人民服務。1、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國武裝力量的主體。主要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陸軍。陸軍是擔負陸地作戰(zhàn)任務的軍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軍種。由步兵、炮兵、裝甲兵(坦克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種和其他專業(yè)兵種組成。陸軍既能單獨作戰(zhàn),又能與海軍、空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具有在各種情況下實施作戰(zhàn)的能力,是戰(zhàn)爭中徹底消滅敵人、決定最后勝利的重要軍種。陸軍按集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制,主要裝備有步兵武器、坦克、裝甲車、火炮、導彈、直升飛機和其它專業(yè)器材等。陸軍具有強大的火力、突擊力和高度的機動能力。此外,陸軍還有偵察、電子對抗、汽車等專業(yè)部(分隊)。各自擔負的專業(yè)任務和裝備技術特點,在陸軍作戰(zhàn)中發(fā)揮各自不同的作用。海軍。海軍是以艦艇部隊為主體、在海洋擔負作戰(zhàn)任務的軍種,包括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兵和海軍陸戰(zhàn)隊等兵種及各種保障專業(yè)部(分隊)。平時海軍的主要任務:一是保衛(wèi)國家主權完整和領海權益;二是為國家和平外交政策服務;三是作為海上威懾力量,遏制敵人可能來自海上的侵略;四是應付可能發(fā)生的局部戰(zhàn)爭和軍事突發(fā)事件。戰(zhàn)時海軍的主要任務;一是消滅敵軍戰(zhàn)斗艦艇和運輸艦船,破壞敵海上交通運輸;二是襲擊敵海軍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標,削弱敵戰(zhàn)爭潛力;三是協(xié)同陸軍、空軍進行反襲擊,保衛(wèi)沿海重要城市、港口、島嶼、海軍基地及其它重要目標;四是進行海上封鎖和反封鎖;五是協(xié)同陸軍、空軍進行登陸作戰(zhàn)和抗擊敵軍登陸作戰(zhàn);六是保護我海上交通運輸、漁業(yè)生產(chǎn)、資源開發(fā)、科學實驗和海洋調查的安全;七是在海上實施進攻和反進攻。空軍。空軍是以航空兵為主體,進行空中作戰(zhàn)和地對空作戰(zhàn)的軍種。空軍由各種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導彈、雷達兵等兵種和專業(yè)部(分隊)組成,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重要力量,對戰(zhàn)爭的進程和結局產(chǎn)生重大影響。空軍的主要任務:一是擔任國土防空,消滅來襲的敵機及其他空襲的兵器;二是進行爭奪制空權的斗爭,掩護陸、海軍作戰(zhàn);三是突擊敵后方重要目標,削弱敵戰(zhàn)爭潛力;四是在陸、海軍和民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兵防空力量的配合下,抗擊敵空襲,掩護國家政治經(jīng)濟中心、重要軍事設施和交通樞紐等重要目標的安全;五是支援陸、海軍和第二炮兵完成作戰(zhàn)任務;六是實施空降、空運和航空偵察;七是實施電子對抗;八是支援在敵后作戰(zhàn)的部隊、游擊隊和民兵的作戰(zhàn)行動。第二炮兵。第二炮兵是周恩來總理命名的。它是在60年代中期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是我軍戰(zhàn)略導彈部隊,受黨中央、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是我國核反擊的主要力量。它由近程導彈、中程導彈、遠程導彈和洲際導彈部隊,以及戰(zhàn)略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系統(tǒng)等部(分隊)組成,編成若干個研究所和技術院校。其任務是;發(fā)揮核威懾作用,遏制敵人可能對我國發(fā)動的核戰(zhàn)爭,并為我國和平外交政策服務。2、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中,擔負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武裝組織,由內衛(wèi)、邊防、消防部隊,以及交通、水電、黃金、森林等警察部隊組成。其職能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維護社會治安,保衛(wèi)黨和國家的重要目標,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武警部隊作為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國家政權中處于重要地位,其職能和所擔負的任務具有部隊建設的軍事性和公安業(yè)務的地方性。3、國防后備力量國防后備力量是國家除國防常備力量以外,可以或可能用于戰(zhàn)爭的人力、物力的總稱。通常國防后備力量是指我國的民兵、預備役部隊及其他預備役人員。編入民兵和預備役部隊的人員,以及在不建立民兵組織和預備役部隊的單位中經(jīng)過預備役登記的人員,統(tǒng)稱預備役人員。預備役人員在戰(zhàn)時動員令下達兵,要隨時準備應召服現(xiàn)役,履行參軍參戰(zhàn)、保衛(wèi)祖國和神圣職責。(五)我國的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我國的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是我國實現(xiàn)“四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同志指出,新時期的國防建設要堅持實事求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fā),建設適應國際戰(zhàn)略環(huán)境,適應現(xiàn)代戰(zhàn)爭要求,適應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化國防。加強我國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內容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搞好科技與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現(xiàn)代化以及現(xiàn)代化國防人才的建設和培養(yǎng)。1、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現(xiàn)代化,是國防現(xiàn)代化的主要標志和物質基礎,沒有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就沒有現(xiàn)代化的國防。它在國防建設中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科學技術是重要的戰(zhàn)斗力,武器裝備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重要因素;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的現(xiàn)代化,是提高國防實力和國家形象的重要反映;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fā)展,對提高綜合國力具有強大的服務保證作用。發(fā)展國防科技和現(xiàn)代化武器裝備。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軍民結合,平戰(zhàn)結合;縮短戰(zhàn)線,突出重點;、大力協(xié)同,聯(lián)合攻關;科研先行,質量第一。2、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管理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國防武裝力量管理現(xiàn)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廣泛采用自動化指揮器材,建立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管理自動化系統(tǒng),從而提高國防武裝力量指揮與管理的效能,從整體上增強國防武裝力量的戰(zhàn)斗力。國防武裝力量指揮管理自動化系統(tǒng)是一個“人機”結合的系統(tǒng)工程,它主要由電子計算機中心(設在指揮所內)、通信網(wǎng)和終端設備三部分組成,綜合應用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技術設備,把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統(tǒng)一系統(tǒng),提高指揮管理的效率和質量。3、國防人才與國防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要靠人的智慧和勞動創(chuàng)造。鄧小平同志強調,軍隊現(xiàn)代化的關鍵是人才,沒有現(xiàn)代化的國防人才,就沒有強大的現(xiàn)代化國防。所謂國防人才,是指具有從事國防領域某方面工作的專門知識和杰出貢獻的人。國防人才主要由國防領導人才、國防科技人才、軍地兩用人才組成。在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中,國防人才是制定國防發(fā)展戰(zhàn)略的關鍵,是實施國防發(fā)展戰(zhàn)略的前提,是駕馭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核心。一句話,國防人才是一個最基本、最活躍、最富有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因素,誰抓住了這個根本,誰就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就能適應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需要。(六)我國的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國防后備力量是我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在整個國防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1、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地位作用民兵、預備役部隊是黨領導下的群眾武裝力量,在歷次革命戰(zhàn)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民兵、預備役部隊仍然是一支重要的戰(zhàn)略力量,是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