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一、選擇題 1、熱變性的DNA分子在適當條件下可以復性,條件之一是( B )。A、驟然冷卻 B、緩慢冷卻 C、濃縮 D、加入濃的無機鹽 2、在適宜條件下,核酸分子兩條鏈通過雜交作用可自行形成雙螺旋,取決于( D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復程度 C、核酸鏈的長短 D、堿基序列的互補 3、核酸中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是( C )。A、2,5磷酸二酯鍵 B、氫鍵C、3,5磷酸二酯鍵 D、糖苷鍵 4、tRNA的分子結構特征是( A )。A、有反密碼環(huán)和3端有CCA序列 B、有反密碼環(huán)和5端有CCA序列C、有密碼環(huán) D、5端有CCA序列 5、下列關于DNA分子中的堿基組成的定量關系( D )是不正確的。A、C+A=G+T B、C=G C、A=T D、C+G=A+T 6、下面關于Watson-Crick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敘述中( A )是正確的。 A、兩條單鏈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B、堿基A和G配對 C、堿基之間共價結合 D、磷酸戊糖主鏈位于雙螺旋內側 7、具5CpGpGpTpAp-3順序的單鏈DNA能與下列( C )RNA雜交。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8、RNA和DNA徹底水解后的產物( C )。 A、核糖相同,部分堿基不同 B、堿基相同,核糖不同 C、堿基不同,核糖不同 D、堿基不同,核糖相同 9、下列關于mRNA描述,( A )是錯誤的。 A、原核細胞的mRNA在翻譯開始前需加“PolyA”尾巴。 B、真核細胞mRNA在 3端有特殊的“尾巴”結構 C、真核細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結構 D、原核細胞mRNA在5端有特殊的“帽子”結構 10、tRNA的三級結構是( B )。 A、三葉草葉形結構 B、倒L形結構 C、雙螺旋結構 D、發(fā)夾結構 11、維系DNA雙螺旋穩(wěn)定的最主要的力是( C )。 A、氫鍵 B、離子鍵 C、堿基堆積力 D范德華力 12、下列關于DNA的雙螺旋二級結構穩(wěn)定的因素中( A )是不正確的。 A、3,5磷酸二酯鍵 C、堿基堆積力 B、互補堿基對之間的氫鍵D、磷酸基團上的負電荷與介質中的陽離子之間形成的離子鍵13、Tm是指( C )情況下的溫度。 A、雙螺旋DNA達到完全變性時 B、雙螺旋DNA開始變性時C、雙螺旋DNA結構失去1/2時 D、雙螺旋結構失去1/4時 14、稀有核苷酸堿基主要見于( C )。 A、DNA B、mRNA C、tRNA D、rRNA 15、雙鏈DNA的解鏈溫度的增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 D )。 A、A和G B、C和T C、A和T D、C和G 16、核酸變性后,可發(fā)生的效應是( B )。A、減色效應 B、增色效應 C、失去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長發(fā)生轉移 17、某雙鏈DNA純樣品含15的A,該樣品中G的含量為( A )。 A、35 B、15 C、30 D、2018、預測下面( B )基因組在紫外線照射下最容易發(fā)生突變。A、雙鏈DNA病毒 B、單鏈DNA病毒C、線粒體基因組 D、細胞核基因組19、下列關于cAMP的論述( B )是錯誤的。A、是由腺苷酸環(huán)化酶催化ATP產生 B、是由鳥苷酸環(huán)化酶催化ATP產生的C、是細胞第二信息物質 D、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為5-AMP20、下列關于Z型DNA結構的敘述( D )是不正確的。A、它是左手螺旋 B、每個螺旋有12個堿基對,每個堿基對上升0.37nm C、DNA的主鏈取Z字形 D、它是細胞內DNA存在的主要形式 21、下列關于DNA超螺旋的敘述( B )是不正確的。A、超螺旋密度a為負值,表示DNA螺旋不足 B、超螺旋密度a為正值,表示DNA螺旋不足 C、大部分細胞DNA呈負超螺旋 D、當DNA分子處于某種結構張力之下時才能形成超螺旋 22、下列( B )技術常用于檢測凝膠電泳分離后的限制性酶切片段。A、Eastern blotting B、Southern blotting C、Northern blotting D、Western blotting23、下列復合物中除( C )外,均是核酸與蛋白質組成的復合物。A、核糖體 B、病毒 C、核酶 D、端粒酶24、胸腺嘧啶除了作為DNA的主要組分外,還經常出現(xiàn)在( B )分子中。A、mRNA B、tRNA C、rRNA D、hnRNA25、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種( D )病毒。 A、雙鏈DNA病毒 B、單鏈DNA病毒C、雙鏈RNA病毒 D、單鏈RNA病毒 26、對DNA片段作物理圖譜分析,需要用( C )。 A、核酸外切酶 B、DNaseI C、限制性內切酶 D、DNA聚合酶I27、引起瘋牛?。ㄅ:>d腦?。┑牟≡w是( C )。A、一種DNA B、一種RNA C、一種蛋白質 D、一種多糖28、RNA經NaOH水解,其產物是( D )。A、5核苷酸 B、2核苷酸C、3核苷酸 D、2核苷酸和3核苷酸29、下述DNA中( B )是單拷貝DNA。A、組蛋白基因 B、珠蛋白基因 C、rRNA基因 D、tRNA基因 30、snRNA的功能是( B )。A、作為mRNA的前身物 B、促進mRNA的成熟C、催化RNA的合成 D、使RNA的堿基甲基化31、在mRNA中,核苷酸之間( D )連接。A、磷酸酯鍵 B、氫鍵 C、糖苷鍵 D、磷酸二酯鍵32、真核細胞RNA帽樣結構中最多見的是( B )。A、m7ApppNmp(Nm)pN B、m7GpppNmp(Nm)pN C、m7UpppNmp(Nm)pN D、m7CpppNmp(Nm)pN 33、DNA變性后理化性質有下述那個改變( B )。A、對260nm紫外光吸收減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鍵斷裂 D、糖苷鍵斷裂 34、決定tRNA攜帶氨基酸特異性的關鍵部位是( A )。A、-XCCA 3末端 B、TC環(huán) C、HDU環(huán) D、反密碼環(huán) 35、下列單股DNA片段中( C )在雙鏈狀態(tài)下可形成回文結構。A、ATGCCGTA B、ATGCTACG C、GTCATGAC D、GTATCTAT 36、下列對環(huán)核苷酸的描述( D )是錯誤的。A、是由5-核苷酸的磷酸基與核糖C-3上的羥基脫水縮合成酯鍵,成為核苷的3,5-環(huán)磷酸二酯B、重要的環(huán)核苷酸有cAMP及cGMP C、cAMP在生理活動及物質代謝中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被稱之為第二信使 D、環(huán)核苷酸的核糖分子中碳原子上沒有自由的羥基 37、DNA攜帶生物遺傳信息這一事實意味著( C )。 A、不論哪一物種的堿基組成均應相同 B、病毒的侵染是靠蛋白質轉移至宿主細胞來實現(xiàn)的 C、同一生物不同組織的DNA,其堿基組成相同 D、DNA的堿基組成隨機體年齡及營養(yǎng)狀態(tài)而改變 38、下列關于核酸的描述( C )是錯誤的。A、核酸分子具有極性 B、多核苷酸鏈有兩個不相同的末端 C、多核苷酸鏈的3-端為磷酸基 D、多核苷酸鏈的5-端為磷酸基 39、自然界游離核苷酸中的磷酸最常位于( C )。A、核苷的戊糖的C-2上 B、核苷的戊糖的C-3上 C、核苷的戊糖的C-5上 D、核苷的戊糖的C-2及C-3上 40、核酸( C )。A、是生物小分子 B、存在于細胞內唯一的酸C、是遺傳的物質基礎 D、是組成細胞的骨架 二、是非題(在題后括號內打或) 1、雜交雙鏈是指DNA雙鏈分開后兩股單鏈的重新結合。 2、tRNA的二級結構是倒L型。 3、DNA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點(Tm)值愈大。 4、Z型DNA與B型DNA可以相互轉變。 5、在tRNA分子中,除四種基本堿基(A、G、C、U)外,還含有稀有堿基。 6、一種生物所有體細胞的DNA,其堿基組成均是相同的,這個堿基組成可作為該類生物種的特征。 7、核酸探針是指帶有標記的一段核酸單鏈。 8、DNA是遺傳物質,而RNA則不是。 9、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兩端均帶有游離的3OH。 10、核糖體不僅存在于細胞質中,也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11、基因表達的最終產物都是蛋白質。 12、毫無例外從結構基因中的DNA序列可以推出相應的蛋白質序列。 13、對于提純的DNA樣品,測得OD260/OD2801.8,則說明樣品中含有RNA。 14、在所有病毒中,迄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既含有RNA又含有DNA的病毒 15、生物體內,天然存在的DNA多為負超螺旋。 16、由兩條互補鏈組成的一段DNA有相同的堿基組成。 17、所有生物的染色體都具有核小體結構。 18、核酸是兩性電解質,但通常表現(xiàn)為酸性。 19、真核生物成熟tRNA的兩端均帶有游離的3-OH。 20、用于核酸分離的凝膠電泳有瓊脂糖凝膠電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三、問答題: 1、某DNA樣品含腺嘌呤15.1%(按摩爾堿基計),計算其余堿基的百分含量。答: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15.1% C=G=(1-15.1%)/2所以結果是:A(腺嘌呤):15.1% T(胸腺嘧啶): 15.1% C(細胞嘧啶): 34.9% G(鳥嘌呤): 34.9% 2、DNA和RNA的結構和功能在化學組成、分子結構、細胞內分布和生理功能上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答:1)DNA化學組成:組成DNA的堿基有A、T、C、G四種,戊糖為D-2-脫氧核糖。分子結構:DNA分子常為雙鏈結構,包括一級結構、二級結構、三級結構等。細胞內分布:DNA在細胞內主要分布于細胞核,組成染色質(染色體),此外線粒體中也有少部分DNA。生理功能:主要是作為遺傳物質,通過復制將遺傳信息由親代傳給子代。2)RNA化學組成:組成RNA的堿基有A、U、C、G這四種,戊糖為D-核糖。分子結構:RNA為單鏈線形分子,可自身回折形成局部雙螺旋(二級結 構),進而折疊(三級結構)。細胞內分布:RNA分為三類:tRNA、rRNA和mRNA,分布于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生理功能:RNA的功能是與遺傳信息在子代的表達有關,如轉錄、翻譯。某些病毒的基因組為RN A,此外RNA還有催化功能。 3、DNA雙螺旋結構有些什么基本特點?這些特點能解釋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現(xiàn)象?答: 1)(1) 兩條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鏈沿一個假設的中心軸右旋相互盤繞而形成。 (2)磷酸和脫氧核糖單位作為不變的骨架組成位于外側,作為可變成分的堿基位于內側,鏈間堿基對形成氫鍵,按AT,GC配對(堿基配對原則,Chargaff定律) (3)螺旋直徑2nm,沿螺旋的中心軸形成大溝和小溝交替出現(xiàn)。 (4)相鄰堿基平面垂直距離0.34nm,螺旋結構每隔10個堿基對(base pair, bp)重復一次,間隔為3.4nm。2)解釋生命活動:雙螺旋DNA是儲存遺傳信息的分子,通過半保留復制,儲存遺傳信息;通過轉錄和翻譯表達出生命活動所需信息。4、比較tRNA、rRNA和mRNA的結構和功能。答:不同類型的RNA分子可自身回折形成發(fā)卡、局部雙螺旋區(qū),形成二級結構(莖環(huán)結構,內部環(huán)結構,分支環(huán)結構和中心環(huán)結構等),并折疊產生三級結構,除tRNA外,幾乎全部細胞中的RNA與蛋白質形成核蛋白復合物(四級結構)。 tRNA的二級結構為三葉草形,三級結構為倒L形。三葉草結構由氨基酸臂、二氫尿嘧啶環(huán)(D環(huán))、反密碼子環(huán)、額外環(huán)和假尿嘧啶環(huán)(TC環(huán))等5個部分組成。tRNA的功能:在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起轉運氨基酸、識別密碼子和合成起始的作用,另在DNA反轉錄合成及其他代謝和基因表達調控中葉起重要作用 rRNA與蛋白質組裝成核糖體,rRNA催化肽鍵合成,蛋白質維系rRNA構象。 成熟mRNA的5端有帽子結構,3端有poly(A)尾巴結構。mRNA的功能是把遺傳信息從DNA轉移到核糖體以進行蛋白質合成的載體。 5、從兩種不同細菌提取得DNA樣品,其腺嘌呤核苷酸分別占其堿基總數(shù)的32%和17%,計算這兩種不同來源DNA四種核苷酸的相對百分組成。兩種細菌中哪一種是從溫泉(64)中分離出來的?為什么?答: 第一個樣品:T%=32%,G%=C%=(100-322)/2%=18%,A:32% T:32% G:18% C:18%第二個樣品:T%=17%,G%=C%=(100-172)/2%=33%。A:17% T:17% G:33% C:33% 經驗公式XG+C =(Tm - 69.3) 2.44,第一個樣品的Tm=84.05,第二個樣品的Tm=96.35。 因為Tm值代表雙鏈DNA融解徹底變成單鏈DNA的溫度范圍的中點溫度,Tm值離64越遠的樣品在溫泉中越穩(wěn)定,所以從該溫度溫泉中分離的樣品是第二種。 6、計算(1)分子量為3105的雙股DNA分子的長度;(2)這種DNA一分子占有的體積;(3)這種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數(shù)。(一個互補的脫氧核苷酸殘基對的平均分子量為618)概念:DNA 雙螺旋直徑2nm;螺旋一周包含10個堿基隊;螺距為3.4nm;相鄰堿基對平面的間距0.34nm.先求脫氧核苷酸對數(shù):3105/618=485.44對DNA長度:脫氧核苷酸對數(shù)間距 485.440.34=165.05nm體積:底面積乘高底面積:3.14(2/2)的平方=3.14平方納米 高:165.05nm體積: 3.14165.05=518.25立方納米圈數(shù):核苷酸對數(shù)/螺距 485.44/10=48.54圈7、用稀酸或高鹽溶液處理染色質,可以使組蛋白與DNA解離,請解釋。答:組蛋白與DNA之間的結合依靠的是組蛋白帶正電荷的堿性基團與DNA帶負電荷磷酸基團之間的靜電引力,如果用稀酸處理復合物,則磷酸基團質子化而失去所帶的負電荷,復合物解離。如果用高鹽溶液處理復合物,則陽離子與磷酸基團結合而取代了組蛋白,導致組蛋白與DNA解離。8、真核mRNA和原核mRNA各有什么特點? 答:(1)真核細胞mRNA的結構特點:1)5端有甲基化的帽,3端有長約200核苷酸的polyA尾巴; 2) 一般為單順反子結構,即一個mRNA中只含有一條多肽鏈信息,能指導一個蛋白質的生物合成;3 ) mRNA代謝很慢,代謝半衰期長。(2)原核細胞mRNA的結構特點:1) 5無帽狀結構 2) 3端不含polyA結構 3) 一般為多順反子結構,即一個mRNA中常含有幾個蛋白質信息,能指導幾個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4) mRNA代謝很快,代謝半衰期一般以秒計,很少達到10min以上。 四、名詞解釋1DNA的變性和復性:DNA變性是DNA雙鏈解鏈分離成兩條單鏈的現(xiàn)象。而DNA復性是變性DNA在適當條件下,兩條彼此分開的單鏈重新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雙鏈結構的過程。2. 增色效應和減色效應:增色效應:當雙螺旋DNA融解(解鏈)時,260nm處紫外吸收增加的現(xiàn)象。減色效應:隨著核酸復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現(xiàn)象。3. 分子雜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間,DNA片段與RNA片段之間,如果彼此間的核苷酸排列順序互補也可以復性,形成新的雙螺旋結構。這種按照互補堿基配對而使不完全互補的兩條多核苷酸相互結合的過程稱為分子雜交。4. 核酸探針:是指帶有標記的一段核酸單鏈。5. 回文結構: 雙鏈DNA中含有的二個結構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稱為反向重復序列,也稱為回文結構,6. Tm值:雙鏈DNA融解徹底變成單鏈DNA的溫度范圍的中點溫度。 7. Chargaff定律 :所有DNA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的摩爾含量相等(AT),鳥嘌呤和胞嘧啶的摩爾含量相等(GC),即嘌呤的總含量與嘧啶的總含量相等(AGTC)。DNA的堿基組成具有種的特異性,但沒有組織和器官的特異性。另外生長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狀態(tài)和環(huán)境的改變都不影響DNA的堿基組成。8. 堿基配對:核酸鏈間腺嘌呤和尿嘧啶(RNA)或胸腺嘧啶(DNA)以及鳥嘌呤和胞嘧啶的專一氫鏈結合。 9. 超螺旋DNA: 閉環(huán)DNA(closed circular DNA)沒有斷口的雙鏈環(huán)狀DNA,亦稱為超螺旋DNA (DNA supercoil)。 10. 拓撲異構酶:是指通過切斷DNA的一條或兩條鏈中的磷酸二酯鍵,然后重新纏繞和封口來更正DNA連環(huán)數(shù)的酶。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B2. D3. C4. A5. D6. A7. C8. C9. A10. B11. C12. A13. C14. C15. D16. B17. A18. B19. B20. D21. B22. B23. C24. B25. D26. C27. C28. D29. B30. B31. D32. B33. B34. A35. C36. D37. C38. C39. C40. C二、是非題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三章 蛋白質化學一、選擇題1、在寡聚蛋白質中,亞基間的立體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觸部位間的空間結構稱為( C )。A、三級結構 B、締合現(xiàn)象 C、四級結構 D、變構現(xiàn)象2、形成穩(wěn)定的肽鏈空間結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肽鍵中的四個原子以及和它相鄰的兩個-碳原子處于( C )。A、不斷繞動狀態(tài) B、可以相對自由旋轉 C、同一平面 D、隨不同外界環(huán)境而變化的狀態(tài) 3、甘氨酸的解離常數(shù)是pK1=2.34, pK2=9.60 ,它的等電點(pI)是( B )。A、7.26 B、5.97 C 、7.14 D、10.77 4、肽鏈中的肽鍵是( C )。 A、順式結構 B、順式和反式共存C、反式結構 D、不一定 5、維持蛋白質二級結構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是( B )。A、靜電作用力 B、氫鍵 C、疏水鍵 D、范德華作用力 6、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 B )。 A、一級結構改變 B、空間構象破壞 C、輔基脫落 D、蛋白質水解 7、( D )氨基酸可使肽鏈之間形成共價交聯(lián)結構。 A、Met B、Ser C、Glu D、Cys 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轉的氨基酸是( C )。 A、丙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絲氨酸 9、天然蛋白質中含有的20種氨基酸的結構,( D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10、谷氨酸的pK1(-COOH)為2.19,pK2(-N+H3)為9.67,pK3r(-COOH)為4.25,其pI是( B )。 A、4.25 B、3.22 C、6.96 D、5.93 11、在生理pH情況下,下列氨基酸中( D )帶凈負電荷。 A、Pro B、Lys C、His D、Glu 12、天然蛋白質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B )。 A、半胱氨酸 B、瓜氨酸 C、絲氨酸 D、蛋氨酸 13、破壞螺旋結構的氨基酸殘基之一是( C )。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14、當?shù)鞍踪|處于等電點時,可使蛋白質分子的( D )。 A、穩(wěn)定性增加 B、表面凈電荷不變 C、表面凈電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 15、下面關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的敘述( A )是正確的。A、從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順序可知其生物學功能 B、蛋白質氨基酸排列順序的改變會導致其功能異常C、只有具特定的二級結構的蛋白質才可能有活性D、只有具特定的四級結構的蛋白質才有活性16、下列關于肽鏈部分斷裂的敘述( B )是正確的。A、溴化氰斷裂蘇氨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鍵B、胰蛋白酶專一性水解堿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鍵C、.胰蛋白酶專一性水解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鍵D、胰凝乳蛋白酶專一性水解芳香族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鍵17、下列有關Phe-Lys-Ala-Val-Phe -Leu-Lys的敘述( B )是正確的。A、是一個六肽 B、是一個堿性多肽C、對脂質表面無親和力 D、是一個酸性多肽18、下列( D )側鏈基團的pKa值最接近于生理pH值。 A 、半胱氨酸 B、谷氨酸 C、谷氨酰胺 D、組氨酸19、關于蛋白質分子三級結構的描述,其中錯誤的是( A )。 A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都具有生物學活性 B天然蛋白質分子均有三級結構 C三級結構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次級鍵維系 D親水基團多聚集在三級結構的表面20、有一個多肽經酸水解后產生等摩爾的Lys、Gly和Ala。如果用胰蛋白酶水解該肽,僅發(fā)現(xiàn)有游離的Gly和一個二肽。下列多肽的一級結構中,( B )符合該肽的結構。 A、 Gly-Lys-Ala-Lys-Gly-Ala B、Ala-Lys-Gly C、Lys-Gly-Ala D、Gly-Lys-Ala21、下面( C )不是測定蛋白質肽鏈的N-端的方法。A、Sanger法 B、Edman法 C、肼解法 D、DNS法二、是非題(在題后括號內打或) 1、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的pI接近中性,因為-COOH和-NH+3的解離度相等。 2、構型的改變必須有舊的共價健的破壞和新的共價鍵的形成,而構象的改變則不發(fā)生此變化。 3、生物體內只有蛋白質才含有氨基酸。 4、所有的蛋白質都具有一、二、三、四級結構。 5、用羧肽酶A水解一個肽,發(fā)現(xiàn)釋放最快的是Leu,其次是Gly,據此可斷定,此肽的C端序列是Gly-Leu。 6、蛋白質分子中個別氨基酸的取代未必會引起蛋白質活性的改變。 7、鐮刀型紅細胞貧血病是一種先天遺傳性的分子病,其病因是由于正常血紅蛋白分子中的一個谷氨酸殘基被纈氨酸殘基所置換。 8、鐮刀型紅細胞貧血病是一種先天性遺傳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紅蛋白的代謝發(fā)生障礙。 9、在蛋白質分子中,只有一種連接氨基酸殘基的共價鍵,即肽鍵。 10、蛋白質變性后都能復性。 11、天然氨基酸都有一個不對稱-碳原子。 12、變性后的蛋白質其分子量也發(fā)生改變。 13、蛋白質在等電點時凈電荷為零,溶解度最小。 14、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都有運送氧的功能,因它們的結構相同。 15、蛋白質的變性是其立體結構的破壞,因此常涉及肽鍵的斷裂。 16、SDS聚丙烯酰胺凝膠中的電泳速度決定于分子大小。 17、某蛋白質在pH6時向陽極移動,則其等電點小于6。 18、所有氨基酸與茚三酮反應都產生藍紫色的化合物。 三、問答題和計算題:1、 三聚氰胺結構式如下,試說明為什么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增加乳汁中蛋白含量的原理?2、試比較較Gly、Pro與其它常見氨基酸結構的異同,它們對多肽鏈二級結構的形成有何影響? 3、蛋白質水溶液為什么是一種穩(wěn)定的親水膠體?4、為什么說蛋白質天然構象的信息存在于氨基酸順序中。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之間有什么關系? 5、什么是蛋白質的變性?變性的機制是什么?舉例說明蛋白質變性在實踐中的應用。 6、已知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一些節(jié)段是a-螺旋,而另一些節(jié)段是b-折疊。該蛋白質的分子量為240 000,其分子長5.0610-5cm,求分子中a-螺旋和b-折疊的百分率.(蛋白質中一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0,每個氨基酸殘基在a-螺旋中的長度0.15nm ,在b-折疊中的長度為0.35nm)。7. 指出以下肽段中有哪些(個)是含硫的氨基酸,哪些(個)是非極性的氨基酸。如果用胰蛋白酶水解這段肽,其產物是什么? Gly-Ala-Gln-Val-Lys-Ser-Leu-Met-Ala-Arg-Cys-Ile 8含有Ala,Asp,Lys,Cys的混合液,其pI依次分別為6.0,2.77,9.74,5.07,在pH9環(huán)境中電泳分離這四種氨基酸,自正極開始,電泳區(qū)帶的順序是?四、名詞解釋1.蛋白質等電點(pI):當?shù)鞍踪|溶液在某一定pH值時,使某特定蛋白質分子上所帶正負電荷相等,成為兩性離子,在電場中既不向陽極也不向陰極移動,此時溶液的pH值即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 (isoelectric point,pI)。2.肽鍵和肽鏈:肽是由一個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脫水縮合而形成的化 合物,氨基酸之間脫水縮合后形成的共價鍵成為肽鍵。 3.肽平面及二面角:兩相鄰酰胺平面之間,能以共同的C為定點而旋轉,繞C-N鍵旋轉的角度稱角,繞C-C鍵旋轉的角度稱角。和稱作二面角,亦稱構象角。4.一級結構: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包括二硫鍵的位置稱為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5.二級結構:是指蛋白質分子中某一段肽鏈的局部空間結構,也就是該段肽鏈主鏈骨架原子的相對空間位置。 6.三級結構:多肽鍵在二級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側鏈基團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卷曲折疊,借助次級鍵維系使螺旋、折疊片、轉角等二級結構相互配置而形成特定的構象。7.四級結構:指由相同或不同的稱作亞基(subunit)的亞單位按照一定排布方式聚合而成的蛋白質結構。8.超二級結構:蛋白質中相鄰的二級結構單位(即單個螺旋或折疊或轉角)組合在一起,形成有規(guī)則的、在空間上能辯認的二級結構組合體稱為蛋白質的超二級結構。 9.結構域:在二級結構的基礎上,多肽進一步卷曲折疊成幾個相對獨立、近似球形的三維實體,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這樣的三維實體締合成三級結構,這種相對獨立的三維實體稱為結構域。10.蛋白質變性與復性:當天然蛋白質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的影響,使其分子內部原有的高級構象發(fā)生變化時,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和生物學功能都隨之改變或喪失,但并未導致其一級結構的變化,這種現(xiàn)象稱為變性作用(denaturation)。 蛋白質的變性作用如果不過于劇烈,則是一種可逆過程,變性蛋白質通常在除去變性因素后,可緩慢地重新自發(fā)折疊成原來的構象,恢復原有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這種現(xiàn)象成為復性(renaturation)。11.分子?。褐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維持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高效復習策略與試題
- 電梯停電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軟件可維護性的重要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治療室火災應急預案(3篇)
- 小學夜間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行政法學多選題練習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編程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技術革新對會計工作的影響計劃
- 孝感市大悟縣事業(yè)單位2025年統(tǒng)一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個人之間清賬協(xié)議書模板范本
- 2024年福建高考化學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中職數(shù)學基礎模塊 下冊高教版(2021·十四五)教學設計合集
- 實測實量專項方案
- 安徽彩色壓花地坪施工方案
- DB34T 3620-2020 楊樹立木材積表
- 小學英語四年級語法專項練習(2024年)
-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改進
- 市政道路及綜合管網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4年天津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
-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