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doc_第1頁
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doc_第2頁
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doc_第3頁
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doc_第4頁
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發(fā)性肝癌診療規(guī)范2017原發(fā)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及HCC-ICC混合型三種不同病理類型,三者發(fā)病機制、生物學行為、組織學形態(tài)及therapy、預后等方面差異較大。肝細胞癌占到85-90%,本規(guī)范中的肝癌指肝細胞癌。1 篩查1.1 輔檢超聲檢查:略;CT:常規(guī)使用CT平掃+增強,檢出及診斷小肝癌能力總體略遜于MRI。更多用于肝癌局部治療的療效評價,特別是經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后碘油沉積觀察有優(yōu)勢。MRI:常規(guī)采用平掃+增強掃描,系臨床肝癌檢出、診斷、療效評價的常用影像技術。(“快進快出”是肝癌CT/MRI掃描的診斷特點。)DSA:侵入性創(chuàng)傷性操作,多用于肝癌局部治療或急性肝癌破裂出血治療等。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成像(PET/CT):優(yōu)勢在于:1、對腫瘤分期,可全面評價淋巴結轉移及遠處器官的轉移;2、再分期:可準確顯示解剖結構發(fā)生變化后或解剖結構復雜部位的復發(fā)轉移灶;3、療效評價:更敏感、準確;4、指導放療生物靶區(qū)的勾畫、穿刺活檢部位;5、評價腫瘤的惡性程度及預后。肝穿刺活檢:1、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學特征的占位性病變、符合肝癌臨床診斷標準的病人,通常不需要以診斷為目的的肝穿刺活檢。2、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學特征的占位性病變,肝穿刺活檢可獲得病理診斷,意義重要。1.2 肝癌的血清學分子標記物AFP是當前診斷肝癌常用而重要的方法。診斷標準:AFP400ug/L,排除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睪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腫瘤及懷孕等。約30%肝癌病人AFP水平正常,檢測甲胎蛋白異質體,有助于提高診斷率。其他:-L-巖皂苷酶、異常凝血酶原等。1.3 肝癌的病理學診斷免疫組化檢查:常用的肝細胞性標志物有:Hep Par-1、GPC-3、CD10、Arg-1及GS等;常用的膽管細胞標志物有:CK7、CK19、MUC-1等。余略。2 診斷2.1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至少每隔6個月行一次超聲檢查及AFP檢測,發(fā)現(xiàn):肝內直徑2cm結節(jié),動態(tài)增強MRI、動態(tài)增強CT、超聲造影及普美顯動態(tài)增強MRI四項檢查中,至少兩項顯示有動脈期病灶明顯強化、門脈或延遲期強化下降的“快進快出”典型特征,則可作出肝癌的臨床診斷;肝內直徑2cm的結節(jié),上述四種影像學檢查中只要有一項典型的肝癌特征,即可診斷為肝癌。2.2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者有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隨訪發(fā)現(xiàn):肝內直徑2cm結節(jié),若上述四種影像學檢查中無或只有一項檢查有典型的肝癌特征,可進行肝穿刺活檢,或每2-3個月密切的影像學隨訪以確立診斷;肝內直徑2cm結節(jié),上述四種影像學檢查無典型的肝癌特征,則需肝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2.3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任何原因引起肝硬化者,如AFP升高,尤其持續(xù)升高,應行上述四種影像學檢查以確立肝癌的診斷。如未發(fā)現(xiàn)肝內結節(jié),在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胚胎源性腫瘤以上消化道癌的前提下,應密切隨訪AFP水平及每隔2-3個月一次的影像學復查。3 分期3.1 performance status,PS分級體力狀況012345正?;顒?;癥狀輕,生活自理,可從事輕體力活動;能耐受腫瘤的癥狀,生活自理,白天臥床不超過50%;腫瘤癥狀嚴重,白天臥床50%,可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病重,臥床不起;死亡。3.2 Child-Pugh status臨床項目1分2分3分肝性腦病腹水總膽紅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無無343541-2輕度34-5128-354-63-4中重度51286A:5-6分;B:7-9分;C:10分HCC血管侵犯肝外轉移肝功能全身狀況l 肝移植(UCSF)l TACEl 全身治療l 手術切除l 放療對癥支持治療IV期IIIb期有l(wèi) TACEl 全身治療l 手術切除l 放療IIIa期有無PS=0-2Child-Pugh A/BChild-Pugh Cl TACEl 手術切除l 全身治療(索拉菲尼/FOLFOX4等)IIb期4個l 手術切除l TACEIIa期l 手術切除l TACEl 消融/+TACEIb期Ia期l 手術切除l 消融3cm3cm5cm5cm腫瘤1個2-3個無PS=3-44 Therapy4.1 手術 外科手術是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但肝癌患者多合并有肝硬化,確診時多已達中晚期,獲得手術機會的僅20-30%。4.1.1 術前肝功能儲備之評估基于PS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以Child-Pugh評分、吲哚氰綠(ICG)清除實驗或瞬時彈性成像測定肝臟硬度以評估肝功能儲備情況。一般認為:Child-Pugh A級、ICG1520-30%是實施手術的必要條件;余肝體積占標準肝體積的40%(肝硬化病人),或30%以上(無肝硬化患者)也是實施手術切除的必要條件。4.1.2 肝癌切除的適應癥肝臟功能儲備好的Ia期、Ib期、IIa期肝癌是手術切除的首選適應癥。直徑3cm肝癌,切除較之射頻消融,其遠期療效更好。部分IIb期、IIIa期肝癌患者,謹慎術前評估后手術治療可獲得更好療效。腫瘤數(shù)目3枚的多發(fā)肝癌患者可能從手術獲益;腫瘤數(shù)目3枚,即使已手術切除,多數(shù)情況下其療效并不優(yōu)于TACE等非手術治療。對于其他IIb期、IIIa期肝癌患者,如下情況也可考慮手術切除:腫瘤數(shù)目3枚,但局限于同一段或同側半肝臟,或可同時行術中射頻消融處理切除范圍外的病灶;合并門靜脈主干或分支癌栓者,若腫瘤局限于半肝,預期術中癌栓可完整切除或取凈,可考慮手術切除并經門靜脈祛栓,術后結合TACE、門靜脈化療或其他全身治療;如合并膽管癌栓且伴梗阻性黃疸,肝內病灶亦可切除的患者;伴肝門部淋巴結轉移者,切除腫瘤的同時行淋巴結清掃或術后外放射治療;周圍臟器受侵犯,可一并切除者。4.1.3 根治性切除標準術中:略;術后:術后2個月行超聲、CT、MRI(必須上述兩項)檢查未發(fā)現(xiàn)腫瘤病灶;術前AFP升高,術后2個月AFP定量測定,其水平在正常范圍(極個別患者降至正常的時間超過2個月。)4.1.4 術前輔助手段切除范圍較大導致余肝體積過少或顧忌余肝之功能,是阻礙根治性切除的主要原因。方法: 術前TACE使部分患者的腫瘤縮小后再切除;經門靜脈栓塞(PVE)或門靜脈結扎(PVL)主瘤所在半肝,使余肝代償性增大后再切除。因其需要4-6周時間等待對側肝體積增大,為減少等待期間腫瘤進展的風險,可考慮與TACE聯(lián)合;聯(lián)合肝臟分隔與門靜脈結扎的二步肝切除術(ALPPS)是近年來發(fā)展的新技術,適用于預期殘余肝臟體積占標準體積不足30-40%的患者。經過I期肝臟分隔或離斷和患側夢境買分支結扎后,健側剩余肝臟體積(FLR)一般在1-2周后增生30-70%以上,F(xiàn)LR占標準肝臟體積至少30%以上,可接受安全的II期切除。余介紹略。禁忌癥:存在不可切除的肝外轉移灶;(何謂不可切除?)嚴重的門脈高壓證;全身麻醉風險高及一般狀況較差不能耐受大手術的患者;I期手術后FLR中有肉眼可見肝癌結節(jié)。此術高并發(fā)癥、高死亡率。4.1.5 術前治療對于不可切除肝癌:肝動脈結扎插管、TACE、外放射等可致腫瘤降期而獲得手術機會,降期后切除的肝癌患者可獲得較好的長期生存效果;對于可切除肝癌,術前TACE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4.1.6 術后治療(轉移復發(fā)的防治)肝癌術后5年腫瘤復發(fā)、轉移率高達40-70%,與術前可能存在微小播散灶或多中心發(fā)生相關。故需密切隨訪。高危復發(fā)者,TACE可能有一定療效;伴有門靜脈癌栓的患者,術后經門靜脈置管化療聯(lián)合肝動脈化療栓塞,可延長患者生存;干擾素減少復發(fā)延長生存仍存在巨大爭議,僅推薦用于合并慢性乙肝背景的肝癌術后患者。4.2 肝移植(略)4.3 局部消融治療 包括射頻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凍治療、高功率超聲聚焦消融(HIFU)、無水乙醇注射治療(PEI)等,常用超聲引導。 路徑:經皮、腹腔鏡或開腹。肝包膜下的肝癌,特別是突出肝包膜外的肝癌,經皮穿刺風險較大,或影像學引導困難的肝癌,考慮開腹或經腹腔鏡消融。4.3.1 適應癥:單個腫瘤直徑5cm;腫瘤結節(jié)不超過3個、最大腫瘤直徑3cm;無血管、膽管及鄰近器官侵犯及遠處轉移;肝功能分級Child-Pugh A/B級的肝癌患者,可獲得根治性的效果。不能手術的直徑3-7cm的單發(fā)腫瘤或多發(fā)腫瘤,可聯(lián)合TACE。4.3.2 要求:腫瘤距肝門部肝總管、左右肝管的距離至少為5mm;不推薦對5cm的病灶單純施行消融治療。多個病灶或更大的腫瘤,根據患者肝功能情況,采取前TACE+消融聯(lián)合治療為宜。消融范圍力求包括5mm的癌旁組織,以獲得安全邊緣。復雜情況下建議適當擴大消融范圍。4.3.3 直徑5cm的肝癌:首選手術切除。對于2-3個癌灶位于不同區(qū)域,或位居肝臟深部或中央型5cm的肝癌,局部消融可達到手術之效果,獲得微創(chuàng)下根治性消融。4.3.4 消融術后評估隨訪 局部療效評估之規(guī)范:術后1個月復查肝臟動態(tài)增強CT或MRI,或超聲造影。消融效果分為:完全消融:動態(tài)增強CT或MRI掃描,腫瘤所在區(qū)域低密度,動脈期未見強化。每隔2-3月復查腫瘤標志物、彩超MRI或CT。不完全消融:腫瘤病灶內局部動脈期強化;可再次消融治療;2次消融后仍有腫瘤殘留,視為消融治療失敗,應放棄消融,改用其他方法。4.4 TACE肝癌非手術治療的最常用方法之一。經4-5次TACE治療后腫瘤仍繼續(xù)進展,考慮換用或聯(lián)合其他治療方法。4.4.1 適應癥IIb期、IIIa期、IIIb期的部分病人,肝功能Child-Pugh A/B級,ECOG(ZPS評分,約同PS)評分0-2;可手術切除,由于其他原因(高齡、嚴重肝硬化)不能/不愿接受手術治療的Ib、IIa期病人;多發(fā)結節(jié)型肝癌;門靜脈主干未完全阻塞,或雖完全阻塞但肝動脈與門靜脈間代償性側支血管形成;肝腫瘤破裂出血或肝動脈-門靜脈分流造成門靜脈高壓出血;控制局部疼痛、出血及栓堵動靜脈瘺;肝癌切除術后,DSA造影早期發(fā)現(xiàn)殘癌或復發(fā)灶,同時予介入治療。4.4.2 禁忌癥肝功能嚴重障礙(Child-Pugh C級),包括黃疸、肝性腦病、難治性腹水或肝腎綜合征;凝血功能嚴重減退,且無法糾正;門靜脈主干被癌栓完全栓塞,側支血管形成少;合并活動性肝炎或嚴重感染且不能同時治療者;腫瘤遠處廣泛轉移,估計生存時間3mon;惡液質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腫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肝功能基本正常,可考慮采用少量碘油乳劑分次栓塞);外周血白細胞/PLT顯著減少,WBC3.0*109/L(非絕對禁忌,如脾功能亢進患者與化療性白細胞減少有所不同),血小板50*109/L;腎功能障礙,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肌酐2mg/dl。4.4.3 操作分類肝動脈灌注化療;肝動脈栓塞:單純栓塞肝腫瘤的供血動脈;肝動脈化療栓塞:化療藥物與栓塞劑混合,經腫瘤的供血動脈支注入。TACE治療最常用的栓塞劑為碘油乳劑、標準化明膠海綿顆粒、藥物洗脫微球。操作時,先灌注一部分化療藥物(關注時間應20min),后將另一部分化療藥物與碘油混合成乳劑進行栓塞(碘油用量5-20ml,不超過30ml)。透視監(jiān)視下依據腫瘤區(qū)碘油沉積是否濃密、瘤周是否出現(xiàn)門靜脈小分支為界限。碘油乳劑栓塞后加用顆粒栓塞劑。4.4.4 術后常見不良反應發(fā)熱、疼痛:肝動脈栓塞后引起局部組織缺血、壞死;惡心、嘔吐:化療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持續(xù)約5-7天,對癥處理后絕大多數(shù)患者可完全恢復。4.4.5 隨訪建議第1次TACE治療后3-6周復查CT和/或MRI、腫瘤標志物、生化血Rt等。若影像學檢查顯示肝臟的瘤灶內碘油沉積濃密、瘤組織壞死并無增大、無新病灶,暫時不做TACE治療。后續(xù)TACE視隨訪隨訪結果及患者身體狀況決定,隨訪時間每1-3個月或更長時間。目前主張綜合TACE治療,即TACE聯(lián)合其他治療方法。4.5 放療4.5.1 外放射治療伴有門靜脈/下腔靜脈癌栓或感外轉移的IIIa期、IIIb期肝癌患者,多屬于姑息性放療,部分患者腫瘤縮小或降期,可獲得手術切除機會。對肝外轉移的患者,外放療可減輕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癥狀,使腫瘤發(fā)展減緩,延長生存期。中央型肝癌切緣距腫瘤1cm的窄切緣術后可輔助放療。4.5.2 內放射治療略。4.6 全身治療沒有禁忌癥的晚期患者,全身治療可減輕腫瘤負荷,改善腫瘤相關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4.6.1 抗腫瘤治療4.6.1.1 分子靶向藥物索拉菲尼仍是唯一獲得批準的治療晚期肝癌的分子靶向藥物,常規(guī)推薦400mg po bid??捎糜贑hild-Pugh A/B級的患者,A級較B級獲益更大。4.6.1.2 系統(tǒng)化療化療藥物不但激活乙肝病毒復制,還損傷患者的肝功能,加重肝炎肝硬化,導致不良后果。含奧沙利鉑的FOLFOX4方案在整體反應率、疾病控制率、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方面,均優(yōu)于傳統(tǒng)化療方案。故奧沙利鉑在我國被批準用于治療不適合手術切除或局部治療的局部晚期轉移性肝癌。適應癥:合并有肝外轉移的晚期病人;雖為局部病變,但不適合手術治療和TACE的患者,如肝臟彌漫性病變或肝血管變異;合并門靜脈主干或下腔靜脈癌栓者;多次TACE術后肝血管阻塞和/或TACE治療后復發(fā)的患者。禁忌癥:ECOG PS2分,Child-Pugh7分;白細胞計數(shù)3.0*109/L或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1.5*109/L,PLT60*109/L,血紅蛋白90g/L;肝、腎功能明顯異常,轉氨酶5倍正常值和/或膽紅素明顯升高2倍正常值,白蛋白28g/L,肌酐正常值上限,肌酐清除率50ml/min;感染、發(fā)熱、出血傾向、中大量腹水、肝性腦病。4.6.1.3 免疫治療4.6.1.4 中醫(yī)藥4.5.1.5 評估化療患者:Recist 1.1標準,同時參考血清學腫瘤標記物(AFP)、腫瘤壞死程度變化,一般治療期間每6-8周行影像學評估,綜合評估。索拉菲尼、TACE術后:上述可改變腫瘤大小,建議采用以腫瘤血管生成及密度改變?yōu)榛A的療效評估標準(mRecist標準)。免疫治療:irRC標準。4.6.2 抗病毒治療及其他保肝治療4.6.2.1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且復制活躍的患者,口服核苷類似物抗病毒治療非常重要。宜選擇強效低耐藥的藥物如:恩替卡韋、替比夫定或替諾福韋酯等。TACE治療可能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活躍,推薦治療前即開始抗病毒藥物治療。抗病毒治療應貫穿肝癌治療的全過程。4.6.2.2 保肝治療護肝: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TAD、多磷脂酰膽堿等;抗炎:廣譜水解酶抑制劑烏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