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doc_第1頁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doc_第2頁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doc_第3頁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doc_第4頁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 呂引鴻上傳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期預習復習提綱(復習教案)來源: 網絡 上傳 呂引鴻第一章第一節(jié)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說出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學習重點: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學習難點: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自身形態(tài)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1、學習任務一:通過觀察與思考,能描述人類與現代類人猿的起源與發(fā)展的不同之處(1)自學課本,說出現代類人猿的生活方式和分布特點(2)討論:人類和現代類人猿有什么根本的區(qū)別?(3)討論:人類和現代類人猿是怎樣進化的?2、學習任務二:通過資料分析,舉例說明人類在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自身形態(tài)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1)自學課本,討論資料分析中的2個問題(2)總結森林古猿進化成人類的過程(3)觀察人類起源與發(fā)展的示意圖,總結出人類在哪些方面發(fā)生變化?3、學習任務三:通過技能訓練,區(qū)分事實和觀點(1)討論: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2)判斷短文中的問題,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三、合作共建:1、現代類人猿還能進化成人嗎?2、分組游戲,用肢體動作表示一句話的意思,體會語言的重要性3、人緣同祖,人類應當怎樣對待珍稀、瀕危的現代類人猿四、總結:五、練習:1、19世紀著名的進化論的建立者 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2、 時代的古人猿,不僅能夠 工具,還能 簡單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3、人類祖先到現代人的進化過程大致概括為: 。4、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逐漸用后肢 ,前肢 ,并逐漸學會了 簡單的工具。久而久之, 越來越靈巧, 越來越發(fā)達。5、在人類起源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六、反思:第一章第二節(jié) 人的生殖學習目標: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功能2、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過程學習重點: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及其功能、胚胎發(fā)育過程學習難點:胚胎發(fā)育過程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1、學習任務一:通過觀察、討論男、女性生殖系統(tǒng)圖,概述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功能(1)觀察課本中插圖,試著標出圖-4和圖-6中器官名稱(2)總結男、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組成(3)討論:男、女生殖系統(tǒng)中各主要器官的功能2、學習任務二: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過程(1)獨立閱讀課本,試著說出受精過程(2)觀察插圖,說出受精卵進行發(fā)育的過程(3)討論:人的生殖全過程是怎樣的?三、合作共建:1、男、女生殖系統(tǒng)中,產生和輸送生殖細胞的器官分別是什么?2、胚胎與母體如何進行物質交換?3、“嬰兒出生就是新生命的開始”,這種說法對嗎?四、總結:五、練習:1、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由 結合,通過 形成 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 完成的。2、男性生殖系統(tǒng)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它的功能是產生 和分泌 。3、精子和卵細胞在 處結合,胚胎在 中進行發(fā)育。4、胎兒通過 和 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yǎng)和氧,同時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5、成熟的 和 從母體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 。6、受精卵進行胚胎發(fā)育的過程:受精卵 。六、反思:第一章第三節(jié)青春期學習目標:描述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和心理變化學習重點: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和心理變化學習難點: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及其衛(wèi)生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1、學習任務一: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描述青春期的身體變化(1)通過資料分析和練習1中圖表,認識男、女青春期的身體變化(2)討論:資料分析中4個問題(3)討論:為什么青春期會出現遺精和月經的現象?2、學習任務二:通過觀察、討論,能描述青春期的心理變化,懂得健康的度過青春期(1)觀察課本中插圖-14,討論:遇到類似情況,應當怎樣正確處理?(2)中學生中有“早戀”現象,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3)討論:怎樣才能健康的度過青春期?三、合作共建:1、為什么說青春期是“黃金時期”?2、青春期出現遺精和月經現象是“倒霉”的事嗎?3、練習第3題四、總結:五、練習:1、 是青春期開始的一個顯著特點。2、進入青春期的時間,男孩一般比女孩 兩年。3、在青春期中,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fā)育,男孩出現 ,女孩出現 。4、進入青春期后,隨著身體的發(fā)育, 也開始萌動。青春期正是學 、長 、樹立 、塑造 的關鍵時期,因此,應把精力集中在 和培養(yǎng)高尚情操上。5、關于青春期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A、身高迅速增長 B、體重迅速增加 C、身體迅速發(fā)胖 D、生殖器官開始發(fā)育成熟6、下列有關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的敘述中不恰當的是( )A、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的變化B、面對性躁動,能夠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C、盡可能避免與異性同學交往D、增強自我控制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六、反思:第四單元第一章第四節(jié)計劃生育學習目標:1、說出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2、說出我國計劃生育的目標和具體要求學習重點:我國計劃生育的目標和具體要求學習難點:如何運用數學分析和推算的方法處理復雜的問題情境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1、學習任務一:通過資料分析,說出我國人口的增長趨勢(1)自學課本,分析人口數量的一組數據(2)討論:資料分析中的3個問題2、學習任務二: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說出我國計劃生育的目標、具體要求(1)獨立閱讀課本,說出計劃生育的目標(2)舉例說明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3)討論:為什么說少生優(yōu)生幸福一生?3、學習任務三:通過數學推算,探究晚育的意義(1)回憶探究實驗的設計過程(2)參考課本提供的兩個問題情境進行推算,探究晚育與控制人口數量的關系(3)討論:探究實驗中的3個問題三、合作共建:1、練習第1題2、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絕大多數家庭只能生一個小孩。在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qū),由于重男輕女的思想殘存,導致性別比例嚴重失調,請你談談采取哪些措施可解決這種現象?3、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禁止近親結婚。請你談談對近親結婚的理解?四、總結:五、練習:1、我國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把 列為一項基本國策。具體要求是 、 、 、 。2、堅持晚婚晚育,對國家來說,有利于 ;對個人來說,有利于 。3、根據課本中的數據圖表,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所給數據,繪出我國人口增長的曲線圖(2)以1995年到2000年我國人口增長的速度計算,大約在 年我國將會擁有15億人口。(3)人口過多,對我國的社會和經濟發(fā)展,都會帶來不利影響。你能從生物學的角度談談其中的道理嗎?4、假設1995年我國18歲、19歲和20歲的女性各有800萬人,每人只生一個孩子。(1)如果她們都沒有晚育的要求,到2000年因她們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2)如果她們都有晚育的要求,到25歲才生孩子,那么到2000年因她們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3)以上的推算可以說明什么道理?六、反思:第二章第一節(jié)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學習目標:1、 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知道其作用及食物來源。2、 運用科學方法測定食物中的能量。3、 關注自身和他人的營養(yǎng)。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師生互動,合作共建。學習任務一:列舉出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1、說出你常吃的1、2種食物,查閱資料,指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食物營養(yǎng)物質2、分組討論并交流(1)不同食物中所含營養(yǎng)物質的種類和數量是否相同?(2)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與人體細胞中所含物質有什么聯系?(3)請概括出人體所需要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 3、系統(tǒng)小結:教師引導學生填寫下列表格。營養(yǎng)物質作用食物來源缺乏時的癥狀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學習任務二:探究: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完成探究實驗:(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驟 (5)實驗結果 (6)討論分析:怎樣減少實驗的誤差?學習任務三:比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Vc的含量。請同學們參照實驗一和教材P26-27內容自主設計實驗,并進行分組實驗。三、 拓展應用。1、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主要來自 (思路分析)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不僅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也都能分解釋放能量。但三者之間又有區(qū)別:蛋白質分解只提供少量能量;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是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糖類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主要能量,人體所需能量的70%來自糖類的分解。(答案)糖類(總結)本題是考查學生能否對釋放能量的三種有機物進行區(qū)別。對于類似問題的分析,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質。2、通過探究實驗,下面的食物有一個共同的現實:滴加碘液后變成 色,這說明它們都含有 ,你能歸納出鑒別方法嗎? (思路分析)淀粉是糖類中的一種,遇碘變藍是它的特性,以后還要經常用到。(答案)藍色、淀粉、淀粉遇碘變藍。(總結)要學會對知識的比較分析,概括出其主要特征及規(guī)律。四、小結五、練習1、 構成卵細胞最基本的物質是( )A。蛋白質 B。脂肪 C。糖類 D。維生素2、小明經檢查發(fā)現缺鈣,醫(yī)生給他開了一些鈣片,同時還建議他加服( )AVa B.Vb C.Vd D.Vc3、人一到黃昏就看不清東西,應注意多吃下列哪組食物?( )A豆類、糙米、全粒谷物 B.胡蘿卜、黃玉米C肉、蛋、奶 D。新鮮的水果、蔬菜4、 測定某種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下列哪種方法?( )A 燃燒 B、水浸 C。壓擠 D。切割5、 在0.1%的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中逐漸滴入下列哪種物質后,不會發(fā)生褪色的是( )A 蘋果汁 B。白菜汁 C。糖水 D。橘子汁6、“學生奶計劃”是為了保證學生每天獲得足夠的( ),因為人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 )。7、多吃綠色蔬菜、瓜果和胡蘿卜等食物可預防( ),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的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 )。8、把下列維生素與相應的缺乏癥連起來,想一想,你平時吃的食物中含有的相應的維生素。(1)腳氣病 A。Vd (2)壞血病 B。Vb (3)夜盲癥 C。Vc (4)佝僂病 D。Va 9、記錄你一天所吃的食物,并查閱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每100g的含量。)根據數據比一比:早餐: 午餐: 晚餐: 含蛋白質最多的食物是 ,糖類最多的是 ,一天所獲得的維生素有哪幾種 ,維生素A最多的是 ,維生素C最多的是 ,鈣最多的是 。10、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實驗中:(1) 麗麗想測定花生與核桃仁哪個含能量多。他們小組是這樣進行實驗的:兩個試管裝入同樣高度的水,取一個花生仁,在酒精燈上點燃后,分別放在試管下給水加熱,等花生仁、核桃仁燃燒完畢,分別測出兩個試管中水的溫度,再經過計算,得出結論。請問,他們的結果準確嗎?為什么?(2) 小偉同學做的是測定花生仁含有多少能量。但小偉將他得出的數據與課本第41-42頁中的數據進行比較,發(fā)現他測定的數據小于課本中的數據。請你幫小偉分析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六、反思 第二章第二節(jié)消化和吸收學習目標:1、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2、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過程。3、 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4、 嘗試解讀營養(yǎng)物質在消化道內被吸收的曲線。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師生互動,合作共建。任務一: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1、 說出你知道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作用。(1) (2) 2、 觀察教材P32圖IV-21及教師出示的模型(或掛圖),認識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功能,并指出在身體的大致位置。3、 分組討論總結,概括出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口腔: : 消化道 : : : 消化系統(tǒng) ; 肛門: : : 消化腺 : : : 任務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材料用具; 4、方法步驟: 5、現象及結論: 6、討論分析:(1)為什么要設計3組實驗?(2)將3支試管在37度溫水中水浴加熱的目的是什么?(3)如果實驗成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任務三:證明膽汁對脂肪具有乳化作用。請同學們參照實驗一和教材P33內容,自主設計該實驗。然后學生分組完成以上兩個實驗。并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任務四:描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過程。1、 思考:什么是消化?哪些營養(yǎng)物質需要消化/2、 分組討論;合作交流。(1) 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填表。營養(yǎng)物質開始部位參與的消化液中間產物最終產物淀粉蛋白質脂肪(2) 概括出小腸適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征有哪些?A.適于消化的特征: B.適于吸收的特征: 3、 小結:為什么說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三、拓展應用。右圖表示食物通過人體消化道時,糖類、蛋白質、脂肪被化學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組成消化道順序的各個器官,試根據圖回答:1、代表胃的字母是 原因是 。2 曲線丙代表 被消化的情況,理由是 。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體內主要的消化場所是( ) ,其中所含的消化液右 。(思路分析)曲線圖是一種用曲線表示數據的統(tǒng)計圖,可以只管地反映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的變化,以及不同事物量的差異。本圖可以淀粉從口腔開始被消化,蛋白質從胃開始被消化,脂肪從小腸開始被消化來依次推斷出甲、乙、丙三條曲線的含義及A至F表示的名稱。(答案)1、C開始消化蛋白質 2、脂肪 脂肪在小腸內被消化 3、D小腸 膽汁、胰液、腸液(總結)學會分析曲線圖及繪曲線圖,掌握其方法及規(guī)律 。四、小結五、練習1、利用下列哪組消化液,能夠很快地清除容器中的油垢 A. 唾液、胃液、腸液 B.胰液和腸液C.胰液、膽汁 、腸液 D.胃液和膽汁2、長期酗酒的人會影響哪種食物成分的消化? A 糖類 B 脂肪 C 蛋白質 D 維生素3、我們咀嚼饅頭時會覺得饅頭有甜味,這是因為 A 饅頭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 饅頭在口腔內被分解成了麥芽糖;C 饅頭中有白糖;D 饅頭和唾液混合產生了葡萄糖。4、 消化系統(tǒng)中不與食物接觸的消化器官是 A 胃 B 咽 C 大腸 D 肝臟5、 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佳溫度是 A 30 B 35 C 37 D 406、食物中屬于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是 、 和 。只有經過 進行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其中,可以在胃和小腸內被消化的是 ,可以在口腔和小腸內被消化的是 ,只能在小腸內被消化的是 。7、下表是“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探究實驗步驟,請根據此表回答問題。試管實驗 處理步驟123加入的物質饅頭+2毫升唾液饅頭+2毫升清水饅頭+2毫升唾液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保溫37水浴10分鐘37水浴10分鐘37水浴10分鐘加入碘液2滴2滴2滴(1)若以1和2為一組,則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 號試管為對照組。(2)若以1和3為一組,則實驗的變量是 , 號試管為實驗組。(3)加入碘液后變成藍色的是 號試管,淀粉被分解的是 號試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解還可在人體的 內進行。(4)若證明“37”是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消化的最佳溫度,請寫出設計方案: 8、右圖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 淀粉、蛋白質初步分解消化的部位分別是 (填序號)(2) 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 (3)三種大的消化腺是 (填序號),其中 能分泌消化脂肪的酶。(4)4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稱和作用是 9、下圖表示消化系統(tǒng)部分器官,據圖回答:(1)消化腺(1)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的消化有重要作用。該消化腺的名稱是 。(2)食物中的蛋白質首先在(4)中進行初步消化,再在(3)中進一步消化,消化器官(3)的名稱是 ,消化器官(4)的名稱是 。(3)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成分的主要場所是( ) ,(5)分泌的消化液叫 。六、反思第二章第三節(jié) 關注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yǎng);2、關注食品安全;3、嘗試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4、認同環(huán)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tǒng)一性。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師生互動,合作共建。任務一: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yǎng)?1、請同學們說出你每日三餐的情況及平常的一些飲食習慣,并衡量他們營養(yǎng)搭配是否合理,習慣是否科學?2、結合教材P36圖IV-22,分組討論飲食與健康的關系,總結出合理營養(yǎng)和平衡膳食的含義。3、小結:聯系學生實際說說青少年應如何做好合理營養(yǎng)?任務二:設計一份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1、分析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討論設計營養(yǎng)合理,經濟實惠食譜的要求。2、分組設計食譜,可選擇針對不同的人來設計(如中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人等。)3、交流評價:各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食譜,比較哪一組的食譜設計更為合理、實惠?4、課后實踐作業(yè):根據自己設計的食譜,適時在家中烹調,并請家長品嘗、評價。任務三:關注食品安全。1、結合:教材P35資料藕粉早已變質,服后險些要命,分析討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閱讀教材P38圖IV-24,談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食品安全?3、實例分析:(1)購買食品應注意什么問題?(2)發(fā)生了食物中毒應如何急救?4、介紹我國的生態(tài)農業(yè)和綠色食品的相關知識?(三)典型示例,嘗試應用。例1:下面是某同學為自己設計的“一日食譜”。早餐:小米粥(約100克,含水),面包(約50克);午餐:饅頭一個(約50克)、火腿腸兩根(約100克);晚餐:米飯一份(約100克),青菜一份(約100克)。通過分析,你認為該同學設計的食譜合理嗎? ,若不合理,請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和今后應注意的問題: (思路分析)食譜中五類食物比例要合適,營養(yǎng)要全面,選擇的食物要適合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需要。(答案)食譜設計不合理,因為營養(yǎng)合理的食譜應含有五類食物,早、中、晚餐的能量應按30%、40%、和30%左右安排,五類食物的比例應按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安排。(總結)平時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加以應用。三、小結四、練習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早餐來不及吃,就算了,晚餐很豐盛,多吃點。B .已變質的食物舍不得丟掉,給家畜和家禽作飼料。C飯后立即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會抑制消化功能。D不干不凈,吃了沒病。2、下列減肥辦法中,既有利于減肥,又不傷害身體的是 。A暴飲暴食后再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B到藥店買減肥藥; C。節(jié)食或絕食D適當的體育鍛煉并合理膳食。3、關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哪種食物容易引發(fā)食物中毒 。A發(fā)芽的馬鈴薯 B。在保質期內的袋裝食品。C剩飯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吃。D盡量不吃顏色鮮艷的蘑菇。4、青少年長期偏食會變成 。A胃、腸炎 B。闌尾炎 C。貧血 D。缺乏某種營養(yǎng)5、用你所學的知識,為你的父母設計一份營養(yǎng)餐時,一定要考慮下列哪些因素 A均衡搭配五類食物 B??紤]父母的身體狀況C考慮食物的種類、營養(yǎng)成分、價格D以上都對。6、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應做到合理營養(yǎng),保持身體健康,因而必須保證每日 , 進餐,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應當分別為 、 和 左右。7、我國的營養(yǎng)學家將食物分為五大類,形象地設計成 ,我們每天都能均衡地吃這五類食物,就可避免 和 。8、學校里有很多同學喜歡在食堂或周圍小攤子上買各種食品,你認為應注意哪些方面的“食品安全”問題?9、我國營養(yǎng)專家將五類食物形象地設計成“平衡膳食金字塔”。五類食物將這個塔分成一個三角形和四個梯形。請你為各類食物確定一個適當的名稱,并通過測量,用它們的面積占“金字塔”總面積的多少,來大致表示各類食物占食物總量的比例。(2)選擇題每天攝取量最多的食物是含 較多的食物。每天攝取量最少的食物是含 較多的食物。青少年每天應比成年人多攝取含 較多的食物。 A.維生素 B.蛋白質 C.糖 D.脂肪 (3) 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幫他分析一下,他在飲食中應盡量減少第 層的食物,適當多吃第 層的食物。(4)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和青少年生長發(fā)育特點,請你為學校餐廳設計一份學生晚餐食譜。 (注意:營養(yǎng)合理、經濟實惠)10、閱讀下面材料,然后回答問題。一天,小紅的媽媽中午有事,不能回來做午飯,媽媽讓小紅自己到飲食街的快餐廳吃午餐。放學后,小紅來到飲食街,看到李阿姨的快餐店里有她喜歡吃的炸魚,她就高興地跑了過去。來到門口,發(fā)現腳下一堆垃圾,上面還有蒼蠅。抬頭一看,李阿姨穿的圍裙油膩膩的,一邊將食物遞給顧客,一邊又將錢接過來。這時,一只蒼蠅飛到炸魚上,李阿姨揮揮手將它趕走。前面的顧客買了一段香腸,她讓李阿姨幫助切一切,李阿姨順手放到有青菜的砧板上,在上面切了起來??吹竭@些,小紅離開了李阿姨的快餐店。請問:小紅為什么離開了快餐店?請在相關的句子下畫出橫線。五、反思第三章第一節(jié)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學習目標:1、 說出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2、 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并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很有限的。3、 注意呼吸衛(wèi)生。學習重點: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學習重點:想象并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任務一、掌握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1、自學教材P43,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并完成課本P43中的空格。2、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知識心得。3、結合課件,認識并說出呼吸系統(tǒng)各部分的結構名稱。4、拓展反思:討論捏鼻子、張嘴;不捏鼻子、閉嘴;捏鼻子、閉嘴的感受,推測呼吸道的作用是什么?學習任務二、掌握并理解呼吸道的作用。1、學生閱讀分析課本P44的相關資料,思考P45中的討論題。2、觀察課件,自學教材。3、小組討論,相互質疑,并完成討論題。4、展示討論成果,小組代表回答5個討論題。5、拓展反思:為什么吃飯時不要大聲說笑?三、小結四、嘗試應用。1、為了保護良好的公共環(huán)境我們經常可以在公共場所看到“請不要隨地吐痰”的標語??扇杂行┤耸煲暉o睹,將痰吐在了地上,為了防止別人看到,還用鞋底將痰擦去。請問這樣做用什么不好的?2、早起鍛煉是好事,但盡量不要在有霧的時候進行鍛煉,這是為什么?五、練習1、選擇題(1)、呼吸道黏膜上的毛細血管和下列哪項呼吸功能直接有關? ( )A、濕潤吸入的干燥空氣 B、過濾塵埃 C、氣流暢通 D、濕潤吸入的冷空氣(2)、北歐人的鼻子較大,作用是 (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較大 C、使鼻腔較長 D、使鼻毛較多、識圖作答。(1)、呼吸系統(tǒng)由_和_組成。(2)、 _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它是_的場所。(3)、 _、 _、 _、 _、 _共同組成呼吸道,主要作用是將吸入的空氣變得_。減少對_刺激。、有人說,只要堅持用鼻呼吸,就可以不怕空氣污染。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說說理由?六、反思第三章第二節(jié)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學習目標:、說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理解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培養(yǎng)學生資料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想象能力,學會用簡單的操作理解復雜的生理過程。學習重點:、胸廓與膈肌的運動。、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學習難點:、如何組織學生測量胸圍差。、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少的和較多的、最后是在細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任務一、測量胸圍差。、學生分組完成本次實驗。、各小組討論,交流“討論題”、展示學習成果,小組代表說明自己的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拓展反思:討論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學習任務二、學習理解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自學教材,結合“測量胸圍差”實驗結果,對比圖,理解呼吸運動與胸廓容積發(fā)生變化間的關系。、教師演示肋間肌收縮與肋骨、胸骨位置變化的實驗,思考討論練習題第題。、演示實驗:“模擬膈肌的運動”討論:氣球在什么情況下漲大?在什么情況下回縮?(明確:肌縮胸擴氧氣來,肌張胸縮廢氣去。)、拓展反思:()、當你下水游泳時,當水超過胸部以后,你會感到呼吸很困難,這是為什么?()、當我們要屏住呼吸或有大的運動量時,總會深吸一口氣,這是為什么?學習任務三、理解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參考P50資料分析內容,分組探究實驗,探究人呼出的氣體和環(huán)境中的氣體有什么差別。、對資料中的討論題進行分析、思考。、交流討論結果,得出實驗結論。4、總結: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是如何進行的。、拓展反思:最后是在細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三、總結四、嘗試應用。、肺泡內的氣體進入血液,最多經過幾層細胞?最多經過幾層細胞膜?、某夫婦被懷疑害死了一女嬰。法醫(yī)在鑒定時將死嬰的肺部剪下一塊,投入水中,肺塊下沉。判斷嬰兒為產前死亡,這對夫婦無罪。理由是什么?五、練習1、選擇題(1)、呼吸運動是怎樣引起的?()、肺的擴張和回縮、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胸廓的擴大和縮小、肋骨和胸骨的運動(2)、在體檢中,小明同學的胸圍差三次測量結果分別是:11cm,9cm,10cm。小明的胸圍是()、cm、cm、cm、.cm(3)、當吸氣剛剛結束時,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相等、大于、小于、不確定六、反思第三章第三節(jié)空氣質量與健康學習目標:、描述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主要影響。、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關注自身的健康。學習重點:有關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相關資料,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學習難點:探究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學習過程:一、情景引入。、觀看課件上有關因空氣污染而使人患病的畫面,感悟空氣污染的危害,關注空氣質量。、列舉說出自己生活中或知道的有關空氣污染造成的人身傷害。、拓展反思:一個人一天要呼吸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huán)境交換萬多升氣體。而人的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人們不注意改善空氣質量,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后果?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任務一、掌握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自學教材,結合課件中的事例,思考教材中的討論題。、小組討論,交流“討論題”。、展示自學成果,小組代表復述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拓展反思:房間裝修后,怎樣做才能改善房間內的空氣質量?學習任務二、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各小組交流各自調查的“空氣質量報告”中的內容。、自學得出常見的大氣污染源。、拓展反思: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措施和有效措施是什么?學習任務三、完成探究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學生分組完成探究實驗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實驗方案:討論和完善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觀察實驗現象:反思實驗得失:、拓展反思:()、為了保證教室內的空氣清潔新鮮,應怎樣做呢?()、為了減輕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影響,戴口罩也是一種方法。你認為戴口罩應注意哪些問題?三、總結四、嘗試應用:挖鼻孔是一個不良的生活習慣,試從呼吸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害處。五、練習、選擇題()在以下幾種職業(yè)的人群中,得呼吸道疾病最少的是()、司機、售貨員、園林工人、油漆工()空氣中增多容易引起()、赤潮、沙塵暴、溫室效應、酸雨()青少年不能吸煙和吸毒,因為這樣會影響身體健康()、血液系統(tǒng)、消化和呼吸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請你設計實驗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六、反思第四章第一節(jié)流動的組織-血液學習目標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2區(qū)分紅細胞和白細胞。3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產生珍愛生命的情感。重點: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區(qū)分紅細胞和白細胞。難點: 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任務一: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1、認真閱讀P59資料分析相關內容,了解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血液的組成成分?2、小組內積極討論P60三個討論題,能描述出血液的組成成分。3、嘗試應用:血常規(guī)化驗單中的RBC、WBC、Hb、PLT分別是 縮寫。它們的正常參考值分別是 。學習任務二:認識血漿的成分和功能參照圖29 “ 血漿成分示意圖”自學血漿的有關內容,了解血漿的成分和作用。并完成下列題目:血液分層后,上層是 色的半透明液體這就是。其中含有多種 的重要物質,主要有,其中還含有一些體內產生的廢物(如尿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學習任務三:三種血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1、閱讀教材P6063有關血細胞的內容,嘗試完成下表血細胞類型數量形態(tài)及大小結構功能RBCWBCPLT2、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小組成員合作,參照教材中的方法步驟,學會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能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并嘗試說出你判斷它們的主要依據是什么?三、總結四、嘗試應用1、人在大量出汗或嚴重腹瀉的情況下,血液中主要丟失了什么成分?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補充丟失的成分?2、根據血紅蛋白的成分,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緩解貧血的癥狀?五、練習1、血液的組成包括 A 血漿和血細胞 B血漿和白細胞 C 血漿和血小板 D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2、患貧血的病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營養(yǎng)成份是 A糖和脂肪 B鈣和磷 C維生素和水 D鐵和蛋白質3、用顯微鏡觀察血涂片,在同一視野中所見到數目最多的 細胞是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淋巴細胞4、人體成熟的血細胞中,不具有細胞核的一組是 A 紅細胞和白細胞 B血小板和白細胞 C 血小板和紅細胞 D血細胞和紅細胞5、 人體血液中能運輸氧氣的血細胞是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以上都可以6、血友病患者一有傷口便會流血不止,原因是其血液中缺少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紅蛋白 D血小板7、患急性闌尾炎的病人,其血液化驗結果往往是 A血細胞數量正常 B 白細胞增多 C紅細胞減少 D血小板減少8、一位援藏教師由北京到拉薩工作兩年后,最可能會出現以下哪種生理反應A 白細胞增多 B 心率變慢 C 紅細胞 D血小板增多9、初上高原,短時間內 增多,從而增強運輸氧氣能力。選擇昆明作為為集訓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六、反思第四章第二節(jié)血流的管道血管學習目標1、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2、嘗試區(qū)分這三種血管以及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流動的情況。3、學會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并區(qū)分三種血管。4、養(yǎng)成關愛生命的良好品質。重點:動脈、毛細血管、靜脈三種血管結構與功能的教學。難點:三種血管結構與功能的教學。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任務一:完成實驗“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1、檢查實驗器材2、熟悉實驗步驟:要求自讀方法步驟,達到熟練的程度3、實驗操作,遇到問題先小組內討論解決,解決不了,請老師幫忙解決,并切記實驗注意事項。4、討論完成P65兩個討論題。5、自我小結:看能否通過實驗來區(qū)分三種不同的血管,并總結出依據。學習任務二:理解三種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自學教材P6667內容,嘗試完成下列問題:1、設計一個表格,將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填入表中。2、總結出三種血管的概念和區(qū)分它們的方法?3、列舉毛細血管適于物質交換的特點?三、總結四、嘗試應用 醫(yī)生在給病人打點滴時針頭插入的是什么血管,怎樣找到這種血管?為什么這樣找?五、練習 1、在顯微鏡視野下,判斷毛細血管的依據是A沒有紅細胞通過的血管 B紅細胞是單行通過的血管 C流鮮紅血液的血管 D流暗紅血液的血管2、醫(yī)生給病人打吊針時,常尋找病人手臂上的“青筋”,其實手臂上的一條條青筋是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肌肉3、毛細血管適于物質交換的原因是A管壁薄,血流最慢 B管壁厚,管腔細 C管壁薄,血流速度快 D管壁厚,管腔大4、小紅不小心用小刀劃破了手指,只有少量血液流出,這些血液來自于A毛細血管 B靜脈 C動脈 D都有可能5、中國古代醫(yī)學典籍內經中提到:當刺破血管時,有的血管“刺之能射”,有的則“不能射”。以上兩種血管分別是A動脈、動脈 B靜脈、動脈 C靜脈、靜脈 D動脈、靜脈 6、在抽血或輸液時,為什么要將針刺入部上方(近心端)用膠皮管捆扎起來?你知道針刺入是什么血管嗎?解釋這樣做的理由。六、反思第四章第三節(ji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學習目標1. 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2.概述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區(qū)別動脈血和靜脈血。3. 通過觀察心臟的結構,培養(yǎng)觀察能力。4.強化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增強健康意識。 重點: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難點:心臟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及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學習過程一、預習提綱:二、自主探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