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故都的秋學案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3、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過程與方法目標:1、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2、品味本文語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贊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學習重點1、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2、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難點1、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2、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的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學習方法1、美讀法。反復誦讀,體味意境。2、比較賞析法。3、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基礎知識:(a級)一.課前預習1、作者:郁達夫(18961945), 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 。2、字詞混沌( ) 潭柘寺()馴鴿( ) 落蕊()平仄( )橢圓()二、理清思路本文的思路線索是什么?三.課文理解1. 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2. 本文中哪部分內容最能體現這種故都秋味呢?3. 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幾幅畫面,選出你最喜歡的畫面多讀幾遍思考,它是怎樣體現“清、靜、悲涼”的故都秋味的?(讀完之后我們找同學起來談談)4、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5、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6.讀第12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7.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1)、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qū)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2)、為了說明上述區(qū)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8.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9.朗讀課文,說說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寫出了故都的秋怎樣的特點;另外,從哪些句段中,你感覺、體察到了作者所謂的“悲涼”?你如何看待這種“悲涼”?10. 在下面的兩段文字里,作者調動了聽覺、視覺和觸覺來感受故都的秋,使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并融入了深沉而細膩的感受、情思。細細品味,做一些圈點勾畫、評議賞析。、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基礎知識檢測(b級) (一)仔細閱讀故都的秋前兩段,回答下列問題。(原文略) 第1自然段中寫作者從杭州趕上北平的目的是:_他這樣做的原因是:_。 “不遠千里”這個成語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 第2自然段中描繪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 第2自然段中一個短語“半開半醉”,是指_的最佳狀態(tài)。 作者認為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應該達到_的程度。 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過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句子表達了_的感情,進一步表現了_。 “藍朵”一詞是_的意思。作者用這個詞而不用別個詞是因為_。 “落蕊”的“蕊”字讀音是( ) 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 文中“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 第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 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這一段文字是寫_。 第5自然段中有“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本文開頭和它相照應的句子是_。 在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的棗子的樣子”是_的顏色。 這段文字:“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 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說_。 “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別喻_。 用一個成語概括15題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 我愿意把壽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這句抒發(fā)了 (二)作者寫對故都之秋的想念時,突出寫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時的所見所聞,而對陶然亭、釣魚臺、西山、玉泉等名勝,只用一筆帶過。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 ( ) a作者是浙江省富陽縣人,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產生一種想走異地,飽嘗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體現不出故都之秋來。 c作者在住所的話中寫過“在家吃點精致的菜,喝點芳醇的酒,睡睡午覺,看看閑書,不愿意將行動和平時有所移易;總之是懶得動。”不愿去陶然亭等處,當然就寫不出那些 地方的秋景。 d寫租住破屋時所見所感,更能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表達出作者的主觀感情。 課后小結 參考答案二思秋繪秋議秋戀秋,這就是全文的總體思路。三.課文理解1. 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答: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2. 本文中哪部分內容最能體現這種故都秋味呢?繪秋3. 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幾幅畫面,選出你最喜歡的畫面多讀幾遍思考,它是怎樣體現“清、靜、悲涼”的故都秋味的?(讀完之后我們找同學起來談談)明確:五幅畫面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棗4、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答: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5、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答: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閑人雨后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huán)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教師總結時,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二: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舊中國時代環(huán)境的黑暗;作家人個氣質的抑郁善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此題旨在讓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系,這是本課教學難點。分析時可與導語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6.讀第12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答:應該是: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可提出幾句讓學生進行辨析。如: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b、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后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7.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1)、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qū)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答:味。(板書)(2)、為了說明上述區(qū)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組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辨認能力及理解能力。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說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不是“味”。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三:本體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比喻喻體黃酒 與 白干稀飯 與 饃饃鱸魚 與 大蟹黃犬 與 駱駝8.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答: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板書)此題可引發(fā)學生進行爭論,教師總結時可套用“含淚的微笑”,總結出“悲涼的頌歌”這個課時主題。9.作者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如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葉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ā?,“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早晨鋪得滿地的槐樹“落蕊”,被稱作“北國的特產”的衰弱的“秋蟬”,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話秋涼的“都市閑人”,北國的“棗子樹”和其他鮮果,等等。寫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清”與“靜”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觀特點為主,而“悲涼”則以描述作者對故都之秋的主觀體現作者“悲涼”情懷的句段大致有:“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彪[隱地透出悲涼的感覺和心境?!扒锵s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作者聽到的仿佛是悲涼之聲,顯然含有悲涼之情。“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這一整段都帶有悲涼之情,可以集中體會這些語句。10.設題意圖:品味文中精妙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創(chuàng)造才華??梢圆皇堋把杏懪c練習”的局限,鼓勵學生品味更多的有意味的語言。二、基礎知識檢測 (一)(本套題對測試語文的5個層級能力進行了全面的訓練。包括識記 、理解、分析綜合、應用、鑒賞評價。)飽嘗一嘗故都的秋 因為故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筆式收音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石英石瓷土開采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監(jiān)控器支架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電腦網眼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電子熔錫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生物質能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環(huán)氧厚膜地坪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爽膚品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土地使用權轉讓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地坪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維修安全協議書合同
- 2025年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2025年中考時事政治100題(附答案解析)
- 中考體育前家長會課件
- 2024年中國工程院戰(zhàn)略咨詢中心勞動人員招聘真題
- 2024年煙臺龍口市衛(wèi)生健康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真題
- 2025福建漳州漳浦金瑞集團招聘2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二零二五版官方離婚協議書
- 穿越時空的音樂鑒賞之旅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中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