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命是永恒不斷的創(chuàng)造,因為在它內部蘊含著過剩的精力,它不斷流溢,越出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現的形式表現出來。泰戈爾哈爾濱商業(yè)大學畢業(yè)論文ERP環(huán)境下企業(yè)會計信息化應用研究學 生 姓 名 潘 瑩 瑩 指 導 教 師 劉 陽 專 業(yè) 會 計 學 學 院 會計學院 2008年6月17日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Graduation ThesisERP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Student Pan Yingying Supervisor Liu Yang Specialty Accounting School Accounting Institute 2008-06-17畢業(yè)論文任務書姓名:潘瑩瑩學院:會計學院班級:會計??埔话鄬I(yè):會計學畢業(yè)論文題目:ERP環(huán)境下企業(yè)會計信息化應用研究立題目的和意義:會計信息系統作為會計人員的工具,企業(yè)中的核心系統,其作用主要就是幫助會計人員提供各種信息:對外提供報表,對內提供各種決策有用信息。在ERP中,財務會計系統業(yè)務處理的最終目標也是提供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三張報表,提供對外信息,同時財務會計系統也是管理會計系統的基礎,管理會計系統主要是根據財務系統數據庫中的數據來工作的,同時輔以其它模塊的業(yè)務數據。會計信息化的目標不僅是建立現代化的會計信息系統,而且還包括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對上述系統與內控制度的審計(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審計)。技術要求與工作計劃:技術要求: 1選題適當,符合本專業(yè)的研究范疇。 2論文內容充實、論點論據充分、英文摘要準確。 3邏輯結構嚴謹、層次清晰、文字簡練、術語規(guī)范、數學模型(案例分析)運用適當,圖表形式正確。工作計劃:1指導教師做論文撰寫講解,審定題目,制訂資料的收集計劃。 2實習期間指導教師通過電話、互聯網與學生隨時溝通,了解論文資料收集和提綱寫作情況。 3返校后論文質量監(jiān)控小組做開題審查。 4指導教師對論文進行審閱和修改,推薦優(yōu)秀論文。 5論文質量監(jiān)控小組做論文定稿的審查。 6評閱教師做論文評閱。 7學院答辯委員會組織論文答辯。時間安排:2007.12.1712.28審定畢業(yè)論文題目,指導學生如何撰寫畢業(yè)論文提綱。2008.2.254.27 畢業(yè)實習、搜集資料、擬訂畢業(yè)論文提綱。2008.4.285.4 學生返校,向指導老師匯報畢業(yè)實習及論文提綱寫作過程。2008.5. 55.11 審定畢業(yè)論文提綱,完成開題審查與開題答辯。2008.5.126.1 撰寫畢業(yè)論文初稿。2008.6.2 6.9 修改論文并定稿。2008.6.106.12 上交畢業(yè)論文,學院最后審查論文內容與格式。2008.6.136.17 審閱人評閱論文,學生做答辯準備。2008.6.186.21 畢業(yè)論文答辯。指導教師要求:(簽字)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意見:(簽字) 年 月 日院長意見:(簽字) 年 月 日畢業(yè)論文審閱評語一、指導教師評語:指導教師簽字:年 月 日畢業(yè)論文審閱評語二、評閱人評語:評閱人簽字:年 月 日畢業(yè)論文答辯評語及成績三、答辯委員會評語:四、畢業(yè)論文成績:專業(yè)答辯組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五、答辯委員會主任單位: (簽章) 答辯委員會主任職稱: 答辯委員會主任簽字: 年 月 日摘 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會計信息化系統,是我國會計面臨的新課題。本文分析了ERP環(huán)境下企業(yè)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會計信息化系統要在會計基本理論、實務、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實現信息化。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普及和提高是企業(yè)會計信息化應用推廣的重要方面。本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概括部分,回顧了ERP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發(fā)展,并具體說明了ERP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結構、特點和作用。第二部分從二者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ERP與會計信息系統的關系,對ERP中的會計信息系統與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作出了比較。第三部分進一步完善ERP中會計信息系統是發(fā)展的客觀要求,該部分針對ERP中會計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作出了相應的分析。第四部分對ERP中會計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給出建議,提出解決方案。第五部分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會計信息系統的發(fā)展前景,隨著會計軟件的不斷完善,會計信息系統一定走向成熟。關鍵詞: 會計信息化;ERP ;敏捷制造 ;事項法AbstractTh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new face of Chinas accounting issu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RP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o the accounting basic theory, practic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ve sweeping across the world today, ERP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popularity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important aspect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summary of the review under the ERP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o specify the ERP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under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The second part from both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ERP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ERP i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to make the comparison. The third part further improv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ERP system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P in part for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de a corresponding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ERP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the problems proposal put forward solutions. Part 5 in the final article, b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spect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accounting softwar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certainly mature.Key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ERP; agile manufacturing; law matters目錄摘 要IAbstractII1緒 論31.1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發(fā)展背景31.2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意義與目的31.2.1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意義31.2.2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目的41.3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方法41.4應用研究的內容52會計信息化與企業(yè)ERP概述72.1會計信息化與企業(yè)ERP的基本概念72.1.1會計信息化72.1.2企業(yè)ERP8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82.2ERP與會計信息化的關系92.3ERP中的會計信息系統與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比較92.3.1二者立足點不同92.3.2自動化的程度不同92.3.3對會計理論、方法的運用程度不同93當前ERP中的會計信息系統所存在的問題及分析103.1財務會計理論對會計信息系統發(fā)展的限制103.1.1對于傳統會計報告的影響103.1.2對于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103.1.3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113.2政策法規(guī)存在的問題113.2.1相關文件規(guī)定存在重復、矛盾之處113.2.2有些規(guī)定不利于軟件設計113.2.3有些會計軟件功能應當限制123.2.4有些規(guī)定已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124對于目前ERP下會計信息系統存在問題的解決建議124.1對于會計理論的限制,引入事項法124.2對于修改相關法規(guī)、制度的建議134.2.1徹底修改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134.2.2盡快制定計算機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guī)范145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145.1會計信息化普及程度將有很大提高145.2會計信息化管理將更加規(guī)范145.3ERP(會計軟件)的標準更加成熟15結 論16參考文獻17致 謝18附 錄191 緒 論1.1 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發(fā)展背景會計信息系統的在我國運用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會計軟件的開始由企業(yè)自制,后來先后有了用友、金碟等財務軟件公司,財務軟件的發(fā)展逐漸走向規(guī)范與成熟。財務軟件的發(fā)展也隨著其它信息技術從DOS發(fā)展到Windows再到現在的多平臺,從單機版到局域網再發(fā)展到現在的電子商務的運用。從20世紀90年代末,ERP逐漸在我國熱起來,傳統的財務軟件的缺陷漸漸顯現出來,國內各大財務軟件廠商紛紛從單獨的財務軟件設計轉型為ERP廠商。 財務是ERP中的重心,ERP要想整合企業(yè)各種資源,財務是銜接企業(yè)各個部門的最佳手段,財務不僅僅是ERP的重心,也是ERP的中心,各種企業(yè)的資源如銷售、生產、采購、人力資源、及企業(yè)的管理通過財務聯系在了一起。1.2 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意義與目的1.2.1 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意義可以說,會計信息系統在ERP中處于核心地位。ERP之所以被稱之為企業(yè)資源計劃,是因為它整合了企業(yè)中的各種資源,集成于一個系統當中,因需而用,而要整合這些資源,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財務,不論是采購、生產、銷售,還是企業(yè)日常工作、員工管理等各類工作,只要發(fā)生資金的流動就必然會與ERP產生聯系。有一種觀點認為ERP的核心是MRP,本文認為不妥。以MRP為核心,或許是因為ERP是從MRP發(fā)展過來的。一者ERP的使用范圍已不單單是制造業(yè),也已用在了如醫(yī)療、出版、咨詢等非制造行業(yè),這些行業(yè)無MRP可言。再者,通過MRP或許可以聯系起來生產、采購、銷售等相關環(huán)節(jié),而別的部門則難于與之聯系,難于組成企業(yè)資源。會計信息系統作為會計人員的工具,企業(yè)中的核心系統,其作用主要就是幫助會計人員提供各種信息:對外提供報表,對內提供各種決策有用信息。在ERP中,財務會計系統業(yè)務處理的最終目標也是提供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三張報表,提供對外信息,同時財務會計系統也是管理會計系統的基礎,管理會計系統主要是根據財務系統數據庫中的數據來工作的,同時輔以其它模塊的業(yè)務數據。管理會計系統主要負責參與企業(yè)管理、對內提供信息。在企業(yè)管理方面,企業(yè)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監(jiān)控機制的有效運作和作用發(fā)揮,主要取決于會計信息系統。如果沒有可靠、相關的會計信息支撐,內部管理和外部監(jiān)控機制的任何決策都可能盲目無效。1.2.2 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目的目前在我國,會計信息化是不同于會計電算化的全新理念, 專家學者們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在各種場合, 以各種形式表達了他們的觀點。如何準確把握其內涵, 是目前會計界一直在探討的課題。會計信息化可以說是從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概念的基礎上派生的。因此,會計界對于會計信息化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會計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和企業(yè)信息化的基礎和組成部分,會計信息化的本質是一個過程,利用的手段是現代信息技術,會計信息化的目標不僅是建立現代化的會計信息系統,而且還包括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對上述系統與內控制度的審計(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審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實現上述目標的目的,旨在保證AIS(會計信息系統)安全、可靠、有效和高效地運用。這種觀點更符合歸納推理的思維邏輯,即先設計會計管理信息化的技術路線或體系層面的內容,然后定位會計管理信息化的內涵。會計信息系統將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系統,使業(yè)務處理高度自動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夠進行主動和實時報告會計信息。它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運用于會計上的變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種與現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相適應的新的會計思想”。這種觀點也是一種演繹推理思維邏輯的結論,認為會計信息化的目標是建立現代會計信息系統,將導致一種新的會計思想。同時認為會計信息化要重整傳統會計模式,預言會計信息化的特點是業(yè)務處理高度自動化的、信息充分開放的并高度共享的、實時報告的會計信息。1.3 ERP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的方法1.與ERP下的其它子系統完全融合“如果ERP的財務會計模塊僅僅是一般會計軟件功能的延伸和加強,那它不會在最近的十年時間對全球企業(yè)的財務實踐帶來如此巨大的變革?!?跟ERP中的所有模塊一樣,會計信息系統地完全融入到了ERP當中,而不僅僅是其中的會計信息系統子模塊。以產品銷售為例,銷售產品之后,銷售員便會將這件事記錄在電腦上,產品銷售、庫存產品減少、應收款增加等事件便記錄入數據庫,這時當會計部門需要這些數據時便會直接在數據庫中讀取,而不是銷售人員來會計部門提供。這是的會計模塊也未必就都在會計信息系統子模塊當中,例如盈利分析或許會被放到銷售模塊當中,使銷售人員能盡快獲得銷售信息。2.高度自動化會計中的許多業(yè)務處理都具有固定的格式或者是機械重復地進行,而這些正是計算機所擅長的。傳統會計信息系統一般的設計僅僅是模仿手工記賬,雖然是電腦處理,卻并沒有給會計人員帶來多少自動化,原始憑證一般為紙制,記賬憑證由會計人員錄入系統,之后的記賬、生成報表才開始體現了計算機的自動化特點。而ERP則不同了,由于它將企業(yè)中的各種資源都集成到了ERP當中,原始憑證被相關部門人員錄入之后,會計部門不必再自己生成記賬憑證,計算機會通過讀取數據庫自動獲取原始憑證相關數據,生成記賬憑證。企業(yè)間的交流可以通過標準的數據接口傳送得到原始憑證,在數據庫中記錄相應的數據,然后根據這些數據生成各種報表,支持企業(yè)分析決策?!?如果信息集成度做得好的話, 企業(yè)財務的70 %以上的憑證是可以自動生成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 3、充分運用先進的思想ERP中吸收了許多當代最為先進的管理思想,并將它們融合在了一起,保持了其先進性。ERP中的會計信息系統同樣運用了許多新的思想,許多在傳統會計中難以實現的思想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運用。ERP下的會計系統普遍使用了作業(yè)成本法來進行成本核算,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準確度。ERP系統很重視計劃地制定,在生產過程中進行了嚴格的計劃控制,如主生產計劃、產能計劃、物料需求計劃等等,因此在ERP下很容易進行計劃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的核算。ERP下融合了許多先進的管理思想,如適時生產、全面質量管理,這些方法與傳統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這些不同促進了新的核算方法的產生。 4、信息提供的靈活多樣會計最終的目標是提供信息:為政府提供稅收等信息、為投資者提供企業(yè)發(fā)展信息、為管理者提供決策相關信息、為員工提供工資、福利待遇信息等等,然而傳統會計卻只能提供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注,由于精力有限,過程復雜,很難再提供其它信息,所以形成了這樣的局面,會計人員努力工作,而管理層在決策時卻常需要自己主觀臆斷,傳統會計不得不成為“外部會計”、“財務會計”。在ERP中,這種局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企業(yè)決策時,管理人員不必再憑單憑主觀臆斷,這主要歸功于穿透報表,管理層在決策時,會計人員可以提供穿透報表,得出分析結論。1.4 應用研究的內容客觀環(huán)境和信息用戶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依存于環(huán)境和需求的會計就必然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系統與環(huán)境的共生與互動關系,在網絡環(huán)境下更為彰顯與突出。網絡等信息技術在會計中的日漸成功應用,使我們更加易于看清未來會計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會計模式是對一定環(huán)境下的會計實踐及其特征進行抽象化和標準化的結果。網絡會計模式的形成和建立首先要受到互聯網這一大環(huán)境的影響與制約。同時,網絡會計模式又是對網絡會計實踐所進行的總結與規(guī)范。誠然,會計作為一門科學有其相對穩(wěn)定的核心理論,會計模式的變化和發(fā)展不能脫離會計的本質屬性。網絡會計模式也不例外,當我們在看到它作為會計理論與客觀環(huán)境相協調的產物的同時,又必須清楚地看到網絡會計模式是網絡環(huán)境因素作用于會計理論內涵而形成的會計理論外延,并充分體現會計理論與環(huán)境因素共生與互動的關系,看到網絡會計模式有其獨特的個性與特征,因而基于上述的構想對網絡會計模式著手加以研究至關重要。深入細致地研究網絡條件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數據聯系,是進一步搞好會計信息化的關鍵。針對當前廣為采用的財務會計軟件所涉及的輸入口數據加以擴充與拓展,尋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共享的數據源,同時,根據企業(yè)資源計劃(ERP)所提供的業(yè)務數據,從財務維度、顧客維度、企業(yè)內部業(yè)務流程和企業(yè)學習與成長等方面實現數據分流與采集,逐步建立一個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為一體的、能為我國企業(yè)帶來增值信息的會計信息系統,是會計信息化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會計數據源來看,未來電子原始憑證將全部替代紙質原始憑證,電子簽名將代替手寫簽名。這一革命性的變化固然改變了原始憑證的表現形式,但卻未能擺脫原始憑證必須通過人腦的會計確認的要求,在原始憑證全部電子化以后,會計人員仍然面臨經濟業(yè)務進入會計系統的判斷與選擇,但這種判斷與選擇對時間的要求更高了,什么時間確認各經濟業(yè)務對會計要素的影響變得十分敏感。美國的微戰(zhàn)略(Microstrategy)利用商務智能軟件系統銷售確認的復雜性,通過提前確認銷售收入和推遲合同簽字時間等方式以制造銷售收入攀升的假象。這一案例不僅說明信息產品收入確認的困難性,而且進一步揭示網絡時代會計確認時間的重要性。另外,會計確認時間的及時性,還體現在收到完整的發(fā)票賬單的當天對其會計要素進行確認,由于信息用戶期待的會計報表報送的時間周期大有縮短至一周甚至一天之勢,因而會計要素的及時確認也就顯得十分重要。會計計量是會計的重要問題,而計量的問題主要是選擇計量屬性。當前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是以貨幣量度為主的信息,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會計,既要考慮會計的基本職能,同時又要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完善會計計量的基本程序。筆者認為,利用信息技術,不僅不排除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計量屬性,而且可以使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變現凈值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同步得以反映。基于現行成本的相關性優(yōu)于歷史成本,我們應當投入更多的精力對這一計量屬性實現進行探討。不難設想,通過建立以上五種計量模式相應的數據庫文件,并根據各計量模式的要求分別生成報表信息,對滿足不同信息用戶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2 會計信息化與企業(yè)ERP概述2.1 會計信息化與企業(yè)ERP的基本概念2.1.1 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發(fā)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對會計理論及會計實踐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會計信息化是指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在會計電算化基礎上全面以機技術、技術與通訊技術為主的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高度融合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是順應網絡化、信息化發(fā)展趨勢,依據現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術對會計電算化進行變革和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會計信息化,要求在會計的所有領域充分依靠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會計領域的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進行重整,通過會計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來滿足信息社會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會計信息化的本質是會計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的一個發(fā)展過程。作為會計又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會計信息化是一次質的飛躍,因而會計信息化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化會計信息系統是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的企業(yè)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子系統,是會計信息化的技術基礎和信息平臺。會計信息化涉及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會計實務工作、會計教育和會計管理等所有會計領域,是會計系統的全面信息化,是從會計核算、會計監(jiān)督、會計預測與決策到會計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據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術要求對會計流程的重整和會計模型的重構。2、智能化會計信息化是一個由人、計算機系統、網絡系統、數據及程序等有機結合的應用系統。它不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點,因此,會計信息化系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模擬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統,而是一個人機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統。3、多元化信息來源多元化。在一體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會計信息化系統通過對企業(yè)內外各個機構、部門的信息接口轉換,廣泛接收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寬敞,信息量更大;信息提供多元化。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會計期間不再是提供會計信息的約束條件,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來披露會計信息,也可以根據需要實時生成、提供會計信息,還可以對系統實施實時控制;信息處理方法多元化。如存貨計價可以同時采用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在實際成本法下,也可以運用多種計價方法進行試算,比較差異,選擇相對準確的計價方法。此外,由于系統接收了大量非貨幣形態(tài)的相關信息,便于系統運用有關數學模型,進行財務、預測和決策;信息空間多元化。借助于信息處理方法多元化的結果,會計信息系統提供信息的空間非常廣闊。會計信息系統中有各種各樣的會計信息,用戶可以各取所需;提供信息形式多元化。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采用,會計信息系統除了提供數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圖形化信息(如財務分析、預測的直方圖、折線圖)以及語音化信息(如有聲財務分析報告)等等。4、共享性隨著Internet的日趨成熟和發(fā)展,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通過Internet可以使會計信息系統和企業(yè)內外有關系統(如證監(jiān)會、銀監(jiān)會、政府管理部門、銀行、稅務、企業(yè))實時交換數據,相互獲取信息,實現信息高度共享。5、階段性會計信息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同時在各方面都一步到位,是從手工會計方式會計電算化階段初級會計信息化階段,到會計領域全面的信息化階段,進而實現企業(yè)信息化、行業(yè)信息化乃至全社會信息化,顯然,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漸進發(fā)展過程。在不同階段,會計信息化具有不同的內容和表現,在企業(yè)主要表現為建立新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2.1.2 企業(yè)ERPERP是由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Group公司提出的一整套企業(yè)管理系統體系標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提高企業(yè)資源效能為系統思想,為企業(yè)提供業(yè)務集成運行中的資源管理方案。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業(yè)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yè)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不僅僅是一個軟件,更重要的是一個管理思想,它實現了企業(yè)內部資源和企業(yè)相關的外部資源的整合。通過軟件把企業(yè)的人、財、物、產、供、銷及相應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緊密地集成起來,實現資源優(yōu)化和共享,這就是ERP。ERP系統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為現代企業(yè)的運行模式,反映時代對企業(yè)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要求,成為企業(yè)在信息時代生存、發(fā)展的基石2.2 ERP與會計信息化的關系在全球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知識經濟時代,企業(yè)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IT)來提高企業(yè)競爭力,會計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ERP作為企業(yè)全面資源計劃管理系統的杰出代表,是企業(yè)會計信息化的首選目標,無論從時間、從深度、從廣度,ERP都不可能取代信息化,它只是現階段企業(yè)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企業(yè)信息化基礎和核心。 2.3 ERP中的會計信息系統與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比較2.3.1 二者立足點不同傳統會計信息系統在設計時,是站在會計的角度,站在會計部門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能站在企業(yè)的角度,會計軟件的設計一般總是不能邁出會計部門的范圍,這樣形成的會計信息系統,信息流只能在會計部門內部流動,形成了信息孤島,而信息孤島之間交換數據很難保證其真實性,因為信息孤島間的信息流動往往不能以原始的形式流動,如需要轉換成紙制憑證,或者存入磁盤來傳送。而在ERP中則不存在這一點,如果ERP實施的好,企業(yè)中不應當有信息孤島,ERP的設計,是在整個企業(yè)甚至是上下游企業(yè)組成的供應鏈的角度設計的,而不是在會計或生產等某個企業(yè)內部部門的角度設計的。在一個部門錄入的數據,其他部門只要有權限,便可以通過數據庫獲得。2.3.2 自動化的程度不同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確實有創(chuàng)新的想法,但就廠商的產品看基本上都是在模仿手工處理,少有創(chuàng)新之處,立足點不同,創(chuàng)新也就難了。有些軟件甚至故意迎合會計人員手工處理的習慣。ERP下的處理流程則不同了。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處理流程是從記賬憑證開始的,會計人員通過原始憑證在計算機中錄入記賬憑證,然后才是自動記賬、自動生成報表。ERP中會計信息系統的處理流程是從原始憑證開始的,原始憑證錄入數據庫之后,記賬憑證的生成大部分就是自動化的了。2.3.3 對會計理論、方法的運用程度不同傳統會計信息系統對會計新理論的接受速度緩慢,接受程度也低,而反觀ERP則不同了,從MRP到ERP的發(fā)展歷程,正是一個融合其它先進思想與理論的過程。由于傳統會計信息系統是一個信息孤島,與企業(yè)其它部門無法通暢地聯系,雖然理論界有許多優(yōu)秀的理論出現,但只在會計部門實施,再好的信息系統也不能很好地運用這些理論與方法。而ERP是一個整合整個企業(yè)的集成系統,為優(yōu)秀理論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極好的環(huán)境。作業(yè)成本管理、計劃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財務管理等的運用,使ERP下的會計系統不再僅僅是一個賬務系統,真正對企業(yè)管理起到了幫助。3 當前ERP中的會計信息系統所存在的問題及分析3.1 財務會計理論對會計信息系統發(fā)展的限制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標志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或者可以這么說,信息時代來臨之前的成熟的技術便是落后的技術,會計便是如此。會計的成熟在信息技術普及之前,所以會計理論并不能與計算機相適應,限制了會計信息系統的進一步發(fā)展。3.1.1 對于傳統會計報告的影響提供會計報告是會計核算信息化的基本目標。與傳統手工會計信息系統相比,網絡環(huán)境下將會更好地實現會計的目標。主要表現在:首先,互聯網是電子聯機實時報告成為可能,這不僅加快了會計信息傳輸的速度,也改變了會計信息的閱讀方式。其次,在網絡環(huán)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將采集到的數據和加工生成的會計信息存儲在系統數據庫中,既可以按約定的格式和內容提供會計信息,也可以由用戶根據自己的信息要求,在數據庫的基礎上加工生成個性化的會計信息。再次,會計信息的交流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實現了雙向互動,且不再受到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此外,聯機實時的報告輸出方式,還在增加會計信息量的同時降低了會計信息提供的成本。ERP環(huán)境下,會計報告能得到更好的表達,但是在現有的會計制度下,卻沒有給這種表達提供太多的機會。3.1.2 對于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從會計數據向會計信息的加工、轉換需要較長的時間,加之受到信息技術的限制,所以傳統會計便有了會計分期的假設。會計分期假設是指為了定期總結企業(yè)組織的經營狀況,人為地將企業(yè)組織的持續(xù)經營過程劃分為等距的、首尾相接的期間,并將其作為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時間范圍。在信息化社會,就主觀而言,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方便快捷地獲取會計信息,以支持經營決策;就客觀而言,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電子商務,可是一筆交易在瞬間完成,并將已發(fā)生交易或事項實時地反映在財務會計報告上,信息使用者可以從網上隨時獲取最新的財務報告,而不必等到某個會計期間的結束,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實時性。這時,會計分期假設的要求這于計算機實時性的特點便產生了沖突。3.1.3 對貨幣計量假設的影響貨幣計量假設是指會計核算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這一假設的內涵主要包括:貨幣計量、幣鐘唯一、幣值穩(wěn)定。貨幣作為會計信息的統一計量單位,在不同的企業(yè)組織、不同的行業(yè)之間實現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反映和比較。在信息化社會,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諸如創(chuàng)新能力、客戶滿意度、市場占有率等表現企業(yè)組織競爭力方面的非貨幣信息。由此可見,會計核算的信息化,對傳統貨幣計量會計假設造成了沖擊。3.2 政策法規(guī)存在的問題我國財政部發(fā)布的關于會計軟件的規(guī)范性文件主要有關于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guī)定(1989年)、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1994年)、會計電算化工作規(guī)范(1996年)等,這些法規(guī)對于促進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快,原有法規(guī)有很多規(guī)定都已無法規(guī)范目前的會計信息系統,從而阻礙了會計管理、審計工作的開展,也制約了我國會計軟件的發(fā)展。3.2.1 相關文件規(guī)定存在重復、矛盾之處如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guī)定:“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具備采用磁帶、磁盤、光盤、縮微膠片等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條件的,由國務院業(yè)務主管部門統一規(guī)定,并報財政部、國家檔案局備案?!倍@一規(guī)定與會計電算化工作規(guī)范第三章“應征得同級財政部門的同意”的規(guī)定相矛盾。3.2.2 有些規(guī)定不利于軟件設計如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guī)范第十七條規(guī)定“應當提供對已經輸入但未登記賬憑證的審核功能,審核通過后即不能再提供對機內憑證的修改?!笔藯l規(guī)定“發(fā)現已經輸入并審核通過或者登賬的記賬憑證有錯誤的,可以采用紅字憑證沖消法或補充憑證法進行更正”。由于目前幾乎所有的財務軟件都分別設有審核、記賬兩個功能,究竟是審核后還是記賬后就必須使用留有痕跡的修改方法,文件規(guī)定含混、不清,不利于軟件設計的規(guī)范化。3.2.3 有些會計軟件功能應當限制有些功能對用戶使用可能帶來一些方便,在軟件設計中已普遍采用,但這些功能確實存在重大數據安全、真實、可靠的隱患,對這些功能現有法規(guī)缺乏相應的規(guī)范。默認這些功能影響了法令、法規(guī)的嚴肅性,不利于會計執(zhí)法工作。例如目前幾乎所有的會計軟件都提供了“反記賬”和“反結賬”的功能,而這些完全違背了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guī)范相關規(guī)定。再如批量審核功能,這種做法表面上看嚴格執(zhí)行了審核后才能登記機內賬簿的規(guī)定,但實際上由于憑證打印進行審核時,這些憑證處于未審核狀態(tài),可以由輸入人員任意修改。3.2.4 有些規(guī)定已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如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guī)范與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都規(guī)定記賬憑證必須連續(xù)編號,而網絡環(huán)境下個工作站要執(zhí)行連續(xù)編號只能是誰先存盤誰先編號,這樣做打亂了原有工作站同類憑證的編號順序,不利于相關信息的查詢和輸出。在ERP下,由于記賬憑證可以根據原始憑證自動生成,這樣的記賬憑證是否還需要審核,甚至是否還需要生成類似手工會計處理那樣的記賬憑證,然后再提供相關賬簿紀錄,有待討論。4 對于目前ERP下會計信息系統存在問題的解決建議4.1 對于會計理論的限制,引入事項法要想讓會計理論與信息時代相適應,最徹底的方法當然是徹底改革會計理論,使之適應信息時代,但這在現實中是明顯不行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中間應當有一個過渡的過程。在盡量不抵觸現行會計制度的前提下對現有會計處理方式進行改進。1969年,索特在Accounting Review上發(fā)表了“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提出了事項法(Events Approach)的概念。事項法認為財務會計的主要任務是向信息使用者報告企業(yè)具體經濟事項,讓信息使用者選擇于自己有用的信息,而無需編制會計報表。與傳統會計相比,事項法注重的是數據,即經濟事項的各個屬性,而傳統會計各項業(yè)務的最終目標是生成會計報表;傳統會計一切以貨幣計量,事項法下同一經濟事項可以有多個計量屬性,以適應不同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事項法的特點:全息數據。傳統會計所記錄的信息都是企業(yè)業(yè)務數據中經過提取的部分,僅僅包含了財務信息,去掉了其他部分,信息的確認和計量都以貨幣來表示。事項法的信息記錄不然,事項法下記錄的數據都是最原始的,確認計量手段多樣化。當信息需求者需要信息時,根據需求者的分析模型將原始數據轉換成所需要的形式。這樣,報表便可以因需而生,需要什么報表時可以通過模型將數據庫中的數據轉換成需要的形式。從這個角度說,傳統會計的處理方式便可以看成是一種分析模型,用以將原始數據轉換成三張報表。整體設計。事項法的立足點是整個企業(yè)。要記錄全息數據,必須從整個企業(yè)的角度記錄,而不能僅僅從財務部門的角度記錄。實時處理。事項法下平時的工作僅僅是記錄事件,將其錄入數據庫中,當需要報表時在數據庫中讀取原始數據,通過模型將其轉變成所需報表的形式。REA模型是設計基于事項法的會計信息系統的一種設計模型,該模型將企業(yè)中應當記入數據庫的數據分成資源(Resource)、事件(Events)、相關人員(Agent)三類,故而稱為REA模型。在設計會計信息系統時,REA模型并非立足于會計部門,而是整個企業(yè)。在資源、事件、人員三者中,核心是事件,系統的設計圍繞著事件而展開。事件指企業(yè)中各種各樣的業(yè)務活動;資源是指企業(yè)當中能帶來經濟價值的各種東西;相關人員即參與到事件當中的人。事項法本是不統馭傳統會計的一種方法,然而由于傳統會計也可以看成事項法下的一個視圖,可用事項法來進行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在事項法下,平時記錄的是各個業(yè)務部門的原始數據,會計信息是在需要時根據預先設好的模型動態(tài)生成的。原始數據的計量手段不僅僅是貨幣計量,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會計單一貨幣計量的不足;會計報告在事項法下實時動態(tài)生成的這樣就提高了會計的實時性;各種報告僅僅是預先設計的模型下的視圖,所以,事項法下可以產生各種所需要的報表,而不僅僅限于傳統會計上的三張報表。由此可見,事項法有許多與ERP相似之處,將兩者結合將不是一件難事,并且可以很大的改善傳統會計理論在計算機處理方面的不足。4.2 對于修改相關法規(guī)、制度的建議4.2.1 徹底修改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現行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應徹底修訂。修訂內容包括以下內容:對計算機替代手工記賬,在現行的有關規(guī)定中各省市的規(guī)定不完全一致,這給縣屬企業(yè)分布在不同省份但使用統一軟件的企業(yè)集團帶來麻煩??紤]到這類企業(yè)集團會越來越多的情況,管理辦法應對替代手工機長的管理辦法和相關手續(xù)作統一規(guī)定。管理辦法應對企業(yè)使用計算機系統處理企業(yè)會計核算業(yè)務應建立的管理制度及其制定原則作出規(guī)定。4.2.2 盡快制定計算機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guī)范由于手工會計工作的處理方法與計算機會計核算業(yè)務的處理方法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有必要分別制定規(guī)范手工會計核算業(yè)務和規(guī)范計算機核算業(yè)務的基本功能規(guī)范。目前執(zhí)行的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作為對手工會計核算業(yè)務的規(guī)范,另行制定計算機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guī)范用來規(guī)范計算機會計核算業(yè)務。規(guī)范的制定應充分考慮ERP等集成系統的特點及企業(yè)實際工作的需要。應對企業(yè)管理信息系統的會計核算部分具有的功能制定原則性的規(guī)定:如軟件數據處理的正確性、輸出的會計資料應滿足的條件、系統應具有的內部控制要求以及為審計需要應具備的要求。該規(guī)范在對各種企業(yè)管理信息系統會計模塊基本功能、工作規(guī)范作的同時,應重點規(guī)定應達到的目的,對具體的實現方法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使規(guī)范普遍使用,并保持規(guī)范的穩(wěn)定性。并且,計算機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guī)范中應對會計核算部分不允許具有的非法功能作出明確規(guī)定。5 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fā)展趨勢5.1 會計信息化普及程度將有很大提高近幾年,我國會計信息化普及程度將有很大提高,我國會計軟件水平提高很快,一些專業(yè)軟件公司的軟件產品,尤其是ERP管理軟件很受歡迎,為基層單位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準備了很好的前提條件。但是,會計軟件的應用水平及普及程度卻受到會計人員水平的影響,尚未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然而,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我國在今后幾年將掀起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的熱潮,并為全面普及會計電算化奠定人才基礎,推動會計信息化的普及。 5.2 會計信息化管理將更加規(guī)范在前幾年實踐摸索的基礎上,通過完善會計信息化管理,運用新的管理手段,迸一步組織實施已有的管理辦法。同時,制定符合我國會計電算化特點的計算機審計準則,研究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制度,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將更加規(guī)范化。 5.3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天津醫(y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蒲江縣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2024年臨沂市臨沭縣公立醫(yī)院引進筆試真題
- 2024年呼和浩特市武川博物館招聘筆試真題
- 網絡輿情監(jiān)測與預警體系構建-全面剖析
- 蔬菜加工設備自動化發(fā)展-全面剖析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森林病蟲害監(jiān)測與預警-全面剖析
- 零售行業(yè)SQE職責與供應鏈管理
- 職業(yè)院校困難學生扶持計劃
- JGJ107-2016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
- 婦科醫(yī)生進修匯報課件
- 動態(tài)分析與設計實驗報告總結
- 2024年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中考一模數學試卷
- 從汽車檢測看低空飛行器檢測發(fā)展趨勢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損害程度鑒定規(guī)范
- 投標項目實施方案服務響應方案
- 五一節(jié)假日安全生產培訓
- 中考英語二輪復習課件:中考解題技巧-讀寫綜合
- 《鐵路基本安全知識》課程標準
- 三年級下冊口算練習1000道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