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家族簡介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等縣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來鳳、鶴峰、宣恩、利川、恩施等縣(市),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等縣,以及貴州省的印江、沿河等縣。 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業(yè)??椑C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tǒng)工藝。土家族的傳統(tǒng)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tǒng)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家伙”等。歷史土家族的先民與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淵源關系。但其來源,目前說法不一,一說為古代從貴州遷入湘西的鳥蠻的一部;另說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將湘鄂西一帶土家族稱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開始用“土家”名稱。 從秦到清的漫長歷史中,土家族深受封建王朝的影響。其發(fā)展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是秦至隋的郡縣制時期;第二階段是唐宋時期的羈縻州縣制時期;第三階段是元明至清初的土司制時期;第四階段是中晚清的改土歸流時期。 在歷史上苗族與土家族之間是有過長期的隔閡的,遠自東漢初年起,中原統(tǒng)治者就一貫的利用土家族統(tǒng)治階層來控制當地的一切非漢族人民,其中也包括土家平民,但主要的是苗瑤人;從唐末五代起,這種控制更趨向于具體化,即使是漢族統(tǒng)治階層的人“入主”了這一地區(qū),自己也先得“土家”化,然后駕馭著“土家”來控制苗族;元、明、清三代實行所謂“土司”制度,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為止,大小“土司”幾乎全部由“土家”人承當,代替中原統(tǒng)治者約束當地的土苗平民。嚴格地說,歷史上的這種矛盾僅存在于“土家”統(tǒng)治階層與土家及苗族人民之間,但在不甚理解階級矛盾道理的時代,總認為矛盾是存在于“土家”與苗族之間,就是把階級矛盾完全看著民族矛盾。解放初期,為土家族自治而活動的干部很為苗族干部同志冷淡,因為他們顧慮“土家”的統(tǒng)治也許要卷土重來。禮儀土家族很注重禮儀,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 土家族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節(jié)慶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馓、粑粑、雞鴨和五谷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只大公雞。 過趕年,也叫提前過年,又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異于其他兄弟民族的年節(jié)。據說在明代,倭寇侵擾我東南沿海一帶,政府兵將御侮受挫,特令組織士兵出征抗倭,限定臘月三十日登程,不得誤期。土家族先民為了按期出發(fā),奔赴前線,打擊倭寇,故提前一天過年。繼因祖先抗倭立功,其后代子孫為了繼承發(fā)揚祖先愛國精神,依舊提前一天過年,以示紀念。 根據祖?zhèn)鳎^年的當天,一家之主半夜起床,不許點燈,摸黑煮飯,切菜不用刀,把肉弄成團團,豆腐插成塊塊,蔬菜扭成節(jié)節(jié),一鍋煮熟,裝滿一盆。紀念祖先時,用曬席或衰衣遮住,以示在今天的和平環(huán)境里,不忘祖先當年的征戰(zhàn)。 女兒會,原名“十個棚女兒會”,是流行于恩施石灰窯、大山頂一帶的土家族青年男女自戀愛的節(jié)日。每年七月二日為女兒會的會期。每到這一天,周圍七八十里以內的宣恩、建始、鶴峰一帶的各族男女青年都來趕會?;樗淄良夜媚锏慕Y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志??藜薷栌小翱薷改浮?、“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于婦女婚姻之不自由,她們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罪惡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也還要哭嫁,但現在的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圍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擺”,新娘哭“一擺”,廚師在桌上擺一樣菜,擺完后,其余九姊妹輪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廚師再一樣一樣將酒菜收進,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動即告結束??藜薜母柙~內容很多,“十擺”、“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有時也罵媒人。陪哭多是難分難舍的纏綿之詞。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順口溜,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養(yǎng)心操碎,樹欲靜而風不息,恩德未報就別離。遠望故里盼歸期,歸來又能住幾時?門前小河長流水,女兒眼淚長長滴。” 土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又稱“還骨種”,在土家族中比較普遍,有“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說。 土家族在同姓為婚的問題上十分謹慎,僅限于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內通婚為大逆。事實上,到現在為止,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規(guī)的同姓婚姻,也還是不能為大多數土家人認同。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是比較自由的,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征得雙方父母同意,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自由戀愛,結為終身伴侶。改土歸流后,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清乾隆鶴峰縣志載:“至于選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問女子愿否。如女子無恥,口稱不愿,不妨依法決罰,一與聘定,終身莫改?!狈椊夥徘?,土家人多用自織、自染的土布(家機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藍色,女子將布染成“鹿子鬧蓮”、“喜鵲鬧梅”、“雙鳳朝陽”等富有喜色的圖案。 男式服飾的基本特色是:上衣為“琵琶襟”,后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或釘鞋。 女式服飾的基本特色是: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后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jié)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飲食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jié),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粑粑和團馓也是土家族季節(jié)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qū)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qū)入冬后的常備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谷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jié)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粱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還有合菜;團馓;綠豆粉(米粉);油炸粑。建筑土家族的傳統(tǒng)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磚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腳樓四種類型,除此之外還有石板屋和巖洞。民居結構分為正屋、廂房和司檐:正屋一般為三間,中間一間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兩頭前面并與正屋垂直的兩間為廂房;正屋后面的為司檐(也稱拖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稱門樓子,中間為天井。土家族一般聚族而居,民居自成群落。 吊腳樓是一種全木結構的干欄建筑,為土家族的主要住所形式之一。土家族住所的結構一般為一正兩廂(也有一正一廂的),其中廂房為吊腳樓。吊腳樓的地基低于正屋的地基,在其地基上豎立十幾根木柱,木柱上鋪木板(樓板),以木板為壁,一般二至三層。吊腳樓的前面有陽臺,兩邊有走廊。陽臺和走廊排柱懸空,懸柱的末端有圓錐形雕飾,名為吊進瓜。陽臺和走廊的欄桿多由木條組成,富裕之家在欄桿上雕龍畫鳳,在窗子和門上精雕細刻。陽臺的屋檐為飛檐翅角,其遮檐用長條木板釘封檐口。鄂西土家族的吊腳樓因前有陽臺、兩邊有走廊,互成轉角之勢,故名轉角吊腳樓。吊腳樓集建筑、繪畫、雕刻藝術于一體,是土家族建筑雕刻藝術的杰出代表。 土家族聚居,古來皆“散處溪谷,所居必擇高峻”。至今,村落山寨,或依山傍水,或橫臥山塆,或騎坐山梁,或隱藏峽谷,或躲進白云深處,古木翠竹環(huán)抱,吊腳木樓,鱗次櫛比,宛如翡翠珍珠,灑落崇山峻嶺之中,頗有世外桃源之幽美。禁忌新娘回門時,忌為娘家掃地,恐將娘家財氣掃光?;亻T日,新郎吃岳丈家頭一餐時,忌將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飯吃光,忌將酒杯中事先投入的兩粒黃豆(金豆)吃掉,酒后應留在杯中,以免將岳家吃窮喝光?;亻T時,忌新婚夫婦在岳(娘)家同房。 鄂西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場中打3、4以外數目的雞蛋。俗信,1個(雞蛋)為獨吞,2個為罵人,5個銷五谷,6個是賞祿,7、8、9個則應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語,故習于打3個或4個荷包蛋待賓客。宗教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馓、粑粑、雞鴨和五谷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只大公雞。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稱是“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南京開放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量化風險在2025年公司戰(zhàn)略制定中的意義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吉林省林業(yè)和草原局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2024年湖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不同經營模式下的財務管理計劃
- 建立行業(yè)交流圈的步驟計劃
- 2024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聘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前端開發(fā)能力測驗及答案
- 廣東省東莞市粵華學校2025屆數學七下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二級VB綜合復習試題及答案
- 高等數學(第五版)課件 5.1 定積分的概念與性質
- 中建三局三公司安裝分公司勞務企業(yè)定額
- 二輪復習3:阿氏圓反演變換秒殺
- 中層干部管理能力提升課件
- 二手房買賣意向合同協議
- 餐飲員工手冊和規(guī)章制度
- 初中數學90學時培訓總結三篇
- 2024年南京市鼓樓區(qū)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18年年歷表(農歷節(jié)日A4打印版)
- 2024年度管理評審會
- 2024ABB ConVac真空接觸器安裝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