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曙光.doc_第1頁
中華文明的曙光.doc_第2頁
中華文明的曙光.doc_第3頁
中華文明的曙光.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 中華文明的曙光奉賢區(qū)曙光中學 汪輝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內容,知道與之有關的一些歷史時間概念;通過學習“北京人遺址”,了解原始人類生產、生活的基本情況;理解在原始人類進化過程中“勞動”所起的決定性作用;知道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2能運用教科書的相關文字、圖片、歷史地圖等資料進行簡單地整理、分析解釋;知道考古資料和口傳資料等都是記錄歷史的重要手段。3認識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文明發(fā)展歷程,作為“炎黃子孫”,應該認真了解、認識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重點與難點重點:“北京人”。難點:現(xiàn)代人是如何知道遠古人(如“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的?說明:1通過對舊石器時代最重要、最典型的考古遺址“北京人”的學習,可以了解原始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一些基本情況,故為本課重點。2以考古資料等史料再現(xiàn)歷史,借此培養(yǎng)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學史觀念,對初學歷史的學生有難度,故為本課的難點。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中國原始人類和主要文化遺址分布圖(教科書P3)。觀看地圖,汲取歷史信息:1中國是世界文明發(fā)源地之一。2中國是目前原始人類遺址發(fā)現(xiàn)最多的國家之一。3中國古人類和文化遺址分布特點。根據(jù)提問,回答、交流。引導學生觀看地圖并提問:從圖片中可看到什么?師生共同解決如下問題:其中哪些是有價值的歷史信息?分布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主要的原始人類遺址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其中比較重要的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有: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培養(yǎng)學生通過讀圖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北京人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圖;北京人生產生活想象示意圖;舊石器猿人生活情況動畫錄像(上海自然博物館布景動畫)。觀察、觀看圖片和錄像,從中提取歷史信息。引導學生觀察、觀看,和學生一起整理出“北京人”的信息:1體質特征:(略)。2生產、生活狀況:(略)。以直觀教學入手,引導學生從圖片、圖像中汲取歷史信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圖片材料,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教科書P4 “北京人”使用工具的相關圖片、文字。閱讀相關圖片、文字,討論解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現(xiàn)代人是如何知道 “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的?2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講解舊石器和使用保存天然火的相關內容。借此培養(yǎng)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學史觀念。教科書P4: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圖;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圖;“各抒己見”。閱讀教科書P4的相關圖片、文字,汲取歷史信息。1引導學生思考,要求學生從比較兩者的頭部特征:山頂洞人更接近現(xiàn)代人,說明原始人類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2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P4中有關北京人體質特征和四肢進化的內容,從中分析說明“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的著名論斷。引導學生理解“原始人類是在不斷進化發(fā)展”和“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的論斷。炎帝和黃帝上下五千年上冊有關內容。教科書P5、P6有關黃帝的圖片。1講述、交流炎黃的有關傳說。2閱讀教科書P5、P6有關黃帝的圖片,從中汲取相關歷史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從炎黃的傳說中汲取歷史信息說明“炎黃子孫”的由來。引導學生討論:你認為這些關于黃帝的傳說是真的嗎?為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傳說也是一種史料,尤其是對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很大的幫助,但又不完全是真實的,需要其它史料的印證。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通過課堂討論和交流,了解“人文初祖”和“炎黃子孫”的含義。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傳說時代約170萬年前約7020萬年前約18000年前體質特征生產生活采集、漁獵為生制造、使用舊石器,使用火炎帝與黃帝頭部有猿類特征,四肢與人接近板書設計訓練設計呂氏春秋等書籍中記載了很多關于黃帝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傳說:有的說黃帝發(fā)明了車,有的說黃帝發(fā)明了煮飯的鍋,有的說黃帝教百姓蓋房子居住。黃帝幾乎成了古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萬能博士”。1請你結合材料談談傳說與歷史史實有何差異?2如果需要探究關于黃帝的歷史,這些傳說是否有價值?為什么?案例關于“北京人”的教學教學實施過程:教師:出示圖片北京人頭部復原像,讓學生觀察北京人的容貌特征。學生:毛發(fā)濃密,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等。教師:這些不同于現(xiàn)代人的特征表明什么?學生:北京人還殘留著某些猿類的體質特征,是人類從古猿進化到人的一個重要階段。教師:播放舊石器猿人生活情況動畫錄像,然后出示北京人生產生活想象示意圖。要求學生從錄像和圖片中提取關于北京人生活、生產的有關信息。學生:北京人使用石塊敲打成的粗糙石器,食物來源于狩獵和采集,能夠使用火來驅寒熟食,用獸皮、樹葉做衣服來保暖蔽體,過群居生活等。這些表明北京人生活環(huán)境險惡,工具簡陋,處于舊石器時代。教師:剛才同學們根據(jù)圖片和錄像材料了解了許多有關北京人的生產、生活情況。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圖片和錄像材料是現(xiàn)代人的想象,那么現(xiàn)代人又是如何知道“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的?學生:激烈討論,各自發(fā)表意見。教師:總結學生意見,指出是通過對北京人遺址的考古發(fā)掘獲得的大量遺物來了解“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的。分析:本教學片段的教學設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根據(jù)教師所提供的圖片和錄像資料,學生經(jīng)過觀察、閱讀、討論,從材料中獲取一些歷史信息。分辨信息的有效性,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有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