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要點第一部分 一、煤礦證照1、采礦許可證;2、煤炭生產許可證;3、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4、煤礦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5、礦長資格證;6、礦長安全技術資格證。二、煤礦設計圖紙等資料1、礦井初步設計或技術改造設計;2、煤礦通風設計;(107)3、通風能力核定報告;(104)4、生產能力核定報告;5、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103)6、礦井煤層自然傾向性、煤塵爆炸危險性報告;(228)7、煤礦受突水威脅的“帶壓開采”論證報告;8、井工煤礦必須及時填繪反映實際情況的下列圖紙;(12)(1)礦井地質和水文地質圖;(2)井上、下對照圖;(3)巷道布置圖;(4)采掘工程平面圖;(5)礦井通風系統(tǒng)圖;(6)井下運輸系統(tǒng)圖;(7)安全監(jiān)測裝備布置圖;(8)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統(tǒng)圖;(9)通訊系統(tǒng)圖;(10)供電系統(tǒng)圖和井上下電氣設備布置圖;(11)井下避災路線圖。三、煤礦安全管理機構1、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300人以上的企業(yè)應有相應機構,300人以下企業(yè),應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煤礦企業(yè)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其數量應滿足企業(yè)安全生產需要,但不少于5人。(4)3、煤礦應建立健全各安全生產技術業(yè)務職能部門或有專職的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安全生產技術工作。(3)煤礦設有生產技術管理機構,配備有工程技術人員,技術負責人具有煤礦相關專業(yè)中專以上學歷或有助理工程師以上職稱。查閱相關的資質證書。4、煤礦應設立井口安全檢查站或設立入井安全檢查崗,有專人負責入井檢查。(10)四、煤礦安全生產的規(guī)章制度與措施1、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度要張掛上墻。(3)2、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度要張掛上墻。(3)3、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審批要有相關人員或負責人簽字。(3)4、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目標要層層明確(3)5、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獎懲標準要公開公布,獎懲要有記錄。(3)6、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度要張掛上墻。(3)7、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對以往的安全隱患要有處理結果、措施,相關人員或負責人簽字。(3)8、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并對以往查出的問題,要作出處理意見,要有對所查出的問題采取的安全措施做出記錄,要說明措施是否已落實(四定原則“定項目、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間”)。(3)9、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辦公會議制度(周期、內容、主持人、參加人員)。對會議內容要做出詳細記錄(事項、決定、落實人員、措施、期限等)。(3)10、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24小時領導安全值班制度。對本班的安全問題,要有記錄,處理要結果,措施要有落實人員。11、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人員檢查意見通知書制度。安全檢查人員要對安檢中發(fā)現(xiàn)的事故隱患,以書面形式通知受檢單位。并要有記錄。12、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事故統(tǒng)計、分析、報告制度。對煤生產的每一起事故,包括未遂事故,必須要進行統(tǒng)計登記,并對事故進行分析,做出處理結果。13、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爆破“一炮三檢”制度。要求每次爆破必須要有記錄。(315)14、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三人聯(lián)鎖放炮”制度。要求每次爆破必須要有記錄。15、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入井登記和安全入井檢身制度。(10)16、煤礦必須編制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檢查計劃編制、落實情況。(9)17、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每天必須要有準確的記錄。(10)18、煤礦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提取按財政部財建(2004)119號文執(zhí)行。查專項費用提取票據。(8)19、礦井按日下井總人數的1.1倍配備自救器(年產30萬噸及以上礦井按最大班下井人數的2.2倍配備)。查礦井實際配備自救器的臺數。20、煤礦應制定有各工種的操作規(guī)程,并組織各工種進行學習、考核,要有記錄(6)21、煤礦特種作業(yè)人員應經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培訓,煤礦安全監(jiān)察機構考核合格后,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yè)操作證,持證上崗。并按規(guī)定配備足夠數量的特種作業(yè)人員。(6)22、煤礦要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全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并考試(考核)合格。查檔案、查成績。(6)第二部分 一、采掘系統(tǒng)(一)掘進工作面現(xiàn)場檢查的主要內容:礦井掘進施工的現(xiàn)場檢查是以檢查安全隱患,制止事故發(fā)生為目標進行的。因此,掘進施工事故易發(fā)的環(huán)節(jié)或地點,是安全檢查的重點。主要內容有:1、檢查作業(yè)規(guī)程。主要檢查作業(yè)規(guī)程是否符合礦井或采區(qū)設計,是否符合安全規(guī)程;作業(yè)規(guī)程內容是否完備;是否經過有關部門審批;是否按規(guī)程進行施工;當施工過程中地質構造等情況發(fā)生變化是否及時修改規(guī)程并履行審批手續(xù);是否按規(guī)定組織施工作業(yè)人員學習,參加學習的是否有本人簽字等等。(15)2、檢查掘進通風。通風系統(tǒng)是否完備,(107)局扇安設地點是否合適,風機、風筒是否符合規(guī)程要求,(128)風量是否滿足施工需要,(103)工作面和回風流中瓦斯是否超限,(135)有無串聯(lián)風、循環(huán)風等。3、檢查施工作業(yè)。掘進斷面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超前支護是否符合規(guī)程;成巷是否存在高頂,是否妥善處理;工作面距煤層5m時是否打探眼;與舊巷道貫通前是否檢查舊巷設施,是否恢復通風;相距5m時是否打探眼,相距10m時,貫通巷道是否設警標線或打柵欄;掘進巷道揭露老空前是否有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45)相向掘進工作面相距20m時,是否停止一個頭掘進;(108)傾斜巷道用礦車提升的是否有有效的防跑車裝置;(46)矸石或煤自滑時是否有防止其墜落傷人的措施;行人和矸、煤是否分開;(47)與上部貫通時是否有安全措施;(47)是否實行濕式鑿巖;(17)機電設備是否有失爆現(xiàn)象。4、檢查支護作業(yè)。(1)臨時支架距工作面距離是否不大于2m,臨時支護是否可靠。(2)永久支護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44)5、檢查爆破作業(yè)。有無爆破說明書,(317)裝藥與打眼是否平行作業(yè),放炮器是否失爆,(335)有無專職放炮員,(316)炮眼是否用炮泥堵滿堵實,(328)起爆地點是否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337)有瓦斯巷道繞線與母線連接是否虛連;是否執(zhí)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315)6、檢查裝車運輸。400mm以上大塊是否破碎后裝車,經過斜巷的矸石車裝車高度是否超車沿,人力推車經坡度較大的彎道時是否有防墜落措施;(362)經過彎道、風門、坡道是否注意聯(lián)絡防止撞人。(362)7、檢查現(xiàn)場管理。是否有礦、隊長跟班作業(yè),是否有交接班制度,是否有施工圖板、瓦斯記錄板,(149.5)是否有瓦斯檢測記錄,是否有安全檢查和整改記錄。8、掘進通風現(xiàn)場檢查內容:掘進施工為獨頭作業(yè),通常采用局部通風機通風,如管理不當,就可能發(fā)生事故。資料表明,掘進施工因對通風管理不當而造成的瓦斯事故占掘進事故的一半以上。因此,加強對掘進通風的管理和安全檢查,對減少事故和遏制重大事故發(fā)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掘進通風管理和檢查重點是圍繞局部通風的完備性和可靠性進行的。要求掘進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完備的通風系統(tǒng),采用局部通風機通風或全負壓通風,禁止擴散通風。風流必須穩(wěn)定。一般,禁止二次串聯(lián);(114)而開采有瓦斯噴出或有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的煤層時,嚴禁任何2個工作面之間串聯(lián)通風。(114)工作面風量要滿足生產需求。為保證通風可靠,重點是加強對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管理。(1)檢查局部通風機。局部通風機安設地點和風筒吊掛是否符合規(guī)程要求。局部通風機應當安設在風流中,距回風巷口不小于10m;是否吃循環(huán)風,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與巷道回風口內的風速是否大于0.15m/s,局部通風機與風筒連接,是否有漏風現(xiàn)象,是否實現(xiàn)“三專兩閉鎖”。(128)(2)檢查風筒。主要包括,風筒吊掛要牢靠,安裝在巷道底板時,墊高不低于300mm;是否抗靜電阻燃風筒,(128.3)風筒吊掛是否靠幫、靠頂、平直,風筒是否有破口,風筒及接頭處是否漏風,分叉有無三通,(128.6)末節(jié)距工作面距離是否符合規(guī)定;巖巷應小于10m,煤巷5m。為了保證掘進通風系統(tǒng)完備可靠,掘進通風應有完整的通風設計,風機必須指定專人看管,保證正常運轉,不得隨意開停風機。(128.1)停風時,人員應及時撤出。按規(guī)定對掘進工作面和回風巷進行瓦斯檢查,防止瓦斯超限。(138、139、140、141、149)(二)炮采工作面現(xiàn)場安全檢查內容:(1)檢查重點。炮采工作面生產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冒頂、片幫和爆破事故,因而,炮采工作面安全檢查的重點應是工作面支護、頂板管理、放頂安全作業(yè)、爆破安全作業(yè)等,應按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和其他有關規(guī)定實施重點檢查。(2)檢查方法。根據作業(yè)規(guī)程,通過觀察、測試、抽查,查閱報表、日志、記錄、監(jiān)測數據等方法逐項檢查。1、炮采工作面運輸、通風巷(上、下順槽)安全檢查內容:(1)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20m內凈高是否低于1.6m,寬度是否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要求。(50)(2)巷道支護是否完整牢固,有無斷梁折柱、空幫空頂。(50)(3)機電設備是否上架進壁龕,電纜懸掛是否整齊。(4)巷道有無積水、浮渣、雜物,材料碼放是否整齊。2、炮采工作面安全出口檢查內容:(1)順槽到煤壁線20m范圍內支架是否完整;是否按規(guī)定進行超前支護;巷道高度是否不低于1.6m。(50)(2)有無符合規(guī)定的端頭支護。(3)超前工作面煤層開采的距離是否符合規(guī)程要求。3、炮采工作面支護安全檢查內容:(1)支架布置是否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呈一條填線;柱距、排距偏差不超過100mm。(2)頂梁鉸接率是否大于90%;是否出現(xiàn)機梁連接不鉸接;機道與放頂線是否配足水平楔。(3)支柱初撐力、迎山、棚梁、背板、柱鞋、柱窩是否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是否存在失效柱、梁和空載支柱。(4)是否按作業(yè)規(guī)程要求及時別樣設密集支柱或木棚木垛。(5)是否存在不同型號支柱混用。(6)支柱是否全部編號管理,牌號清晰。4、炮采工作面頂板管理安全檢查內容:(1)頂底板移近量是否小于每米采高100mm。(2)是否出現(xiàn)臺階下沉。(3)機道梁端至煤壁頂板是否出現(xiàn)高度大于200mm的冒落,出現(xiàn)時是否采取接實頂板的措施。(55)(4)是否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55)5、炮采工作面煤壁及機巷支護安全檢查內容:(1)煤壁是否平直,并與頂底板垂直;是否出現(xiàn)超過規(guī)定的傘沿。(2)懸臂梁是否到位,端面距小于300mm,梁端是否接頂,掛梁及時。(3)貼幫點柱是否按作業(yè)規(guī)程要求架設及時齊全。(4)懸臂梁支護架設是否及時;改臨時柱是否做到先支后回。6、炮采工作面設備安全檢查內容:(1)煤電鉆是否有綜合保護。(457)(2)刮板輸送機鋪設是否平穩(wěn),接頭嚴密。(3)工作面小絞車是否有“四壓二戧”和地錨,鋼絲繩磨損是否超限。(4)電纜架設是否牢靠安全。7、炮采工作面放炮安全檢查內容:(1)是否按作業(yè)規(guī)程布孔、鉆孔。(317)(2)是否按規(guī)定裝藥方法裝藥,裝藥前是否清除炮眼內煤粉。(3)是否使用規(guī)定炮泥封孔,并使用水炮泥。(328)(4)是否堅持一組裝藥一次超爆、三保險、一炮三檢和三人聯(lián)鎖放炮制度。(316)(5)雷管、炸藥是否分開存放并上鎖。(324)(6)雷管、炸藥是否賬物相符,領退有記錄,并有簽字。(7)啞炮處理是否按規(guī)定操作。(341、342)8、炮采工作面回柱放頂安全檢查內容:(1)是否按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及時放頂,控頂距是否符合要求。(2)是否采用先支后回,由下而上,由里往外的三角回柱法回柱。(3)回柱與支柱距離是否不小于15m;分段回柱時距離是否大于15m,掐頭處是否布置隔離點柱。(4)回柱工作區(qū)是否有人員停留。二、通風系統(tǒng)(一)礦井通風系統(tǒng)完善性檢查內容:1、檢查項目:(1)無主要通風機,采用自然通風。(121)(2)用局部通風機或局部通風機群當主要通風機使用。(121)(3)無獨立進回風系統(tǒng)。(107)(4)主要通風機無獨立雙回路供電,經常停電。(5)主要通風機無管理制度,經常停開。(123)2、檢查方法:(1)地面檢查。查看通風系統(tǒng)圖(120)(2)主要通風機房檢查。查看通風機的型號、電源線路、運轉和停開記錄。(123)(3)井下檢查。檢查井下通風網絡,尤其是回風系統(tǒng);檢查井下風流路線、方法。(二)礦井通風系統(tǒng)可靠性檢查內容:1、檢查項目:(1)主要通風機供風量是否小于礦井需風量。(2)是否存在2臺以上通風機并聯(lián)運轉不匹配,造成一臺抽一臺送。(3)是否存在風流不穩(wěn)定、無風、微風或反向。(4)是否存在串聯(lián)風,幾次串,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114)2、檢查方法:(1)地面檢查。查看通風系統(tǒng)圖,分析風流間的關系;查閱測風記錄,風量分配記錄和通風瓦斯月報,計算總用風量,當計算值超過報表風量時,可能存在串聯(lián)風;根據瓦斯報表分析用風地點通風是否滿足要求。(103)(2)通風機房檢查。查看主要通風機實際工作情況、風量和風壓特性曲線。(3)井下檢查。檢查風流路線、流向,測定風速和瓦斯?jié)舛龋治龉╋L是否足量、風流是否穩(wěn)定,研究風流失穩(wěn)感度,整體評價通風可靠性。(三)主要通風機運轉檢查內容;1、檢查項目:(1)風機工況及其變化。(121)(2)電壓、電流的穩(wěn)定情況。(3)風機故障情況。(121)2、檢查方法:(1)在機房查看負壓表。(2)用風表測風速。(3)根據負壓值在風機特性曲線上查找工況。(4)檢查運轉記錄。(5)聽風機運轉聲音。(6)檢查電壓表、功率表、功率因數表。(四)礦井通風設施檢查內容:1、檢查項目:(1)反風設施。(122)(2)風門、風橋、測風站、密閉墻,重點是風門和密閉墻。(109)(117)(118)2、檢查方法:(1)分析反風設施的可靠性,檢查反風設施操作和維修記錄查閱礦井反風演習報告。(2)根據通風系統(tǒng)圖,分析通風設施的設置是否合理,數量是否齊全。(3)根據有關設施質量標準進行現(xiàn)場實際檢查。(五)礦井漏風檢查內容:1、檢查項目:(1)檢查礦井內部漏風。(2)檢查礦井外部漏風。(121)2、檢查方法:(1)查閱通風旬報和通風月報,并進行計算。(2)必要時進行現(xiàn)場測算。(3)漏風率超過規(guī)定時,要查明原因。(六)采區(qū)通風現(xiàn)場檢查內容:1、重點有三:(1)采區(qū)通風系統(tǒng)的完備性和抗災能力。(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此處是采煤工作面瓦斯?jié)舛茸罡叩膮^(qū)域,當回風瓦斯在0.7%-0.8%時,上隅角瓦斯就可能超限。(3)采煤工作面回風巷。2、檢查項目:(1)采區(qū)通風系統(tǒng)是否健全,是否采用分區(qū)通風。(113)(2)采采串聯(lián)、掘掘串聯(lián)采掘串聯(lián)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114)(3)采煤工作面通風形式和風速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測定風量能否滿足排放瓦斯和煤塵的需要。(100)(101)(102)(115)(136)(138)(139)(4)采區(qū),尤其是采空區(qū)漏風情況。(5)采區(qū)通風是否穩(wěn)定可靠。(136)3、檢查方法:(1)查看通風系統(tǒng)圖和采掘工程平面圖,分析采區(qū)通風系統(tǒng)的完整性和是否存在串聯(lián)風。(2)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檢查串聯(lián)風。(3)查閱通風瓦斯日報,分析通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4)現(xiàn)場測定風速、瓦斯?jié)舛龋嬎懵╋L量,分析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工作面風速是否控制在0.25-4m/s之間。(七)瓦斯防治檢查內容:1、檢查項目:(1)采區(qū)瓦斯防治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瓦斯積聚。(140)(2)瓦斯管理是否健全和有效執(zhí)行。(133-150)(3)應急措施和避災路線是否完善。2、檢查方法:(1)查閱瓦斯日報、檢查記錄、監(jiān)測記錄,結合現(xiàn)場觀察實測,分析瓦斯治理現(xiàn)狀。(2)檢查現(xiàn)場記錄板、瓦檢員檢查記錄、工作面安全評估記錄,分析瓦斯管理現(xiàn)狀。(3)檢查采區(qū)是否存在瓦斯超限和瓦斯積聚,當出現(xiàn)體積大于0.5m3,濃度大于2%的瓦斯時就認為瓦斯積聚。(4)實際檢查作業(yè)規(guī)程、作業(yè)組織、瓦斯檢測傳感器的設置。(八)煤塵防治檢查內容:(1)蓄水池水量是否滿足礦井防塵灑水的需要;水壓是否達到灑水、注水的要求。根據注水量與灑水量之和確定全礦需水量。一般情況下,有水源補充時,蓄水池水量應為礦井日需水量的2倍以上;如果水源補充不及時,應為日需水量的10倍。(152)(2)供水管徑能否滿足需要;大巷供水管路每50m是否設置調節(jié)閥門;供水管中是否靠幫靠頂,不漏水;供水管路通過巷道交叉處是否妨礙行人和通車。(22)(3)工作地點噴灑頭是否足夠;噴水時是否呈霧狀;水質是否清潔,不清潔時有無過濾裝置。主要檢查井下煤倉、溜煤眼、翻罐籠、裝煤轉載點的噴霧裝置及其使用。(152)(154)(4)井巷清掃、沖洗是否正常進行。巷道有無積塵。(155)(5)礦井是否有完備的防塵資料,包括煤塵爆炸鑒定報告、礦井綜合降塵措施、清掃煤塵記錄、防塵灑水系統(tǒng)圖、注水鉆場、鉆孔臺賬、防塵灑水月報、季報等。(151)(156)三、機電系統(tǒng)(一)煤礦井下電氣設備檢查重點內容:(1)礦井供電線路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441)(2)用于煤礦井下的電氣設備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防爆型電氣設備是否達到防爆標準。(444)(3)礦用電氣設備的過流保護裝置的整定、熔斷器的選擇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453)(4)礦用井下電網漏電保護和煤電鉆綜合保護是否靈敏可靠。(457)(5)井下電氣接地系統(tǒng)是否完好。(482-487)(6)礦井安全監(jiān)控裝備是否按要求裝備、使用與維護。(161-167)(7)井下電纜的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466-472)(8)井下變、配電硐室,機電設備硐室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460-465)(9)在井下電氣設備檢修和停送電作業(yè)中,是否有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yè)情況。(445、446)(二)地面供電線路檢查內容:1、檢查重點:(1)地面供電線路發(fā)生任何故障,至少應有一路電源不中斷供電,即兩路電源和線路不得同時中斷,任一回路都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441)(2)采用一個回路運行時,另一回路應帶電備用,保證已運行回路停電時,能迅速查明停電原因并進行必要的倒閘操作。(441)(3)在發(fā)生任何故障時,應由值班人員操作,迅速恢復一個電源供電,并有擔負礦井全部負荷。(4)礦井地面變電所的電能是否分別來自電力網中的兩個區(qū)域變電所或發(fā)電廠。(5)礦井的兩回電源線路上,是否分接其他負荷。但經有關部門批準后,其中一個回路可不受分接負荷的限制。(441)(6)礦井電源線路上是否裝有負荷定量器。(441)(7)小型礦井采用10KV以下電壓作為礦井架空電源進線時,兩回電源線路不得供桿架設。(8)礦井多回路(多于2路)電源供電,部分線路可共桿架設,但應報有關部門批準書,并遵守以下規(guī)定:線路不得通過塌陷區(qū)。共桿架設部分,在任一回路正常運行情況下,另一回路必須具有正常維護和檢修條件。共桿架設的線路發(fā)生故障停電時,其他電源線路仍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9)主要通風機、提升人員的立井絞車、抽放瓦斯泵房等主要設備機房,兩回直接由變(配)電所饋出的供電線路是否分別引自不同的電源,即來自各自的變壓器和母線段。(442)(10)主要輔助設備是否有同等可靠的備用電源線路。(442)(11)主要設備房的雙電源,在受條件限制時,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種設備房的配電裝置,即絞車與絞車、瓦斯泵與瓦斯泵可互引一回路作為備用。(442)(三)隔爆電氣設備檢查內容:(1)隔爆型電氣設備是否有合格證。(452)(2)外殼完整無損,無裂痕和變形。(452)(3)外殼的緊固件、密封件、接地件是否齊全完好。(452)(4)隔爆接合面的間隙和有效寬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隔爆接全面的粗糙度是否不低于有關規(guī)定,螺紋隔爆結構的擰入深度和嚙合扣數是否符合規(guī)定。(5)電纜接線盒和電纜引入裝置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齊全,有無缺損,電纜連接是否牢固、可靠。與電纜連接時,一個電纜引入裝置是否只連接一條電纜;密封圖外徑與電纜引入裝置內徑之差,是否大于2mm;電纜與密封圈之間是否包扎其他物;不用的電纜引入裝置是否用厚度不小于2mm鋼板堵死。(6)聯(lián)鎖裝置功能完整,保證電源打不開蓋,開蓋送不上電;內部電氣元件、保護裝置是否完好無損、動作可靠。(7)接線盒內裸露導電芯線之間的電氣間隙,是否符合規(guī)定;導電芯線是否有毛刺,上緊接線螺母時是否壓住絕緣材料;外殼內部是否隨意增加了元部件,是否能防止電氣間隙小于規(guī)定值。(8)在設備輸出端斷電后,殼內仍有帶電部件時,是否在其上裝設防護絕緣蓋板,并標明“帶電”字樣,防止人身觸電事故。(9)接線盒內的接地芯線是否比導電芯線長,即使導線被拉拖,接地芯線仍保護連接;接線盒內保持清潔,無雜物和導電線絲。(10)隔爆型電氣設備安裝地點有無滴水、淋水,周圍圍巖是否牢固;設備放置是否與地平面垂直,最大傾斜角度(四)井下電網過流故障檢查內容:1、電氣設備選擇的檢查。(1)電氣設備額定電壓與所在電網的額定電壓是否適應。(2)所選電氣設備的額定電流應大于或等于它的長時最大實際工作電流。(3)電纜截面的選用是否符合設備容量的要求。(4)高、低壓開關設備切斷短路電流的能力,即開關的額定斷流容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線路可能產生的最大三相短路電流(其短路點應選在開關的負荷側端子上)。2、電氣設備使用的檢查。(1)電氣設備安裝前后,測量其絕緣電阻值是否合格,使用中是否定期測試電氣設備的絕緣。(2)安裝地點能否使電氣設備遭到碰撞、砸和淋水的影響。(3)電纜的敷設和連接應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不得將電纜浸泡在水溝里,要防止砸、碰、壓電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466-472)3、對過流保護裝置整定值的檢查。過流保護分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和斷相保護?,F(xiàn)場檢查短路保護時,應檢查計算的最小兩相短路電流,以校驗開關過流保護裝置的靈敏度。檢查計算的最大三相短路電流,以校驗開關設備等的分斷能力。4、對選擇的熔體額定電流的檢查。根據現(xiàn)場負荷情況,檢查選擇的熔體額定電流是否正確,然后再按短路電流進行校驗。(五)井下電網漏電保護檢查內容:(1)檢漏繼電器一定要與帶跳閘線圈的自動饋電開關一起使用,不能在同一電網中使用兩臺或更多的檢漏繼電器。(2)檢漏繼電器的輔助接地線應是橡套電纜,其芯線總面積不小于10mm2。輔助接地極應單獨設置,規(guī)格與局部接地極相同,距局部接地極的直線距離不小于5m,不能使用同一個接地極。(3)檢漏繼電器應水平安裝在適當高度的支軻上,并要求動作可靠,便于檢查試驗。(4)值班電工每天是否對檢漏繼電器的運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是否有試驗記錄。檢查試驗記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檢漏繼電器的外觀、防爆性能是否完好;歐姆表的指示數值是否正常;發(fā)生故障的設備或電纜在未消除故障以前,是否禁止投入運行。(5)運行中的電氣設備絕緣是否受潮或進水。(6)電纜運行中是否受到機械或外力傷害、擠壓、砍砸、過度彎曲而產生裂口。(7)電纜與設備連接是否牢固,運行中是否有接頭松動脫落或與外殼相連或發(fā)熱燒毀絕緣現(xiàn)象。設備內部導線絕緣是否損壞,造成與外殼相連。(8)操作電氣設備時,是否有弧光放電產生。(9)電氣設備與電纜因過負荷運行有無損壞或直接燒毀絕緣。(六)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檢查內容:1、保護接地的外殼檢查。(1)檢查設備外殼的保護接地連接線是否完整、連續(xù),接頭是否松動、銹蝕,接地線是否斷裂或斷面減小。(2)每臺電氣設備是否使用獨立的導線與接地母線連接,設備是否串聯(lián)接地,是否使用專用的接地螺釘。(3)接地連接導線與接地母線相連接時,是否焊接。如果是螺釘連接,是否用鍍鋅、鍍錫螺釘和螺母接牢;絞接時,其長度是否小于100mm,絞接是否牢固。(4)接地裝置的材料是否使用銅材或鋼材。2、保護接地網的檢查。(1)主接地極的檢查。主接地極應在主、副水倉中各埋1塊面積不小地0.75m2、厚度不少于5mm的耐腐蝕鋼板。(484)接地母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鋼。(486)(2)局部接地極的檢查。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是否裝設局部接地極。(485.2)每個單獨設置的高壓電氣設備是否裝設局部接地極。(485.2)每個低壓配電點或裝有3臺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是否裝設局部接地極;無低壓配電點時,采煤工作面的運輸巷、回風巷和集中運輸巷以及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應分別設置一個局部接地極。(485.3)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每個金屬接地線裝置是否裝設局部接地極。(485.5)局部接地極是否設置于巷道水溝內或其他附近的潮濕處。(485)設置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用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或具有相同有效面積的鋼管制成,并平放于水溝深處(485)設置在其他地點的局部接地極。應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管上至少鉆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眼,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徑不小于22mm、長1m的2根鋼管制成。每根鋼管鉆1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鋼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聯(lián)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485)電氣設備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接線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應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鋼。(486)(七)主要通風機檢查內容:1、要有備用通風機。主要通風機房必須裝置兩套同等能力的通風機,包括電動機,其中一套備用。備用通風機必須能在10min內開動。兩套通風機能力如不等,至少也要滿足礦井正常生產時對風量、風壓的需要。(121.1)2、主要通風機必須保持完好狀態(tài),保證連續(xù)運轉:(1)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音、異味、異常振動。(2)軸承溫度:滾動軸承不超過75?;瑒虞S承不超過60。主電機的溫度不超過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3)水柱計及測壓管有無損壞、堵塞和變形。(4)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數表、溫度表等是否靈敏可靠,并每年進行一次校驗。(5)各注油部位的油質、油量是否適當,有無滲漏現(xiàn)象。(6)過流和無壓釋放保護裝置動作是否可靠,保護接地是否符合標準。(7)聯(lián)軸器的工作狀況,轉動及帶電裸露部分要有保護柵欄和警示牌。3、主要通風機的出風井口,應安裝防爆門,防爆門不得小于出風門的斷面面積,并正對出風門的風流方向。4、新安裝礦井主要通風機投產前,必須進行性能測定和試運轉工作,以后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性能測定。(121.7)5、禁止利用主要通風機房兼作其他用途。主要通風機房內必須安裝水柱計、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軸承溫度計等儀表,必須有通達礦調度室的電話。(123)6、主要通風機應由專職司機負責運轉,司機每小時應將通風機運轉情況記入記錄簿,如發(fā)現(xiàn)異常,必須立即報告礦調度室。(123)7、主要通風機因檢修、停電或其他原因需要停風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八)礦井排水設備檢查內容:1、主排水泵。(1)是否有工作、備用和檢修的水泵。工作水泵能力是否能在20小時內排出礦井24小時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備用水泵工作能力是否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水文地質復雜或有突水危險的礦井,是否在主泵房內預留安裝一定數量水泵的位置或能另外增加排水能力。(278.1)(2)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是否每臺都完好;泵體和閥門有無裂紋、漏水,零部件是否齊全、完整、緊固,各閥門是否操作靈活,運轉部位有無保護罩。水泵軸串量是否符合廠家規(guī)定,聯(lián)軸器端面間隙是否大于軸最大串量2-3mm。軸承溫度是否超過規(guī)定,潤滑油油質是否合格,油量是否適中。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音、異常振動。(3)安全保護檢測裝置是否完善、動作靈敏可靠:壓力表、真空表、電壓表、電流表、電度表是否齊全,指示正確,每年是否進行一次校驗。起動柜有無過流和失壓保護,動作是否可靠,整定是否合格,室內接地系統(tǒng)是否符合規(guī)定。雨季前是否進行水泵聯(lián)合試運轉。2、配電設備。(1)配電設備及供電線路是否與工作、備用和檢修水泵相適應,能否同時開動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2)裸露的電氣設備設沒設柵欄,是否掛警示牌。(3)電動機和開關柜是否達到完好標準。3、排水管路。(1)有無工作水管和備用水管。(278)(2)工作水管能否在20小時內排出礦井24小時內的正常涌水量。(278)4、其他。(1)水泵硐室內有無要害場所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操作規(guī)程等。(2)水泵硐室內有無礦井排水系統(tǒng)圖和供電系統(tǒng)圖。有無運轉日志、巡回檢查記錄、事故和檢修記錄。主管部門是否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和測定資料。(3)司機是否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6)(九)通風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檢查內容:(1)是否在采區(qū)變電所設置了專為局部通風機供電的專用變壓器,專為局部通風機供電的高壓防爆開關和低壓饋電開關(帶低壓檢漏繼電器)和由專用變壓器的低壓側接出的專為局部通風機供電的電纜。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是否裝備有甲烷一風一電閉鎖裝置或甲烷斷電儀和風電閉鎖裝置。(2)是否按要求裝備了安全監(jiān)控裝置。安全監(jiān)控設備的供電電源是否取自于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安全監(jiān)控設備之間是否使用專用阻燃電纜連接。井下安全監(jiān)控設備的輸入輸出信號是否為本質安全型信號。安全監(jiān)控設備是否具有故障閉鎖功能。(160、161)(3)甲烷斷電儀是否能保證甲烷超限時,聲光報警,并切斷被控區(qū)域電源。甲烷一風一電閉鎖裝置是否能保證甲烷超限時或停風時聲光報警,并切斷被控區(qū)域電源。(4)礦井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否具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一風一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當主機或系統(tǒng)電纜發(fā)生故障時,系統(tǒng)是否還具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一風一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當電網停電后,系統(tǒng)是否能保證繼續(xù)連續(xù)正常工作時間不小于2小時。系統(tǒng)是否有防雷措施。(160)(5)甲烷傳感器的設置地點、懸掛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其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和斷電范圍是否正確。(168-175)(6)安全監(jiān)控設備是否按要求定期調試、校正和測試。甲烷超限斷電功能和甲烷一風一電閉鎖功能是否按要求定期測試。(162)甲烷校準氣樣是否按要求制備。(166)(7)系統(tǒng)是否具有斷電狀態(tài)和饋電狀態(tài)監(jiān)測、報警、顯示、存儲和打印報表功能。中心站主機是否少于2臺,有無備用。(160)(8)安全監(jiān)控設備定期調試、校正。(162)四、提升運輸系統(tǒng)(一)提升裝置檢查內容:1、天輪到滾筒的鋼絲繩,最大內外偏角不得超過130,單層纏繞時內偏角應不咬繩。(418)2、各種提升裝置滾筒上纏繞綱絲繩的層數嚴禁超過:(419)(1)立井,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1層;專為升降物料的,2層。(2)傾斜井巷,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2層;升降物料的,3層。(3)建井期間,升降人員和物料的,2層;(4)現(xiàn)有生產礦井在用絞車,如果在滾筒上裝過渡繩楔、滾筒強度滿足要求且滾筒邊緣高度符合規(guī)定,可按上述規(guī)定層數加重層。3、滾筒上纏繞2層或2層以上鋼絲繩時,滾筒邊緣高出最外一層鋼絲繩的高度,至少為鋼絲繩直徑的2.5倍;滾筒上必須有帶繩槽的襯墊;鋼絲繩由下層轉到上層的臨界段必須經常檢查,每季度應將鋼絲繩移動1/4繩圈的位置;現(xiàn)有不帶繩槽襯墊的在用絞車,在滾筒板上刻有繩槽或用一層鋼絲繩作底繩,可繼續(xù)使用。(420)4、通過天輪的鋼絲繩必須低于大輪的輪緣,其高差:提升用天輪不得小于鋼絲黽直徑的1,5倍;懸吊用大輪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倍。天輪各段襯墊磨損達到一個鋼絲繩直徑的深度時,或沿測面磨損達到鋼絲繩直徑的1/2時,必須更換。(422)5、摩擦提升裝置的繩槽襯墊磨損剩余厚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繩槽磨損深度不得超過70mm,任一根鋼絲繩的張力同平均張力之差不得超過10%。若換繩,要同時更換全部鋼絲繩。(423)6、提升裝置必須裝設:防止過卷、防止過速、過負荷和欠電壓保護裝置、限速、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閘間隙保護、松繩保護、滿倉保護、減速功能保護裝置。(427)立井、斜井纏繞式提升絞車,除有制動裝置(常用閘和保險閘)外還應加設定車裝置,在調整滾筒位置或修理制動裝置時使用。7、每一主要提升裝置必須配有正、副司機。在交接班升降人員的時間內,必須由正司機操作,副司機必須在旁監(jiān)護。在每班開始升降人員前,應先開1次空車,檢查絞車動作情況。司機不準離開工作崗位,也不準擅自調整制動閘。(432)(434)8、立井提升裝置,嚴禁超載和超載重差運行?;诽嵘仨毑捎枚ㄖ匮b載。(382)9、立井罐籠提升,井口、井底和中間運輸巷的安全門必須與罐位和提升信號聯(lián)鎖。(384)10、提升速度大于每秒3m的提升系統(tǒng),設防撞梁和托罐裝置,以免撞擊天輪、導輪或摩擦輪;托罐裝置能將撞擊防撞梁后再下落的容器或配重托住,下落的距離不超過0.5m。(396)11、立井過卷高度和過放距離:罐籠和箕斗提升,不得小于下表:(397)提升速度(m/s)346810過卷高度和過放距離(m)4.04.756.58.2510.0(二)立井升降人員安全檢查內容:1、立井提升人員,應使用罐籠或帶乘人間的箕斗。在井筒內作業(yè)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使用普通箕斗或救急罐升降人員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380)2、專為升降人員和物科的罐籠(含乘人間的箕斗)應符合:(381)(1)乘人層頂部應設置可以打開的鐵蓋或鐵門,兩側裝設扶手。(2)罐底必須滿鋪鋼板,如果需要設孔時,必須設置牢固可靠的門,兩側用鋼板擋嚴,不得有孔。(3)進出口必須設罐門或罐簾,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門或罐簾下部邊緣至罐底的距離不得超過250mm,罐簾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200mm。罐門不得向外開,門軸必須防脫。(4)提升礦車的罐籠內必須有阻車器。(5)單層罐籠和多層罐籠的最上層凈高不得小于1.9m,余各層凈高不得小于1.8m。帶彈簧的主拉桿必須設保護套筒。(6)罐籠內人均有效面積應不小于0.18m2。罐籠每層1次容納的人數應明確規(guī)定。超過規(guī)定人數時,把鉤工必須制止。3、提升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單繩提升罐籠、帶乘人間的箕斗等容器,必須裝設可靠的防墜器。(383)4、井口、井底車場必須設把鉤工。人員上下井時,必須遵守乘罐制度,聽從把鉤工指揮。開車信號發(fā)出后嚴禁進出罐籠。嚴禁在同一層罐籠內人員和物料混合提升。(392)5、立井罐籠升降人員的加速度和減速度不得超過每秒0.75m;最大速度不得超過12m/s。(424)(三)架線機車運輸檢查內容:1、架線電機車使用的直流電壓,不得超過600V。(355) 2、架線電機車架空線。(1)自軌面起懸掛高度:行人巷、車場及人行道同運輸巷交叉處不小于2m;非行人巷不小于1.9m;井底車場、從井底到乘車場,地面或工業(yè)場地內不小于2.2m。(356)(2)與巷道頂或棚梁之間距離不小于0.2m。(357)(3)距懸吊絕緣子每側不超過0.25m。(357)(4)懸掛點間距不超過規(guī)定值。(357)3、架線電機車軌道。兩軌間隔50m連一根斷面不小于50mm2的銅線或其他有等效電阻的導線;所有鋼軌接縫處,必須用導線或軌縫焊接工藝連接;不回電軌道與架線電機車回電軌道間必須加以絕緣。(354)(四)蓄電池機車運輸檢查內容:(1)高瓦斯礦井進風(全風壓通風)主要巷道、掘進的巖石巷道、瓦斯礦井的主要回風巷和采區(qū)進回風巷道內,應使用礦用防爆特殊型蓄電池機車。(347)(2)在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和瓦斯噴出區(qū)域中,在全風壓通風的主要風巷內,使用礦用防爆特殊型蓄電池機車,必須在機車內裝設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若風巷是沿煤層或穿煤層掘進的,必須用不燃性材料支護。(五)斜巷串車與絞車提升檢查內容:(1)嚴格崗位責任制,保險裝置和其他裝置處于良好狀態(tài)。(2)斜井串車,禁蹬鉤。行車,禁行人。運物料,開車前把鉤工檢查牽引車數、各車的連接和裝載情況。(372)(3)串車提升,要安設跑車防護裝置、擋車裝置、阻車器、信號裝置。(370)(4)斜井絞車提升,要裝設軌枕防滑裝置,托繩輪轉動靈活;有足夠的過卷距離。(371)(六)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檢查內容:(373)(1)必須使用阻燃輸送帶;巷道應充分照明;必須設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應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2)在主要運輸巷道內還必須設:輸送帶張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在機頭和機尾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和導向滾筒相接觸的防護欄。(3)斜巷帶式輸送機,上運時必須同時設防逆轉裝置和制動裝置;下運時必須設制動裝置。(4)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例外。(5)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啟動裝置,下運帶輸送機應加設軟制動裝置。(6)巷道中行人跨越帶式輸送機處應設過橋。(七)平巷與斜巷運人安全檢查內容:1、車輛運人:每班發(fā)車前,檢查各車連接裝置、輪軸和車閘等;嚴禁同時運送爆炸、易燃或腐蝕性的物品,或掛物料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每秒4m;人員上下車地點有照明,架空線安設分段開關或自動停送電開關,人員上下車時必須切斷該區(qū)段架空線電源;雙軌巷道乘車場設信號閉鎖,嚴禁其他車輛進入乘車場。(359)2、乘車人員聽從司機及乘務員指揮,開車前將車門關上或防護鏈掛好;人身及所帶工具和零件嚴禁露出車外;嚴禁在機車或任何兩車箱間乘人;嚴禁超員;列車未停穩(wěn),嚴禁上下車和在車內站立;嚴禁扒車、跳車和坐礦車;車輛掉道,必須立即向司機發(fā)出停車信號。(360)3、斜巷運人。車輛必須有頂蓋;車輛上必須裝可靠的防墜器,當斷繩時,能自動防墜,也能人工操縱。斜井人車必須有人跟車,必須設置使跟車人在運行途中任何地點都能向司機發(fā)送緊急停車信號的裝置。跟車人必須坐在設手動防墜器把手或制動器把手的位置上。每班運送人員前,必須檢查人車連接裝置、保險鏈和防墜器,先放一次空車。(366)(367)多水平運輸時,各水平發(fā)出的信號必須有區(qū)別。人員上下地點應懸掛信號牌。任一區(qū)段行車時,各水平必須有信號顯示。(369)(八)鋼絲繩檢查內容:1、鋼絲繩用前檢驗。保管超過一年的鋼絲繩,在使用前必須再重新進行檢驗。(398)2、定期檢驗鋼絲繩。(399)(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險銷售流程培訓
- 小學禁毒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記錄
- 職業(yè)病診斷講解
- 集團安全培訓課件
- 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申請報告
- 2025年扎口機項目建議書
- 五年級上冊珍珠鳥教學設計
- 五年級家鄉(xiāng)的美景500字作文
- 《GBT3367.2-2018內燃機車詞匯第2部分:柴油機》深度解析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中的水環(huán)境治理工程招投標研究報告
- JGJ106-2014 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 2023年中國石化河北石家莊石油分公司社會招聘20人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設計
- 醫(yī)務科崗前培訓
- 共青團團課主題班會課件PPT模板PPT
- GB/T 8685-2008紡織品維護標簽規(guī)范符號法
- 合成氨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
- 2022年徐聞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網電部管理重點(中)
- 新生兒復蘇解析課件
- ABI7500熒光定量PCR儀標準操作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