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原理》模擬試題-5.pdf_第1頁
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原理》模擬試題-5.pdf_第2頁
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原理》模擬試題-5.pdf_第3頁
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原理》模擬試題-5.pdf_第4頁
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原理》模擬試題-5.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五試題五 一 簡答題 1 將模擬 基 帶 信 號 2cos400m tt 分 別 以DSB 及 SSB 下 邊 帶 方 式 調 制 于 載 波 3 2 cos 210t 上 請畫出相應已調信號的幅度頻譜 標明頻率 2 欲在基帶信道中傳送 16Mbps 的數(shù)據 采用 Manchester 碼 HDB3 碼時的主瓣帶寬分別 是多少 如果采用 16 進制 PAM 無碼間干擾傳輸?shù)淖钚捠嵌嗌?3 某 8QAM 的星座圖如下 已知各星座點等概出現(xiàn) 求該 8QAM信號的平均符號能量 s E 以及 2 min s d E 4 某傳輸速率為 s R 的數(shù)字基帶系統(tǒng)的總體傳輸函數(shù)是 H f 如欲抽樣點無碼間干擾 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H f 5 畫出 DSB SC 相干解調器中平方環(huán)提取載波的原理框圖 6 畫出 2DPSK 差分相干解調器的原理框圖 二 計算題 1 下圖是第IV類部分響應系統(tǒng)的框圖 圖中 理想低通 的幅度增益是 截止頻率是 b T 1 2 b T 是碼元周期 b T 1 若信息代碼 1 2 3 11100110bb b LL 假設 01 0dd 請寫出圖中對應的序 列 n d n a 及 n c 2 寫出圖中 判決 單元的判決規(guī)則 3 寫出圖中A點到B點的傳遞函數(shù) H f 4 假設 n d 是獨立等概序列 求出圖中A點和B點信號的功率譜密度 畫出功率譜密度 圖 標明頻率坐標 2 某OOK信號中 二進制 1 用 1 cos2 c s tAf t 0 b tT 二進制 0 用 2 0st 表示 已知二進制碼元出現(xiàn) 1 的概率 為 1 1 100 P 此OOK信號在信道傳輸過程中受到雙邊功率譜密度為N0 2 的加性高斯白噪 聲 w nt 的干擾 接收端收到的信號是 iw r ts tnt 1 2i 接收框圖如下 由 于接收端不知道發(fā)送端 1 0 出現(xiàn)的概率 所以判決門限設計為VT A 2 1 求出發(fā)送 1 s t 時的比特能量 1 E 以及平均每個發(fā)送比特的能量 b E 2 分別求出發(fā)送及 1 s t 2 st 條件下 y的均值及方差 3 分別求出發(fā)送及 1 s t 2 st 條件下 y的條件概率密度函數(shù) 11 pyp y s 及 22 pyp y s 4 分別求出發(fā)送及 1 s t 2 st 時的判決錯誤概率 1 P e s 及 2 P e s 5 求平均判決錯誤概率作為 b P 0 b E N 的函數(shù) 3 某調頻器 壓控振蕩器 的輸入為直流 0V時 輸出是幅度為 2V 頻率為 100kHz的正弦 波 輸入為直流 2V時輸出是 108kHz的正弦波 如果輸入是 sin 2000m tt 請寫 出調頻器輸出信號的表達式 并給出最大頻偏 近似帶寬和調頻指數(shù) s t 4 假設電話信道可用的頻帶寬度為 600 3000Hz 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受到雙邊功率譜密度 為 2 0 N 的加性高斯噪聲的干擾 若要利用此電話信道傳輸 7800b s的二進制數(shù)據序列 需接入調制解調器 MODEM 進行無碼間串擾的頻帶傳輸 請設計并畫出最佳發(fā)送及接 收系統(tǒng)的原理框圖 寫出必要參數(shù)及過程 5 某模擬信號是一個零均值的平穩(wěn)過程 一維統(tǒng)計特性服從均勻分布 其頻率范圍是 200 8000Hz 電壓范圍是 5 5V m t 1 最小 Nyquist 抽樣速率是多少 2 求的平均功率 m t m P 3 若按間隔 1 25 伏進行均勻量化 量化信噪比是多少分貝 4 如果改用標準 PCM 所用的 A 率十三折線編碼 問碼字 11111111 的出現(xiàn)概率是多少 6 某模擬基帶信號的最高頻率是 3000Hz 將其以速率f m t s進行理想抽樣后再通過一個理 想帶通濾波器 得到的輸出恰好是用 s t m t 對 50KHz載波作DSB調制的結果 請通過 畫頻譜圖的方式說明其原理 給出滿足這個結果的最小取樣率fsmin 并請根據這一原理 用理想抽樣器和理想低通濾波器設計一個DSB解調器 畫出框圖 試題五參考答案試題五參考答案 一 簡答題 1 答 2 答 Manchester 碼主瓣帶寬 32MHz HDB3 碼主瓣帶寬 16MHz 16 進制 PAM 時的最小帶寬是 2MHz 3 答 22 2 2 322 28 s aa a E 2 2 min 2 22 33 8 s a d aE 4 答 constant s n HfnR 5 答 6 答 二 計算題 1 解 1 n 1 0 12345678 bn 11100110 dn0 0 11010010 an 1 1 1 1 1 1 1 1 1 1 cn 2 22002 20 2 判決規(guī)則是 若 1 n c 判為 1 n b 若 1 n c 判為 0 n b 3 22 1 1 2 1 0 2 b jfT b b Tef T Hf f T b 4 n a 獨立等概 均值為 0 方差為 1 因此 1 A Pf b T 2 2 1 sin 2 2 1 0 2 bb b BA b TfTf T PfPfHf f T 2 解 1 2 1 2 b A T E 2 11 200 b b A T EPE 2 發(fā)送時 s t 1 0 2 00 1 2cos2 22 cos 2cos2 b bb T c b TT cw bb Z yr tf tdt T A c f tdtntf tdt TT AZ 1 4 4 44 2 4 4 4 4 3 其中 Z 是 0 均值高斯隨機變量 方差為 2 2 2 0 2 00 0 2 00 2 00 2 0 4 cos2 4 cos2cos2 4 cos2cos2 2 2 cos 2 b bb bb b T wc b TT wcwc b TT cc b T c Entf tdt T Entf tntf t dtdt T N ttf tf t dtdt T NN f tdt TT bb 因此y的均值是A 方差是 0 b N T 發(fā)送 2 st 時 0yZ y的均值是 0 方差是 0 b N T 3 由于發(fā)送及 s t 1 2 st 條件下 y是高斯隨機變量 所以 2 0 2 1 2 b Ty A N b T pye N 0 2 0 2 2 2 b T y N b T pye N 0 1 4 發(fā)送而錯的概率為 s t 2 1 2 0 121 erfcerfc 2228 2 b A TAA P e sP n N 5 平均錯誤率為 2 1122 0 1 erfc 28 b b A T PPP e sP P e s N 將 2 200 b b A T E 代入得 0 251 erfc 2 b b E P N 3 解 4kHz V f K 5 2cos 2104cos2000s ttt 是任意初相 可以不寫 最大頻偏 4kHz 近似帶寬 2 40 10100kHz 調制指數(shù) 4 4 解 信道帶寬是 2400HzB 要求的頻帶利用率為 7800 3 25bps Hz 2400 b R B 采用BPSK 時的頻帶利用率至多是 1bps Hz 所以需要采用 16 進制調制 設計為 16QAM 此時符號速 率為 7800 1950 4 s R 符號 秒 為了無碼間干擾 需要采用升余弦滾降設計 設滾降系數(shù) 為 則 1 s RB 因此 2400 110 2308 1950 s B R 為了最佳接收 收發(fā)濾波 器需要設計為根升余弦特性 發(fā)送框圖 接收框圖 5 解 1 16000Hz 2 2 25 W 3 m PE mt 3 量化級數(shù)為 250 22 10lg10lg 25048dBM 4 因為m t 均勻分布 所以m t 的電壓出現(xiàn)在正半軸 第 8 段 第 16 小段的概率是 1111 221664 6 解 1 原理 不妨設 m t 的頻譜如下圖示 DSB 的頻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