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復習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五單元世界現代史第18課時動蕩與變革作業(yè)北師大版.doc_第1頁
中考歷史復習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五單元世界現代史第18課時動蕩與變革作業(yè)北師大版.doc_第2頁
中考歷史復習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五單元世界現代史第18課時動蕩與變革作業(yè)北師大版.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資料參考中考歷史復習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五單元世界現代史第18課時動蕩與變革作業(yè)北師大版- 1 -D探討克服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6經典題華盛頓會議結束后,一位記者用四個詞語形容下列國家代表的心情,其中有一個不貼切,它是()A美國代表情緒高昂B日本代表面色嚴峻C中國代表欣喜不已D英國代表面無表情7改編題右邊的漫畫將1929年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比作籠罩全球的巨大章魚,形象地反映了這次經濟危機的特點之一是()A波及范圍廣D破壞性大820_徐州如圖為1932年美國完全失業(yè)人數占工人總數的比重示意圖.羅斯福就任總統(tǒng)后,為解決這一問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大力整頓銀行B縮減農業(yè)產量C減少政府投資D興辦公共工程|能力提升練|920_泰安以下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發(fā)展趨勢示意圖,數字處對應內容正確的是()A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空想到科學B空想到科學、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C理論到實踐、空想到科學、一國到多國D空想到科學、一國到多國、理論到實踐10原創(chuàng)題下圖是1928年和1932年蘇聯工業(yè)和重工業(yè)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增長示意圖.示意圖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蘇聯已經實現工業(yè)化B蘇聯工業(yè)化取得巨大成就C蘇聯工業(yè)得到均衡發(fā)展D蘇聯工業(yè)產值躍居歐洲第一11改編題下列不是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的相同之處的是()A都是由少數帝國主義列強操縱的會議B都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C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D都建立起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新秩序1220_蘇州下面圖(a)和圖(b)分別宣傳的是20世紀前期蘇聯、美國的某項措施.這兩項措施的實施都() 圖(a)五年計劃,四年完成 圖(b)工作付酬的美國A體現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B處于相似的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中C暴露了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弊端D迅速推進本國工業(yè)化的完成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然而英、法、美、日等國操縱的巴黎和會竟無視中國的正當要求,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這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引發(fā)了中國的愛國運動.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材料二華盛頓會議期間,英美支持中國收回山東主權的要求.在九國公約簽署前,中日代表簽訂了中日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其附約,規(guī)定日本將膠州灣租借地歸還中國;撤走駐青島、膠濟鐵路沿線的日軍;膠濟鐵路由中國出錢贖回.這一條約使中國在山東的主權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1)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的正當要求是什么?材料一中的“中國的愛國運動”是指什么?(2)為什么華盛頓會議上英美轉而支持中國?這種態(tài)度變化說明了什么?(3)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代表團也進行了據理力爭,且受到與會代表的同情,但仍然失敗了.這給我們怎樣的啟示?(4)通過這兩次國際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怎樣的一個國際關系體系(格局)?這一體系為什么不能長期維持下去?參考答案【基礎夯實練】1D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對俄國十月革命經過的掌握程度.材料中列寧指出俄國革命已經經歷了一個階段,即反對沙皇制度的國內戰(zhàn)爭,號召進入“革命的第二階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推翻沙皇統(tǒng)治的是二月革命,此為革命的第一階段;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是十月革命,即“革命的第二階段”.所以答案為D項.2A解析 由題干中的關鍵信息“1920年的工業(yè)產值”“只及戰(zhàn)前的13.8%”,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擺脫這一困境,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3C解析 1928年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這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后,蘇聯由傳統(tǒng)的農業(yè)國變成強盛的工業(yè)國,軍事力量也大為增強.4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從題目可知,使蘇聯從只有木犁到已擁有核武器說明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當時的生產力,使蘇聯綜合國力提升.5B解析 1919年1月,戰(zhàn)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zhàn)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開了會議,史稱“巴黎和會”.6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故C項表述有誤.美國代表之所以情緒高昂是因為該會議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zhí)峁┝朔奖?;日本代表之所以面色嚴峻是因為日本在中國的權利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英國代表之所以面無表情是因為會議的決議與之無明顯的利害關系.7A解析 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首先開始于美國,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所以A項和題干中漫畫的喻義相符.8D解析 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美國政府大力興建公共工程,吸納了大量的失業(yè)者.【能力提升練】9B解析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1870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標志著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一些歐洲和亞洲國家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標志著社會主義由一國到多國.10B解析 本題考查蘇聯工業(yè)化建設成就.圖中反映的是1928年1932年即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工業(yè)占比大幅度增長,重工業(yè)占比也有所提高,說明了蘇聯工業(yè)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蘇聯工業(yè)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是在1937年,并且奉行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方針,蘇聯在1932年并未實現工業(yè)化.故選B項.11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召開的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都是由少數帝國主義列強操縱的會議,巴黎和會由英、法、美操縱,華盛頓會議由英、美、日操縱;兩次會議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巴黎和會上列強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華盛頓會議上簽訂九國公約使中國重新回復到被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兩次會議都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沖突.巴黎和會建立起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新秩序,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的新秩序,故選D項.12A解析 圖(a)反映了蘇聯的五年計劃,圖(b)反映了美國的羅斯福新政,這兩項措施的實施都體現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13(1)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侵略權益.五四運動.(2)英美想從中國獲得侵略權益,反對日本獨霸中國.對帝國主義國家而言,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3)弱國無外交.要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必須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