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練習六 尺寸標注、塊和屬性.pdf_第1頁
cad練習六 尺寸標注、塊和屬性.pdf_第2頁
cad練習六 尺寸標注、塊和屬性.pdf_第3頁
cad練習六 尺寸標注、塊和屬性.pdf_第4頁
cad練習六 尺寸標注、塊和屬性.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尺寸標注尺寸標注 一 標注尺寸公差 1 打開素材文件 標注公差尺寸 dwg 圖 2 2 標注 對齊 分別捕捉圖 2 所示的 D E 兩點 標注此兩點之間的距 離 標注的尺寸值為 14 04 圖 1 標注尺寸公差結果圖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2 3 標注 基線 在命令行 指定第二條尺寸界線原點或 放棄 U 選擇 S 提示下捕捉圖 2 所示 A 點 進行基線尺寸標注 結果 如圖 3 所示 連續(xù)兩次按下回車鍵 結束基線標注命令 圖 3 4 標注 線性 分別捕捉圖 2 所示 A C 兩點 標注圖形的總長度 5 重復 線性標注 命令 根據(jù)命令行提示分別拾取圖 2 所示的 B D 兩 點 標注零件圖的總寬 結果如圖所示 A C D E B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4 6 單擊 樣式 工具欄中的按鈕 激活 標注樣式 命令 打開 標注 樣式管理器 對話框 單擊對話框中的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 框中激活 文字 選項卡 設置尺寸文本的對齊方式 圖 5 激活 調 整 選項卡 設置全局比例因子 圖 6 圖 5 P W Q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6 7 標注 角度 標注角度尺寸 命令 dimangular 選擇圓弧 圓 直線或 選擇圖選擇圖 4 中中 P 線線 選擇第二條直線 選擇圖選擇圖 4 中中 W 線線 指定標注弧線位置或 多行文字 M 文字 T 角度 A 在在 P 和和 W 之間適之間適 當位置拾取一點當位置拾取一點 8 標注 連續(xù) 進行連續(xù)標注 命令 dimcontinue 指定第二條尺寸界線原點或 放棄 U 選擇 S 選擇選擇 Q 線線 標注文字 32d10 指定第二條尺寸界線原點或 放棄 U 選擇 S 選擇連續(xù)標注 回車回車 9 修改 對象 文字 編輯 在命令行 選擇注釋對象或 放棄 U 提示 下選擇最下側的線性尺寸 此時系統(tǒng)彈出 文字格式 對話框 在尺寸 文本后面輸入 0 0 08 圖 7 選擇所添加的文本 單擊 堆疊 按鈕 并單擊對話框的確定按鈕 尺寸加上后綴 轉化為公差尺寸 圖 8 圖 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8 10 在無命令執(zhí)行的前提下 選擇尺寸文本為 47 05 的線性尺寸 按 Ctrl 1 打開 特性 對話框 分別按圖 9 和圖 10 設置公差形式和公差的下偏差 值 0 06 取消對尺寸的選擇 得到圖 11 11 參照以上兩種操作方法 分別將其他位置的尺寸添加后綴 編輯為尺寸 公差的形式 得到最終的結果 圖 9 圖 1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11 二 標注形位公差 標注形位公差有專門的命令 即 標注 公差 但本例采用了另一種方法 用 快速引線 命令中的公差注釋功能標注形位公差 1 打開素材文件 標注形位公差 dwg 圖 1 設置當前對象捕捉模式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最近點 圖 1 2 將尺寸層設置為當前圖層 將 ISO 25 設置為當前樣式 3 標注 引線 在命令行 提示下 輸入 S 并回車 在打開的 引 線設置 對話框內設置引線的注釋類型如圖 2 所示 確定 結束設置 圖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3 4 在對話框中的 符號 顏色塊上單擊左鍵 彈出 符號 對話框 選擇 相應公差符號 再設置公差 0 004 確定 5 重復 快速引線 命令 分別在其他位置拾取引線點 系統(tǒng)自動標注相 同的形位公差 6 修改 對象 文字 編輯 根據(jù)命令行提示 選擇圖上的形位公差 在打 開的 形位公差 對話框內修改公差參數(shù) 最后得到結果圖 三 編寫零件序號 1 打開素材文件 編寫零件序號 dwg 2 如圖 1 設置文字樣式 圖 1 3 將 0 層設為當前層 繪制一個半徑為 11 的圓 4 繪圖 塊 定義屬性 在對話框中設置各參數(shù)如圖 2 所示 為所繪制的 圓圖形定義屬性 屬性的插入點為圓的圓心 結果如圖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2 圖 3 5 繪圖 塊 創(chuàng)建 將所繪制的圓圖形及定義的屬性一起創(chuàng)建為圖塊 塊 的基點為圓的下象限點 6 標注 引線 根據(jù)命令行的提示選擇 設置 選項 在打開的 引線 設置 對話框中分別引線的注釋類型和其他參數(shù)如圖 4 和 5 所示 圖 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5 7 單擊 確定 按鈕 根據(jù)命令行的提示 繪制引線并在引線的一端插入 所定制的 零件編號 屬性塊 塊的比例為 1 旋轉角度為 0 結果如圖 6 所示 圖 6 8 重復執(zhí)行 快速引線 命令 分別標注其他位置的零件序號 單擊 修 改 對象 屬性 單個 命令 執(zhí)行 編輯屬性 命令 根據(jù)命令行的提示 選擇剛標注的第 2 個零件序號 此時系統(tǒng)打開的 增強屬性編輯器 對 話框中 在 屬性 選項卡內修改其零件的序號為 2 并單擊 應用 按鈕 圖 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圖 7 9 單擊對話框右上角的 選擇塊 按鈕 返回圖區(qū) 分別選擇其他位置的 零件序號 修改相應的編號 得到最終結果 機械制圖的符號標注機械制圖的符號標注 操作步驟 一 新建文件 畫出圖 1 所示圖形 二 將 0 層設置為當前層 打開極軸追蹤 用 多段線 命令繪制圖 2 上圖所 示粗糙度符號 圖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三 執(zhí)行 繪圖 塊 定義屬性 命令 或利用快捷鍵 ATT 打開 定義 屬性 對話框 設置相關參數(shù) 圖 3 確定 在繪圖區(qū)拾取屬性的插入點 即圖 2 下圖箭頭所指之處 四 繪圖 塊 創(chuàng)建塊 命令 打開 創(chuàng)建塊 對話框 按圖 4 所示設 置塊的參數(shù) 以粗糙度符號最下側的端點作為圖塊的基點 將粗糙度符號 與定義的屬性一起定義為內部圖塊 圖 2 圖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由于內部圖塊僅能供當前圖形文件所用 如果要在其他 圖形文件內使用此圖塊的話 必須將此內部塊轉換為外部塊 五 在命令行中輸入 Wblock 或使用快捷鍵 W 激活 寫塊 命令 設置 寫塊 對話框中參數(shù) 圖 5 將剛定義的內部塊轉換為外部圖塊 圖 4 圖 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六 插入 塊 設置參數(shù) 圖 6 確定 返回繪圖區(qū) 在命令行 指定 插入點或 比例 S X Y Z 旋轉 R 預覽比例 PS PX PY PZ 預覽旋 轉 PR 提示下 配合最近點捕捉功能在如圖 7 所示的位置拾取插入點 七 在 輸入屬性值 輸入粗糙度值 提示下 輸入 0 8 Enter 結果 如圖 7 所示 八 用快捷鍵 CO 激活 復制對象 命令 選擇剛插入的粗糙度屬性塊進行復 制 在復制出的粗糙度屬性塊上雙擊左鍵 在打開的 增強屬性編輯器 對話框中修改屬性值為 1 6 圖 8 單擊 應用 按鈕 則此屬性塊的值 被修改為 1 6 九 單擊對話框右上角的 選擇塊 按鈕 返回繪圖區(qū)選擇另一個復制屬性塊 修改其屬性值為 6 3 重復此過程 相應塊在插入時注意要旋轉 90 度 最 圖 6 圖 7 圖 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后得到圖 9 結果 圖 9 此處的粗糙度符號中的數(shù)字方向 不對 所以 應該再做一個粗糙 度符號的塊 以滿足反向粗糙度 符號的標注要求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繪制下列各圖并標注 其中粗糙度符號用帶屬性的塊 圖繪制下列各圖并標注 其中粗糙度符號用帶屬性的塊 圖 13 及圖及圖 14 只需從補充練習四中復制過來標注即可 只需從補充練習四中復制過來標注即可 圖 1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試用版本創(chuàng)建 17 圖 11 圖 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