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墩蓋梁預應力計算書(馬草塘大橋).doc_第1頁
T墩蓋梁預應力計算書(馬草塘大橋).doc_第2頁
T墩蓋梁預應力計算書(馬草塘大橋).doc_第3頁
T墩蓋梁預應力計算書(馬草塘大橋).doc_第4頁
T墩蓋梁預應力計算書(馬草塘大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后張法T墩蓋梁鋼絞線張拉伸長量計算一、工程簡介馬草塘大橋設計T墩蓋梁24片,采用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所有T墩蓋梁均采用C50砼澆筑。預應力鋼絞線采用符合ASTMA416-98標準的高強度低松弛15.2mm預應力鋼絞線。鋼絞線標準強度=1860Mpa,彈性模量Ep=1.95105 Mpa。所有預應力鋼絞線采用張拉應力和伸長值雙控張拉施工,張拉控制應力按設計施工圖正彎矩采用=0.75=0.751860 Mpa=1395 Mpa。根據試驗檢測結果,我部進場的鋼絞線彈性模量為=1.95105Mpa,單根公稱截面積為Ay=139mm2。T墩蓋梁的張拉施工工藝及計算數據如下。二、張拉設備1YCW500G-200千斤頂二臺2ZB4500型油泵車二臺3BW135-10壓漿機一臺41.6級精度壓力表四只三、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1、預應力筋和錨具應有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和機械性能試驗報告;2、預應力孔道成型采用金屬波紋管,接口處用連接套管對接,對接口要用膠帶密封好,預應力孔道位置應保持準確,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時應設置固定管道的井字形鋼筋架,澆筑砼時應盡量避免振破波紋管,預應力鋼絞線在砼初凝前應來回抽動,以免粘結;3、預應力構件端頭預埋鐵,其位置和垂直度應準確,澆筋砼時應特別注意端部砼的密實性,拆模后端頭預埋鐵和嗽叭口及波紋管內多余砼應清理干凈;4、張拉設備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6個月或200次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F象時檢驗,張拉時出現反?,F象應及時重新檢驗;5、砼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90%,才能進行預應力張拉;6、后張預應力,每束鋼絞線斷線、滑絲控制數為1根,每個斷面斷絲之和不得超過該斷面絲總數的1%,否則,須換出夾片重新張拉。7、張拉過程中,經標定的配套設備不允許隨意更換,操作人員應精神集中,回油平穩(wěn);嚴防高壓油管出現死彎現象,否則應立即卸除油壓進行處理。8、張拉時,千斤頂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預應力筋拉斷或夾片彈出傷人;油泵運轉不正?;蛘呗┯蜁r,應立即停止張拉進行檢查;高壓油管的接頭應加防護套,以防噴油傷人。9、雨天張拉應搭防雨棚,以防張拉機器淋雨損壞,張拉用電閘板要求專人負責,統一指揮。10、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值雙控制,堅持以張拉力為主,伸長值控制為校核的原則,確保預應力的準確施加。確保預應力的準確施加。當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差值超過6%時,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xù)張拉。11、嚴格控制張拉時間,從0到100%張拉控制應力的時間每束不得少于10分鐘,且應盡量保持兩端同步,每5PMa為一次上升,每伸長10%作一次記號;在100%張拉控制應力下必須持荷2分鐘,千斤頂給油、回油均應緩慢平穩(wěn),回油時間亦不應少于2分鐘。四、張拉施工工藝及程序:根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和設計圖紙規(guī)定: 蓋梁采用2115.2預應力鋼絞線,各束鋼絞線均采用兩端同步張拉。 預應力鋼束分兩批張拉:澆注蓋梁,待混凝土強度達到90%以上,張拉第一批鋼束(N1、N2),吊裝預制T形梁,現澆橫隔板及橫向濕接頭、縱向連續(xù)段。然后張拉第二批鋼束(N3、N4、N5)。蓋梁第一批鋼束張拉需待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且齡期大于10天方可張拉。張拉工藝程序:0初張拉力P0 (P0=0.15P,開始測延伸量)張拉控制力P(持荷三分鐘)錨固。五、計算公式及參數: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0初張拉力P0 (P0=0.15P,開始測延伸量)張拉控制力P(持荷三分鐘)錨固,即用兩個500t千斤頂兩端同時張拉,初應力為的15%,此時的伸長值為,其值采用相鄰級的伸長值。控制張拉應為=0.75=0.751860 Mpa=1395 Mpa即為末張的應力值。其中伸長值=,為開始至初張的伸長量,為初張至末張間的伸長量。張拉完畢后,與計算伸長值比較,其伸長值誤差不應超過6%,否則應停止張拉,查明原因。計算公式:PP=P(1-e-(kx+))/(kx+)式中:Pp預應力筋平均張拉力(N);P 預應力筋張拉端的張拉力(N);X 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孔道長度(m);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檫的影響系數,取0.0015; 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曲線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之和(rad) 預應力筋與孔道壁的摩檫系數,取0.15。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計算公式及參數:L=PPL/(APEP)式中:PP預應力筋平均張拉力(N);L 預應力筋的長度(mm);AP預應力筋的截面面積(mm2),為139mm2n(鋼絞線束數);EP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N/mm2),取1.95105N/mm2。計算參數:1、15.2鋼絞線的彈性模量:=1.95105Mpa2、15.2鋼絞線的張拉控制應力:正彎矩:=0.75=0.751860 Mpa=1395 Mpa3、孔道摩阻系數:=0.164、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影響系數:k=0.0015六、張拉時理論伸長量計算、工作長度伸長量計算:本工程張拉工作長度按單端550mm計(包括錨環(huán)、限位板、千斤頂、工作錨環(huán)的厚度)。錨下控制應力:k=0.75fpk=0.751860=1395N/mm2;單根鋼絞線張拉端的張拉控制力:P=kAp=1395139=193905N;工作長度廷伸量:PPL/(APEP)=k L/EP=1395550/(1.95105)=3.9mm、計算長度伸長量計算:理論伸長量=計算長度伸長量+工作長度伸長量計算長度伸長量L計算時按鋼絞線編號分直線段及曲線段計算, N1、N2、N3、N4、N5均為21根鋼絞線,其曲線要素一致,故伸長量一致。則預應力筋理論延伸量:L=83.17+3.92=90.97mm(兩端總伸長值)、實際伸長值與理論廷伸量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方符合要求,控制伸長值:85.5196.42mm、預應力T梁控制張拉力計算:蓋梁N1、N2、N3、N4、N5均為21根鋼絞線Fk = nAy=0.751860103210.13910-3 =4072.005KN七、 張拉數據表: 蓋梁N1、N2、N3、N4、N5均為21根鋼絞線分級張拉控制張拉力(KN)張拉控制應力(Mpa)油表讀數(Mpa)總伸長量(mm)順序451480N1N2N3N4N510%張拉力407.20 139.54.24 4.03 9.1 9.1 9.1 9.1 9.1 20%張拉力814.40 2798.27 8.09 18.2 18.2 18.2 18.2 18.2 40%張拉力1628.80 55816.35 16.22 36.4 36.4 36.4 36.4 36.4 60%張拉力2443.20 83724.42 24.34 54.6 54.6 54.6 54.6 54.6 80%張拉力3257.60 111632.49 32.47 72.8 72.8 72.8 72.8 72.8 100%張拉力4072.01 139540.57 40.60 90.97 90.97 90.97 90.97 90.97 依據云南省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標定千斤頂回歸方程為:千斤頂005271,壓力表09.11.12.480:y=0.009977x-0.03133千斤頂005272,壓力表09.11.12.451:y=0.009913x+0.199333Y 壓力表讀數(Mpa)X 力值(KN)預應力張拉工藝流程圖 拆除 移千 頂斤頂安裝時鋼絞線不得纏繞,工具夾片后須包塑料膠帶在鋼絞線上作防滑記號,測量初伸長清洗夾片、鋼絞線安裝工作錨環(huán)、夾片安裝限位板安裝千斤頂千斤頂,油壓表標定鋼絞線下料、編束、穿束鋼絞線校驗錨、夾具校驗初張拉o=15%k安裝工具錨具應力伸長量計算測量伸長量測量油缸外露長度持荷3分鐘=k回油、回程退楔 六、應注意事項:、張拉工必須熟悉張拉程序,具備預應力施工知識和正確的操作能力。、張拉現場應有明顯標志,與該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入內。、油泵運轉有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檢查。在有壓情況下,不得隨意擰動油泵或千斤頂各部位的螺絲。、作業(yè)應由專人負責指揮,操作時嚴禁摸踩及碰撞預應力筋,在測量伸長量及擰螺母時,應停止開動千斤頂。、張拉時,千斤頂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預應力筋拉斷或錨具彈出傷人。、張拉時,應使千斤頂的張拉應力作用線與預應力筋的軸線重合一致。、在高壓油管的接頭應處應防護套,以防噴油傷人。、已張拉完畢尚未壓漿的梁,嚴禁劇烈震動,已防預應力鋼筋裂斷而釀成重大事故。、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切實際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差值控制在6%范圍內,否則應暫停張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