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比加群酯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oc_第1頁
達比加群酯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oc_第2頁
達比加群酯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oc_第3頁
達比加群酯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oc_第4頁
達比加群酯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達比加群酯治療非瓣膜性房顫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宋雪榮 江蘇盛澤醫(yī)院,江蘇蘇州215228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治療,其臨床抗凝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選擇xx年7月xx年7月該院收治的94例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對他們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華法林和達比加群酯進行治療,并就其臨床抗凝效果和安全性進行統計學分析和比較。結果經過臨床比較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抗凝指標較之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提高,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1個月的跟蹤觀察,觀察組的出血率略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肝功能指標較之治療前均無明顯的改變,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達比加群酯是一種有效、安全、理想的非瓣膜性房顫臨床治療方法。 關鍵詞非瓣膜性房顫;達比加群酯;抗凝;臨床效果 RA1674-074(4)12(c)116-02 非瓣膜性房顫,簡稱NVAF(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是心內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病癥1-2。非瓣膜性房顫的并發(fā)癥多、風險高,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卒中、血栓栓塞等并發(fā)癥,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3-4。因此,積極提高非瓣膜性房顫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尤為必要的。該研究抽選xx年7月xx年7月該院內科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顫住院患者94例。將他們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劃分,其中:對照組患者47例,采用華法林進行臨床治療;觀察組患者47例,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臨床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抗凝效果以及安全性情況進行統計、對比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在該院內進行住院治療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94例?;颊吣挲g5486歲,平均年齡(69.75.5)歲,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53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94例患者隨機劃分為平均的兩組,即:對照組患者47例,觀察組患者47例。經臨床診斷,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符合非瓣膜性房顫的診斷標準,且均不存在嚴重的肝腎器官功能障礙、甲亢、心肌炎等疾病。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患者采用華法林進行臨床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華法林鈉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3692),2.5mg/d,連續(xù)用藥1個月5。 1.2.2觀察組對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臨床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達比加群酯膠囊(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xx0163),110mg/次,2次/d,連續(xù)用藥1個月6。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血生化及肝功檢查,統計和對比兩組患者前后的抗凝指標INR(國際標準化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出血情況以及肝功能ALP(堿性磷酸酶)、AST(谷草轉氨酶)、ALT(谷丙轉氨酶)、Tbil(總膽紅素)等情況。 1.4統計方法 利用SPSS14.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和效果進行統計學對比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抗凝情況分析 經過臨床比較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INR指標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INR、APTT的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INR、APTT的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分析 統計學分析表明,對照組47例患者中均無出血情況發(fā)生,其出血率為0;觀察組47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出血情況,其出血率為10.6%(5/47)。觀察組的出血率略高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情況分析 經過臨床統計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LP、AST、ALT以及Tbil等肝功能指標水平較之治療前均無太大的改變,且組間對比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組內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現代臨床醫(yī)學認為,非瓣膜性房顫是一種具有持續(xù)進展性的慢性疾病,并且它的病發(fā)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高。它對患者的健康安全危害嚴重,是中風的一項獨立性危險因素,容易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且致殘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的心律失常病癥。因此,對它的治療應該以抗凝治療和率律治療為主7-8。達比加群酯是近些年來臨床上出現的一種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它的抗凝效果顯著,臨床效果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且不良反應較小,在臨床應用中一般無需進行常規(guī)性的劑量調整和凝血功能監(jiān)測。它與傳統的法華林治療相比,其治療窗較寬,出血率降低,且不用進行頻繁的血液監(jiān)測,操作實施更為簡便,在臨床應用中的限制較少。目前,達比加群酯在臨床上多被用于治療全身性栓塞以及非瓣膜性房顫,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9-10。該次臨床研究顯示,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治療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其治療后的INR、APTT值較之治療前以及采用華法林治療的患者均較高,且經過一個月的跟蹤觀察發(fā)現,患者的出血率較低,僅為10.6%,且各項肝功能指標(ALP、AST、ALT、Tbil)水平的變化不大,仍保持在正常范圍內。這就表明,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臨床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INR及APTT的指標水平,增強患者的抗凝功能,并較好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達到治療患者房顫病癥的效果。同時,在服藥期間,不良反應較小,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出血情況,且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較小,能夠有效保障患者肝功的正常,患者用藥的安全性較高,從而更好地確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邵麗娜,白小涓.達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抗凝治療中的作用及進展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xx,24(10):723-725. 2趙沿祥,劉芳,王營.達比加群酯在抗凝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xx,32(8):36-37. 3彭超,瘳榮宏.達比加群酯預防心房顫動患者腦卒中的現狀與研究進展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xx,30(1):58-60. 4張運劍.新型口服抗凝藥物的安全性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xx(1):30-34. 5JoachimS,HildegardS,KarinR,etal.PharmacokiicsandpharmacodynamicsofthedirectoralthrombininhibitordabigatraninhealthyelderlysubjectsJClinicalpharmacokiics,ClinPharmacoki,xx,47(12):47-59 6鄭立文,劉晨,文應峰,等.華法林對老年非瓣膜房顫抗凝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xx,31(14):2739-2740. 7章殷希,丁美萍.達比加群酯的臨床藥理及其預防心房顫動患者卒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xx,21(11):1227-1231. 8胡慧霞,李艷,汪明,等.不同抗凝劑對房顫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xx,24(12):2310-2312. 9UetrechtJ.Idiosyncraticdrugreactions;past,present,andfutureJ.ChemResToxicol,xx,21(16):84-92 10劉敏.達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顫抗凝治療中的應用D.太原: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