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災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步練習 湘教版選修5.doc_第1頁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災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步練習 湘教版選修5.doc_第2頁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災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步練習 湘教版選修5.doc_第3頁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災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同步練習 湘教版選修5.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答題時間:15分鐘)讀圖,回答12題。1. 圖中所示的地質災害是 () a. 地震b. 山崩 c. 滑坡 d. 泥石流 2. 影響該災害強度的因素是 () a. 處的物質組成 b. 處的光滑程度 c. 的體積和質量d. 處水流的大小 讀“世界主要自然災害經濟損失(19972006)年圖”,回答35題。3. 圖中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a. 地震、洪澇、干旱 b. 泥石流、風雹、風暴潮c. 風暴潮、火山爆發(fā)、干旱 d. 風雹、洪澇、滑坡4. 圖中所示自然災害中,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是()風暴潮地震干旱泥石流火山爆發(fā) 滑坡a. b. c. d. 5. 地震造成經濟損失最大的原因是()破壞面積廣突發(fā)性強防御難度大社會影響深遠a. b. c. d. 6. (吉林高中檢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1:當?shù)貢r間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蘭南島發(fā)生里氏7.1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據(jù)悉,地震造成多人受傷,其中只有2人傷勢較重,但沒有造成人員死亡。新西蘭總理將此次“零死亡”大地震稱為“奇跡”。 材料2:加勒比海島國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4點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震中離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海地總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最終可能“超過10萬人”,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新西蘭每年發(fā)生萬余次地震,說明新西蘭地震多發(fā)的原因。 (2)對比分析新西蘭南島此次地震“零死亡”而海地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 7. (高考上海卷)讀下列關于地震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010年以來全球發(fā)生的部分地震材料1:2010年以來世界上發(fā)生了一系列強烈地震,圖中顯示了其中六次大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發(fā)滑坡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地震引發(fā)的海嘯甚至波及日本,導致該國水產設施嚴重破壞,海水養(yǎng)殖業(yè)遭受巨大經濟損失。材料3:海地多年來政治經濟不穩(wěn)定。許多建筑物無法達到合格的抗震標準,而智利社會相對穩(wěn)定,經濟較為繁榮,政府頒布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將不合規(guī)范的房屋拆除。材料4:時間震級震源深度(km)首都距震中距離(km)傷亡情況海地2010年 1月12日 7.3級 10 16 傷亡約55萬 智利2010年 2月27日 8.8級 60 320 傷亡近千人 (1)讀圖判斷圖中地震發(fā)生地所屬的火山地震帶,填寫下表?;鹕降卣饚У拿Q圖中所示地震發(fā)生地的數(shù)碼(2)圖中地震發(fā)生地、所處位置分別是太平洋板塊與_板塊、_板塊、_板塊的交界處。從材料1和材料2可知, 這些地震體現(xiàn)的自然災害具有的主要特點是_。(3)智利地震震級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壞程度相對較小,聯(lián)系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1. c 2. c 解析:第1題,圖中有明顯的滑坡體和滑坡階梯地形,由此可判斷圖示地質災害為滑坡。第2題,促使巖體滑動的力量主要是重力,因此滑坡體的位置越高,體積越大,移動速度越快,強度就越高。 3. a 解析:可以從圖中直接看出。4. b 解析:泥石流和滑坡主要受重力作用影響,而干旱和氣候密切相關,風暴潮的直接原因是受風力影響。地震和火山爆發(fā)與地殼運動、巖石斷裂有關,能量來自于地球內部。5. b 解析:地震發(fā)生速度快,難監(jiān)測,難防御,造成的損失大。6. (1)新西蘭地處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比較活躍。(2)新西蘭震中距市區(qū)較遠,震區(qū)人口密度低;地震發(fā)生在凌晨,受災嚴重的市中心商業(yè)區(qū)無多少人活動,客觀上減少了人員傷亡的幾率等;建筑物質量高;新西蘭民眾長期接受災害知識教育,國家設立應急體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災害防御體系,抗震能力強。海地震區(qū)人口分布集中;人類大規(guī)模的工程活動和對自然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使地質災害發(fā)生的頻率和成災強度不斷提高;人們防災減災意識差;海地經濟落后,建筑物抗震能力差。解析:第(1)題,新西蘭地震多發(fā)的原因從地質構造的角度分析。第(2)題,地震造成的危害不同是由于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抗災救災能力、防災體系、建筑物抗震強度、震源深淺等原因不同所致。 7. (1)火山地震帶的名稱 圖中所示地震發(fā)生地的數(shù)碼 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2)印度洋 亞歐 美洲 廣泛性、突發(fā)性、頻發(fā)性、群發(fā)性和破壞性(任答兩點即可)(3)智利首都震中距遠于海地;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強于海地。解析:第(1)題,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分布于太平洋的邊緣,圖中都位于此帶上;而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上。第(2)題,依據(jù)、分別位于亞洲東部和北美洲西部,可判斷位于太平洋與亞歐板塊交界處,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注意澳大利亞及其附近屬于印度洋板塊,則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材料中顯示一系列地震的發(fā)生及其危害,結合地震災害的突發(fā)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