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消防安全主題班會.doc_第1頁
119消防安全主題班會.doc_第2頁
119消防安全主題班會.doc_第3頁
119消防安全主題班會.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平南縣職校2017年119消防安全知識宣傳 11月9日的月日數(shù)恰好與火警電話號碼119相同,而且這一天前后,正值風干物燥、火災多發(fā)之際,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冬季防火工作。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進行“119”消防活動的基礎上,于1992年發(fā)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的“消防日。一、電話由來世界各國的火警號碼都不一樣,每個國家都選取了讓人們最容易記住的數(shù)字來組成火警號碼。我國為什么選用“119”作為火警號碼?原因如下:(1)國際標準化管理的需要。70年代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根據(jù)國際標準化管理的要求,建議世界各國火警電話采用“119”號碼;(2)為了避免火警電話用“0”號開頭與其他通訊服務相互影響;(3)火災具有突發(fā)特點,為保證通訊暢通無阻,應將其并入“11”號開頭的特別服務中去;(4)“119”號碼便于記憶,“1”在古時候念作“幺”發(fā)生火災時,想到“要、要”,以便聯(lián)想到“119”撥火災報警電話。“119”就是“要要救”;(5) 不采用“111” “112” “113”等更容易記憶號碼,原因是當發(fā)生災害時需要冷靜準確的與接線員對話。老式轉(zhuǎn)盤撥號電話撥越大的數(shù)字轉(zhuǎn)盤返回原位的時間越長,這樣就有穩(wěn)定的短暫時間穩(wěn)定情緒。雖然電話都換成了按鍵式,“119”已經(jīng)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但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號碼,故號碼一直沒變。撥打火警電話“119”注意事項撥打火警電話“119”時,一定要沉著冷靜,關鍵是要把情況用盡量簡練的語言表達清楚。1.要記清火警電話“119”。2.電話接通以后,要準確報出失火的地址(路名、弄堂名、門牌號)、什么東西著火、火勢大小、有沒有人被困、有沒有發(fā)生爆炸或毒氣泄漏以及著火的范圍等。在說不清楚具體地址時,要說出地理位置、周圍明顯建筑物或道路標志。3.將自己的姓名、電話或手機號碼告訴對方,以便聯(lián)系。注意聽清接警中心提出的問題,以便正確回答。4.打完電話后,立即派人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xiàn)場。5.如果火情發(fā)生了新的變化,要立即告知公安消防隊,以便他們及時調(diào)整力量部署。溫馨提示:撥打“119”火警電話與公安消防隊出警滅火都是免費的。二、著火措施1. 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zhì)、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2. 家中一旦起火,不要驚慌失措,如果火勢不大,應迅速利用家中備用的簡易滅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撲滅火災。3. .油鍋著火,不能潑水滅火,應關閉爐灶燃氣閥門,直接蓋上鍋蓋或用濕抹布覆蓋,令火窒息。還可向鍋內(nèi)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卻滅火。4. .煤氣罐著火,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捂蓋滅火,并迅速關掉閥門。5.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6.救火時不要貿(mào)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三、逃生注意事項如果你居住的高層樓房或酒店失火,逃生時除前面說過的事項之外,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千萬不要使用電梯,應從消防疏散樓梯撤離。2.按照火災逃生路線圖或疏散指示標志逃生。3.必須隨身攜帶鑰匙,一旦去路被堵,可以及時退回房間再尋良策。4.在可能的情況下,逃生時一邊跑一邊敲門通知其他人逃生。如果有警鈴開關,應立刻按動警鈴報警。5.當樓梯被濃煙或大火封堵時,不要貿(mào)然沖過去。6.如被困于高處呼救無效時,可在窗前揮動被單、毛巾、枕套等物,引起別人注意。7.如果門窗、通道、樓梯等被煙火封住,應充分利用救生繩、消防緩降器、救生袋等逃生。8.住所如果離樓頂較近,可直奔樓頂平臺或陽臺,發(fā)出求救信號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到來。無論遇到何種情況,都不能直接往樓下跳。2017年119全國消防日主題:全民關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同學們,我校防火的重點是宿室、實訓室、教室、食堂。因此,嚴禁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