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論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1頁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論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2頁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論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3頁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論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4頁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論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春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性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 育研究是本人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 中已經(jīng)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 的作品成果。對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咀確方式 標明。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的法律結果由本人承擔。 作者簽名 趁芻鯊旦年立月! 望日 長春理工大學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本學位論文作者及指導教師完全了解“長春理工大學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版 權使用規(guī)定”,同意長春理工大學保留并向中國科學信息研究所、中國優(yōu)秀博碩 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和c n k i 系列數(shù)據(jù)庫及其它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學 位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長春理工大學可以 將本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也可采用影印、縮印 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和匯編學位論文。 作者簽名 復隨 導師簽名:i z 絲i 盤! 巡年互月絲” 絲年五月叢日 摘要 2 0 0 8 年以來,國內的志愿服務事業(yè)蓬勃的發(fā)展,志愿服務的理念在高校中廣泛傳 播,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積極投身到志愿者隊伍中。大學生志愿 者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開展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是十分必要而重要的。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解決現(xiàn)階 段大學生志愿者存在的所有問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毋庸置疑可以幫助到大學生志愿 者在自身發(fā)展方面完善自己。 本文首先從理論上界定和分析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及其重要意義t 其次通過問卷調查和個體訪談了解大學生志愿者思想行為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主要闡題- 根據(jù)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后,在分析大學生志愿者獨特的思想特點、心 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的基礎上,從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 有效途徑和發(fā)展方向的研究入手,為切實加強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范和引 導大學生志愿者思想行為提供了有效地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 a b s t r a c t v o l u n t e e r i s mi nc h i n ah a sc o n t i n u e dt os p r e a ds i n c e2 0 0 8 w i t hv o l u n t e e r a c t i v i t i e sb e i n gp o p u l a ro nc a m p u s ,v o l u n t e e r i s mh a sb e e na t t r a c t i n gm o r ea n d m o r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w h i l es t u d e n tv o l u n t e e r sh a v em e tw i t hs o m es u c c e s s , t h e r ea r ea 1s os o m ed is a d v a n t a g e sa n dp r o b l e m sd u et ot h el a c ko fi d e o l o g i c a l i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r e f o r e ,r e l e v a n t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f o r c o l l e g ev o l u n t e e r si si m p o r t a n tt h o u g hs u c hp r o g r a m sc a nn o ts o l v ea l it h e p r o b l e m se n c o u n t e r e db ys t u d e n tv o l u n t e e r s ,i tw i l lh e l ps t u d e n tv 0 1 u n t e e r s t oi m p r o v et h e i rs e r v i c e t h i sa r t i e l ef i r s tt h e o r e t i c a l t yd e f i n e st h ec o n c e p t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ie d u c a t i o n f o r c o 】l e g e s t u d e n tv o l u n t e e r sa n da n a l y z e s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h r o u g has e r i e s o f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a n di n d iv i d u a li n t e r v i e w s a b o u ts t u d e n tv o l u n t e e r s v o l u n t a r y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c u r r e n ts t a t u s ,t h ea u t h o r a n a l y z e st h ec a u s e so fs o m eo ft h em a i np r o b l e m s b a s e du p o nal a r g ea m o u n t o fr e s e a r c h d a t ao nt h em e n t a l i t ya n db e h a v i o ro ft h es t u d e n t s ,t h ea u t h o r e m p h a s i z e st h ei m p o r t a n c e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c o nf o rc o l l e g e v o l u n t e e r sa n dg i v e ss o m es t r a t e g i cs u g g e s t i o n so i lh o wt ob e t t e rs u p e r v i s ea n d l e a d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i nv o l u n t a r ys e r v i c e k e yw o r d s :c o i1 e g es t u d e n t v o i u n t e e r i d e o i o g i o a ia n dp o ii t i c a ie d u c a t io n 目錄 摘要 a b s t r a c 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_ 夏意義 一、大學生志愿者的客觀存在 ( 一) 相關概念的界定 ( 二) 大學生志愿者的由來 二、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 一) 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二) 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大學生志愿者的現(xiàn)狀及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志愿者思想特點及行為方式 ( 一) 大學生志愿者主要思想特點 ( 二) 關于大學生志愿者行為方式的分析 二、大學生志愿者存在的主要問題 ( 一) 大學生志愿者自身的問題 ( 二) 志愿者組織的問題 ( 三) 社會因素的問題 三、大學生志愿者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 一) 大學生志愿者的主觀原因 ( 二) 志愿服務環(huán)境的客觀原因 第三章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與理論 ( 一) 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 ( 二) 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 二、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 一) 基礎性教育提供政治保障 ( 二) 針對性教育促進自我實現(xiàn) 三、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 一) 完善志愿者培訓機制 一 j 0 0 0 0 埔0 0 0 0 m 地n h h嶼”坶加盟凹盯 ( 二) 發(fā)揮黨團組織幫教作用 2 8 ( 三) 加強心理咨詢與輔導 2 8 ( 四) 積極開展朋輩輔導 2 9 結論3 1 致謝。3 2 參考文獻3 3 2 0 0 8 年中國大地悲喜交加,汶川i 地震舉國哀痛,北京奧運華夏歡騰。這兩個重大 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志愿者。人們目睹和感受到了志愿者隊伍的強 大力量,同時,也使人們看到了在這個特殊群體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學生志 愿者,大學生群體是各個志愿者組織的主要力量和重要組成部分。志愿者活動在社會 及大學校園廣泛開展,成為新時期開展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在這種背景下進 行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志愿者行動充分 發(fā)揮了大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尊重大學生人格的內在需要,為其服務社會與自 我教育提供了機會。當然,原有的研究很多是把志愿者作為教育的主體,而不是受教 育的客體。而事實上,大學生志愿者及其活動不僅可以帶動思想政治教育,更應該受 到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志愿者解決自身問題,并較好地實 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另一方面,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錦上添花”的幫 助大學生志愿者堅定理想、明確思路更好的完成志愿者工作,更能“雪中送炭”的解 決大學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思想問題。大學生志愿者往往作為大學 生的特殊群體,是一支有著專業(yè)技能、豐富知識、較高熱情的志愿者隊伍。但是大學 生志愿者由于自身的年齡低、社會閱歷少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在開展工作中不可避 免的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包括傳統(tǒng)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 教育等等,更在逐漸發(fā)展中吸收了心理健康教育、人文關懷等,這些都會對大學生志 愿者有所幫助。 為了更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本論文的研究重點將涉及以下三方面: 本文首先從理論上界定和分析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及其重要意義; 其次,通過問卷調查和個體訪談了解大學生志愿者思想行為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并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最后,在分析大學生志愿者獨特的思想特點、 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的基礎上從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 有效途徑和發(fā)展方向的研究入手,為切實加強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范和引 導大學生志愿者思想行為提供了有效對策。 結合本課題的實際情況,主要采用問卷調查、訪談和文獻研究法: i 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調研了解大學生志愿者現(xiàn)狀。 調查在校大學生對志愿者活動的認識、參與程度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 析。 2 訪談法:選取有代表性的大學生志愿者、負責這項工作的團委老師以及學生 志愿者組織負責人進行個人訪談或座談,了解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在高校開展狀況以及 存在問題和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3 文獻研究法:通過網(wǎng)絡、各類刊物搜集相關資料,用于分析研究國內外相關 研究情況,全面了解中外志愿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對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綜 合研究的基礎上從中提取有益論述,為本論文提供理論支撐。 第一章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涵義及意義 一、大學生志愿者的客觀存在 ( 一) 相關概念的界定 1 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體現(xiàn)在意愿者,志愿服務之中的一種內在精神。對志愿者精神的定義,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1 )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對志愿精神的表述采用了江澤民在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的信 中作出重要批示:“青年志愿者行動,是當代社會主義中國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yè),體現(xiàn) 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和扶貧濟困的傳統(tǒng)美德、是太有希望的事業(yè)。努力進行好這項事 業(yè),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敝袊嗄曛驹刚叩?志愿精神并在金獎、銀獎、銅獎和服務獎獎章上得以體現(xiàn)。獎章正面中央是青年志愿 者“心一手一和平鴿”標志;上方環(huán)繞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字樣突出了 志愿精神;下方底部由橄欖枝環(huán)繞,象征和平團結。 ( 2 ) 中國社會工作協(xié)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在其章程中定義:“志愿精神是 種自愿的、不為報酬和收入而參加推動人類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以及完善社區(qū)工作的 精神;是個人對生命價值、人類和人生觀的積極態(tài)度;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 常重要的形式?!?( 3 ) 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2 0 0 1 國際志愿者年”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指 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從 這個意義上說,志愿精神是聯(lián)合國精神的最終體現(xiàn)?!?關于對志愿精神的定義,筆者認為可以從產(chǎn)生志愿精神的思想基礎和志愿精神所 處的社會環(huán)境,這兩方面進行思考。所以筆者所定義的志愿精神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新時期社會的時代精神以及以往人類共同文明的有機結合。志愿精神是懷仁愛之心。 做奉獻之事,為使世界更美好而奮斗的精神。對志愿精神所做的口號式的概括:“奉獻、 友愛、互助、進步”。 2 志愿服務 由于歷史、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不同國家對于志愿服務有著不同的理 解,例如義務獻血在我國被認為是志愿活動,在另一些國家則被認為是公民應履行的 義務。在一些國家被認為是志愿活動,在其他一些國家則僅僅是相互幫助和相互照顧, 或者視為政治活動。雖然不同的國家對某些具體的活動有著不同的理解,但總體來講, 各國對志愿服務本質的認識還是基本一致的。 我國有學者認為:“志愿服務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意志,秉承以自己的知識、技能、 體能與財富等貢獻社會的宗旨,不以獲得報酬為目的,而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和增進 。大有希望的事業(yè) 蜘人民日報2 0 0 2 - 6 - 4 社會公益事業(yè)為己任,所從事的各項活動。本文較為認同此定義。此外,學術界對 志愿服務還有多種定義,雖然表述路有不同,但實質基本統(tǒng)一。 3 志愿者 志愿者( 英文:v o u n t e e r ) 聯(lián)合國將其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 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目前,我國志愿者相關研究還處于剛剛起步 的階段,學術界對“志愿者”這一概念并沒有一個統(tǒng)的界定。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定 義,例如: ( 1 )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新詞語詞典2 0 0 3 年版對志愿者的定義是:“志愿 為社會公益活動、大型賽事、會議等服務的人員?!?( 2 )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在中國青年志愿者注冊管理辦法中規(guī)定:“志愿者 是指不為物質報酬,基于怠知、信念和責任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 3 ) 香港、臺灣多將志愿者稱為義工,香港義務工作發(fā)展局將義工定義為:“指 任何人志愿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 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筆者認為要界定志愿者這一概念,首先需要明確幾點:第、志愿者工作的目的 不是為了獲得報酬,而是幫助他人或者幫助社會。這并不意味著志愿者完全不能獲得 一定數(shù)量物質或金錢上的補貼,只是數(shù)量上比較少,一般為滿足基本生括,與盈利為 目的的勞動有差別。第二、志愿者工作是完全自愿的。志愿者主觀上愿意投入到志愿 工作中,并將志愿精神發(fā)揚光大,對他人和社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對“志愿者” 這一概念作如下的界定:志愿者是不為物質報酬,以助人及改善社會為目的,踐行志 愿精神,自愿參加志愿服務的人。志愿者是志愿精神的載體是志愿服務的執(zhí)行者, 是志愿活動的核心。本文中所指志愿者、大學生志愿者均為中目志愿者、中國大學生 志愿者。 ( 二) 大學生志愿者的由來 1 青年志愿者的由來 我國的志愿者行動起源于2 0 世紀6 0 年代開始的學雷鋒活動,學雷鋒就是學習雷 鋒同志無私奉獻、敢于犧牲的高尚情操,發(fā)揚雷鋒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從而 更加自覺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1 9 9 3 年底,共青團中央決定開展中 國青年志愿者行動。1 2 月1 9 嗣,2 萬余名鐵路青年在京廣鐵路沿線開展了為旅客送溫 暖志愿服務,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幟。之后4 0 余萬名大、中學生寒假期 間在全國主要鐵路車站及沿線開展了志愿者新春熱心行動,青年志愿者行動從此迅速 在全國展開。 為推動中國青年志愿服務事業(yè)的發(fā)展,共青團中央于1 9 9 4 年1 2 月成立了中國青 年志愿者協(xié)會。隨后,各級地方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也相繼建立起來。目前,己形成了由 。沈杰主編志愿行動:中國社會的探索與踐行 m 北京:人峙出版社2 0 0 93 0 全國協(xié)會、3 5 個省級協(xié)會、2 ,3 以上的地( 市) 級協(xié)會及部分縣級協(xié)會組成的青年志愿 服務組織管理網(wǎng)絡。1 9 9 8 年8 月,麩青團中央成立了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負責 規(guī)劃、協(xié)調、指導全團的青年志愿工作,承擔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秘書處的職能,山 西、廣西、廣東、上海、貴州、重慶、遼寧、四川、湖北等省市也都成立了相應的專 門工作機構。 2 大學生志愿者的由來 青年志愿者行動從誕生之日起,就為社會服務,奉獻自己??梢哉f,該項工作是 學習雷鋒活動的繼承和發(fā)展,是新的歷史時期賦予青年人的使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 明不斷深入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在青年志愿者行動中,有一個重要的群體大學生志 愿者。大學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社區(qū)志愿者等志愿者團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 既是我國志愿者隊伍的生力軍,又是這支隊伍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志愿者來自大學校 園,既參加由校團委、校志愿者組織的志愿活動又獨立廣泛的參加社會各界的各種 志愿者活動。通常,這部分大學生有思想有道德、并對公益事業(yè)有奉獻精神,他們利 用課余時間,結合自己的專長,向社會及他人奉獻愛心,提供志愿服務。由于得到國 家和學校的支持,使得大學生志愿者隊伍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大學里蓬勃發(fā)展,不斷 壯大。 隨著大學生志愿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志愿者影響力逐漸增大、活動范圍隨之 擴大由校內發(fā)展到校外。特別是1 9 9 5 年共青團中央發(fā)出了號召:“大學生青年志愿 者社區(qū)援助活動”后,大學生志愿者響應共青團中央號召,志愿服務不局限于大學校 園,走進了社會。他們以了解社區(qū),服務社區(qū)為起點:以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為目標; 重要的是通過開展社區(qū)服務展示出了當代大學生志愿者的風采。 更重要的是,“大學生志愿者”這個名詞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出現(xiàn) 的頻率也日益升高。大學生們作為志愿者主力軍,從北京奧運會、上海世界博覽會等 關乎國家形象的重大活動,到慰問孤寡老人、植樹造林等改善身邊的公益事業(yè)t 到處 都活躍著大學生志愿者的身影。這些志愿活動在發(fā)揮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會的能力同 時,也使大學生志愿者得到身心上鍛煉,可謂是大學生非常理想的“第二課堂”。 二、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 一) 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大學生志愿者作為助人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理論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是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是在改造 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兩點在大學生志愿者工作、服務的過程中都是有著 重要作用的。大學生志愿者需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先使自己掌握先 進的思想、擁有改造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做好助人工 中國青年志愿青行動”基本情況 阻o l 盥恥鹽里盟也地世虹垡鯉盟塑墾盟q 盟吐 作。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不是教條的照搬某些馬列主義的原則,而是豐富多彩的社會實 踐活動,只有從不同時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尋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范疇,加以具體 地辯證分析研究,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系統(tǒng)化、理論化。只有把理論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應用到志愿活動中去,才能不斷提升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素 質。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目標不是單純塑造具有標準政治人格的 志愿者,而是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質,能以主動性、能動性和社會 性的實踐活動參與志愿服務的合格大學生志愿者。 2 志愿者工作要求的逐漸提高,需要加強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進入到新世紀,社會在飛速發(fā)展志愿者工作也隨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這樣 也就對大學生志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 ) 經(jīng)濟全球化和全球現(xiàn)代化的趨勢逐漸明顯,全球化浪潮帶來東西方文化交流、 互助、融合。在新的思維、觀念影響下,中國青年志愿者需要考慮如何對國外特別是 歐美國家志愿服務的學習、吸收、借鑒,如何“洋為中用”,如何批判的吸收和繼承, 如何對國外先進的經(jīng)驗充分重視,對他們的教訓也注意吸收,這些都是需要思想政治 教育來幫助解決的,從而使中國志愿服務的發(fā)展少走彎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fā)展。 ( 2 ) 中國正經(jīng)歷著社會轉型,在這種時代條件下,中國志愿者服務既面臨嚴峻的 挑戰(zhàn),也面臨極大的機遇。中國的志愿者服務,尤其是青年志愿者服務就是社會轉型 影響下的產(chǎn)物。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物質生活改善的同 時,精神生活標準也隨之提高。以展會類志愿者為例從2 0 0 8 年的北京奧運會,到2 0 1 0 的上海世博會,中國承辦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性賽會和展會。這些展、賽會為志愿者措 建了新的服務平臺,也迫切要求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務更具國際化和人性化。 ( 二) 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 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時代要求,有助于帶動社會的和諧進 步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新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成 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而志愿服務恰好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和實現(xiàn)途徑 的總要求相一致。當代社會,參與志愿服務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志愿服務領域也逐漸 寬廣,志愿服務逐漸成為推進社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組 成。黨的十七大立足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的戰(zhàn)略高度,奪 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高度提出一系列關于大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創(chuàng)見:“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八國民教育和精神 文明建設全過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又一大理淪創(chuàng)新,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的時代要求, 對于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 分重要的現(xiàn)實和戰(zhàn)略意義。大學生志愿者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積極群體,更耍 嚴格要求自己t 把握時代新的要求,用思想政治教育武裝自己,爭取實現(xiàn)個人的全面 自由發(fā)展與個性解放,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 2 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志愿者思想覺悟及道德素質 的提高 道德的人格范疇的重要內容。從道德的角度來探討志愿服務與大學生志愿者思想 政治教育的內在聯(lián)系,闡明志愿服務是大學生志愿者的有效載體,強調加強大學生志 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這對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 】) “如何做人”是大學生志愿者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問題 大學生志愿者的人生質量、服務質量不僅取決于他的知識,更取決于他的道德。 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教會大學生志愿者做人,自覺地追求“精神成人”,能否把大 學生培養(yǎng)成為“四有”新人既是衡量教育事業(yè)成敗的關鍵,也是衡量大學生志愿者 思想道德建設是否成功的關鍵。由此可見,強調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至關 重要的。 ( 2 ) 大學生志愿者道德素質缺失凸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從主流方面看,應當肯定大學生志愿者中大多數(shù)的道德狀況是比較好的道德認 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習慣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是不能否認,一部分大學生志愿 者道德素質的缺失。比如志愿工作具有明顯的功利性,雙重道德傾向等等。雖然道德 素質的缺失只表現(xiàn)在部分大學生志愿者身上,卻是不可忽視的。這不僅影響大學生志 愿者志愿服務的開展,更會影響大學生志愿者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以及如何正確的 做人處事。因此,要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大學 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大學生志愿者的現(xiàn)狀及主要問題 一、大學生志愿者思想特點及行為方式 ( 一) 大學生志愿者主要思想特點 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志愿者與其它大學生有著許多的共性,同時,作為大 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又有著鮮明的思想特點。 1 自我意識強烈,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身價值的意識和判斷,包括我是誰、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是不是有能力的人、我是不是有價值的人等等。正確認識自我是個體發(fā)展的最重要 的前提,大學生志愿者正處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渴望獨立、自我意識強烈。廣大 大學生志愿者通過參加志愿服務,在幫助他人中了解自我,在愛與被愛、歸屬與依賴 的關系中確認自己的存在:在幫助別人和得至別人幫助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價值、感 受尊重和快樂,在與其他志愿者、服務對象交往中增進友愛,在獲得社會贊譽時體驗 成功,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快樂而富有價值?!白晕覍崿F(xiàn)”的需要得到滿足。對于大 學生志愿者個人而言,通過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可以奉獻社會盡公民的責任和義 務,是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參與志愿活動可以豐富個人的生活體驗。大學生 志愿者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志愿活動,一方面可以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同時可以體驗 社會t 加深對社會的了解,這對大學生志愿者自身的成長和成才都是十分有益的。 問卷顯示,對志愿活動滿意的原因中,6 0 以上的大學生志愿者選擇了自我價值 在活動中得n t 體現(xiàn),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訪談中,某高校優(yōu)秀志愿者小謝的 經(jīng)歷頗具有代表性。平日生活中小謝總會幫別人抬東西,只要看到的。能幫忙的他 都去做。周術,普通大學生會去上網(wǎng)、玩游戲、打球、睡覺、出門逛街休息的方 式要多少有多少。而他,卻選擇在周末逛逛敬老院,陪老人聊聊天;去醫(yī)院,看 看自血病兒童,和他們一起做做游戲。大一時,他便開始志愿活動。周束,他經(jīng)常會 出現(xiàn)在敬老院,或者醫(yī)院白血病兒童病房。去敬老院,他會給老人們唱老歌。在同濟 醫(yī)院,每次護士看到他來就會很高興。護士們經(jīng)常會加入他和孩子的快樂陣營。波川 地震發(fā)生后,小謝被省紅十字會派往四川災區(qū)。此次,省紅十字會在全省僅邀請八位 志愿者。而小謝前后三次前往災區(qū)為災區(qū)的兒童和鄉(xiāng)親帶去他的關愛。幫助他人 獲得快樂,用微笑點亮別人的希望,這是小謝最大的愿望。 2 感情豐富,有熱情,有愛心,有同情心 愛既是人的一種本能,同時也是人的一種特殊的情感。所謂同情心,是指一種能 在了解、體諒他人情感的基礎上產(chǎn)生共鳴且發(fā)生移情作用的情感。大學生志愿者對弱 勢群體的關注,這本身就是愛心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與他人的需要聯(lián) 系起來,理解別人的需要,產(chǎn)生幫助他人的行為。大學生志愿者在幫助他人的同時, 也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并獲得心靈最大的滿足。他們把服務對象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 情,服務對象的快樂就是他們的快樂。大學生志愿者做出了奉獻,毫無疑問會對受助 者有一個精神上或者物質上的幫助,這實際上就是為什么可以說這種行為有時候完全 是利他的,但是有時候也同時是利己的,因為在志愿活動中志愿者可以收獲感動、體 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 但是,也同時需要看到飽滿的熱情是投身到志愿服務中來的前提,而能力則是 勝任服務工作的關鍵,兩者都是值得關注的,不可厚此薄彼。在與高校團委負責志愿 者工作的老師訪談中了解到一個事例。某高校志愿者到社區(qū)開展義務維修服務,盡管 攤子鋪得很開,同學們也吆喝了好一陣子,但是響應者寥寥無幾。一位路過的居民說: “上次我把微波爐拿來給他們修,沒想到修過之后還不如以前,對同學的手藝還真不 放心?!庇行]有實際經(jīng)驗的志愿者大多不考慮能力和工作的匹配問題,空懷一腔熱 情,盲目的投身到志愿工作之中去結果服務的質量不能令人滿意,大大降低了社會 對志愿者的認同感,也使志愿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受限。 3 不圖物質報酬,服務社會公益 大學生志愿者受到的正面教育多,思想單純,大都具有理想主義追求,希望盡己 所能幫助弱者、承擔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據(jù)統(tǒng)計,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和 北京奧運會的志愿者中,絕大多數(shù)是青年人、大學生;團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實施 的西部計劃,高揚理想主義旗幟,已經(jīng)動員了十幾萬大學畢業(yè)生到西部基層建功立業(yè)。 全國累計已有l(wèi) 億多人次的青年在扶貧開發(fā)、社區(qū)建設、環(huán)境保護、大型活動、搶險 救災、海外救援等不同領域向社會提供了超過4 5 億小時的志愿服務。 據(jù)媒體報道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2 0 0 8 屆碩士研究生向圣軍放棄高薪工作 申請扎根災區(qū)。2 0 0 8 年5 月1 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向圣軍多次向系黨總支、 學校黨委申請作為救災志愿者到四川參加救災??紤]到其畢業(yè)論文答辯和獨自前往災 區(qū)的人身安全問題,學校當時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向圣軍當時就表示,等論文答辯完 成后,自己還是要去災區(qū)。同時,他正式向學校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辦公室申請:畢業(yè)后到 災區(qū)工作。早在今年上半年,他就婉拒了導師推薦的待遇豐厚的多家上海公司,表示 自己想到西部就業(yè)。5 月底完成論文答辯后,向圣軍主動與四j i 阿壩州政府取得聯(lián)系, 申請去雖危險的地方參加抗震救災工作。6 月4 日,向圣軍啟程前往災區(qū)。臨行前,面 對送別的師友,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簡短的一句話;“我要去四川了,去災區(qū)做點 兒事。” 4 注重自我挑戰(zhàn),渴望通過志愿服務經(jīng)受鍛煉 大學生志愿者關注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對社會實踐活動有極大的興趣。志愿服務 實現(xiàn)了大學生志愿者受鍛煉、長才干、作貢獻的有機結合。在志愿服務中,大學生志 愿者不論是到貧困地區(qū)開展扶貧,還是為社區(qū)困難群眾提供幫助,或是參與環(huán)境保護、 大型賽會、搶險救災,都在服務的過程中更多地了解社會、增長閱歷,得到了參與社 會生活、磨練個人品質、提升自身素質的機會,為未來發(fā)展打下基礎。再者,大學生 志愿者可以從服務中獲得學習的機會。大學生志愿者在參與志愿工作的過程中,除了 可以幫助他人之外,更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 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在訪談過程中了解到,某高校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小毛,將本人專業(yè)與志愿服務很 好的結合起柬,既鍛煉了自己又出色的完成了志愿工作。小毛作為從青海省考出去在 異地求學的學子,在聽到玉樹地震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正值本科畢業(yè)階段的她毅然向 學校申請回家做志愿者。由于小毛考取了社會工作助理和心理咨詢三級證書,外加長 期的社會實踐經(jīng)歷,使她順利加入了當?shù)匦睦韰f(xié)會。協(xié)助社科院心理所專家對干預 口訣進行了本土化的修改,并將專家教授的心理減壓操普及給當?shù)氐尼t(yī)護工作者。 培訓之余,更多時間是作為義工在一線負責災區(qū)傷員的護理工作。除了幫傷員擦洗, 還時常和醫(yī)院的兒童一起,講故事、折紙、做簡單游戲。鑒于畢業(yè)論文和相關事項, 小毛沒能一直堅持到救災結束,但是短暫的時間卻令她收獲頗豐。她總說自己很幸運, 實現(xiàn)了自己的想法,做了別人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情。 ( 二) 關于大學生志愿者行為方式的分析 1 志愿行為的產(chǎn)生及理性分析 志愿行為,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存在,是個長期的過程,有著悠久的歷 史。不管是出于人性中最單純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還是素不相識陌生人的傾囊相 助,都蘊含著培初的志愿行為。不管是中國人創(chuàng)立的士生土長的道教還是世界的三大 宗教,與人為善、助人為樂都是被廣泛提倡的,而這些,也都可以認為是志愿行為發(fā) 展的萌芽。當然,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意識形態(tài)下。志愿行為也朝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 如果只是從感性的層面上探討志愿行為,而無視理性的分析,認為志愿行為是一 種助人需要的表達,那么未免有失偏頗。判斷一種行為理性與否,應該把實現(xiàn)目標的 方式是否理性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志愿行為不僅是單純的感性的助人,還蘊臺了利 他主義的思想,并包括對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追求等因素。 2 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的動因 大學生臺因為各種不同的動機參加志愿服務有的是認可志愿精神,有的是志 愿服務的受益者,想以自己力量給予回饋:還有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挑戰(zhàn) 自我,發(fā)掘自己能力等等。總之,大部分人是在各種復雜的感情交織下參與志愿服務 的,如果從行為動因的角度來看,人們從事志愿服務的行為大致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 1 ) 道德型志愿服務行為“ 這種行為受道德責任感驅使,自覺從事志愿服務活動,投入志愿服務而不期望回 報。這種道德責任蘑無論是來自于宗教情操,還是產(chǎn)生于行動者個體自身,所形成的 行為都是最積極、最純粹的。許多國際性質的志愿組織成員的動因都屬于這一類型, 聯(lián)合國志愿者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是一群在自己本國或者國外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志 。北京志愿者協(xié)會主編志愿組織建設與管理 m 北京:中國國際出版社。2 0 0 62 3 6 愿者一同工作、分享知識和技能的專業(yè)人士,他們的滿足感通常來自于他人因自己幫 助而獲得的滿足。 ( 2 ) 計較型志愿服務行為 在這種行為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對收益回報的期望和理性的盤算、謀求個人利 益而參與志愿服務,這既包括對物質回報的期望,也包括對非物質收獲的期盼。更多 時候,行為體現(xiàn)為以自我實現(xiàn)為價值取向,通過志愿行為來獲得認可,從而得到自我 滿足。通常表現(xiàn)為:想多學東西,實現(xiàn)理想抱負,增加工作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有助于 自己將來的就業(yè),讓自己的專業(yè)和技能用于有意義的事務等等。施予與收獲是否平衡 決定著志愿行動是否發(fā)生。 ( 3 ) 帶動型志愿服務行為 這種行為是受外來力量的臨時鼓動或影響而一時為之,主要來自大學生志愿者的 同學、家人或朋友的影響;內在的考慮有可能是出于感動或是希望與所屬群體保持一 致,也有可能是其它念頭所致。這類型的大學生志愿者志愿服務時,行為受同學、家 人或朋友影響較大。 ( 4 ) 疏離型志愿服務行為 這種行為往往發(fā)生在外來力量或明或暗的強制之下,個體無法拒絕不得已而為之, 但內心對這種性質的行動并不認可。 上述的分類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分類,動機類型的劃分是我們?yōu)榱搜芯糠奖愣龀龅摹?實際上,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志愿活動的動機并非截然分開的,要更為復雜得多。往往 也不是單一的類型,而是多種類型的綜合,單一的動機理論是無法解釋大學生志愿者 的志愿參與行為。但可以肯定的是,志愿者參與仍然是以道德型志愿服務行為為主流。 二、大學生志愿者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大學生志愿者活動起步較晚,面臨的挑戰(zhàn)也較大,取得了一些成績,也不避 免的存在一些問題。胡春華同志就曾經(jīng)批示:“青年志愿者行動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 績,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礎,但對于整個事業(yè)發(fā)展而占,尚處于發(fā)展的階段,青年的參 與面、服務的覆蓋面都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組織網(wǎng)絡還不健全,各地的發(fā)展也還很 不平衡”。因此,在為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自豪同時,我們還應看 到不足之處。 為配臺本次論文寫作,本人從個人基本信息、參加志愿服務的情況、對志愿服務 的看法和態(tài)度幾個方面入手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主要采取了問卷調查、訪談 等方式收集資料。通過調查了解了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志愿者活動的經(jīng)歷及看法、在志 愿者活動中的收獲和存在的擔心顧慮等問題。通過對大學生志愿者的直接面談和問卷 調查獲取到第一手資料和數(shù)據(jù),了解到他們堆直觀、最真實的態(tài)度和想法,進而發(fā)現(xiàn) 問題,并力圖解決問題。 。努力把青年志愿者事業(yè)做太做好 棚中國青年報,2 0 0 1 - 0 2 - 2 4 9 本次調查選取長春理工大學大學生志愿者協(xié)會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在2 0 1 0 年1 月完成實際發(fā)放問眷1 2 0 份回收有效問卷9 6 份有效回收率8 0 。同時,為更深 入了解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現(xiàn)狀,同時走訪了長春理工大學校團委、校志愿者協(xié)會及 部分學院分團委和志愿者管理組織,對負責志愿者工作的老師及部分大學生志愿者進 行訪談。 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從男女生比例來看,男生4 s 人,占樣本 總量的4 69 ,女生5 1 人,占樣本總量的5 3j :從年級分稚來看,一年級9 3 人,占 9 6 9 ,二年級3 人,占31 ;從參與調查的大學生政治面貌來看黨員同學4 人, 占4 1 團員同學共9 0 人,占9 18 ,群眾同學2 人,占3 1 。 ( 一) 大學生志愿者自身的問題 1 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主要集中在低年級 在問及志愿者所在年級上,大占8 6 ,大二占1 1 ,大三占3 ,大四及研究生 沒有。調查表明,大學生志愿者絕大多數(shù)集中在大一、大二,高年級和研究生人數(shù)很 少。這說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里活躍的主要是低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受學業(yè)的壓 力或個人原因,參加志愿者活動大大減少。 志愿者年級分布 大一 大二 j 口大三 口大四 j 頊士、博士研究生j 2 參加志愿活動的時間短 參加志愿活動的時間長短,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學生志愿者對志愿活動持續(xù)程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學生志愿者人員流動程度。據(jù)統(tǒng)計表明,參加志愿活動不足三 個月的有5 8 ,三個月到半年有1 1 ,半年至兩年有2 1 ,兩年以上1 0 。這說明絕 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還比較短,這罪志愿者隊伍中低年級學生占大多 數(shù)有關系。很多大學生志愿者經(jīng)過1 2 年的鍛煉剮剛熟悉志愿者工作,就面臨著離開 志愿者隊伍的問題。另外,多數(shù)的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時間短也容易造成志愿者資源 的流失。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 0 0 0 年的調查,參加過6 次以上志愿服務的青年只有2 2 。 不穩(wěn)定的熱情,對于一些臨時性的志愿活動或許還勉強可以應付而對于需要長期、 連續(xù)的志愿服務則難以適應。由于大學生志愿者的頻繁更換,使組織單位不僅浪費大 量的人力物力培訓新成員而且對大學生志愿者隊伍的穩(wěn)定也帶來一定的心理沖擊 甚至造成志愿者社會公信度下降。 3 過于理想化,處理問題簡單化不務實 筆者曾參加過大學生支農(nóng)、2 0 0 8 年汶川地震的災后重建等志愿活動,在活動中發(fā) 現(xiàn)個別大學生志愿者存在著過于理想化的情況。一些大學生在做志愿者時容易理想化 事情和人性,希望別人能夠按自己的期許回應自己,面對一些社會問題容易憤怒,不 愿意分析其原因,去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特別是對當?shù)卣凸賳T的工作缺乏理解, 看不到當?shù)卣嬖诘睦щy,而一殊將問題的矛盾指向政府和官員。 比如筆者參加的大學生支農(nóng)隊曾經(jīng)遇到過的這樣的問題。支農(nóng)初期,不管大學生 跑到哪里都會有人拿著材料來反映問題。對于當?shù)剞r(nóng)民而言,北京不是一個地名, 而是一個“符號”;大學生們也不再是一群不諳世事的孩子,而是中央派來的“欽差”。 大學生志愿者聽到村民反映的問題十分氣憤,不自覺的與當?shù)卮甯刹空驹趯α⒚骊P 系緊張。但是問題是把問題反映出來又怎么解決昵? 這是一條沒有結果的路。大學生 們也無力一下子化解如此深刻的矛盾。 4 自視太高,高估自己的能力 在志愿服務中,一些大學生志愿者覺得自己報厲害,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比如心 理學專業(yè)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掌握一定心理咨詢技巧與知識就隨便給人做心理干預、心 理輔導。但實際上多數(shù)大學生志愿者之前并沒有心理咨詢的實際操作經(jīng)驗,是紙上淡 兵,很難有效緩解受助者狀況,甚至有可能讓受助者遭受到二次心理創(chuàng)傷。在北川縣 擂鼓鎮(zhèn)的災民安置點,筆者就曾見到短暫停留的大學生志愿者為人做心理輔導。在筆 者所在的帳篷學校中,有一名北川中學的幸免學生。因為北川中學在地震中傷亡較多, 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名學生也就多次接受各種心理輔導。但事實上因為投有 持續(xù)而穩(wěn)固的心理干預,小姑娘狀態(tài)還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時會看桌上的水 瓶里面的水有沒有晃動,一旦水瓶有所晃動,仍然緊張不安。 ( 二) 志愿者組織的問題 1 參加志愿活動主要由官方組織 從參加的志愿活動的組織者這個問題能夠看出,大學生志愿者參加的志愿活動絕 大多數(shù)屬于學校、社區(qū)和政府系統(tǒng)的志愿者協(xié)會,占6 7 。而民間團體和個人自發(fā)的 行為占3 3 。這說明現(xiàn)階段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主要是官方組織,還沒有深入到大學 生的日常生活中。 參加的志愿活動的組織者 所在學校 所在社醫(yī) 口政府系統(tǒng)志愿者協(xié)會 口民間團體 自發(fā)的志愿者團體 個人進行的 2 培訓工作還不足以滿足志愿者要求 關于培訓的必要性,回答“非常必要”的有3 1 ,“必要”的有6 5 選擇“可 有可無”3 ,認為“不需要”的1 。數(shù)據(jù)的顯示說明,認為“非常必要”和“必要” 與“可有可無”“不需要”的比例懸殊很大,絕大數(shù)大學生志愿者認為培訓是重要的, 但是也還有極少一部分人沒有意識到培i j l l 的作用。 關于參加志愿活動的擔心,怕不能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是最主要的選項,占4 5 , 其次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能夠勝任,占2 5 。這些擔心是可以通過志愿者培訓來幫助解 決的,也從側面說明,大學生志愿者培訓的重要性。 ( 三) 社會因素的問題 1 我國高校還沒建立起滿足大學生志愿服務需求的相應體系 大學生志愿者熱心公益事業(yè),參加志愿活動是件值得提倡的事情但大學生志愿 者展重要的身份還是大學生。與專職從事志愿工作的志愿者相比,學習壓力無時不存 在在大學生志愿者身上。時間因素占參加志愿活動主要的阻礙因素的3 77 ,成為最大 的障礙。雖然校團委等志愿者組織會盡量將志愿活動安排在課余肘間,但是大學生志 愿者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處理個人事務,更深層次原因是我國高校還沒建立起滿足大 學生志愿服務需求的相應體系,讓大學生志愿者有足夠的空間施展自己的才華。其次 就是社會因素,大學生志愿者感覺自己的力量太小,根難改變現(xiàn)狀,占3 51 。 參加志愿活動主要的阻礙因素有哪些? 1 時間因素,與個人生活或學習相沖突 2 經(jīng)濟因素,參加志愿服務還要花錢 3 家庭因素,家人、朋友不支持 4 個人因素,志愿服務的收獲很少 5 身體因素身體不適,表現(xiàn)為生病、過度勞累等情況 6 法律因素對志愿者權益的保障比較欠缺 7 社會因素,自己力量太小,難以改變現(xiàn)狀 2 志愿者服務缺乏相關的政策環(huán)境和法律環(huán)境 近年來一些單位把歪腦筋動到了大學生志愿者頭上,他們打著公益活動的旗號, 讓大學生志愿者做宣傳、發(fā)廣告、扛牌子,其目的就是為了宣傳自己的產(chǎn)品、公司。 這樣的活動一次又一次挫傷了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性。 有關注志愿者研究的學者曾指出,志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