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 1 - 能究其本根而枝葉自舉。 拳諺:拳術門門都有道 一門不到一門黑 原始太極拳 安聲遠道長傳授 本拳法是軒轅黃帝根據(jù)蛇和喜鵲相斗時的形態(tài)所始創(chuàng)。 距今有五千年歷史。 共有二百十二式。 前言 原始太極拳屬道家拳術,歷代道長視其為珍寶,秘不外傳。北京白云觀安聲遠道長,道家清微派第十五代 “ 志 ” 字輩傳人, 現(xiàn)已近九十高齡。 自幼從師 白云觀崔理 真 道長,后又從學高虎臣道長,經(jīng)二位大師的教誨,安道長數(shù)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繼承了道家太極拳的真諦和絕技。為不使之失傳,安道長愿將原始太極拳貢獻出來。 該拳內容豐富,結構嚴謹 ,重在 實用, 走架開合蓄發(fā),外 導 內 引 ,練到一定火候,則可筑基成真,內氣 循 任督二脈周天運行。除拳法外,還有太極針、如意、呂祖純陽劍、盤龍棍、太極八卦反手勾 等,拳械具備,風格獨特。 此拳相傳軒轅 黃 帝根據(jù)蛇鵲相斗所創(chuàng) 。拳譜記載:“ 黃 帝偶行于坡前,看見蛇鵲相斗緊相連,鵲攻尾,首來就; 鵲攻首,尾相連;鵲攻中,首尾援。黃 帝見到非偶然,從此留下太極拳?!?后經(jīng)張三豐 - 2 - 真人、其 他 道長精心提煉,按飛禽走獸動靜形態(tài),把技擊、養(yǎng)生 融 于一爐,形成獨特的道家拳法。此拳共分動靜快慢四部分。 (一)動部:又名十三式,練時以意運氣,使周身百 骸 皆 通。 (二)靜部:是技擊的主要部分。 (三)快部:也稱后 十三式,共十二套動作。練時發(fā)勁要求猛、暴、脆、快、硬。 (四)慢部:也稱拜四方,要求以形掛意,以意行氣,以氣試力。達到意氣相聚,運功發(fā)力的意到、氣到、力到的內三合。 原始太極拳的特點分三個方面: (一)在勁力上要求剛柔相濟。主張只柔不剛則不堅,只剛不柔則不圓,剛柔相濟才完全。 (二)在拳速上要求快慢相兼。主張只快不慢則不輕,只慢不快則不精,快慢結合方為靈。進而做到剛而不僵,柔而不弱,快而不亂,慢而不滯。 (三)技擊上主張引進落空,以靜制動。但更強調看其 神,觀手足,乘虛而入,見隙發(fā)招。 本拳法由安聲遠道長傳授, 由其高足弟子,白云觀居士駱巨方演練 ,張宏生整理 。 說明,動作圖中標線左實右虛。 動部 太極十三式目錄 第一式:九轉還陽功 第二式: 倒拽九扭 - 3 - 第三式: 三盤落地 第四式: 旱地拔蔥 第五式: 雙手推山 第六式: 左右換掌 第七式: 鐵扇關門 第八式: 青龍?zhí)阶?第九式: 鳳凰展翅 第十式: 左右削掌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第十二式: 包頭觀天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動 部 太極十三式演練 預備式 面向正南,如受場地所限,面向其他方向也可以。身體直立,兩肩下垂, 雙手五指并攏,略靠身體,垂于兩側。掌心向內, 頭要正。兩腳跟不要過分并攏,腳 尖外展。眼平視。 要領: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意念要靜。身體各部分要求簡括為:頭頂、頸豎、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提肛。 第一式 九轉還陽功 - 4 - 1托天抱目:雙掌外旋,從 身兩側直臂緩緩上抬,于頭頂上方掌指相交,掌心斜相對。抬頭上視勞 宮 穴。同時雙腳跟提起,重心位于兩腿中間。 雙掌外翻,徐徐向身兩側下按,還原成預備式。如此反復上托下按九次。 要領:雙掌上抬,觀想托住藍天向上,雙手上合有如抱住明月。上托時自然吸氣,使日月精氣從勞宮穴灌 入,順手三陰 經(jīng),沿任脈下行達丹田。按掌時呼氣并使日月精氣內轉,周流四肢百 骸 。 2揉太極:右手搭在左手背上,輕輕按在腹部。先順時針揉 9圈再逆時針揉 9 圈。眼平視。 要領:要意守丹田,自然呼吸,手上提時吸氣,下落時呼氣,動作要輕柔緩慢。 3拍太極:右手搭左手不變,雙臂撐圓,前伸上提與心平,然后下拍腹部,如此反復前提下拍 9 次。 要領:要用意不用力。 4靈官護法:從預備式開始,雙手臂上提前伸,與肩同高。掌心相對,掌指朝前,眼平視。 要領:伸掌時吸氣,做到內靜外動。 雙臂伸直,水平向身兩側平展。掌心向前,掌指 朝外。 要領:雙掌平展,自然呼氣。引氣由丹田上升經(jīng)手三陰三陽經(jīng)貫充兩掌,意念切忌過重。 - 5 - 雙掌上翻,屈肘后抱。掌 心輕堵耳門,以略聽不見外音而準。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風池穴上,雙肘尖朝前。眼平視。 要領: 兩手動作要同時進行,肘朝前時,不要聳肩。尤其肩部要放松,心要靜,意守丹田。 繼上式不停,肘向身體兩側展開,再向身前并,還原成圖 7 姿勢。如此反復展收 9 次。 要領:外展要挺胸,自然吸氣,雙掌隨展放開耳門,前并時含胸,自然呼氣,貫于雙肘尖部。 雙掌由頭部兩側直臂上托,掌心朝上,掌指向后。雙腳跟隨之提起,離地約 1 寸。抬頭 上視雙掌。 要領:掌上托時吸氣,觀想日月精氣順勞 宮 穴沉于丹田。上托動作要緩慢。 雙掌翻至掌心朝下,左手四指搭在右手指上,從體前下按至腹前。掌指相搭,掌心向下。隨著按掌,兩腳跟落實。眼平視。 要領:下按掌兩手臂要撐圓,自然呼氣,意守丹田。 雙足原地不動,雙手分掌。掌指向前,掌心相對,屈肘上提至腋下。繼而雙掌內旋,直臂向前水平推出。再逐漸過渡到立掌,兩掌距離與肩同寬,掌心朝前,掌指向上。眼視雙掌。 要領:提掌推掌動作要協(xié)調一致。提掌時自然吸氣,推掌時呼氣 ,意守勞宮穴。 - 6 - 兩腳原地不動,上身挺腹后仰。手型不變,直臂 緩緩 相隨。抬頭后視。后仰至極處時,即向前直身,雙掌同時從頭頂 上 方,向身兩側弧形下按,還原成預備式。 要領:后仰時,手臂與上身保持直線,同時自然吸氣。下按時呼氣,意守勞宮穴。 5摘星換斗:從預備式開始,兩腳原地不動,雙手握拳收于腰際。左拳變仰掌,屈肘由胸前向身右側平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平視左掌。 要領:右小臂屈肘貼胸眼神隨掌走,插掌時自然吸氣。 左手原掌型不變,經(jīng)胸前向身左側平云,再屈肘收回左 肩 處。左掌再水平內旋,掌心朝上,掌指向右,緩緩上托至頭上方。右眼上視左掌背。與此同時,右手變俯掌下按。 要領 :平云、內旋、上托動作要連貫,上托時自然呼氣。 兩腳原地不動,上身向右屈,左掌隨身盡力向右壓,右掌也隨之下按。眼向右平視。 要領:屈身前,先吸氣,隨壓掌自然呼氣。壓掌的程度要盡力而行,按掌和側壓掌動作要協(xié)調一致。 上身先向右轉,再向前俯身。左掌隨之由身右側下按至右腳前,掌心以略離地為適。右掌同時屈肘后伸掌背貼后腰命門處。眼視左掌。 要領:向前俯身拱腰雙腿站直,開始練時要量力而行,不得勉強。左掌下按與右掌后伸要協(xié)調,下按時自然呼氣。 - 7 - 原身形不變,左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弧形轉動至左腳前。再由左腳轉至右腳前。眼 隨掌動。 如此反復做三次,還原成預備式。 要領:轉掌時要擰腰轉胯,以身助手。從右向左吸氣從左向右呼氣。全部 “摘星換斗 ”的動作要連貫、舒展。 6摘星換斗右式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二式 倒拽九扭 從預備式開始,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屈膝提起向前蹬出,與腹同高。同時雙手握拳收于腰側,拳心朝上。眼平視。 要領:蹬腿時腳尖要上翹腿伸直,上體正。 左腳落地成左弓步。雙拳空握,左拳屈肘向前勾出與口同高:右拳同時前伸,置于左肘下,拳眼朝上,拳心向左。眼視左拳。 要領:左弓步與勾拳要同時完成,弓步后腿要蹬 直,后腳 不能拔起,上體中正。勾拳要沉肩墜肘,右拳眼一定要置左肘尖下。隨上動,上身盡力前俯,左手型不變,右拳從身右側直向后撩,拳心向前,拳眼向左。眼下視左拳。 要領:前俯時步型不變,與后撩要同時進行。意念中用鼻吸地氣,緩慢、柔和地沉于丹田。 兩足原地不動,向上起身,右拳由后屈肘收于腰側,左手型不變,眼視左拳。 - 8 - 要領:右拳回收成立拳,拳心貼于腰側。自然呼氣,將體內濁氣全部呼凈。 倒拽九扭右式: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三式 三盤落地 從預備式起,雙掌從身兩側直臂緩緩上捧,至頭百會上方,向內屈腕,雙 掌心朝下,右手指搭左手指,眼上視掌心。然后,雙掌型不變,隨身下蹲,經(jīng)體前下按掌,雙掌距地面 1 寸許。眼下視掌背。 要領:上捧、下按動作連貫不停, 按掌時兩臂要撐圓。捧時自然吸氣,按時呼氣觀想五臟之濁氣,順勞 宮 穴排出入地。 第四式 旱地拔蔥 兩腳原地不動,雙掌前分,外旋至兩腳側成半握拳,拳眼朝前,隨起身而上提。眼前視。 要領:兩膝略彎,兩臂撐圓,上身不要前傾,呼吸任其自然。意念上觀想,分掌就是撥土,心輕堵耳門,以略聽不見外音而準。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風池穴上,雙肘尖朝前。眼平視。握拳是拔蔥上提。 第五式 雙手 推山 雙肘外分,肘尖朝外,兩拳相對。兩小臂同時震肋,兩拳收于腰側,拳心朝上。眼平視。 要領:肘外分時自然吸氣,震肋時呼氣。 雙拳變掌直臂前推,與肩平,掌心朝前。兩膝略彎,身下蹲成馬步,眼平視。然后雙掌變拳,收回腰間再變掌向前推。如此反復三次。 - 9 - 要領:推掌時,兩掌與肩寬,高度與肩平。收拳時自然吸氣,前推時自然呼氣。 第六式 左右換掌 從預備式起,左手成立掌,屈肘上提至胸前,掌指向上,掌心朝右。右掌同時收于腹前,掌心貼在下丹田位置上。眼視左掌。右掌先向左肘下插,再向右前翻出,左掌屈肘附于右肘旁,雙掌心朝上。同時右膝上提向右前蹬出,與腹同高。眼視雙掌。 右腳向前落地,雙掌同時下翻,掌心朝下,向身左后雙握手,重心后移左腿成左仆步。眼視雙掌。右腳再向左撒步,右掌上提,左掌護腹。 要領:提掌、翻掌、踢腿、 捋 手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呼吸自然。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七式 鐵扇關門 從預備式起,雙手握拳收于腰際,拳心朝上,左膝上提向正前蹬腳。眼前視。 要領:重心落于右腿,上身要穩(wěn)。踢腿時呼氣,運氣于左腳掌,隨踢從涌泉穴放出。左腳向前落地成左弓步。雙拳變掌,上提至胸前齊向前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前。眼視雙掌。 要領:上 提時雙手要屈腕、并緊。插掌與落步要同時進行。插掌時呼氣,氣貫十指。雙掌內旋,掌心朝前成立掌,再向身兩側平展,掌心向外。眼平視。 兩掌再直臂前合。如此反復動作三次。 - 10 - 要領:平展要挺胸、拔背、塌腰,手臂與肩平,合時要含胸拔背。平展時自然吸氣,合時呼氣。 第八式 青龍?zhí)阶?從預備式起,左腳先向左開半步成馬步式。雙掌外旋,從身兩側經(jīng)胸前向內劃弧,下按至兩膝上。雙掌指斜相對。眼視前方。 要領:開步、按掌動作要協(xié)調連貫呼吸自然。馬步要低,上體要中正。 兩腳原地不動,左掌內翻,掌心朝上,經(jīng)胸前弧形上提,至左腋下時向左 平插。掌指向左,掌心向上,高與肩平。身隨左轉,眼視左掌。 左掌屈肘經(jīng)胸前向右推掌,高度與肩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上成立掌。同時向右擰腰,身隨之右轉。眼視右掌。 要領:向右擰腰轉身。 下盤必須穩(wěn)定不變。插掌時自然吸氣,推掌時呼氣意念上想著氣從勞 宮 穴放出。 兩腳原地不動,左掌經(jīng)右肩處向下按在右膝處,再屈臂向左斜挑肘,肘尖略高于肩。眼視左肘。 要領:按掌時自然吸氣,挑肘時呼氣,觀想氣從肘尖部放出。上身不要前俯下盤要站穩(wěn)。 左掌向上向左平翻出掌,高度與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視左掌。 要領:翻掌要先正身、墜肘, 用抖勁翻出。 左式青龍?zhí)阶Γ瑒幼饕I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 11 - 第九式 鳳凰展翅 從預備式起,雙手握拳收于腰際,左腿提膝,向前蹬腿,落地成左弓步。雙掌變仰掌,掌指朝前,兩掌并攏與心平,向身兩側平分,過渡成立掌,高與肩齊。向前俯身拱腰,右掌下按左腳里側。左掌反臂上撩,掌指朝上,掌心向左。眼下視右掌。 要領:俯身時后腳跟不要拔起,蹬腿時身要穩(wěn),腳尖要 上 翹。蹬腿、俯身、按掌、撩掌動作要配合協(xié)調。按掌時自然吸氣。 身形不變。左掌由上向下按掌至左腳外側掌指向前,掌心貼左腳 ; 同時 , 右掌直臂反向上撩。眼視左掌。 要領: 按掌、撩掌同時進行,與擰腰轉身協(xié)調一致。左按掌時自然呼氣。 圖 48 為右式鳳凰展翅,說明要領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十式 左右削掌 從預備式起,先做第八式預備式的動作,再做第八式的第二段的動作 (說明參照前述 ),然后左掌經(jīng)胸前隨俯身向右下斜削至右腳外側,掌心斜向外。眼視左掌。 要領:上述動作要連貫,俯身拱腰與削掌配合一致。重心略偏于右腿,削掌時自然呼氣。 兩腳原地不動,左掌向左肩上方平挑掌與肩同高時向內逆纏,左肘前抬,高于肩部,經(jīng)頭后向上向前從體前下劈掌,落至腹部,掌指朝前,掌心向右眼視左劈掌。 - 12 - 要領:挑 掌轉身時,應以腰為軸轉動。劈掌時上身要正,下盤要穩(wěn)。挑掌時自然吸氣。劈掌呼氣。 右式削掌,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從預備式起,雙掌先外翻,從身兩側上抬至頭頂上方,兩掌指相搭,右掌指壓左掌指,隨向前俯身,經(jīng)胸前下按到兩足前。眼視雙掌。 要領:雙腿要并攏站直,上捧掌吸氣,下按掌呼氣,觀想氣由勞宮 穴排入地下。 手型不變,隨直身上提至頭上方時,雙掌同時上翻,上身與雙掌盡力右傾。眼視雙掌。 手型不變,身,掌回中后,再向左側傾。如此反復 3 次。 要領:身體不可前俯后仰,整個動作要以腰帶肩, 以肩帶掌。提掌時吸氣,向右擺時呼氣;再回中時吸氣,左擺時呼氣。動作要緩慢、均勻。 從身向右擺時即向右轉腰,向身右下側俯身拱腰,雙掌型不變下按,至右腳外側,雙掌心略貼地。眼視雙掌。 要領:按掌時腿要伸直,腳跟踏實,勿掀起。 兩腳原地不動,雙掌由右經(jīng)雙腳前弧形左轉至左腳外側,再向右轉。如此反復三次。 要領;轉時吸氣,返時呼氣。 收式時要先起身,手型不變,兩臂撐圓,經(jīng)胸前向上至頭頂處時,雙掌于身兩側直臂下落,還原成預備式 - 13 - 第十二式 抱頭觀 天 從預備式起,雙掌屈肘上提,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直臂平插。掌心朝下,眼視左 掌。 要領:擂掌與擰腰轉體要協(xié)調,預備式時吸氣,插掌時呼氣。 雙掌屈肘抱于頭頂,左掌心扣在百會穴上,右掌壓在左掌背上。此手型不變,由身右側俯身下蹲,再向下向左弧形擰腰轉頭,到右肘朝下,左肘朝上時止。眼由下向左上斜視。 要領:抱頭時自然吸氣,轉身上觀時呼氣 做 右式時唯方向相反。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由預備式起,雙手后背,在身后合什。眼平視。 要領:合什時雙掌緊貼后背,自然吸氣。全身要放松、要靜,同時觀想慈航道人,他是道教傳說中的神掌、法術無邊。 雙掌下旋,掌背貼予腰兩側,再下插至胯處,隨蹲身和向身兩側展開, 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眼視前下方。 要領:身體要極力下蹲,但不 要過于前俯,自然呼氣。 向上起身,雙掌由身后弧形向胸前上翻:雙掌指相對,掌背朝外,兩臂撐圓與肩平。眼平視前方。 要領:下蹲時起身動作要緩,呼吸自然,思想要靜,無雜念。 雙掌慢慢回拉,掌心距胸 l 寸距離,此時雙掌由下外翻,掌心朝外向前推。眼平視。 前推回收,如此反復共做三次。 - 14 - 要領:前推回收不得聳肩,要沉肩墜肘。回收時吸氣,推時呼氣。 雙掌由下向內翻腕,屈肘收回胸前,手背相貼,掌指朝上,成外合什。再經(jīng)體前上舉過頭,雙掌內翻,掌心相對成內合什。眼上 視雙掌。經(jīng)體兩側直臂下落,返回成預備式 。 要領:合什的雙掌不要過于緊貼,內、外合什動作要連貫,不可中斷。 靜 部 1、 起式(無極式) 面向正南 , 身體直立 , 兩臂下垂,雙手五指并攏垂于體側,掌心向內。頭要正,腳尖外展,眼平視。 要領:全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要靜。道教講:道生一、既是無極,一生二,既是太極。無極者則要純靜、無意念,人與宇宙相結合,以求達到天人合一。首先調好呼吸,做到深、長、柔、細、緩、綿綿不斷。身體其它各部要求均同前預備式。 2雙手捧日月 兩腳原地不動,雙掌外旋,掌心朝外,由身兩側徐徐上 抬,雙掌心于頭兩側上方斜相對。雙掌繼而在頭上方合攏,右掌指搭左掌指,掌心朝下。眼平視前方。 無極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陰陽。一采陰陽二氣,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用勞宮穴吸日月精氣。左為陽,右為陰,搭手為負陰而抱陽,陰陽交合,貫于百會穴,過天突,入膻中,沉于氣海,下于丹田。 3雙按掌 - 15 - 原手型不變,雙掌經(jīng)胸前屈肘下按至腹前。同時,兩膝下蹲。眼平視前方。 要領:按掌和沉身下蹲要同時進行,身體保持中正,切忌前傾,呼吸要自然。 4雙分掌 兩腳原地不動,身略上起,并向左轉身,雙掌隨扭腰,向身前、身后分開。左掌前插。掌指朝 前,掌心向下;右掌后撩,掌心斜向后。眼回視右掌。 要領:左擰腰要做到旋轉松活,動作要舒展大方。分掌是指前打后,要氣發(fā)丹田,沿手三陰經(jīng)貫于右掌。 5抱球式 左手向內翻掌,屈肘收至右腰側,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右手同時由身后向上向前弧形收掌,停于左肩旁,掌心向下,掌指朝前,與左掌上下相對,形成抱球狀。左腿同時屈膝上提,向前蹬出。兩眼平視。 要領:抱球與踢腿動作要緊切配合上下相隨。重心落于右腿時,上體要保持中正、平衡。踢腿時腳尖要上翹,同時要觀想從太極球中由勞宮吸陰陽二氣,沉于丹田,抬頭前踢時,自然呼氣,力發(fā) 丹田,貫于左腳。 6引蛇出洞 (擠手 ) - 16 - 左腳前落地成左弓步。身向左轉,右手下按附在左掌心上。隨之從身右側向下向前弧形擠出,左手成橫掌,掌背朝外,高度與心平。眼視左掌。 要求:轉身、擠手配合協(xié)調,勢如波浪洶涌向前。左弓步時前膝不得超過腳尖,后腿蹬直,腳跟不得離地,上體勿前傾。反手要用掤勁,呼吸自然。 7插手 右腳前上步,足尖點地,成左虛步。向左后同時擰腰,右掌亦同時從左小臂下向后平插掌,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左手向內旋腕,下溜至右肘部,掌心朝下,掌指向前 , 眼后視右掌。 要領:動作以腰為軸,插掌隨轉腰而動。 8攬雀尾 (1)右腳后右平開步,成右三體式步。同時左手四指附在右腕里側,向右平?jīng)_云手與肩平。以腰帶臂,以臂帶肘,以肘帶手,眼隨視右掌心。 (2)雙手向下翻腕,掌心向下,向左后平 捋 。重心隨下降左腿,成左仆步,身向正南眼隨視雙掌。 (3)向上起身,手型不變,隨身右轉,向右弧形平?jīng)_云手。身向正西,眼隨掌走,前視右掌心。同時左手附在右手腕上,右臂屈肘向外向右向內逆纏一周。 要領:云手時要柔中寓剛,動作略緩、勿快,自然呼氣。下握時吸氣,動作要有弧度,三個動作要連貫 。 - 17 - 9單鞭 上 式不停,雙掌下翻,五指朝 下 成勾手型 。左掌背向外順右臂屈腕,經(jīng)面前向左平拉至左肩處,掌心外旋,向左平推。右腳隨之回勾,成馬步。身向南面向東,眼平視左掌。 要領:雙臂與肩在一直線上,肘部略屈不可過直。雙腳略比肩寬兩膝內扣,重心在兩腿之間。纏掌時自然吸氣,推掌時呼氣,由勞 宮 穴放出。 10抱球式 動作同 5 抱球式前述,唯方向相反。 11擠手 動作同 6 引蛇出洞前述,唯方向相反 。 12提手上式 左腳向前并步,身下蹲,右手屈肘勾手上提至額前右側。同時,左掌下按,略貼地面;掌心向下,掌指朝前。眼視左掌。 要領:提手時要力達掌背。上步時自然吸氣, 按 掌時呼氣,氣由勞 宮 穴放入地下 。 13白鶴亮翅 右手成掌,向內旋腕,掌心朝上,向外向前向內順纏一 周,仍然成勾手型,位置不變。同時,左掌后撩,繼而向上向前劃弧, 屈 肘 上架,收于額前左側,成勾手型。右掌塌腕下按置于右腳外側,略貼于地,掌指朝前。身向正南。眼下視右掌。 - 18 - 要領:晃掌必須于額前水平纏繞,自然吸氣,按掌時呼氣。左手上架用 棚 勁,不得架肘,撩掌與擰腰轉身相隨。 14抱頭護頂 右掌后撩,繼而向上向前劃弧,屈肘上抬于頭上方與左掌相搭,右掌心壓左掌背。同時,向上起身,左腳尖點地,成虛步。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兩 掌抱頭用棚勁,以身助手呼吸自然。 15摟膝探掌 左腳向東進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掌從面前向下向左經(jīng)左膝前順纏,停于左髖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掌沉腕向前推掌,掌心向東掌指向上。面向正東。眼視右掌。 要領:摟膝要擰腰轉胯,以身助掌。探掌要先平掌前插,逐漸塌腕成立掌前擊,力達掌根。摟膝時吸氣,氣沉丹田,探掌時呼氣 ,氣發(fā)丹田,力貫右掌。 16撒步撩衣 右腳向右略移,身下蹲成右仆步。同時右掌向右下翻腕順纏,掌心向上,隨轉體向下向左后弧形撩掌,手臂伸直,高與肩平,掌指向下,掌心向右。左掌內旋,經(jīng)腹前弧形向 左上抄至左肩處,掌指向上,掌心向右。面向西。眼視右掌。 要領:撩掌、抄掌、仆步要同時進行,動作要協(xié)調。仆步要左腿伸直,腳尖里扣,上體勿前傾。纏掌時自然吸氣。撩掌呼氣,力達掌背。 - 19 - 17摟膝探掌 向左起身成左弓步。其它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18上步抱頭護頂 右腳向左上一步成右虛步。其它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19上步摟膝探掌 右腳前上半步,成右弓步。其它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20撤步撩衣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唯方向相反。 21摟膝探掌 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22上步抱頭護頂 左腳 向前上步,身隨左轉,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左掌隨之向上向左后順纏,屈肘上架頭頂。右掌由后向上逆纏,屈肘置于頭頂上方與左掌相搭,右掌心壓左掌背。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兩臂用掤勁,以身助手,配合一體。 23摟膝探掌 動作要領同前述。 24撣塵 式 右腳略向前進步,上體向右后坐身,重心落于右腿,左腿伸直,腳尖上翹。左手成立掌,屈肘經(jīng)胸前上鉆,掌指高與口齊。右手附左腕,手型不變,隨蹲身下?lián)糁磷竽_前,左掌心朝上,掌指向前。身向正東。眼下視右掌。 - 20 - 要領:下蹲要松腰松胯,與下?lián)粽婆浜弦恢隆c@掌利用小臂的螺旋力,自然吸氣。 下?lián)粽瓢l(fā)力要冷、脆,自然呼氣,力達掌背 。 25.手揮琵琶 右腳上步,與左腳靠攏成并步。手型不變,隨向上直身。左手仰掌上托,掌心斜向上,略比口高。右手附左手腕不動。面向正東。眼視左掌。 要領:托掌兩臂要用 棚 勁撐圓,力發(fā)丹田,貫于 五 指。 26蟬攬手 兩腳原地不動,手型不變,自胸前由左向下向右向上順纏,并向下蹲身,收于胸前。左手成立掌,掌指向上,掌心向右。面向正東。眼平視左手。 要領:纏掌要沉肩墜肘,與擰腰轉體相隨。先蓄后發(fā),左側纏掌吸氣,右側纏掌呼氣,力貫兩掌。 27上步七星 左腳上步成左三體式步,左掌隨即 進步立掌前擊,高度略比肩低掌心向右,掌指向上。右手變虎形拳,屈肘收于腰側。面向正東。眼視左掌。 要領:所謂七星,是指肩、肘、膝、胯、頭、手、足,就是要聚七星之力,貫于左掌外緣,用左掌的寸勁打人。 虎形拳握法:中指第二關節(jié)突出握拳。 28搬攔錘 - 21 - 右腳向左腳靠攏成并步,左掌屈肘內攔,停于右肩處 , 掌心向右,掌指朝上。右手握虎形拳直臂向前沖出,與肩同高,拳眼朝上。面向正東。眼平視右拳。 要領:沖拳與擰腰、進步配合一致,呼吸自然。 29如封似閉 左腳前上半步,右腳向左腳靠攏成并步。左拳變掌,向內逆纏,沿右臂外旋向 前,與右掌呈 “ 八字型 ” 前推,高度略比肩低,上身隨推掌下蹲。眼視雙掌。 要領:蹲身時,大,小腿呈九十度角與推掌上下相隨。纏掌時自然吸氣,推掌時呼氣,氣發(fā)丹田,運于雙臂,由勞宮穴放出。 30開步式 兩腳原地不動,雙掌同時下按至腳前,掌心距地 l 寸,眼下視雙掌,繼而右腳向南開半步。雙手半握拳,拳眼相對,隨右轉身直臂 向體兩側外分,拳心朝外。面向正南 。 眼向前下視地面。 要領:按掌時向前俯身,分拳時要拱腰,前腳踏實,后腳略虛,呼吸自然。 31跟掌十字手 左腳向前開步,兩腳距離略比肩寬。兩手成掌,隨起身由下向上劃弧于 頭頂上方相交,成陰陽掌,左掌背貼右掌背。眼上視雙掌。 要領:重心位于兩腿之間,身體保持正中。開步、起身、架掌動作要協(xié)調一致。 32擠手式 - 22 - 左腳向東南進半步,成馬步式。兩臂撐圓,雙手型不變,隨蹲身下?lián)簟S艺朴谧笸筇?,內旋順纏,附于左腕里側,成擠手式。隨重心前 移 ,向東南方推出,高度與心平。眼平視前方。 要領:下?lián)粽埔杉鐗嬛?,力達掌根。纏掌時吸氣,沉于丹田,擠手時呼氣,氣貫雙掌。 33單鞭 雙掌內旋,掌心朝下。左手前,右手后,向下向右后下 捋 。同時向右擰腰轉身,右掌外旋掌心朝上,左掌四指附右手里腕,向上沖掌,與心同高,此時面向西北。 右掌由外向內順纏一周,掌心旋至朝下,五指捏攏成勾手型,同時左掌隨右轉身,向前推掌。身向西南,面向東南。眼前視左掌。 要領:同前述單鞭式。 34頑手抱虎歸山 左腳向外展,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時,左掌經(jīng)面前向左下過腹前劃弧順纏,停于左胯處,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右小臂屈肘震肋,右手變仰掌,隨向左擰腰,從胸前向上托出,高與口平。面向東南,眼視右掌。 要領:纏掌、轉體、震肋要同時進行。左弓步重心要高,也稱四六步。纏掌時吸氣,沉于丹田。震肋時要輕,目的是震肝臟,煉肝火。 震肋與托掌自 然呼氣,力達掌指。 35左式頑手抱虎歸山 原地左后轉 180度,動作要領同上述,唯方向不一致。 - 23 - 36單鞭 身向右側轉成馬步,單鞭式要領、動作同前述。 37盤手 原地重心下降成馬步。同時,兩手握拳,屈肘向胸前后盤打。右拳置于胸前左肩井穴處,拳心向內,左拳置于后背夾脊關處,拳心朝外。面向西南。眼平視。 要領:馬步要低,上體不得前傾。要提肛、攏背;盤手的目的是震五臟六腑,排出體內濁氣。下蹲時自然吸氣,盤打時呼氣,做到勻、細、長。 38右式盤打 動作要領同上述,唯方向相反。 39摸魚式 兩腳原地不動,向前俯 身。同時,雙手變掌由身右側下按,雙掌心略貼地,隨向右轉身,經(jīng)腳前弧形向左后云掌至左腳外側,重心落于左腳。掌心向下,掌指朝前。身向正東。眼下視雙掌。 要領:要沉肩墜肘,云掌動作要柔,力量要勻,與轉體協(xié)調一致。 按掌時自然吸氣,云掌時呼氣。 40肘底看錘 右腳上步,向左靠攏成并步。左手握拳,隨 起身經(jīng)胸前向上立拳鉆出,高與口齊,拳心向右,右拳置于左臂下,拳 眼 頂住左肘部。面向東。眼視正前。 - 24 - 要領:雙手半握成空心拳。鉆拳要拳出心發(fā)。高不過口,發(fā)勁為螺旋力。起身時吸氣,鉆拳時呼氣,力達拳輪 。 41倒攆猴 (1)左腳斜向后退,左掌隨撤步向左后撩掌,眼隨轉體后視。右掌向下經(jīng)腹前逆纏停于左胯處,掌心向下,掌指朝前 (圖 104)。 (2)左掌繼而弧形向上順纏,至左耳處時,隨右轉身 屈 肘前插,逐漸塌腕過渡成探掌,掌心朝前,掌指向上。面向東。步伐向東南,眼平視前方。 要領:倒攆猴是退中求進打法,因此,在演練中把握好重心變化,撤步時重心偏重右腳。推掌時略偏后腿。撩掌時自然呼吸。纏掌時自然吸氣,氣沉丹田,探掌時呼氣,貫于掌心,與右掌逆纏使用合力。 42右式倒攆猴 右腳向西南后退一步右掌向外向后撩掌,其余動作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注:右式步伐向東北,面向東。 43斜飛式 (1)右腳向左靠攏成并步,身下蹲;同時右腕內旋,掌心斜向內,向左下削掌;左掌隨向左上順纏,置于左肩處護面。掌心向右,掌指向上,身向正東。眼向南斜視左掌。 (2)右腳向正南進步成右弓步;右掌自左臂下方,自左經(jīng)胸前向右上斜挑掌,高度略比口高,掌心斜向上。左掌同時自右經(jīng)胸前向左下握手,置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向上。面向正南。眼隨視挑掌。 - 25 - 要領:上步、并步、削掌、纏掌 要協(xié)調一致,同時完成。挑掌、握手要以腰為軸旋轉,以腰催肩、以肩 催 肘,以肘催手。削掌時自然吸氣,氣沉丹田 。挑掌時自然呼氣,氣發(fā)丹田,力貫雙掌。 44雙 捋 手 兩腳原地不動。重心后移,身下蹲成右仆步。同時 右掌內旋順纏,掌心朝下。左掌外旋,掌心朝上。屈肘上托至右肘旁。 上 動不停,雙掌自右上向身左后 下捋 ,邊 捋 右小臂邊外旋,左小臂內旋,隨蹲身至腹前。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面向正南。眼平視。 要領:右掌順纏、左掌上托、 捋 手、蹲 身仆身要配合默契,一氣呵成。仆步時上身要正直,勿前俯,呼吸自然 捋 手時兩臂注重螺旋力。 45擠手 動作說明要領均同前述。 46提手上式、白鶴亮翅 動作說明要領均同前述。 47摟膝探掌 動作說 明要領同前述。 48踏掌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向前俯身拱腰。同時,右掌直臂下按,掌心略貼地面,掌背向前。身向正東。眼下視右掌。 要領:按掌時頸部要挺直,頭勿低,要沉肩墜肘。按掌時由右掌勞 宮 穴吸地氣,沉于丹田。 49挑簾掌 - 26 - 右膝上提右腳向前上步,停于左腳旁。腳掌距地面 2 寸許。同時,右手五指捏攏,成勾手,隨起身經(jīng)胸前屈肘上提。略比頭高。面向正東。眼平視。 要領:提膝進步、挑掌要同時進行。重心落于左腿時,身體要保持平衡,上體勿前傾,注意收腹。 右勾手上挑自然呼氣,力達掌腕,右小臂要有棚勁。 50指襠掌 (1)右腳不落地向右后直撤,重心隨之后移右腿成左虛步。右掌外旋,隨撤身從上向身右后側逆纏,再向下經(jīng)腰側向前下直插掌,掌指向下,掌心向左。 (2)左腳隨右步后撤,提膝向右腿并攏,腳尖虛點地成右金雞獨立步。重心過渡到右腿,身下蹲。上動不停。左腳再向前跨出,右腿前跟成并步。 左掌隨進步,弧形上挑,屈肘上架于額左上側,掌心向內,掌指朝右。身向正東。眼下視右掌。 要領:退、跟、進、跟步的重心變化動作,必須虛實分明、連貫。同時與插掌、挑掌一氣呵成。雞形并步下式要低,臀部要下垂,不得外突,身體不要過分前傾。插掌要注意沉 肩墜肘,纏掌時即吸氣,插掌時呼氣,貫于掌指。 51閃通背 左腳向前 (正東 )上步,身隨右轉成馬步式。同時,左掌下落至右肩處,沿右臂前提至身左側時,左掌外旋前推,掌指向上,掌心朝前。 - 27 - 右掌亦同時外旋,屈肘上架額前右上側掌心斜朝上。身向正南,面向東。眼隨視左掌。 要領:馬步、推掌、架肘要同時完成。馬步樁要做到上體沉肩墜肘,下身要松胯、圓襠、提肛。右掌上架要用棚勁,手臂撐圓。左推掌肘部要微屈、塌腕,力達掌根,呼吸自然 。 52撇身錘 (1)兩腳原地不動,左掌外旋,由左向上經(jīng)面前向右下順纏握手。右掌向右下逆纏握手。 雙掌至腹前時,右手握拳,拳心朝上。左掌心向下,掌指附在右手腕上。 (2)雙手型不變,向左向上逆纏至頭前。上身向右轉,重心移于右腿成弓步。隨轉體右拳與左掌同時向前下砸,高與心平。面向正西。眼平視。 要領:下 捋 、逆纏、下?lián)魟幼饕B貫無停頓,整個動作為圓弧形。兩臂撐圓,下 捋 自然吸氣,下?lián)艉魵?,力達拳面。 53撤步栽錘 (1)右手下旋,掌心朝下,雙掌同時由右向身左側后 捋 手。同時,右腳向左腳后撤一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2)下 捋 至左胯時,雙掌外旋弧形向上順纏,從左肩上向身右后側 捋 手。上體右 轉,隨轉身雙掌 捋 至右胯處 。右手握虎形拳,從腰側立拳向前下?lián)舫?,與右膝同高,拳心向左,拳眼朝上。左掌由身右側,逆纏弧形向上,置于右肩頭側,掌心向外,掌指朝上。面向西。眼下視右拳。 - 28 - 要領:左 捋 手與撤步要同時完成,纏手、 捋 手均以腰為軸帶動兩肩運動,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 捋 手時自然吸氣,要緩要勻。栽錘要用螺旋力,自然呼氣,氣發(fā)丹田,貫于右拳。 54上步攬雀尾 右腳向前大上一步 成右弓步。同時,右手外旋,仰掌上托,高與心平。左掌屈肘沿右臂下 捋 至右腕處。其它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55單鞭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56平云手 (1)右腳向左腳并步,提膝 停于左腳踝旁,重心落左腳成金雞獨立步。右掌向下向左順纏,由腹前繼而向上逆纏,停于面前,高與口齊,掌心向內,掌指向上。左掌向下順纏至左髖處,掌心向前,掌指向下。面向正南。眼平視。 (2)右腳輕落地,重心略偏左腿。上體右后轉,右掌屈肘向右逆纏至右肩側時,隨轉體向后劈掌。眼回視右掌。同時,左掌繼續(xù)向右經(jīng)腹前順纏停于右腰側,掌心向上。 要領: l、 2 動作要連貫,一氣呵成。獨立步、并步、云手要協(xié)調一致。云手用力如抽絲,連綿不斷,自然吸氣。劈掌要剛要猛,自然呼氣,力達掌外緣 。 57左式平云手 (1)右腳落地踏實,左腳向 左平開一步成馬步式。上體向左轉,左掌隨轉體逆纏向上,停于口前,掌背朝外,掌指向上。右掌亦同時 - 29 - 向下、向左順纏置于胸前,掌心朝外,掌指向下。面向南。眼平視前方。 (2)兩腳原地不動,身向左后轉,其它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58右式平云手 右掌逆纏向上護面,隨轉體后劈。左掌向下向右順纏,置于右腰間。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59單鞭 左掌屈肘附在右手腕上作單鞭式,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60高探馬 左腳向回撤半步,足跟上抬,腳掌點地。上身向左轉,右掌隨轉體經(jīng)胸前向東平插掌,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左掌同時向下順纏, 屈肘回收,置于左腋下,掌心向上,掌指朝前。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插掌時以腰為軸,腰帶肩,肩帶肘,肘催手。力發(fā)丹田,貫于五指。轉體、撤步、插掌要協(xié)調一致。呼吸略快,右手由上式勾手變掌時即吸氣,隨轉體插掌呼氣,力貫掌指。 61插掌轉環(huán)手 (1)重心移向右腿,身略后坐,成左虛步。右掌同時內旋,屈肘上架于右額前,掌心向下,掌指斜朝前。左掌由左腋處向前下,直臂插掌,掌心斜朝上,掌指向下,眼下視左掌心。 (2)重心移至兩腿間,左掌從腹前向左上逆纏,經(jīng)頭前向右下轉環(huán)。右掌同時于額前向右下逆纏,經(jīng)腹前向左上轉環(huán)。兩掌交 叉在體 - 30 - 前大轉劃圓,屈肘于胸前相搭。左掌壓在右肘上,右掌背下貼左肘兩臂與肩平。身向東略偏北,面向東南。眼斜視右肘。 要領:插掌時左肘要微屈,右臂用掤勁,與后坐身要相協(xié)調。轉環(huán)時注意腰胯放松,力求舒展、自然。腕、手、臂要撐圓,兩手在體前的路線好似一個太極圖。眼要隨視雙掌,呼吸自然。 62右蹬腳 重心過渡到左腳,右腿提膝向東南迅速蹬出。雙掌同時于胸前向上經(jīng)頭上方向身兩側逆纏,兩掌高度與肩平。雙掌心向下,右掌與右腳尖相擊。面向東南。眼視右掌。 要領:分掌與蹬腿要同時完成,右膝要微屈,腳趾要抓地,腳心虛空。右腿上翹 ,身體保持中正、平衡。呼吸任其自然。蹬腳時,力發(fā)丹田,貫于右腳。 63左式高探馬 (1)右腳落地,左腳進步,腳尖點地,重心落于右腿,成高式左虛步。同時左掌隨進步經(jīng)胸前向右順纏至右肩前,掌指向右,掌心朝上。眼隨視左掌。 (2)左掌內旋,沿右臂向前滾掌橫擊,手臂伸直,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右掌順纏,屈肘回收右腋下,掌心向上,掌指朝前。面向正東。眼平視前方。 要領:左掌逆纏,滾掌動作要連貫,與落步、進步、收掌協(xié)調一致。動作以腰為軸旋轉。逆纏時吸氣,沉于丹田,蓄勁于丹田。滾掌時呼氣,勁發(fā)自丹田,貫于五指。 - 31 - 64右 式轉環(huán)手 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65左蹬腳 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66前蹬后踹 上式不停,左踢腿不落地,屈膝上提,隨上體前俯身向后直踹。同時,雙掌從身兩側向上順纏,于額前屈肘相搭護頭,左掌心壓右手背。眼隨蹬腿后視。 要領:整個動作必須連貫,一氣呵成。雙纏掌、左提膝同時進行。后踢時要松腰松胯,以腰為軸,帶動后踢。雙掌護頭兩臂撐圓,用掤勁。提膝吸氣,踢腿呼氣,氣達涌泉。 67摟膝探掌 左腳落地,一右腳尖內旋,身向左轉成弓步。重心偏于左腿 (也稱四六步,步幅小,式高 )。左掌從額上方經(jīng)胸前向下逆 纏劃弧摟膝,收于左胯旁,右掌前推。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同前述。 68右式抱頭護頂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69摟膝探掌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70上步七星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 32 - 71、進步栽捶 左腳向前進半步成左弓步 , 左掌隨進步經(jīng)胸前向右順纏屈 肘 置于右 肩側掌心向外掌指朝上。右手握虎形拳。以腰側隨俯身向前下沖出,高度比左膝略低,拳心朝左,拳眼朝上。身向正西。眼下視右拳。 要領:進步、纏掌、栽錘動作要同時進行。進步與俯身必須連貫協(xié)調,栽錘用螺旋力,注意沉肩墜肘。力發(fā)丹田,貫于拳輪。 72緩腰貫錘 兩腳原地 不動 ,右拳外旋,拳心朝上。左掌沿右臂下 捋 ,掌指附在右腕處,手型不變,隨起身轉體向身右后平撩。繼而屈肘上提。順纏至額前右側。右拳直臂向前下沖拳,拳心向右,拳眼朝下。同時左掌指附右腕外側。面向西,眼下視右拳。 要領:右沖拳距地面高度以手掌長為宜。后撩以腰為軸,帶動手臂, 發(fā)勁如甩鞭。自然吸氣,中拳呼氣,用勁要冷、脆,力達拳輪。全式重心變化較大,身體各部分配合要一致。 73撇身錘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74平肘 兩腳原地不動,右拳向上內旋,左掌心頂在右拳輪上,向前頂肘,兩臂與肩平,面向東眼平視前方。 - 33 - 要領:頂肘 時要以身帶肘,左掌與右肘用力一致,以掌助力。內旋時吸氣,氣沉丹田,蓄力丹田。頇時呼氣,氣發(fā)丹田,運氣到肘,力透右肘尖。 75偏踏腳 左腳提膝向前下低蹬,高度比右膝略低,同時向右擰腰轉體,兩手型不變,面向正東,眼平視前方。 要領:重心在右腿,右膝略下蹲,兩肩要扣,不得上聳,踢腿時要松腰松胯,與擰腰轉體配合一致,上體注意保持平衡 。 76右跺子腳 (1)左腳向前橫落于地,右腳原地不動,向左擰腰轉體,面向北,成剪子步。兩手型不變,左肘向右橫掃,盤時與肩平。眼平視。 (2)右腿提膝,隨轉體向正北蹬出,上身原姿勢不 變。 要領:盤肘要以腰為軸,帶動兩臂左右運動全身要保持中正,切忌前俯后仰。盤肘時自然吸氣,蓄力丹田,蹬時呼氣,氣發(fā)丹田,力達右足。 77上步貫錘 右腳落地,腳尖外展,上體向右后轉 180 度,左腳尖同時內扣貼地,隨擰腰轉體向右盤掃,下蹲成馬步式。右拳由胸前向下逆纏,經(jīng)腹前向右上,手腕外翻屈肘上架停于左額前部,拳心向外,拳眼朝下,左手同時握拳弧形 向下逆纏,經(jīng)腹前向左胯旁直臂插拳,拳背朝外,拳心向后,隨掃腳屈 肘 前撩置于左膝處,身向正南,眼向東平視。 - 34 - 要領:上體后轉、掃腿、上架、前撩要同時進行,各部動作要配合一致 。架 肘 護頭用掤勁,撩拳用抖勁,掃腿用纏勁。右足落地即吸氣,隨掃腿呼氣,以氣運身,外行肌膚,貫于四梢。 78上步貫錘 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79插手轉環(huán)手 (1)右腳尖外展,左腳尖里扣,身向右轉,重心落于兩腿之間,成右三體式步。右手五指捏攏成勾手型,屈肘上挑置于額前上方。左手成掌內旋,直臂向身前下插掌,掌心斜向外,掌指向下,面向東 ,眼 下視左掌。 (2)右手握拳向右下逆纏屈肘置于腹前,拳眼斜向上,拳心貼腹部,左掌由內向外逆纏向上經(jīng)頭前向身右側劃弧,屈肘置于腹前,與右拳相交叉,拳心向內。眼平視前方。 要領:同前式轉環(huán)手。 80右蹬腳 重心前移。落手右腿,左腿屈膝上提向前平蹬,高度與腹平,兩拳心內旋,向身兩側直臂平開,與肩同高。雙拳眼朝上,拳心向前眼平視。 要領:雙拳外開與蹬腿同時進行,呼吸自然 。 81海底撈月 左腳后撒一大步,右腳隨之向后跟步成并步。雙手成掌,隨身下蹲由身兩側向下順纏,貼地作撈月式,由外向內劃弧至雙腳前正中 - 35 - 時,兩手虛握拳,成立拳上下相疊。雙拳心向里,左拳眼頂在右拳下,眼下視雙拳。 要領:撈月式兩臂要撐圓,腕向內屈,與俯身拱 腰 同時進行,撤步、并步、下蹲、纏掌配合默契,呼吸自然。動作要柔 、緩。 82金龍盤柱 提右膝向上起身,左腿直立,原手型不變。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提右膝,要成直角,腳面繃直。兩臂與肩平,用掤勁撐圓呼吸自然。 83打虎式 右腳向東南跨一步,重心右移成弓步。同時,右拳由胸前向下向身右側逆纏,繼而向上屈肘架于額右前側。左拳也逆纏向下,由身外側劃弧從面前直臂下插,比右膝略低,拳心向左,拳眼朝內。面向東北。眼平視。 要領:弓步、架肘、插拳動作要同時完成,兩手動作以腰為軸旋轉,下沖拳時呼氣,力達拳輪。發(fā)勁時重心隨之下降,左腿蹬直。 84晃錘 左腳向右腳靠攏,向上起 身成并步。右拳半握,隨并步在頭頂上方由前向后,向右前水平逆纏,停于額前上方,拳心向下,拳眼朝左,左拳屈肘上提置于腹前,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并步起身與晃錘同時進行,動作要協(xié)調,晃錘時要含胸拔背, 頭 和頸部要保持正中,勁力像甩鞭,力達拳眼。 85左打虎式 - 36 - 左腳向左后撤半步,重心后移成左弓步。右拳隨撤步腕外旋從上經(jīng)胸前中軸線向下直插拳,拳眼向內,拳心朝右。左拳外旋,經(jīng)胸前向上逆纏屈肘上架左額前,拳心向外,拳眼朝下,面向東北,眼平視。 要領:撤步、架肘、插拳要一氣呵成,要協(xié)調,上身要含胸拔背,下身要收腹,臀部勿 外突,插拳時呼氣,力達拳輪 。 86雙后頂肘 (墜肘 ) 左腳尖內旋,右腳向左腳靠攏成并步,同時,左拳內旋,右拳外旋,隨并步收于腰兩側,屈肘同時向后頂肘,拳心朝上,拳眼向外,面向正東,眼平視。 要領:雙拳下收時,即要蓄力,自 然吸氣。頂 肘 呼氣,力透雙肘尖,雙臂雙肘動作要一致、對稱。 87右蹬腳 左腳原地不動,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屈膝上提向前蹬出,與腹同高,眼平視。 要領:前蹬時,腿要伸直,腳尖要上翹,以腳跟為力點。身體要保持中正。 88金童獻酒 右腳前落地,左腳迅速前跟,成并步。雙手成掌,隨跟步從腰兩側向前直插 掌,高與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前。身向正東,眼向前平視。 要領:落右腳時吸氣,插掌呼氣,充分利用重心前移慣性,力達掌指。 - 37 - 89后撩陰掌 兩腳原地不動,雙掌直臂從身兩側后撩,掌心斜向上 , 掌指朝下,兩掌距離比肩略寬,面向正東,眼平視。 要領:撩掌時兩臂要對稱、協(xié)調、高度一致。上身略前傾,以增加后撩打擊距離。 90仆掌 兩腳原地不動,雙掌由身后向上順纏,至頭前時兩掌十指相對,掌心向下,手臂撐圓下按,高與肩平,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上體要含胸拔背,按掌用掤勁,手臂要撐圓,力吐掌心。 91掌腿齊發(fā) 雙掌于胸前 外旋,兩掌背相貼,掌指向前成立掌。水平向身兩側屈 肘 外分,向前順纏收在腰間成仰掌。重心同時移向左腿,右膝上提向前蹬出,與腹同高。兩掌隨踢腿由腰兩側向前插掌,掌指朝前,掌心向上,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纏掌、插掌、踢腿協(xié)調一致 ,前蹬腿要伸直,腳尖要上翹。左膝 略 彎,保持平衡,分掌吸氣,氣沉丹田,插掌呼氣,氣發(fā)丹田貫于四梢。 92臥魚式 左腳原地不動,右 腿 屈膝下落。右腳尖外擺橫于左腳前。左腿隨重心下降屈 膝 下蹲,右腿在前,左腿在后成歇步 (也稱龍形步 ),雙掌于胸前內旋,翻至掌心向下,握拳經(jīng)兩腋下向后上直插拳。拳心朝前 ,拳眼相對,面向東,眼前下視。 - 38 - 要領:龍形步,要前腳橫向踏實,后腳跟提起,前腳掌點地。雙掌內旋時即吸氣,插拳時呼氣,力達雙拳。注意要向前屈腕,掌、拳步三者要協(xié)調配合。 93雙鋒貫耳 兩腳原地不動,向 上 起身,左右腳成剪子步,雙拳由后 經(jīng)腰側向上,同時內擺置額前,拳眼斜相對,拳心朝外,面向東,眼上 視雙 拳。 要領:貫耳時腰、肩、臂、手發(fā)力要協(xié)調,雙臂用 棚 勁撐圓,起身時即吸氣,蓄力丹田,前擺呼氣,力達拳面。 94旋風腿 (1)上身向右后擰腰轉體,左腿同時腳尖內扣 ,由后弧形向前向右盤掃踢 360 度,身也隨之繞一周,仍 然向東。繼而提右膝,直腿向前蹬出,腳尖上翹,高與腹平。 (2)兩拳于額前向身兩側平展,隨身旋轉順纏向下平落腹前 。 兩拳眼斜相對,拳心朝下。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盤掃、雙拳外展、蹬腿、順纏動作要協(xié)調一致。掃踢動作要貼地面, 注意松腰松胯,以腰為軸,帶動左腿勾踢,意在左腳內側,祝 意保持身體平衡,轉動時要快速有力,切忌東擺西搖,呼吸自然。 95撩陰掌 右腳前落地,左腳隨之上步震腳,重心下降 成 并步。同時,雙拳變 掌,右掌附在左手腕上,經(jīng)腹前向前下弧形撩掌,雙掌略比膝低,左掌心斜向上,右掌心向下,手指搭左腕,面向東,眼 下視雙掌。 - 39 - 要領:左腳上步震腳、蹲身、撩掌動作配合一致。震腳要收腹,松腰松胯,下蹲時臀部不得外突,撩掌時注意沉肩墜肘,呼吸自然,力達掌根。 96開步七星 (1)、兩腳原地不動,雙手型不變,隨起身在體前向右上經(jīng)面前向下逆纏一周,置于腹前,右手附左肘部,兩膝微屈,面向東,眼平視。 (2)、左腳向前跨一步,成左三體式步。同時,左掌內旋成立掌,隨進步向前挑掌,高與心平,掌指朝上,掌心斜向上。右手握虎形拳,屈肘回收腰間,拳眼朝上。眼平視前方。 要領:動作 為纏攬手,要領同前述。動作 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重心于兩腿 之間,收腹,臀部不得后突。纏手吸氣,挑掌呼氣,力達掌指 。 97進步搬攔錘 右腳向前跟步,成并步。其它動作要領同前述。 98插掌護腕 兩腳原地不動,左掌屈腕下插右腋下,沿右臂下向前橫擊至右腕下 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右。面向正東。眼平視。 要領:插掌、橫擊動作要連貫,一氣呵成。橫擊用 棚 勁。左臂撐圓,上體中正勿前傾。 99如封似閉 - 40 - (1)右拳變掌,掌心向上,由上向內沿左腕向下順纏一周。兩掌同時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屈腕回收置胸前兩側。重心隨之過渡右腿提左膝向前低踢,高度離地 l 尺為宜。面向正東。眼平視。 (2)左腳 落地右腳向前跟步成并步。雙掌隨身下蹲齊向前推,兩掌與肩同高,掌心向前。掌指朝上。面向東。眼視雙掌。 要領:前踢時腿要伸直,腳尖上翹,力透腳跟。雙掌回收用沾勁,自然吸氣。推掌借進步?jīng)_力,先向前平插掌,逐漸塌腕過渡成推掌,自然呼氣,氣透勞宮穴,放到無限遠。 100捧手 雙掌同時內旋相搭,右掌指搭左掌指,雙臂同時用掤勁撐圓。向上起身,腰向右擰,左腳尖外展,向正西開一步。右腳尖里扣,兩腳距離略比肩寬。雙手型不變,經(jīng)胸前上托至頭上方。面向正南。眼平視。 要領:搭掌、轉身、上托動作要協(xié)調、一氣呵成。上托要 含 胸拔背 , 切忌挺胸。肩、肘腕、手用棚勁撐圓,氣沉丹田,呼吸自然。 101十字手 兩腳原地不動,兩膝同時彎屈,身下蹲成馬步。同時,雙掌由上從身兩側順纏向下經(jīng)腹部向上屈肘相交于胸前,高度與肩平。右掌心向外,掌指斜向上。左掌在內,掌背與右掌相貼,面向南。眼平視。 要領:蹲身、纏掌、十字掌要同時完成。馬步樁兩膝要內扣。上身正中勿前傾。纏掌向下用按勁,自然吸氣,氣貫丹田,入會陰,下行涌泉,十字掌用采勁,自然呼氣,力達雙腕 - 41 - 102左固手 左腳向東南跨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同時,左掌從胸前向右下逆纏,經(jīng)腹部向左收于左胯旁,掌心 向下,掌指朝前。右小臂隨之屈肘震肋,繼而右手外旋成仰掌,小臂擦右脅由胸前向上托,右虎口與左腳尖方向一致,面向東南。眼視右掌心。 要領:進步、纏掌、震脅、托掌動作要配合默契、協(xié)調。纏掌向下按勁,震脅上托用裹勁,纏掌與托掌間形成 “ 爭 ” 勁。托掌時要轉腰轉胯,以腰帶肩,以肩帶肘,以肘催手。 103右斜飛式 (1)右腳尖 外 展,左腳尖里扣,身右后轉 180 度,左掌由左 胯 處隨轉身經(jīng)胸前向右上順纏,至頭右側護臉,掌心向右,掌指朝上。 右掌內旋,屈肘向左臂下插掌,掌心斜向內,掌指朝后。兩臂于胸前屈肘 相疊,眼隨視右掌。 (2)隨 擰腰轉身,左掌由右肩側向下逆纏,經(jīng)腹前收于左胯 旁 ,掌心向下, 掌指朝前,右肩隨轉體前靠,右掌外旋向右上斜挑掌,略比頭高,掌心 斜 向內。面向西北, 眼上視右掌心。 要領:動作 (1)、 (2)要連貫一致,纏掌、插掌、挑掌、轉體要協(xié)調,纏掌勁力要柔,挑掌力量要剛。順纏時自然吸氣,氣沉丹田, 上挑時呼氣,發(fā)于丹田,貫于掌指,將力抖出。 104左斜飛式 左腳向西南跨一步,其它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105、 - 42 - 106右式玉女穿梭 左腳向正西弧形進步,成左式剪子步,左掌外旋,于左胯處向右上弧形插掌,至右肘下隨之內 旋,由身右側向上逆纏,屈肘上架額前左側,掌心向下,掌指朝右。右掌屈肘回收右胸前,內旋成右立掌,與擰腰向左平推,掌心向前,掌指朝上。面向西南,眼平視。 要領:插掌、逆纏、上架、動作要連貫。進步、插掌、收右掌 ,逆纏、上架、推掌、轉體動作要分別同時進行,整個動作要一氣呵成。收右掌時自然吸氣,力如抽絲,推掌時呼氣,借擰腰轉體之力,剛勁抖出,力吐掌心。 注: l06 式 l10 式四個玉女穿梭在實戰(zhàn)上擊打四方之敵,練習時注意方向角度的轉化 。 l07左式玉女穿梭 (1)左腳內扣,右腳外展,身右后轉 180 度 ,成右剪子步,右 掌內旋,掌心向上,左掌下按,掌指附在右腕上,隨轉體向右后平擊身向正東,雙掌高與心平,兩臂撐圓 (也稱云摩掌 )。 (2)雙手于胸前作穿梭式,其它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面向東南,眼平視。 108右斜飛式 (1)兩腳原地不動,重心后移成左仆步。同時,雙掌由前隨蹲身向右后雙 捋 手。 (2)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掌隨起身斜挑。面向東南。眼上視右掌心。 - 43 - 要領:雙 捋 、斜飛要連貫,動作重心變化大,注意各部分配合默契,其它動作要領同前述。 109右式玉女穿梭 左腳向正東弧形進步成左剪子步。其它動作要 領 同前述,唯方向朝東 北。 110左式玉女穿梭 動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朝西北。 111一鶴斜飛 (1)兩腳原地不動右掌內旋,左掌指附于右手腕,兩臂撐圓。由上向身左后削掌置于左胯旁。重心后移左腿成虛步。眼隨視雙掌。 (2)右腳向前進半小步,左腳前跟成并步。雙手型不變,隨進身由左下向右上斜 挑掌。右掌心斜向上。掌指朝前,雙掌略比肩高。面向西南。眼視雙掌 。 要領:削、挑掌要以腰為軸旋轉,帶動兩肩、兩肘、兩掌完成,做到松腰、松胯。整式兩臂用棚勁,削掌時吸氣,挑掌呼氣,力透雙掌虎口。 112 單 鞭 左腳向正西跨半步,身下蹲成馬步。其它 動作要領均同前述 。 113高云手 (1)右腳向左靠攏,重心移左腿,右膝上提,右腳停于左腿踝處,距地面約 2 寸,成左獨立步。同時,右手成掌外旋向左下順纏,經(jīng)腹前向左于身左側時掌內旋,屈腕上提,置于額前側,掌心朝下,掌指 - 44 - 向左。左掌外旋順纏向下,從左胯旁向腹前直臂撩掌。掌心朝前,掌指向下。面向正南。眼平視。 (2)左腳不動右腳虛落地。重心落左腿。向右后擰腰轉胯,右掌隨之向后拍掌,手臂與肩成一直線,掌心向下,掌指朝后 (正北 )左掌由腹前屈肘向右逆纏,置于右肘下,掌心向上。上身向西南,面向北,眼隨視右掌。 要領:動作 (1)、 (2)要連貫,與擰腰轉體一氣呵成。 獨立步上體要正,保持身體平衡,整個動作要以腰為軸,帶動手臂完成 纏 掌吸氣,拍掌時呼氣,力達掌心。 114左式高云手 右腳落實左腳向左橫開,身下蹲成馬步式 ,其它動作說明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特別不同之處在于上式是金雞獨立步,此式是馬步樁。 115單鞭 左掌護右手腕向右平云揮擊,做單鞭式。動作要領同前述。 116海底 蹚 龍 (1)雙腳原地不動,重心下降移右腿成右仆步。右腕向下外旋跳,掌由下向身后逆纏屈肘向上,手背貼后心,掌指向上。左掌內 旋,掌心向上,經(jīng)頭前向身右 下順纏隨蹲身至 腹 前變立掌,掌心向右,掌指朝前。身向南,面向東。眼隨視右掌。 - 45 - (2)重心前移。左腳尖外展,右腳尖里扣成左弓步。同時,左掌由下隨起身向左前挑掌,高與心平。掌心向左,掌指向上。面向正東。眼視左掌。 要領:仆步和纏掌,挑掌和變弓步要同時分別進行,動作要協(xié)調、連貫。右手在身后用棚勁,臂、肘、腕、手撐圓。仆步時吸氣,挑掌時要沉肩墜肘,自然呼氣,力達掌腕。借起身沖力,將勁抖出。 117提步七星 右掌經(jīng)腰側屈肘向前平穿,掌 心朝下,掌指向前。雙掌同時下 捋置于腹前。左腳原地不動,屈膝半蹲。左腿提膝上步,腳扣 于左膝窩后成獨立步。右手護左腕成雙立掌,由下向前劈掌,與肩同高。面向正東。眼平視。 要領: 捋 手要重心后移。向下沉腰坐胯,自然吸氣,前劈掌呼氣,力達掌外緣。上體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手臂撐圓端平。下體則要提肛、收腹,五趾抓地,腳心虛空。右膝暗含前頂之力。 118海底 蹚 龍 動作說明:要領同前述。不同之處是,前式左手換掌改為推掌,掌心朝前,掌指向上。 119金雞獨立 右腳前上步,由左腳內側屈膝上提,重心移于左腳成獨立步。同時,右掌由身后側,向身前向上順纏,五指捏攏,成勾手型,經(jīng)胸前屈肘上提,置于額前側,掌心朝 下。左掌下按,收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朝前。面向東。眼平視。 - 46 - 要領:進步和頂膝。提腕和按掌要分別同時進行,動作要協(xié)調 。右腕上提是用腕打,要力透右腕。提膝是膝擊注意身體平衡。按掌和腕打上下形成合力,呼吸自然。 120螳螂戲蟬 右腳落地,微屈膝。同時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獨立步。左手食、中指伸開成 “V” 字型,拇指、無名指、小指向掌心彎屈捏攏成螳螂手。屈肘向上經(jīng)胸部向前戳出,高與口齊,掌心斜向上,劍指朝前。右掌同時經(jīng)身前下按置于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朝前。面向東。眼平視。 要領:戳擊用螺旋力,手心先向下,隨出手 旋轉向上鉆出,意在戳敵之眼。落步、提膝動作要穩(wěn),不得跳躍。 121直步倒攆猴 右腳向后直撤步,其它動作要領均同前述。如此反復做 3 次 。 122斜飛式 左腳向右腳旁后 撤 ,右腳掌點地,身下蹲。其它動作要領同前述。身向正南。眼上視右掌心。 123擠手 先作雙提手。再向正南擠手。動作要領同前述。 124白鶴亮翅 動作要領同前述。 125、千斤墜肘 - 47 - 兩腳原地不動,由上式白鶴亮翅,左撩掌順纏向上向前起,左臂由身左側屈肘向下,肘尖朝地,左掌心向右,掌指向上。右掌附在左腕內側,隨蹲身向下墜肘,置于左膝旁,手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租聘合同免責協(xié)議書模板
- 土地及廠房買賣合同協(xié)議
- 疫情器材租賃合同協(xié)議
- 畫師聘請合同協(xié)議模板
- 土建協(xié)議合同協(xié)議
- 社區(qū)美食合伙人合同協(xié)議
- 租賃生產(chǎn)經(jīng)營合同協(xié)議
- 租房免租金協(xié)議合同
- 租借電玩設備合同協(xié)議
- 信號校正算法創(chuàng)新-全面剖析
- 電力工程鋼網(wǎng)架安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小學三年級音樂《馬蘭謠》課件
- “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相關單元的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課件(共51張PPT)
- 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zhí)行率品管圈匯報書模板課件
- 同理心的應用教學教材課件
- DB4102-T 025-2021海綿城市建設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隱患清單
- 錫膏使用記錄表
- 兒童保健學課件:緒論
- 中小學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崗位責任清單
- 校園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