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9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doc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1.gif)
![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9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doc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2.gif)
![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9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doc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3.gif)
![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9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doc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4.gif)
![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9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doc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2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56a8083e-6e27-41fd-b412-db2e7dd7b7f05.gif)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9月份考試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1.下圖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撫司署。明清時期的“改土歸流”政策是指 A. 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土司制度B. 平定西南地區(qū)宣慰司的叛亂C. 取消西南地區(qū)的土司衙門,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員統(tǒng)治D. 對西南地區(qū)實行地方土司和中央委派官員共同管理【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改土歸流”為了加強對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管轄而取消了西南地區(qū)的官吏被當?shù)厝怂酪u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進行統(tǒng)治,所以本題答案就是C。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改土歸流”2.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軍事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印藏內奏事太監(jiān)處,有事請而用之。”這段材料表明軍機處:因軍事需要而設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參與國事決策由皇帝的親信組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提取材料信息“青海軍事興,始設軍機房”可得正確;提取材料信息“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可以看出正確,結合所學知識,軍機處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是軍國大事全由皇帝裁決,排除。故本題選擇C項??键c: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軍機處3.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對中國古代政治發(fā)展史進行了探究,并準備撰寫歷史小論文。在擬定的論文標題中,出現(xiàn)錯誤的是。A. 趣談周公與宗法制B. 簡評秦朝御史大夫的監(jiān)察職能C. 論隋唐三省六部制對中國歷史的影響D. 論明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答案】D【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A、B、C均正確,排除;明太祖廢除丞相,清代沒有丞相,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知道明太祖廢除丞相是解答磁體的關鍵。4.唐朝和宋朝加強君主專制的共同策略是A. 分割宰相的權力 B. 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C. 完善三省六部制 D. 設政事堂提高辦公效率【答案】A【解析】【詳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權,強化君權;宋朝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因此二者的共同策略是分割宰相的權力。故答案為A項。宋朝時期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排除B項;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排除C項;唐朝時期設政事堂作為宰相的辦公場所,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D項。【點睛】比較型選擇題是把兩個以上的歷史人物、事件或現(xiàn)象放在一起,讓考生通過分析、比較,歸納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以考查他們的分析、比較能力。從試題形式上可分為類比和對比兩種,前者是將同一類性質的事件、人物和觀點進行比較,主要考查它們的相同點;后者是將不同性質的事件、歷史現(xiàn)象或同一歷史現(xiàn)象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空間的表現(xiàn)進行比較,主要考查這些歷史事件在性質、影響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題屬于類比型試題,解答此題首先要看各自體現(xiàn)出的特點,再找出兩者的共同點?;卮鸫祟愒囶}一定要審準試題的比較點和要求,注意結合課本內容逐一辨析備選項,然后選出正確答案。5. 中國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與民間最推崇的。有史料記載,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減食于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薦舉為孝廉。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分封制 B. 編戶制 C. 察舉制 D. 科舉制【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歷史事物給予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jù)關鍵信息“孝道是政府與民間最推崇的”、“因此而被薦舉為孝廉”等,結合所學知識,本題實際上考查古代中國選官制度相關內容察舉制。ABD三項均與題干描述的內容無關,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選官制度察舉制6.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對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評價:“(它)就是一個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駐在這個地方來管事。如是則地方絕無權,權只在中央?!卞X穆把行省稱之為“流動的中央政府”,對這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 行省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機構C. 行省長官具有很大的獨立性D. 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答案】A【解析】【詳解】元朝全國最高的行政機關是中書省,行省是中書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機構?!傲鲃拥闹醒胝闭f明行省受到中央的嚴格控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故答案為A項。行省是地方管理機構,排除B項;C項不能體現(xiàn)“流動的中央政府”的特點,不是“最準確”的理解,排除;行省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排除D項。7.荀子君道:“墻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秦漢是如何踐行的A.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B. 郡縣制C. 察舉制D. 監(jiān)察制度【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中的“而人主之守司,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可以看出,材料強調的是加強對中央和地方官員的監(jiān)察,故答案為D項。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排除A項;郡縣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對官員的監(jiān)督制度,排除B項;秦朝沒有實行察舉制,排除C項。8.美國學者費正清說:“在一個我們看來特別注重私人關系的社會里,中國的科舉考試卻是驚人地大公無私。每當國勢鼎盛、科舉制度有效施行時,總是盡一切努力消除科場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對作者觀點的理解正確的是A. 科舉制度體現(xiàn)了公平競爭的精神B. 科舉制度背離了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C. 科舉制度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D. 科舉制度實現(xiàn)了封建國家的興盛【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中國的科學考試卻是驚人地大公無私”“盡一切努力消除科場中的徇私舞弊”,聯(lián)系所學可知,科舉考制不重家世門第,一律取決于成績,體現(xiàn)了公平競爭的精神,故A項正確;BCD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所以答案選A??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科舉制【名師點睛】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利弊: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婆e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1、積極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時期):有益于擴大和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政治基礎,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有利于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朝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2、消極作用(后期明清時期):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于知識創(chuàng)新,更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9.通典記載:“(漢)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職,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監(jiān)察御史”。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左右丞“掌辯六官之儀,糾正省內,劾御史舉不當者”。金史記載:“己卯,制糾彈之官知有犯法而不舉者,減犯人罪一等科之,關親者許回避”。上述材料說明A. 彈劾是中國古代監(jiān)察的一項重要權力B. 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重視監(jiān)察官員的素質C. 中國古代監(jiān)察機構的權力來自皇權D. 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與成熟【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發(fā)展沿革。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學史實,漢代刺史、唐朝丞相、金朝糾彈之官的設立反映了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發(fā)展完善過程。故D符合題意。A項錯誤,中國古代并未形成彈劾的權利;B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監(jiān)察官員素質的問題;C項本身說法正確,但是與材料無關。所以應選D??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監(jiān)察制度沿革10.“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是這樣的工作負擔被證明是無法承擔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誠的中級官員組成了一個特別的政府部門”材料中“中級官員”的主要職能是A. 協(xié)理奏章B. 參與決策C. 執(zhí)行政令D. 監(jiān)察百官【答案】A【解析】題干中“洪武皇帝”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由“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誠的中級官員組成了一個特別的政府部門”可知,其描述的是明太祖在廢除丞相制后,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協(xié)理奏章,故選A;古代皇權集中,官員不可參與決策,排除B;執(zhí)行職能屬于六部,排除C;監(jiān)察百官并非大學士職務,排除D。點睛:本題考查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加強,考查考生識記史實的能力。11.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塊“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但事與愿違,明王朝卻成為了歷代宦官干政最厲害的王朝之一。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根源是A. 明朝皇帝懦弱B. 明朝推行內閣制度C. 封建專制制度D. 明初廢除了丞相制度【答案】C【解析】【詳解】內閣成立之后,明朝統(tǒng)治者為防止內閣威脅皇權,以司禮監(jiān)的太監(jiān)牽制內閣,宦官參政,因此其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C項正確;ABD三項都不是根源,故排除這三項。12.在某校一次公開課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談談你對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認識。某學生答題要點如下,你認為表述不準確的是A. 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xiàn)就是分封制B. 春秋時期,分封制瓦解,出現(xiàn)了“禮崩樂壞”的局面C. 唐朝皇帝運用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來維護自己的專制統(tǒng)治D. 內閣的設置實質上恢復了丞相的職權,是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的重要內容【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內閣的設置實質上并不是恢復了丞相的職權,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C符合題干要求;ABC說法正確的但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所以選C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內閣制度的形成【名師點睛】丞相與內閣的區(qū)別:宰相內閣首輔權力來源宰相制度賦予皇帝個人信任職責中央一級決策者侍從咨詢?yōu)橹魅蚊庖浕实奂按蟪忌套h,由皇帝決定直接由皇帝意愿決定對皇權影響制約皇權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13.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xiàn)的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渝州發(fā)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門下省審核后,再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徐州府爆發(fā)洪災,閣臣據(jù)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zhí)行賑災。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xiàn)的朝代分別是A. 秦唐元B. 漢宋明C. 秦元清D. 秦唐明【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從中“蜀郡”、“丞相與諸卿”,可判斷是秦朝;從中“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戶部”可判斷這是隋唐時期的的三省六部制;從中“閣臣”、“工部、戶部”可知這是明朝廢除丞相、設立內閣;據(jù)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項??键c: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郡縣制和三公九卿制;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時期的政治制度內閣制14.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A. 宰相職權范圍擴大B. 專制皇權達到頂峰C. 君權對相權的制約D. 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答案】C【解析】試題解析:宋朝加強皇權的措施。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宋朝通過中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用樞密院分割宰相的軍權,用三司分割宰相的財權,由此消弱相權加強君權,所以本題選C,A與材料不符,B是清朝軍機處,D材料沒體現(xiàn)。15.歷史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郡縣,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頌詞稱“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云云。秦始皇封禪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 刻石頌德,流芳百世B. 齊魯未穩(wěn),借機加強對其控制C. 給皇權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權至上D. 祈求上天保佑國泰民安【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秦朝確立的皇帝制度的突出特點是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為了強化皇權,秦始皇進行封禪活動,為皇權披上神圣的外衣。盡管這一活動也具有A、B兩項所述之意,但A、B兩項都不是其主要目的。D項僅僅是統(tǒng)治者用來維護統(tǒng)治的幌子。故C項正確??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皇權至上16.一位西方學者評價秦始皇:“建立了絕對的專制制度,這一制度以個人親信為基礎,而不考慮世系與教育?!睆娜祟愓挝拿靼l(fā)展的角度看,這一政治轉向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A. 從血緣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B. 從軍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轉變C. 從分權政治向專制政治轉變D. 從地方分權向中央集權轉變【答案】A【解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分析可知,秦始皇建立了絕對的專制制度,各級官吏直接由皇帝任免,不再考慮世系和教育,從而有利于貴族政治項官僚政治的轉變,故A項正確;BCD三項與題干中“這一制度以個人親信為基礎,而不考慮世系和教育”的信息不符,故排除。故選A。17. 郡縣制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下列關于郡縣制的表述,正確的有郡縣制是秦朝統(tǒng)全國后最早開始實施的郡縣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襲 郡的最高長官稱監(jiān)御史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 B. C. D. 【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的能力??たh制是秦朝統(tǒng)全國后最早開始實施的,表述錯誤,在戰(zhàn)國時期有的國家就開始實行了;正確;郡的最高長官稱監(jiān)御史,表述錯誤,郡的最高長官稱郡守;正確,所以C ??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郡縣制18.xx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簡(如圖),它是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的官署檔案。竹簡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職官,據(jù)此可以推斷當時。A. 分封制已推廣到江南地區(qū)B. 楷書作為標準字體通行全國C. 貨幣、度量衡得到統(tǒng)一D. 郡縣制已經推行【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 根據(jù)題干可知,竹簡上的內容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職官,可知當時已實行郡縣制。A、B項與歷史事實不符;C項材料并未涉及。故選D考點:秦朝郡縣制點評:秦朝郡縣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官吏由中央任命不再世襲,加強了中央集權。除了掌握郡縣制外,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也是重點需要掌握。19.中華民族起初不過山東、河南等處的小小幾個部落,幾千年間不斷成長,最后長成泱泱雄風的大國。以下地區(qū)屬于自秦朝開始就歸入中央王朝版圖的是。云貴地區(qū)西藏地區(qū)嶺南地區(qū)東北地區(qū)A. B. C. D. 【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從題型而言該題屬于組合型選擇題宜用排除法。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普遍推行郡縣制,在云貴地區(qū)和嶺南地區(qū)設置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進行管轄,自此兩廣和云貴地區(qū)歸入中央王朝版圖,故正確;西藏地區(qū)在元代正式進入中央版圖,東北地區(qū)在清代初期正式劃入中央版圖,所以答案選B??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郡縣制20.清朝學者萬斯大說:“古之時,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tǒng)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辈牧现饕f明了( )A. 大、小宗都有血緣關系 B. 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權力C. 各級政權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答案】D【解析】材料中“懼其散而無統(tǒng)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說明了宗法制對維系分封的重要作用,答案選D選項。A選項錯誤,材料主要涉及到的是嫡庶尊卑有別;B選項說法過于絕對,存在特例;C選項不是材料主要說明的內容。二、問答題21.列舉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權與相權關系的有關史實,揭示其歷史演變的總體趨勢,并指出其影響。【答案】(1)史實:秦朝,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在中央設置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丞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北宋,在丞相下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把丞相的職權一分為三,便于皇帝總攬大權;明朝,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直屬皇帝。皇帝的權力空前提高。(2)總體發(fā)展趨勢:君權日益加強,相權日益削弱直至被廢除。(3)影響:君主專制制度走向極端。【解析】試題分析:秦朝在中央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權分散。宋初,設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為制約宰相,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君權與相權演變的趨勢是:皇權日益加強,相權日益削弱,直至被廢除。這一趨勢導致皇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制度逐漸走向極端??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君主專制的演進;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22.試歸納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敬鸢浮繌臐h至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屢經變化,各朝代在繼承前代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得以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Z 45115-2024太陽能光熱發(fā)電站直接與間接式主動顯熱儲熱系統(tǒng)特性
- GB/T 10816-2024紫砂陶器
- TAT-PEG-Cy3-生命科學試劑-MCE-8780
- O-Methylcassythine-生命科學試劑-MCE-5707
- 1-2-Distearoyl-3-palmitoyl-rac-glycerol-1-2-Stearin-3-palmitin-生命科學試劑-MCE-3544
- 2025年度解除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通知范本及注意事項
- 二零二五年度版果園承包合同:果業(yè)人才培養(yǎng)與引進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自愿調解協(xié)議書-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調解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共享汽車使用權授權管理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賃合同終止及換房新約
- 2024化工園區(qū)危險品運輸車輛停車場建設規(guī)范
- 工地試驗室質量手冊
- 信息資源管理(馬費成-第三版)復習重點
- 郵輪外部市場營銷類型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去標識化效果評估指南
- 05G359-3 懸掛運輸設備軌道(適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工程與倫理課程
- CKDMBD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及骨代謝異常
- 潮汕英歌舞課件
- 田字格模版內容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框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