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1頁
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2頁
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3頁
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4頁
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季延中學2018年春高二年期中考試歷史科試卷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一、客觀題:共64題,每小題1分,共64分,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要求1秦統(tǒng)一后,在全國范圍內確立了專制體制。秦王嬴政改稱“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西漢建立后,劉邦為改變朝儀無度的狀況,命儒士叔孫通制定新朝儀。他們都是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宮中的影響C確立中央政府的權威 D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農業(yè)社會的都城往往是皇權與文化的集結處和輻射中心,從下圖(西漢、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趨勢是()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 B城市商品經濟發(fā)展C文化中心的地位顯著 D吸收國外建都的經驗3明朝有學者言:“惟夫國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婦之所是,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非;匹夫匹婦之所非,主與臣不得矯之以為是?!币陨涎哉搹娬{的觀點是()A民主制比君主制進步 B治理國家應當尊重民意C建立法治社會 D實行君主立憲制4明代小說家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古典神話小說。小說中屢屢出現使用火藥武器的描寫;如在第九十二回中這樣描述:“只聽得兩邊炮響軍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拋放一會兒地塌山崩,霎時間雷轟電掣?!痹撁鑼懛从车臍v史信息是()A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國家 B火器的使用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C神魔小說遠遠超出當時人的想象力 D明代及以前軍事上已廣泛使用火器5張之洞在勸學篇說:“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不必盡索之于經文,而必無悖于經文?!毕铝杏^點突破了張之洞主張的是()A“師夷長技以自強” B“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強兵之術”C“啟民智、伸民權、設議院” D“中學為體,西學為用”6胡適在四十自述中說,我原來在學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驤。有一天早晨,我請二哥代我想一個表字。二哥深受當時風氣的影響,想了一個“適”字。我很高興,就用“胡適”二字。胡適所說的“當時風氣”應該是()A封建倫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綱五常的束縛開始擺脫B救亡圖存成為時代強音,“物競天擇”思想被宣傳C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新文化運動興起,“民主與科學”的呼聲趨于強烈71928年2月,劉少奇針對革命潮流是高漲還是低落的問題說:“依鄉(xiāng)村來看是高漲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趨勢。”這一判斷()A正確,大革命失敗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B不正確,鄉(xiāng)村、城市的革命都處于高潮C正確,當時的城市沒有出現工人運動D不正確,當時農村還沒有建立革命根據地81933年廣州有報紙報道:漢口市上有三種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蓮的鄉(xiāng)間小姐,還有截發(fā)而裝腳的改組派。第一種是闊人的姨太太,第二種是紗廠的女工,第三種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該材料說明了()A西方風氣完全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陋習 B新文化運動反封建不夠徹底C近代中國社會風俗呈現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徹底解放了婦女91978年8月12日中日在北京簽訂中日友好條約:“本著睦鄰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為進一步發(fā)展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促進兩國人民的往來而努力”這一條約的簽訂意在()A促成中日兩國盡快建立外交關系 B緩和中日關系,促進中國統(tǒng)一C結束兩國敵對狀態(tài) D為兩國的睦鄰友好關系奠定更加穩(wěn)固的基礎10下列作品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創(chuàng)作風格相似的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格爾尼卡 日出印象 自由引導人民111917年,列寧提出民族自決;1918年,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許諾所有人們和民族都享有平等的自由與安全的權力。1919年,上海學生會英文小冊上寫道:“綜觀全球,威爾遜預言若先知聲音,予弱者以力量,斗爭者以勇氣。國人洗耳恭聽,且深入人心。”這反映出A學生深受世界民族主義思想影響 B中國受美國自由主義原則影響深C國人對西方大國強權主義的抗爭 D五四運動發(fā)生有深刻的國際背景12論蘇聯(lián)的改革中分析說: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比如賣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態(tài)學家的壓力下,同時關閉了所有生產洗滌設備的工廠,造成洗滌用品短缺。這類決策有很多?!弊髡咭庠谡f明戈爾巴喬夫改革()A是導致蘇聯(lián)解體的根本原因 B在國家經濟決策問題上的隨意性C在經濟領域完全背離了社會主義原則 D繼續(xù)采用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13西周時,公、卿、大夫、士等爵號,是貴族權勢的等級符號,擁有爵級者,構成了一個高貴的階層。秦漢時期,平民能夠以軍功得爵,軍功爵在秦與漢初造就了一個軍功地主階層。這一變化說明()A秦漢爵秩等級的開放性 B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變弱 C血緣世襲制走向終結 D秦漢官僚的等級性14據記載,唐代除對傳統(tǒng)的鹽、鐵等大宗商品進行國家專營專賣外,中期后又進一步增加了對茶、絲等多種商品的專營專賣。這說明() A國家放棄了抑商政策 B政府的財政困難加劇 C工商業(yè)經濟得到發(fā)展 D官營手T業(yè)日益擴大15歐陽修指出:今大率一戶之田及百頃者,養(yǎng)客數十家;其間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過十余戶,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者曰浮客。這表明北宋時期()A封建租佃關系比較發(fā)達 B佃戶源于破產的自耕農C佃戶之間產生協(xié)作關系 D勞動力商品化程度提高16明代王守仁是心學集大成者?!爸铝贾笔瞧湫膶W主旨,認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惡標準?!爸铝贾钡耐緩绞?)A格物致知 B發(fā)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行優(yōu)于知 17“在新政以前,講立憲、論三權分立,還只見于民間的輿論,而在新政以后,這類字眼不僅出現在清廷大臣們的奏議中,而且在清廷發(fā)布的上諭中也可見到?!边@表明()A上層接受體現近代法制精神的觀念 B維新變法最終得到清政府推行C近代法制在理論和政治上得以確立 D中華民國實踐了“新政”方案18武昌起義爆發(fā)后,46名北洋將領聯(lián)名訴求“立定共和”,否則將“率全軍將士入京, 與王公剖陳利害”。駐扎各地的滿洲旗營部隊也較少進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這 表明() A民主共和觀念已經被軍隊普遍接受 B軍隊革命化是導致清朝滅亡的主因 C北洋軍以及滿洲旗營響應武昌起義 D軍隊失控和旗營渙散加速清朝崩潰19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說“中國財政,向來持量入為出主義;其恃借債以救急,實在從近代同西洋各國交通后起,然而這不過濟一時之急,在大原則上,收支還是相合的;其負擔實在超出于財政能力之上,而靠借款以為彌縫,則從甲午、庚子兩戰(zhàn)役錯誤!超鏈接引用無效。后起,然仍是為應付賠款起見,在內政上,仍持量入為出主義。至一變而為量出為入主義,而又不能整頓收入,乃靠借債以舉辦內政,則從清末葉的辦新政起?!睂Σ牧侠斫庾顪蚀_的是()A自然經濟的落后性使政府財政量入為出B挽救統(tǒng)治危機的需求促使政府量出為入C列強的入侵是政府財政政策調整的根源D、清政府的腐敗引發(fā)內亂20延安 13 年與改革開放 30 年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兩個扭轉乾坤的“黃金時代”,這兩個時代的共同標志是: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現分別是()A確定“和平”“民主”方針、確定“依法治國”方略B毛澤東思想成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C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D實行全面抗戰(zhàn)路線、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蘇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識”,認為德性的根據在于知識,有知識就有德性。王陽明提出“致良知”,認為德性的根據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惡的標準。以下評述準確的是()A都重視道德在個人修養(yǎng)中的重要性 B都堅持德性在政治活動中的關鍵性C都強調知識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導性 D都遵循邏輯在理論體系中的建構性 22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指出“對于一個聯(lián)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質性不亞于各成員的結盟需要。有一個事實令人羨慕地便利了美國建立聯(lián)邦政府。各州不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語言,而且處于相同的文明水平。這便使它們的聯(lián)合幾乎永遠成為容易的事情。”這表明() A地區(qū)文明的同質性是聯(lián)邦政府持續(xù)存在的保障B獨立戰(zhàn)爭后邦聯(lián)政府被聯(lián)邦政府取代的必然性C美利堅民族的產生是聯(lián)邦政府建立的基本條件 D政治體制的確立與改變必須結合本國實際情況231929年10月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急跌,引發(fā)嚴重的經濟危機,但蘇聯(lián)得以避免經濟危機的波及,主要原因是()A工商業(yè)基礎落后 B實行無產階級專政C實施“中立法案” D實施計劃經濟政策24撒切爾夫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體以“新保守主義”來形容她,認為她在位期間(19791990年)一連串的改革行動是要將英國帶回到亞當斯密時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實施的是() A減少政府公共開支與征稅 B重要產業(yè)收歸國營 C使用財政政策來調控經濟 D擴大失業(yè)救濟范圍25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到了集市,拿到了鞋子,卻發(fā)現忘了帶尺碼。等到他取回尺碼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子。從此寓言故事能獲取的歷史信息是( ) A坊市制已經存在 B交易場所固定化 C鄭國人不會變通 D集市有時間限制26據宋史蘇頌傳記載,北宋熙寧二年,金州知州張仲宣因貪贓枉法而被判死刑,司法官對其處以脊杖刑和黥刑,然后發(fā)配海島。審刑院知院事蘇頌聽聞此案后,向宋神宗上奏說,古代刑不上大夫,雖然張仲宣不值得憐憫,但處罰過重使大夫的名譽受到了污辱。宋神宗認為有道理,于是免除了張仲宣的杖刑和黥刑,將其流放賀州。這表明 ( ) A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缺乏公信 B理學觀念影響案件判決 C大夫階層擁有政治特權 D古代禮制影響現實政治力27漢代官秩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監(jiān)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萬石之丞相;唐代官僅七品的察院長,可察尚書??;宋代御史臺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違法、失職皆可彈奏。材料表明古代的監(jiān)察( )A地位越來越高可彈奏宰相 B是朝廷的耳目對朝廷負責C解決相權威脅的主要途徑 D位卑權重以小制大的范式28清代,廣東成為嚴重缺糧省份。雍正時有人說,廣東“即豐收而乞糴于(廣)西省猶不下一二百萬石”;乾隆后,廣東尚有進口洋米。這一情況的發(fā)生表明當時廣東( )A自然災害較為嚴重 B賦役改革成效不大C商品經濟發(fā)展迅速 D政府抑商政策廢止29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設置了專門的機構辦理對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兩廣總督兼任,駐廣州。1 859年,將五口通商大臣移駐上海。 1861年劃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管轄。1 866年,改稱南洋通商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這種轉變本質上反映了( ) A中國中央機構的半殖民地化 B中國被迫全面對外開放 C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開啟 D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30楊菁四聯(lián)總處與戰(zhàn)時金融記載,四聯(lián)總處(即中國、中央、交通、中國農民四銀行聯(lián)合辦事總處的簡稱)核辦貼放業(yè)務的重點是工礦業(yè)貸款。一 以(大后方)工礦生產能力而論,如以1938年總生產指數為100,1943年已增至375, 。據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 A加強了官僚資本的壟斷地位 B造成民族工業(yè)陷入絕境 C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 D為抗戰(zhàn)提供了物資保障3119601963年中國政府先后三次精簡職工,調整合并學校,壓縮辦學規(guī)模。對農村職業(yè) 教育,文件規(guī)定“農業(yè)中學應該改為業(yè)余學校,或者利用農閑季節(jié)一年學習三個月到五個月,其余時間回生產隊勞動。”出臺此政策的背景是( )A“反右擴大化”使得學校師資嚴重缺乏 B“大躍進”導致了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C“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全面展開 D“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經濟嚴重困難321979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指出:“可以在生產隊統(tǒng)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業(yè)組,聯(lián)系產量計算勞動報酬,實行超產獎勵。不許分田單干。除某些副業(yè)生產的特殊需要和邊遠山區(qū)、交通不便的單家獨戶外,也不要包產到戶?!边@反映了( ) A人民公社舊體制已經正式廢除 B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得到中央肯定 C對“包產到戶”認識有待突破 D農村經濟形勢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變33. “他們提倡注重藝術家的主觀性和自我表現,以民族奮斗的歷史事件和壯美的自然為素材,特別強調色彩的作用,使畫面豐富多彩、完整統(tǒng)一?!迸c材料中風格一致的作品是()A詩經B離騷C馬拉之死D老人與海34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進展,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及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化,“光榮革命”的遺產漸次落伍了。由此,英國 ( ) A確立了議會主權 B開創(chuàng)了立憲政體 C進行了議會改革 D實行了政黨政治35西方專家和技工的數量超過2萬人,其中美國人約翰考爾德?lián)嗡勾罅指窭胀侠瓩C廠的總工程師,因貢獻突出被授予列寧勛章,甚至還有外籍技術人員還獲得了黨員稱號,這種現象發(fā)生在蘇俄(聯(lián))( ) A三年國內戰(zhàn)爭時期 B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C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時期 D二戰(zhàn)后經濟改革時期36一名叫沙博夫斯基的東德官員,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錯誤地發(fā)布了一項關于放寬出國旅游限制的草案,誤導大批東德人涌向柏林墻,迫使當局解除前往西柏林的限制,不久,柏林墻被拆除。柏林墻的倒塌( ) A是沙博夫斯基的失誤所致 B是北約東擴的結果 C標志冷戰(zhàn)對峙局面結束 D加速了德國統(tǒng)一進程37晉國上卿趙簡子曾說:“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辈牧戏从沉水敃r( ) A自然經濟開始形成 B士農工商等級森嚴 C出現以郡統(tǒng)縣的制度 D血緣政治受到沖擊38歷史圖片被稱為“凝固的歷史”,關于下列圖片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圖一反映了西周時期青銅鑄造的高超工藝B圖二可作為作為漢代絲織業(yè)高超工藝的實物證據C圖三反映了東漢時期地方政府對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視D圖四是西漢?;韬畎l(fā)行的五銖錢39宋初,內地人民用銅錢向邊民購買馬匹,但邊民將銅錢鑄造成兵器侵擾內地。為此,政府禁止以銅錢買馬,改用以布帛、茶葉等換馬的物物交換方式。這一變化()A導致宋代邊境貿易嚴重退化 B說明政府貿易政策因事制宜C緩和了宋與少數民族的關系 D促進了宋與邊疆的貿易往來40“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边@句話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是()A“格物致知”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D“存天理,滅人欲”41“不知國家之為何物,不知國家與政府有若何之關系,不知政府與人民有若何之權限,不知大臣當盡之責任。其于西國所以富強之原,茫乎未有聞焉”。該材料可以用來說明哪一事件()A 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 錯誤!超鏈接引用無效。D 戊戌變法42一位學者評價說:“當時知識分子不但沒有全盤反傳統(tǒng),而且使不少被塵封或淹沒了的傳統(tǒng)重現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話小說,第一次真正進入了大學的學術殿堂。”這一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 A反對舊道德崇尚現代文化 B混淆了先進與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價值 D存在對舊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431937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法幣發(fā)行額度為141億元,到1945年8月增加到5569億元,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紙幣增長。這反映出當時國民政府()A努力增強國統(tǒng)區(qū)人民的購買力 B通過貨幣增發(fā)貶值應對戰(zhàn)時危機C力圖擺脫英美等國對華的控制 D試圖擾亂抗日根據地的金融秩序44中國“一五”計劃國家財政預算支出中,工業(yè)建設占582%,交通、郵政和通訊占192%,農業(yè)、林業(yè)和水利占與76%,文化、教育和衛(wèi)生事業(yè)占72%。以此推知,“一五”計劃的核心目標是() A建立計劃經濟體制 B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 C建立工業(yè)化的基礎 D平衡發(fā)展國民經濟45中西文化交相輝映,如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著名戲劇家。下列屬于同一領域的文化名人且風格相近是()A李白與雪萊 B屈原與巴爾扎克C王維與畢加索 D李清照與托爾斯泰46 19世紀40年代,法國“農民還保持著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長式統(tǒng)治的禮節(jié)?!?9世紀末20世紀初,農民心理有了顯著變化,“從前他們首先是村民現在,他們首先是法國人和共和主義者。他們投票反對從前他們主人的后代。”這反映法國()A大革命未對鄉(xiāng)村社會產生影響 B第三共和國的群眾基礎有所擴大C巴黎公社深刻改造了農民精神 D比英國農村的變革顯得更加深刻47美國作家維爾斯第一次來蘇聯(lián)的時候,稱列寧是“克里姆林宮的幻想家”,表示出對社會主義的懷疑;1934年當他第二次來到蘇聯(lián)的時候,他對斯大林說:“現在資本主義應該向你們學習,理解社會主義精神?!彼麑ι鐣髁x認識的變化,基于() A對斯大林背棄列寧新經濟政策做法的贊賞 B對美國與蘇聯(lián)經濟發(fā)展狀況巨大反差的反思 C對蘇聯(lián)即將遭到德國法西斯侵略的同情 D對斯大林高度集權政治體制問題的擔憂48.“(這種畫派)是現代藝術和傳統(tǒng)藝術的分割線,它創(chuàng)立了全新的色彩體系,在藝術表現上打破了常規(guī)的固有色思想,并對之進行了科學的、客觀的分析?!毕铝袑儆谶@一畫派的作品有 A自由引導人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現代主義49戰(zhàn)國時期,郡制設立多在邊遠之地近敵之處,如魏文侯“以吳起善用兵乃以為西河(郡)守,以拒秦、韓”。朝廷往往授予這些“郡守”節(jié)制周邊縣域文武官員,統(tǒng)一調度縣域人、財、物以應對緊急突發(fā)事件的權力。這反映出當時() A負責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將 B吳起變法加強了魏國集權體制 C魏國地方管理實行郡守負責制 D郡的設置具有鞏固國防的作用50歷史研究應堅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材料之外“一點也不越過去說”。以下史實到結論的推斷,符合這一原則的是() 史實 結論 A 商鞅變法“廢分封,行郡縣” 秦國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B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文化開始成為政治權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諸侯之鎮(zhèn),而無諸侯之權” 元朝中央集權得以加強 D 明太祖屢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嚴禁中外通商貿易 51孔子本人罕言“性與天道”,而朱熹則常提“理”“氣”“性”“太極”等形而上的概念。這一變化體現了儒學() A思辨化的趨向 B信仰重建的完成C普及化的實現 D倫理綱常的弱化52明清世情小說中,有描述僧尼因沾染上世俗氣息而還俗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出現僧尼世俗化的行為,甚至為此而還俗。這一現象源于() A君主專制的強化 B商品經濟的發(fā)展C理學地位的動搖 D雇傭關系的誘導531901年3月,鑒于總理衙門法定地位不強,衙署和編制過于簡單,根據駐北京外交使團的照會,李鴻章提出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冠于六部之首”。這反映了清政府() A由被動外交轉為主動外交 B進一步向近代外交轉變C吸取了義和團事件的教訓 D與列強開始了平等交往5419世紀后半期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思想。五四時期,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錯誤!超鏈接引用無效。思想自由”的辦學方針來對待中西文化。蔡元培此舉意在() A復古求解放以緩和中西文化沖突 B兼容中西文化促使各界思想趨同C平衡中西方文化以實現思想再造 D否定傳統(tǒng)文化以實現新思想啟蒙551937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法幣發(fā)行額度為141億元,到1945年8月增加到5569億元,遠遠超出了正常的紙幣增長。這反映出當時國民政府() A努力增強國統(tǒng)區(qū)人民的購買力 B通過貨幣增發(fā)貶值應對戰(zhàn)時危機C力圖擺脫英美等國對華的控制 D試圖擾亂抗日根據地的金融秩序56下表為1979-1984年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年增長率(依據龔關主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中的有關數據編制)。該表反映出() 錯誤!超鏈接引用無效。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 B農村經濟發(fā)展水平超過城市C廢除農業(yè)稅增加了農民收入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進展緩慢57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時代,本來有很多家庭有他們世襲的特權,這些皆所謂貴族。但從秦漢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單只皇室一家是世襲的,除卻皇帝可以把皇位傳給他兒子以外,政府里便沒有第二個職位,第二個家庭,可以照樣承襲。這表明A宗法制度和宗法觀念不復存在 B分封制度已完全退出歷史舞臺C選官用官權力從地方轉到中央 D宗法關系與政治關系日趨淡化58有學者認為,明末以來,美洲的豆類、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國、東南亞的廣大亞洲地區(qū)傳播,以其豐厚的產出和充足的營養(yǎng)支撐著眾多的人口,打破了傳統(tǒng)的糧食結構。他把這些現象稱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場的形成 B工業(yè)革命的開展C商業(yè)革命的影響 D亞洲人口的膨脹592015年12月1日凌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日元、歐元及英鎊之后第五個加入全球貨幣籃子的貨幣。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僅次于美元和歐元,意味著人民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下列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表述,最準確的是() A其資金可用于國際間金融領域的合作 B為成員國經濟復興建設提供長期貸款C美國在SDR貨幣籃子中的地位被動搖 D人民幣此后開始成為最重要世界貨幣60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寫道:“財富從一件教徒可以隨時拋棄的斗篷變成了一個不可撼動的鐵籠?!边@一觀點() A是工業(yè)革命的產物 B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C揭露社會財富懸殊 D使人們擺脫宗教束縛61、起居注是記載皇帝的言行錄。兩漢時由宮內修撰,為官修史書主要來源之一。魏晉以后設官專修。唐宋時凡朝廷命令赦宥禮樂法度賞罰除授群臣進對等事,皆按日記載。元明以后趨于簡單。據此可知A起居注客觀地反映了君主言行 B起居注擴大了歷史記載的范圍C起居注確保了修史上的政治性 D史書編撰的傳統(tǒng)制約著君權發(fā)展62、1813年和1833年,英國先后廢除東印度公司和中國的貿易壟斷權。20年代,英國同各主要國家訂立了互惠關稅協(xié)定,把工業(yè)品的進口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絲織品的進口禁令,降低了生絲、羊毛、煤等的進口率稅,廢止了包括機器在內的所有輸出品的限制。這表明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經形成 B自由貿易成為當時主流思想C工業(yè)革命加速了生產的效率 D殖民掠奪穩(wěn)固了英國的地位 63下表是籌辦夷務始末中,18421858年清朝皇帝和官員使用的與西方國家有關的詞匯分類,這反映了當時清朝體現中國對外關系基本哲學體現中國對西方國家看法體現中國對西方國家政策體現西方國家對中國態(tài)度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體、撫馭中外、撫有萬邦丑類、逆夷、夷性犬羊、性情狡詐、夷情叵測、夷禍、狼狽為奸查辦、秉公辦理、多方開導、恩準、格外施恩、辦理夷務、羈縻、馭夷、順其性而訓之情詞恭順、仰賴天恩、俯首聽命、真心悔過、乞恩、四夷來服、就撫、虛聲恫嚇、犯順、滋事、嘵嘵置辮A外交帶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 B遵循近代國際外交慣例C面臨外來侵略妥協(xié)退讓 D政治上依附于西方國家64、下面是1933年反映蘇聯(lián)建設的漫畫,該漫畫反映了A農業(yè)集體化對蘇聯(lián)工業(yè)提供資金 B蘇聯(liá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效果明顯C世界性經濟危機使西方轉變態(tài)度 D二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經濟建設未停滯二、主觀題:共三題,每題12分,共36分65(12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銅錢早在東周后期就已經出現,并且在后世一直得到廣泛的使用,到了晚唐至宋代不但鑄幣數量大增,貨幣制度亦趨向復雜,晚唐和宋代貨幣的廣泛使用給國家的幣源帶來了壓力。宋時平均每年的鑄幣數量為13萬至31萬貫,10世紀晚期達到88萬貫,到了11世紀高達183萬貫,但即便如此仍是供不應求。為了解決這一需要,政府有時限制鑄幣之外的用銅,或減少每貫錢的枚數,同時禁止銅幣外流,并且在這一政策證明無效時,對鑄幣征收高達50%的出口稅。政府甚至在四川、陜西等地試行鑄用鐵錢以在漢人與胡人之間設一道“鐵幕”,但未能取得成功。金銀的使用(如金沙、銀錠)一錯誤!超鏈接引用無效。度解決了鑄銅不足的危機,但奇怪的是,中國人很少使用這些貴重金屬貨幣。這時出現了一種最有趣的解決辦法,即發(fā)行紙幣,這就足以證明當時的貨幣經濟是何等發(fā)達。當時政府和商人都面臨著如何長途運送大量貨幣的問題。銅錢由于體積過于笨重而不合要求,于是各種紙幣和票據應運而生。摘編自費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1)根據材料,指出宋代為解決幣源壓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出現紙幣的背景,并指出紙幣出現的意義。(6分)66(12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作為晚清名臣的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上1 8年,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督辦蘆漢鐵路(盧溝橋至漢口,今京漢鐵路北段);另外一件是把內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yè)基地。以蘆漢鐵路的修筑為契機,張之洞以武漢為中心,先后創(chuàng)辦了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大冶鐵礦、漢陽鐵廠機器廠、湖北織布局等一批近代工業(yè)化企業(yè),居全國之冠。漢陽鋼鐵廠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聯(lián)合企業(yè),武漢一躍而成為全國的重工業(yè)基地。經過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清朝政府決定實行“新政”。1901年3月(光緒二十七年),成立督辦政務處,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兩江總督劉坤一“遙為參預”。張之洞會同劉坤一連續(xù)上了三道奏折。第一折主要是關于興辦學堂、廢除科舉制度,提出設立文武學堂,獎勵游學等建議。第三折主張采用西法,提出了編練新軍,修農政,勸工藝,定礦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銀元,行印花稅,推行郵政,官收洋藥,多譯東西各國書等建議。在第三折里,他說:“施之實政則不至于病民,至若康有為之邪說謬論,但以傳康教為宗旨,亂紀綱為詭謀,其實與西政、西學之精要,全未通曉,茲所擬各條皆與之判然不同。 摘編自謝放張之洞傳(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之洞興辦實業(yè)的背景。(3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張之洞的“新政”主張。(9分)67(12分)【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閱讀下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