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難全文及賞析【蜀道難】.doc_第1頁
李白蜀道難全文及賞析【蜀道難】.doc_第2頁
李白蜀道難全文及賞析【蜀道難】.doc_第3頁
李白蜀道難全文及賞析【蜀道難】.doc_第4頁
李白蜀道難全文及賞析【蜀道難】.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李白蜀道難全文及賞析【蜀道難】 唉呀呀!多么高峻偉岸! 蜀道真太難攀登,簡直難于上青天。 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 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 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眉山頂端。 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 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飛的黃鶴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于攀援。 青泥嶺多么曲折繞著山巒盤旋,百步之內(nèi)縈繞巖巒轉(zhuǎn)九個彎彎。 屏住呼吸仰頭過參井皆可觸摸,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徒長吁短嘆。 好朋友呵請問你西游何時回還? 可怕的巖山棧道實在難以登攀! 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 月夜聽到的是杜鵑悲慘的啼聲,令人愁思綿綿呵這荒蕩的空山! 蜀道真難走呵簡直難于上青天,叫人聽到這些怎么不臉色突變? 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 漩渦飛轉(zhuǎn)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水石相擊轉(zhuǎn)動像萬壑鳴雷一般。 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 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了什么而來到這險要的地方? 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難攻占。 駐守的官員若不是自己的近親;難免要變?yōu)椴蚶蔷岽藶榉窃旆础?清晨你要提心吊膽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覺防范長蛇的災難。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你膽寒。 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1)蜀道難:古樂府題,屬相和歌瑟調(diào)曲。 (2)噫吁嚱:驚嘆聲,蜀方言,表示驚訝的聲音。宋庠宋景文公筆記卷上:“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3)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國兩位國王的名字。何茫然:難以考證。何:多么。茫然:渺茫遙遠的樣子。指古史傳說悠遠難詳,茫昧杳然。據(jù)西漢揚雄巜蜀本王紀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柏灌、魚鳧,蒲澤、開明。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4)爾來:從那時以來。四萬八千歲:極言時間之漫長,夸張而大約言之。秦塞:秦的關(guān)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險阻,故稱四塞之地。通人煙:人員往來。 (5)西當:西對。當:對著,向著。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陜西眉縣、太白縣一帶)。鳥道:指連綿高山間的低缺處,只有鳥能飛過,人跡所不能至。橫絕:橫越。峨眉巔:峨眉頂峰。 (6)地崩山摧壯士死:華陽國志蜀志:相傳秦惠王想征服蜀國,知道蜀王好色,答應送給他五個美女。蜀王派五位壯士去接人?;氐借麂?今四川劍閣之南)的時候,看見一條大蛇進入穴中,一位壯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來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時,山崩地裂,壯士和美女都被壓死。山分為五嶺,入蜀之路遂通。這便是有名的“五丁開山”的故事。摧:倒塌。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棧:棧道。 (7)六龍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六螭?!斌ぜ待?。高標: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標識的最高峰。沖波:水流沖擊騰起的波浪,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卮ǎ河袖鰷u的河流。 (8)黃鶴:黃鵠(H),善飛的大鳥。尚:尚且。得:能。猿猱(n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類。 (9)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陜西略陽縣北。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二:“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北P盤:曲折回旋的樣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內(nèi)拐九道彎。縈:盤繞。巖巒:山峰。 (10)捫參歷井:參(sh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于地上的州國,叫做“分野”,以便通過觀察天象來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兇。參星為蜀之分野,井星為秦之分野。捫(mn):用手摸。歷:經(jīng)過。脅息:屏氣不敢呼吸。膺:胸。坐:徒,空。 (11)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巖:險惡陡峭的山壁。 (12)但見:只聽見。號古木:在古樹木中大聲啼鳴。從:跟隨。 (13)子規(guī):即杜鵑鳥,蜀地最多,鳴聲悲哀,若云“不如歸去”。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杜宇化為子規(guī)。子規(guī),鳥名也。蜀人聞子規(guī)鳴,皆曰望帝也。”這兩句也有斷為“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這種斷法順。 (14)凋朱顏:紅顏帶憂色,如花凋謝。凋,使動用法,使.凋謝,這里指臉色由紅潤變成鐵青。 (15)去:距離。盈:滿。 (16)飛湍(tun):飛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喧鬧聲,這里指急流和瀑布發(fā)出的巨大響聲。砯(png)崖:水撞石之聲。砯,水沖擊石壁發(fā)出的響聲,這里作動詞用,沖擊的意思。轉(zhuǎn),使?jié)L動。壑:山谷。 (17)嗟:感嘆聲。爾:你。胡為:為什么。來:指入蜀。 (18)劍閣:又名劍門關(guān),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余里。崢嶸、崔嵬,都是形容山勢高大雄峻的樣子?!耙环颉眱删洌何倪x卷四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文選卷五十六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币环颍阂蝗?。當關(guān):守關(guān)。莫開:不能打開。 (19)所守:指把守關(guān)口的人?;蚍擞H:倘若不是可信賴的人。匪,同“非”。 (20)朝:早上。吮:吸。 (21)錦城:成都古代以產(chǎn)棉聞名,朝廷曾經(jīng)設官于此,專收棉織品,故稱錦城或錦官城。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一劍南道成都府成都縣:“錦城在縣南十里,故錦官城也?!苯袼拇ǔ啥际小?(22)咨嗟:嘆息。 對蜀道難的寫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說法:甲、此詩系為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jù),不聽朝廷節(jié)制。 這首詩最早見錄于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岳英靈集,該書編成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岳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fā)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說明顯錯誤。至于諷刺章仇兼瓊的說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guān)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jù)。章仇兼瓊鎮(zhèn)蜀時,雖然盤剝欺壓百姓,卻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結(jié)朝中權(quán)貴,以求到長安去做京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后一種說法比較客觀,接近于作品實際。 一般認為,這首詩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寶元載至天寶三載)身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guī)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回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 本詩可大致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蠶叢及魚鳧”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主要寫開辟道路之艱難。詩人從蠶叢、魚鳧開國的古老傳說落簍,追溯了蜀秦隔絕、不相交通的漫長歷史,指出由于五位壯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在不見人跡的崇山峻嶺中開辟出一條崎嶇險峻的棧道。強調(diào)了蜀道的來之不易。 第二部分,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到“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主要寫跋涉攀登之艱難。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前八句為一層,強調(diào)山勢的高峻與道路之崎嶇。先例舉了六龍、黃鶴、猿猱這些善于飛騰攀登的鳥獸面對蜀道尚且無可奈何的情況,以映襯人要攀越蜀道談何容易;又特地選擇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嶺加以夸張描繪,顯示蜀道之高聳入云,無法通行。“問君西游何時還”以下為第二層,描繪了悲鳥、古樹、夜月、空山、枯松、絕壁、飛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動靜相襯,聲形兼?zhèn)?,以渲染山中空曠可怖的環(huán)境和慘淡悲涼的氣氛,慨嘆友人何苦要冒此風險入蜀。 第三部分,從“劍閣崢嶸而崔嵬”到“不如早還家”,由劍閣地理形勢之險要聯(lián)想到當時社會形勢之險惡,規(guī)勸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歸長安。這部分亦可分為兩層。前五句為一層,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一夫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突出劍閣關(guān)隘險要,后六句為一層,以毒蛇猛獸殺人如麻暗喻當?shù)剀婇y如憑險叛亂則將危害百姓,規(guī)勸友人早日離開險地。 全詩主要由以上三部分組成,至于在詩中三次出現(xiàn)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兩句詩,則是綰連各部分的線索。它使全詩首尾呼應,回旋往復,綿連一體,難解難分。 蜀道難是漢樂府舊題,屬于“相和歌辭”中的“瑟調(diào)曲”。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十引樂府解題說:“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都是四川山名)之阻”。自梁簡文帝至初唐張文琮,曾有不少人用此題目寫過詩。李白此詩,雖然也沿用了樂府舊題描寫蜀道艱難,但內(nèi)容較前有所豐富,思想意義也比較積極。 描繪蜀道的奇崛艱險是本詩的一個主要內(nèi)容,這類詩句,占據(jù)了全詩的大部分篇幅。李白對故鄉(xiāng)四川和祖國山河非常熱愛,他的許多詩篇都強烈地表現(xiàn)出這一情感。蜀道難也是如此。雖然,為了達到規(guī)勸友人的目的,他極力夸張、描繪了蜀道之艱險可怖,然而對祖國山河的真誠熱愛,使他不由自主地對筆下的蜀道傾注了飽滿的熱情,在描繪蜀道之艱險可怖的同時也寫出了它的突兀、崢嶸、強悍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顯示出了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 其次,本詩體現(xiàn)了作者與王炎的深情厚誼。李白很重友情,他與詩人杜甫、道士吳筠、農(nóng)民汪倫的友誼向來是文學史上的美談。他與王炎的交情也很深。王炎入蜀,他一連寫了劍閣賦、送友人入蜀等詩文相送,王炎去世,他又寫了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深表哀悼。在本詩中,他于描繪蜀道之時,每每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問君西游何時還?”“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側(cè)身西望長咨嗟”一類感嘆,對王炎此行深表擔憂,并誠懇規(guī)勸王炎及早還家,表現(xiàn)出對友人的真切關(guān)心和一懷深情。 如前所述,本詩當作于天寶初。當時,唐朝社會表面上尚算安定繁榮,但骨子里卻矛盾重重,不無危險。一方面,是“法令弛壞”,土地兼并嚴重,一方面,藩鎮(zhèn)擁兵自重,朝廷難以控制。因此,李白此詩第三部分的有些詩句,盡管仍側(cè)重于描寫蜀道地勢險要,但也于有意無意之間流露出他對國事危殆的憂慮,流露出了他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guān)心。 無論從哪個藝術(shù)角度衡量,蜀道難都堪稱是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個性。 首先是感情強烈。開篇伊始,作者就以“噫吁賊!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強烈詠嘆,奔騰直瀉,抒發(fā)出他對蜀道高峻艱險所感到的驚愕、感慨,而后,在詩的中間和結(jié)尾,他又兩次重復了這一詠嘆,將自己的強烈感情籠罩全詩,給人以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的感覺,讀來令人心潮激蕩。 其次是夸張極度??鋸埵窃娙顺S玫乃囆g(shù)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張與眾不多,他往往把筆下的事物夸張到極度,而且動輒用“千”;“萬”等巨額數(shù)詞來形容修飾。如“白發(fā)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輕舟已過萬重山”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都是典型的例子。就蜀道難而言,他的夸張也到了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地步。人說登天最難;而他卻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成語有云,談虎色變,他卻道“蜀道之難”,“使人聽此凋朱顏!”民謠相傳,“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筆下竟成了“連峰去天不盈尺”。為了強調(diào)秦蜀交通阻隔時間之久遠,他說是“四萬八千歲”,為了突出青泥嶺山路之盤曲,他說是“百步九折”;而為了顯示蜀道之高聳,他甚至夸張說連為太陽駕車的六龍至此也要掉頭東返這些極度的夸張,雖不符合事物實際,但卻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艱險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凜然氣勢。 再次,想象豐富奇特。李白在這首詩中的想象力是驚人的,超越時空限制,不受任何約束。從蠶叢開國、五丁開山的古老傳說到“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的可怕現(xiàn)實,從六龍回日之九重云霄到?jīng)_波逆折之百丈深淵;既有“百步九折”、“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各種圖景展現(xiàn),又有“悲鳥號、“子規(guī)啼”、“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諸般音響激蕩;甚而至于還有“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的切身經(jīng)歷、實地感受。憑借神奇的想象,作者具體描繪出了蜀道崢嶸崔嵬的面貌,生動渲染出了它陰森幽邃的氛圍,使人如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歐陽修曾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太白落筆生云煙”(太白戲圣俞),形象地說出了人們讀蜀道難后所得到的藝術(shù)感受。 應該注意的是,作者還將神話、傳說與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張結(jié)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輔相成,交融為一體。這是李白詩浪漫主義風格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本詩藝術(shù)上的又一特色。在這首詩里,作者采撅了蠶叢開國、五丁開山、子規(guī)啼恨的古老傳說及六龍回日的瑰麗神話,把它們編織在他對蜀道艱難的奇特想象和夸張描繪之中,為筆下的山嶺石棧涂抹上一層古樸悲涼而又神奇迷離的色彩,使整首作品散發(fā)出濃郁的浪漫氣息。需要指出,這些神話、傳說,既是作者想象的內(nèi)容,也是他恣意夸張的體現(xiàn),三者是互為表里,難以拆分的。 最后,談談蜀道難句式的靈活多變與語言的奔放恣肆。李白生性豪放不羈,寫詩也喜歡用句式自由、葉韻寬松的歌行體,以便任意馳騁才氣,表達胸中起伏多變的強烈感情。這首詩是七言歌行,句式以七言為主,又摻雜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短者僅三字,長者達十一字,長短不等,錯落交接,時而散漫,時而整齊,隨心所欲,又舒卷自如。再從語言來看,既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的勻稱整飭,也有“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的散漫舒展;既有“枯松倒掛倚絕壁”之精煉凝重,也有“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之流暢輕快,“危乎高哉”一句同義反復,是故作。重筆以提起氣勢:“噫吁喊”三字選用虛詞,乃無心弄巧卻別具風致,且又以由川方言入詩奔放恣肆,毫無規(guī)范可循,沖口而出,卻又無施不宜,對內(nèi)容的衷達與情感的抒發(fā)起了富有成效的輔助作用。 這首詩是襲用樂府舊題,意在送友人入蜀。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 至于本詩是否有更深的寓意,歷代有各種不同看法。然而就詩論詩,不一定強析有寓意。但從詩中,“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看,卻是在寫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時,告誡當局,蜀地險要,應好好用人防守。 詩采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全詩感情強烈,一唱三嘆,回環(huán)反復,讀來令人心潮激蕩。 這首詩大約是天寶(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并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guān)切。 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 從“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為一個段落。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嘆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diào)。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詠嘆反復出現(xiàn),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蕩著讀者的心弦。 說蜀道的難行比上天還難,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沖,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太白峰在秦都咸陽西南,是關(guān)中一帶的最高峰。民諺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痹娙艘钥鋸埖墓P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并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一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下面即著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 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至“使人聽此凋朱顏”為又一段落。這一段極寫山勢的高危,山高寫得愈充分,愈可見路之難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標接天,擋住了太陽神的運行;山下則是沖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詩人不但把夸張和神話融為一體,直寫山高,而且襯以“回川”之險。唯其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詩人意猶未足,又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山高得連千里翱翔的黃鶴也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以上用虛寫手法層層映襯,下面再具體描寫青泥嶺的難行。 青泥嶺,“懸崖萬仞,山多云雨”(元和郡縣志),為唐代入蜀要道。詩人著重就其峰路的縈回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xiàn)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懼心理,捕捉了在嶺上曲折盤桓、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jié)動作加以摹寫,寥寥數(shù)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難行似乎寫到了極處。但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借“問君”引出旅愁,以憂切低昂的旋律,把讀者帶進一個古木荒涼、鳥聲悲凄的境界。杜鵑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更覺蜀道之難。詩人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huán)境氣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自“連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結(jié)束,主要從山川之險來揭示蜀道之難,著力渲染驚險的氣氛。如果說“連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飾山峰之高,“枯松倒掛倚絕壁”則是襯托絕壁之險。 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后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成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后,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zhuǎn)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shù)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風光變幻,險象叢生。在十分驚險的氣氛中,最后寫到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三十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jù)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zhàn)亂的發(fā)生,并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guān)切。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潛伏著危機,后來發(fā)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 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shù)地展現(xiàn)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宛如歷歷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于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借以抒發(fā)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zhì),因而才呈現(xiàn)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tài)。詩人善于把想象、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馳走風云,鞭撻海岳”(陸時雍詩鏡總論評李白七古語),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guī)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chuàng)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shù)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岳、笑傲凌滄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東府古題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詩句,字數(shù)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詩的用韻,也突破了梁陳時代舊作一韻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寫蜀中險要環(huán)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編河岳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diào)”。 關(guān)于此篇,前人有種種寓意之說,斷定是專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顧炎武認為,李白“自為蜀詠”,“別無寓意”。今人有謂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游中屢逢躓礙的生活經(jīng)歷和懷才不遇的憤懣,迄無定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相鉤連”,用了四韻,為全詩定下豪放的基調(diào),并用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蜀王本紀中記載了一個關(guān)于蜀道的神話。據(jù)說當年秦惠王時,蜀王部下有五個大力士,稱為“五丁力士”。他們力大無窮。于是秦惠王送給蜀王五個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開路,迎娶美女。在回行路上,見一條大蛇躥入山洞,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動山搖,山嶺崩塌,壓死了五丁力士。秦國的五個美女都奔上山去,化為石人。這個神話,反映著古代有許多勞動人民,鑿山開路,犧牲了不少人,終于打開了秦蜀通道。李白運用這個神話的母題,寫了第五韻二句:“地崩山摧壯士死”,也可以說是指五丁力士,也可以說是指成千累萬為開山辟路而犧牲的勞動人民。他們死了,然后從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棧道連接起來。第一段詩到此為止,用四韻八句敘述了蜀道的起源。 第二段共享九個韻,描寫天梯石棧的蜀道?!傲埢厝铡币彩且粋€神話故事,據(jù)說太陽之神羲和駕著六條龍每天早晨從扶桑西馳,直到若木。左思蜀都賦有兩句描寫蜀中的高山:“羲和假道于峻坂,陽烏回翼乎高標?!濒撕秃完枮醵际翘柕拇~。文意是說:太陽也得向高山借路。而最高的山還使太陽回飛避開。“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這一句就是說:上面有連太陽都過不去的高峰?!案邩恕笔歉吲e、高聳之意,但作名詞用,因而可以解作高峰。蕭士赟注引圖經(jīng)云:高標是山名。這是后代人誤讀李白詩,或有意附會,硬把一座山名為高標。原詩以“高標”和“回川”對舉,可知決不是專名。 這兩句詩有一個不同的文本。河岳英靈集、極玄集這兩個唐人的選本、敦煌石室中發(fā)現(xiàn)的唐人寫本,還有北宋初的唐文粹,這兩句卻不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而是“上有橫河斷海之浮云,下有逆折沖波之流川”。從對偶來看,后者較為工整,若論句子的氣魄,則前者更為壯健??赡芎笳呤钱敃r流傳的初稿,而前者是作者的最后改定本。故當時的選本作“橫河斷?!保铌柋幎ǖ募咀鳌傲埢厝铡?。 以下一大段又形容蜀山之高且險。黃鶴都飛不過,猿猴也怕攀緣之苦。青泥嶺,在陜西略陽縣,是由秦入蜀的必經(jīng)之路。這條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巖上紆回盤繞,行旅極為艱苦。參和井都是二十八宿之一。蜀地屬于參宿的分野,秦地屬于井宿的分野。在高險的山路上,從秦入蜀,就好似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著星辰前進。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著胸膛,為此而長嘆。這個“坐”字,不是坐立的坐,應該講作“因此”。 以上是第二段的前半,四韻八句,一氣貫注,渲染了蜀道之難。下面忽然接一句“問君西游何時還”,這就透露了贈行的主題。作者不像作一般送行詩那樣,講些臨別的話,而在描寫蜀道艱難中間,插入一句“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呀?”由此反映了來去都不容易。這一句本身也成為蜀道難的描寫部分了。 “畏途巉巖”以下四韻七句,仍然緊接著上文四韻寫下去,不過改變了描寫的對象?,F(xiàn)在不寫山高路險,而寫山中的禽鳥了。詩人說:這許多不可攀登的崢嶸的山巖,真是旅人怕走的道路(畏途)。在這一路上,你能見到的只是古樹上悲鳴的鳥,雌的跟著雄的在幽林中飛繞。還有蜀地著名的子規(guī)鳥,常在月下悲鳴。據(jù)說古代有一個蜀王,名叫杜宇,號為望帝。他因亡國而死,死后化為子規(guī)鳥,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鳴,好像哭泣一樣。 以下還有一韻二句,是第二段的結(jié)束語。先重復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接著說:使人聽了這些情況,會驚駭?shù)米兞四樕?。“凋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