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與河北民歌茉莉花5千.doc_第1頁
江蘇與河北民歌茉莉花5千.doc_第2頁
江蘇與河北民歌茉莉花5千.doc_第3頁
江蘇與河北民歌茉莉花5千.doc_第4頁
江蘇與河北民歌茉莉花5千.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與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比較分析摘要: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特點,民歌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根據(jù)不同的地域在歌詞、曲調,韻律方面也有所不同。本文是淺談江蘇民歌茉莉花與河北民歌茉莉花不同的歌詞、旋律、節(jié)奏與情調。文章從歌曲主要曲式、調性以及地方民歌的風格來闡述自己對這首歌曲的藝術真情感受。本文研究著名民歌茉莉花的江蘇與河北不同之處的對比,并期待以此理論為歌曲的發(fā)展作貢獻。關鍵詞:民歌;茉莉花;比較;分析 民歌茉莉花是我國很多地方都流行唱頌的歌曲。根據(jù)音樂歷史資料的記載,江蘇茉莉花是所有其他地方茉莉花的源體,成了祖國各地國際國內盛世大事的一種必選唱曲目,而其經(jīng)過不同的地域也衍生出了各地的民歌。在這些各地不同唱法以及不同歌詞的民歌中,河北茉莉花尤其引入注目,為此,筆者提出了對于江蘇和河北兩地不同的民歌對比的研究。一、民歌茉莉花簡介民歌茉莉花在我國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唱法,而盡管主體是茉莉花,但是其表述的方式不一樣。無論是哪一個地域的關于茉莉花的民歌,都著重于表達茉莉花的純潔、美麗與優(yōu)雅,并且從中透露出濃濃的生活氣息。在我國歌唱茉莉花的民歌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河北的和江蘇的。 茉莉花從誕生至今已經(jīng)有了 500 多年歷史,其源于江蘇,在流經(jīng)各地的過程中經(jīng)過不同地方的民間藝人根據(jù)本地的演唱習慣而不斷加工改編而成了今天各地相異的風格。在融入了各地的方言、民俗、文化之后,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氣質。江蘇茉莉花以其母體的地位,更具威儀之感。其委婉、輕柔,優(yōu)美的江南風格得以成其傳頌中華甚至國際之壇。而河北茉莉花因受到北方文化影響,帶有拖音,表現(xiàn)得更為爽朗、活潑和豪放大氣。二、江蘇民歌茉莉花與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對比分析 江蘇民歌茉莉花與河北民歌茉莉花因為地域不同,其所表現(xiàn)的文化歌唱藝術也有所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歌詞、旋律、節(jié)奏、方言和情調五個方面。(一)歌詞對比 民歌流傳到不同的地域,就有不同的傳唱,而在不同地域的傳唱中就出現(xiàn)了表達內容的不同,也就是出現(xiàn)了歌詞的變化。 江蘇民歌茉莉花中的歌唱如此: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 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 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 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fā)芽。歌詞強調的是對花兒的直接贊賞,是直接對對茉莉花的描摹。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歌詞基本內容和母體江蘇民歌的一致,但是加上了:“張生跳過粉皮墻”這一段落。加入了故事元素,讓歌唱現(xiàn)代具有敘事的情感,讓人感受到歌曲帶來的趣味。 在江蘇民歌茉莉花中,強調的歌詞是“好一朵”以及“香也香不過她”,從中看出,歌唱者強調的是其美雅無與倫比的自豪感。而在后面唱到的“怕來年不發(fā)芽”正應和了前面所唱到的關于其美雅得無與倫比的風華的絕世,也就是說,茉莉花是不可多得的東西,是永遠令人向往和羨慕的。歌唱表達了茉莉花的高雅與純潔不可侵犯。而河北民歌則強調的是“手捧著茉莉花”。由這個“手捧著茉莉花”可以看出歌詞除了表達茉莉花的美麗之外,還映襯了姑娘的純樸美好,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帶有對于心上人的期盼。著重于以花來襯托人的純樸美麗,又通過人的動感來體現(xiàn)花的嬌姿,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二)旋律對比旋律是一首歌曲的美的表現(xiàn)。江蘇民歌茉莉花以吳語的軟噥來表花的雅麗。著重于以四拍子的蔓延來體現(xiàn)出花的優(yōu)雅情狀。歌曲聽起來抒情優(yōu)雅而浪漫多情。而河北民歌茉莉花則是以二拍子的輕快來強調花給人帶來的喜悅感,音樂形象突出,敘事性強,聽起來愉快開心。河北民歌茉莉花曲子屬于五聲調式。是一個單樂段,共分為三句。第一句(1-4)結束音在屬音上,并且屬音時值 2 拍,由此來強調屬音的核心作用。第二句(5-8)由屬音開始結束在宮音上,給人以穩(wěn)定的感覺。第三局(9-最后)這是一氣呵成的樂句,無論從歌詞還是旋律上都不能分開。整首曲子節(jié)奏比較緊密,十六分音符運用的較多,表現(xiàn)了南方人性格委婉細膩,說話溫柔的特點。旋律上以級進為主,音程大多數(shù)在二度、三度的范圍進行,如圖1譜例分析。 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曲式結構為a(4+4)+b8+c8+d6,它屬于非方整性單樂段。共分四句,第一句(1-8)結束音在徵音上。第二句(9-16)結束音回到宮音上。第三句(17-24)運用新題材,結束在角音上。第四局(25-最后)又回到原來的主題,結束在徵音上。整首曲子節(jié)奏較分散,這正體現(xiàn)了北方人說話唱歌的特點。旋律上行為主,但是旋律度數(shù)寬廣,使用了很多六、七度的大跳音程、下滑音、波音。 (三)節(jié)奏對比節(jié)奏是體現(xiàn)一首歌曲的整體感以及其感情基調的重要體現(xiàn)。人在說話的時候,有停頓、有延長聲調、有升高音也有降低音。在走路的時候也有著不同的姿勢。這些聲音在音樂藝術的表現(xiàn)中是用不同的節(jié)奏來表達的。因為節(jié)奏的長短與急緩,或者徐徐有致或者緊進慢行,都是表達著人的感情的基礎。沒有節(jié)奏就不能表達人的感情。 茉莉花,不同的聲部配合著樂聲來進行旋轉或者平移,這種音樂語言的表達給人的思想傳遞勝過用大聲的朗讀來表達。因為節(jié)奏給人的是一種心靈的節(jié)律的感應。節(jié)奏的變化,在音樂的渲染中表達著歌唱者情感熱烈的迸發(fā)。同時,演唱者在音樂的節(jié)奏中,把握歌詞文學形象的力度,而節(jié)奏的文學力度直接表現(xiàn)了作品的內容。江蘇茉莉花的聲音優(yōu)美動聽,在聲音的表達上,表現(xiàn)出委婉細膩優(yōu)美的節(jié)奏,給人以活潑輕快的感覺。同時,樂句的連貫性,聲音的強弱對比,聲音變化都體現(xiàn)其藝術表現(xiàn)的靈活多變的手段,生命力很強。在每段時間所表達的歌詞,思想感情均不同,聲音有強有弱,后句比前句音調較高,強弱的對比體現(xiàn)出強烈明顯的節(jié)奏對比,使作品顯示出其明快歡慶之感。河北茉莉花的聲音大二度來進行。其兩拍子的節(jié)奏歡快,但是跨度的連軸又顯示出其悠長纏綿,所以歌曲的表達婉轉而悠揚綿長,令人感覺心曠神怡,但是又充滿著歡快感。這種跨度的節(jié)奏時而婉轉悠揚、時而抒情纏綿,時而輕快活潑,很好地表達出歌唱者對茉莉花的欣賞之情、贊美之情。(四)方言對比流傳在不同文化地域的民歌受到當?shù)胤窖缘牟煌挠绊懢陀兄煌恼Z言表達方式。江蘇民歌茉莉花以輕柔細膩的吳語來演唱,江南的風情讓歌曲顯得溫柔而浪漫多情。從聲音的細軟中可以感受到茉莉花帶來的嬌美與純潔。好歌曲在人腦中造成的影像是如同美術水墨畫中的山水畫,在層次感的創(chuàng)造上,給人以豐富感。因為它只有一種顏色(墨色)來繪畫,物象的主、次、先、后、遠、近主要都是通過著墨的濃淡和描圖來創(chuàng)造的。從美術的角度來分析這首歌曲,就發(fā)現(xiàn)其好比水墨畫,歌唱愛情的磅礴力量、富麗華美是主體,是歌曲的主腦、“詩眼”,而江蘇民歌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香也香不過”之類的經(jīng)過句、陪襯句,在樂曲的轉折、引伸上都是通過江南的方言來表達其富有特色的地域方言文化,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帶來了歌曲的趣味性。而河北民歌茉莉花以河北口音,也就是近似標準普通話的口音來演唱,帶有北方人特有的爽快與活潑。在對“手捧者茉莉花”的演唱中,以愉快的快節(jié)奏的音來表達對茉莉花的喜愛之情,表達比較直接爽朗。每句歌詞都有“哎“、“吔”、“怎么”、“那個”、“哎咳”、“哎哎咳”等帶有明顯的北方方言的襯詞作為過渡或者補充,鮮活地表明了北方人民樸實純真的生活。(五)情調對比 江蘇民歌茉莉花中唱到“我有心摘一朵帶”等歌唱透露出姑娘對于茉莉花的遠看可不敢亂摘的羞澀,而在河北民歌中明快的“手捧著茉莉花”與江蘇的則完全相反。歌詞中所提及的姑娘都對茉莉花有著喜愛與向往,但是其行為動作的表現(xiàn)卻不同。前者給人帶來的是姑娘向著茉莉花卻舉步欲止的情態(tài),而后者則表現(xiàn)出其爽朗大方為了花兒而不畏懼之情??梢哉f,江蘇民歌中的茉莉花與人一般嬌媚羞澀,充滿著柔情嬌然之態(tài),而河北民歌中的茉莉花與人都是爽朗而開懷的。從中也體現(xiàn)出不同地域文化對于歌曲的影響。四、兩首民歌的情感表達情感是歌唱表達的目的。情是從意而生的,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的,所以說“即意生情”。意和情是密切相關的。無意就沒有情。唱論中常常提到,唱歌主要是唱意、唱情、唱心。從“即意生情”、“以情帶聲”,求得“情聲并茂”來打動人心。 加強了情,也就是為了突出意,詩中所說“待到情來意自生”,達到影響眾多,感動聽眾,震撼人心的目的。有些歌者,聲音很漂亮,唱得也準確,技巧也不錯,但表演,淡如止水,沒有一點味道,不感人,其根本原是缺乏個“情”字,不是用心來歌唱。沒有情的歌便唱得聲音再好,一時也許獲得一些掌聲,卻是無法動人心,經(jīng)不起推敲的。 唱歌重視唱情,由來很久了,自居易有句詩?!肮湃撕惹?,今人唱歌兼唱情”??梢娺@種“唱歌唯唱情”,自古就有。有不少人,對唱情并不重視,有些人是不會用情,有些照顧到聲音,就顧不到情了。特別是演唱一些技巧較難的歌曲,要他克服聲音技巧上的難度,已經(jīng)疲于奔命。字,意、情就管不過來了。還有一些人,不懂得用情,這是由于研究不夠,不用心,見歌就唱,也不了解無情之歌是最蹩腳的。演唱所表達出來的詞曲,好比那美術中的圖畫,有線條,有顏色。線條在音樂中好比曲腔,顏色好比聲音的醇度。它是用著墨的濃、淡,凝聚或松散,空間的安排,以及結構的調度來體現(xiàn)的。在茉莉花的演唱,歌曲所體現(xiàn)出來的共鳴、力度、語勢、情感的變化,給人帶來許多不同的音色感。在歌詞演繹中描繪出歌唱主體對象的遠近、大小、高低、濃淡,給人美感,也體現(xiàn)出演唱者對于這些美的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 茉莉花帶有明顯的地域性,是各地勞動人民在勞動中用音樂傾訴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因此其帶有強烈的熱愛生活的色彩,動聽而優(yōu)美的旋律正是表達了他們對于生活的感恩。歌曲的旋律特點,從節(jié)拍、節(jié)奏、以及音高,都是圍繞著情感的表達而進行,在情感的渲染中,也讓人聯(lián)想到那個站在香氣四溢的茉莉花園中的那個賞花、愛花、惜花的純潔少女。這些情真的表達,通過“采” 、“戴”等詞來體現(xiàn)出其動態(tài)之美,“怕”的羞澀更體現(xiàn)出其感情之深刻,把鮮花與人的對襯托非常完美地展示出來。 茉莉花的演唱,從頭到尾,不是通篇嘹亮,而是分有輕、重、快、慢、顯、隱。從轉折順承處打動人心。把歌唱得有起伏,語言的轉折,情意的訴述,表現(xiàn)得異常適切而又有變化,把歌曲所表現(xiàn)的情思,景物的主、次、先、重、近和它的喜、悲、哀、樂,用情的深、淺,做得有型,通過歌唱藝術,把樂趣的真情,很有層次地傳達給把聽眾一步一步帶到音樂的深處,使人聽后,“竟夕意難平”。 茉莉花的詞曲家在第一段以娓娓動人的聲音來表達茉莉花之美,讓聽眾在甜美的聲線、恬靜的樂音中產(chǎn)生對茉莉花形象的聯(lián)想。接著用龐然的聲器來表達茉莉花雅麗純潔之美。在動靜相宜中,如同給人真切的既有具象、也有聲象之茉莉花景觀。 茉莉花綺麗清新,淡裝素質,呢呢細語的樂篇,聽后也有沁人肺腑,感慨萬千的魅力。我們渴求精神上的英氣煥發(fā),鼓舞志氣的歌篇,就應該發(fā)展一些秀柔優(yōu)美,委婉陳情的樂衄和表演來撫慰心靈 選自:陳葉. 如何演唱好一首歌曲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0(01) 。這首歌曲所引發(fā)的意境就是給人們展現(xiàn)了一幅潔白的茉莉花。而曹燕珍具有很好的音樂感染力。她可以創(chuàng)造出不同形象的的不同的具體可感性不同。在她的藝術作品中,不論是憑直覺就是能聽到的,還是通過想象在內心視象中顯現(xiàn)的,其形象、畫面都是非常具體的。而音樂無形無色,不僅看不見,也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它可以表現(xiàn)語言不能表達的人們心底意向、潛在的情緒,但不能描寫具體的行動。她讓歌曲直接訴諸聽覺,用可以感覺到的音響來打動人的感情,給人以具體可感的音樂形象。五、結語 語言表現(xiàn)意識,又促進意識的發(fā)展。民間歌謠就是勞動人民以富有音樂性的語言表現(xiàn)生活、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情的口頭詩歌創(chuàng)作。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歷史悠久、酷愛唱歌的民族,通過歌謠文學性與音樂性相結合的審美形式,來表現(xiàn)勤勞智慧、熱愛生活的高尚品格和呼喚自由、渴望幸福的思想意識。參考文獻:1 陳娜. 中國民歌茉莉花之研究D. 河北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