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_城 關(guān) 四 小 寫 字 課 程 教 材 開 發(fā) 組 編 印-可編輯修改-目錄 技法篇: 一、什么是八卦格 3二、“雙姿”詳解 4 三、硬筆書法間架結(jié)構(gòu)要領(lǐng) 6 四、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28法 11 五、楷書間架結(jié)構(gòu)例談 14 字帖篇: 三年級上冊生字表 21 技法篇一、 什么是八卦格什么是八卦格?2011年11月20日,中央電視臺10套我愛發(fā)明欄目播放了書法家翟東的發(fā)明八卦格練字法。八卦格在田字格、回宮格的基礎(chǔ)上,增添了正八邊形字框和四個角標,能把所有漢字容納其中。使練習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漢字點畫位置及結(jié)構(gòu)特征,很快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這種方法比起傳統(tǒng)的田字格、米字格、回宮格等方法有諸多優(yōu)點。田字格和米字格都只有一個點位可以參照,不容易弄清漢字點畫的位置;回宮格也只有四個參照點。而八卦格則有多達二十五個參照點。因而使學習者能很容易找準漢字的每一個點畫的起止位置、走向及變化,從而寫好漢字。所以小學生借鑒八卦格練習書法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圖)技法篇二、 “雙姿”詳解“寫 字 雙 姿”要 求 細 則一、坐姿硬筆字和毛筆字的坐姿大體相同。正確的姿勢是“頭正、身直、肩松、足安”八個字,臀部坐在椅子上,大腿不上椅,胸離桌沿約一拳遠。頭正,就是頭部端正,稍微向前,呈端正之勢。這樣視線直,下筆就容易看得準。頭距紙面約一尺遠,不要低伏在紙前,也不要向左右側(cè)偏。這樣可防止視力損傷,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身直,就是身子要坐得正直,不能側(cè)偏,兩肩齊平,腰部挺直,呈挺健之勢。這樣能保持精力充沛,另外胸部不要貼桌沿,距離約一拳遠,以免妨礙呼吸,并能預(yù)防長期造成的脊柱彎曲。肩松,就是兩肩放松,兩臂自然撐開,放在桌面上呈均衡之勢,兩肘懸空。右手執(zhí)筆,左手按紙,這樣寫字時能揮筆自如,橫易平,豎易直,撇捺也易放得開。足安,就是兩腳要自然平放地面,與肩同寬,雙腿不要交叉、伸展或蜷曲,呈穩(wěn)定之勢。二、執(zhí)筆姿勢1、毛筆執(zhí)筆毛筆執(zhí)筆常用的是五指法(古稱拔鐙法):按、壓、鉤、頂、抵,充分說明了五指執(zhí)筆各指間的相互關(guān)系。按:用大拇指上指端,從筆管的左側(cè)面按住與食指共同捏住筆管。壓:用食指的上節(jié)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鉤:即中指彎曲鉤住筆管。向下、向左下、右下運筆時主要靠中指鉤的力量。頂:用無名指的指甲根部頂住筆管,起到由里向外的推動作用,它的用力和中指是相對的,寫鉤、挑等筆劃時靠頂?shù)膭幼?。抵:因無名指力量不足,小指緊緊依附在無名指下面而碰不到筆管,用力方向隨無名指,起輔助作用。五個指頭配合運用就能把筆管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五指的力量集中在筆上,筆就自然穩(wěn)固,但不要用僵勁,運筆時要自然靈活,各指力量既有主次,又相互配合。毛筆執(zhí)筆還須做到五項要求:即指實、掌虛、腕平、肘起。指實:就是五個手指都要實,小指緊貼無名指,其余手指都著實貼住筆管。掌虛:就是要求執(zhí)筆掌心空虛,好象握一個雞蛋,小指和無名指都不要碰到掌心。腕平:就是手腕要與桌面平行(主要是指橫向而不是縱向),這樣有利于把筆豎直,便于運腕。肘起:即右臂完全懸空,腕和肘都不靠在桌面上,一般要求下臂與桌面平行(橫向與縱向都平),用于寫大字、寫行草書的時候,對一般小學生不強作要求,小學生一般都是寫小、中字,利用枕腕和懸腕即可。關(guān)于執(zhí)筆高低,可以靈活掌握。有小字一寸、中字二寸、大字三寸之說,小學生練字,小指離筆頭一、二寸之間即可。2硬筆執(zhí)筆(“一尺一寸一拳”:胸離桌,一拳頭;手執(zhí)筆,只一寸;眼和紙,離一尺。)硬筆包括鉛筆、鋼筆、圓珠筆等,執(zhí)法類同。硬筆執(zhí)筆方法可概括為捏、托、墊、靠。捏,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筆桿離筆尖約一寸的地方。托,用中指第一節(jié)墊在筆桿下端。墊,無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彎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筆桿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最高處。使筆桿傾斜度保持在45o60o為宜,寫小字傾斜角宜大,寫大字傾斜角宜小,以充分保證筆尖的活動范圍,發(fā)揮彈性作用。執(zhí)筆規(guī)范、持久。另外,寫硬筆字手腕要著桌面,橫向略傾,不能外翻,以保持筆尖始終朝左前方,才能運用自如,避免出現(xiàn)拖筆寫字的錯誤用筆方法。技法篇三、硬筆書法間架結(jié)構(gòu)要領(lǐng) (1)上面是寶蓋的字,其余筆畫應(yīng)帽于其下。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余筆畫應(yīng)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如:績、議、讀(5)有橫擔的字,中橫應(yīng)該寫得長些;如:喜、吾、安(6)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yīng)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筆不應(yīng)彎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筆不應(yīng)直長。如:句、勻、勿(9)橫短撇長;如:左、在、尤、龍(10)橫長撇短;如:右、有、灰(11)橫畫短豎畫長的字,撇捺應(yīng)延伸。如:木、本、朱(12)橫畫長豎畫短的字,撇捺應(yīng)縮短。如:樂、集(13)橫長豎短。如:十、上、下、士(14)橫短豎長。如:才、斗、豐、井(15)上下有橫畫的字,應(yīng)上短而下長。如:丕、正、亞(16)左右有豎畫的字,左邊應(yīng)收而右邊伸展。如:目、自、因、固(17)左為撇畫右為豎畫的字,應(yīng)左撇短右豎長。如:川、升、邦(18)左為豎畫右為撇畫的字,左豎應(yīng)手斂而右撇應(yīng)放展。如:伊、侈、修(19)有幾點的字,各點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變化。如:亦、赤、然(20)有數(shù)橫畫的字,各橫長短要不同,使其不顯得呆板。如:三、冉(21)由兩個相等部分組成的字,左右要均勻。如:顏、顧(22)由三部分組成的字,中間務(wù)正。如:御、謝、樹(23)由上下兩部分構(gòu)成的字,上下兩部分各占一半,中間稍加變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的字,頭和尾伸縮要得當。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邊取齊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邊取齊。如和、知、細(27)外為四疊的字(四個口),整個字形要正方。如:囂、器(28)內(nèi)為四疊的字,布置要均勻、緊密。如:爽、齒(29)斜勒筆畫不要寫平,寫平了則沒有氣勢。如:七、也(30)平勒畫若寫斜了則不端正。如:云、去、且、旦(31)縱捺之字,要積聚起筆,收攏尾筆。如:丈、尺、史、又(32)縱戈之字,最忌無力而又彎曲。武、成、或(33)橫戈筆畫不怕彎曲。如:恩、息、必、志(34)伸鉤之字應(yīng)抱持。如:勉、旭、拋(35)承上之“人”字,應(yīng)恰在正中。天、父、外、文(36)屈鉤筆之勢,應(yīng)縮小才好。如:鳩、輝(37)馬齒的鉤鋒,應(yīng)對著四點之中。如:鳥、馬(38)上邊為平畫的字,其頂應(yīng)相齊。如:師、明、既、野、(39)下邊為平畫的字,應(yīng)與底對齊。如:朝、故、辰(40)有幾個捺畫的字,應(yīng)有縮有伸。如:談、茶、黍(41)有幾個鉤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鉤,有的要藏筆鋒。如:禁、林、森(42)上下有鉤提的字,下鉤明顯而上鉤要隱藏。如:哥、柔(43)有俯鉤和仰鉤的字,俯鉤要短,仰鉤要長。如;冠、寇、宅(44)以上部為主的字,應(yīng)讓上邊寬。如:普、皆、齊(45)縱腕筆,應(yīng)彎曲而有力。如:風、飛、氣(46)橫腕筆,應(yīng)圓潤俊秀。如:先、見、元、毛(47)縱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48)有并排幾個撇的字,不要寫成象一排牙齒如:友、及、反、皮(49)連著三撇的字,下撇應(yīng)頂著上撇的中間。如;修、參、須、形(50)三點的寫法,下點的提鋒應(yīng)與上點的結(jié)尾相對應(yīng)。如:治、洪、流、海(51)以下部為主的字,下部應(yīng)寬。如:表、禹(52)以右部為主的字,右部可豐滿些。施、騰、靖(53)以左部為主的字,左部應(yīng)大些。如:敬、斂、劉(54)以左右為主的字,中間宜小。如;弼、辯、衍、仰(55)以中間為主的字,中部應(yīng)大。如:擲、番;(56)以上下為主的字,中間應(yīng)小。如:鶯、寡(57)卜字要寫正不要偏,與上截的中間相對。如:是、足、走(58)土字要寫正不要偏,與下截左邊的豎畫要對正。如:者、老、考(59)結(jié)構(gòu)錯綜復雜的字,要穿插對應(yīng)退讓,但不能亂。如:繁、馨(60)結(jié)構(gòu)緊密的字,布置要得當,不要顯得擁擠雜亂。如:繼、纏(61)當懸針的筆畫若成垂露(結(jié)尾如露珠、圓形),則不美觀。如:車、申、中、巾(62)當垂露的若懸針,則顯得無力。如:卓、單(63)字體雖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64)字體本是正的,要寫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65)字本來就瘦的,字形不要寫得太短。如:身、目、耳、貝;(66)字本來就矮的,就寫得粗壯些。如:白、工、日、四(67)蓋下(指人)的寫法要使撇和捺勻稱。如:會、合、金、命;(68)趁()的寫法要左右相稱。如:琴、吝、各、谷(69)雖宜肥的字,但不要顯得臃腫;如:土、山、公、止(70)雖宜瘦的字,但不要顯得太瘦。如:了、寸、才、卜(71)筆畫少的字,要寫的豐滿些;如:上、下、千、?。?2)筆畫多的字,要寫的均勻。如:贏、鼎(73)堆疊的字,也要消溶納實,既不擁擠,也不松散;如:晶、磊、森(74)積累的字,要筆畫清晰。如:糜、零、靡(75)下面的橫畫,應(yīng)該稍微長點,以與右豎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76)末鉤應(yīng)該稍微拖長一點,使之好象帶有往下的趨勢。如:丁、宇、亭(77)走之上的字,應(yīng)上略大而下稍小。如:遠、還、逮(78)橫長撇短的字,右邊不宜用捺。莫、矣、矢、契(79)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如:作、仰、沖、行(80)左豎不嫌長,右豎不嫌短。如:臣、巨、佳(81)寶蓋的鉤,要寫的象鳥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樣就妙;如:官、空、宰、(82)纂集排列的筆畫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樣就好。如:赫、鷓、鬻(yu)(83)從“卩”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印、叩、卻(84)從“邑”(右阝)的字,以此為標準;如:郊、鄭、鄰(85)從“阜”(左阝)的字,以此為標準。如:阪、陔(86)從“登”字頭的字,以此為標準。如:登、凳(87)從“祭”字頭的字,以此為標準;如:祭、蔡、察(88)從“聚”字底的字,以此為標準;如:聚(89)從“豕”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家、象、豪(90)從“亻”的字,以此為標準;如:仁、儀、俯、休(91)從“彳”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徐、循、行、很(92)從“亂”字中的豎彎鉤的字,以此為標準。如:乳、亂、色、包提按結(jié)合。提筆與按筆不僅在毛筆的運筆中非常講究,而且在硬筆的運筆中也不可輕視。提與按是硬筆運筆的基本動作。因為提筆與按筆的運用可以寫出粗細、快慢、輕重、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在書寫中只按不提,筆畫呆板、笨拙;只提不按,則筆畫輕軟無力,缺少個性。所以在書寫時要提按結(jié)合,寫出堅實有力,活潑而富有變化的線條,是寫好硬筆書法的重要一環(huán)。筆筆做到起行收。每一個筆畫的書寫都包括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起筆就是筆尖與紙面接觸時,也叫下筆。在起筆時,首先要弄清是輕落筆還是重落筆。如點畫、捺畫的起筆就是輕落筆;橫畫、豎畫的起筆就是重落筆。行筆就是起筆后,通過手腕與手指的運動,使筆尖在紙上按筆畫的方向運行的過程。書寫時要注意運行過程中要有提與按、轉(zhuǎn)與折的變化,做到胸中有數(shù),變化自然。收筆就是筆畫寫到位后把筆收住。要根據(jù)筆畫特點提收與按收。如撇與鉤畫要提收;橫與點畫要按收。在書寫時要看好分清筆畫的特點,哪里提,哪里按,行筆要流暢,過渡要自然,做到胸有成竹。做到準確起筆,輕松行筆,果斷收筆,寫出完美流暢的線條來。_技法篇 四、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28法第1法 首點居正 唐太宗論筆法云:“夫點要作棱角,忌圓平,貴通變,”首點者,應(yīng)以 龍睛鳳眼之姿、高山墜石之態(tài),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顯,颯爽精神,是為點筆技法之要訣。 第2法 通變顧盼 李陽冰論筆法云:“夫點不變,謂之布棋?!币蛔种?,點筆當為至要,而兩點以上者要顧盼通變,各有形制,應(yīng)首尾意連,彼此呼應(yīng)。若平直相似,整齊劃一,便不為書。 第3法 點豎直對 一字之中,上有點下有豎者,當思是否直對,如直對,再思點筆位置。點豎直對,有在字之中間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謂直對,是為重心垂直相對,萬不可偏側(cè)。此法應(yīng)先思后書,目測位置,手后隨之。 第4法 中直對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兩中豎者,兩豎均應(yīng)垂直對正,若能對正,則字身不倒。然兩豎中有一豎須堅挺垂直,以立其勢,而另一豎則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對正之法,是以重心為準,如兩筆僵直,神韻必失。 第5法 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應(yīng)垂直勁挺、管逐勢行。無論懸針垂露、有鉤無鉤,屈體彎身是為大忌。右軍論中直曰:“緊如春筍之抽寒谷是也?!碧谝苍疲骸盀樨Q必努,貴戰(zhàn)而雄?!敝兄彪m應(yīng)垂直勁挺,但須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 底豎斜位 凡豎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側(cè)于右,側(cè)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當不可強為,強為居中字身必倒。底豎筆鋒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觀之務(wù)細,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勢擇其形態(tài)。 第7法 橫筆等距 橫筆之間凡無點、撇、捺者,間距基本相等,其法同“豎筆等距法?!?第8法 豎筆等距 豎筆之間凡無點、撇、捺者,間距基本相等,楷書即是,行書亦然。豎距雖然相等,但其寬窄當隨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勢各異者,當有右傾左斜、陰陽粗細之別,或懸針,或垂露,遲速緩急,變化有致。 第9法 上收下展 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結(jié)體之字必擇其一。上收者,陰柔華麗,涵蓄謙和,以避讓而留地步;下展者,陽剛豪放,行筆雄奇,以開張而壯豐滿。陰陽頓挫,妍美遒勁,錯落而生奇勢,對應(yīng)而求壯和。 第10法 上展下收 上展者,飄揚灑脫,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穩(wěn)健,以標其端莊。行筆揮運,應(yīng)先急后緩,當急不急是為澀滯,當緩不緩是為浮滑。 第11法 上正下斜 上正者,豎筆務(wù)須垂直;下斜者,重心則應(yīng)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勢,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結(jié)體之字,務(wù)須注意斜正,當斜則斜,當正則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動勢,斜中取其穩(wěn)健。 第12法 上斜下正 凡上下結(jié)體之字,上斜下正者居多。上以斜勢而呼于下,下以收縮而呈于讓。顧盼相應(yīng),神氣貫連。飄然飛動中求其肅穆,穩(wěn)重古樸中存于風神。稟陰陽于動靜,體物象而成形。 第13法 下方迎就 凡上有撇捺開張、寬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上移則為抱緊,下墜必為脫節(jié)。上移者,鉤環(huán)盤紆,緊密而勢出;下墜者,中宮散渙,軟弱而緩滯。 第14法 左收右放 凡左右結(jié)體者,以左收右放者居多。一獨體字,如置于左部,其形必變,以收斂而遜于右,“林”、“雙”、“晶”即是。 第15法 左斜右正 凡左右結(jié)構(gòu)者,以左斜右正者居多,左斜為呼,右正為應(yīng),有呼無應(yīng),字勢必殤,有應(yīng)無呼,無源之水,均不能立。呼者以斜而取勢,應(yīng)者以平而安神。呈左動而右穩(wěn),書呼疾而應(yīng)遲。 第16法 對等平分 陳繹曾翰林要訣論書云:“對者宜等,間者宜半。”凡左右結(jié)構(gòu)字,有避讓迎就者,也有對等平分者。對等平分,是為高低對等、寬窄平分,不可一方過高、一方過小。雖有呼應(yīng),但各占一半,以求平實。 第17法 左右對稱 凡左有撇右有捺者均需應(yīng)平穩(wěn)對稱,其高、低、長、短應(yīng)識字形而定。撇筆未出,先思捺筆位置;捺筆輕重,當依撇筆長短。顧盼呼應(yīng),筆意相連。若撇捺不對稱,必重心不穩(wěn),其勢必危。 第18法 主筆脊柱 字中必有一筆是主,余筆是賓,主不立,賓不隨,主不穩(wěn),賓不靠。主筆擔其脊梁,樹其重心;賓筆附其血肉,輔其裝飾。主賓相顧,四面停勻。右軍云:“欲書先構(gòu)筋力,然后裝束?!比恢鞴P者,不可長有余而失于短,強逾弩而乏于韌。 第19法 中宮收緊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云:“凡字無論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結(jié)之處,是字之中宮,然中宮有在實畫,有在虛畫,有在虛向,必審于字之精神所注”中宮者,核心也,中宮收緊,余筆外拓,以字中為核心,分領(lǐng)縱展,神韻必生。 第20法 收縮縱展 此為常用之法,學書凡不可悖。收縮為其縱展,縱展反為收縮。一展一收,神采飛動,不展不收,緩弱呆板。包世臣曰:字體收展“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直摯,痛癢相關(guān)?!钡植豢伤烈鈸]就,全無法度,以少知而炫奇,以意足而不顧顛錯。 第21法 牽絲粘連 使轉(zhuǎn)粘連,字之精神挽結(jié)所在,而行、草者尤甚。清蔣和書法正宗云:“字無一筆可以不用力,無一法可以不用力,即牽絲使轉(zhuǎn)亦皆有力,力注筆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善舞竿者,神注竿頭,善用槍者,力在槍尖也?!惫P畫是筋骨,牽絲為血脈,真行雖別,法度同一。 第22法 斜抱穿插 兩部合一最忌遠離,遠則疏,離則散,尤兩部斜勢穿插者為甚。形雖斜而體勢不倒,貌雖偏而重心不移。雙肩合抱,互帶穿插,鱗羽錯落,呼應(yīng)曲直。斜勢中應(yīng)有一番韻律,合抱中更具幾分精神。 第23法 大小獨具 一幅書作中,無論楷、草、篆、隸,其字必有大小,筆畫多者字身宜大,筆畫小者字身宜小。大字不可令小,小字亦不可令大,應(yīng)自然天成,各臻其妙。 第24法 聯(lián)撇參差 一字多撇者,最忌排牙之狀、車軌之形。應(yīng)發(fā)筆不同,指向不一,或縱或收,或輕或重。鱗羽參差,錯落有致。清馮武書法正傳中云:“一字之中,亦有重(chong)筆,不可不變。”書貴變不離其本,字尚新不悖其源。 第25法 三部呼應(yīng) 凡三部者,應(yīng)朝揖顧盼,避就相迎。如只書一部,絕不可成其獨字。行書急就,也不可雜亂無章。 第26法 鉤趯匕刃 包世臣曰:“鉤為趯者,如人之趯腳,其力初不在腳,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腳尖,故鉤未斷不可作飄勢挫鋒,有失趯之義也?!笨ㄖ?,鉤身不宜長,猶如匕刃。古人云:“趯峻而勢生?!?第27法 圍而不堵 圍而不堵、守不宜困為“口”之常法。凡書大“口”,均不可堵塞過于嚴緊,過于嚴緊使人有呆板、滯悶之感,行書尤甚,古人有“興致不弘曰速”之說。 第28法 筆畫增減 古人多有精妙之法于異寫、帖寫中,筆畫增減意在求美,但沿習相傳已有公認,今不可亂造,亦不可類推。元陳繹曾云:“太繁者減除之,太疏者補續(xù)之,必古人有樣,乃可用耳?!奔挤ㄆ?、 楷書間架結(jié)構(gòu)例談獨體字點1,點復者,宜偃仰向背以求變 有幾點的字,各點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變化。如:亦、赤、然 橫1,畫重者,宜鱗羽參差以化極 有數(shù)橫或者數(shù)豎畫的字,各橫長短要不同,使其不顯得呆板。如:三、冉 2,上下有畫,須上短而下長 上下有橫畫的字,應(yīng)上短而下長。如:丕、正、亞 3,平勒者,不宜倚倚則無儀 平勒畫若寫斜了則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4,斜勒者,不宜平平則失勢 斜勒筆畫不要寫平,寫平了則沒有氣勢。如:七、也 、 乜、此 豎1, 直卓者中豎宜正 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yīng)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2,畫短直長 橫畫短豎畫長的字,撇捺應(yīng)延伸。如:木、本、朱 3,畫長直短,撇捺宜縮 橫畫長豎畫短的字,撇捺應(yīng)縮短為相背的點,兩相呼應(yīng)。如:樂、集 4,橫長直短 在一個字中,橫長則豎宜短,橫長而細挺,豎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5,當懸針而垂露,則無韻 當懸針的筆畫若成垂露(結(jié)尾如露珠、圓形),則不美觀。如:車、申、中、巾 6,當垂露而懸針,則無力 當垂露的若懸針,則顯得無力。如:卓、單捺1,縱捺之字,必要攢頭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鋒入筆,回鋒收筆。如:丈、尺、史、又 字形正斜胖瘦高矮 1,體雖宜斜,而字心必正 傾斜型體的字要找準折畫和撇畫的中心位置,體雖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2,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堅 字體本是正的,要寫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3,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字本來就瘦的,字形不要寫得太短。如:身、目、耳、貝4,字本矮者,用筆宜肥 字本來就矮的,就寫得粗壯些。如:白、工、日、四 5,雖宜肥,而勿腫 雖宜肥的字,但不要顯得臃腫;如:土、山、公、止 6,雖宜瘦而勿臞 筆畫較少,形體較長的字,筆畫要適當加粗,切忌細長無力。如:了、寸、才、卜 7,疏而豐之 筆畫少的字,就寫的豐滿些;如:上、下、千、小 8,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闊 以下部為主的字,下部應(yīng)寬。如:表、禹 9,下畫宜微長,以承右豎之末 下面的橫畫,應(yīng)該稍微長點,以與右豎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10,卜字直勿偏,與上截中部相對 卜字要寫正不要偏,與上截的中間相對。如:是、足、走 勾1,縱腕宜典勁 背拋鉤的書寫要彎中帶曲,圓潤有力。如:風、飛、氣 2,橫腕貴圓雋 豎彎鉤的書寫要求豎直鉤圓,應(yīng)圓潤俊秀。如:先、見、元、毛 3,末鉤宜微拖似有帶下之勢 末筆為豎鉤的字,豎鉤的鉤鋒稍像左平出,象有縈帶下字之勢。如:丁、宇、亭 4,縱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彎 縱戈之字,最忌無力而又彎曲。如:武、成5,橫戈不厭曲 有臥鉤的字,其臥鉤要彎曲圓潤,切忌細長直挺。如:恩、息、必、志、或 6,馬齒法其拏鉤之鋒注射四點之半。馬齒的鉤鋒,應(yīng)對著四點之中。有橫四點的字,橫點的折鉤的鉤尖應(yīng)指向二、三點之間。如:鳥、馬 上下結(jié)構(gòu)上1, 天覆者凡畫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寶蓋的字,其余筆畫應(yīng)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寶蓋之勾,如鳥之視胸乃妙 寶蓋的鉤,要寫得象鳥低頭看自己的胸部一樣才好;如:官、空、宰、 下1, 地載者有畫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余筆畫應(yīng)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2,上下鉤趯者,下鉤明而上鉤暗 上下有鉤提的字,下鉤明顯而上鉤要隱藏。如:哥、柔 3,俯仰鉤挑者,俯鉤縮而仰鉤伸 有俯鉤和仰鉤的字,俯鉤要收,仰鉤要放。如;冠、寇、宅 結(jié)構(gòu)1,兩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饒減 由上下兩部分構(gòu)成的字,上下兩部分各占一半,中間稍加變化。需、留 2,承上之人,正中為貴 承上之“人”字,應(yīng)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 橫擔者中畫宜長 有橫擔的字,中橫應(yīng)該寫得長些;如:喜、吾、安 4,上占地步者,聽其上寬 以上部為主的字,應(yīng)讓上邊寬。如:普、皆、齊 5,畫長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橫長撇短的字,右邊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長點)。如:矢、契 、莫6,蓋下之法,撇捺宜均 蓋下(指人)的寫法要使撇和捺勻稱。如:會、合、金、命; 7,趁下之勢,左右相稱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腳雙腳齊平,左右對稱。如:琴、吝、各、谷 8,從葵之字準此 帶登字頭的字,撇伸捺展,兩腳齊平,舒展蓋下。如:登、凳 9,從祭之字準此 帶祭字頭的字,撇直捺伸,左低右略高,寬展蓋下;如:祭、蔡、察 10,從眾之字準此 帶乑字底的字,上為短撇,中位垂露豎。如:聚 11,從豕之字準此 從豕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家、象、豪 12,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為主的字,中間應(yīng)小。如:鶯、寡 左右結(jié)構(gòu)左右偏旁大小1, 讓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如:部、幼、即 2,左占者,左無嫌偏大 以左部為主的字,左部應(yīng)大些。如:敬、斂、劉 3, 讓右者右伸左縮 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如:績、議、讀4,呈勾之勢,退縮斯宜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中,豎彎鉤居左時,應(yīng)縮小讓右。如:鳩、輝 5,右占者,右不妨獨豐 以右部為主的字,右部可豐滿些。如:施、騰、靖 左右字頭上下1,上平之字,宜齊首 上邊為平畫的字,其頂應(yīng)相齊。如:師、明、既、野、 2,下平之字,宜齊足 筆畫靠下的字,應(yīng)與底對齊。如:朝、故、辰 3,兩平者,左右宜均 由兩個相等部分組成的字,左右要均勻。如:顏、顧 、騵 4,左邊小者宜齊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邊筆畫要與右邊筆畫的上邊取齊。如:吸、呼、峰、峻 5,右邊小者齊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邊筆畫應(yīng)靠下或與左邊下部齊平。如:和、知、細 左右豎長短1,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 在一個字中,左豎短,則右豎不宜長;如:作、仰、沖、行 2,左豎不嫌長,右豎不嫌短。如:臣、巨、佳 3,橫短直長 在一個字中,橫短則豎宜長。橫短略粗,豎垂直下挺。如:才、斗、豐、井 4,左右有直,須左收而右展 左右有豎畫的字,左邊應(yīng)收而右邊伸展。如:目、自、因、固 5,左撇右直,須左縮而右垂 左為撇畫右為豎畫的字,應(yīng)左撇短右豎長。如:川、升、邦 6,左直右撇,左斂而右放 左為豎畫右為撇畫的字,左豎應(yīng)收縮上靠而右撇應(yīng)放展。如:伊、侈、修 勾1,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的字,橫折鉤宜長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2, 勾衂法,不可直長其勢 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 傾,折角內(nèi)收。如:句、勻、勿 3,伸勾貴抱持 有豎彎鉤且呈下包上的字,其豎彎鉤要盡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圍的部分。如:勉、旭、拋 4,帶豎彎鉤字準此 帶豎彎鉤的字,以此為標準。如:乳、亂、色、包撇1, 畫短撇長 橫短撇長;如:左、在、尤、龍 2,畫長撇短 橫長撇短;如:右、有、灰 偏旁1,從卩之字,準此 帶單耳旁的字,橫折鉤宜短,長豎應(yīng)為垂露,直挺向下;如:印、叩、卻 2,單人旁字準此 從單人旁的字,以此為標準;如:仁、儀、俯、休 3,雙人旁準此 從“彳”的字,以此為標準;如:徐、循、行、很 4,從邑之字準此 帶右耳旁的字,彎鉤稍大,長豎應(yīng)為懸針,直挺下垂。如:郊、鄭、鄰 5,從埠之字準此 帶左耳旁的字,彎鉤稍小,長豎應(yīng)為垂露,直挺向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運營成本的分析與控制試題及答案
- 高級審計師考前總結(jié)試題及答案
- 目標管理體系構(gòu)建與實施
- 《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技術(shù)》課件
- 《骨折的基本知識》課件
- 醫(yī)院感染暴發(fā)時的處理流程
- 客源國概論:新加坡專題課件
- 幼兒園第一學期幼兒園大班家長會發(fā)言稿模版
- 《肝膽疾病超聲診斷》課件
- 心室靜止的臨床護理
- 頸椎病(混合型)病例匯報
- 微生物在果蔬保鮮中應(yīng)用
- 院前急救技術(shù)培訓課件
- 標書制作培訓課件
- 懸掛單軌程控小車輸送系統(tǒng)重點標準
- DG-TJ 08-2362-2021 綜合桿設(shè)施技術(shù)標準
- 冷卻塔使用說明書
- 腌臘肉制品生產(chǎn)車間工藝布置圖
- 配電柜安裝規(guī)則GGD
-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ppt
- DCDC變換器電力電子課程設(shè)計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