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講 性質判斷及其 推理(一),一、判斷概述,1 何謂判斷 判斷是對思維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 判斷對思維對象斷定是多樣的,或者斷定思維對象的性質;或者斷定思維對象之間的關系;或者斷定事物狀況的可選擇范圍;或者斷定事物狀況的條件性;或者表述對事物狀況的趨勢或斷定程度。,2判斷與命題的關系,其一、判斷是對思維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這種斷定帶有主觀色彩;而命題被設定為主觀未經斷定的陳述,不帶有主觀性。被斷定了的命題叫做判斷。 其二、判斷均是命題,但命題不都是判斷。有命題語句、判斷語句的區(qū)別。,3判斷與語句的關系,判斷是通過語句表述的。因而,一般說,判斷是語句的思維內容,而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但二者又有所區(qū)別。,其一、并非所有的語句都表達判斷。陳述句和反詰疑問句直接表達判斷,而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則不表達或不直接表達判斷。,4判斷的種類 判斷可劃分為若干種類。依據判斷是否包含模態(tài)詞,判斷依據是否包含模態(tài)詞,可分為模態(tài)判斷與非模態(tài)判斷。,模態(tài)判斷有廣義和狹義的區(qū)別: 狹義的模態(tài)判斷指含具“必然”、“可能”這類模態(tài)詞的真值模態(tài)判斷;廣義的模態(tài)判有規(guī)范模態(tài)判斷等。 非模態(tài)判斷 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可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其中,簡單判斷可分為性質判斷(直言判斷 )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可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和負判斷。,下圖利于學生記憶判斷的基本種類:,性質判斷 簡單判斷 關系判斷 非模態(tài)判斷 聯言判斷 選言判斷 復合判斷 假言判斷 判斷種類 負判斷 真值模態(tài)判斷 模態(tài)判斷 規(guī)范模判斷 ,以上只是對判斷種類做了基本的劃分,其中,每種判斷有包含若干子項。如性質判斷包含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和單稱否定判斷六種類型;假言命題包括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充要條件假言判斷三種類型,等等。,二、推理概述,1 何謂推理 推理是從已知判斷推出新判斷的思維形式。 從結構上說,任何推理都是由前提和結論兩部分構成的,作為推導依據的已知判斷是前提,推出的新判斷是結論。 推理是通過句群表述的,并非所有句群都表述推理。只有存在前提與結論關系的句群才表述推理。,2 推理的有效性與真實性 推理的有效性和推理的真實性是兩個彼此相關,又有區(qū)別的問題。推理的有效性是指推理合乎相應的形式規(guī)則,沒有形式錯誤。其次是指形式的有效性。有些推理雖然前提和結論都是真實命題,但是由于違反了推理規(guī)則,因而也是無效的推理。 有些前提或結論不真實的推理,如果沒有形式錯誤,邏輯學也視為有效的推理。,1 推理的種類,推理可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分為不同的種類: 其一、依據思維的方向,可將推理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演繹推理的思維體現為從一般性前提推導出特殊性結論的思維方向;歸納推理體現為從特殊性前提推導出一般性結論的思維方向;類比推理體現為從特殊性前提推導出特殊性結論的思維方向。,其二、依據前提是否蘊涵結論,可將推理分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必然推理的前提蘊涵結論,換言之,結論的斷定范圍不超出前提的范圍;如果前提真實,結論必然真實。演繹推理和完全歸納推理屬于必然推理。或然推理的前提不蘊涵結論,換言之,結論的斷定超出了前提的范圍,即便前提真實,結論也未必真實。,其三、依據推理是否包含模態(tài)判斷,可將推理分為模態(tài)推理和非模態(tài)推理。 其四、依據前提的數量是一個還是兩個以上(含兩個),可將推理分為直接推理和間接推理。直接推理僅有一個前題,間接推理包含兩個以上(含兩個)前提。,第二節(jié) 性質判斷 和對當關系 推理,一、 性質判斷概述,1 何謂性質判斷 性質判斷是斷定思維對象否具有某種屬性的判斷。其又稱直言判斷。 從結構上看,性質判斷由四個因素構成,即主項、謂項、聯項和量項。 主項是指斷定對象,或者說,是判斷的思維對象。 謂項是指主項是否具有的某種屬性的概念。,聯項起著聯結主項和謂項關系的作用。其有肯定聯項和否定聯項的分別。在現代漢語中,肯定聯項一般用“是”表示;否定聯項一般用“不是”表示。聯項表達了判斷的“質”。 量項表示主項的數量范圍。量項有全稱量項、特稱量項、單稱量項的區(qū)別。量項表達了判斷的“量”。 全稱量項用“所有”、“一切”、“凡”、“每”等語詞表示。在日常語言中,全稱量項可以省略.,特稱量項用“有”、“有的”、“有些”等語詞表示,其不能省略。 單稱量項的使用依據主項是普遍概念還是單獨概念而定。如果主項是普遍概念,則用指示代詞(有時加量詞)表示;如果主項是單獨概念,則無須加量項。,2性質判斷的種類 依據性質判斷的“質”、“量”和二者的統(tǒng)一,可從三個角度的性質判斷進行分類: 依據性質判斷的“質”即判斷的聯項,可將之分為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兩類。 依據性質判斷的“量”即判斷的量項,可將之全稱判斷、特稱判斷和單稱判斷題三類。,依據性質判斷的“質”與“量”的統(tǒng)一,可將之分為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和單稱否定判斷六類。 性質判斷的主項用“S”表示,謂項用“P”表示。聯項肯定且量項全稱,用“A”表示;聯項否定且量項全稱,用“E”表示;聯項肯定且量項特稱,用“I”表示;聯項否定且量項特稱,用“O”表示。A、E、I、O是判斷的常項,標志著判斷的種類;S、P是判斷的變項,可代入不同概念。,全稱肯定判斷:所有S都是P,表示為SAP。簡稱為 A判斷。 全稱否定判斷:所有S都不是P,表示為SEP。簡稱為E判斷。特稱肯定判斷:有S是P,表示為SIP,簡稱為I判斷。 特稱否定判斷:有S不是P,表示為SOP。簡稱為O判斷。,單稱肯定判斷:這個(或那個)S是P,表示為SaP,簡稱為 a判斷。 單稱否定判斷:這個(或那個)S不是P,表示為SeP,簡稱為 e判斷。,3性質判斷主、謂項的周延性問題 主、謂項的周延性問題是指在性質判斷中對詞項外延的斷定程度、范圍的問題。如果對詞項(主項和謂項)的全部外延都做了斷定,那么,該詞項就是周延的;如果未對詞項的全部外延做斷定,那么,該詞項就是不周延的。性質判斷詞項的周延性問題是判定直言判斷變形推理、直言三段論推理有效性的基本根據,因此,必須熟練掌握。,A、E、I、O判斷主項和謂項的周延情況見下表:,判斷類 型 主 項 謂 項 A 周 延 不周延 E 周 延 周 延 I 不周延 不周延 O 不周延 周 延,概括地說,判定性質判斷的主項是否周延看量項:即全稱判斷的主項是周延的,而特稱判斷的主項是不周延的;判定性質判斷的謂項是否周延看聯項:即肯定判斷的謂項是不周延的,而否定判斷的謂項是周延的。 在周延性問題上,單稱判斷與全稱判斷相同。單稱肯定判斷同于全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同于全稱否定判斷。,二、性質判斷對當關系推理,性質判斷的對當關系是指性質判斷之間的真假互推關系。 不同性質判斷之間的對當關系各不相同,因而名稱也不同。A判斷與E判斷的關系稱反對關系(或稱上反對關系),I判斷與O判斷的關系稱下反對關系,A與O、E與I的關系都稱矛盾關系,A與I、E與O的關系都稱從屬關系(或稱差等關系)。,這些關系可用下面的邏輯方陣圖形表示,A 反對關系 E,差 矛 矛 差 等 盾 盾 等 關 關 系 關 關 系 系 系 I 下反對關系 O,矛 盾 關 系,矛 盾 關 系,需要說明的是:性質判斷對當關系的相互推導,必須素材相同,論域相同。否則,就不能成為可相互推導的對當關系。,論域相同是指判斷表述范圍的一致性。如從“A公司的有些員工不是東北人”為假,可推“A 公司的員工都不是東北人”為假;而不可推“B公司的員工都不是東北人”的真假。因為,后一命題與前提所涉及的論域顯然不同。,從下表可以直觀看出各種對當關系的邏輯特點,從而明確它們的之間的真假互推關系。,判斷的 真 關系 假 判斷類型 SAP + + SEP + SIP + + + + SOP _ _ + + +,S P,P,S,S,P,S,P,S,P,注:在歐拉圖形中“S”表示主項,“P”表示謂項。表格中“+”表示真,“”表示假。,1矛盾關系的特點及其推理,由此可見,矛盾關系的特點是: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據此特點可知:具有矛盾關系的判斷之間既可以由真推假,也可以由假推真,即可以真假互推。推理的有效式如下(公式上面的橫線“”是否定號,表示該公式為假,讀為“并非”;公式間的箭頭“”是蘊涵號,表示推出;公式間的雙箭頭“”是等值號,表示前后兩個公式等值,可以互推):,2反對關系及其推理。反對關系是指A判斷與E判斷的對當關系,從上表可以直觀看出:當A真時則B假,當B真時則A假;當A假時則B真假不定,當B假時則A真假不定。由此可見,反對關系的特點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據此特點可知:A判斷與E判斷之間只能由真推假,不能由假推真。,下反對關系是指I判斷與O判斷之間的關系。從上表可直觀看出,當I判斷假,則O判斷真;當O判斷假,則I判斷真。當I判斷真,O判斷有真有假;O判斷真,則I判斷有真有假。,3下反對關系及其推理,由此可見,下反對關系的特點是:不能同假,可以同真。據此特點可知:I判斷與判斷之間只能由假推真,不能由真推假。 下反對關系是指I判斷與O判斷之間的關系。從上表可直觀看出,當I判斷假,則O判斷真;當O判斷假,則I判斷真。當I判斷真,O判斷有真有假;O判斷真,則I判斷有真有假。,4差等關系及其推理,差等關系是指A判斷與I判斷、E判斷與O判斷之間的關系,亦即質相同而量不同的判斷之間的關系。是從上表可直觀看出其特點:全稱判斷真,則同質的特稱判斷真;如特稱判斷假,則同質的全稱判斷假。全稱判斷假,則同質的特稱判斷有真有假;特稱判斷真則同質的全稱判斷有真有假。 據此特點可知:差等關系可以從全稱判斷之真推出同質的特稱判斷之真,從特稱判斷之假推出同質的全稱判斷之假。,第三節(jié) 性質判斷變形推理,性質判斷變形推理是通過改變性質判斷結構而得出結論的推理形式。 改變性質判斷結構含義有二:一是改變判斷的質(聯項),二是改變主項和謂項的位置。其基本推理形式為換質法和換位法。在這兩種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可以將兩者綜合運用,進行比較復雜的變形推理。,1 換質法,換質法是指通過改變前提的質(聯項)而得出結論的推理方法。 換質法的規(guī)則有二: 第一,改變判斷的質,即將肯定聯項變位否定聯項;將否定聯項變?yōu)榭隙擁棥?第二,將原謂項變?yōu)槠涿芨拍睢?以下是、A、E、I、O四種判斷的換質法推理公式(判斷變項上的橫線“”表示該變項的矛盾概念,如 P表示P 的矛盾概念;箭頭“”表示推出): SAP SEp SEP SAP SIP SOP SOP SIP,2換位法,換位法是通過改變前提中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結論的推理形式。 換位法的規(guī)則有二: 第一,調換前提中主項與謂項的位置,而不換質。 第二,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以下是、A、E、I、O四種判斷的換位法推理公式: SAP PIS SEP PES SIP PIS sop不能換位 SAP 所以換位為PIS,是因為SAP的謂項在前提中不周延,依據規(guī)則“前提中不周延的詞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P在結論中做主項,若使它不周延,就必須變?yōu)橹黜棽恢苎拥腎判斷。這種換位稱為“限量換位”。,3換質法與換位法的綜合運用,命題變形推理可以綜合運用換質法與換位法,在遵循規(guī)則的情況下,進行連綴式的推導。如果是兩個步驟,既可以先換質,再換位;也可以先換位,再換質;還可以進行三個以上步驟的變形推導,甚至直至不可變形為止。,其一、先換質,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改造裝飾工程精細化施工組織設計及實施方案研究
- 馬鈴薯汁對葡萄砧木生長與繁殖的影響研究
- 全球及中國開顱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巡邏船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嬰兒身高桿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增強購物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全球及中國醫(yī)療保險交易所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5年泌尿系統(tǒng)感染用藥項目合作計劃書
- 智能恒溫恒濕機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智能可穿戴相機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患者的麻醉管理
- 2024-2030年中國預付卡和禮品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國能遼寧北票 200MW 風力發(fā)電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 《中電聯團體標準-220kV變電站并聯直流電源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橋梁博士畢業(yè)設計電子版
- MOOC 犯罪心理學-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家族信托與家族財富傳承
- 杭港地鐵施工培訓課件
- 電能質量技術監(jiān)督培訓課件
- 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課件
- 藍色卡通風太陽系八大行星知識天文知識科普宣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