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_第1頁
(論文)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_第2頁
(論文)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_第3頁
(論文)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_第4頁
(論文)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 第2 5 卷第4 期J O U R N A LO FJ I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2 5N o 4 2 0 0 3 年7 , E l (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 i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J u l 2 0 0 3 一= = ;= = = = = ;= = = = = = = = ;一 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 曾大興 (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廣東廣州5 1 0 6 3 2 ) 摘要 都市風情詞是柳詞的一個重要的題材類型然而近一個世紀以來,由于其中的某 些歇功頌德的內(nèi)容,這類作品一直受到學術(shù)界的冷遇。實際上,這類作品所歌頌的,不僅僅是某個 皇帝或某個地方大員的功德,同時也是個承平而富庶的時代。其所歌之功與所頌之德是有歷史 依據(jù)和認識價值的。這類作品對北宋東京等大都市的繁華景象與節(jié)令風物的描寫,更包含著豐富 的歷史圖景與民俗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 柳永;都市風情詞;歷史價值;民俗價值 中圈分類號 1 2 0 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0 0 0 5 0 7 2 ( 2 0 0 3 ) 0 4 0 0 6 4 0 9 柳永的詞,除了詞學界經(jīng)常論及的歌妓詞和羈旅行役詞,還有不少反映都市君民的宴安游 樂、描寫都市的民俗風情、歌詠都市的繁華景象的詞,我這里稱之為都市風情詞。對于這類作 品,宋代學者稱之為“鋪敘展衍,備足無余。形容盛明,千載如逢當日”;“音律諧婉,語意妥 貼,承平氣象,形容曲盡”,【2J 評價是相當高的。但是白五四運動以來,這類作品卻一直受到學 術(shù)界的冷遇。人們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他的歌妓詞和羈旅行役詞上面,對于他的都市風情 詞,要么視而不見,o 要么評價不高。o 我曾對1 9 1 9 年一2 0 0 2 年這八十多年間的柳永研究論著 做過統(tǒng)計。在中國大陸所發(fā)表的2 4 4 篇柳永研究論文中,真正對這類作品做過初步研究的只 有豐家驊先生的一篇文章。- 3 1 豐先生認為古人對柳永這類詞的評價,“長期以來只存其論,不及 其詞?!薄敖陙砑词褂腥苏摷埃捕嗾Z焉不詳。這直接影響了柳詞的分類和評價?!边@個說法是 符合事實的。十多年前,我寫柳永和他的詞這本書時,oo 也沒有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一直 以為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我認為,對柳永的這類作品,還有必要做進一步的研討,有些認識還有待于深化還可以多 角度、多層面地展開討論。這樣做,不僅對柳詞的分類和評價是有意義的,對整個古代文學中 諸多類似問題的認識和解決,也是有啟發(fā)和借鑒意義的。 據(jù)我的分析和統(tǒng)計,柳永的都市風情詞共有三十六首,占其現(xiàn)存詞作的百分之十七。下 面,我想就這些作品的歷史價值和民俗價值問題,做一個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收稿日期 2 0 0 3 0 3 1 3 作者簡介首犬興( 1 9 5 8 一) 男剃J 匕赤壁人,廣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區(qū)域文化研究。 薛磺若云:“他的作品,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系描寫狹邢的生涯與放浪心堵的;第二類則系寫他的旅況與游 程?!币姡褐煸~通淪( 第三編) M 上海:上海書J 占1 9 8 5 兒3 。 胡云翼云:“他寫詞車以鋪敘見長,但用之于摧繪太平景象,甚至馱功頌德使投有什么意義可言了?!币姡菏肋M c 上梅: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3 5 萬方數(shù)據(jù) 一、“形容盛明,千載如逢當曰”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 柳永的都市風情詞遭受冷遇的根本原因,是它的歌功頌德問題。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想應該 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第一,這些作品究竟有沒有歌功頌德的內(nèi)容? 第二,如果有的話,這些功, 這些德,究竟有沒有歌頌的價值? 究竟有沒有歷史依據(jù)? 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柳永的這類作品,確實有歌功頌德的內(nèi)容。送征 衣。過韶陽和永遇樂熏風解慍是圣壽詞,醉蓬萊漸亭皋葉下是應制詞,【5 1 這三首都是歌 頌仁宗皇帝的,而望海潮東南形勝、早梅芳海霞紅、玉蝴蝶漸覺芳郊明媚、永遇樂 天閣英游、木蘭花慢- 古繁華茂苑、瑞鷓鴣- 吳會風流、臨江仙嗚珂碎撼都門曉、一寸 金井絡(luò)天開和如魚水輕靄浮空九首,則是投獻之作,是歌頌杭卅l 、蘇州( 兩浙路) 、揚州( 淮 南東路) 和成都( 成都府路) 等處的地方大員的。 關(guān)于第二個問題,我認為要做具體分析。以兩首圣壽詞為例。和歷朝歷代的圣壽之作一 樣,這里邊確實有一些“瑞樞電繞,華渚虹流”( 送征衣) ;“視堯齡、北極齊尊,南山共久”( 永 遇樂) 之類的套語,但是,除了這些套語,還有某些鋪陳描寫,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如: 遇年年,嘉節(jié)清和,頒率土稱觴。無問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彤庭舜張 大樂,禹會群方。鴆行。望上國,山呼鏊抻,遙燕爐香。 送征衣過韶陽 殊方異域,爭貢琛贐,架嵫航波奔湊藩侯瞻望彤庭,親攜僚吏,競歌元首。 永遇樂薰風解惺) 這樣的鋪陳描寫,就不宜把它們當做歌功頌德的套語而一筆抹殺。它是有一定的歷史依 據(jù)和認識價值的。自十世紀六十年代至十二世紀初,中國境內(nèi)形成幾個民族政權(quán)并存的局面, 主要有北宋、契丹( 遼) 、西夏、大理,以及吐蕃、回鶻等族建立的一些小王國。北宋憑借自身高 度發(fā)展的經(jīng)濟和文化,以及建都中原的優(yōu)勢和漢族統(tǒng)一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成為境內(nèi)各族經(jīng)濟文 化交流的中心。以遼宋關(guān)系為側(cè)。自真宗景德元年( 1 0 0 4 ) 雙方訂立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 互相承認政治上的平等地位之后,兩國關(guān)系和好,彼此間互賀正旦、皇帝及皇太后生辰,信使往 來不斷。兩國失和的時間僅4 3 年,而保持和平友好、互通往來的時間則達1 2 2 年。據(jù)統(tǒng)計,在 遼宋共處的一百多年中,遼的各種使節(jié)來東京者有3 0 0 次左右,人數(shù)約在7 0 0 人以上。它如西 夏、于闐、龜茲、吐蕃、大理、女真、韃靼等,同宋廷的交往也很密切,僅對宋的貢賜貿(mào)易即達2 3 0 多次。至于境外的高麗、日本、交趾等二十個國家的使臣、商人和宗教徒來東京者,競多達2 7 1 次。“因此,上面這兩首圣壽詞所描寫的類似“九天閭聞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7 1 的壯觀場 面,是有歷史依據(jù)的。 北宋王朝能夠贏得周邊國家和境內(nèi)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尊重,靠的不是武功和強權(quán),而是和 平外交,以及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友好交流。據(jù)作品本身提供的線索,這兩首詞都寫在明道二年 ( 1 0 3 3 ) 劉太后崩、仁宗親政之后。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正是北宋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黃金時 期,也是同境內(nèi)各民族關(guān)系最為和睦的時期。據(jù)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一載:“仁宗皇帝崩,遣 使訃于契丹,燕境之人無遠近皆聚哭。虜主執(zhí)使者手號慟日: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吳曾 能改齋漫錄卷十一亦載:“仁宗死后有人題詩于其寢宮之上日:農(nóng)桑不擾歲常登,邊將無功 吏不能。四十二年如夢覺,春風吹淚過昭陵?!闭驗椤八氖瓴蛔R兵革”,四十二年“邊將無 6 5 萬方數(shù)據(jù) 功”,戰(zhàn)事不興,才使得這個不以“兵革”稱雄的王朝,贏得了“殊方異域”的敬重,同時也為自身 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寧的周邊環(huán)境。 再看望海潮東南形勝等九篇投獻地方大員的作品。這九篇作品有沒有歌功頌德的成 份t 同樣有。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頌美,如“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I帷 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xiāng)我里”;( 早梅芳) 二是祝愿,如“臺鼎思賢久,方鎮(zhèn)靜,又思命駕” ( 一寸金) 等等。這些歌功頌德之詞究竟有役有歷史依據(jù)? 這是柳詞研究中的一個難題。因 為直到今天,由于文獻資料的缺乏,這些作品的投獻對象,大都難以確定。所以對于它們的 歷史價值,尚難做出恰當?shù)呐袛?。不過這些作品的另一半,即詞人對當?shù)囟际械姆比A景象的描 寫是有歷史依據(jù)的。如寫成都的一寸金: 井絡(luò)走開,劍嶺云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臺舞榭。雅俗 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當春晝,摸石江邊,浣花溪畔美如畫 寫杭州的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昊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 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這些描寫有沒有歌功頌德呢? 仍然有。但是它們所歌頌的,并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都市、 一個時代的富庶與繁華。據(jù)宋人黃休復茅亭客話載:“蜀有蠶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及屬 縣循環(huán)十五里處,皆為蠶市。耆舊相傳,古蠶叢氏為蜀主,民無定居,隨蠶叢所在致市以居,此 之遺風也?!?。8 1 柳永的詞,讓我們加深了對這個西南地區(qū)繁華都市的認識和感受。又據(jù)歐陽修 有美堂記載:“錢塘自五代時,知尊中國,效臣順。及其亡也,頓首請命,不煩干戈。今其民幸 富完安樂,又其俗習工巧,邑屋華麗,蓋十余萬家。環(huán)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閨商海賈,風帆浪 泊,出入于江濤浩渺煙云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9 j 歐陽修這篇文章,寫于仁宗嘉柘四年( 1 0 5 9 ) , 這就有力地證明,柳永對杭州這個東南地區(qū)繁華都市的描寫是真實可信的。 除了這十二首圣壽、應制和投獻詞,余下的二十四首詞,除小鎮(zhèn)西犯水鄉(xiāng)初禁火之外, 都是描寫東京歲時民俗的作品。這些作品有沒有歌功頌德的內(nèi)容? 肯定有。不但有,而且還 很多。不過它們所歌頌的,同樣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時代,一個承平、富庶、歡樂的時代: 是處棱臺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騰沸。恣游人、無限馳驟,驕馬車如水。競尋芳選 勝,歸來向晚,起通衢近遠,香塵細細。太平世。少年時,忍把韶光輕棄? 長壽樂繁紅嫩翠) 玉堿金階舞舜干。朝野多歡。九衢三市風光麗,正萬家、急管繁弦。鳳樓臨 綺陌,嘉氣非煙。雅俗熙熙物態(tài)妍。忍負芳年? 看花回- 玉堿金階舞舜干) 月華邊。萬年芳樹起祥煙。帝居壯麗,皇家熙盛,寶運當千太平時、朝野多 歡。遍錦街香陌,鈞天歌吹,閬苑神仙。 一 ( 第九章) ,河南大學出版社1 9 9 2 年。第3 1 9 3 2 4 6 7 萬方數(shù)據(jù) 等社會現(xiàn)象或行為,其內(nèi)涵是非常豐富的。文學作品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形象反映,其中也包 岔了不少民俗現(xiàn)象。同詩經(jīng)、楚辭、漢賦、唐詩、元曲和明清戲劇小說一樣,宋詞當中也有不少 民俗內(nèi)容。例如潘閬就寫過杭州市民的弄潮與觀潮, 蚓張先寫過吳興市民的競渡與踏青,- ” 歐陽修、嗣邦彥、李清照、辛棄疾等人則寫過東京和臨安的元宵。 1 ”不過有兩點需要說明:第 ,這些人,除了潘閬,都比柳永晚出他們寫都市民俗,都在柳永之后;第二,他們寫民俗,僅僅 是偶一為之,數(shù)量既少,描寫也過于簡單。如果把寫作的年代、作品的數(shù)量、質(zhì)量和影響力這些 要素綜合起來進行打分的話,毫無疑問,柳永是宋代寫民俗的第一詞人。 柳永所寫的民俗,主要是北宋東京的歲時民俗。舉凡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 三月的寒食清明、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的金明池爭標、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 等在他的都市風情詞里都有生動的再現(xiàn)。這里結(jié)合有關(guān)文獻資料,擇其要者,分述如下: 1 元宵節(jié)。柳永寫元宵節(jié)的詞有傾杯樂- 禁漏花深、迎新春輝管變青律、玉樓春 皇都今夕知何夕、長相思- 畫鼓喧街和甘州令- 凍云深五首,寫得最好的是迎新春: 墉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佳節(jié)、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 P 。遍丸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炙簫鼓。 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shù)。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 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卓。隨分良聚??皩Υ司?,怎忍獨醒歸去? 元宵節(jié)是東京的三大節(jié)日之一( 另兩大節(jié)日是冬至和元旦) ,又稱上元或燈節(jié)。據(jù)宋史 禮志載:“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張燈,大內(nèi)正門結(jié)彩為山樓影燈,起露臺,教坊陳百戲四 夷蕃客各依本國歌舞列于樓下,東華、左右掖門、東西角樓、城門大道、大官觀寺院,悉起山棚, 張樂陳燈,皇城雉堞亦遍設(shè)之。其夕,開舊城達旦,縱士民觀。后增至十七、十八兩夜。”L 1 9 J 上 元張燈,宋以前一般為一夜,個別年份為三夜,至宋初,則欽定為五夜。由一夜燈增為五夜燈, 反映丁北宋社會的穩(wěn)定、繁榮和人民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據(jù)盂元老東京夢華錄載這個燈節(jié)的 準備工作,實際上從年前的冬至就開始了:“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nèi)前自歲前冬至后,開封府絞 縛山棚,立術(shù)正對宣德樓,游人已聚御街兩廊下。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 余里?!薄爸琳缕呷諢羯缴喜剩鸨滔嗌?,錦繡交輝?!敝潦濉⑹者_到高潮:“諸幕次 中,家妓競奏新聲,與山棚露天上下,樂聲鼎沸?!薄叭A燈寶炬,月色花光,霏霧融融,動燭遠近?!?直到十九日才收燈。自十五日至十九日,“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城閨不禁。”啪3 柳永這首詞不僅寫到了元宵節(jié)里“千門萬戶”的“華燈”、綿延十里的“絳樹”、高聳的“鰲 山”和“喧天”的“簫鼓”。還特別寫到了在這個“城聞不禁”的日子里,青年男女們的“奇遇”。這 一點,也可以在盂元老的筆記中找到佐證:“別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夸華麗。春 情蕩漾,酒興融怡,雅會幽歡,寸陰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闌?!?2 寒食清明節(jié)。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為大寒食?!扒耙蝗諡橹妒?,用面造棗惜飛燕, 柳條串之,謂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頭。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jié)矣。凡新墳皆 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士庶闐塞諸門,紙馬鋪皆于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四野如 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盞,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 歸。各攜棗借、炊餅、黃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雛,謂之門外土儀。轎子即以 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但一百五日最盛”。【2 1 ) 事實上,清明節(jié) 6 8 萬方數(shù)據(jù) 的“節(jié)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_ 2 2 】 柳永寫寒食清明的詞有小鎮(zhèn)酉犯- 水鄉(xiāng)初禁火、透碧霄月華邊、木蘭花慢- 拆桐花爛 漫、滿朝歡花隔銅壺和看花回玉召金階舞舜干五首。最膾炙人口的是木蘭花慢: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 去,驟雕鞍紺慨出郊垌。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連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墜耳,珠翠縱橫。歡情。 對佳麗地,任金囂罄竭玉山傾。拼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_ J 孟元老所敘述的諸多節(jié)物活動相比,柳詞所涉及的內(nèi)容似乎要少一些,他沒有寫“炊熟”、“上 墳”這樣的祭祀活動,他只是集中地描寫了“清明”時節(jié)郊外的美景,傾城男女“盡尋勝去”、車馬 喧騰、新聲交奏,以及“斗草踏青”、“金垂罄竭”這樣的賞心樂事。這與宋代詞人的審美習慣有 關(guān):我統(tǒng)計過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吳文英等4 2 位詞人的1 0 1 首清明詞,其中有寫踏青 的有寫斗草的有寫楔飲的,有寫蕩秋千的,有傷春的,有懷人的,有思鄉(xiāng)的,但是沒有一首寫 “炊熟”和“上墳”這樣的祭祀活動。這說明宋代詞人不主張在清明詞里寫祭祀活動。因為詞畢 竟是一種在歌筵舞席上演唱的音樂文學,而祭祀這種悼念活動與歌筵舞席的歡樂氣氛是不協(xié) 調(diào)的。 這首描寫清明樂事的詞受到時人的喜愛。據(jù)王明清揮麈后錄載:“王彥昭好令人歌柳三 變樂府新聲。又嘗作樂語日:正好歡娛歌葉樹數(shù)聲啼鳥;不妨沉醉拼畫堂,一枕春酲。又皆 柳詞中語。”1 2 3 1 3 金明池爭標。清明節(jié)過后,端午節(jié)之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動,這就是金明池 爭標。柳永寫金明池爭標的詞有兩首:笛家弄花發(fā)西園和破陣樂露花倒影。前者是“感 歸”之作,沒有正面展開,影響不大,后者則“鋪敘展衍,備足無余”,為他帶來盛名?!吧侥ㄎ⒃?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和“露花倒影柳屯田,桂子飄香張九成”1 這樣的美譽一直膾炙人 口。而“露花倒影”四字,就出自破陣樂的首句: 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壘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千步虹橋,參 差雁齒,直趨水殿。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霽色蒙光,望中似 暗,篷萊清淺。 時見。風輦辰游,鸞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兩兩輕胡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 罄歡娛,歌魚藻,徘徊宛轉(zhuǎn)。剮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爭收翠羽,相將遙遠。漸覺云 海沉沉,洞天日晚。 北宋的金明池,又稱西園、西池或天池,在東京順天門外道北,與瓊林苑南北相對,為東京 四大園林之一。每年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金明池開放,在這里舉行水戲表演和兜舟爭標是 東京最繁華熱鬧的去處之一。柳詞中的“靈沼”、“金柳”、“龍舟”、“虹橋”、“雁齒”、“水殷”、“魚 龍戲”、“風輦辰游”、“開鎬宴”、“競奪錦標”等等,都是寫實,都可以從張擇端的繪畫、從有關(guān)人 士的詩文筆記和官方史料中找到印證。 所滑“靈沼”,即御池,也就是金明池?!疤脚d國元年,詔以卒三萬五千人鑿池,以引金河 水注之?!盠 2 “。太平興國二年,太宗正式賜名“金明池”。金明池四周栽有許多柳樹,王安石詩 云:“金明池道梆參天”舊“。在張擇端的傳世之作金明池爭標圖上,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池邊 6 9 萬方數(shù)據(jù) 云:“金明池道柳參天”_ ?!?。在張擇端的傳世之作金明池爭標圖上,還可以清楚地看到池邊 的1 1 棵柳樹,實際數(shù)目肯定不只這些,當是畫家創(chuàng)作時做了一些剪裁。金明池中心有一個小 島,島上坐落著“水心五殿”。從“水心五殿”到池南岸之間,有一座拱橋,名叫“駱駝紅”。柳永 這里所寫的“虹橋”即指“駱駝紅”,不是東水門外七里的那座“虹橋”。東水門外的“虹橋”是單 7 L ,中問沒有立柱,而金明池上的“駱駝紅”下面則有四排立柱,形如雁齒。金明池爭標所用的 龍舟,最初是吳越王所獻,“長二十余丈,上為宮室層樓,設(shè)御榻以備游幸?!? 2 7 】后來哲宗又造 了一只更大的龍舟,“長三四十丈,闊三四丈?!薄? “這只船平時不用時,就藏在 電北岸中間的“龍 澳”或“奧屋”里,所以梆詞謂“系彩舫龍舟遙岸”。他的觀點在南岸。 金明池的南門之東為“臨水殿”,是皇帝觀看爭標的地方。爭標之前,皇帝要在“臨水殿”賜 宴群臣,也就是柳詞所謂的“臨翠水、開鎬宴”。宴會之際,有百戲表演。柳詞所寫的“曼衍魚龍 戲”,即“魚龍漫延”,是一種模擬動物的舞蹈。同時還有“水秋千”和“水傀儡”,等等,然后才是 這天的壓軸戲:龍舟爭標。爭標活動經(jīng)過“旋歲”、“海眼”、“交頭”三道程序之后進入高潮: “渚船皆列五殿之東面,對水殿排成行列,則有小舟一軍校執(zhí)一竿,上掛以錦彩銀碗之類,謂之 標竿,插在近殿水中。又見就招之,則兩行舟嗚鼓井進,捷者得標,則山呼拜舞。”“三次爭標” 過后“小船復引大龍船人奧屋內(nèi)矣”。2 1 1 皇帝回駕的時候,真是人山人海。所謂“錦繡盈都,花光滿目。御香拂路,廣樂喧空。寶騎 交馳,彩棚夾路。綺羅珠翠,戶戶神仙。畫閣紅樓,家家洞府。游人士庶,車馬萬數(shù)。”直到“四 月八日閉池,雖風雨亦有游人,略無虛日?!薄斑@種熱鬧氣氛,在柳詞中都可感受得到。 4 乞巧節(jié)。七夕乞巧,是北宋東京的又一個傳統(tǒng)節(jié)E l 。柳永的二郎神是寫七夕乞巧的 名篇: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建天如水,玉鈞遙掛。應是星娥 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亂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芾,古夸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亞。鈿合金釵 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夸夜。 這首詞寫了乞巧節(jié)的兩項民俗內(nèi)容,一是婦女們在樓上望月穿針,二是青年男女在回廊影 F 私會。據(jù)盂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早在“七夕前三五日”,東京城里就已經(jīng)“車馬盈市,羅綺 滿街”了,人們爭相購買“磨和樂”、“水上浮”、“谷板”、“花瓜”、“果食將軍”一類的節(jié)日玩具。 “至初六E 七日晚,貴家多結(jié)彩樓于庭,謂之乞巧樓。鋪陳磨和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 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渭之乞巧。婦女望月穿針?;蛞孕≈┲氚卜排_子內(nèi),次日看 之,若網(wǎng)圓正,謂之得巧。里巷與妓館,往往列之門首,爭以侈靡相尚。”m 1 柳詞所寫的市俗青年男女七夕私會的內(nèi)容,東京夢華錄里沒有提到,但是在醉翁談 錄、綠窗新話等筆記小說里則多有記載。如靜女私通楊彥和:“兩情感動,而彥和往來時 復相挑,靜女愈屬意焉。因七夕乞巧之夜,靜女輒以小紅箋題詩一首,賂鄰居之婦而通殷勤。 詩曰:牛郎織女本天仙,隔涉銀河路杳然。此夕猶能相會合,人問何事不團圓? ”洶3 又如楊生 私通孫玉娘:“東鄰有楊曼卿,亦業(yè)儒,有為執(zhí)柯者,而母氏不許。兩情感動,眼約心期。時七 夕,玉娘賂鄰婦,以詩與曼卿日”【3 0J 可見柳詞所寫,原是有充分的生活依據(jù)的。 據(jù)宋人莊綽雞肋編載:“徽宗嘗問近臣:七夕何以無假? 時王黼為相,對云:古今無 7 0 萬方數(shù)據(jù) 為:二郎神凋,而俗謂事之得體者,為有格致也?!薄尽被兆诰紝@首詞如此的熟悉和賞識,從 一個側(cè)面說明了它在宋時的影響。 柳永還有拋球樂曉來天氣濃淡、古傾杯凍水消痕、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內(nèi) 家嬌+ 煦景朝升、剔銀燈何事春工用意、長壽樂繁紅嫩翠和夜半樂- 艷陽天氣七首寫 踏青節(jié),應天長殘蟬漸絕和玉蝴蝶淡蕩素商行暮二首寫重陽節(jié),限于篇幅,不再細述。 同張擇端的繪畫和盂元老的筆記相比,柳永描寫北宋東京歲時民俗的作品有這樣幾個特 點。第一,它雖然沒有金明池觀標圖那樣直觀,但是作為一種時問藝術(shù),它能把一年當中的 兒個主要的節(jié)n 民俗都寫下來,它的內(nèi)涵是豐富的,給凄者的感受也是多樣的;第二,它雖然沒 有東京夢華錄那樣洋實,但是作為一種歌唱藝術(shù),它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卻是東京夢華錄 所無法比擬的;第三,它是真、仁兩朝尤其是“仁宗四十二年太平”盛世的真實再現(xiàn),它以滿腔的 熱情、絢麗的文字和昂揚的音符,歌頌了那個值得歌頌的時代,而張擇端的繪畫和孟元老的筆 記,則比柳詞晚出大半個世紀,一個作于北宋亡國前夕,一個作于北宋亡國之后,因此,這一畫 一書在繁華的背后,是掩飾不住的冷峻和悲傷。 從這個角度來講,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民俗內(nèi)容,具有一種無可替代的價值。然而長期以 來,無論是研究宋史的人,還是研究民俗的人,都不曾提到柳永。就像研究柳詞的人不重視他 的都市風情詞一樣,從學術(shù)的角度來講,都是一件憾事。 【參考文獻 ,1 羋之儀跋吳師道小詞 A 姑溪居士前集( 卷四十) M 四庫全書本 2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卷二十一) M 四庫全書本 :3 豐家驊論柳永歌詠太平的詞 J 長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 9 9 24 。4 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 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杜1 9 9 0 5 唐圭璋全宋詞( 第一冊) C 北京:中華書局,1 9 6 5 1 3 5 7 按本文所引榔詞,均據(jù)此本,不再一一注明 6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 第十七章、附錄二) M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 9 9 25 6 9 5 9 8 6 3 3 6 6 4 【7 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 卷十)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4 1 7 7 8 黃休復茅亭客話( 卷九) M 四庫全書本 9 歐陽修有美堂i 己 A 文忠集( 卷四十) M 四庫全書本 【l o 汪圣鐸兩朱財政史( 第一章) M 北京:中華書局,1 9 9 51 4 1 1 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 第七章)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8 8 2 3 4 2 3 5 1 2 盂元老東京夢華錄( 序) M 四庫全書本 1 3 胡仔漁隱叢話( 前集卷五十九) M 四庫全書本 【1 4 l 祝穆方輿勝覽( 卷十一1 l M 四庫全書本 1 5 黃裳書樂章集后 A 演山集( 卷三十五) M 四庫全書本 1 6 橘閬酒泉子長憶觀潮 A 壘宋詞( 第一冊) C 北京:中華書局1 9 6 5 ,6 【1 7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A 壘宋詞( 第一冊) C 北京:中華書局,1 9 6 5 7 5 【1 8 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A 全宋詞( 第一冊) c 北京:中華書局,1 9 6 5 1 2 4 周邦彥解語花風銷 焰蠟【A 全宋詞( 第二冊) 【c 北京:中華書局,1 9 6 5 6 0 8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A 全宋詞( 第二 冊) 【c 北京:中華書局,1 9 6 5 9 3 1 辛棄疾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A 壘宋詞( 第三冊) C 北京:中 7 1 萬方數(shù)據(jù) 華書局1 9 6 51 8 8 4 t 1 9 - 脫脫等宋史( 卷一三) M j 四庫全書本 【2 ( 】 盂元老東京夢華錄( 卷六) M 四庫全書本 2 1 盂元老東京夢華錄( 卷七) 【M 】四庫全書本 【2 2 羅燁醉翁談錄( 卷三) M 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 9 5 7 1 2 3 j 王明清揮麈后錄( 卷八) 【川四庫壘書本 2 4 1 葉夢得避暑錄語( 卷下) M 四庫書本陸游老學庵筆記( 卷二) M 四庫全書率 【2 5 j 工應麟,玉海( 卷一百四十七) M 四庫全書本 2 6 t 安石九月賜宴瓊林苑作【A 王制公詩注( 卷四十心) M 四庫壘書率 12 7 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 卷二) M 四庫全書本 2 i 盂元老東京夢華錄( 卷八) M 四庫全書本 【2 9 1 靜女私通陳彥和醉翁談錄( 已集卷二) 【M ) 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 9 5 7 3 0 楊生私通孫玉娘綠窗新話( 卷下) M 3J 莊綽雞肋編( 卷下J f M 四庫生書本 AR e v i e wo ft h eV a l u eo fH i s t o r ya n dF o l k l o r ei nL i uY o n g 6 “ O l lU r b a nL i f e s t y l e Z E N GD a x i n g ( S c h o o lo f H u m a n i t i e s ,G u a n g z h o uu n 池r s 時,c 眥n 腳o “5 1 0 6 3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L i uY o n g sc id c H b i n gt h ec i t ys c e n ew a sa ni m p o r t a n ts u h j t i e tm a t L e r “uY o n gh a v ed e v e l o p p e de x t r e m e l yt h ec i ss u b j e c tm a t t e ra f t e r7 F a n g w u d a iD y n a s t y H o w e v e r e ,n e a d yo n ec e n l r y ,t h e 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W a Si c yt ot h e s ew o r k sb e c a u s eo fs o m ec o n t e n t ss i n g i n gp r a i s e s A c t u a l l y ,t h e s ew o r k s t h a tn o to n l ys u n gt h ep r a i s e so ft h ee m p e r o r ,t h el o c a lo f f i c i a lb u ta l s os u n gt h ep r a i s e so f8 p e a c e f u la n d w e M t h ye r ah a v e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s i sm a dv a l u eo f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s ew o r k sd r a w e dt h ef e s t i v a ls e n s o n a n db u 8 l l i n gs c e n eo ft h eb i gc i t yi nB e i s o n gs u c ha sD o n n i n ge t c ,f u t h e r m o r ei n c l u d e dr i c hh i s t o r ya n d f 0 】k l o r e K e yw o r d s :L i uY o n g ;t h ec id e s c r i b i n gt h ec i t ys c e n e ;t h ev a l u eo fh i s t o r y ;t h ev a l u eo ff o l k l o r e 7 2 【責任編輯范俊軍 萬方數(shù)據(jù) 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 作者:曾大興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廣東,廣州,510632 刊名: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25(4) 引用次數(shù):1次 參考文獻(36條)參考文獻(36條) 1.李之儀 跋吳師道小詞 2.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 3.豐家驊 論柳永歌詠太平的詞 1992 4.曾大興 柳永和他的詞 1990 5.唐圭璋 全宋詞 1965 6.周寶珠 宋代東京研究(第十七章、附錄二) 1992 7.趙殿成 王右丞集箋注 1984 8.黃休復 茅亭客話(卷九) 9.歐陽修 有美堂記 文忠集(卷四十) 10.汪圣鐸 兩宋財政史 1995 11.趙文林.謝淑君 中國人口史 1988 12.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序) 13.胡仔 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 14.祝穆 方輿勝覽(卷十一) 15.黃裳 書樂章集后 演山集(卷三十五) 16.潘閬 酒泉子長憶觀潮 全宋詞 1965 17.張先 木蘭花 1965 18.歐陽修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1965 19.周邦彥 解語花風銷焰蠟 1965 20.李清照 永遇樂 1965 21.辛棄疾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1965 22.脫脫 宋史 23.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卷六) 24.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卷七) 25.羅燁 醉翁談錄 1957 26.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八) 27.葉夢得 避暑錄話 28.陸游 老學庵筆記 29.王安石 九月賜宴瓊林苑作 30.沈括 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二) 31.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卷八) 32.陳彥和 醉翁談錄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